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股力量,加上程咬金现在手上拥有的十四万军,就是三十四万!
咋一听这数字,也将他吓了一跳,他手上只有区区的七万,跟程咬金这三十四万比起来,足足差了五倍!
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该如何守住西凉?
他已多次向周甘当请求援兵,但他也知道,西凉拿不出援兵了,即使招募,短时间内也是聚不起来的。
总之,他得凭着这七万人,抵挡程咬金的三十四万,并且没有险关可守。
大堂内,李恒将所有将领都找了来,商讨对策。
李恒首先说道:“唐军势大,足有三十si万,我们决不可力敌,得想个牵制敌人的办法。”
“唐朝不愧是地大物博啊,随便一纸召令,就能聚集起来数十万大军,不好对付啊。”说话的,是上将军曹琴。
孙祥道:“是啊,他们地盘多大啊,咱们西凉,如何能比的。”
“看你们一个个的,这是做什么?还没开打就气馁了?”
李恒怒其不争的说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咱们士兵是不多,但为何能歼灭敌人四万铁骑?逼迫得唐军退出白虎关?敌人士兵虽说有三十四万,但其中大半以上都是新兵,连战场都没有上过,何惧之有?”
“你们啊,真该好好反思反思,当了一辈子将,连这么粗浅的道理都想不来?”
说着,李恒坐下。
曹琴和孙祥相互对视了眼,同时拱手道:“是,我等知错。”
“知错就好。”
李恒道:“咱们兵马不多,就不能跟敌人硬抗,只要找准他们的薄弱之处,就能将他们一击毙命。打仗不是拼的兵力,而是脑子!”
说完这话,李恒皱起眉头,看着地图。
过了会,孙祥问道:“国相大人,那。。。什么才是敌人的软肋呢?”
“所谓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兵马、粮草啊。”
“那就是了,他们的软肋,也许就是粮草!”
李恒站起身,笑着道:“有兵马,算不得什么,要能养得起,才是真正的实力。”
“唐军的江南被我们攻克了,他们连粮仓都没了,哪里还养得起多少兵?他们还得估计北漠旱灾,还得养各地的驻军,江南也爆发了战事。。。。”
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李恒最后道:“只要咱们能坚持两个月,敌军粮草必定枯竭!”
“两个月啊,这个。。。。”
李恒沉思了一会,走到地图前,说道:“我七万大军,当留下一万驻守朱雀城,其余的,都必须出动,前往与唐军作战。”
“曹琴、孙祥,这六万人,咱们各领兵两万,前往白虎关之后扎下三座大营,能否挡得住唐军,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我预计,敌人再有一个月就会前来,我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布防,明日就出发吧。”
“诺。”两人站起身应道。
对于能否击败唐军,能否守得住营寨,两人没有把握,但李恒既如此安排,他们自不敢拒绝。
能不能拖延数月,就得看天意了。。。
第二天一早,李恒、曹琴、孙祥,带着六万大军出发,将朱雀城交给了四五个校尉驻守。
六万大军皆是步兵,到了白虎关以西后,在一片旷野扎下三座营盘,布置守卫事宜。
这片旷野,是横档在唐军必经之路上的,唐军想要过去,就必须得破掉这三座大营,换句话说,程咬金若无法击败李恒,那就取不得西凉。
三座大营呈品字形布防,相互间牵制,隔着五里。
这种布防,若是其中一座大营被攻打,其他两座都能援救,仔细想来,还是十分的稳妥,极有章法。
由此也可见,李恒在行军打仗,布阵方面,是很有天赋的。
但面对几十万的唐军,能否守得住阵地,李恒却是不知道,他现在想的,就是尽一切力量,拖延时间,时间拖的越久,对他就越有利。
第539章 建立六部()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两个月后。
这是贞观十六年了,是罗毅穿越后的第五年。
原本这个年,应该好好庆祝庆祝,但如今却是没有那个心情,尤其是罗通还在西羌作战,在血水里打滚,这个时候庆祝,谁也没有心情。
过年时,罗毅只在郡守府简单的摆了几桌,家里人好好的聚了聚,大吃了顿,仅此而已。
过完年,他又陷入了忙碌当中。。。
这一日,赵文贤火急火燎的跑来,说是有事禀报,罗毅将他带到了书房。
书房中,赵文贤将自己得到的情报递给罗毅,说道:“主公,这是从分别从江南、白虎关、西羌送来的战报。”
“半个月前,北漠将领铁木金、铁木银,率领北漠骑兵突然返回北漠,在北方遭到唐军阻击,两军展开激战,最终铁木兄弟获得胜利,占领临近北漠的五座城池。”
“李恒在白虎关布下三座大营,想借此阻挡程咬金和徐茂公,但在阻挡了一个多月后,终是不敌,率军退回金城,程咬金带着三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已于三日前兵临金城之下。”
“在西羌,罗将军攻下萧成龙的王帐后,一直坚守,可最后还是没能守得住,罗将军带领大军返回,同王青一起,两军合击,将拓跋炎击败,据城而守。”
说完,赵文贤恭敬的站到一旁。
罗毅深吸了口气,将三封信丢到一旁。
想了想,罗毅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啊,北漠军,终是靠不住的,在他们眼里,只有地盘、粮食,何曾会考虑什么联盟、百姓,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一定是会卷土重来的。”
“这一次,大唐真的要危险了。江南未定,北漠风波又起。。。。”
赵文贤笑着道:“主公,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啊。”
“的确是好事,我只是感叹而已。”
罗毅脸上浮现出难明的神色。他是一个穿越者,所想的比一般人都多,传闻中盛世唐朝,没想到现如今竟有这等危机,难道不可悲可叹吗。
沉默了一会,又看着地图,道:“这个李恒,带着区区六万人,竟然能抵挡住程咬金、徐茂公三十四万大军的进攻整整两月,足见本事不小啊。”
“我以前真小瞧他了,他不仅是一个政治高手,更是一个用兵高手!”
赵文贤道:“主公,我们暗影接下来还要做什么?”
罗毅转过身,说道:“你们接下来,得继续加强对暗影的操控,收集各处情报。还有,你们暗影的实力,实在不怎么样,遍及地域也不广泛,譬如西羌内部,就没有我们的人,这让洛将军他们攻打西羌,困难重重。”
“我建议你,在中原十道,每一道都成立一个基地,便于控制各地城内的暗影;其次,你们暗影组织,也应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武艺十分高强的死士,专门执行特殊的任务,第二部分,为忠心暗影,这些人,都得掌控他们的身份;第三部分,属临时外部暗影,他们只负责执行任务,不知道你们的存在,更无法接触暗影任务核心。”
“我只能说个大概,具体怎样做,你自己考虑,如果钱不够,可跟我说,我会尽力想办法。”
赵文贤深吸口气,应道:“主公放心,我一定好好办,将暗影发扬光大!”
他以前认为,暗影就是一个收集情报的组织,属于下三溜,没什么前途,如今听到罗毅这番言论,让他信心高涨,推翻了以往的想法。
如果暗影是这样一种存在,那前途是一定有的!
“嗯,你去吧。”
“诺。”
赵文贤走后不久,罗毅也离开了书房,前往正堂。
同时让人去通知陇西各官员,在正堂议事。
少许,数十个官员到来,在堂内分列两旁。
罗毅看着众人,说道:“有三件事,是我们现在必须要处理的。”
“第一,自从我们颁布新的惠民政策以后,到陇西的百姓越来越多,造成流民泛滥,这种情况应该早些处理,派当地官府予以安置,特别是粥铺,必须立即搭建起来。我不想看见陇西尸骸遍地。”
“第二,我陇西军队的铠甲、兵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更换齐全,这都差不多一年过去了,内政司应该督促兵器制造坊,加快进程。”
“第三,西羌眼看着就要攻下,届时我陇西地域将扩大无数倍,如此大的疆域,仅靠内政司和军机处,无法及时处理政事,我决定,成立六部!”
“此三件事,刻不容缓,希望诸位快些拿出章程,快些解决。”
说完,罗毅坐下。
对于这三件事,张万成和王不超是举双手赞成,成立了六部,他们肩上的担子就没有那么重了,责任也会减小许多,各部各司其政,他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不过,成立六部以后,内政司和军机处还存在吗?他们又是什么职衔?这是两人现在最担心的。王不超倒是好些,他是罗毅的岳父,不管怎么改制,他肯定是官职最高的,再说,就算不给官职也无所谓,他也正想退休呢,都一百多岁了,还忙活这些干啥,回去带带小罗灿也不错,那可是他的亲外孙。
而张万成,他就十分担心了,改制之后,他是否还有现在的权势?
“主公,改制之后,内政司、军机处,还存在吗?”这时,张万成站了出来,拱手问道。
罗毅想了想,说道:“建立六部后,若还有内政司、军机处,显然不妥;我看,不如将两处合二为一,内政司和军机处合并,为军政处,对,就军政处,凌驾于六部之上,可直接下达各种命令。”
王不超道:“可如此一来,六部,加军政处,如此多的部门,我陇西又上哪去找这么多官员?尤其是尚书一职,监管一部,非能力出众、信任之人不可托付。”
“是啊。”这也是张万成发愁的地方。
在此之前,罗毅也盘算过,军政处,任然由王不超担任领班军政大臣,总揽全局,这一点不用变;剩下的就是六部官员,六个尚书中,张万成可以任吏部尚书,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官职,负责陇西所有官员的任命,只有不贪之人,才能更好的调度各级官吏。
第540章 中原乱局()
王有成可任户部尚书!他是四大家族之一,也是罗毅扶持看重之人,管理户部,能更好的斗垮其他三大家族,更好的挟制各县其他家族。
孙简任兵部尚书!
朱儒任工部尚书!
说到朱儒,有必要提一下,他是跟孙简一起效命陇西的,只因一直待在内政司,而又是世家大族的人,所以没有得到重用,而如今,经过罗毅的观察,朱儒还是有其才能的,至少担任工部尚书完全没问题。
除了吏部、户部、兵部、工部以外,就只剩下礼部和刑部没有官员任命了。
罗毅想了想,皱着眉头道:“此事,我会再加考虑,等定出名单,再与尔等商量,但无论如何,六部必须建立。”
散会后,罗毅将王不超、张万成留了下来。
罗毅将自己的想法跟两人说了一遍。问道:“你们觉得,谁能担任礼部尚书,跟刑部尚书?”
“这个。。。。”
张万成现在的面色不怎么好看,按照罗毅刚才说的,他的职衔可足足降低了好几级啊,原本是跟王不超平级的,现在都低好多了。
不过,罗毅亲命,他也不敢多言。
想了想,张万成建议道:“主公,李德江和吴祖亮,可以担任礼部尚书、刑部尚书。”
“什么?”罗毅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张大人,你不会不知道,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所谓的世家大族,拉帮结派,盘算利益,要让他们当了官,那还了得?”
张万成忙道:“主公,他们两个,可都是进士出身啊,也曾寒窗苦读,足以担任尚书一职。”
罗毅摇头道:“不行,他就是状元也不行。”
“呵呵。。。我倒觉得没什么。”旁边,王不超笑着道。
罗毅皱起了眉头,问道:“老将军何意?”
王不超道:“所谓的礼部、刑部,不过都是些虚职衔,给他们又如何?”
“礼部是干什么的啊?不过是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势力之往来事。”
“还有刑部,是掌管律法、刑训、审问,处理重大案件等。”
“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户部、吏部、兵部在我们自己人手上,就无伤大雅,再说还有我这军政处呢。没有我的批准,他们的决定都不作数。”
这样一说,罗毅犹豫起来。
原本他是绝不想让世家大族的人插入官场的,但王不超这样的见解,让他不由心动,正好现在官员不够,启用世家大族,也不是不可。
“主公,世家大族,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就现在的形势来看,不应该是主公怕他们,而是他们怕您啊。”张万成劝说道。
“说的不错。”
罗毅笑着点头道:“好,那就这么决定了,李德江任刑部尚书,吴祖亮任礼部尚书,至于其他官员以及各部官员,由你裁定,你是吏部尚书嘛。”
张万成拱手道:“主公放心,我一定仔细斟酌。”
**********
淮南道,扬州。
北漠兵走后,秦怀玉陷入了困境。
他现在的兵力严重不足,以前北漠兵在时,他的兵力是二十四万,还能勉强抵挡贼军,北漠兵走了,他手上就只有区区的十万人。别说应付淮南东部战线的阿骨朵大军,就算遭遇苏州的诸葛灿,他也打不过。
在这种形势之下,淮南犹如有累卵之危,随时都会倾覆。
秦怀玉现在什么都不想了,也不再去想淮南,更不想江南,他现在只想要粮食,要兵马,只有有了这两样,才能翻白为胜。
早在五日前,他已经给李世民传去了书信,一方面说了铁木金等叛变之事,一方面催要兵马、粮草。
同时,他又下令至淮南各地,让东部那些还没有丢失的城池,将城内的物资全都运到扬州来,只守重镇,放弃小城。
实际上,淮南当地并没有多少兵力,之前被江南道节度使抽调一空,如今又遭到阿骨朵攻打,哪还有抵挡的能力。
扬州,府衙内。
秦怀玉跟前,站着淮南节度使曹云暮,以及扬州大都督冯少卿。
两人之前一直在各地招募兵马,企图婉转败势,秦怀玉到来,两人才接到命令,在扬州汇集。
两人此来,带来了五万大军!
这对于现在的秦怀玉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如虎添翼啊。
“曹节度使,冯大都督,有你们来,我可就放心多了。”秦怀玉来到上位坐下。
冯少卿问道:“大将军,那些北漠兵是怎么回事?为何打仗打到一半突然撤走了?”
“岂止是撤走啊,他没再临走前咬我一口,就算是好的了,北漠现在已经反了,正在攻我北疆。皇上已调兵前往镇压了。”
闻言,曹云暮和冯少卿都不由皱起了眉头。
江南、西凉的战事还没有平定,北漠又其风波,大唐一下子遭到三面攻打,怕是形势危急啊,尤其是北漠,他们可是知道的,当初;罗通挂帅出征时,也是废了老大劲,那里的铁骑,可是十分厉害的,经过这些年的休整,怕是更胜从前。
“北漠南征,我北疆,怕很快就要陷落了,唉。。。。”
“不要胡说,皇上已调兵前往,北漠兵不会得逞。”秦怀玉言辞犀利的呵斥道。
“是。”两人同时拱了拱手。
秦怀玉道:“现如今,我们的任务,就是驻守淮南,没有了北漠的十四万铁骑,咱们也要能抵挡得住阿骨朵。这淮南,是必须要守住!”
“你们两个,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这。。。。”
秦怀玉微眯着眼,道:“你们一个是淮南节度使,一个是扬州大都督,都是领兵之战将,临敌之时,竟毫无主意?可笑至极。”
“大将军啊,不是我们没主意,实在是。。。这敌人也太多了,尤其是阿骨朵,他手上有十八万兵,所携带攻城器械,皆是我江南苏州制造,只投石机就有好几十台,还有攻城塔,也是足足二十台,在这等情况下,就算再坚固的城池,他也守不住啊,按照这速度,等不到半年,他就该打到扬州来了。”
“是啊,是啊。。。。”
两人一唱一合,明显惧敌。
第541章 李镇宗的计策()
秦怀玉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曹云暮和冯少卿虽说惧敌,但说的话倒是不假,阿骨朵手上的确有大量的攻城器械,而且是淮南、江南一带最好的,连他现在手上的器械,都没有对方的好。
不过,正因为如此,他灭阿骨朵之心才更甚!
秦怀玉道:“不管他有多少攻城器械,咱们也不能惧怕!”
“江南已经丢了,淮南再不能丢,否则,我大唐危矣,长江中上游都将控制在西凉人之手,他们完全有能力将我国土一分为二,你们知道这后果吗?”
“大将军,那你有何计策啊?”
“我现在缺少兵力,缺少粮食,你们作为封疆大吏,这点事可能办好?”
“这。。。。”
秦怀玉发火道:“计策你们没有,粮食也搞不到,士兵也募不到,那你们能做什么?”
曹云暮说道:“大将军,募兵倒是容易,但这粮食却是艰难啊,粮商多半在江南,又被西凉兵占据,洗劫一空。。。唉。”
淮南盛产的是盐,这一点秦怀玉知道。
“可你们偌大的淮南,难道就拿不出十几万担军粮?皇上现在操心北边的战事,肯定顾不上这了,粮食和兵力的事,必须咱们自己解决。”
“将军,我倒有个办法。”扬州大都督冯少卿站了出来。
秦怀玉急问道:“说?是什么办法?”
冯少卿道:“我淮南,一再被调走资源,以至于现如今无法再调,又遭到西凉兵攻打,实在是油井灯枯了;属下的意思是,不妨从河南道、山南东道调集兵马、粮草、器械,这两个地方也是紧挨着我淮南道,能给予最快的驰援。”
听到这,秦怀玉赶紧看着地图。
其实在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