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孙权这一回又打算坐山观虎斗,等着渔翁食利,不过,这本就在全盘考虑之中。

因此,在费祎回到汉中之后不久,刘备便向各路军下达了作战命令,总数将近二十五万的汉军,开始从各条战线上向曹军发起进攻。

许都,魏王府。

王座上那白发苍苍曹操,虽已至暮年,但浑身上下依然散发着慑人的杀气。

他身着王服,默默的翻看着一道道新近发来的情报,而王座下的群臣,则静肃一片,魏王没有问话,无人敢吱声。

他将最后一封情报看罢,放下帛书,环视了一眼群臣,忽然问道:“仲德为何没来议事?”

仲德,那个程昱,当初因是献了一个蔡瑁诱降之计,结果被刘备将计就计取了陇西与凉州,羞愧之下气血攻心,如今已是卧病在床快半年之久了,就差一口气还没咽了。

“回大王,程仲德去岁听闻陇西失利之时,便身染心疾卧病在家,今日亦身体不适,未能前来。”没人吱声,刘晔便出来解释,与其说是解释,倒不如说在当着众人的面揭程昱的伤疤,再奚落他一把。

曹操想起了旧事心中就有气,便哼了一声:“算了,不来就不来吧,缺他一个也没什么大碍。子扬,子孝的兵马可抵达了南阳了吗?”

“子孝将军的大军于前日进驻宛城,南阳我军之兵已达七万,正可与关羽匹敌。”刘晔很利索的回答,他在曹操手下效力多年,一直负责着情报工作。

“东吴的动向如何?”曹操又问。

“东吴的兵亦在巢湖一带集结,不过动作显然不如刘备快,似乎有故意拖延的嫌疑。”

曹操冷笑了一声,“孙仲谋这小子,又想玩坐食渔利的把戏,哼,可惜啊,吴人水战尚可,陆战实在是不堪入目。传令给子廉,令他谨守寿春,无论将来吴人如何挑衅,务必要克制住。”

接着,曹操又将汉中与雍凉方面汉军的动向问了一遍,也算是给群臣交一个底。

然后,曹操问道:“子扬,依你之见,刘备此番大动干戈,其真正目的是在关中,还是在南阳?”

刘晔果断然道:“从上次的经验来看,先据关陇,再取中原乃是刘备的既定的方略,而根据这一次的情报,刘备和张飞所率攻打陈仓一线的敌军兵力,人数达到了十数万之多,很显然,关中才是刘备正的目的,荆州方面攻势,只不过是想牵制我军兵马罢了。”

曹操微微点头,又道:“那你觉得刘备会不会又使上一次的把戏,再玩声东击西的计策,当孤身率大军入关与之决战时,他却率军顺汉水东进,突然从上庸等地会同关羽夹攻南阳?”

“臣以为这一次刘备不会这么做了,原因很简单,南阳地势平坦,我军有骑兵之利,自可以一当十,就算是刘备真的再玩声东击西的把戏,只要他的兵马从山地里出来,一入平原,任其兵马再多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今时不同往日,刘备这织席贩履之徒,万不可小视呀,况且还有云长相助,孤这一次绝不能再掉以轻心了。”曹操这一回倒是谨慎了起来,似乎是由于先前一系列的失利,导致这位新进的魏王,对他一生最大的劲敌,再也不敢有所小视。

“仲达,以你之见,此战孤当如何以应?”曹操转而问司马懿,如今,这位河东名士,因为数次有预见性的进言,以及在他称王一事上的坚决支持,使之迅速的赢得了曹操的器重,俨然已取代程昱等老臣,成为了曹操手下第一谋士。

“刘备攻取关中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但南阳方面接近我许洛心腹,一旦出了差池,便将关系到全局,因此诚如大王所言,亦不可轻视。所以,懿以为关中与南阳不可偏废,如今关中有夏侯将军兵马近七万,只要守住陈仓要隘,使敌无法深入关中平原,则料无大碍。

司马懿见曹操听得聚精会神,便接着道:“至于南阳方面,子孝将军也当采取据守之策,再以轻骑不断的侵扰关羽军的粮道,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至于两淮,依孙权那般眼光,料想也不会在西线战事不明了之前发起进攻。而大王则当率后备兵马坐镇许洛,如此,则无论三地哪一方势急,则大王都可迅速的率师救援。此懿所能想到的万全之策,不过,这也只是懿一家之言,还望大王定度。”

曹操沉思良久之后,缓缓道:“此番对敌,正当以稳妥为先,仲达之言,甚合孤意,恩,就依他的计策而行吧。”

————

新建了个QQ群,喜欢探讨一下的朋友可以加入一块聊下三国。

第三卷 争雄 第二百八十二章 冤家路窄

东线,斜谷。

方绍抬头看了一眼天,一片蔚蓝,山与天相接之处,懒懒的卧着几片闲云。

两侧的峭壁渐渐变矮,山与山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拉开,方绍知道,他和他的军团,马上就要走出斜谷了。

十几天前,在听闻汉中王的主力出散关,抵达陈仓,并展开一系列强有力的攻势之后,方绍和黄忠,以及王平,奉命率近三万偏师兵出斜谷。

与几条谷道相比,斜谷算是最为“平坦”好走的一条道,但也仅是相比而言。方绍最怕的就是一场秋雨忽至,两侧的峭壁,只要有雨水稍微冲刷一下,就会轻易的滚下山石泥土,将狭窄的碎石道和本就很脆的栈道绝断。

所幸的是,秋后的这几天,天公作美,一连十余天都是天高云淡,方绍几乎是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情走过这条五百多里的谷道的。

‘嗯,看来再用不了几天就该走出斜谷了。’方绍心里边轻松了不少,在他看来,发生在秦岭沿线的这场战争,最难之处不是如何击败敌人,而是如何克服这群山峻岭的险阻。

远望前方,队伍如长蛇一般贴着山谷一侧的狭窄道路而行,最宽之处也仅仅能并排三四人,而道路的左侧就是绵延北去的褒水,水势滔滔,稍有不慎滑入其中,定是有生无死。

前方,王平纵马而来,道中的士兵们不得不将身体紧贴在山壁一侧,以为他让出一条道来。

“方副军,前面再过三十里就是斜谷口了,黄老将军要加快行军,争取在明天傍晚前走出去。”

“嗯,谷口处有没有发现有敌军驻守?”方绍点头问道。

王平摇了摇头,轻蔑的笑道:“谷口处只有一处小寨,估计只有百十号人,应该是侦察小队。据斥候回报,斜谷附近的敌人,大多驻防在郿城、武功一带。”

渭水延秦岭北部边缘横亘东西,共同构成了关中平原抵御汉中入侵的天然防线,而在渭水与秦岭之间的地段,地势狭窄不平,既不利于建筑城池,也不利于农田耕种,因此,秦岭沿线,如陈仓、武功、郿城等城镇,大多是建在渭水北岸。

夏侯渊的防守政策可以说是相当稳妥高明的,你汉军不是想出谷吗,好,老子就让你出来,南岸的不毛之地腾给你们就是,只要老子把北岸的重要城池都守好,只要你过不了渭水,又能折腾出什么动静呢,等那几百里的谷道,折腾得你们粮食不济时,自然就灰溜溜的退回去了。

“嘿嘿,看来夏侯渊还真把我们当作佯攻部队,以为我们真的是想趁着陈仓激战时,出斜谷东攻长安了,看来我的计谋已经成功一半,那就传令下去,加快行军吧。”

……

三天之后,陈仓城。

黄昏时节,一场血战刚刚结束。

张郃持刀立于城头,喘着粗气,默默注视着城下井然有序,逐次退去的汉军,一名随军的郎中,正自为他包扎左臂上的一处伤口,鲜血尚在流淌,但张郃却似乎浑然不觉。

“将军,这已经是你今后受得第三处伤,你还是赶紧下场,让小的好好为你治疗一下吧。”那郎中看着张郃周身几处伤处,担忧的说道。

张郃摆了挥手,粗气道:“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贼军攻势厉害,我岂能轻易离开职守,你不用管我,赶紧给别的弟兄治伤去吧。”

郎中暗叹了一声,提着药箱匆匆而与,与同样匆匆而来的郭淮擦身而过。

那郭淮同样是衣甲带血,面目皆是灰色,上得前来微一拱手,“张将军,南面的贼军也退了,看来今天的攻势是结束了。”

张郃心头亦微松一口气,问道:“我军将士折损多少?”

郭淮扳着指头略算了算,答道:“还不算多,今天只死伤了三百多个弟兄,不过却杀了至少五六百贼军,算上前几天的,这些日子贼军至少战死了两千余人,南城的护城河都快要堵上了,我正派人去清理呢。”

气息渐渐平伏下来,张郃面露几分得意,哼道:“刘备自以为仗着人多势众,就想攻下我陈仓,正好叫他吃些苦头。”

郭淮亦是笑道:“多亏将军早有预见,防着贼军的那个什么神威炮,把陈仓城加固了一倍有余,让贼军的神威炮成了废物。如今我方城池坚固,士气旺盛,刘备却还强行攻打,实是犯了兵家大忌呀。”

张郃微微点头,“刘备也算经验老到,我想他不会这么不懂兵法,依我之见,他是想用不断的强攻,迫使夏侯将军向陈仓增兵,他好趁机以偏师出斜谷向东威胁长安。”

郭淮道:“张将军言之有理,近闻贼将黄忠所率的一支偏师已出斜谷,似乎正向武功方向开进,多半便是这个目的。”

张郃又问道:“但不知夏侯将军是如何部署的?”

郭淮道:“夏侯将军早有所料,已将兵马驻扎于武功、郿城一线,料想贼军计谋也要落空。”

张郃面露欣慰之色,“那我等就好好坚守这陈仓,只待刘备粮尽,自然也就退兵了。”

郭淮却又似有忧色,“刘备军的粮草是由汉中供给,粮尽之后自然要退兵。不过那张飞所部却可由陇西就近运粮,只怕徐晃将军那里所受的压力很大呀。”

张郃冷笑一声,“陇山通道狭窄难行,以徐将军之能,只要据守汧县不出,料那张飞也无济可施。再则,此番刘备入侵,主力军还是刘备亲率的汉中兵,只要刘备兵退,其余几路自然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我等无需担忧。”

正说话之间,却见一小校身上带血,灰头土脸的匆匆上得城来,一见张郃便伏地告罪:“小的无能,粮草让贼军尽数劫去,还望将军恕罪”

“什么”张郃大吃一惊,怒道:“贼军被我堵在了东南,你由东面长安运粮而来,如何能被贼军所劫。”

那小校胆战心惊道:“小的押运粮车沿渭河北岸而行,岂知路过北原之时,城中突然杀出数千贼军,小的手下只有数百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

“北原,北原怎么出现贼军?”张郃神色间尽是困惑。

郭淮却是猛然间省悟,惊道:“莫非斜谷之贼,并未东攻武功,而是占据了南岸五丈原,抢渡渭水突袭了北原不成”

听此一言,张郃也是恍惚而悟,不过,他的表情也只是惊诧了一瞬间而已,很快便恢复了从容自若,他不屑道:“原来贼军的目标,是想截断我粮道,目标看来还上陈仓啊。嘿嘿,诡计倒是不错,不过,区区一个北原小城,你们以为打下了就可以守得住么?”

张郃的自信是有道理的,根据情报,出斜谷的汉军不过两三万人,又北原城池低矮,又位于平坦宽阔的北岸渭水平原,而镇守长安的夏侯渊手中,尚有三万左右的精兵,其中更有一万的精锐骑兵,张郃当然有理由,夏侯渊很快就会帮他搞定北原的汉军,重新恢复陈仓通往长安的粮道。

这时,郭淮却沉眉道:“贼军之举,显然是早有预谋的,万不可掉以轻心,张将军,还是速向夏侯将军发去急报,请他来定度吧。”

夏侯渊都督关中军事,张郃等皆为其部下,他只奉命守陈仓道,自然不敢轻动,如今明知粮道被断,但也只有等夏侯渊来做决策。

于是,张郃立刻派人飞马赶往长安。因是关中平原路途平坦,信使不出一日,便将北原被占的消息送往了身在长安的夏侯渊。而当夏侯渊听闻汉军屯兵五丈原,抢占了北原小城时,也是吃了一惊,当即决定留钟繇与路招率一万余兵守长安,自己亲率万余精骑出长安,会同武功等地驻守的曹军,前去攻打北原。

此时此刻,北原小城中,王平正指挥着他的五千兵马,争分夺秒的加固城池。这座小城实在是太小了,以至于不得不改变原来一万守北原,两万兵守五丈原的计划,方绍只给了他五千兵马。

王平往城下扔了块石头,还没来不及眨眼石头就已落地,粗粗估计,这城池最高不超过三米,宽的话也不超过两米,别说是护城河,甚至是连一条像样的壕沟也没有。

“他祖母的,这般破城,夏侯渊快马一鞭都可以直接从老子头顶上飞过去了,这叫老子怎么守。”王平无奈的抱怨着。

街亭一役,成就了他王平,如今的他,已是从当年张鲁手下的一员小校,一跃成为了牙门将军。

不过,这些功勋与荣誉可不是白白得来的,考虑到他善守的特长,此番开战,汉中王便将固守北原,吸引夏侯渊火力的重任又落在了他的身上。

临行之前,汉中王还特意抚其背说:‘子均啊,只要你能把夏侯渊的大军拖在北原二十天,则此番取关中之战,你当为首功’

汉中王的信任与器重,让当时的王平感动不已,不过,现下亲临这北原之后,王平却感动不起来了。

不仅仅如此,现在,他连喘息的机会也不多了,因为东面扬起的滚滚尘烟,意味着洪流般的曹军铁骑正在狂扑而来。

王平摸到了腰间的佩刀,咬牙喃喃道:“夏侯渊,有胆就放马过来吧,老子再让你回味一下诸葛飞弩的滋味”

第三卷 争雄 第二百八十三章 牺牲

北原坚守战是惨烈的,也许是夏侯渊吸取了上次攻打街亭的教训,这一次他可是有备而来。

什么冲车、云梯、霹雳车,一应俱全,反正是在关中平原上,背靠着长安这座“基地车”,需要什么尽管从长安运来便是。

可以说,北原那脆弱的城墙,根本经受不住曹军的攻击。

尽管霹雳车的威力与准确率远不及汉军神威炮,但夏侯渊一次性从长安调集了两百余辆,不分昼夜的轮番轰击。北原的城墙就像是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一样,这般昏天黑地的轰击之下,几乎是每隔几个时辰,便有一处城墙被轰塌。而王平所能做的,只是指挥着士卒,如消防队员一样,哪里倒塌,便担土扛瓦的去填堵哪一处。

三天之后,北原城就像做了整容手术一般,几乎是面目全面,除了最坚固的正门城楼之外,方圆几百丈的城墙没有一处完整的,如同一条破到不能再破的裤子,处处都打满了补丁。

但是令夏侯渊恼火的是,就是这样一座看似遥遥欲坠的城池,他的万余精兵,竟然是一连攻了三天都没攻下来。原因没有别的,他不是输在了士气不旺,也不是输在了兵力不够,而是输在了汉军那魔鬼般可怖的连弩之下。

每当一处城墙被轰破,夏侯渊指挥着他勇敢的士卒,不顾一切的冲上前去,试图踏着抢修城墙的汉军“民工”身上杀入城时,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支五百人左右的连弩编队。

他们从容,优雅的推推拉拉,如吃饭喝水般潇洒自然,然后,十秒钟之内,五千多支沾满剧毒的弩矢,便如满天而过的鸟群一般飞来,再然后,便是不可遏制的溃退。

“诸葛连弩诸葛亮,**你八辈祖宗”望着落荒逃归的士卒,夏侯渊忍不住破口大骂,显然,他以为这诸葛连弩就是诸葛亮发明的,所以,诸葛亮就不幸的代替方绍,祖宗十八代被夏侯渊问候了个遍。

“将军,贼军的连弩实在是太快太密了,弟兄们根本靠不近城池,这么强攻下去不是办法呀。”副将高柔忧心忡忡的进言,他说话之时嘴一直是斜着,只因前番率军进攻时,被汉军的连弩擦破了点皮,虽然没要了命,但在毒素的轻微的作用下,一时间变得有点嘴斜脖子歪。

夏侯渊也不想让兄弟们白白送死,如果在平时,他大可慢慢的围困眼前这座小城,等到汉军粮尽自退便可。

但是现在不行啊,陈仓那边断粮已经有三天,虽然他自信以陈仓的囤粮数目,绝对可以撑到汉军粮草先尽,然而那里坚守的将士们已经得知粮道被断,一天不打通粮道,士气就一天比一天低落,这个险,夏侯渊他冒不起啊。

沉吟半晌,夏侯渊怒视着那座摇摇欲坠的城池,咬牙切齿道:“老子不信邪子,这北原城非攻下不可。来呀,速传我令,从长安再调三千兵马来,顺道再运五十辆霹雳车来。”

南岸五丈原。

渭水河并不宽,方绍站在临岸而建的大营,便可清晰的看到对岸北原城的情形,尽管有水声滚滚的干扰,但方绍依然隐约可以听到对岸传来的震天动地的喊杀之声。

他依稀可以想象得到那场战斗的激烈程度。

一骑飞奔而来,正是老将黄忠,马尚未停稳,黄忠便一个翻身跃下马来,身手之矫健,与他年过六旬的岁数实不相仿。

方绍迎了上去,拱手笑道:“老将军一路辛苦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黄忠将大刀扔给了随行亲兵,轻喘着气道:“老夫收到你的快报,昼夜兼程就折返回来了,北原的战况怎样啊?”

按照预先的计划,黄忠率军一万兵马,东渡武功水,营造出一副攻打武功,危及长安的态势。如今五丈原已得,北原也在手中,夏侯渊也如预期那样亲自率军而来,故而方绍便将黄忠所部紧急召回,以便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北原保卫战中。

“三天以来,北原每天都损失千余将士,不过损失多少,我每天都如数的补充多少,老将军不必担心。”

方绍说得很轻松,但黄忠听了却是十分的惊讶,他是惊讶于守城能有如此高的战损比。

“没办法啊,北原城池又矮又薄,夏侯渊调动了大批的攻城器械,不分昼夜的攻打,这个死伤数字还勉强可以接受了。”方绍解释道。

黄忠眉头不禁一皱:“这样下去岂是办法,不如就让我率军过河,与那夏侯渊大战一场以减轻王子均的压力吧。”

方绍一摆手,断然道:“决不可,夏侯渊盼得就是我们与他进行野战,老将军虽然勇猛无双,但我军毕竟全是步卒,平原之上,万不是其骑兵的对手。”

黄忠不悦道:“那就这么眼睁睁的用将士们的命往北原城里填吗?再这么下去,不出十天半月,我们这两三万人马就得死个精光了。”

方绍正色道:“老将军莫非忘了,我们这一支军马的任务就是为了拖住夏侯渊,哪怕就是三万人死光了,只要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