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孙有德造反,攻入登州,被东南府出手,杀死孔有德,把孙元化及登州制造厂的技术力量裹胁一空,到了台湾。

    大明只剩下天津制造厂,为大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火炮重武器,弥足珍贵。

    甲申乱起,清兵入关,杀入天津时,时任天津制造厂会办的洪万霖迎降,把机器厂拱手相让。

    洪万霖,三十多岁,有着中年人的沉稳,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会办相当于总工程师,技术水平高超。

    厂里的设备没遭遇破坏,重要的技术人员因他的劝说而留下来,为清人服务,制造火器。

    须知明末时明军怯于pk,对付清军的办法就是坚城加重炮,杀的老野猪皮和黄台吉急红了眼!

    唾手得到机器厂,吃够了大明火器苦头的清人如获至宝,起初他们内心不相信洪万霖,但很快发现洪万霖属于那种技术宅,只关心技术,忙于制造火器,不理政事。

    他也诚恳地对清人说过他的心声:“我只会干这一行,要是制造厂不在了,其它的我什么都不会做,无用武之地。”

    清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这位洪万霖技术过硬,勤于公事,一心制造大炮,质量过关,更轻更坚固,与东南府的火炮有得比,胜过清人关外制造的火炮。且他制造出了磅行军炮,能够与东南府炮兵对战。

    之前无论是大明还是清朝制造的大炮都是又大又笨重,不能机动,但磅行军炮则能够随军队野战,是一个飞跃!

    于是他们放下心来,大加笼络,将他提升为天津卫副将,主管天津制造厂,并按他的提议,不让不学无术的旗人干涉厂里的经营。。。

    再将洪万霖从汉人身份变成了汉军正黄旗,俗称入满洲抬旗,从此亦是旗人!

    旗人身份与汉人身份是不同的,只要不谋反,那是横着走的主儿。

    还在真鞑子亲贵中择一贵女妻之。

    当他开发出磅行军炮后,封赏其为三等精奇尼哈番(子爵)。

    可以说,能够给他的都给了,只要他专心卖命,他在清朝的“前途”是光明的。

    清朝立他为满汉一家的标杆,天津的汉人们对他恨之有,骂他是狗汉奸,羡慕的人也有,托他给自家的孩子弄出身,当然,大家当面对他都是大加奉承。

    他回到家中,乃是前明一位官宦府上,修的园子,有假山有流水,雍容典雅,颇见功力。

    妻子瓜尔佳氏迎上前来,亲自为他接过了披风衣裳。

    夫妻感情不错,瓜尔佳氏很年轻,相貌端庄清秀,在满人中她出身高贵,却无大小姐的脾气,对洪万霖恭敬有加,两人已育一子,瓜尔佳氏肚里还有一个。

    是以满人对此认为洪万霖已被绑定,可以放心,但他们识之过少,没想到汉人的世界是建立在父系的基础上的。

    在事情揭开后,洪万霖得到上面的允许,依旧以瓜尔佳氏为妻,而瓜尔佳氏谨守妇道,根本不为满清做任何的报复!

    于是洪万霖反过来将她扶着道:“你小心了!”

    “我没事!”瓜尔佳氏询问道:“爷,下午可以休息啦?“

    这次洪万霖回来是中午时分,平日里他忠于王事,中午一般不回家,都在厂里。

    “嗯,下午不去了!”洪万霖点头道。

    夫妻俩在花厅里吃了中餐,瓜尔佳氏的饮食已经汉化,甚至衣着都汉化,不穿旗袍,而是汉女打扮,两人汉语作答,她唠叨一些家务,洪万霖听听而已,任由她处置。

    一个很正常的汉人家庭,男主外,女主内。

    吃过饭,夫妻歇息,下午,洪万霖在书房里写贴子,他给当地官府的天津卫总兵、大沽口炮台参将、天津水师参将、天津巡道、学政、知府、县令、绿营兵统领等都下了贴子,约他们在下午六点齐聚春满楼开宴,他新得了一个厨子,开发了一些新菜式,以餮诸君。

    古人以十二时辰为计时单位,但洪万霖在他的机器厂里推行24小时制,并贩卖了一些钟给天津官员们(不能送哦),所以说是下午六点,那些官员们也都清楚。

    天津官场都知道这位洪爵爷除了公务,无甚爱好,只爱美食,而且喜欢分享,天津官员们非常有口福。

    更有一点,他是技术官员,与大伙儿无甚冲突,大家没必要得罪他。

    于是送贴的听差们陆续回报说所有的官员们都说按时准到。

    晚五点半开始,位于天津海河边的春满楼,官员一簇簇到来。

    春满楼地方很大,中央大厅更能够容纳百人,洪万霖满面笑容地迎客:“欢迎诸位赏脸!”

    大家寒喧,店家奉上洪万霖自家茶叶,乃上等的杭州雨前茶,大家喝得陶醉,皆赞洪爵爷好客。

    到得六点,官员们都来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洪爵爷很守时,也就难得地准时一下。

    济济一堂,差不多有三十多人,开了四桌。

    洪万霖废话少说,下令开宴!

    老山参加走地土鸡炖的参鸡汤、半头鲍、虾仔脆皮乌参、鲍汁扣花胶羹、灼海螺、小牛嫩肉排、孜然牛肉……等等,自是水陆毕陈,酒乃上等纯正的杏花白。

    这一顿饭吃得那些官员们眉开眼笑,赞不绝口,要不不如洪万霖这么有钱,要不就是有钱也没有这么好的厨子。

    吃到酣时,不住地劝酒,他自己却少喝酒的洪万霖突地拍拍手,吸引了诸位官员的注意力,然后听他道:“各位吃好喝好?洪某对得起你们,你们也就该上路了!”

    他的手一招,从外面冲进大批火枪兵,把官员们团团包围。

    那些火枪兵的衣着不是清朝官军,也不象明军,个个目光狠定,对他们虎视眈眈,这下,一些官员们酒猛醒,惊出一身冷汗来,急问道:“洪万霖,你想干什么?!”

    “我来告诉你们他想干什么!”自外又进来一批人,当中一个大汉向大家挥挥手,友好地打招呼道:“大家好,好久没见,我是祖大寿!”

    祖大寿?!

    啊,他不是投奔了东南府了么?!

第761节 鲤鱼跃龙门,乘风入九重() 
是东南军来了!

    南明打来了!

    刚才歌舞升平的大厅里鸡飞狗跳,一些清人想要发难,只听得轰轰作响,火枪兵当场开枪,把他们击毙!

    其余的人不敢动了,有的官员骇得屎尿都失禁了!

    祖大寿得意忘形地道:“我是祖大寿,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想当初,他自关外狼狈而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761节 鲤鱼跃龙门,乘风入九重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大明之雄霸海外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762节 千古奇功!() 
他的侍卫们发疯也似地上前欲厮杀,枪声不断响起,那些侍卫没穿重铠,根本不能防备子弹,均被打倒在地上。

    祖大寿大仇得报,不由得仰天长号“兄弟们,我给你们报仇了!”

    关外汉人与满人仇深似海,家乡被占,被外敌蹂躏,亲人被屠,骨肉分离,直至今天,元凶之一的多耳滚伏法,让祖大寿欣喜万分!

    另一方面,颜常武率军进攻紫禁城,皇城御林军素质倒是不错,见东南军杀入,立即关闭城门,上城墙布防。

    在火枪的掩护下,东南军的工兵进城门洞里安装大炸弹。

    没想到轰隆一声后,城门没被炸坍,反倒是近着的工兵挨门洞里涌出的气浪给冲得地上翻滚如葫芦。

    不过工兵们没有气馁,威力不够,炸弹翻倍。

    轰!

    午门的大门瞬间崩塌,碎屑纷扬到处飞溅,“杀啊!”“杀光鞑子!”东南军自喉咙处喊出了宏亮的声音,奋不顾身地向着紫禁城里杀去。

    城内的守军还是很努力地向着东南军发射箭矢,但东南军势不可当,哪怕是中箭也带伤向前冲冲冲!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股强烈的信念在支持着打进紫禁城,杀死鞑子皇帝,立不世之功!

    千古奇功!

    出发前,将士们都清楚,此行扬我汉威,鞑子皇帝必死!

    鞑子皇帝作为鞑子共主,哪怕他当时年龄尚幼,作恶不多,但必须为鞑子所作所为负责。

    领袖的花样多,除了军衔、爵位、军装、福利等给予军人的好处多多之外,拿这次进北京城,所有军人都有“攻克北京”纪念章可发!

    独一无二,日后向子孙、世人炫耀功绩,可以极大地满足虚荣心。

    杀啊!

    于是那些肩负保卫皇帝、皇城的侍卫们就悲摧了,他们有“大内侍卫”的名称,什么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待侍卫等等,看上去很高大上,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由于清兵占据地盘较多,而且济南战场上牵涉了大量清军,事实上北京的主要武力已经抽调一空,城内只剩下弹压百姓巡防官兵,兵部、刑部、户部等衙门的戈什哈和笔帖式亦大部缺编,不是调到济南军前听用就是划到黄河沿岸镇守,随军助战,甚至连皇帝的御林军士和大内侍卫也有不少遣发至前线,至少能打的走了不少。

    皇城内御林军及大内侍卫的战斗力根本不够强悍。这种亲近皇帝的高贵职业一般只有满族的贵族子弟或者功勋之后才有资格担当,亦那是那个时代“高干子弟”,这些人总的来说文化素质相对其他清军要高得多,看书识字,但论起打仗拼命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十七世纪有文化高素质的军队并不见得有什么优势。

    由御林军和皇宫侍卫组成的抵抗力量,在城门处勉强结阵抵抗,试图阻挡入侵者,他们也拼命了,然而东南军火枪轰响一片,那些守卫者倒下一片,他们在蓄势已久战意昂扬的敌军面前,很快地就败退下去。

    心怯、力竭、阵散、人亡,见事不可为,守军军官指挥着这些败军,勉强朝内宫撤退。

    而东南军紧随而进,那些守军遂用茅招,他们扔出了黄金白银,还有珠宝,散落各处,更驱赶一些宫女出没宫闱中。

    但是东南军不为所动,他们兴奋的群起鼓噪,声嘶力竭的大声呐喊着蜂拥着只顾向前。

    他们对诱惑视而不见,他们非常清楚此行的目标,不达到目标,一切都是虚妄。

    钱、女人,只要打下北京,就什么都有,捉到鞑子皇帝才是最重要的。

    内宫深处有钟声不断响起,那是绝望的鞑子皇帝在召唤外臣勤王,但是他注定要失望了,由于东南军到来迅速,打击凶狠,清人的反抗成了添油战术,在密集的火枪下一一饮恨。

    如皇城外有老王爷代善引家将三百往皇宫而来,在金水桥上被东南军阻挡,东南军见着他仪容显赫,知是大酋,争相向他周边人开枪。

    事发仓促,准备不力,结果代善的人越战越少,侍卫见不是路,急忙想把他背走时,东南军骤然四面杀至,争相上前,想把他给俘虏。

    看来围拢的东南军,代善拨出配刀,往自己的喉咙刺去!

    血如泉般喷出,老酋倒地抽筋几下,就此死去。

    可怜呐!

    爱新觉罗·代善,清太祖老野猪皮次子。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1616年(天命元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序称大贝勒。

    代善领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1636年(崇德元年),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次年被清太宗黄台吉复斥为越分妄行,轻君蔑法,渐赋闲家居,不问朝政。代善终黄台吉一朝,因其年长位尊而遭压抑。

    黄台吉既去,多耳滚崛起,代善虽不得掌权,但他地位摆在那里,无人不敬,十分尊崇。

    却横尸北京街头,疯涌而来的东南军为了割他的首级而打了起来!(没开枪,但打得鼻青耳肿)

    不知道在他死之前,他会不会与许多鞑子一般,恨为什么要入关,以至于老巢被袭,族人团灭,再也不能回到家乡。

    他死恰在此时,要过多一会儿,他会气死。

    皇城内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响起,自远方慢慢蔓延而来,一阵接一阵,一浪高过一狼,仿佛是从某个源头开始,瞬间波卷了整个紫禁城。大家只要凝神聆听,只觉得有些模糊但听不大清楚,但声响越来越大,也越传越近,不多时在几乎所有的东南军也跟着也欢呼起来。

    “抓住顺治了!!抓住顺治小皇帝了!!抓住顺治了!!!…………我们胜利了……”军人们无不欢呼。

    如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中的黑武士进入义军基地一般傲慢的颜常武在大群兵将们的簇拥下,以胜利者的姿势进入了乾清宫,东南军在宫内把顺治皇帝、清朝的亲贵给一网打尽!

    。

第763节 处置之杀皇() 
至尊的权力近在咫尺!

    颜常武毫不怀疑,只要他往乾清宫那张宝座上一坐,追随他的官兵们就会山呼万岁!

    可惜目前非是良机!

    如果即皇帝位,他就把仅有的一丝遮羞布给扯了下来,先前早对他严重不满的南明臣民们就会沸反盈天,彻底地与他撕破脸。

    当然,打起来的话,或许他会把大江南北彻底打伏,也可能象他先前所讲的话一般被赶下海。

    想起东南亚开发大业还必须得到大陆的支持,颜常武唯有遗憾地将诱人的想法置之脑后。

    他站在皇帝宝座前,据高临下,俯视下方的俘虏。

    寥寥数人,逃进皇宫的满蒙亲贵大臣们要不战死,要不自杀,倒也没辱没他们的名声,俘虏中其中一个是顺治小皇帝,还有一个是被与颜常武同行的洪万霖指出是王爷济尔哈朗,他打得浑身是血,充满仇恨的目光盯着他们,尤其盯在洪万霖身上洪万霖所娶的瓜尔佳氏正是济尔哈朗的义女,济尔哈朗与洪万霖乃是翁婿!

    济尔哈朗心中痛悔万分,他哪还不明白万恶的洪万霖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这次东南军袭击北京的大事件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一个角色!

    他低声地对顺治皇帝道“陛下,不要怕!”

    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黄台吉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

    顺治皇帝年龄尚稚,就是个小孩子,眉清目秀,被两个身躯高大、一身匪气,满脸横肉的东南军压制着跪在地上!(喂喂,你这么描写,你站哪边的?)

    他的小脸仰天,冲着颜常武朗声道“逆贼,有什么事冲着朕来,勿害朕的臣民!”

    颜常武嘿然道“你们才是逆贼!”

    不待顺治皇帝分辨,颜常武手指着他,教训他道“成王败寇,你们失败了,在历史书上你们就是逆贼!”

    确实是个道理,顺治无言以对!

    颜常武沿台阶而下,以胜利者的姿势站在了顺治的面前,武将们跟随其后,有戴维先生看颜常武颇有谈兴,赶快进言道“领袖,夜长梦多!”

    他跟随颜常武多年,哪还不知道“反派之所以被人翻盘就是因为话多”的话还是颜常武说的,所以提醒颜常武。

    颜常武确实喉咙痒痒的,想与俘虏们谈谈,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将戴入史册的,难怪反派经常被人翻盘。(你又站哪边的?)

    所以那些清人没有自己弄死顺治,一来他们不想沾上他的血,二来抱着万一的希望,只要顺治不死,或许还有机会。

    不得与皇帝谈谈,颜常武有点遗憾,他下令道“来人,将鞑子皇帝牵到偏殿,送他归天!”

    旁边的戴维先生抢着道“我来办!”

    好个红毛番,有够心黑!

    他一出声,其余军官也就不好和他抢了。

    东南军准备严密,对于如何处理清人大酋有决定那就是缢杀!

    这是配得上他们身份的死法,咱们可不是粗鲁人哦。

    嗯嗯,颜大少不是说过“一王不弑他国之王”吗?

    问题是,清帝算是王吗?

    错矣,他们是蛮夷之邦,不值得尊重!

    这不是官字上下两把口的借口,而是明朝社会统治阶层的共识!

    洪万霖请求道“领袖,济尔哈朗毕竟与我相识一场……”

    颜常武摆摆手道“一起牵去!”

    戴维先生押着顺治与济尔哈朗往偏殿而去,不得不说,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一少一老的二个清酋神色镇定,双眼之中也仍然清澈无比。

    至于其他人等,则统统被砍头处以死刑!

    宫里的妇人,如黄台吉的妃嫔,有著名的孝庄,顺治的生母及其她的妃子,例如博尔济吉特娜木钟(乃察哈尔汗林丹的多罗大福晋,后改嫁黄台吉)等,在东南军攻打内皇城时,已经被迫殉节或者干脆被清人杀死,他们不能允许明人占到大便宜。

    留下来的宫人,颜常武根本不感兴趣,遂放过她们。

    不久后,戴维先生回来,做了个ok的手势,喜气洋洋地道“已经搞定!”

    “按领袖的指示,将他们的头颅给砍下来,准备悬首城门!”戴维先生报告道。

    “很好!”颜常武点头,与大家走出殿门,外面阳光灿烂,是个大睛天!

    ……

    北京的战事渐渐平息,当最后一支有组织的清兵被消灭后,北京城重归明人手里。

    颜常牙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主力大部队以堂堂正正之师北伐,他却亲率偏师自天津大规模登陆,攻占北京,大出清人的意料,导致北京城里的清人遭遇到无比惨重的损失!

    顺治皇帝被杀!

    留京的清人亲贵大臣要不战死,要不被杀。

    颜常武不需要这样的俘虏,他们都血债累累,手里沾满了无数明人的血,当以命相偿。

    清人的中高级官员,如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等,一概处死!

    还有投降归顺清廷的汉官,也统统处死!

    他们被抄家夺产,家人被流放东南亚。

    但是,没有大屠杀。

    信奉妈祖娘娘慈悲、宽恕之道的颜常武怎么会做出这种看似快意,却有违娘娘圣心的动作呢!

    因此他对于清人,只诛首恶,举族流放东南亚!

    颜常武大索北京城,派人到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