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祖逖亲率部曲多次击败前来追击的胡人骑兵,尽管亲族子弟战死多人,但祖逖一行还是安全抵达了豫徐边境。

第47章 二郎归来!

    当晋怀帝被俘、公卿百姓被屠杀、洛阳都城被焚毁的消息相继传到徐州之后,顿时引起徐州上下一片惊慌。

    越来越多的世家大族为了远离胡人威胁,纷纷准备渡江南下前往江东。一时之间,徐州境内的车马行生意竟然兴盛起来。可惜因为时间紧急,留给世家们转移财产的时间不多了。

    唯有刺史大人的夫人裴氏因事先得到了卫朔的提醒,才在此次转移财产风波中没有受到受什么损失。

    与此同时,徐州上下都感受到了来自胡人的威胁,尤以刺史裴盾感触最深。如今裴盾再也不提北上勤王之议,反而下令徐州各地加强戒备,以防胡人突袭。

    感觉到战争即将来临,军营中气氛比往日紧张了许多,士兵们对待训练的态度也认真了不少。正纷纷扰扰间,张二郎却从崂山回到了彭城。

    “卫大哥,见到你真高兴!这是朱先生给你写的信,他让我亲手交给你。哎呀,卫大哥,真可惜你没跟我一同回去,你是不知道,如今咱们崂山可是大变样了。山上已聚集了上两万人,咱们的护卫队也扩充到了一千五百人。”

    刚一进门,张二郎兴高采烈地向卫朔汇报此次回崂山的见闻。卫朔接过朱文的信,拍拍张二郎的肩膀笑道:“这次回崂山见到张大叔他们啦?张大叔、杨二叔他们的身体还好吧?”

    “嗯,我爹他们都好着呢,就是老问卫大哥怎么还不回崂山,大伙儿非常想念你。哦,对了,爹还有大嫂让我给你带了好些礼物,都在车上放着呢,我这就让人搬到你住处去。”张二郎一拍脑袋差点把礼物忘了,一转身就跑出去找人了。

    曹宏若有所思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对于崂山这个名字,曹宏并不陌生,他从新军中部分来自崂山的低级军官口中,多次听说过这个地方。知道那是卫朔的根基之地,卫大人就是靠着崂山上的数百逃民而起家的。

    尽管曹宏多次听说过崂山,但却对其了解不多。那些原护卫队队员对崂山上的一切总是三缄其口,此次是他第一次亲耳听到和崂山有关的信息。

    在曹宏想着自己心事的时候,卫朔却正聚精会神地看朱文写给他的信。信上朱文详细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内崂山上下发生的事情,其中包括再次挫败了王家对崂山的阴谋,也算暂时斩断了王家伸向崂山的手。

    不过在信中,朱文又提到了崂山即将面临的新威胁——青州刺史曹嶷。如今外敌苟晞已不足为虑,曹嶷已初步清除了外患,并掌握了青州局势,他的目光开始从外界转向青州内部。

    如果说崂山可以用撒泼打滚的办法应付琅琊王氏一个小小的偏支子弟,那么当青州的霸主曹嶷发现了崂山这块肥肉的时候,崂山上下还能轻易渡过难关吗?正因为崂山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朱文才不得不在信中不断地催促卫朔等尽快返回崂山。

    “起风了,这太平日子终究到头了!”卫朔喃喃自语。

    “卫大人,出什么事了吗?”看着卫朔满面愁容,曹宏不由得开口问道。

    卫朔转过身笑了笑安慰道:“没什么大不了,只是有些人和事终究是要去面对的,躲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尽管即将对垒青州霸主曹嶷,但让卫朔感到欣慰的是,崂山的实力远非当日可比,不但有了上千精锐护卫队,同时还拥有数百水军以及大小十几艘战船。

    更让卫朔有底气的是,简陋的青岛港已开始投入使用,每日来自徐州的货船络绎不绝,不但为崂山带来巨额的财富,还为崂山提供了大量急需的粮食等物资。有了青岛港这个对外贸易窗口,卫朔对青州依赖会降到最低,就算将来曹嶷要封锁崂山,他也不惧。

    “卫大哥,卫大哥,你看这是咱崂山盐田刚刚产出的海盐,一点儿不必煮出来的海盐差,那五百亩盐田一共产了大约一千五百石青盐,全部卖给了徐州的盐商和粮商,换来了三千多石粮食和大量生活物资,可把朱先生还有大哥他们高兴坏了。”

    张二郎急匆匆从外面闯入,手上捧着的却是一片雪白的精盐。卫朔得知盐田产盐了,再也按耐不住,疾步上前捏起一小撮儿食盐放在口中尝了尝。

    “吁~盐田总算出盐了,今后咱们的压力可就小多了。”这下卫朔算是放心了,只要盐田能顺利出盐,今后谁也不可能阻挡崂山的发展壮大。

    “是呀,是呀,卫大哥你是没看到,出盐的时候,崂山上下就跟过节似得,大伙儿兴奋地差点儿睡不着觉,我大哥和朱先生还破裂从商贾手中买了些酒给杨二叔等人庆功。”

    卫朔理所应当随声附和道:“嗯,应该的,盐田能这么快产盐,想必平日里杨二叔他们花费了不少心血。”

    “那是,杨二叔差点儿把盐田当成自个儿家!有几日天气不好,杨二叔带着人整日守在盐田上,生怕卫大哥的心血毁于天时。”

    卫朔、张二郎二人越聊越高兴,完全忘了屋子里还有另外一个人。此时曹宏一脸震惊的看着张二郎手中的青盐,他早就听说过卫朔乃是青州的盐田使,执掌崂山煮盐业,却没想到崂山的盐竟然是什么‘盐田’产出来的。

    曹宏虽然不清楚什么是盐田,但却从卫朔、张二郎兴奋地表情看出,这盐田一定是比煮盐更为便捷的产盐方法。更何况卫朔似乎还掌握一种将粗盐变成青盐的方法,如此一来他岂不是很容易就能通过食盐聚敛起巨额财富!

    怪不得卫朔从不对世家假以辞色,原来他是底气十足啊!

    “卫大哥,朱先生、大哥他们担心你在徐州有危险,特地将山上的护卫队又拨了一百人过来帮你。”

    卫朔闻言眉头一皱问:“你把护卫队精锐都抽调到了徐州,咱们崂山的安全怎么办?你忘了旁边还有海盗的威胁啦?”

    “嘻嘻,卫大哥你还不知道吧,如今徐福岛上的海盗早就没了之前的嚣张气焰。咱们崂山不去找他们的麻烦,那些海盗就谢天谢地了,怎敢轻易来惹咱们?”张二郎一脸自豪,随着崂山实力越来越强,尤大当家早就放弃了武力对抗的勇气和决心。

    “就算海盗不敢来,也得防着其他人不是?”

    “这事是大哥他们决定的,您要有其他意见的话,等将来回到崂山之后,亲自找大哥说去吧。咦?这人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他?卫大哥,这是谁啊?干嘛待在你的房间里?”忙活了半天,张二郎一转身才发现屋里不知何时多了个年轻男子。

    卫朔抬头一瞧笑着介绍道:“这是曹宏,曹济夫,是新入营的新军,目前担任我的亲兵,暂时帮我处理一些文字上公务。济夫,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张二郎,也是崂山商社的股东,同时还是崂山护卫队的都伯。”

    “在下曹宏曹济夫,徐州彭城人。”

    “我叫张二郎,青州崂山人。”

    张二郎看着曹宏隐隐有些敌意,总感觉此人和他不一样,尤其是曹宏身上从内而外散发出的骄傲更让他心生反感。张二郎向来对世家子弟没有好感,当初第一次见到卫朔的时候,也是充满了不屑。

    曹宏虽然感受到张二郎不待见他,但他早没了以前的心高气傲,也就不以为意,反正他追随的是卫朔又不是张二郎,随便对方怎么看他都无所谓。

第48章 祖逖来了

    “大人,刺史大人刚刚派人送来了请帖,邀请大人今晚参加刺史府举行的宴会。”就在张二郎回来之后第二日,卫朔突然接到了来自刺史府的请帖。

    卫朔拿着请帖看了几眼问:“济夫,知道刺史大人为何举行宴会吗?”

    闻言曹宏脸色露出一丝激动之色答道:“听说是为了欢迎祖士稚,祖参军为避战乱,亲率乡党数百人,一路护着近千老弱病残在胡人骑兵的追击下,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才抵达我徐州。刺史裴大人得知后,特意邀请徐州本地名流,在今晚为祖大人举行欢迎宴会。”

    祖逖来了!卫朔心中一动,强按下内心的喜悦之情。他曾经遍观整个徐州,也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如今祖逖的到来等于让他有了可靠的盟友。

    “告诉来人,今晚我会准时到场。”

    “诺!”

    曹宏离去后,卫朔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他右手握拳狠狠地在空中挥舞了一下,借以显示此时他内心的不平静。

    张二郎诧异地看了卫朔一眼,想不明白为何卫朔听到祖逖的名字后会如此激动,他想了一下问:“卫大哥,这个祖逖很有本事吗?”

    卫朔身形一顿,抬头望了一下窗外道:“非常有本事,数遍天下豪杰,唯有此人最让我钦佩,他和远在晋阳的刘琨是世家大族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徐州一旦有变,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盟友恐怕还在落在祖士稚身上。”

    “既然这个姓祖的如此有本事,那卫大哥干嘛不把他招到咱们崂山呢?”

    “有的人不是说招揽就能招揽的,顺其自然吧!而且祖逖身为世家子弟,身边多有乡党追随,他有自己的小集团,肯定看不上我们这些盐贩子。”卫朔开玩笑道。

    “切!有什么了不起的,哼!我最讨厌那些世家大族的了!”

    之所以将祖逖定位为盟友,而不是想当然的去收服对方,是因为卫朔十分清楚,此时他还没本钱去招揽像祖逖这样的大人物。人家祖逖的江湖地位可比他高多了,曾经东海王征募祖逖为济阴太守,只是恰好遇到祖逖母亲去世,祖逖才没应召。

    卫朔相信,以祖逖的名望,只要他到了江东必然会受到江东司马睿的重用,最少也得被授予一刺史之位,那可是和裴盾一样的职位。

    到了傍晚,卫朔带着曹宏、张二郎三人坐车来到了刺史府,此时刺史府已是车水马龙,到处是莺歌燕舞。三人都不是第一次来刺史府,所以也不用下人带路,三人信步往大厅走去。

    卫朔的到来一下子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但却没人主动上前打招呼。自从微山湖宴会之后,卫朔就成了徐州官场上的另类,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大家都对其敬而远之。卫朔也不在意,找了个没人的角落里坐了下来,曹宏、张二郎作为护卫和下属则站在了他的身后。

    “刺史大人到!”

    刚坐下没多久,卫朔就听到门口的有人大声唱名,在场众人纷纷起身恭候裴刺史大驾。只见裴盾面带笑容地挽着一威武雄壮的大汉走了进来,这是卫朔第一次见到祖逖,不禁在心中暗自叫声:好一个闻鸡起舞的祖士稚!

    裴盾挽着祖逖的胳膊来到主位站定,先扫了四周一眼,当他的目光掠过卫朔时微微顿了一下,随即快速闪了过去。待众人都安静下来之后,裴盾才开口说话,他先是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以欢迎祖逖的到来。

    “像祖参军这样的大名士能到我徐州,实乃我徐州百姓之福。如今徐州正面临有胡人威胁,正需要像祖参军这样的人才。”

    “刺史大人客气了,祖某此次避难徐州,不敢有其他奢望,只望大人能周济我部下些粮草,日后我等兄弟必有厚报。”祖逖表现的很谦虚,再说他不是刘备也没有夺徐州的野心,只希望在徐州暂时休整一二,然后尽快赶往江东。

    裴盾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其实裴盾还是非常希望祖逖能留下来的。祖逖与卫朔不同,乃正宗的世家大族出身,祖家在北地是很有名望的家族。招募祖逖不像聘用卫朔,裴盾心里不会有芥蒂可以放心使用。

    宴席上,众人频频向祖逖兄弟敬酒,就连裴刺史也举杯与祖家兄弟同饮,这待遇卫朔可不曾享受过。卫朔本人倒还没什么,没想到却恼了背后的张二郎。

    只见张二郎忍不住低声嘲讽道:“一群马屁精!”

    噗嗤!站在张二郎左侧的曹宏闻言差点笑出声来,就连卫朔也不禁没好气地瞪了张二郎一眼,悄声道:“人家祖逖是闻名天下的英雄豪杰,众人如此礼遇倒也不算什么。”

    “哼!再厉害也比不上卫大哥。”张二郎忿忿不平道。

    “祖参军既从北方而来,想必对当前的局势有所了解。我徐州为了应付胡人,早在数月前,就组建了五营新兵。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新兵已初步具备了战斗能力,可眼下我徐州还缺乏一位统帅全军的将军。”

    “若祖参军有意,不如留在徐州如何?”

    裴盾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寂静,不少人都在拿眼睛往卫朔身上瞟。当初徐州新建五营新军,众人都以为将来新军的主官会在卫朔等五个军官中产生,没想到裴盾今日却交给了初来乍到的祖逖。

    卫朔深深看了一眼裴盾后,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之色。没想到经历了司马奥那样的事之后,裴盾竟然再也不肯信任任何人。当初为了留下卫朔提出来的条件,如今竟然大部分都没落实。

    祖逖心下一惊,面上却不变色,很是从容道:“谢刺史大人厚爱,士稚愧不敢领!徐州乃人杰地灵之所,必有异人能助刺史大人。”

    祖逖的拒绝出乎很多人预料,其中就包括坐在他下首的兄弟祖约。与祖逖不同,祖约的野心也大许多,但能力与祖逖相比却差了不少。在祖约看来,留在徐州执掌新军军权,可比前往前途莫测的江东好多了。

    可祖约也清楚,兄长祖逖决定的事,绝不是他可以改变的。因此他只能悄悄拉一下祖逖的衣角,提醒祖逖不要一口拒绝,谁知祖逖根本没在意他的提醒。

    宴会上虽然发生了些许不愉快,但总体而言气氛还算和谐。众人在觥筹交错之中,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深夜。到了这个时候,宴会也到了尾声。

    “兄长,刚刚你为何拒绝刺史大人的好意?”一离开宴会,祖约就忍不住质问兄长祖逖。

    祖逖有些烦躁的瞪了自己兄弟一眼,稍稍整理下思绪解释道:“士少,难道你没看到宴席上其他人的反应吗?很显然任命我为新军统帅,不过是刺史大人一人之意罢了。我若就此应下,免不了要得罪其他徐州将领。”

    “得罪就得罪了,难道我们还怕了他们不成?”祖约有些不服气的反驳道。

    “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你没听刺史大人说吗?新兵训练已有些时日,那些负责日常训练的徐州将领想必已在新兵营中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如果得罪了他们,你认为兄长我能顺利掌控徐州军吗?”

    “带着这么一帮心怀异心的人上战场,你是不是觉得我死的不够快?”祖逖耐心的为自己兄弟分析其中的原因。

    “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些祖约彻底服气了。

    “想办法从世家中借一些粮草来,然后找机会南下吧,留在徐州没什么用。徐州上自刺史,下至官吏,我没从他们身上看到一丝战胜胡人的希望。”

第49章 野心家们都跳了出来!

    再说当日都城洛阳将陷时,司空荀藩、荀组等护着秦王司马业逃至阳城,此时秦王司马业才十二岁,乃吴王司马晏之孙,荀藩之外甥。

    众人到了阳城之后,得知晋怀帝被俘,悲愤之余众人也不敢在阳城多待,后来在荀藩的建议下,众人打算向东退入虎牢关,到荥阳太守李矩处求援。

    荥阳太守李矩果然没有拒绝荀藩的求援,不但给秦王、荀藩等人补足了粮草,还让众人屯居密县。但密县也不是个好去处,当地有一股强大的地方势力——前东海王的参军、豫州刺史闫鼎领着数千流民武装屯居于此。

    得知司空荀藩欲引秦王至密县,闫鼎马上召集部下商议。本来闫鼎就有西归家乡天水的意图,如今得知秦王欲来密县,他就想趁机拥戴秦王司马业前往长安建立霸业。

    等部下来了之后,闫鼎立即把有关秦王司马业的消息通报给众人,然后很认真地说:“大家都知道,我本有西归关中的打算。今秦王殿下欲驻密县,这是上天赐给我的机会。况且今山东各地突遭胡乱,民不聊生,已非王霸之地!不如拥秦王西入关中如何?”

    出乎闫鼎的意外,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众人的同意,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闫鼎的麾下大多数是关东人,他们肯定不愿随其背井离乡远赴关中,尤其是刘畴、邹捷作为本地豪强更是不愿抛家舍业西入关中。

    可是刘畴、邹捷看到闫鼎决心已定,不敢当面提出反对意见,只好暗暗将不满埋心底。而此时正向密县行进的荀藩、司马业等人,也在密议如何招抚闫鼎的计划。荀藩认为闫鼎手握重兵不可急图,建议恢复闫鼎豫州刺史的地位,收为己用。

    与此同时,得知前司徒左长史刘畴在密县为坞主,荀藩特意派出中书令李恒、太傅参军刘蔚、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等人前往联络。李恒等人秘密来到了刘畴的坞堡内,因为他们都是山东士族出身,故刘畴待他们比对待闫鼎还要热情。

    在密谈中,刘畴将闫鼎的意图全盘告诉了李恒等人,李恒等虽然很高兴闫鼎原附秦王旗下,但对闫鼎提出的西归长安计划则非常不满。他们和刘畴的想法一致,作为山东士族他们当然希望秦王能在本地开府建牙,这样众人就能跟着水涨船高。

    难怪魏晋国祚如此之短,到了这个时候,世家大族想得竟然还是自己的利益,根本不考虑朝廷百姓的福祉。这样的王朝若是国祚绵长那才是没天理!

    荀藩等人既然知道了闫鼎的真实意图,再也不肯真心实意接纳对方,只打算利用下闫鼎。谁知闫鼎为人缜密,无意中发现了荀藩、邹捷、刘畴等人的阴谋,随即拥大军劫持了秦王司马业。

    混乱之中,荀藩见势不妙立即发挥自家逃跑的特长,躲开了前来抓捕他的士兵。李恒、刘畴、邹捷等人就没那么好运了,事后纷纷被闫鼎所杀,当初跟随秦王逃出洛阳的大臣只有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两人幸免于难。

    到了这个时候,再也没人能阻止闫鼎西归长安的计划了。而且好运气再次降临到闫鼎头上,他遇到了刚刚挫败了刘聪西入关中企图的雍州刺史贾疋。而且贾疋得知了秦王司马业的消息后,立即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