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播公司的两个频道极度需要通过默多克的亚洲卫星播放时。该公司减少了对默多克的抱怨。因它需要与默多克的公司签订合同,两家公司的矛盾消失。该公司的执行总裁罗伯特·赖特说:”这件事完全个人化了。我关心的是它已过去很久了。我们在同一世界经营,难免相互碰撞,让这个不和成为泡影吧。”
默多克目前的力量源泉是利润丰厚的报纸和他的福克斯电视网的8家电视台。这些电视台1995年为他带来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确实,有了7年历史的福克斯电视网已经成为默多克帝国的支柱。这就是为什么在联邦通讯委员会取得胜利后,新闻公司仍在努力扩展的原因。在华盛顿,默多克的说客们一直在向通讯法规发起挑战,以允许默多克增加电视台的数目。
默多克引发的战争没有结束,扩张和争夺也许永远伴随他。在美国,默多克的福克斯电视网又暗中作业,在各大城市挖走了三大电视网的加盟电视台,使得这些电视网跟加盟电视台的关系发生剧烈变化。
鲁珀特·默多克的新闻公司于1996年7月出资24。8亿美元。通盘收购了新世界通讯集团的全部股票。新世界的股票持有人将能以每1股换得1。45股新闻公司的股票。这项交易使新闻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电视传媒集团。两个最为雄心勃勃的娱乐公司“猎手”合伙:默多克与新世界集团的罗纳德·佩尔曼携手。新闻公司从新世界通讯集团得到福克斯22个分支机构中的10个,这给予默多克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使默多克更能控制新闻节目的转播和改进。在美国10个顶尖的娱乐市场中有9个归属福克斯,在美国9990万电视家庭中福克斯占有40%的份额。1996年初,新闻公司就开始着手收购新世界通讯集团,但在价格上没有达成一致。佩尔曼认为他的公司每股值29美元,但默多克出价是每股24美元,因而谈判失败。
默多克在扩张的同时,也注意内部挖潜。福克斯从1996年第四季度开始加快改进它的节目安排。
默多克与其他媒介公司的斗争也导致一些不愉快,他尽力压制这些公司在全球的份额,这可能使默多克的全球之梦走向结束。1995年当维尔科姆公司想在英国广播公司拥有份额时,该公司被迫让出自己频道上50%的份额给默多克,演出默多克公司的节目。维尔科姆公司的执行总裁萨默·雷德斯通抱怨说,他别无选择,只有同意这个安排。
迪斯尼公司害怕新闻公司和其他外国传媒公司的扩张将限制迪斯尼频道在国外的份额。迪斯尼准备签订国际份额合同,购买部分CAPCITIES的份额作为它自己的ESPN网,这样迪斯尼公司可能把自己的频道与受欢迎的体育频道相联。迪斯尼公司总裁迈克尔·艾斯纳说:“默多克拥有大量世界份额,强有力地把竞争者挤到一边。”另一个对手说:“你的节目不管多好,如果默多克不让任何人看到它,你的节目也就白白浪费金钱和时间。”
默多克说:“我们在一起做生意,如果我们需要,我们将减轻对他们的压力,而他们需要提高世界份额。”
这些媒体公司在努力阻碍默多克走向全球的同时,他们也正抓紧时间发动全球攻势。近年来我们频频听到媒体兼并收购的大合同,如迪斯尼公司购买美国广播公司、时代公司刚刚完成的购买特纳广播系统有限公司,这些合同部分是向在全球拥有30亿美元的流动资产的默多克帝国的挑战。对默多克形成最大威胁的是迪斯尼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的合同。
1995年7月31日,迪斯尼公司董事长迈克尔·艾斯纳在这次独一无二的非凡行动中,重塑了他的个人形象。他以惊人的190亿美元接收了美国广播公司,通过把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变为193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艾斯纳改变了火爆的娱乐业中的力量的均势。如果他能顺利地合并这两个公司,那么合并后的企业将成为该行业中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不管怎么说,就当时而言,艾斯纳将是这场游戏的大玩家。维尔科姆董事长萨姆纳·雷德斯通说:“在艾斯纳最需要返老还童之时,合并使他如愿以偿。”
同一星期里还有另一宗大买卖——西屋电气公司出价54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可相比之下,这件事似乎成了迪斯尼大举措的脚注。价格上的巨大差额突出反映了美国广播公司在有线资产及国际投资和各种期刊杂志等资产上的优势。据1995年估计,“米老鼠”合并美国广播公司后,迪斯尼公司总收入193亿美元,现今流动资金46亿美元。雇员8。5万名。产品:沃尔特·迪斯尼影片、试金石影片、美国广播公司的产品。公司拥有11家电视台、228家电视分支机构和21家电台。有线台:ESPN、生活时间、A&E及迪斯尼频道。出版物:在13个州出版报纸、“乖孩子”系列出版物、奇尔顿出版物。那惊人的244亿美元总数是明白无误的信息:尽管人们大肆宣传信息公路、有线和卫星传播的发展,但广播电视网还远未过时。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西屋电气公司愿意在承担着40亿美元新债务和准备大幅度削减或放弃其老牌的工业财产的同时,又争取跻身于媒体业的原因。面对着一个充满大烟囱和肥皂剧的未来,西屋董事长迈克尔·乔丹毫不否认,他说:“广播将会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基础。”
1995年中期,美国通讯法规上的一些变化不久将允许广播电视网拥有更多自己的节目,以提高其节目价值,这惊动了像迪斯尼公司这样担心其产品在货架上占有较少空间的外部供货者。国会正商讨的电讯法案将允许广播电视网拥有更多的台站,并最终可在其拥有的每个台站中开设一些新的数字频道,这将给媒体业展开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迪斯尼公司这样试图超越纷乱媒体界的行动都是为在规模和市场能力上占有霸权地位。
一个公司掌握着越多的信息传送形式,那它可能赚到的利润就越大。多年来,许多公司——最为著名的是迪斯尼公司——根本不相信这一观点。他们的咒语是“内容就是上帝”。既然创意是娱乐业成功的基础,那么资本就应该投向那儿。然而,美国娱乐业己成为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因而同时拥有节目“内容”和播送节目的发行资产就越来越起着主导作用了。
鲁珀特·默多克已用他在欧洲和亚洲的福克斯广播电视网和卫星播送系统来证明这一新的现实。建立福克斯广播电视网曾被看作是徒劳无益的事,现在它已经是默多克的美国财产中最赢利的部分了。欧亚福克斯广播电视网的建立使默多克能够播出自己制作的节目,而这些节目要在别处推销会很困难。
1995年全美橄榄球联赛赚来的16亿美元,使得福克斯盛极一时——但是如果没有欧亚经销“点”,默多克决不会赚这么多的钱。
默多克的逻辑对其他公司形成压力,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为此维尔科姆公司和时代一华纳么司也建立了电视网来推销自己的节目。时代一华纳公司同样拥有巨大的有线资产,维尔科姆拥有其赢利的布拉克巴斯特影像部门,如果不是因为有广泛的经销系统,布拉克巴斯特影像部门将一事无成。美国最大的有线经营公司电讯有限公司则另辟蹊径,忙于收集节目财产。
在所有的媒体大腕中,艾斯纳多年来对发行投资是最不屑一顾的。然而1995年春,他的态度有所改变,他出资1亿美元来帮助由三家小贝尔公司提议创建的一家新的电视公司。一位与艾斯纳关系颇近的经理说:
“让迈克尔·艾斯纳实实在在敬佩的几位媒体人士当中,鲁珀特·默多克就是当中一位。他突然开始明白:新闻公司的思路才是正确的。”
在美国广播公司发展周期达到高峰——当时广告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时,艾斯纳买下了这家美国第一大广播网。这种繁荣掩盖了这样的事实,即美国广播公司同所有的广播公司一样被迫提高了分支机构的补助金。又因默多克努力为福克斯电视网夺取台站。美国厂播公司被迫与台站签订了长达10年之久的协议书。
“听起来好笑,但是我正在考虑这种黄金时代的变化。我必须要保护好迪斯尼这块牌子,直到未来。”艾斯纳已在用坚固的盔甲武装自己以迎接眼前的媒体大战。然而,在一个像娱乐业这样变幻莫测的行业中,权势总是潮起潮落。历史经验表明:权势很少在一个王国长驻。
传媒界的大人物们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是否有人能阻止默多克”。时代一华纳公司在纽约阻止了默多克,但默多克运用法律和他的政治影响力,导致时代一华纳公司被迫做出让步,与默多克签订更大的合同、默多克自信他说:”事实上,尽管我们永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我将赢得世界。”
然而对默多克的压力仍在加剧。沃尔特·迪斯尼公司与美国技术公司、SBO通讯公司、贝尔南方公司和通用电话电子公司签约组建美国广播集团,以提供一种灵活高效的频道浏览器,并为一个新的有线频道制作节目。合作伙伴全都可以用电视向客户传送这个频道的节目。作为一种鼓励,各电话公司也同意在它们的基本服务项目中提供迪斯尼频道,而不对此服务额外收费。默多克对此无法坦然处之。
在欧美征战的同时。1996年,在默多克的祖国澳大利亚,默多克在积极进行游说,希望将来的橄榄球联赛在他新成立的福布斯有线电视频道播出,而不是在竞争对手的免费电视网上播映,此举在澳大利亚业已激起了众怒。
这位世界统治者特别倾心于亚洲市场。他打算在香港以多种语言在100个频道上播放卫星电视台的节目,目前是用英语和标准汉语在5个频道上播放。
在印度他打算建立电视和电影摄影室,启用30个电视频道。在阿拉伯,他打算同迪拜的国家电视台一起建一个大的电视网。在河内,他受到国宾似的接待,接待他的目的是对越南的电视进行改革。
从长远看,卫星天线的发展是准也阻挡不住的。“世界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一种美国化”,默多克就是这样宣布了他的全球统一文化。
媒介的对手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各有胜负、但默多克采取的全球进攻战略使他赢得了战争。
1996年,65岁的鲁珀特·默多克掀起了又一轮全球征战,通过进入占世界人口2/3的市场希望缔造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媒体力量,他的“全球化”的行程开始了。
1996年亚洲卫星电视预期亏损1亿美元,它没有开创进入中国大市场的道路,新闻公司的股票下跌。尽管这些阻力,默多科仍保留其特有的欢乐:“担心不应在你的生活中,事物总是向前发展,我们不可能更乐观。”
对于默多克,全球的战争只是他伟大计划运行中的一些花絮。
第十八章 世界媒体帝国的建立
默多克在亚洲的“高风险赌博”
“有中国人参加,我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公司。”
孙正义和他的软件银行
日本的“比尔·盖茨”和90年代的“公民凯恩”相会!
进军东瀛
从“传媒大王”向“多媒体”大王的转变
在战后40多年的时间里,鲁珀特·默多克从澳大利亚一份地方报纸起家,进军英伦三岛,打入美国,奇迹般地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传媒帝国,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超级富豪之一。目前,他的报纸、出版公司和电视台遍及世界各地。在澳大利亚,他早已被视为一位“纪念碑式”的人物。在美国,他不仅是出版业的“老大”,他的福克斯电视网也已占据了美国40%的电视广播市场,成为美国最大的电视集团。在英国,他牢牢地控制着英国最著名的两家报纸《泰晤士报》和《太阳报》。他控制的英国天际广播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卫星电视直播公司,几乎覆盖了整个西欧。在亚洲,他的报纸和电视台遍及香港、印度、印尼和日本等地。他拥有最大的卫星直播公司——香港的卫星电视台(凤凰电视台),也是第一个敲开日本广播电视业大门的外国人。他还将触角伸向了东欧、拉美。他甚至在一些不为人们注意的特殊地方也拥有报纸,像塔斯马尼亚、斐济群岛、新几内亚、匈牙利以及苏格兰北边的大伯利亚群岛的凯恩斯。
跨人90年代后,每次默多克外出视察工作,总随身携带一台手提电脑,它为他提供所有531家公司的最新书报发行量数字、广告收益、损益表。这些公司包括澳洲126家,英国152家,美国131家,开曼群岛14家,荷属安第列斯群岛4家,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公司。
1992年,他的收入依照业别分类是报社占37%、杂志24%、电影8%、书籍出版13%,电视16%,其他还有各种奇怪的营运项目,像电脑控制的电子地图资料库占2%。随着默多克事业的多样化发展,各行业的收入比重发生微小变化,更趋于平均。
1995年资产和收入情况部门包括的公司收入份额%利润份额%电影20世纪福克斯公司、电影和电视节目269报纸英国《太阳报》、澳洲《先驱太阳报》2429美国《纽约邮报》电视福克斯广播新闻网、英国天际广播公司、2130亚洲卫星电视杂志电视指南、美国FSI新闻公司1421图书哈伯·柯林斯公司1211其他澳洲安塞特航空公司、De1phi互联网络服务公司、3一新闻数据公司60多岁的默多克、不仅有丰富的经营经验,还有自己的一套企业哲学,他曾坦言自己的目标是“国际化”。1995年,他的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生产的影片,导演分别来自德国、荷兰、中国和美国,可谓人才荟萃。生产的影片有《好汉不死》、中国引进的大片之一《生死时速》等。默多克认为计算机、卫星和光缆把世界“变小了”,也变得更和平了。默多克说过:“人们彼此了解越多,就越有可能让世界走到一起,有可能把不同文化国际化。可以先介绍音乐,或许只是体育,如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就把人们带到一起。现在一打开电视机,人们往往看着同样的体育节目,每天人们就是这样联系在一起。多了解别人的文化,这对世界有益,因为这个世界的灾难实在太多了!”
1992年底,他每个星期在整个世界雇佣3。1万人,出版6000万份报纸(当然包括著名的《电视指南》)。1960年,他的公司的年收入是500万澳元,而1991年达到84。56亿澳元。
尽管这个帝国如此辉煌,然而在亚洲传媒市场,默多克帝国一直没有占有较大的份额。于是,“章鱼爪”的眼光又热切地注视着亚洲,亚洲成了他事业的又一个新的冲击点。
默多克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亚洲媒体的密切关注。
1988年4月的一天,默多克不想直接从悉尼飞回伦敦,而是在曼谷停留了一晚。泰国的《曼谷邮报》刊登默多克单独在东方旅馆进餐,并由旅馆女侍送上一束新鲜兰花的照片,那其实是旅馆公关部门安排的宣传照。默多克偶然出现在曼谷本应到此为止,然而这个偶然的举动在泰国的传媒界掀起狂澜大波,直到3年后,曼谷的报业老板们仍然谈论默多克的访问,“他曾来感觉市场,来找门路,因为他喜欢在东南亚有个权力基地”,“默多克来曼谷寻求并购媒体的机会”。这些人都感到面临巨大的压力。一个泰国广告从业人士说,东欧很多国家的报纸原本是由各国政府的新闻单位包办,但现在有很多已转移到默多克手上。可以想象默多克的影响有多大。
1991年,以香港为基地的卫星电视台的开播,标志着亚洲进入了电视卫星广播的新纪元。亚洲电视广播业转向能提供多种选择的经营方式,因而极具开发潜能。对于这一转变所带来的商业机会,西方国家都虎视眈眈,许多欧美国家的卫星电视传播业纷纷瞄准时机,朝亚洲进军。
在亚洲地区的卫星电视广播市场里,不仅活跃着亚洲本土的电视广播公司,随着卫星电视广播“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欧美国家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都想在亚洲市场分一杯羹。他们公认亚洲是电视广播业的最后战场,是商家必争之地。
据统计,现在亚洲25亿人口中,有3亿电视用户,其中有线电视用户约5500万户。预计到2000年,亚洲年收入超过3万美元的家庭,至少有5。2亿户。由此推算,亚洲电视市场占全球潜在观众的2/3,其中亚洲接收卫星与有线电视的家庭,到2000年达1亿户,与目前美国的5500万户及欧洲的6500万户相比,市场潜力很大。加上美国和欧洲的电视市场出现停滞趋势,因此,美国电视台NBC有线电视业务发展总裁罗杰斯断言:“亚洲是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对于这样一个市场,默多克是决不会坐视不管的。”
1993年,默多克突然做出了一次重大的收购行动,他打入了亚洲。他花了5。25亿美元,买下了当时正在挣扎的”卫星电视”64%的股份。卫星电视的潜在能力是能够向2。2亿个家庭发射电视节目。问题是没有人能够确保到底有多少个家庭能收到它,让观众为它付费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默多克也承认他在亚洲的战略是“高风险的赌博”。但是默多克已经在印度出售电视节目了。1993年他买下了今日亚洲有限公司14。9%的股份,这家公司经营着印度一家很有名的电视台。但在中国和马来西亚,默多克的意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其原因是默多克出于西方人的天真和对亚洲各国国情的生疏,竟然声称通过卫星传输信息可以“颠覆独裁政府”,这种企图利用传媒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必然引起许多亚洲国家的反感。即使在自称是所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的印度,默多克也惹出了麻烦。卫星电视台被迫推迟了一个最流行的“脱口秀”节目的播出,因为当时竟然有一个嘉宾
对“圣雄甘地”诋毁指责。
由于一时没有能找到抓住观众的有效方法,卫星电视的广告收入大幅度下降。连默多克自己都已经预见到,在五年时间内,这项业务可能无利可图。1995年,公司预计亏损2000万美元,但实际上已经增长到了5000万美元,估计营业额为1。2亿美元。而如果赢得新的客户,还需要花费更多的钱。
跨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业务开展的大小,取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