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明末辽东-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小何的腿弯狠狠一脚,小何吃力不住,一下跪倒在地,手中长箭歪歪斜斜的飞了出去,根本没击中木人。

小何丢掉手中大弓,纵身而起,来到何劲光面前,一把揪住他的领子,虎吼道:“小白脸,你找死啊,敢暗算我!”。何劲光让他揪住没有挣扎,只是冷冷的道:“稳稳当当的射箭有什么意思,在别人的干扰下射中,那才当得上是真本事!”。小何气急反笑道:“哦,那好,你射,我来干扰,如何?”。

何劲光冷冷的应了一声好,再不多说,一把挣脱小何的纠缠,从地上拾起精铁长弓,顺手从背后拔出长箭,搭箭便射。小何见他说射便射,暗叫了一声好,自己也毫不慢半分的依样朝着何劲光的腿弯狠狠一脚。哪知,何劲光早算准了他的来路,顺势跪倒,精铁长箭脱手而出,厉啸着斜飞插向长空。

何劲光第一箭刚出手,毫不停留,又从背后拔出第二只箭,斜指长空,再次准备击发。小何一见不妙,抡起钵盆大的拳头,狠狠砸向何劲光脸颊。何劲光一矮身,让过他的拳头,向后猛的一撞,撞入小何怀中,肩膀扛向小何的胸膛,拉弓的右手倒肘迅猛的击向小何的腹部。

小何大惊,慌忙后退避开何劲光这次凶猛的反击,而何劲光趁势发出了第二箭,紧接着,又从背后拔出了第三只箭。小何一看急了,一个虎扑过去,将何劲光死死按在地上,而就在何劲光被小何按倒的瞬间,他也已完成了第三箭的击发。小何一边死死按住何劲光,一边用眼光瞟向在长空中衔尾飞行的三只长箭,看着这三箭在空中近乎完美的飞行弧线,小何的心一沉,心道:“完了!”。果然,在他的念头刚刚冒出来的时候,三只精铁长箭先后准确的击在了木人之上。密密麻麻在旁围观的人群震天价爆发出一阵喝采声。

小何放开何劲光,站起身走到台前,神情沮丧的冲杨太曦敬了一个军礼道:“对不起,我失败了!”。杨太曦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好沮丧的,你又不是输给敌人,你是输给要和你并肩作战的兄弟,兄弟越强,你应该越高兴才是啊,哈哈!”安慰完小何他又冲何劲光赞道:“古人曾道: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哈哈,诗圣也曾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一语道尽我热血男儿无限之英雄豪气,活脱脱就是壮士今日之写照也,壮士真乃好武艺,你叫什么名字?”

“小民姓何名劲光,字擒龙。”何劲光仍是神情冷冷的答道。“恩,好本事,真英雄也,可惜啊,我不能将你留在亲卫团,便宜肖恩和曹文龙那两小子了,哈哈”。何劲光等杨太曦说完,忙道:“小民此次从军,一半是冲着大人的威名来的,传闻大人有一手飞矛绝技,堪比我等百步穿杨之箭术,大人能否露一下,让小民开开眼界”。

杨太曦微微一笑道:“两百步太远了,若是一百步,我可以试试!”何劲光闻听杨太曦这么说,便道:“我这精铁长箭每只均重十五斤八两六钱,比投枪稍轻,大人若能在百步内用手掷箭,三中其一,小民愿留在亲卫团侍奉大人!”。杨太曦闻声也不便推辞,哈哈一笑道:“好,为了让你此等人才留在我亲卫团,我杨伯雄就试上一试,哈哈!”。

下得台来,从何劲光手中接过一只长铁箭,从头到尾拿捏了一遍箭身,又用双手掂了掂,找着了握箭的位置,杨太曦退后了十几步,先原地稍稍蹦跳了一下,等活动开了后,突然启动,向风一样冲向离木人约百步远的位置,等快到时,震天怒吼一声,狠狠的将手中长箭斜斜掷向长空。

看着杨太曦掷箭时的威势,围观众人均是震天价的一片喝采之声。在空中飞行的长箭在空中漂亮的飞行了一个弧线,擦着木人的顶部插入到后面的地上。旁观的人群里爆出一片惋惜之声。而杨太曦心中却已经通过这一箭,有了十足的把握。就见他纵声长笑道:“一次一箭,太不过瘾,我还是来个双箭齐发吧”。

说完,从何劲光那要过两只长箭,双箭叠好,仔细摸到合适的握手之处,紧紧握在掌心,确定了一下助跑距离,杨太曦再次冲向木人,在离木人百步以外大吼一声,奋力掷出双箭。就见双箭在长空中联袂划过两条绝妙的弧线,从不同角度,同时击中木人,木人吃力不住,轰然倒下。

看着杨太曦掷出的惊人双箭,旁边围观众人先是鸦雀无声,紧接着,惊天动地的喝起采来。何劲光这时飞快的跑到杨太曦跟前翻身跪倒道:“好一招,燕双飞!大人神技,小民佩服。我愿留在大人身边执马坠蹬,死而后已!”杨太曦赶忙将他一把扶起道:“何兄弟,快快请起,来我军中,俱是并肩死战的兄弟,何须说什么死而后已之言,若你能上阵杀敌,屡立奇功首功,即便是要我为你执马坠蹬,又有何不可啊?哈哈,来人,酒坛拿来!”杨太曦冲着旁边的军士大声吼了一声道。

早有人递与两个酒坛过来,杨太曦将一个酒坛扔到何劲光怀中道:“今天,这坛酒是我敬你的,欢迎你来到我亲卫团中并肩杀敌,我先干为敬!”说完,不理何劲光,一仰脖子,对着坛口牛饮起来。何劲光看得眼中厉芒一闪,也不多说,依样,一仰脖子,对着坛口一阵猛灌。

不多会,两人均把各自酒坛中的整坛酒全部灌入了肚中。喝完后,两人把酒坛倒过来高高举起,向对方示意。杨太曦看着何劲光,眼中闪过一丝激赏的神色,猛地朝地上一甩手中酒坛,冲着何劲光大笑道:“好,我亲卫团中就没有喝酒熊样的人,哈哈”。何劲光也依样将手中的酒坛砸在地上,紧抿的嘴角向上微微翘起,眼中不知不觉多了一丝笑意。

这时,就听杨太曦冲着所有亲卫团团员吼了一嗓子道:“来,都来向我们新来的兄弟--何劲光,敬酒!每人一大碗,哈哈!”。早在旁边憋了许久的亲卫团一众喜欢恶搞别人的家伙,顿时一人捧了一大碗酒密密麻麻的涌了过来。瞧着涌过来的,手捧酒碗,近千余名亲卫团成员,何劲光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神色,来者不拒,大碗大碗的烈酒接过来就喝,直至倒下。

看着何劲光倒下,小何一把推开还准备灌酒的好事之徒们,道:“走开,走开,瞎搅和什么呢”。二话不说,将何劲光背到自己背上,将他带回房中安置到自己的床上,守着他三天三夜,直至何劲光醒来。以后,凡是有人问及小何,新来的何劲光怎么样。小何总是一竖大拇指,狠拍了一下胸脯道:“大何?没说的,跟咱一样,爷们!”。而且从那以后,每当杨家军举行酒会或庆功酒宴时,小何总是站在何劲光旁边为他挡酒,义无反顾。也就是从那时起,亲卫团中有了:“黑白大小何,双龙出海”的美谈。

杨太曦正想着当日何劲光被自己恶搞整倒的情景,何劲光已来到他面前,行了个军礼,冷声道:“侯爷!”。“这小子,千年不变的冷面孔,真是的,有必要这么酷嘛,不会是跟史泰龙一样笑不了了吧”心中暗自嘀咕,口中却道:“大何,这段日子,小何我另有任务安排他去做,你就做我的贴身侍卫吧!”“是!”何劲光脸色沉静的应了一声。

杨明华见杨太曦都已经安排妥当,也不多说什么,只道:“那好,侯爷,我们先和你进城,全都安置好后,就出城来调查此事”。杨太曦点了点头,也不管小福王还在那和心中喜极的美艳少妇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带着队伍继续赶往洛阳城。

第三十九章 初进洛阳城

 当杨太曦一行人沿着洛河边的洛阳东大街进入城中,一下被洛河沿岸的繁华景象和丝毫不亚于江南风景的洛宾景色给吸引住了,虽然已是隆冬了,但河水清涟,两岸杨柳依依,河上仍有成群的画舸顺流缓行,载着一群王公贵族,儒士淑女享受着冬日暖阳和清新的空气。看着眼前冬日了尚且有如此人气,杨太曦已经可以想象到若是到了阳春三月时节,此地那种热闹的踏青胜况来,那肯定是沿河载笑载色,数不尽的春意盎然,一河的春波荡漾。难怪有史书记载洛宾胜景,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可惜自己来得不是时候,要是深秋而来,就可以体会到“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诗情画意了,殊为憾矣。

看着眼前美景,杨太曦不由想到了流传千年的曹植路遇洛水水神--宓妃而有感而作的《洛神赋》,此赋流传千古,为后世无数文人骚客所借题发挥,创作出无数艳丽绝伦的文学艺术作品来,后世被誉为“南北两司马”之一的司马大人汪道昆更是依此做出了比较著名,流传甚广的一出戏--《陈思王悲生洛水》。想到这,一时间,兴致大发,低声吟道: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正吟得得意之间,就听得杨明华在旁边窃窃嬉笑不已,不由望向在旁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杨明华,奇道:“明华,我吟错了么?”杨明华微微一笑道:“侯爷端的好记性,错倒是不错,但曹子建一篇深情款款,缠绵悱恻的长赋,到了侯爷口中吟出来,却是说不尽的万里长空,风起云涌,众神偕从之意,哪还有子建原意中情思不断,浪漫苦涩的悲哀和愤闷。呵呵,倘若是白丁闻之,还以为大人是在吟诵边关嚣战不止的战歌”。

她顿了顿,又笑着揶揄杨太曦道:“呵呵,侯爷,你懂赋里的意思么?不会是只会强记,而不明白其义吧,呵呵”。杨太曦闻声,冲她微微一笑道:“非也,只是子建慕洛神而不得,人神之道殊兮,故此不得释怀。而今我却得风华堪比洛神的明华伴在左右,朝朝夕夕欢娱不止,非不想悲耳,奈何心不允耳,哈哈!”

杨明华听得他的一番话,脸上顿时飞上一片红晕,娇艳无比,不敢再搭腔,怕他在众人面前又再说些让她这女儿家害羞的话来。旁边的兰芬如见他又痼疾萌发,本欲骂他一句大色狼,但一想到每天一壶酒的允诺,不由欲骂又止。但想了半天觉着自己不骂他大色狼可以骂其他的啊,想到这,就在旁冲着杨太曦大声道:“死淫贼,大坏蛋!就知道欺负明华姐!”,她声音是如此之大,道旁的众多行人都向他们投来异样的目光,要不是看着杨太曦这群人是个个都凶神恶煞的官兵,早有几个小白脸要争着过来,要对着兰芬如演那英雄护美的桥段。

杨明华闻声更是笑得花枝乱颤道:“侯爷,总算有可以治你的人了哦,呵呵!”杨太曦也被兰芬如骂得老脸挂不住了,心道:“该死的疯丫头,socrazy!一定要早日将你这疯丫头收伏才好,要不然,自己的脸还不得让你给丢光了!”。脸上却笑着纵马来到兰芬如身旁轻声道:“我的姑奶奶,算我怕了你了,淫贼两字不骂的话,每天加一壶酒,如何?”。

哪知这疯丫头把头一偏,不买帐道:“这句话,我保留,本姑娘才不稀罕你的酒咧!”。杨太曦不由用手护额,郁闷不已,心道:“这个疯丫头,以后和明华在一起时,一定得想办法把她支开才是”。

一行人笑笑骂骂的跟在小福王和福玲的队伍后,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洛阳城中最繁华的闹市中心区。在马队中的杨太曦突然生起一股很强烈的感觉,有人在紧紧盯着他看,不由顺着感觉向街边的酒楼上望去。

只见临窗的窗口坐着一位身着红袍的俊俏公子,手持一把绘有蓬莱仙境的折扇,边摇边笑莹莹的望着他。杨太曦微微一怔,猛然记起了他是谁,朝他笑着微微一颌首,那俊俏公子也轻轻点头回礼。就在相互致意之际,杨太曦注意到坐在这俊俏公子对面的两个人也在眼睛瞬也不瞬的盯着他。

靠窗的竟是一位三十多岁皮肤黑黝,瘦精瘦精的倭岛武士,看见杨太曦望向他,忙低头敬了一礼,算是打招呼,杨太曦也忙在马上点了点头,算是回礼,就在回礼的瞬间,杨太曦瞧见那倭岛武士旁是一位身着浅红蝶衣,长得很卡哇依,一看就是从倭岛来的美少女,见杨太曦向他们回礼,忙向他歪头回了一个很令男人心动而心生征服的可爱笑容。

“来得挺快嘛,哈哈”杨太曦心道:“看来,大明朝在当世还真有几分世界帝国的皇家风范阿,整个国民都有一种天朝上国的气派,极具数千年来一脉相承,不念旧恶的善良传统。虽然倭岛数十年来,屡犯我海疆,但大明朝对待其来天朝求学取经,朝贡的使节还是礼遇有加,丝毫没有因为以前双方的交恶而粗暴对待来大明的倭岛人员。”。想到这,再不迟滞,纵马跟着队伍向福王府行进。

不多时,杨太曦一行人跟着小福王等人进到了福王府庞大的厅堂之内。这时,福王夫妇早已在厅堂之上设好了香案迎接圣旨。小福王和福玲一看见自己久别不见的父母亲忙喜极而笑的上前跪安。杨太曦抽空忙打量了福王一眼,只见他浓眉大眼,一张四四方方的重枣脸,到也长得相貌堂堂,比起天启帝俊上了许多,也年轻了许多,只是身形太胖,行动不便,以致于要边上三四个人扶着才能从椅子上站起来迎接郑公公。杨太曦心道:“我的乖乖,幸亏福玲不象他,若是这丫头变得和她爹这样胖,我干脆抹脖子算了”。正暗自嘀咕的时候,郑公公走道香案旁大声唱道:“圣上有旨,福王及一干人等快快接旨!”。

杨太曦和厅堂里的人闻声忙齐齐跪倒,聆听郑公公宣旨。这一宣旨,把个福王宣的脸上的肥肉不住的抽动不止。原来天启帝在圣旨中命福王代他赏敕福王的驸马,食邑三千户,白银三百万两,良田一万亩,宅第一座,奴仆俾女各两百名,家丁五百名。杨太曦却是听得心花怒放,忙跟着众人一起口称万岁谢恩。

第四十章 新婚贺礼

 到洛阳的第二天,经阴阳大师确定为婚庆吉日良辰,杨太曦和福玲便在这天举行婚庆大典。杨太曦在拿到福王给的三百万两白银以及其他赏赐后,马上宣布,自己属下的佃户们以前所欠债务全部一笔购销,所有自己名下的每亩良田均举行承包大会,谁承诺粮交的多,谁就可以得到自己中意的良田。没有获得良田的,只要愿意到新开的上海新镇屯田和当兵的,可以预先领五两银子的生活费,只要在洛阳的短期训练一过,马上就由杨明华等人组织分批前往上海新镇。

同时,全城五万官兵每人赏银一两,并且宣布全城在婚礼举行的三天内,开展大布施,全城施粥施衣,慰籍贫苦,一时间,全城轰动,人人都高呼杨太曦为圣人,声誉传遍洛阳方圆百里之外,好多人都从外地刚来接受施布;更有些无耻之徒趁机多领,杨太曦也没太在意,横竖只有三天时间。

因此,一时之间,驸马府外施舍处人山人海,拥挤了数万余人,害得杨太曦动员了几乎半城的兵力维持治安,才算把场面稳定下来。这个举动差点没把福王给气得脑瘫。望着福王瞧着自己满脸不爽的样子,杨太曦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心道:“你这个大肥猪,我这是为你积福积德,免得你成为别人的盘中餐,哎,我的一片苦心,你这个铁公鸡是明白不了了”。

全城大施舍的同时,婚礼也有条不紊的举行了。

婚礼的当天,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光来贺喜的各地藩王,一品大员就足有一两百人,送的礼物全是用车载马拉的,光马夫,轿夫就密密麻麻的把福王府门前的那条宽可并排过四辆马车的街道给堵得水泻不通。一时间,福王府门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杨太曦和自己的小舅子福王世子两人站在厅堂门口,收礼收得是腿脚发软。杨太曦虽然站在那站得脚发麻,腿发软,但心中却是说不出的美,心道:“这下赚翻了,这么多的礼金,值啊,哈哈”。

正在欢心喜地之际,猛听门房高声报道:“都指挥使,石柱宣慰使,马祥麟携夫人张凤仪前来贺喜,送礼金千两,献铜梁龙灯舞艺祝新人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闻声,杨太曦眼中异彩一闪,虎望向前门门庭处,就见一队约二三十人的舞龙队伍,在热闹的人群中强劲的挤了过来,在牌灯引导下,跟随着持宝手,一条大蠕龙和一只彩凤,夹在云牌之间、在云雾缭绕的黄烟中,比翼双飞,时而腾飞,时而下旋,忽隐忽现,活灵活现,场面极为宏大。惹得两旁来贺喜的人均驻足旁观,采声不断。

领头大步走在前面的是一对白衣白袍的璧人,男女均英姿勃发,说不尽的风流气概。男的壮貌岐嶷,身材颀长,雄躯伟干,一只独眼,虎虎生威,顾盼自雄,更显男人气概。此时,在杨太曦心中浮现的评价只能有一句,也只能是这一句,就是:“很Man!”。

旁边的女子,浑不似其他女子小鸟依人般伴在旁边。头梳高髻银簪花,修长的身材,仅比男人矮上半个头,银鸟锦袍,玉带环腰,与男人并肩而行,相得益彰,给人一种神仙侠侣的感觉。

小福王笑着指着男的说:“恪靖侯,这位就是和你一起并称为,我大明当世一时瑜亮的‘小马超’--马祥麟。和你可有‘北雄南马’之名啊,呵呵!”。

正说间,马祥麟夫妇已来到杨太曦跟前,拱手施礼祝他新人大婚,百年好合,杨太曦忙躬身向他们夫妇还礼,心中是心潮澎湃,暗自为见到两位忠肝义胆,节烈有加的不世出夫妇而感到庆幸,要知道,翁婿两家两代均是大明朝以死节烈的忠臣,这在我中华历史上也属罕见。

张凤仪的父亲张铨在在辽阳一役中,在袁应泰以死节烈后仍然奋战不已,最终被擒。见后金统帅努尔哈赤,立而不跪,反而引颈以待。后金统帅努尔哈赤为笼络旧明百姓的民心,无奈之下,又把张铨押回官署。当时城中百姓纷纷主动来到他所在的府上为他守院,并对他说,要来好好的保护好张使君他。

张铨听后对百姓们谢言道:“你们都是好百姓。”说完,整好衣帽,遥拜京师后,挥剑自刎。当时正是天启元年八月二十二日,年仅四十五岁。杨太曦在后世每读明史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