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样,就是银子,没听说岛上出产银子,那就只好用心去挣了。”莫宁是完全按照大明的规则。
“要怎么才能挣到银子?”韩五爷还是不明白。
“在大明国内,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出售生产的产品,二是为别人干活,别人付给相应的酬劳。”莫宁也觉得,这两种法子好像都不适合青之岛,别说岛上没什么奇特的出产,就是出卖苦力,也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有谁在岛上雇佣这些劳力?
韩五爷也是觉得这些办法实在不牢靠。
难道这个世外桃源,就真的卖不出银子?莫宁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些线索,“老爷子,岛上环境优美,百姓淳朴,如果开发出来,肯定有汉人前来旅游,游客们登岛,是要吃饭、睡觉的,他们就会在岛上花费银子。”
“青之岛离大明可是有十多天的航程,有谁会来到这里观光?一时半会之间,哪里会得到许多银子?”
莫宁想想也是,就是要开发出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狠了狠心,“老爷子,那只有卖岛一条路了。”
“卖岛?”韩五爷稀疏的头发,登时根根竖起,“岛卖了,我们住哪?这岛上的百姓,又以什么为生?”
“韩五爷,怪我没把话明白,赎罪赎罪,”莫宁拱手为礼,“老爷子,我不是说将整个岛卖了,而是将偏僻不能种植作物的那一部分卖了,比如外轮山,比如码头,这些都不会影响百姓的生计。”
“外轮山?现在还在日本人手里,再说,有谁来此购买外轮山?”
“的确没有人购买外轮山,现在的青之岛,几乎与世隔绝,别说卖,白送也不会有人要,除了日本的大名要流放罪犯。”莫宁苦笑着摇头,觉得自己出了一个极度发馊的主意,“那只有码头了。”
第376章 第一个无人岛()
“码头?码头不是划给莫团座了吗?”韩五爷没有看莫宁,好像是在对自己说。
“是呀,码头已经划给我们了。”莫宁心道,虽然划给我们了,但韩五爷或者韩五爷的后人,如果要回去,我也没办法,毕竟人家是借的,“韩五爷,我倒是有个主意,这码头附近,又不能种植作物,不如就卖给我们?”
“卖?”韩五爷有些惊讶,嘴巴一时都合不拢,“怎么个卖法?”
“我们双方签订文书,将这片码头永久卖给我们,我们付给你银子,韩五爷你看如何?”
韩五爷有些不悦,“码头卖给你们,那将来的百姓还如何出海捕鱼,捞捕水产?”
“韩五爷不用着急,青之岛的西北,不是还有一处浅滩吗?我们将这处浅滩开发出来,重新修建一座码头,交给老爷子管理。”
“这能行吗?”韩五爷记得是有这么一片沙滩。
“老爷子放心,如果不能开发出码头,我们绝不要现在的码头。”
“那……莫团座要出多少银子?”韩五爷心道,反正这一片区域已经给了你们,现在你们要付银子购买,那是你们的事。
莫宁也不知道码头的价格,他只是希望永久得到这一片的土地,防备将来的岛主反悔,“一百两?老爷子看怎么样?”
“一百两?一百两能卖多少中土的货物?”
“中土不同的货物,价格不一样,就以这粮食为例吧,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粮食,一百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百石粮食。”莫宁只能以韩五爷熟悉的粮食来计算银子的价值。
“两百石?就现在的这片区域?”
“就现在的这片区域,完全不用扩大。”莫宁暗喜。
韩五爷想了想,“老朽要是不去中土,这些银子,不是没有丝毫用处吗?”
“要是老爷子真的决定不去中土,你可以用这些银子向我们购买粮食,银子绝对不会白白浪费掉。”
“向你们购买粮食?真的?”韩五爷显然是在计算这些粮食的用处。
“真的,随时可以向我们购买,如果老爷子需要,我们可以现在就用粮食支付。”两百石粮食,也就两万余斤,卫信现在已经派出舰队,专门向八丈岛与青之岛运送粮食等物资,两万斤粮食就可以换一块永久的土地,莫宁才觉得心里踏实。
“既然随时可以兑换粮食,老朽还是先收银子吧。”韩五爷觉得,银子不仅可以买到粮食,还可以买到其它的货物。
“行,老爷子要啥都行,”莫宁又敬了一杯,“老爷子,这么重要的事,口说无凭,必须签下文书,我回去向我们的司令也好交代。”
“签订文书也可以,不过,莫团座可要先修好西北部的码头。”
“老爷子放心,那是一定的,如果不能修建新的码头,我还不被岛上的百姓骂死?”
“哈哈……”
“老爷子,我还有一个想法,不知老爷子赞同不?”
“莫团座说说看。”
“这次我带来了大量优良的种子,一旦种植下去,到了收获的季节,岛上的粮食产量,肯定会大幅增加,如果百姓们自己吃不掉,可以卖给我们,还有多余的蔬菜,也可以卖给岛上驻守的士兵。”有了永久性的补给基地,莫宁也不需要藏着掖着了。
“多余的粮食,百姓们一般都是库存起来,预备荒年。”韩五爷首先考虑的还是岛民的饮食,至于多余的蔬菜,就随他们自己好了。
“韩五爷,我们不会逼迫岛上的百姓,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们绝对不会用强,我们并不缺少粮食,相反,如果他们愿意将多余的粮食出售给我们,将来遇上荒年,还可以拿银子将粮食买回去。”
“那你们不是免费替他们保管吗?”
“就是这样,如果岛上粮食有剩余,我们可以运回中土出售,万一岛上出现饥荒,粮食不足,我们还可以从大明运来粮食,出售给岛上的百姓。”
“那岛上的百姓,从此再也不会挨饿了?”
“只要他们肯与我们合作,应该再也不会挨饿受冻了,大明的百姓就不会挨饿受冻。”
“受冻?你们也会出售衣服棉布吗?”
“只要有银子,无论你们需要什么,我们都可以让运输船载送过来,只要他们有银子。”
“银子?”银子真是难倒了韩五爷,青之岛与八丈岛都不出产银子。
“韩五爷不用着急,我这次还要出海东行,等我回来的时候,再慢慢想办法,看看怎么让岛上的百姓挣到银子,只要有了银子,就可以从大明买到他想要的一切。”
“那老朽就在青之岛恭候莫团座了。”
“老爷子客气。”
第二天,莫宁与韩五爷签订了出售岛屿和码头的文书,又实际丈量了码头上的土地,按照大明的计量,只有二百八十亩多一些,韩五爷又向岛内划了一些,恰好是三百亩。
为了答谢韩五爷,莫宁向韩五爷赠送了一些瓷器和汉人的衣物,莫宁还向韩五爷承诺,下次回到大明之后,争取带回一些青之岛用得上的农具,提高劳作的效率。
青之岛南面原来的码头,暂时停止修建,莫宁要求留驻岛上的士兵,先修建好西北的民用码头,这个码头修建好了,交给韩五爷,他们签订的合约就将正式生效。
这个码头是莫宁承诺为岛上修建的,所有参与码头修建的百姓,都会领到酬劳,每天二十文铜钱,岛民也可以直接将这些铜钱兑换成粮食。
告别韩五爷,莫宁回到八丈岛,他从运输船上取下大量的粮食,又用粮食与岛上的百姓交换了大量的蔬菜,这才俩开八丈岛,向东南方向航行。
运输船在卸下粮食物资后,沿原路返回青岛,准备再向两岛运输一些粮食和种子。
莫宁漫无目标地在大海上航行了十天十夜,终于发现了一座无名的小岛。
这是莫宁在大海中找到的第一个无人岛。
舰队绕着小岛行驶了一周,小岛的外形接近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大约是四里,整个岛屿的面积,应该超过一千五百亩(一平方千米),岛上地势相当平坦,中间高,四面稍低,从海上看过去,表面都是岩石,但没有山脊。
莫宁命令舰船靠近试水,寻找靠近小岛的码头。
舰队试水后,发现东南面水域较深,可以停靠大型船只。
莫宁觉得将舰船停靠在小岛边,即使不能从岛上取得补给,也可以借助小岛避避海上的风浪,连续在大海上航行了十天十夜,无论是士兵还是水手,都是十分困倦。
舰船停靠下来,士兵们根本无心去岛上游玩,他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只有少量的守卫,在承担着警戒的任务,他们不是不想睡觉,而是不能,舰队是在他们陌生的海域,谁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其它国家的舰队,或者是海盗,所以,他们必须保持高度戒备。
莫宁见士兵们十分困倦,也就没有叫醒他们,先让他们睡个好觉再说。
百无聊奈,莫宁自己也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大部分是吧士兵们都醒了。
但是天已经黑了下来,附近并没有任何可以娱乐的地方,在夜色中,除了睡觉,养足精神,再无事情可做。
天亮之后,莫宁早早吃过早餐,带着部分士兵,打着一面日月军旗,开始登岛巡视。
开始的时候,看到岩石上满是水渍,还有厚厚一层已经死亡的青苔,显然,这里常常被涨潮的海水淹没。
再往前走的时候,水渍越来越少,枯黄色的青苔,也是薄了许多。
岛上除了灰黑色的岩石,就是厚厚的一层鸟粪,显然没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团座,前面有海鸟,我们开枪试试,看能不能打下几只海鸟,中午吃顿新鲜的鸟肉,顺便看看燧发枪在这种环境下能否正常射击。”
莫宁看看前方,果然有一大群水鸟,大的像是白天鹅,还有比白天鹅小得多的灰色、白色水鸟,它们像是感觉到了危险,纷纷伸长脖子,打量着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这儿既没有严寒,也没有高温,燧发枪怎么会不能正常射击?”莫宁笑笑,“你们怕是嘴馋了吧?”
“团座,这里是大海,空气中水气重,也许燧发枪的子弹潮湿了不能使用也说不定。”
“哈哈,你的理由还真充分,那就试试吧,要是燧发枪正常,你却打不着海鸟,看我怎么收拾你。”莫宁算是同意了,其实,看到这些肥嘟嘟的海鸟,他自己都准备放上几枪。
“是,团座,保证弟兄们今天能尝尝海味。”
众人都是停住脚步,免得惊散了水鸟。
二三十士兵,开始瞄准可怜的海鸟。
有一只体型中等的长腿海鸟,也许是信天翁,像是看到了危险,忽然尖叫一声,展翅高飞,细长的红腿像是一条尾巴,一直拖在尾羽的下面。
“砰,砰,砰……”
燧发枪响了,枪手们是齐射,一半燧发枪瞄准海鸟,一半燧发枪瞄准低空。
“嘎……叽……吘……”
各种不同的海鸟,发出一声声惨叫。
体型大的海鸟,抗击打的能力强,基本上都飞走了,只有一只像是白天鹅,大概是燧发枪的子弹,击中了它的翅膀,一头从低空摔下来,在岩石上扑腾几下,到底让手忙脚乱的士兵们抓住了,士兵们还捡到几只受伤的小型海鸟。
第377章 皇帝召见()
莫宁带着士兵,在小岛上巡视了一周,发现在东南方向,距离小岛中心大约两百步的地方,有一口巨大的池塘。
“去看看,池塘里是咸水还是淡水。”
一名士兵跑过去,蹲下身子,用手捧了一捧水,放到口中尝了尝,“团座,是淡水。”
“淡水?”莫宁大喜,如果岛上有淡水,将来就可以在岛上种植作物,士兵也可以在岛上留守,他亲自跑过去,招了点水,放到鼻子前闻了闻,果然是淡水,不过淡水中散发出浓烈的鸟粪味,这口池塘,应该是海鸟饮水的地方。
既然海鸟在此饮水,那水质应该没有问题,只要将来驱散海鸟,水质就会自动净化。
莫宁原本打算在岛上留下五十名士兵驻守,考虑到这是舰队第一次来到这个无名的小岛,下次还不知道什么再来,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他准备与卫信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将军旗留在小岛上,在岩石上刻上文字,告诉后来者,这座小岛是我们的。”
士兵们将日月军旗插在池塘的边缘,又用腰刀在旁边的岩石上刻下“大明”二字,说明他们是最早在这个小岛登陆的人。
莫宁在岛上指指点点,哪里可以建房子,哪里可以开辟成农田,又打算在舰船停泊的地方,修建小型码头,建立瞭望哨。
一行人直到午时,才回到舰船上。
早先回来的士兵,已经将捕获的海鸟拔毛去脏,用清水炖了,他们远远就闻到一股香味。
“团座,要是多打几只海鸟就好了,弟兄们人多,这些海鸟恐怕不够吃。”
“你傻呀,燧发枪一响,其它的海鸟还不逃跑,等你来打呀?”
莫宁笑笑,能在遥远的海岛吃上新鲜的肉食,的确能改善士兵们的伙食,提振士兵们的士气,但海鸟一时半会不会再回来,他也没办法,不过,莫宁马上就想到了,大海中有鱼,要是能带上几片渔网,新鲜的鱼儿那是有得吃。
在分配食物时,僧多粥少,大部分士兵还是白米饭配土豆,最多能分上一勺海鸟汤。
莫宁让记录员记下小岛的位置后,舰船就回航了。
这一次航行,莫宁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一个无人岛,这将属于北海舰队的土地,不至于像青之岛那样,需要向韩五爷购买。
回航的时候,因为是逆风航行,差不多花了十二天的时间,舰队才回到青之岛。
韩五爷还没有决定,是否要回去中土,看看先祖的故乡,莫宁不便再劝,他从八丈岛经过,看望了守岛的士兵后,直接回到青岛。
莫宁刚一回来,就被卫信找去,让他讲讲异域的奇闻。
“莫团座,这次有什么收获?”卫信本来对向东探险毫无兴趣,甚至不知道琉球的东面,还有更为广阔的海洋,他派出莫宁的舰队,纯粹是为了完成朱由检交给他的任务。
但每次莫宁回来,都会带给他新的知识与新的体验,特别是发现了八丈岛与青之岛,他对东方的探险,兴趣越来越浓了,要不是北海舰队司令,他都要亲自东行探险。
“回司令,这次出海,主要有两大收获。”莫宁知道卫信对探险越来越感兴趣,故意呷口茶,调调卫信的胃口。
“那你还不快说?”卫信等了半天,不见下文,不由把眼一瞪。
莫宁见卫信的神色不对,这才往下说:“一是与王永庆、韩五爷谈妥了两岛驻军的事;二是在青之岛的东南,发现了一个无人的小岛,估计岛上从来没有人来过,我们在岛上留下军旗,还在岩石上刻下‘大明’二字,然后就返航了。”
“无人的小岛?那你在岛上驻军了没有?”卫信显然对新发现的无人小岛更感兴趣,“只有驻扎军队,那里才是大明的土地,你只留下军旗,在岩石上做上记号,要是别人来了,将你的国旗、岩石扔进大海,你找谁说理去?”
“司令,这个小岛距离青岛母港太远了,逆风航行一趟,将近一个月,来回就是两个月,如果士兵留在这个荒漠的小岛上,不知道几时才能等来我们的舰队,”莫宁说出自己的打算,“要是在八丈岛或者青之岛建立正式的补给基地,以后从哪儿过去,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了。”
卫信想想也对,要是岛上的士兵遇上他国的舰船,少量的士兵根本无法对敌,如果士兵人数多了,给养又是问题,“八丈岛与青之岛,谈判得怎么样了?”
“司令,八丈岛上驻扎了一个连的士兵,一共一百一十三名军士,岛主王永庆给我们划下了一块大约六百亩的土地。”
“那八丈岛不是可以建立补给基地吗?”卫信不知道莫宁到底是什么意思。
“司令,这里面有个问题,现在他们需要士兵的保护,所以才允许我们在那里驻扎,要是有一天,他们后悔了,不让我们驻扎了,我们怎么办?”
这的确是个问题,也就是说,基地没有时间上的保障,岛上都是汉人,总不能全部杀了吧?如果岛上是日本人,更是行不通了,如果杀了大量的日本人,搞不好就会引起两国的纠纷,甚至是战争,卫信随口问了句:“那你打算怎么解决?”
“司令……”莫宁犹犹豫豫。
“你是军人,怎么婆婆妈妈?怎么想就怎么说呗,万一不行,咱们再想其它的办法。”
“是,司令,”卫信紧了紧嗓子,“青之岛上,韩五爷划给我的土地,被我永久买下来了。”
“买下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卫信不知道海岛还能买到。
莫宁将他与韩五爷订立合约的事,详细说给卫信听,“司令,一百两银子,是不是太贵了?”
“不贵,一点都不贵,”卫信恨不得将莫宁一把抱起来,转上两圈,“有了这块永久的土地,我们就可以建设补给基地了。”
“司令,我也是这么想的。”莫宁见卫信认同了他的做法,还想找点功劳。
“你也是这么想?”卫信却是吹胡子瞪眼:“你已经买下了这块土地,怎么不早说?难道是在考我不是?”
“我哪敢考司令哪?”莫宁只得实话实说:“因为未经司令同意,擅自动用北海舰队的军饷购买土地,属下心里不踏实。”
“你是有些大胆,”卫信摇摇头,又点点头,“不过,你购买土地不是为了你个人享受,而是为了北海舰队的基地,就是陛下,应该也不会怪罪的。”
“多谢司令。”
“谢什么谢?你现在立即做好两件事,这一嘛,想想在青之岛上建立补给基地,除了修建房子,仓库,码头,种植蔬菜,还需要做那些事。”
“是,司令,”莫宁突然从座位上跳起,给卫信敬个军礼,“那二呢?”
“第二嘛,我给你两天假,你先休息一下,两天后来军营报到,随我入京。”
“司令,为什呀?这都快新元了,为什么要入京呀?”莫宁有些不满,自己在海上漂泊了大半年,连新元都不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