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侯爷-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胡然拱手说道。

    罗毅道:“你是想说,李恒斌要是完成不了任务,就抓他回长安吧?”

    “正是,这不是侯爷您说的吗,他筹集不了粮,就该治罪。”

    罗毅苦笑,胡然也太想当然了,李恒斌可不是普通人,怎么可能说治罪就治罪,那可是一方大吏,要有圣旨才行。

    当初治罪吴胜清,也是奉了李世民的旨意,又证据确凿,才抓回长安。

    罗毅道:“做人心不可太贪,要适可而止;你想杀他,可没有这么容易;我前几天说,他要是完成不了任务就抓他回长安问罪,其实是吓唬他的,是为了给你解围啊,他要真完成不了,也就这样了。难道还真把他带回长安不成?带回去我又如何向皇上交代?”

    “武阳城粮食早已被我收完,他肯定是收不到粮,本就是我们定下的一计,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胡然:“可。。。。”

    罗毅:“我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刘三一案已经了解,等过几日,我就解除了交给李恒斌的任务,早日回京了。”

    胡然面色不悦,如此说来,那他那三十万两白银不是百花了吗,他本想着,花了这么多钱,能将李恒斌整垮的。

    “好吧,侯爷都这样说了,我又怎敢不从呢。”

    胡然神色不悦,慢腾腾极不情愿的拱了拱手。

    放过李恒斌,罗毅也是无奈,或者说不想那样做,李恒斌是清官,一心为百姓做事,这样的人该有好报,要是连这都杀的话,那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至于胡然,罗毅也不想与其为难,留下清官是为百姓考虑,而留下贪官,则是为自己考虑,罗毅相信,终有一天,胡然赚的钱还是得跑到他的腰包里。

第365章 江南行(17)() 
“夫君,已经在江南逗留一月了,什么时候回去啊?”

    这天夜里,尤妍来到了罗毅的房间,有些不耐的说道。

    到江南后,她并没有玩的多好,罗毅也不陪她,只能跟着赵文勇在城里转来转去,吃吃喝喝,仅此而已。

    时间久了,当然就耐不住,想早些回长安。

    罗毅笑道:“你跟着到江南来,是不放心我,怕我又给你们添一个姐妹,可这些日子,你看到什么了?”

    尤妍撅着嘴:“什么也没看见,整日处理公务,烦。。。。”

    “咱们什么时候回长安啊。”

    罗毅道:“快了,粮食再有几日就筹集齐全,我会让胡然调兵跟随护送,到时就可返回。”

    “你还记得前几日我跟你说的,到时带你去黑云山,黑云山据此不远,你可先行前去,我让赵文勇保护你,你反后,我们再回长安。”

    “好的,我也想回去看看。”

    说起黑云山,尤妍面露苦涩。

    那里是他的家乡,同时也是他的伤心地,是全家大小的埋骨之地,曾几何时,他还想将罗毅留在那,快快乐乐的生活,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最终没能得逞。

    “嗯,你去吧。”

    “是。”

    这一日,罗毅到了李恒斌府上,李恒斌还在为筹粮之事犯愁,罗毅给他制定的数量是二十万,可转眼间日子都快过了,还没筹集到多少粮食。或者干脆说,一担粮食都没有买到。

    罗毅在这时候前来,李恒斌不知该说什么好。

    “侯爷,我实在无能为力,粮食筹集不到,望侯爷恕罪。”

    罗毅进入大堂后,哈哈大笑,坐下道:“长史大人务要自责,粮食难受我已知晓,这不怪你。”

    “我今天到这来,就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你听了一定欢喜。”

    李恒斌问道:“什么好消息啊?”

    罗毅道:“昨天,皇上派人传来旨意,北漠所需的粮草,已经在十日前运去,皇上让我将筹集到的军粮押回。也就是说,你不会贻误大事,不用再为筹集不到粮食而获罪。怎么样,算不算喜讯啊?”

    “喜讯,算喜讯,哈哈。。。。。”

    李恒斌如释重负,高兴的连连扶着额下的胡须。

    这要不算喜讯,什么才算喜讯呢。

    罗毅道:“再过几日,我就要返回长安了,临行前,有几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侯爷但说无妨。”

    罗毅犹豫了翻,劝说道:“李大人,你与胡大人素来不和,又因刘三的事更生嫌隙,我这一走,你二人必然反目,为了朝廷大事计,我劝你,还是以和为贵啊。胡然虽然性贪,但他毕竟是江南道节度使,手握兵权,坐镇一方,你跟他为敌,没有好下场。”

    “侯爷劝说的是,下官谨记。”

    不过转眼间,李恒斌又皱眉道:“听侯爷的意思,是已知道胡然是贪官,那何不趁此机会,将他押回长安呢。”

    罗毅不悦道:“我刚给你说的话,你就忘了?他是皇上亲封的封疆大吏,岂能说抓就抓?万事要讲究有理有据,即使有罪,也轮不到我出面,你也不行。”

    “那何人能行呢?”

    “怎么?你非要置他与死地?”

    “不敢。”

    罗毅深吸一口气道:“那是钦差的事,如今并没有钦差到此,皇上无意查他,而他又没犯什么过错,岂能无事生非。”

    李恒斌道:“怎么会没犯过错呢,下官已经查明,刘三等人就是胡然杀害的,他对刘三供出他滥用私刑之事怀恨在心,所以。。。。”

    罗毅道:“行了,不就死了几十个人嘛,他是节度使,曾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死在他手上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如今多死几十个,有什么大不了的,人死不能复生,何必揪住不放。”

    “不要为了这些小事,而动摇江南,还是好好安守本分吧。”

    “至于胡然,我会叮嘱他,让他以后好好为官,别再为恶,否则,我不会放过他。”

    罗毅都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份上,李恒斌也不好再说什么,顺水推舟,退让一步,就当给罗毅一个面子。

    李恒斌点头道:“好,听侯爷的。”

    。。。。。。。。。。。。

    江南一行,总算接近尾声,粮食筹集到,刘三势力也被打垮,还敲诈了胡然三十万两白银,这在将来是很有用的。

    此行,罗毅也很是了解了江南粮食的行情,对江南商界了如指掌。

    早在半月前,罗毅心里曾有个念头,想在江南开设十几家粮站,将手伸进江南,买粮、卖粮,以此谋利,但由于时间太紧促,罗毅值得暂且搁下。

    如今要回长安了,罗毅又想起了这事。

    “大哥,开设粮站,没那必要吧,卖粮食又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多开几家酒楼,醉仙酒在江南可是很畅销啊。江南太大,如今只是在武阳有一座,根本不足以供应。躲开几家,咱们就发财了。”

    楼上房间内,赵文贤笑呵呵的说道。

    “我刚才跟柳四商量了番,他也觉得,应该扩大江南醉仙居势力,江南是块肥肉,不能这么丢着不吃,太可惜了。”

    “你们就知道吃吃吃,可知开酒楼要花费多少钱银?得废多少人力?最重要的是,江南已经有了一家醉仙居,想买酒的自会慕名而来,何必躲开一家呢。”

    罗毅冷哼道:“国商院家大业大,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百姓存了钱就得取钱,要是将钱都用了,百姓要是取不出来,那可不是好事。”

    当然,罗毅说这话,柳四跟赵文贤都不相信,说国商院家大业大,用钱的地方很多,这不假,但要说还不起百姓钱,却有些夸大其词,虽说出去的钱多,但村进来的也不少,早已两两相抵。

    柳四拱手道:“罗大哥,我知道你是嫌麻烦,不想节外生枝,其实。。。开粮站的事,完全不用您动手,甚至不用您操心,你只要点个头就行了。”

    “什么意思?”

    柳四道:“只要大哥点个头,答应江南国商院给我拨二十万两白银,我保证,一年内将江南粮商全都训的服服帖帖的,至少在江南建五个粮站。以后大哥要再需要粮食,或者要卖粮食,不用再亲至江南,只需来一封书信,粮食往来都异常的方便。”

第366章 江南行(18)() 
柳四道:“只要大哥点个头,答应江南国商院给我拨二十万两白银,我保证,一年内将江南粮商全都训的服服帖帖的,至少在江南建五个粮站。以后大哥要再需要粮食,或者要卖粮食,不用再亲至江南,只需来一封书信,粮食往来都异常的方便。”

    听起来还算是不错,点个头就能有无尽的好处无尽的财富。但罗毅担心,柳四能做到吗,别二十万两白银打了水漂。

    柳四不甘心,再次劝道:“大哥,你就答应了吧,我保证不让你失望,除了将江南的醉仙居开好,还能让您在粮食方面有一大笔收入。”

    “你就这么有信心?”

    “嗯嗯。”

    柳四一个劲的点头。

    罗毅原来也是这么想的,现在被柳四提起,他也正式下定了决心,起身道:“好,我同意了,你去江南国商院领二十万两白银吧。”

    “有胡然在江南,你的粮站应该会顺利许多,只要你不乱来,不会出什么大事。”

    “我会叮嘱胡然,他会照顾你的。”

    柳四内心一喜,咧嘴道:“好,谢大哥。”

    罗毅知道,柳四这样高兴,当然是有私心的,做的生意大了,手上的权利也就大了,能赚的钱也就更多,捞的也更多。

    这些年来,二胖的私房钱都已不下数万,在京城各大酒楼、商会都入了股,利滚利,钱滚钱,势力已非常庞大,而柳四跟他是同一阶层的,虽然现在还刚开醉仙居不旧,但江南丝毫不弱于长安,柳四岂能甘愿。

    罗毅知道这些,但不戳破,手下捞点好处也是应该的,总不能让人家白忙活吧,而且二胖跟柳四拿的也不多,跟醉仙居的总收入比起来,真是九牛一毛。

    罗毅还知道,二胖在醉仙居还收了许多贿赂,比如别人想在醉仙居买酒,而醉仙居原本已经没酒了,这就需要二胖通融通融,那这时候二胖就起到了作用,只需收取少量的钱,他就可以让那人在醉仙居买到酒。

    又或者别人想通过县衙的关系办什么事,但又跟王世林不熟,那这时候也会找到二胖,因为别人知道二胖跟王世林的关系。

    等等这些,二胖都能收到钱,七七八八,二胖赚的也就不少了,以至于短短几年间,竟已有数万两。

    柳四当然是眼红这些,所以极力推崇插手江南粮食的事。

    罗毅微笑着看了眼柳四,跟柳四一样的村民还有好几个,分别在淮南、西凉等地,罗毅心里想着,如果柳四做的好,也许可以让他们也试试,钱这种东西,不赚白不赚嘛,只要不伤天害理就行。

    。。。。。。。。。。。。。。

    办完了所有的事,终于到了离开江南的时候。罗毅告别了李恒斌、胡然,并跟两人叮嘱了许多事,尤其跟胡然叮嘱,多多照顾醉仙居,照顾即将开启的粮站,然后带着赵文贤、赵文勇,离开武阳,向长安而去。

    半路遇上尤妍,一起上路。

    “夫君,谢谢你。”

    “谢我什么啊?”

    马车缓缓而行,马车上,尤妍说道:“我到了黑云山才知道,是你让人收敛了弟兄的尸身,将所有人都埋葬于山脚,还修砌了很大的陵墓。”

    罗毅道:“这都是应该的,不要放在心上。”

    “黑云山出事,我心有愧,是我对不起你,收敛他们的尸身。。。我也只能做这些了。”

    “谢谢夫君。”

    尤妍面带微笑,靠在了罗毅的肩头。

    马车快速前进,很快出了江南。。。

    向前走了千里,又回到了长安。

    时隔两月,长安还是跟原来一样,非常热闹,罗毅跟赵文贤、赵文勇押着三十万担粮食,非常的招摇,由地方官押着,排场极大,进了城门,引得无数人驻足观看。

    两月前,他奉皇差,去江南筹粮,虽然不是钦差,但也是为皇上办事,如今总算不负所望,将粮食带回。

    罗通早就知道罗毅要在今天归来,特意带着十几个人在城门口迎接,并将三十万担粮食先行押送到国商院。

    “大哥,还是直接送到宫里吧,交给户部也算了了一桩事。”

    “不用这么急吧。”

    罗通带着人押着粮食,骑在马上回过头道:“反正都要押送去国商院,不如一道了,也懒得明天再撞车。”

    “早上的时候,皇上叮嘱过,让你回来后立即去找他,像是有什么大事。”

    “我押送粮食去户部,你去宫里吧,咱们分头行动,晚上在家里会合。”

    罗毅想了想,也好,也懒得明天再忙,见过李世民,回来再好好的睡一觉。

    吩咐赵文勇、赵文贤带着尤妍先回府,罗毅跟着罗通一起前往宫里。

    御书房。

    罗毅一进这里,就感觉到今天的气氛相当不对,李世民神色不悦的坐在上方,旁边站着两个小太监,也脸色很难看,时不时的打量一样走进房内的罗毅,似在提醒着什么,但罗毅未曾领会。

    “臣罗毅,奉命前来,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罗毅上前行了一礼。

    李世民抬起头,说道:“免礼。”

    “来人,把罗毅给我拿下。”

    李世民话音刚落,从门外冲进来两个羽林军,走到罗毅跟前,将罗毅的手反被着,押着跪倒在地。

    罗毅吓了一跳,惊骇道:“皇上,臣无罪啊。”

    李世民怒道:“你还敢说自己没罪?刘三的事还记得吗?胡然杀了人六十多口,你知道内情,为何不站出来主持公道?你还敲了胡然三十万两白银,你胃口真不小啊,三十万两,朕想都不敢想!朕原本以为你心正,最痛恨贪官,没想到江南一行,竟跟胡然同流合污。”

    李世民一下子就说出了江南一行所有的内幕,罗毅惊骇的说不出话,这些事他一直觉得很隐蔽,连李恒斌都不知道,没想到李世民远在长安,竟了如指掌。

    罗毅赶紧道:“皇上,这些事,您是怎么知道的?”

    “那你就是承认了?岂有此理!”

    原本李世民还不相信,现在彻底信了。

    “朕还想着,也许探子有误,或者故意诬陷你,没想到竟都是真的,你做出这等事,朕不能再不管。”

    “皇上,你听我解释啊。”

    “解释?你还要解释什么?”

    罗毅道:“臣不处置胡然,是有原因的,他虽然性贪,但不是大恶之人,可以管教,臣要了他三十万两白银,就是稍作惩罚,让他贪污的钱全都上缴了国库,有了这一次,他以后一定会收敛;胡然曾为大唐立下战功,臣以为,不能草草处置,如果处置了,会让有功之臣心寒;再则,臣此次去江南,只是去收集粮草的,而他是手握兵权的节度使,我怎么能抓他呢,要是强行为之,只怕会适得其反。”

第367章 下狱(1)() 
李世民道:“一派胡言,贪污了三十万两白银,还说情有可原?你知道他贪污这三十万需要害死多少百姓吗?纵使他有天大的战功,也抵消不了。你位居一品,又在江南有国商院,有士兵,为何不出手缉拿?”

    罗毅现在觉得非常奇怪,他都已经说出自己的顾虑了,这等小事,李世民竟然抓着不放,什么道理?莫非李世民真要赶尽杀绝,追究到底?

    或者说,李世民不再信任他了?

    都说李世民是明君,是好皇帝,罗毅此刻错之以鼻。

    罗毅淡淡的说道:“那皇上,您准备如何处置臣,臣无话可说。”

    “你。。。!”

    李世民怒道:“你还不知悔改。”

    “来人,把罗毅带下去,押入刑部大牢。”

    “是。”

    两个羽林军,拖着罗毅便往外走。

    罗毅此刻悔的鼻子都青了,幸幸苦苦办国商院,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李世民,为了大唐,结果到头来还被李世民关押,说什么不知悔改,其实就是嫉妒。

    “皇上,那三十万两白银,我是想回长安就上缴国库的,一直没想过要独吞啊。”

    李世民道:“三十万两白银当然要上缴,但你纵容胡然杀害刘三及百姓六十余口,罪不可赦,必须要严惩。”

    “押下去!”

    “皇上,冤枉啊,我是一直替你办事。。。。”

    罗毅一边被拖着走,一边求饶,只可惜,李世民就跟没听见一样,视若罔闻。

    就这样,罗毅被两个羽林军押着,一路带到了刑部,打入天牢之中。

    罗毅被压入大牢,当天被所有人知晓,罗通、侯云毅、赵文贤、赵文勇、罗夫人、兰妮、程咬金、等等,只要在长安的,都得到了这一消息。

    谁都知道,罗毅很受李世民重视,又官居一品,开办国商院,在权势、其财富,在大唐来说,可说是首屈一指。

    这样有势力的人,竟在一夜之间,变成了阶下囚。这让所有人都想不明白。

    当晚,罗通带着赵文贤、赵文勇,去了醉仙居,叫来了二胖、侯云毅、程咬金,商量对策,最主要的是,搞清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于此事,罗通的看法很简单,是因为罗毅犯了事,没有为刘三等人主持公道,任由胡然胡作非为。李世民在御书房也是这么说的,罗通觉得李世民不会说谎,应该没有其他原因。

    但程咬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程伯父,您说事情没那么简单,是什么意思啊?难道皇上还有别的什么原因?”

    屋内齐聚一堂,罗通皱着眉头问道。

    程咬金叹了口气,道:“我也想不明白啊,按理说,罗毅在皇上面前是很得宠的,又接连办了几件大事,让皇上很是得意,就连在朝堂上,也经常夸赞,可这转眼之间,怎么就不认人性情大变呢,真是怪哉;要说是为了刘三的事,我怎么也不信,刘三那一案,虽然极惨,但说到底,也只是死了几十个普通人,查案、审案都是地方官的事,与罗毅何干?若说是罗毅的责任,是不是有些太牵强了?再说,这案子是发生在江南,皇上怎么会知道呢?还知道的这么快,直接怪罪于罗毅。我看只有一个可能。”

    二胖道:“哎呀,鲁国公大人,您就别绕弯子了,直接说吧,我们都快急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