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堆烽火,则意味着敌军拥有上千人之多,绕道而行。

    三堆烽火,更意味着敌军拥有上万人之多,那就有多远就跑多远。

    现在山头上的哨卒燃起了三堆烽火,意味着至少有上万的曹军正向着这边而来,该死的曹军,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军师,现在怎么办?”周仓问道。

    刘晔略一思索后说道:“没时间了,让弟兄们收拾收拾,赶紧撤。”

    现在最要紧的已经不是打扫战场了,而是赶紧救治伤兵,然后撤离。

    “啊撤?”周仓指着四周散落一地的甲胄军械说道,“军师,这么多甲胄还有兵器都没来得及捡呢?”

    “不要了,没时间了。”刘晔很无奈的说道。

    “那这些曹军战俘呢,他们怎么办?杀了。”周仓伸手一指李典以及周围跪了一地的曹军战俘,目露凶光的问道。

    何仪立刻大声附和说:“杀了杀了,全杀了!”

    关于敌军战俘的处置,刘晔与袁否的观念却是高度一致:一个民族最珍贵的资源就是人口,尤其是壮丁,所以绝不能滥杀壮丁!

    不过也不能这样放了他们,否则一转身他们就又会加入曹军,前来攻杀袁军。

    当下刘晔叹息一声,说道:“把他们捆起来,每人敲断一条腿。”

    敲断一条腿,并不会致命,将养一段时间还是会痊愈的,而且,这么多的伤兵将会严重消耗曹军的物资,加重曹军的困难。

    “只敲断腿?”何仪难以置信的问道,“军师,不杀他们?”

    “不能杀人。”刘晔摇了摇头,说道,“汝南郡遭受战乱这么多年,你还嫌流血不够,还嫌死人不够多么?”说完了,刘晔伸手一指李典,说道,“不过这人不能放,这人多少还是有一点儿价值的,把他带走。”

第219章 曹操会报仇吗?() 
几乎是在寝丘山爆发大战的同时,袁否亲率骁骑营艨艟营外加廖化的忠义营,也在定颖附近成功围住了曹军的一支运粮队。

    不过袁否的运气就没有那么的好。

    袁否围住这的支运粮队只有区区不到五百人。

    一开始时,袁否真是信心满满,他手下有足足三个营差不多两千精兵,其中还有太史慈率领的骁骑营和甘宁率领的艨艟营,面对区区五百曹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是在接战之后,袁否却立刻发现他想得太简单了,这支运粮队竟出人意料的强悍!

    几乎是在发现袁军的第一时间,这支曹军运粮队便迅速的做出了反应,迅速将几十辆大车推到外围,连接一起,拼接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车阵!

    当太史慈率骁骑营突进到曹军阵前,却根本拿曹军的车阵无可奈何!

    硬冲?绝对会在曹军的车阵前撞得头破血流,这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事实上,车阵也是华夏历史上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压箱底的绝技,从战国时代开始就不断的加以改进,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阵战体系,武帝朝时,李陵之所以能以五千步卒硬撼匈奴的十万骑兵,靠的就是车阵!

    开始时,太史慈还试图采用剥洋葱的战术,可很快太史慈就发现剥洋葱行不通,因为几个回合下来,没剥开曹军这只大洋葱的皮不说,剥洋葱的手却血流不止,几个回合,骁骑营就在曹军箭雨的侵袭下伤亡了四五十骑。

    袁否看见了心疼得不行,赶紧将骁骑营给撤了下来。

    撤下骁骑营之后,袁否又将廖化的忠义营派了上去。

    只要忠义营破开曹军的车阵,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失去了车阵保护的曹军步卒,在骁骑营的骑兵面前就只有挨宰的份。

    廖化带着他的忠义营嗷嗷叫着就冲了上去。

    但是残酷的现实很快就给了廖化当头一棒。

    廖化的忠义营围着曹军车阵猛攻了将近半个时辰,却始终破不开曹军的车阵不说,反而伤亡了一百多的将士。

    甘宁见了,对袁否说:“公子,忠义营恐怕是不行了,让末将的艨艟营上吧,末将敢向你立下军令状,半个时辰之内定然击破曹军!”

    甘宁这话,并非夸口,他之所以敢这么说是有仗恃的。

    第一个,甘宁对麾下的艨艟营有着约对的信心,艨艟营的三百多老兵都是他从巴郡带出来的锦帆水贼,不仅水战厉害,陆战也是鲜有敌手!

    另外一个,曹军在连续承受了骁骑营忠义营两波攻势之后,已是强弩之末,艨艟营却是养精蓄锐大半夜,士气正锐。

    正因为这,甘宁才敢夸口。

    袁否却摆了摆手,说:“不行,艨艟营的将士个个都是宝贝,留着这些骨干,将来组建水军还得依靠他们呢,可不能轻易的消耗。”

    甘宁还要请战时,袁否却又接着说道:“行了,护送这批军粮的曹军绝非普通曹军,如果硬拼,既便能获胜,最后势必也是惨胜,曹操本钱雄厚,而我们却是兵微将寡,所以绝对不能够与曹操拼消耗,鸣金,收兵!”

    袁否的军令很快传下去,廖化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领军退了回来。

    初战不利,这对于袁军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不过,袁否的坏心情并没有维持太久,第二天一大清早,便有快马从寝丘那边送来了急信,梁纲刘晔在寝丘山大败曹军,进山的五千曹军轻骑几乎是全军覆灭,还斩杀了夏侯惇。

    “夏侯惇?”袁否两眼圆睁,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击破五千曹军骑兵也就罢了,袁军毕竟是以有心算无备,再加上又是在寝丘山的深山老林子里面作战,黄邵何仪何曼周仓等各路黄巾贼其实是主场作战,取得这样的战绩其实并不算意外,但是夏侯惇的战死,却着实是个莫大的惊喜!

    曹操麾下的头号大将夏侯惇,竟被斩杀了?这是真的吗?

    如果不是这是刘晔亲笔写的密信,如果不是信中还附有只有袁否刘晔两人才看得懂的暗码,袁否险些就要怀疑这是郭嘉或者贾诩设下的阴谋诡计,夏侯惇,不管怎么说也是武力值九十以上的大将,哪这么容易斩杀?

    夏侯惇能成为曹操麾下头号大将,凭的不仅仅只是他的宗族身份。

    要知道,既便是面对飞将吕布,夏侯惇也能支撑二十回合,梁纲马忠何曼之流又岂能杀得了他?

    只不过,密信中的暗码却真真切切的告诉袁否,这是真的!

    愣了片刻之后,袁否突然大笑起来,边笑边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跟在袁否身边的杨弘却忧心忡忡的说道:“公子,这只怕未必就是好事哪。”

    杨弘鲜少有主动发表意见的时候,袁否便讶然说道:“子恢此话又是何意?”

    杨弘苦着脸说:“公子啊,曹操先翁过继给曹氏之前,乃是夏侯氏子弟,夏侯惇与曹操不仅是同宗,更是总角之交哪,而且论血缘亲疏,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与曹操的关系甚至比曹仁曹洪更亲近,此番夏侯惇被杀,曹操岂肯善罢干休?”

    袁否嘿嘿一笑,说道:“子恢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乎?”

    说完不等杨弘发话,袁否便又接着说道:“既便我们不杀了夏侯惇,曹操难道就会善罢干休?难道就会放过我?”

    杨弘闻言愣了一下,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袁否又说道:“所以,夏侯惇无论杀不杀,曹操都不会放过我,所以,杀了夏侯惇只会让曹操更加痛恨我,只会使曹军更加深入汝南,只有将曹操二十万大军诱入汝南腹地,沛国才会真正变得空虚,我们才有机会趁虚北上哪。”

    杨弘连忙说道:“公子英明,在下惭愧,在下拍马也不及万一。”

    袁否摆了摆手,扭头吩咐丁奉说:“阿奉,传令下去,密切监视各路曹军的动向,此番夏侯惇战死寝丘山,曹操必然以为我军主力就在寝丘山,若不出意外的话,曹操的三路大军必然会齐聚寝丘山,以一举围歼我军。”

    现在,就看曹操会不会去替夏侯惇报仇了。

    杨弘接着说道:“曹操若真打算替夏侯惇报仇,我们却是有机可趁了。”

    袁否却摇摇头,说道:“曹操乃当世兵家,深谙虚实之策,所以,在没有探明曹军的确切动向之前,我军却不可轻易转进沛国,否则,一旦让曹操提前察觉了我军之意图,并且事先有了防备,那可就麻烦大了。”

    杨弘连忙说道:“公子英明。”

    (分割线)

    平舆城,三路曹军已经会师。

    斜阳下,曹操亲率一干夏侯氏的宗族子弟等候在北门外。

    当夏侯惇的灵车出现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时,曹操的眼眶立刻就红了,曹操身后,一干夏侯氏的宗族子弟更纷纷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夏侯氏枝繁叶茂,从军的子弟也为数不少。

    当夏侯惇的灵车来到了面前,曹操便抢前两步扶住灵车,只见灵车之上躺着的只有夏侯惇的尸身,首级却是用松木临时雕成的假首级,看到这一幕,曹操忍不住悲从中来,也失声痛哭起来,元让,元让,元让哪

    曹操身后,曹仁于禁徐晃乐进等大将表情严肃,郭嘉贾诩程昱等谋士则纷纷跟着垂泪,只有荀攸,神色间却是一片死灰,这次夏侯惇的阵亡,老实说他荀攸身为军师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他未尽到劝阻之责。

    扶着夏侯惇的灵车恸哭了半天,曹操才咬牙切齿的说:“袁否小贼,我曹操誓与汝不共戴天,不共戴天!”

第220章 彭越挠楚() 
安顿好夏侯惇的灵柩,曹操紧接着就召开了军事会议。

    会议的气氛有些沉闷,在大战之前,既便是最高看袁否的贾诩也万万没有想到曹军会遭遇这样的惨败。

    曹操麾下的头号大将,北路军主将,夏侯惇竟然阵亡了!

    包括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郭嘉在内,所有人都很清楚夏侯惇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曹操生性多疑,他几乎不相信任何人,既便是他的几个儿子,他也同样不信任,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他不会怀疑,那这人就是夏侯惇。

    而且夏侯惇武艺极高,除了许褚,军中几无人是他对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深受曹操信任,并且武艺高强的猛将,却竟然在寝丘山中让袁军一战给斩杀了!

    开战之前,便是贾诩也没料到这样的结果。

    当然,真正令曹操感到痛彻心肺的,却非夏侯惇的阵亡。

    夏侯惇虽然是猛将,也是深受曹操信赖的宗族大将,但这样的打击曹操经历的多了,第一次宛城之战,曹操连精心培养的长子曹昂还有最亲信的大将典韦都死了,曹操最后不也没把张绣怎么着?

    既是打仗,就一定会有伤亡,谁死都正常。

    真正令曹操痛彻心肺的,却是骑兵的损失!

    寝丘一战,夏侯惇的五千骑兵,竟然全军覆墨!

    五千骑兵,虽然阵亡的并不多,只有不足千人,但幸存下来的四千多骑兵将士,却全被袁否小儿敲断了腿,而且大腿骨基本上都碎了一截,既便医治好了,从此也残废了,再也不可能骑马上阵,从此只能当个田舍翁了。

    想到这里,曹操胸口就涌起一阵强烈的烦恶感。

    袁否小贼,你为什么不干脆杀了这五千多将士?

    你若杀了这五千多将士,事情反倒简单多了,我只需替每一名阵亡将士支付一笔微薄的抚恤金,事情就全都解决了,可是现在,你留下了这四千多号伤员,本司空却得分出大量人手照料他们,还得花费重金替他们治伤。

    治好伤,还得想办法安顿这些残废了了的将士。

    完全可以预见,这些伤兵将成为他的沉重负担。

    袁否小贼,你可真是狠毒啊,曹操恨恨的想道,你不忍杀战俘,赢得仁义的美名,全天下的黎庶百姓和士子儒生都对你交口称赞,本司空却还得替你的仁义背上沉重的包袱,简直就没见过比你更狡诈更阴险更无耶的小贼!

    除了四千多伤兵的沉重负担,战马的损失也让曹操痛彻心肺。

    曹操虽雄据中原,口含天宪,可由于财力不足,买不到足够的马匹,所以骑兵一直是曹军的短板,多年经营,曹军的骑兵加在一块也就一万余骑!现在可倒好,只寝丘山一仗就损失了五千战马!

    荀攸曹真率领虎豹骑赶到战场之后,虽然收拢了一部份战马,但是这些战马因为受到极大惊吓,黑夜里在崎岖的山道之上狂奔,大多都摔残了,虽然找回来,却也不可能再作为骑兵的坐骑了。

    面对如此大的战损,面对如此之惨败,会场的气氛又岂能不沉重?

    看到曹操木着张脸,长时间没有吭声,荀攸便站起身,作揖说道:“主公,寝丘山之败在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然而,荀攸最后一个任字还没有说完,就被曹操打断了。

    曹操挥手打断荀攸,说道:“公达不必说了,寝山之战的始末我已经弄清楚,此战之败罪不在你,皆由元让不听劝阻,一意孤行而起。”

    荀攸叹道:“话虽如此,可是在下身为军师”

    “公达,你身为军师确有责任,但现在并非追究责任的时候。”曹操摆了摆手,再次打断了荀攸,又接着说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搞清楚寝丘之战是怎么败的?否则,说不定明日我们也会着了袁否小儿的道。”

    “主公明鉴。”

    “主公英明。”

    “曹公明鉴。”

    郭嘉程昱还有贾诩深表赞同,敬攸便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曹操向许褚使了个眼色,许褚便走到帐外一挥手,立刻就有两名虎卫抬着一具担架进了大帐,大帐上却躺着个年轻的小将。

    这个小将,却也是夏侯氏子弟,夏侯杰。

    夏侯杰也是夏侯惇的族侄,每一次出征,夏侯惇都会把夏侯杰带在自己的身边,夏侯杰因为隐瞒了自己的身份,被袁军当成了普通的小校,所以只是敲断了他的一条大腿,因而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

    只不过,性命虽然保住了,人却是从此残废了。

    曹操沉声说道:“夏侯杰,把你知道的再说一遍与诸公听。”

    “诺。”夏侯杰应了声,又将当天晚上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又说了一遍。

    夏侯杰说完之后,大帐里面便是长时间的沉默,尽管夏侯杰说的很简略,但是在场的是些什么人?无论曹操郭嘉荀攸程昱还是贾诩,全都是智慧过人之辈,他们很容易就从夏侯杰的叙述中得出了真相。

    从夏侯杰的叙述可知道,夏侯惇败得其实不冤!

    良久之后,郭嘉才说道:“主公,通过寝丘之战,再结合乐进将军从召陵发来的急报,我们已经可以大致推定袁军的战术了。”

    程昱也道:“无论寝丘之战还是召陵之战,袁军攻击的都是我军的运粮队,唯一的区别就是,寝丘的运粮队遭到了袁军全歼,而召陵的运粮队却因为乐进将军的恰逢其会,所以才幸免于难,但是通过运粮队两次遇袭,仍足以推定袁军的战术。”

    荀攸说道:“袁军的战术便是化整为零,让开正面,不与我大军决战,转而迂回到我军身后去袭击我军之运粮队!如此,不需半月,待我军粮尽则必然不战而退。”

    贾诩最后说道:“但若是战机出现,袁军就会如同闻到血腥味的狼群,顷刻之间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将掉入陷阱的我军撕碎,元让将军便是因为过于轻敌大意,不小心掉入了袁军设计的陷阱,结果惨败。”

    不得不说,曹操麾下的五大谋士是真厉害。

    仅仅凭借一鳞半爪,就将袁否确定的战术推定出了*分。

    停了一下,贾诩又接着说道:“说起来,袁否这套战术其实并不新鲜。”

    “哦?”曹操哦了一声,说道,“文和言下之意,竟熟知袁否之战术?”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袁否的战术,其实效仿的便是楚汉时期的彭越。”

    “彭越挠楚!”经贾诩这么一说,荀攸郭嘉程昱还有曹操便立刻反应过来,曹操更是两眼一亮,说,“袁否小儿效仿的却是彭越挠楚?”

    “正是。”贾诩微笑说,“楚汉相争时期,彭越所部每每化整为零,深入楚国腹地,三日一小战,十日一大战,数年下来,竟硬生生将个气吞万里雄霸天下的西楚霸王拖疲拖瘦并且拖垮了,这才有了垓下之战,韩信一战而亡楚!”

    “然也。”曹操抚掌说,“若非是彭越挠楚,致使项羽疲于奔命,纵然是兵仙韩信,要想击破西楚霸王项羽只怕也非易事。”

    “然则,可有破解之策?”曹操又问贾诩。

    贾诩摆了摆手,说:“曹公,项羽之谋士,亚父范增,可谓智计过人了吧?然而,纵然是以范增之智计,面对彭越挠楚也是无计可施,在下亦曾与友人反复探讨彭越之挠楚,发现亦无计可破解之,悲乎?”

第221章 破解之策() 
曹操蹙眉说:“文和,这么说真就无计可施了吗?”

    贾诩说道:“曹公,凡世上事,有矛则必然有盾,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彭越挠楚之战术其实也有对策,只不过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曹操说道:“有何对策,文和可速速道来。”

    贾诩说道:“彭越挠楚,厉害就厉害在化整为零分兵出击,楚军再是骁勇善战,可是捕捉不到敌人,那也是白搭,或者捕捉到了其中一路,但是其余各路梁军却已经对楚地造成极大破坏,结果也一样白搭,所以”

    曹操说道:“所以要破解彭越挠楚之计,就必须首先遏止梁军在楚地的活动空间,迫使梁军无法自如的活动?”

    “曹公英明。”贾诩不着痕迹的恭维了曹操一句,又接着说,“具体来讲,就是派出二十倍五十倍甚至百倍的兵力把守各城池隘口要道,再组建一支机动性极强的军队,一旦发现梁军行踪,便立刻出动机动军队对梁军实施追击。”

    如果袁否在这里,一定会忍不住向贾诩竖起大拇指。

    因为贾诩的思路,与岗村宁次的“囚笼战术”如出一辙!

    而岗村宁次的囚笼战术,是迄今为止已经践行的唯一可以破解游击战的战术,客观公允的讲,在抗日战争时期,因为在国力物力上的巨大差距,*的游击战术就险些遭到岗村宁次囚笼战术的扼杀,险些就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