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时候,中军也乱了起来,由于那个死掉的奴隶兵临死前地呐喊,伊春恐惧的想要在亲兵的保护下,撤回自由兵的保护中。

可是,随着前军的溃败,一种莫名的情绪开始蔓延。

许多奴隶。都开始犹豫着要不要杀掉这个老爷了。

这一犹豫不要紧,关键是,一个奴隶,刚才那个被射死的奴隶地弟弟,他勇敢的站了出来,挥舞着木棍,冲到伊春面前“我杀了你!我杀了你!”

奴隶歇斯底里的喊着,带动了整个中军的情绪。

火山很快爆发了。那些奴隶立刻意识到。老爷不过如此,没看带吗?他的腿在发抖!

杀!挥舞着木棍的奴隶一旦意识到老爷还没有自己强大时,他们就毫不犹豫的决定杀掉这个老爷!

伊春看着那个冲到自己面前的奴隶,尽管他地身体已经被一名忠实地亲兵砍成了两半。可是这奴隶,还在喃喃的喊着“杀!杀!杀!”

他一屁股做到地上,旁边的亲兵赶紧扶起老爷,朝大帐撤退。

可是大帐很快就被潮水般的溃兵冲散,他们又朝南走,而南边,很快就又被那些决定站起来反抗地奴隶兵堵塞……

阿奴带着几十号手下,疯狂的朝里面挤,嘴里喊着“杀!杀!杀!杀死他们!”

很快,在几万人同时聚集起来的小小的草原上,阿奴就已经分不清到底应该朝哪里杀了。

阿奴便索性,带着手下,就地砍杀,直到没有人杀为止。

也不知道杀了多久,阿奴自己也被人砍了几刀,留下了几条宽大的伤口,可他依然不觉得疲惫,手下,也只剩下,十几人了,而且个个都带着伤,但是,周围自己人多了起来,大量的敌对奴隶兵,加入了自己这一方。

啪!阿奴抬刀与对面一个精壮的匈奴兵对了一刀,这家伙力气真大!虎口震的麻麻的,阿奴来不及多想,抽身就从侧砍翻了这个匈奴兵。

稍稍看了看,阿奴发现,这个匈奴兵原来背上已经被人砍了十几刀,骨头都露了出来。

“好汉子啊!”阿奴暗叹,随即转口道:“可惜…你没跟对主人!”又提刀朝前走去,阿奴清楚,这样的勇士战死在这里,就意味着,附近有一个地位很高的贵族。

一想到以前受到的虐待,阿奴牙齿咬的紧紧的,身上的伤,也不疼了。

终于,阿奴找到一个提着大釜,戴着狼头帽的贵族,正在几个亲兵的保护下,朝后退。

“呀呀呀!杀!我杀了你!”阿奴暴喝一声,扔出手中的武器,将那个戴狼皮帽的贵族砍翻在地。

那人刚一倒地,鲜血就流了出来,白花花的肠子,散落出来。

保护的亲兵一见主人死了,立刻不要命的朝阿奴冲来,可是,几十把长矛猛的就从这几个亲兵的身体串过,将之串成肉串!

阿奴,提着刀,走到那贵族的尸体面前,将他的头割下来,高高举起,像一个战胜了的英雄。

“伊春死了!“见到那还沾着鲜血的头颅,匈奴兵彻底的失去了战斗意志,纷纷放下武器,跪到一旁。

卷八 大航海时代 

第十四节

高远骑着马儿,来到刚刚结束了战斗的战场。

对他这样一个充满了好战激素的男人来说,战场上的一切都值得他欢呼。

他实在很难想象,假如有一天,不打仗了,他该去做点什么?

晤……每天混吃等死吗?

不!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最好啊,永远有仗打,高远在心里腹诽着说,远处,正在指挥匈奴奴隶解放军打扫战场的汉军将士见了这么一个穿着将军甲胄的大人物来了,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向高远行起了军礼。

自枢密院成立后,大汉国的军队已经开始实施与文官制度的隔离。

枢密院的高层们要求军队不要听从文官的指挥。

近些年来,随着对战国文化的逐渐复兴,军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认为已经和文官们一样的军人们是不认同文官特别是儒家所宣扬的那一套的,以文制武,的方略的。

一个帝国,一今天子,一个声音!这是最近几年,在辽东军中盛行的言论,军中的将领也大都受到这个新思想的熏陶,他们逐渐认为,军队应该只可以也只能服从天子的命令,军队不应该有多余的声音,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天子的命令,而不是某些文官,譬如丞相的命令。

而对于这些言论,刘彻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这个大汉国年轻的天子,曾多此下诏,表彰辽东军方面,并隐喻这是本来就应该的行为!

有证据表明,刘彻已经很不满意文官,特别是内阁丞相权利太大!

在大汉建国以来,丞相的权利空前膨胀。作为丞相,他被法律赋予可以驳斥天子诏书,封还天子命令的权利。

在刘彻之前,包括高祖,文皇帝,景皇帝,甚至吕后,都在这个文官制度面前碰了一鼻子灰。

譬如。孝文皇帝有个宠臣犯了错,被当时的丞相拿住了。

但是,即使是孝文皇帝出面求情,丞相也没给他面子。并用权利,封还了天子诏书,此事已被文官们争相了为美事。

但是刘彻不是文帝,他不喜欢被人牵制,被人束缚地感觉。

大汉国年轻气盛的天子,借助近年来国力迅速增长,军力膨胀的机会。正不遗余力的削弱丞相为首的内阁权利。

但是,丞相的权利,根本不是想削弱就可以削弱的,这其中涉及到了社稷稳定,国家安全的考虑,不得不慎之又慎。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刘彻一面着手强化君王地权利。逐步削弱内阁的庞大权利。另一方面,他百般调整军中将领,大力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将军。

高远也是趁着这股东风和军功,被提升为讨逆将军。实授九大夫爵。

而在这个时候,枢密院立刻借助天子的支持,废除了他们早就想要废除地军中旧礼:跪拜,改为行战国时期的鞠躬礼和李云提倡的现代敬礼。

理由嘛,男儿膝下有黄金,大汉国的军人的铁血精神,不应该被谦恭或者懦弱所取代。

更何况此事早有先例,周亚夫将军还曾经不准孝景皇帝进细柳营,更没下马迎接,难道说,你们文官比先孝景皇帝还尊贵?

这块挡箭牌一出,文官们在也没反对的声音了,其实,很多文官甚至拍手称快,这群拍手称快的文官,自然是曾经地军人,或者将来的军人。

他们可不认为自己是那些整天只知道处理政务的文人,他们是可以上马杀敌的好汉子!

“尧之都,瞬之壤,禹之封,其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戍!”高远念着这句他最最喜欢的小曲儿,他现在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耻臣。。不!光荣的戍边大将!

自周以来,他是第一个带着军队讨伐异族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地大将!仅此一个功劳,就足够他名留千古了!

“将军,落日草原已经完全落入我军之手,此战我军斩首一万,俘虏二万有余,实为大胜啊!”跟着高远一起走地一个士官说“更难得的是,我们几乎没有人受伤,完全靠这些奴隶兵冲锋就取代了这样大的战果,将军高升之日可期!”

“呵呵!”高远被人拍了这么一个舒服的马屁,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感觉良好,便提起马鞭指向远方道:“我看这里风景很好,既然大汉军队打到了这里,那么这里就应该是我们地疆土啊,来人,给我记下!”

一名文人迅速的应道:“将军说!”

“建元五年九月,王师伐匈奴,战而胜之,新得一土,乃勒石为界,宣之以天子之威!”高远得意的说了起来,在他看来,吃到嘴里的肉是万万不能吐出去的!“这个地方好啊,我看什么落日草原,简直就是在胡扯,分明就是我大汉帝国的西域领土!既然是新打下的疆土,晤。。我看就叫它新疆吧!”

那随军小隶立刻兴奋的在纸上刷刷的记下来“大汉建元五年九月,丙寅,讨逆将军勘边,新命一地曰新疆,乃收于大汉版图,勒石为碑,垂以永告后世!”

这小隶是辽东培养起来的新文人,对于这种开疆拓土的事情,他自是格外的喜欢。

高远看到记录完毕,得意的一阵大笑,便立刻令人在这草原的边缘村好石碑,诸事忙完后,他忽然发现,新的大汉领土还没有地方官。

根据大汉律,某地官员,假如因故无法补缺,则从当地居民择贤良任之。

想到这里,高远就记起了昨天阵斩匈奴贵族伊春的那个匈奴士兵,忙令人叫他叫来。

阿奴跪到高远面前,他至今不能习惯大汉国军人不跪拜的新式礼仪,高兴的道:“老爷叫小的来,不知有何吩咐?”

昨天斩下伊春脑袋后,阿奴立刻就受到了中原老爷的赞赏,很多中原老爷甚至还主动邀请阿奴同帐共眠,这令阿奴很感动,他决定,一定要加入到文明的大汉国中去,彻底的摆脱掉野蛮的身份。

“你就是昨天斩下那个匈奴狗贼脑袋的勇士吧!”高远说“果然是勇士啊!”

“老爷夸奖了,阿奴只不过是一名大汉国天子单于统治下的小民,奋勇杀敌以报君恩,这是小民应该做的!”阿奴拼命的装成一个大汉人的口吻说道。

“恩。。很好!”高远赞赏道:“现在本将军以大汉讨逆将军的身份,任命你为大汉国新疆县县令,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哈哈哈!”

“新疆县令?”阿奴问道:“是什么啊?”

“就是我大汉国的官员,从现在起,你就是大汉人了,一定要有一个大汉人的样子!”高远说“去治理你的治下吧,新疆县!”

卷八 大航海时代 

第十五节

翌日大军继续开拔,阿奴被留下来行使他的地方官权利。

说实话,高远并没有任命权利,从严格上来说,他这是越权行为,本应该会被弹劾乃至下罪的。

但是,现在不是以前,以丞相为首的文官权利被大幅度刻意削弱了,年轻的天子甚至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利,和自己的舅舅顶缸,朝堂上天子和大臣的口水仗天天在打,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在文官看来,干系到社稷和自己根本问题的事情。

因此,这事情被上一级的李云随手轻轻一抹,加盖一个车骑将军印信,并以非常时期,非常处理的名义,轻轻揭过。

不过随后,李云就迅速斥责了高远。

大汉国的武将,现在已经越来越像一头怪兽,由于刘彻不喜欢丞相的权利比他大的原因,因此这些年来,武将逐渐脱离了文官的直接指挥,权利收归中央枢密院。

而其他诸如退伍军人待遇等措施的出台,使民间的尚武之风愈隆,在前世这个时代那些宣称好男不当兵的大学者们纷纷掉转口风,极力鼓吹尚武之风,家家以有人当兵为荣。

这些是好事情,是值得的欣慰的。

但毕竟现在是封建时期,如何防止军队权利过大,造成武将叛乱或者直接危害朝廷的问题,永远是中原王朝的核心议题。

在后世,由于唐朝尚武之风过重,导致唐末藩镇之乱,靠兵变起家的赵太祖上台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削弱武将权利,提倡以文制武更搞出了武将轮流制度,用牺牲军队战斗力和民族坚强性的代价换来武将乖乖的结局。

过犹不及啊!这也是这个古老帝国的奇怪的死胡同。

譬如说。秦始皇用法家成就了一个辉煌的大一统帝国,但是由于法家地暴政,导致帝国崩溃后,舆论将所有的炮火与不满都发泄到了法家的严苛上,所有的人都拼命鼓吹人情大于律法,甚至玩出了后来儒家的天人感应,宣扬人的行为可以被天知道,一切灾害都是因为人的过错引起的。

结果。仅此一事,法家就被彻底地压倒,关于它的一切有利主张都被故意无视,法家的学者们只好披上儒家的外衣来实施自己地理想。

于是大多数人都觉得。儒家才正理,其他的一切学说都是歪理,却没有人看到秦国的强大就是因为法家啊!

或者是本来就知道法家也有大量正确的思想,却故意忽视。

于是当唐朝因为藩镇动乱灭亡后,恐惧武将权利的赵太祖用了一个和他的前辈一样的蠢办法,彻底地打倒武将,消灭民间的尚武之风。在他看来,文官天天扯嘴皮是最好的事情。

可惜,两宋虽然经济发达,科技发达,却因为军队战斗力成了一个大问题,而最终亡于异族。

等到建奴入关,占据了中原大好河山的野蛮人,觉得中原人太多了。他们统治不过来。为了确保自己奴隶主的地位,于是建奴疯狂的销毁一切不利于他们的书籍。

明末四君子的观点被严格禁止,无数地人头落地,大量地先进技术被销毁。康熙小儿更是不遗余力的鼓噪那些奴才思想,包衣横行华夏,汉人衣冠居然只有棒子哪里才找的到。

更有类似纪晓岚一类无耻文人,编纂四库全书,生生的将汉人地思想丛书本上彻底的抹去,屹立在世界东方几千年,甚至在明末就已经开始朝资本主义以及近代内阁制度和君主立宪方向前进的中央帝国就此沉沦!

所以李云很怕,他怕他亲手制造出来的这个武将怪胎尾大不掉,导致历史虽然改变,但却没有进步,反而朝着深渊前进!

在这个世界,也只有他这个过来人,才会真切的知道,假如制造了武将昌盛的大汉国有朝一日因为武将而亡,那么擅长找前朝不是,树立自己天命所归的取代者,绝对会将整个大汉朝的制度彻底的打倒,再踩上几脚。

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动手,着手彻底的限制武将权利辖制文官权利。

枢密院就是李云曾经寄希望限制武将权利的机构,但是,现在看来,枢密院也已经成了武将的帮凶,得再一次分权了。

而分权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召开全国盐铁会议。

盐铁会议,本来该是刘彻在十几年后捣鼓出来为自己利益服务的东西。

这个由大商人,大地主阶级参与,并直接和天子讨论国策,商量税赋的机制,在李云看来,是古代中国在民主上迈出的一大步。

尽管不清楚刘彻当时召开盐铁会议的目的到底是筹措经费还是真的睿智,但毋庸质疑,盐铁会议的召开使刘彻的大一统事业达到顶峰,得到了大地主,大商人支持的他,迅速的筹措到了战争军费,更将儒家的思想传播到全国范围,奠定了西汉日后的社会,政治结构。

可惜这盐铁会议并不是定期召开,它只在皇帝需要向商人们要钱,或者需要全国大小势力支持的时候才开。

也因此,盐铁会议在东汉后彻底的消失了。

若是这时候,可以将盐铁会议长期化,正常化,定期化,无论如何对于将来都是一件好事情,更可利用全国大小新旧利益阶级的力量牵制武将集团走向堕落。

说干就干,李云在斥责了高远的胡搞后,立刻写信给与自己有深厚交情的各地大商人和大贵族,开始酝酿请刘彻牵头召开由全国所有大商人,大门阀,大地主阶级参与的盐铁会议。

不过,这其中的难度,李云自是知道。

刘彻不喜欢被他人牵制,更不喜欢有人干涉他的决定。

这盐铁会议只能顺从他的意思,而不能忤逆,否则,刘彻是不会划许的。

李云自然是知道刘彻的性格,因此倒也并不准备给盐铁会议太大的权利,只要能让大家来露个脸,坐一坐,听听刘彻训话,就已经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然后尝到滋味的刘彻就会主动将之定期化,长期化,将盐铁会议变成他老人家操纵的木偶,方便他直接绕过内阁,发布命令,制定国策。

这在短期来说,虽然是一个退步,但是长期来说,却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因为帝国不可能永远都出刘彻这样权利欲望极大,野心勃勃的大帝,总会有那些不喜欢朝政,宁愿撒丫子的荒唐皇帝。

那么这时候,就是盐铁会议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一个集合了全国所有利益集团声音的制度,不可能是一个没用的制度,它将在时机成熟之时,撼动天下,并引领新的改革!

卷八 大航海时代 

第十七节 和平(上)

冬去春来,大草原上重新焕发了生机。

一头头牛羊,在牧人的驱赶下,沿着冰雪融化的流下的河水前进。

乌孙王国的临时王庭就搭建在这个水草肥美的地方。

“大匈奴国使者金日潭到!”随着数十名骑士的齐声呐喊,一个健壮的匈奴武士,踏进了乌孙王庭的大帐中。

金日潭是匈奴现在实际掌权人,伊稚邪的亲弟弟。

伊稚邪没有儿子,所以他也是下任匈奴大单于的热门人选,草原上的未来霸主,假如没有汉朝人的加入的话。

乌孙昆莫军须靡站起身来,带着麾下的将领欢迎这位自己的盟友。

“大匈奴使者金日潭见过伟大的乌孙昆莫,愿乌匈之间的友谊,万古长青!”金日潭很有绅士礼仪的将手放在胸前说。

他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劝说乌孙人让开通向西域的道路,将月氏人的主力,放进草原,好与汉军的奴隶仆从军决战。

现在,大草原上的局势一天比一天恶化。

汉人打着解放奴隶的旗号,不断的武装那些卑贱的奴隶,其主力作战集群,辽东的卫青所部精锐七万多人,更是在开春之时,进逼到龙城一线,直接威胁匈奴王庭。

根据情报,另一路汉朝精锐,在当朝丞相田汾之子田勇的率领下,进逼到落日草原,对匈奴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在中路,车骑将军李云亲自都督十万匈奴奴隶组成地仆从军加上万余朝鲜军,鲜卑军,采取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战术,不断的向前吞噬匈奴的领地。

截止到三月初,匈奴军队已经许诺了至少三十多个牧场,退到了第二道防线上,损失了好不容易补充起来了的四万多匹战马和一万多骑士。

匈奴人的血已经流的太多了。再流下去,整个匈奴就要灭亡了!

伊稚邪大单于也在内外交困之下,病倒了,现在整个匈奴的唯一希望就是月氏人地十万大军尽快加入到战争中。

但是,尽管月氏人与匈奴有盟约,但他们同样和汉朝人有盟约,因此他们一边不断的借口“道路不通,准备不足”拒绝进入草原。另一方面却和汉朝人不断地眉来眼去。天知道他们会不会达成什么妥协?

所以,匈奴帝国的当务之急,就是立刻将月氏,康居,甚至是车落,大夏,乌孙等国,全部拉到战争中。与汉朝军队决一死战,如此匈奴或许还可以在战火中重新奠定霸主地位。

但是很显然,谁都不是傻瓜,也不是谁都愿意去硬撼已经近乎无敌的大汉远征军。

这场会议注定是无疾而终。

在乌孙内部的有识之士,甚至提出了主动解放奴隶,以化解汉人的威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