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他们虽然船快,可八卫的快船也不慢,两天追下来,几乎就只差他们几个时辰的海路,如果不是他们恰好追上了慢腾腾回航的定海卫的战船,八卫的快船肯定能在抵达宁波之前追上他们。
实际上,这时候的浙江已经被德妃娘娘的亲爹和亲弟弟就在宁波这个消息搞得整个官场轩然大波。
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呢?这就得说一说提督浙江市舶太监李春村李公公,这厮是个太监,太监的习性就像是海里头的章鱼,看见有一个洞就要往里头钻,不会钻营的太监,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太监。
这家伙虽然到宁波干提督太监,但宫里头的门路并没有断,要知道,他们这种外放的太监,比任何人都明白简在帝心的道理,所以他们这种人逢年过节往宫里头送东西的习惯比后世的驻京办公室还离谱,就得到郑嫔升格为德妃的消息。
不得不说,李春村公公是有大气运的公公,他派去给宫里头送礼的宦官叫邓肯,这位邓公公刚从宫里头拨到浙江还不足一年,给德妃娘娘送礼的时候,碰上熟人了,德妃娘娘身边最得用的小豆子公公。
这位没净身之前叫窦豆的小公公就是顺天府大兴县人士,所以,他是德妃娘娘的老乡,当然了,如果单只是老乡,还不见得如此被重用,他未净身之前就认识德妃娘娘,当然,那时候的德妃还是大兴县的小姑娘,两人关系可称之为街坊。
这小豆子被自家癖酒的老子亲自阉割了送进了宫,几年下来,凭着眉清目秀眼眉低乖,颇得人缘,邓肯公公就是那时候结识这个小公公的。
自从郑嫔一次偶遇小豆子,就问万历讨要了小豆子在身边伺候,等郑嫔升格为德妃,小豆子公公那更是水涨船高,一时间,俨然就是宫内风头最劲的公公,但这家伙虽然年轻却颇通进退,这可能跟他打小被他那个癖好喝酒一喝醉就要揍儿子的老爸有关系,总之,年轻,识进退,又被德妃娘娘赏识,这小家伙因此颇得宫内一些老太监们的青眼。
太监们规矩大,讲上下尊卑,一池子的草鱼,谁也不希望池塘里头来一头搅混水的黑鱼,像是武宗朝的所谓立皇帝刘瑾,那也是得罪人太多,连太监们本身都不能容忍刘瑾了。
这邓肯给德妃娘娘送礼,说实话,也全没指望能见着德妃娘娘,礼送上去了,那他就满意了,没曾想,德妃娘娘通过小豆子,要见他一见,这邓公公一时间忐忑啊!也不知道是祸事还是喜事。
等见了德妃娘娘,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头去,当时就是大喜,德妃娘娘的亲爹和亲弟弟如今就在浙江?这,这这,这这这……好粗一条大腿啊!
事实上,郑妃一直都在暗中关心自家的老子和弟弟,尤其是她弟弟,两人自幼丧母,可说相依为命,又可称之为长姐似母,总之,进宫之后的郑妃最不放心的就是弟弟。
但她一开始只不过是个小宫女,顶天了,偷偷摸摸托人往家里头送几两银子,直到和万历对眼,一跃成为郑嫔,那时候,就开始关心家里头了,只是依然有些鞭长莫及。
但被册封为德妃之后,她就按捺不住了,当即就在皇帝跟前给自家老子求了个南京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官位,这个位置是武将勋贵才能坐上去的,实际上,聪明人都能看出来,显然皇帝是宠爱这位德妃娘娘无以复加,这是为日后封伯封侯做准备的。
不过,这时候的万历皇帝也不过二十岁,张居正也刚倒下,冯保也刚刚去南京孝陵吃老米饭,虽然两尊大神倒下去了,可皇帝并没有完全把朝政掌握在手里头,而他的亲弟弟潞王依旧被李太后养在宫中,潞王风姿绰约,擅书法,喜好音乐,在朝臣中口碑不低。
所以,德妃能给郑老爹讨一个左都督的位置,已经很不容易了,说实话,这也是皇帝冒着被朝臣们大骂的风险干的,不过奇怪的是,内阁诸位阁老居然一致性沉默了,只有个把御史上了折子,这几乎是已经可以忽视的。
有这种情况出现并不奇怪,要知道,德妃是陈太后封的,皇帝的亲娘李太后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沉默,大臣们不是傻子,隐约就觉得这事儿太危险,还是别参合进去的为好。陈太后是先皇的皇后,李太后不过是先皇的妃子,母凭子贵罢了,如今陈太后封了皇帝最宠爱的郑氏为德妃,这意味着什么呢?两宫皇太后掐架。正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咱们还是别参合进去的好。
所以郑老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顺顺当当就做了南京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一品大员,也是这个时候,东厂督公张鲸给李少南信儿,叫他老实点儿,别得罪了国丈和小国舅。
一个国家想要一个人富贵,反掌之间,一个人想要拯救一个国家,难如登天。德妃问自家老爹讨了左都督的位置,在万历的默许之下,就开始大张旗鼓的给自家兄弟铺陈,首先,天上掉馅饼,就砸晕了大兴知县沈榜沈敦虞,直接调任宁波知府。
从六品一步就跨到从三品,用连升三极、火箭干部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诡异的是,这一纸任命居然被内阁和吏部通过了,和他的任命一起通过的还有大兴县学教谕老先生,任浙江提学司副使,相当于后世专管文教卫的副省长,总之,把老先生差点儿吓出一个心肌梗塞。
这两人的经历,只好用一步登天来形容,内阁和吏部因为怕被神仙打架殃及凡人,眼睛一闭就给盖了印章。
这时候,李太后终于出手了,说,哀家从未有闻,如此一步登天,这天下还要不要体统了。
事实上,能混到阁老这个位置上的,没有傻瓜,能通过如此离谱的任命,他的确是有缘故的,考功司的履历递到李太后跟前,李太后一看,也未免傻眼。
沈敦虞,这个人李太后当然知道,她的死鬼老公隆庆皇帝时候的进士,原本是榜眼,结果被皇帝说名字犯冲,刷到二甲头名,历年大兴知县,顺天府治下二十四州县,只有他年年考功上上,你不服不行,可就是不升官,这种人的资历,讲个不好听的,进个内阁或许还差一些,但做知府的话,无论如何都没法说人家没资格。
而大兴县学教谕老先生程伦程慎思,资格更老,还是嘉靖年的进士出身,在大兴县屁股不挪窝二十来年了,大兴的文治、也就是升学率,别说在顺天府二十四州县了,即便是整个北方,那也是数得上号的,这种人那是寡妇睡觉上头没人,故此得不到升迁。
可如今提拔起来,即便是李太后,那也挑不出毛病来,事实上,这履历和任命附在一起,换谁也没法说话,你总不能说一个年年考核都是优秀的京县知县没有资格下到地方去做个知府罢?何况人家还顶着二甲头名进士的名头呢?教谕老先生程伦程慎思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李太后顿时就哑火了,这才明白内阁和吏部为什么过了两人的任命,这分明就是给天下那些不得意的进士们看看,你们好好熬着、干着,迟早有一天,你们也可以像这两人一般,不会亏待了你们的。
说白了,内阁的一群老狐狸借着两位太后掐架,顺便搭顺风车,在天下官员面前显示了一下内阁的威严。
即便她是太后,可如果真的强制撤销这两份任命,分明是和天下所有不得志的进士们过不去,智者不为也,所以李太后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可心里头那个气吧,把气撒在了内阁首辅张四维身上,好你个张四维,若不是哀家顶你,你能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么?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不跟哀家通气,你等着,哀家迟早叫你好看。
总之,媳妇德妃娘娘狠狠甩了婆婆李太后一巴掌,打得李太后高潮迭起,还不得不捏着鼻子生受了。
德妃趁着得胜气儿,直接就插手到了锦衣卫里头,而这时候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刚倒台,因为他最大的靠山冯保也倒台了,上台的是骆思恭,被德妃娘娘召见的时候,这位骆指挥使也战战兢兢,要知道,历任锦衣卫指挥使得以善终了没几个,他可是刚上台,屁股还没捂热乎呢!
而历史上,万贵妃的弟弟万通也是做过锦衣卫指挥使的,所以,这位骆指挥使就在想,是不是德妃娘娘要我主动给小国舅挪位置啊?
他心里头那个纠结,上位了还肯下来的,所谓功成名遂身退,可实际上,用这个道德标杆来衡量的话,历史上合格的人大约不足四个巴掌,即便是汉朝张良,结局也很悲催,可这并不妨碍坐上位的人继续霸占着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只要是坐上去的,就没有一个肯主动下来的。
别人不知道,他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是很清楚的,德妃娘娘如今已经在帮皇上批奏折,这是何等的宠爱,如果他不肯挪位置,结局会如何呢?
当他满头大汗叩见德妃娘娘的时候,郑妃一句话就安了他心,当时就连着给德妃磕了三个头,郑妃说的话很简单,本宫在一天,你的位置就稳稳当当。
这话就很明显了,大家都是聪明人,绝对不会说什么'你写个效忠书来''娘娘,微臣定然效死'之类的话,但意思,其实就是这个意思,郑妃给骆思恭保证没人动他屁股下面的位置,而骆思恭自然要投桃报李,从此他就是德妃娘娘的人了。
或许有看官要说,皇帝是傻子么,就由着德妃插手朝政甚至锦衣卫,可我们把历史书一翻就会发现,历朝历代得到皇帝宠爱的女人,绝大多数都是权力欲望很大的女人。我们或许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皇帝坐在龙椅上,已经不像是普通男人一般需要唯唯诺诺的女人,或许他就希望有那么一个如同知己一般可以跟他谈一谈天下大事的女人,而不是一个整天依靠美色'以牝就之'的女人,天底下对着皇帝以牝就之的女人多了去了,皇帝浑身汗毛变成小鸡鸡也来不及,只有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女人,才能得到皇帝的青眼罢!
总之,得到了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效忠的德妃,已经在朝廷隐隐有话语权了,而有锦衣卫效忠,调查自家弟弟和老爹是不是被人欺负过什么的,自然就轻而易举。
这就是关键所在了,德妃娘娘接见了邓肯邓公公,然后,派出了一名锦衣卫百户和最得用的小豆子南下浙江,几乎就只比东厂督公张鲸派出番子私下通知李少南晚了三天而已。
而被登门的提督浙江市舶太监李春村公公顿时大喜,什么?巴结上德妃娘娘了?卧槽,这是合该俺小春子发达啊!
他当即就把市舶诸务扔给了邓肯邓公公,然后屁颠颠哪里还管会不会颠到胯中娇嫩,骑着马就直奔浙江布政司衙门,李少南自然不在了,李村春公公不男不女,自然是直奔后室,“李少南,你给咱家出来。”
当他从侯小红口中威逼出李少南的行径,当即就翻了脸,也不管一把拉扯着他衣衫的侯小红,一脚先踹过去,然后掉头回府,请小豆子公公和锦衣卫百户程瑞一路,坐着市舶司衙门的大船,就赶往宁波去了。
这宣布国丈郑连城坐南京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位置的事情,自然轮不到他们,那个有圣旨,但是,小豆子和百户程瑞南下,那是要保护德妃娘娘的弟弟郑国蕃的,事实上,锦衣卫百户程瑞还用腰牌调了两艘杭州卫的铁甲船。
德妃娘娘自然不知道自家的弟弟在海外做的好大事情,她不过是因为自家弟弟被闻人氏欺负了,要给弟弟出气,一个庞大帝国的皇帝最宠爱的女人,想搞一个过气的五品诰命,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还有锦衣卫给她做事。没几天,就把闻人氏的家底儿给扒了一个底掉,连她亲爹亲娘叫什么,家里头还有什么人,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卖给人家当私窠子的,嫁的第一个死鬼丈夫叫什么,家里头还有些甚人,一切的一切,调查得一清二楚。
这就是小豆子公公和锦衣卫百户程瑞南下的缘故所在,至于请了闻人氏的李少南,哼,一方大员,有东厂督公撑腰,想搞你下台或许不太容易,但是想让你没好日子过,那真是太容易了。
总之,当闻人氏、侯小白以及三当家路娄维的快船撞上了慢腾腾掉头回来的定海卫战船,李村春公公也从宁波赶到,将将追上李少南等人,这时候呢,钟离钟游击的八卫庞大舰队也跟着回来了,钟离呵斥了那几个手下,为何在海上定锚?
那些手下就哭丧着脸,大哥,对方的快船追上了定海卫的战船,船上的人似乎被拉上定海卫的战船上去了,俺看了旗帜,似乎是巡抚大人的旗帜。
钟离大喝一声,那你还怕个屁。他的手下被他骂了,暗自嘀咕,你不怕,俺们怕啊!追杀提举司提举,这罪名可大了去了。
不过,钟离还真不怕,要知道他可是蔡太手下得用的干将,一个是自己人,一个是李少南的兴子,敌人,蔡巡抚会帮谁,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当下他就厉声道:“拔出锚,扯起满帆,追上去。”
第136章 老公杀人不用刀
钟离的八卫舰队很快就追了上去,将要靠近定海卫的战船的时候,钟离在千里镜中看到了提督浙江市舶太监李春村公公,一身红黑两色间杂的锦缎袍子,外头还套了一件沉香色缝缀狐裘的马甲儿,李公公身边还有一位小公公,穿着一身红黑两色锦缎,看起来大约也就十五岁左右的模样,可瞧李春村公公的表情,似乎那小公公的位份也不差,不然以李春村公公那眼高于顶的脾气,不至于如此和颜悦色。
他就忍不住嘀咕,他虽然只见过一两次提督太监李春村,但这位公公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脾气在浙江官场那也是很有名气的,心说这李公公怎么也掺和这事儿。
而这时候李少南正在破口大骂侯小白,完全没了平日所谓的进士风范,“我干你姐姐,你办的是个什么事儿?啊?私自出海跑到琉球去劝降海盗,你以为你是新建伯王阳明么……”
他没等侯小白开口,就劈头盖脸一顿骂,而病得都快死了的侯小白被自家姐夫一阵骂,更是莫名其妙,三当家路娄维下意识地背后汗毛一竖,这时候两旁几个膀大腰圆的汉子,紧紧贴住了他身子,就锁住了他两条胳膊,而闻人氏,俏脸发白,几乎在一瞬间就断定,事情肯定在哪儿出了差池,可即便是她那如阁老一般的脑袋,也绝对想不到,是因为郑乖官的姐姐做了德妃。
看着被骂得大喘气的侯小白,旁边的浙江巡抚蔡太摸着胡子幸灾乐祸地说道:“李兄,莫要失了读书人的体统,睡了人家的姐姐还要骂人家,失之厚道啊!”
李少南老脸一红,可是,这时候他也顾不得了,连命都快没了还管什么体统,什么面子,老子这时候可顾不上。
“唷!咱家瞧瞧,这是谁啊?破口大骂的。”说着,外头李春村就掀着帘子进来了,这帘子一掀开,外头的寒风带着一股子海腥味顿时窜进了舱内,正在虚张声势大骂兴子的李少南正脑子里头快速寻思,如何找个借口把自家从这一潭浑水里头给拔出来,听见那特有的公鸭嗓子,先是一惊,接着顿时大喜,“李公公,您怎么也拔冗出海来了?”
原本坐着的蔡太也赶紧站了起来,拱手示意,“李公公。”
两位一省大员,要阿谀浙江市舶太监,这并非虚幻,提督浙江市舶太监的地位和浙江巡抚齐平,也就是说李春村的位置比李少南还高半截。提督浙江市舶太监作为皇帝天使,负责的又是外番朝贡市易诸事,甚至连浙江市舶府的地址,都是前南宋德寿宫的原址,这可是前朝皇宫遗址,史称气象华盛,如此一来,浙江官员对这位提督浙江市舶太监是个什么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李春村先是笑眯眯侧过身子,让身后的窦公公和锦衣卫百户程瑞进了门,这才哼了一声对李少南说道:“咱家能不来么?你说说你,平日自诩两榜进士出身,睡了人家的姐姐,好歹也照顾一下人家,咱们这些无根的人呐,也知道讲究一个照顾亲眷,你一个两榜进士出身,怎么就还不如咱家呢?咱家也是读过书的,知道亲亲相隐的道理。你说说你,是不是一个拔屌无情的东西,依咱家看啊不如一刀切了,跟咱家一样,服侍皇上太后,那也是恩德不是?”
他这话,骂得难听,但是落在李少南耳中,那真是如闻天籁一般,着啊!这事儿是侯小白犯的,我不过是亲亲相隐罢了。
所谓亲亲相隐,就是古代律法的原则,亲属之间有罪应该互相隐瞒,不告发不作证,除非是谋逆等大罪,不然这个基本适用于所有的罪名。这个在现代被称之为容隐权,被中外司法认可,如果为了个别正义而强迫亲人之间的互相出卖,也就是践踏了人性。
这一刻,李少南恨不得跪下来亲吻李春树公公的脚趾头,李公公呐,你就是我的亲爹呐!
李公公话音刚落,三当家路娄维顿时猛地一个挣扎,瞬间挣脱了左右紧紧攥住他胳膊的两人,船舱内众人一惊,接着,就看这脸上刺青的汉子腾腾腾几步,直接跃起,一下就穿透雕花窗栏,窗栏上蒙着的五彩玻璃噼里啪啦一阵脆响,洒落得满地都是,外头的海风一下就吹了进来,吹得里头的几位贵人激灵灵打了一个寒颤。
几个蔡巡抚的亲卫一窜身就到了窗栏跟前,就看见那脸上刺青的汉子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一下摔落在甲板上,挣扎了起身,翻身就跳进海中去了,噗哗一声,溅起一阵水花来。
这几个亲卫面面相觑,没奈何,转身跪倒,“巡抚大人,那汉子跳进海里头去了。”
闻人氏脸色忽青忽白,连路娄维都感觉到不对了,何况是她呢?可是,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哪里有那等本事。
蔡太脸色难看,具体什么个情况,说实话到现在也还没全部理顺,可当着市舶太监的面,居然给跑掉一个人,这简直就是抽他的大嘴巴子,一时间,痛声大骂,“废物,废物……”
一直跟在窦公公身后的健壮汉子快步走到被撞碎的窗栏跟前,冲外头瞧了瞧,回来低声对那小太监说道:“窦公公,人跳进海里头去了,看那厮是个好手,这附近群岛众多,恐怕能逃脱性命。”
这时候,外头进来一个百户,跪倒在地参见后说道:“巡抚大人,宁波卫钟游击求见。”蔡太蔡巡抚眼神一亮,赶紧挥手让他把钟游击请进来。
李春村也被惊吓了一跳,不过他以前伺候过李太后,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实际上很多遮奢公公的气度那真是天下读书人学不到的,一眨眼,这公鸭嗓太监就镇定了下来,摸了摸微微腆出来的小腹,嘎嘎嘎笑了两声,就说道:“好了两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