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春-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那么厉害的人物,数次打败土蛮汗,也没让对方伤筋动骨……我若是诸位少爷,就赶紧入车阵,祈求咱们这一万大军能多守上那么一两天,或许,就会有援兵来。”

他说着,扭头就走,真要三万鞑子一到,生死可都由不得自己了,得看老天爷,至于顶头上司襄城伯日后会不会算账,那得等活下来再计较。

郭美美脸色微变,大明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对鞑子一直没有太好的压制办法,大抵还是以调停的手段居主,这也让九边最终形成很多巡抚和督抚们说了算的局面,武将说了不管用,文臣说了才管用,可又有多少文臣是有热血的呢?大多数文臣,还是趋向于用政治手段去解决问题,譬如甘肃巡抚侯东来,就是这个侯东来,专门派人去请达赖三世,让达赖去对俺答汗进行劝说,要俺答汗退回青海,不要老占着朝廷的地方。

当然,这个主意最终实现了,也就更加坚定了文臣们通过政治手段解决政治冲突的思想,可是,一个国家,需要鸽派,也需要鹰派,全是鸽派,这国家还有救么?任何外交手段,最终,还需要武力来维持。

就在去年,这个二品大员侯东来,因为儿子擅自使用官方驿站,结果被言官弹劾,回家啃老米饭去了,所以说,大明朝还不算病入膏肓,还有盛世气象,贬黜了侯东来的同时,侯东来的好友,和他一起修过长城的石茂华,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加了兵部尚书衔,这位兵部尚书以能任事出名,对治下百姓多有抚恤,不过,也是一个鸽派,不太愿意轻启战端,对鞑子更喜欢用'抚'的手段。

总之,九边十三镇大多数地方,还是文臣们说了算,故此,这次宣大蓟三镇总兵憋着一口气,抛开了文臣,是要狠狠做一票大的。

看徐大磊不似作伪,那些少爷们顿时慌乱起来了,土蛮汗,这谁不知道啊!可是鞑子里头的一号人物,这该怎么办?

就在土蛮汗要靠近这一万少爷兵的时候,奴儿哈赤带着八千精锐也在往大宁方向赶,他骑在马上疾驰,脑子里头就在寻思国舅爷爷的话:这一次,你往大宁,不要跟土蛮汗硬拼,记住,你们是打鞑子的草谷顺便去迎接神机营,不曾想碰到土蛮汗的游骑攻击神机营,记得到了附近就派出求援的使者,这样,我们才好出兵……奴儿哈赤不是笨蛋,从话中隐约就听出了国舅爷爷的意思,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国舅爷这是拿京师那些权贵勋戚子弟做诱饵呢!想必包括干爹宁远伯在内都不知道罢!一时间,又激动又害怕,激动是因为,这是一个机遇,很可能一跃成为国舅爷的心腹,害怕是因为,怕被国舅爷灭口。

第359章 右都督,此言诛心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上头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故此称莺飞草长,才是男男女女们所喜欢的春天。

不过在草原上,这'莺飞草长'四个字可就得换成了'鹰飞草长',这个季节,正是鹰隼产卵孵化的时候,因而攻击性更高,而草原上的野兔黄鼠等动物也因为气候变化更加频繁出来活动,故此便常常能瞧见鹰击长空的场面。

时间已经是三月底,眼瞧着就进入四月了,一眼望去,草原上满眼碧意,叫人心情大好,不过,乖官心情却算不上好,唐朝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便深刻描写了这种情绪。说实话,颜小姐的文妇脾性,若真嫁给乖官,肯定要把内宅闹个底儿朝天,说不准,到五六十岁了,还能弄一出欢喜冤家的戏文来,可是,人性如此,贵死而轻生,古人都是好的,却总是不珍惜身边人,乖官并非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自从颜小姐很文艺范儿地死在他怀中,似乎,就把自己的影子刻进乖官心里头了,让乖官常常就叹气,总觉得有些对不住人家。

市井俚语说'男女之间的破事儿,连猫狗都不乐意管。'就是这个道理,即便乖官这样儿,也免不了俗,当然了,这天下谁能免俗?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又不是神仙。

黎宝儿自然也明白自家老爷的心思,笨女子这时候会故意撒娇引起男人注意,可聪慧的女子,却只是在旁边默默地陪着,等男人习惯了你在身边,想再离开,可就难了,这天底下还有什么比'习惯'这两个字更可怕呢?小到两个人相处,大到国家政治,一旦有什么东西是不习惯的,就很难办,历史上那些大变革,说到最终,其实也就是四个字,'民曰不便',也就是不习惯。

这股子郁郁之气,逐渐就在乖官心里头酝酿成了暴戾,其实他的脾性很不理智,完全没资格做政治家,像是那种隐忍十数年的合格政治家譬如徐阶徐少湖,忍了严嵩十数年后突然扳倒对方,这样儿的事情换乖官怎么也做不来,恐怕他连十数天都忍不下。

就在这个时候,奴儿哈赤派来搬救兵的人到了,四镇总兵们一听,京师权贵勋戚家的少爷们被土蛮汗给围住了,顿时大惊,单赤霞不动声色,当即就召集诸将在大帐商议军机。

宣府总兵董一元年纪也不小了,但是,逢着这等事儿,也轻松不起来,强烈建议,请宁远伯爷的精锐铁骑直奔大宁,李如松却是摇头,这里头有个计较,要知道,李成梁发迹之前,虽然是家传的铁岭卫指挥使,但铁岭这鬼地方,五百年后都是乡下,更勿论当时了,这种边镇卫所,日子过得极紧,说实话,当时李成梁混的还不如江南的百姓,在大明朝,南北差距就是这么大。

李成梁发迹前,李如松已经不小了,也就是说李如松那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何况,李如松还是青藤先生徐文长的嫡传弟子,这么一个从小吃过苦,但是又文武双全眼高于顶的人物,他会对京师那些纨绔们什么态度?这,还需要问么?

董一元就大怒,拍案而起,厉声道:“李提督,这一万神机营要是没于大漠,我等都是要陪葬的……”

李如松面无表情不紧不慢道:“在下只是就事论事,从咱们这儿去大宁卫,未见得多快,等咱们到了,恐怕京师的援军也到了,兵法云,围魏救赵,咱们这时候直捣土蛮汗的老营,才是利益最大化的法子。”

大同总兵官麻贵没吱声,心里头自然是把京师那些少年勋戚们骂了一个狗血淋头的,但是他不像是李如松,人家老爹奏十次大捷借以封伯的人,国朝二百年所无,有底气如此说话,他麻贵要是说,咱们不去救人,直捣土蛮汗的老营,那日后肯定要被拉清单。

人心,是最难揣测的,这大帐内,四镇联兵,人心各异,当下各自立场,就吵了起来,单赤霞老神在在,门神一般,就是不做声,四位总兵官中,李成梁率领两万精锐铁骑在外,作为李家代表的李如松则坚持认为,这时候全力以赴,直奔土蛮汗老营才是正理,董一元力主回师,麻贵装摆设,单赤霞装门神,下面各家的参将、游击们个个争吵,毕竟,回师的话,功劳泡汤,这万一回师了打仗没打好,死上几个少年勋戚,板子就要落在身上,可若不回师,眼见不救,这日后肯定要被拉清单,但是若在直捣土蛮汗老营的时候立下天大功劳,未必就不能护身。

总之,各有各的理由,也不全是要去呵权贵卵子的。

最终,董一元耐不过,就问一直不做声的乖官,“国舅爷,你如何看?”乖官是此番四镇联兵的幕后推手,单赤霞出塞的时候更是从朝廷讨来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官职,乖官之前是南京五军都督府右军都督佥事,是二品,而这次的是北京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一品,当然,这个时代加都督衔更多是一种荣耀,并非有了都督衔就真的可以约束诸卫所官兵,很多皇亲国戚没法子封公侯伯爵位,都领的是这个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故此,在勋戚中,这个都督其实就可以视之为一种爵位。

这是德妃娘娘和内阁做的交易,德妃娘娘又拿了一百万两银子进户部,这才从内阁给自家弟弟换到这个官职。

当然了,内阁诸位阁老们也不是啥好鸟,给的是右都督,导致德妃在宫里头狠骂了一番,花了一百万两银子,才给个右都督,上头还有左都督,难不成,还要一百万两?这些阁老们,也太黑了。

她却不想,乖官才多大?右都督,了不得了,自然,跟那些一生下来就是公侯伯甚至王的,就不好比了,连戚继光在十岁都继承了世职,正四品,上哪儿说理去。

董一元这一问,下面那些参将游击们顿时全部闭嘴,这位才是真正能做主的,宁远伯爷来,恐怕,也要听他的,乖官就摸着光滑的下巴说道:“我在想,当年英宗皇帝陛下的事儿……”

众人脸上神色俱都一变。

这句话可够诛心的,英宗皇帝朱祁镇,就是土木堡之变的主角,被瓦剌也先俘虏去了,借此威胁大明,兵部尚书于谦和内阁顿时重新立了个皇帝,意思是说,皇帝你们拿去杀好了,咱们大明决不妥协。

也先挟持英宗四处招摇,几乎没有边关将领肯开门投降的,最后也先无奈,挟持英宗到大同城外,要求给付粮食,你们的皇帝,难道连粮食都换不来?结果朝廷还真就下了一道禁令,禁止整个山西往大同运粮食,也先不得已,只好把英宗给释放了。

乖官的言中之意,皇帝都能牺牲,一帮纨绔,算什么?

董一元脸色一黑,“国舅爷,右都督大人,今时不同往日,这一万神机营中,大抵都是朝中勋贵子弟,咱们得罪不起……”他说的也是实话,神机营不好掌握,这里头普通的小兵,很可能祖上也是勋贵,要么,就跟勋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大明开国之初,神机营是能战的,但万历年么,神机营大抵还是摆设居多,别忘记了,连身在辽东的李如松都领着一个神机营副将的头衔,这足以证明,干拿饷银不干活就是说的神机营了。

乖官老神在在,低下头弹了弹中指,也没搭理董一元,自顾自说道:“本都督,可是更希望,日后史书上说起,直捣土蛮汗老营,立不世之奇功……”

下面人恍然大悟,少年勋贵,有能力,有野心,这不是很正常么?谁耐烦去救人,却要浪费自己立功的机会,尤其这还是能名留青史的,有几个自恃武勇的,想到若是出兵土蛮汗老营,自己肯定也能立下盖世奇功,一时间,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乖官瞧在眼里,放在心里,却是暗下冷笑,拿这些纨绔做诱饵就是我的主意,这种事情,我会随便乱说么?我会告诉你们么?顿时就有智商上头的优越感。

“右都督大人。”董一元腾一下站了起来,满脸铅黑,“此次右都督能分润功劳给我宣府,下官是极感激的,但是,下官可不想被片纸召回京中,面对慈圣皇太后她老人家的怒火,别忘了,武清侯世子也在军中。”

这话一说,诸将又有些犹豫,慈圣皇太后可不是啥好鸟,和前阁老张居正有一腿的绯闻,甭管是不是空穴来风,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分明就是借机炒作,就像有和尚吹捧这位皇太后是九莲菩萨转世一般,不就是捐了几千两银子给寺庙么,再说了,当初这位一度有垂帘听政的想法,只是朝野议论纷纷,说国朝无此先例,这才作罢的,甚至当年还有过要废万历帝,换璐王为皇帝的传闻。

“董总兵。”这时候,吕公公站起来打圆场了,“诸位将军,咱家有一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

对于这位御马监主事太监,董一元自然是要给面子的,御马监掌印太监李进是慈圣皇太后的亲弟弟,这位吕公公又是李进公公的人,当下脸色柔和下来,抱拳道:“吕公公请说。”他却不知道,吕公公早成了国舅爷的人了。

第360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

“咱家知道,董总兵对皇太后的一片忠心。”吕公公笑眯眯的,先是肯定了董一元的忠孝,不过他随即话头一转,“但,京城抚的话也颇有些道理,从咱们这儿赶过去,未必比从北京城赶过去近,咱们这次出塞,大军人吃马嚼,全靠商队供应,如今中军大帐中可谓聚集着北地几乎大半的大商家,这一旦鞑子有一支偏师……却是如何是好?”

董一元脸色顿时又一变,吕远话中有话,意思说,咱们大军急行军去救人,吃朝廷的饷,那是应该的,商队跟得上么?万一商队被人端掉了,怎么办?

乖官虽然威胁商人缴税,可是,即便缴了税,那也是暴利的,打个比方,捉住一个蒙元贵女,拿到北京城教坊司登记下,略一培养,那就是金山银海,北京城有钱的主儿海了去了,花几千两银子嫖个蒙元贵女,谁不乐意?这也是涨面子的事情,跟谁过不去,都成,就是别跟银子过不去,这年月,大家都不傻,既然能赚银子,何必非得跟国舅爷唱反调呢?

所以,中军聚集着无数的大商家,你大军开拔急行军去救一万神机营,这些商人怎么办?你要巴结皇太后,这些商人死了,皇太后保管比自家亲侄子死了还伤心。

乖官听了吕公公的话,脸上微笑,心说这老吕倒是招抚得很有用处,果然,这年月,太监才是办实事儿的。

这时候吕公公笑着伸手虚虚一按,让董一元稍安勿躁,缓缓就道:“咱家这儿,倒是有一个主意,咱家说了,大家参详参详,宁远伯不是有两万精锐铁骑在周围游弋么,咱家的意思,请宁远伯爷的铁骑直捣土蛮汗老巢,咱们的大军分拨儿,先往大宁去四万,这四万人马,每一镇各出一万,都挑骑兵,中军继续在后面缓缓前进,若是宁远伯爷攻击土蛮汗老营,这围魏救赵的计策成了,咱们中军就继续往大漠深处去,若不成,咱们大军就堵在土蛮汗和他的老营之间,叫他首尾不能相顾……”

董一元有些无奈,这吕公公果然是个知兵事的,倒是老成持重的计策,就是不知道武清侯世子那边支撑得住支撑不住,自己若要再争,怕是就把其余三镇的人得罪干净了,那些商人怕也要深恨我。

他想清楚以后,无可奈何,只好高声赞,“吕公公妙计。”心里头就安慰自己,即便到时候出了点什么事儿,皇太后也怪不着我,这吕公公是李进公公的人,他都不太赞成,我也尽力了。

乖官这时候就起身抚掌大笑,“吕公公高才,诸位将军,咱们就按这个法子来,如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齐声轰然一诺,“愿为右都督马前卒。”

等大帐内人散了,李如松却是留了下来,看看左右无人,突然就道:“凤璋,这主意是你出的罢?好计策,借力打力,将计就计,连土蛮汗都上钩了。”

乖官心中一跳,脸上却装得若无其事,这就跟被捉奸在床差不多,哪怕明明插进去了,你也得撑住了,死活不能承认,故此一笑道:“如松哥哥说甚?我可不大明白。”

李如松脸上一笑,也不说话,就大踏步走出帐外,声音传来,“放心,土蛮汗虽说号称控弦四十万,既然带着三万精兵咬了钩子,他老营定然空虚得紧,我爹两万铁骑,足够踏平他老营了。”

乖官这才擦了擦汗,心说都不是简单的主儿啊!

当夜,四镇各出骑兵一万,由大同总兵麻贵为首,直奔大宁,乖官也在军中。

蒙元鞑子虽然衰败下去,为何依然能时不时搔扰大明边关,就因为骑兵来去如风,这四镇的骑兵都是轻骑兵,穿的都是军中的胖袄而不是李成梁手下精锐那种两层甲甚至三层甲,跑起来不算吃力,万历年间大明还是有很多骑兵的,实际多少不论,但九边十三镇的花名账册上头,起码是有二三十万以上的骑兵,譬如蓟镇,兵部的册子上头载着'原额马四万一千三百二十一匹,除节年例失外,实在马三万四千三百二十八匹'这其中肯定有吃空饷的,但九边十三镇加起来七扣八扣下来,怎么也得有十数万骑兵的。

他们所在位置离大宁大约九百多里地,三国时候曹操曾经率五千骑兵夜行三百里,而朝代越往后,急行军能力越强大,甚至,农耕民族的骑兵行军能力要超过游牧民族,为何,就是一个给养问题,农耕民族的大一统朝代很容易得到给养,而游牧民族虽然一人双马甚至三马,可给养却极成问题,用后世的话来说,打仗打的是什么?是经济实力,是后勤供应。

麻贵也是大明朝数得着的名将,带着四万骑兵,第二天夜里就已经赶到了大宁地区,离开神机营被围的地方也不过一百里不到。

奴儿哈赤留下了约三千人马,正好和他们碰上,为首的正是那好奴才阎虫年,瞧见乖官后就跪在地上哭诉,说先锋官大人带着五千骑兵和土蛮汗硬拼,死伤甚重,最后只带了数百残兵拼死冲进了神机营的车阵,这会子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乖官一路上累得跟狗一般,没心思搭理他,不过心里头也惊讶,这奴儿哈赤倒是拼命,难不成,看出我的心思了?

“本督知道你这奴才是忠心的。”乖官安抚了他几句,让他手下充当辎重兵伺候前来的骑兵,“明儿咱们就狠狠把土蛮汗揍一顿。”

这一夜,骑兵们胡乱吃了些东西就睡了,连乖官也不例外,让阎虫年这奴才带着人守夜。

第二天,养精蓄锐妥当,乖官狠狠给骑兵们打气,他骑着一匹神骏异常的玉花骢,带着人来回疾驰,直喊一句,“一鼓作气,不要首级,击溃土蛮汗,每人赏银四十两。”

这么打仗的,也只有他郑乖官,这年代,连戚家军都是用银子喂出来的,威武之师仁义之师只存在于传说中。

在大军中带着一堆美丽女子来回溜达的,不消说,只有国舅爷大都督了,国舅爷豪爽的名头,如今九边十三镇谁不知道,这每人赏银四十两,代价只是击溃土蛮汗,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超级顺风仗,故此人人激动。

麻贵看着这位国舅爷只能苦笑,天下哪儿有这样打仗的,这哪是使银子啊!简直是烧银子,一仗就是一百六十万两白银,谁打得起?

可是乖官真不怕,羊毛出在羊身上,后世北京城陷落那些勋贵家中据说抄出数千万白银,我堂堂郑国蕃,国舅右都督,抛下盖世奇功来救你们,你们不掏银子?不掏银子也成,咱到时候让你再去跟鞑子聊聊。

土蛮汗已经把神机左营围在中间数日了,他一直有探马在周围,自信没有人能够溜出去传递消息,不过碰到奴儿哈赤的数千铁骑后,他就晓得瞒不住了,不过,按照他的估计,明军得到消息,再前来援救,起码也得八天到十天,却绝没有想到,麻贵用了两天就急行军九百里,如今就在他身侧几十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