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相当柔和温润,玉色透彻清纯,很像杨太曦后世在新疆看到的和田玉。
杨太曦不由得对是什么人居然能弄来如此巨大的玉石到此山洞,生出了好奇之心,不管此人是什么人,但有一点杨太曦可以肯定的是,此人肯定是一个富可敌国之人,非富即贵。要不然,是不可能拥有如此两座巨大的玉石胚子的,要知道,如此上好的玉石,从这上面敲下一块拳头大小的玉石作成饰物,也足够是天价了,何况是如此两座一人高的玉石。
这时,就听着小孟在旁边唠叨道:“诶,侯爷,如此两座玉石狮子,也不知到要卖多少银两啊?本少敲下来一块,弄到外面,应该可以换上千把两白银吧,侯爷,你说呢?”。闻听着小孟此话,杨太曦不由冲着他的后脑勺扇了一巴掌笑骂道:“少你个头,我说你整日里,本少本少的叫个不停,干吗?不就一小山沟里的跑出来的小屁孩,充什么大头。这是狮子么?不学无术,这叫貔貅,神话传说中是龙的九子,是我们军队的本神,保佑我们的部队作战百战百胜。绣在中营大旗之上,让敌人望了见风而逃的镇军之神兽。在民间,则被有钱人家里,用来作为保护身家财产的吉祥物,据民间传言,此物只进不出,能防止富贵财气外泻,没看见这家伙屁股上没屁眼么?”。
小孟转到玉石貔貅后面时而弯下腰,时而蹲下,仔细的看了一遍,伸出头对杨太曦兴奋的道:“侯爷,这怪家伙还真没屁眼呢!”完了,小孟又不屑的道:“这群有钱人还真是为富不仁,贪得无厌,巧取豪夺了那么多财产,不但不想吐出来点,还想连拉的也不给人,哼,老子,今天就把你这吉祥物给砸了卖钱,看它能不能保佑你坐拥万贯家财。从哪里砸呢?恩,就从这怪家伙的大屁股砸起,本少非得给你咂出个屁眼来!”说着,就要用手中的大刀在貔貅的屁股上开刀。
杨太曦一见,慌忙一把拦住他,笑道:“好了,别忘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是进到山中的古墓救人,噫,那几只穿山甲呢?”心中却笑骂着:“臭小子,要让你在此物屁股上开了刀,这玩意无价也会变的有价了。”小孟也给杨太曦这一番话说得转了念头道:“是啊,我一进入此间,就没看见那几只小畜生了”,说完,开始在山洞中仔细搜寻起来。
杨太曦看着山洞尽头处的墙壁有点异样,火把的光照在上面参差斑驳,光影错杂。不觉将火把凑近过去,拂开攀爬在山壁上的藤生植物,发现了几个小石洞,每个小洞中都安放有一个一尺多高神态各异,小巧玲珑的金貔貅,用手抚上去,黄金那种特有的,质地很厚实沉重的感觉传入杨太曦手心中,仔细一瞧,但见金工雕刻手法细腻传神。杨太曦小心吹拂掉金貔貅表面的积尘,只觉金光灿烂,一如新铸,怕莫有千余年了,仍然光彩夺目,令也见过后世工艺品的他暗自称奇不已,只觉古代工匠和后世工匠的手艺区别,根本就在于古代工匠赋予了作品人的气息和灵动,后世工艺品炫则炫已,却是缺乏一种独立的人格和生命,总是充斥着太多的浮躁气息,没有起到艺术品那种舆情养性,愉悦身心的作用。杨太曦为了看个清楚,将山壁上的绿色藤生植物全部扒开。原来此处是一个用花岗岩砌成的石壁,被人在上面砌了四排石洞,每排有六个石洞,这样算来,一共有二十四个金貔貅被安放在洞中。
让杨太曦感到有意思的是,每个石洞的金貔貅后石龛上都有一个向下刚好放进一个金貔貅的石洞,用眼望去,还黑不隆冬的看不到底。每个金貔貅的底座上居然还都镌刻着字,字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只刻了四个字,这不竟惹起了杨太曦的好奇之心,正要仔细辨认一番。
就在这时,谢三等人也一一上来了,杨太曦忙向他们大声道:“大家伙仔细找找看,这洞中除了我们上来的道外,可还有通往其他的地方的洞,别困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山中悬洞中了。”杨太曦凭借后世参观各地名胜古迹的经验,此两尊一人多高的玉石貔貅和身后石壁上的二十四只金貔貅,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伫立安放在这里,这山洞中某处,肯定埋藏有某个大人物的墓葬,很可能就是周二愣子等人发现的那个墓葬的另外一个入口。
就在此时,就见小孟拨开山壁中一处爬满绿色藤生植物,露出被这些杂草掩盖得几至不见的洞口,大声冲众人召唤道:“大家都到这来,这几个小畜生从这个洞中逃了,也不知道这个洞通往哪,我先进去探个路”。说完,一边就率先举着火把钻了进去。杨太曦心中笑骂道:“嘛的,这臭小子莫非是属狗的,钻的恁是快”。向后面众人做了个跟上的手势,也紧跟着钻了进去。
没爬多远,杨太曦就钻出了这条被穿山甲和小孟凿出来的小洞。就见小孟举着火把,望着前面呆呆的发愣,杨太曦跟着走到前面一看,也不由愣住了。原来两人是站在一条火把的亮光都照不到底的洞中深壑的边上,只是隐约看见下面白雾水汽翻腾,根本看不出有多深,立脚处正是一个长长山道的尽头,山道几乎成七十度的向下延伸,崎岖的消失在洞中的黑暗里,那几只穿山甲很显然顺着这条狭窄的山道爬到了山洞下面去了。
对面相隔约三四米处是陡峭的山壁,毫无落脚之处。“难道真的没路了吗?难道又爬下去找路,可是。。。”杨太曦不由陷入了沉思。猛然,杨太曦想起了在外面洞中发现的玉石貔貅和二十四只金貔貅,以及那每座金貔貅底座上的字所透露出的蹊跷和诡秘。“我是不是漏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杨太曦心想。想到这,杨太曦冲着后面都已经爬出了洞口,和他一样站在这山道尽头发呆的众人道:“你们在这先等着,我在回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小孟一听,马上道:“侯爷,我和你一起去!”。杨太曦点了点头,从他手中拿过火把,弯腰又钻回了洞中。
杨太曦钻回到先前的山洞后,径直来到安放有二十四尊金貔貅的石龛前,仔细察看每尊金貔貅底座上所刻的字,只见上面有的写着:“文思允恭”,有的写着:“良史书功”,还有的写着:“化则时雍”,等等不一而同。杨太曦心道:“这应该是一首类似蔡邕《静情赋》一样的长赋中的字句,可怎样将它们拼成正确的一篇赋文呢?真是伤脑筋!”。
就在这时,只听蹲在右面的玉石貔貅屁股后仔细观瞧的小孟在后面惊喜地叫道:“侯爷,快来看,这玉石貔貅的底座上也有字!”。杨太曦忙蹲下身来,将火把凑近玉石貔貅的底座一看,果然上面镌刻有字,只是年代久远,灰尘泥土太厚,一不注意很容易就被忽略遗漏掉,也亏得小孟的细心,要不然就错过了。杨太曦忙将覆盖在玉石铭文上的灰尘泥土一点点的全部用衣袖擦拭吹拂干净,仔细一辨认,原来是十二行漂亮的小楷,笔力秀拔有力,文笔华丽,上写:“堂堂太祖,渊弘其量,仁格宇宙,义风遐畅,启土万里,志在翼亮,三分有二,周文是尚,于穆武王,奕世载聪,钦明冲默,文思允恭”
“这边也有”小孟在左边的玉石貔貅的底座仔细的查看了一遍后叫道。杨太曦忙又急急的跑过去,蹲下身子辨认了一番,从语气和结构上看很显然是接着右面玉石貔貅上的赋文而来的,只见上面也刻了十二行字:“武则不猛,化则时雍,庭有仪凤,郊有游龙,启路千里,万国率从,荡清吴会,六合乃同,百姓仰德,良史书功,超越三代,唐虞比踪”
看完后,杨太曦忽然福至心灵的冲小孟吩咐道:“小孟,你到后头的石龛那里去。我念一句,你就找到刻有此句的金貔貅,将他推到貔貅后的石洞中。”“好”小孟忙按杨太曦的吩咐跑到石龛边后,嚷道:“侯爷,你说吧!”。
“堂堂太祖”杨太曦一字一顿的大声吼道。“推下去了”小孟大声回应到。“小孟,你再到洞那头去看看,外面有什么状况没有”杨太曦还是有点不放心的冲小孟道,小孟应了一声又钻回了洞中。杨太曦则呆在洞中心中忐忑不安,心道:“不要是我料错了才好,千万别是什么触发十二石床弩的机关,那样的话,我就罪愆难恕了,近十个兄弟全在外面啊,我赌的是不是太大了点啊?”
就在心头七上八下之际,小孟惊喜地钻出洞来对杨太曦嚷到:“侯爷,对路哦。刚才就在我推入那个金貔貅后,外面他们站立的脚下山壁中,突然射出一条丈余长的铁矛,直没对面的石壁中,据狄庚北言道,当长矛没入对面山壁后,隐约听见对面山壁后发出喀哒一声,像是打开了什么锁扣似的,应该是触发了正确的机关”。
“恩”杨太曦低头沉思了一下道:“小孟,你去把他们全叫进来吧,我真不知道呆会将二十四只金貔貅全推入后会有什么后果,还是呆在洞中比较安全一些。”小孟点了点头,掉头去了,不多会,和外面十几人一起钻回了洞中。见大家都已安全进来,杨太曦便放下心来,让小孟一个一个的按照他朗诵的赋文,推入相应的金貔貅到洞中。当杨太曦念完最后一句:“唐虞比踪”,小孟忙迫不及待的推入了最后一只仅剩的金貔貅,神情兴奋的期待着将可能发生的状况。
果然,就在金貔貅推入洞中一阵短暂的卡环跳动声响后,就听轰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从脚下伴随着一阵震动传来,杨太曦等人就觉得脚下仿佛地震了一般,不住的晃动,众人一惊,忙各自扶着山壁站好,神情愕然的望着彼此,不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这时,就见放置金貔貅的石壁轰然下沉,露出一条长约两米的甬道通向外面的山谷,而刚才外面众人站脚的地方,早被从对面山壁中,倒过来的一块宽约一人肩膀大小,长约六七米的巨型铁板压着,形成一座飞架峭壁两岸的铁桥,架通两边的山谷。山谷的对面豁然是一个黑幽幽的山洞,此情此景就象山谷对面的黑暗中,此时正悄然伫立着一个庞然不可笔述的巨兽,心思叵测的冲着众人张开它那血盆大口,等待着众人懵懵憧憧的投入它的腹中。
看到此情此景,众人都不由得暗自出了一身冷汗,心中庆幸不已,都暗夸杨太曦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要不然此时洞外众人,早被此块巨形铁板压成肉饼了。
杨太曦看着如此结果,心中不由暗赞此陵墓的建造者机智阔绰。首先是二十四只金貔貅诱引盗墓者误入歧途,盗墓者全为求财而来,见此大手笔的金貔貅肯定是一个不剩的扫入囊中,而恰恰丧失了开启更大财富大门的钥匙,而且据他仔细观察刚才金貔貅底座上还有一个逆向卡环,若将金貔貅逆向取出,肯定会触发什么其他的防护机关,鬼才知道将二十四只金貔貅全部取出会是什么结果,看刚才利用床弩发射二十四只铁矛开启对面山洞大门,打开铁桥开关的大气设置,估计惩罚的机关也不会是什么小儿科,搞不好,就不光是石壁下沉这么简单的状况了。说不定,整个山洞下沉也不是说不可能的。想到此,不由有点后怕,心中暗道刚才若要有丝毫的判断失误,此刻焉还有命在。
看着如此阔绰大气的防盗设计,杨太曦心中不由心中暗中嘀咕:“是什么人能够拥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方式呢?”。猛然,杨太曦想起了刚才赋文中的那满篇文藻华丽的羡媚之词中几句歌功之句来:“荡清吴会,六合乃同”。“难道是他。。。”想到这杨太曦不由有几分激动起来。要知道此位帝王可以说是杨太曦读史时颇感兴趣的帝王之一,是和大明那位大事不糊涂,拍板定调发动三次对外战争,巩固大明边疆。但随后又匪夷所思的大胆放权六部内阁首辅机制,“无为而治”二十余年,的万历帝一样,是位个性鲜明,毁誉参半,饱受后人非议的千古风流大帝。
他那中华史上最大的万人后宫,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管后世偏颇之人如何诋毁谩骂,但他的功绩却是抹杀不掉的。首先,不管其他人说他是靠祖上功德也好,还是靠什么运气也好,横竖三国是在他手底结束的,正是他完成了中华历史上又一次大一统,结束了多年战乱,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国家逐步走上了繁荣之路,历史的成因后世的人很难去探究,但人民生活安定,整个社会财富剧增以至于“饱暖思淫欲”,文化艺术得以空前发展,这个结果却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的。
正是他开明的文化政策和人才保护措施,开创了自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以来,中华历史上思想文化艺术的又一个高峰期。他的开明可以从他对待把自己比喻为东汉亡国之君--桓灵二帝的司录校尉刘毅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对于刘毅的耿直忠言,他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自嘲道:“桓灵之世听不到你这样大胆的言论,而现在我身边却有你这样的直臣,可见我比桓灵二帝更加的贤明。”,尽显一代帝王的风范和大气。
被中华后世学者尊崇为宗匠和泰斗的大师,可以说有很多就正是出于这个短暂的开明盛世中。所谓“太康文学”的代表人物一左、二陆,两潘,三张均是诞生于此时期。还有世代书香门第,书法世家的卫家,更是出了赫赫有名的“兰陵贞世子”卫恒,以及那个被后世尊为书圣的王羲之也正是师从于卫家的卫铄,也就是闻名于后世的卫夫人后,才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卫家留下的很多书法理论象《四体书势》,《笔阵图》可以说都给予了后世书法发展极其重大的影响。
不光是文学艺术人才辈出,就是其他学科,可以说也是精英尽出,影响后世千余年。地理学家裴秀的《地形方丈图》,大医学家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莫不是在这个年代完成的。
其中,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个基本要点,比例尺、方位、交通路线的实际距离、地势起伏、地物形状和倾斜缓急等,这些都是世界地图学史上划时代的创新,除了经纬度和等高线这些现代文明高科技的要素外,已经涵盖了现代化制图的所有基本要点。这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一千多年之前,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举和贡献。
而大医学家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此书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影响后世千余年,还流传到国外。从公元六世纪开始,朝鲜,日本的医生都把它奉为必读的书籍,不读之者,遑论医术,即不允从医,权威之尊可见一斑。
最为有趣的是,中华历史上有很多典故成语,历史趣事,均是出自于这个极尽奢华,物欲横流,个性张扬,人人追求个性解放的年代前后,象在后世中最著声名的“竹林七闲”,“金谷园二十四友”,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左右涌现出来,甚至被后世尊为天籁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广陵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的早期被嵇康创作出来,虽说有些是发生在这位帝王的稍前不远的前任文帝时期,但左右不过数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太康盛世”不管怎么说都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副华丽奢靡画卷。
现在自己要进入的有很大可能正是这样一位充满无数话题的帝王的陵寝,这不能不让杨太曦一时之间,浮想联翩。看着杨太曦站在前面,呆呆的发愣,旁边的小孟不屑的捅了捅杨太曦的腰道:“侯爷,你是不是怕了?怕了就闪开,我要先进了”。说完,不理杨太曦,高举着火把,大踏步跑入对面的山洞去了。
杨太曦见此情景,忙高喊:“小孟,小心点,休要莽撞”。说完,朝后面众人道:“大家跟着我,小心点”,说完,也紧跟着前面的小孟大步的向对面黑幽幽的山洞中跑去。
第四十五章 古墓救美
5
进入黑洞中,首先是一条长长向上,约有三四十米的坡道,杨太曦边走,边仔细的查看了一下坡道的情况,见这个坡道居然是用青砖砌成的,坡道上还堆满了散落在地上的一些兽类骨头,想来应该是封墓时祭献的生畜。有些骨头显然在众人走过时惊动了,发出一些绿色的荧火,如点点萤火虫般漂浮在墓道里,如同有生命的幽灵一般迎向闯入的不速之客。杨太曦等人不胜其烦的用袖子拂开时不时飘过来的诡异荧火,跨过脚下拦路的白骨,好不容易爬到了坡道的尽头。
只见墓室进口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砖砌拱顶,上面绘有很漂亮的彩色纹饰,大多裎星芒纹,太阳纹和水波纹,纹路精致华丽,线条圆润柔和,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就象是从砖上天生长出来的一样,丝毫无人工斧凿的痕迹,让人喜爱。看到这些漂亮的图案,不禁让杨太曦深叹古人比今人更有艺术细胞,能在砖上做出此等简单却不失华丽的纹彩,丝毫不像后世那些画在瓷砖上的图案一般,媚俗而没有品味。
拱顶下方是两扇高约三米,宽约一米四五的厚重石门,石门上刻法粗犷的雕饰着两位凶神恶煞的守陵天王,怒目圆睁,高高挥舞着各自手中的神器,恶狠狠的盯着杨太曦这群闯入者。画法是如此逼真,人物视角处理是如此合理得度,以至于刚刚从坡道慢慢走上来,抬着眼仰面瞧着石门的杨太曦等人有种强烈的错觉,总觉得石门上两位神情凶狠,衷心护陵的守陵天王,他们手中那高悬的神器,会随时砸到自己的头上。众人不由齐齐为古代工匠们高超逼真的雕刻手法暗自心中赞叹了一声。
杨太曦用力推了一下石门,传到手上是一种纹丝不动的厚重感觉,似乎自己原本自豪的大手此刻也变得渺小和纸一样薄了。“看来,这石门只怕有两三吨重,怎么开呢?”杨太曦心中暗自沉思着。这时,其他人也过来一起用力猛推石门,结果十几个人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石门还是巍然自立,一点动静也没有,众人进洞后本来还兴高采烈的心情一下低落起来,俱都垂头丧气起来。
杨太曦猛然想到以前看过的考古片中曾提到象这种皇宫陵寝中都有封门的断门石。想到这,他冲后面高喊了一声:“谁带了朴刀或长矛来没有?”。这时早有个带了朴刀的家丁递过一把朴刀。杨太曦接过来,蹲下身,试着将刀锋插入门缝朝里一探,果然碰着了东西,杨太曦大喝一声:“吒!”,双手把朴刀用力朝上一顶,身子猛的向上一拱,竟将那封门的石头顶了起来,站起身后,他朝身后的人大喝一声:“推!”。众人闻听他的喝斥,忙齐齐大喝一声:“呀”奋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