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魔连连摇头道:“邪马台是我族安身立命之所,故土难弃,实在不能拱手让人,而且化外洪荒之地,汉人也是不肯去的,你们换来也没有用。”
秋明也跟着摇头道:“既然这样,那么带方我们肯定也是不能拱手让人的,风魔大师还是换个要求吧,只要不涉及国家民族领土完整的,秋某一定义不容辞。“
风魔看见秋明的态度非常坚决,也知道原先打算的通过秋明说服汉灵帝是不可能的了,他想了想道:“既然秋桑对这件事情如此抗拒,那么请帮我另外一个小忙吧。卑弥呼女王一直对中原文化非常感兴趣,也希望能够和汉家朝廷多加亲近,可是几次派出使节要面见天颜,却都被大鸿胪拒之洛阳门外。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助我们的使节直接见到汉家天子呢?”
秋明眉头一皱,这些倭瓜还是要见刘宏,不用想肯定还是打着割让带方的主意了,而且刘宏这家伙见钱眼开,有了钱连三公的官位都能卖,别说一个看不上眼的偏僻小郡了,十有八九会点头同意的。
作为一个从小看着抗日神剧长大的新时代好少年,秋明是深知大和民族对中华大陆抱有的那种畸形的占有欲的,也深知如果让这个民族发展壮大起来,对炎黄子孙将会带来多么深重的灾难。如果这次能够要到带方的话,说不定下次他们就会要乐浪、玄菟,甚至整个辽东,反正他们那些小岛上的金山银山多得很。那样的话,说不定不用三百年的时间,建业大屠杀的悲剧就会在中华大陆上出现。
现在这些小鬼子既然看准了刘宏的弱点,一定会象发现了有缝鸡蛋的苍蝇一样死叮着不休的,即使秋明不给他们牵线,也一定会有其他汉奸带路党。既然这样,不如把他们诓进洛阳城里一网打尽,一了百了。
想到这里,秋明微笑着道:“既然是风魔大师的要求,秋明自无不从,只是这位使节现在何处呢?”
风魔见秋明松了口,大喜道:“敝国使节在路上遭遇大风浪,偶感身体不适,如今正在东海糜家静养。待他身体痊愈后,我立即带他来见你。”
秋明神色一凝,没想到糜家与倭国居然牵连如此之广,今后要找个时间和糜竺好好谈一下,如果他还是如此执迷不悟的话,自己也只能放弃糜家了。他沉思一会,又挂起满脸微笑,热情地把风魔师徒送了出来。
接下来的两天,后方部队陆续撤出中牟,除于禁带队进驻游魂关协助张郃防守外,其余人全部来到汜水关里。听到秋明说起这两天的遭遇,蔡文姬后怕不已,拉住他哭个不住,蔡邕捋着胡子道:“男人在外面做大事,自然要担些风险,你这般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蔡文姬被他一喝,才不情不愿地放开秋明。
第三百七十五章 诸葛亮()
蔡邕一直以来对秋明都是不假辞色,怎么会突然帮他说话了呢?原来这次廖化到北海去请郑玄,郑玄本就是求名而不求官,一心一意著书讲学,秋明要办的这个学校正合他的脾胃,于是立刻收拾行李带着百十个门徒跟着来了。
蔡邕和郑玄虽然同为当代经史大师,可是一来他清高自许不愿开场授徒,二来他又贪恋官场时常被权贵征辟,这样矛盾的性格让他在士林中的风评明显不如桃李满天下的郑玄,这让蔡邕不得不心中有所遗憾。
现在郑玄居然被自己的女婿请出山,不管面上叫供奉特席什么的多么风光,实际上等于成了秋明的半个手下。蔡邕平生第一次感觉压过了郑玄,怎么不让他心里欢喜,连带看着秋明都顺眼了许多。
秋明却没有注意到蔡邕的脸色,他强自镇定地向郑玄问好,安顿好他们一行人的住处,才激动地扳住廖化道:“你把诸葛亮带回来了?他在哪里?”
廖化从身后牵出一个瘦弱的四五岁小男孩:“这个就是诸葛亮,他父亲好象在当地有什么麻烦事,正要把家人子女送回琅琊祖居。刚好我带同郑玄公的车驾路过泰山,他就托我把他的次子带出来了,说是与你有师生之缘,还说是你自己说的。”
秋明莞尔一笑,自己当初哄诸葛珪的借口,没想到被他反过来利用了。不过看诸葛珪这付病急乱投医的样子,只怕真的惹上了什么不得了的麻烦事。
秋明看了看诸葛亮,只见他身体瘦弱神情呆滞,和印象中那个多智近妖的蜀汉丞相实在相差太远。倒象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秋明狐疑起来,记得诸葛家族这一代还有个叫做诸葛靓的,同音不同人,不会是诸葛珪弄个假货来糊弄自己吧。
诸葛亮也许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远门,对周遭的一切既好奇又感觉有些惶恐,想了想又躲到廖化身后,只探出半个脑袋望着秋明。
秋明还想说些什么来宽慰他,旁边的郑玄笑道:“这就是秋小郎亲自选定的弟子?这么小的孩子,若只是教他读书写字倒是易事,只是若要让他才德兼备,却不是那么容易了。千人之内,寻出才人更寻德人,德人更比才人好。”
秋明微微一笑,正要答话,诸葛亮却不服气地从廖化身后抗声道:“万山之中,登了那山再登这山,这山还比那山高。”
郑玄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牙尖嘴利,合该是你的弟子,谁也抢不走的了,哈哈。”秋明想起在汝南初见郑玄时,也是靠几个对子博得他的青睐,也跟着笑了起来。
安顿好自己的家人和郑玄一行,秋明到底记挂着诸葛亮,几步蹦到孩子们的住所。
由于从中牟撤下来的人很多,汜水关里有些人满为患,所以这些小孩子统一安排了一个大院子住在一起。刚走到院门口,秋明就听见大乔大声道:“你就是老师新收的学生呀,快叫声师姐来听听。”
秋明心中暗笑,偷偷摸摸地探头往里一看,只见大乔叉着腰正在教训诸葛亮,诸葛亮不知道从哪找了把破扇子摇来摇去,脑袋也摇来摇去地道:“一年前老师就对我父亲提过,说与我有师徒宿缘。这么说起来的话,我才是最先拜入师门的,你叫声师兄来听听。”
大乔大怒,一双眉毛立起如同刀锋一般,正要作,旁边还在拖着鼻涕的吴班抢着道:“大乔姐,这家伙不知天高地厚,让我来帮你教训他吧。”
大乔嫌恶地看了他一眼:“走开啦,不要又把鼻涕蹭到我身上了。”吴班连忙倒退几步,引得一众孩童轰然大笑。
周瑜身着白袍立在飞檐石阶之下,这些孩子里面除了吴懿就数他年纪最大,身材又高,看上去说不出的容颜俊美仪质风流。他微笑着对身边的小乔道:“新来的这个诸葛小子有点嚣张哇,要不要我为你姐姐出头解气?”
小乔安静地摇头,用糯糯软软的声音道:“不要了,大家都是同门,何必弄得那样关系紧张,日后也不好相见。”
周瑜笑道:“有什么紧张的,这么小的小屁孩,不听话就扁他好了。你看我的。”说完,他从石阶上一跃而下,叫道:“古人云:学无长幼,达者为先。你既然自称是他们的师兄,想必一定懂得道之所在了?”
诸葛亮轻轻摇着他的破扇子,笑道:“道者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周瑜没想到诸葛亮会用庄子的话来回答,他天生有些洁癖,对于诸葛亮举出的几个例子本能地感到恶心,一时间连脸色都有些变了。
司马懿看见周瑜吃瘪,心里大是得意,从一旁跳出来道:“小诸葛牙尖嘴利,只能欺负小女子和小白脸,可敢回答我几个问题吗?”
诸葛亮瞟了他一眼没理他,司马懿也不以为意,继续摇头晃脑地道:“有四个炼丹炉,丹药看起来完全一样,但是其中有一炉已经被炼废了,里面的丹药比其他三炉的要重一钱。你能只称一次就找出那一炉炼废的丹药吗?”
诸葛亮还在摇着扇子,大乔却摆着手道:“哪用那么麻烦啊,把看炉子的小道童抓来打一顿,不就知道是哪炉炼废了?”
司马懿挺胸叠肚,正想挖苦大乔几句,诸葛亮慢条斯理地道:“第一个炉抓一颗,第二个炉抓两颗,以此类推,最后称出来重几钱,就是第几个炉子有问题。”
司马懿大吃一惊,再问道:“两根形状不规则的香,每根烧完的时间恰好是半个时辰,你能用什么方法确定出一刻钟的时间?”
秋明脑上挂起几根黑线,现在的小孩子都在玩些什么啊?他想了好一会也没想出有什么好办法,于是再次往诸葛亮望去。
第三百七十六章 孩子王()
诸葛亮使劲摇了一阵扇子,忽然展颜笑道:“此事甚易,把两根香同时点上,一根双头齐燃,一根只点单头。这样第一根烧完的时候正好是过了两刻,而第二根刚好烧过了一半,这时再把第二根两头都点上,等这根也燃烧完毕,剩下的时间恰好是一刻钟。”
周瑜和司马懿都是眼珠一转就想到了其中关窍,秋明却想了好一会才勉强想出点头绪,至于大乔更是想了老半天还没弄明白,气得咬牙盯住诸葛亮直挥小拳头。
不但大乔一副恨得牙痒痒的样子,秋明心里也是有点毛毛的,这么一个变态的学生,自己真的能镇得住场子吗?秋明搜肠刮肚,终于想出来一个点子。他微笑着走进院子,一群男孩女孩纷纷向他问好。
秋明一一点头微笑回应着,最后来到诸葛亮面前,认真地看了他一会,忽然问道:“孔明,你这把破扇子哪来的?”
诸葛亮本来做好了准备应付秋明的诘难,却被他问出的这个问题弄得措手不及,有些慌张地道:“这是父亲送我的生日礼物,被三弟扯坏了一点而已,也称不上什么破扇子。”
秋明继续笑道:“刚才我在外面看你们玩的游戏似乎很有趣,你们现在人多了,有些争执吵闹是难免的。这样吧,我也有个小问题,谁能答得上来的,就做这里的孩子王好不好?”
一句话说得这些孩子们都是眼中放光,大乔更是偷偷地拉着秋明道:“老师,你就问我哥哥叫什么名字好不好?”秋明啼笑皆非,捏了捏她的小鼻子。
周瑜拍了拍手:“不过是二桃杀三士的伎俩而已,没什么稀奇。”不过他也目光炯炯地紧盯着秋明的嘴,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就连诸葛亮也降下了摇扇子的速度。
秋明等全场安静下来,才缓缓道:“一个钱可以买一桃,三个桃核可以换一桃,现在给你十个钱,问你最多能吃到几个桃?”
大乔马上大声道:“一个钱买一桃,十个钱刚好十个桃,我先说的,我是孩子王。”她马上发现大家都在面色古怪地望着自己,惊讶地道:“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小乔拉拉她的衣角:“姐姐,还有桃核呢,三个桃核可以换一个桃的。”
大乔马上露出尴尬之色道:“哦,对对,我这是百密一疏了。”
吴班深深吸了一口气,两条小青龙倏尔不见,他扳着指头念念有词道:“一个两个三个……,十个桃核又可以换三个桃,我可以吃到十三个桃。”
周瑜叹了口气:“不用算了,十四个桃。”诸葛亮的扇子忽然停止了摇动,呆呆地望了周瑜一会,也叹口气道:“既然你不肯做,我又何必获此污名呢,我也是十四个。”
司马懿看看周瑜,又看看诸葛亮,脸上笑得好象开了花一样:“你们都算的是十四个呀,怎么我能吃到十五个呢?”
吴班又深吸一口气:“原来那三个桃吃完,桃核可以再换一个桃,不过最后只有两个桃核了,怎么能有十五个呢?”
司马懿得意地笑道:“可以找卖桃的老板再拿一个桃核,凑三个核换个桃,吃完后把桃核再还给老板,不就十五个了吗?”
吴班想了想,问道:“可是那老板也不是傻子,也什么要给你一个桃核呢?”
司马懿不耐烦地道:“这你就不用管了,偷也好抢也好骗也好,反正拿他一个桃核,最后又还他一个桃核,他又没损失,有什么问题?”他转身问秋明道:“师丈,我吃的桃子最多,我就是孩子王了吧?”
秋明看见这一班孩子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恍然大悟,周瑜和诸葛亮却是各自冷笑,不由得暗中叹息不已,你们虽然捷才智计不输给司马懿,可是终究不如他能忍能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他能成为晋宣帝,你们两个就只能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秋明拍了拍手:“好的呀,这一班男孩女孩以后都要去邓州学校里求学的,仲达你既然胜了此局,就委任你做第一任的班长吧。”司马懿欢天喜地地向周瑜炫耀,周瑜却板着脸不理他。
秋明看孩子们又开始玩闹起来,就把诸葛亮带到无人的地方询问究竟。诸葛亮再是智计过人,终究不过是个四五岁的孩子,一说到父母家人就开始双眼垂泪,对秋明详细说出了家里的情况。
原来泰山郡丞诸葛珪上次对乌桓王子蹋顿产生了疑心,还带人一路追到了邓州。这件事引得泰山太守张举大为不满,几次明里暗里下手要除去诸葛珪,幸好有人通风报信才逃得性命。为了自保,诸葛珪也到处收集张举勾结外虏图谋不轨的证据,泰山郡的太守和郡丞互相攻讦,勾心斗角,郡内一片乌烟瘴气。
由于张举在朝中连络有亲,诸葛珪数份弹劾他的奏章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毫无消息,诸葛珪立刻知道形势不妙。为了家人的安全,他只好让亲弟诸葛玄把几个儿子先带去琅琊祖居暂避风头。正好廖化一行经过泰山,诸葛珪本着狡兔三窟的打算,而且想着有郑玄在旁边,张举也不敢对诸葛亮动手,就把这个二儿子送到秋明这里来了。
秋明看见诸葛亮满脸的悲伤,宽慰他道:“别伤心了,你父亲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而且那张举倒行逆施,已经蹦达不了几年了,不用太担心他。”话虽如此说,秋明却记不起张举到底是哪年起兵造反的,说不定诸葛珪就是死在他手里的也未可知。
看见诸葛亮收起悲容,一本正经地向自己行起拜师大礼,秋明顿时喜翻了心,几乎要怀疑身在梦中。这可是诸葛亮哎,古往今来盛传的中华第一智者,自己居然成了他的老师,看来即使今后自己什么都不做,也会要青史留名光焰万丈了。
秋明正在摇头晃脑地得意,廖化急匆匆找了过来,说有紧急军情找他去商议。秋明心知有异,又安慰了诸葛亮几句就跟着廖化赶往中军。
第三百七十七章 何苗来了()
曹操见到秋明的第一句话就是:“何苗来了。”秋明一凛问道:“在哪?”
曹操摇头道:“我们的探马看到他从汝州率大军一路北来,兵马约有五万之数。”秋明心头一松:“才五万而已,前一段周旌近十万人还被我们打得丢盔弃甲呢。”曹操还是摇头道:“不一样,周旌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何苗统领的都是正规官军,战斗力差得远了。而且据探马回报,军中发现了宛城军的旗号。”
秋明想了想道:“汝州离宛城甚近,若是何苗强行下令,秦太守确实是不得不出兵相助,不过应该不会出很多人马才是。”
曹操面色古怪地道:“另外,何苗大军中还发现了邓州军的旗号。”
秋明一愣,随即脸色涨红,好象喝醉了酒一样。他破口大骂道:“秦颉匹夫,竟敢用我的兵来对付我,我必将你碎尸万段。”
刘表等秋明发泄完了,才继续道:“另一个方向也有消息说,河东太守王邑被许攸说动,派遣门下督徐晃领三千马军来助何苗。”
秋明一时之间有些恍惚,喃喃道:“徐晃?”
曹操道:“我曾经见过此人,沉静威武,看来是个豪杰,不可小觑。”
秋明点点头道:“徐晃这边兵少,我们能不能路上伏击他一下,把他赶回河东就好。”
曹操摇头道:“不行,他们南北两路早已发兵,现在应该快到虎牢关了。虎牢关人强马壮,只怕这两天就会前来攻打汜水关。”
靠,不对啊,我是主角,我才是正义的化身,不是应该我打完汜水再打虎牢么?书上和游戏里都是这么设计的啊,怎么可以虎牢的敌人反打汜水关呢?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秋明还在胡思乱想,刘表道:“还有个消息,我们刚刚从中牟撤走,周旌的人就夺了城,堵住了我们的后路,现在我们等于是被塞在汜水关和游魂关之间的狭长地带,进退不得,稍有差池就会万劫不复。”
秋明被接二连三的坏消息弄得心情沮丧,叫道:“还有什么坏消息一并说出来吧,别一个一个迸出来的吊人胃口。”
刘表道:“我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一个?”
秋明苦笑着摇头道:“景升你怎么也玩起这种小孩子把戏了?好吧,先说坏的来听听。”
“如今汜水关人满为患,粮食只够吃半个月的了。”
秋明脸色一变,问道:“那么好消息呢?”
“关里牧草有的是,足够我们的战马吃上好几年的。”
秋明苦笑:“这算是什么好消息?难道我们也学战马去吃草么?对了,汜水关离洛阳这么近,我们都打得翻天覆地了,京城里面就没有察觉吗?怎么天子也不过问一下呢?”
曹操道:“合肥侯如今气焰滔天,文武百官怕他登基后反攻倒算,都不敢得罪他,谁会去向天子禀告此事?况且有张让赵忠遮蔽言路,又有几人能够见到天子?”
秋明有些吃惊道:“不会吧,张让赵忠不是天子的近臣吗?怎么会帮合肥侯?”
曹操叹道:“当今天子沉迷旧色,身体每况愈下,只恐年寿不永。而天子迟迟不立太子,朝中大臣都是心怀鬼胎各作打算,想来十常侍也是如此想的吧。”
秋明再道:“那大将军呢?大将军总不会投靠合肥侯吧?他难道也不管这边的事了?”
曹操微笑起来:“大将军当然不会不管,哪怕不是为了天子,只是为了和何苗较劲,他都一定会管的。大将军已经带话过来了,让我们再坚持几天,五日之后,有援军自西而来。”
秋明大喜,想了想又问道:“消息准确吗?不会是对方施的诡计吧?”
曹操道:“是韩馥亲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