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荣华盛世-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儿子一心念着血统不纯的孙子,甚至为了他不愿意成亲,姬婉除了叹息,还能如何。

    卫昭到了宫学的时候,卫崇荣还没下课,一群小萝卜头正摇头晃脑地跟着老师读书。

    他便站在窗外,偷看他们上课的情景。不得不说,卫明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有了同学作伴,卫崇荣听课明显比在府里认真多了,有时也会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

    卫昭偶尔会怀疑,他儿子爱上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卫崇荣的性格,就是属于不服输的那种,不管做什么事,他都喜欢成为第一,要是前面有人,他就浑身都不舒服,所以不得不努力。

    老师还在上面讲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卫崇荣突然感到有些不自在,像是有人在背后盯着自己似的,就趁老师不注意,扭头看了窗外一眼。

    却不曾想,那人竟是卫昭,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碰撞了

    卫崇荣无意识地冲着卫昭笑笑,随即反应过来,赶紧回头,继续认真听讲。

    见到儿子一脸“做坏事被人逮住”的表情,卫昭心头一乐,扑哧笑了。

    说实话,卫崇荣在宫学的表现比他预计的好多了,偶尔开回小差,他是不会计较的。

    不多时,老师讲完今日的内容,宣布放学。卫崇荣匆匆和同学道了别,径直扑向卫昭。

    没等他在卫昭身上蹭一蹭,周围便是一叠声的“见过秦王殿下”,中间还混了一句“见过四皇叔”。卫昭微笑着抬了抬手,示意小朋友们不用多礼。

    卫崇荣不高兴地撇了撇嘴,自从卫昭回了东城大营,他就过上了十天半个月才能见到爹爹一回的苦逼日子。卫昭好难得能来接他一回,竟然还要被人打岔,真是很不爽。

    卫昭刚在心里表扬儿子懂事了,还没来得及说出来,他就表现出幼稚的一面,不由得长长吁了口气。

    同学们一一散了,卫崇荣拉着卫昭的手,慢慢往白虎门的方向走,边走边问道:“爹爹,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吗?你在元仪殿立下军令状了?”

    卫昭闻言一愣,似是没想到宫里的小道消息竟能传得这样快,才小半天工夫,宫学的孩子们就都知道了。他回过神,颔首道:“是真的,我的确说了那样的话。”

    卫崇荣皱了皱眉,略显迟疑地道:“爹爹,你可有必胜的把握?”军令状可不是戏言,卫昭若是拿不下扶余,就只能一死殉国了。

    卫昭伸手抚上卫崇荣的额头,轻笑道:“小孩子家家的,不要老是皱眉头,会长抬头纹的。”

    见卫昭不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卫崇荣握住他的手,坚持道:“爹爹,我很认真在问你的话,你不要敷衍我。”

    卫昭敛起笑,肃容道:“开战之前,谁也不敢说自己是必胜的,可是只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再随机应变,伺机而动,多半都能取得想要的结果。”

    卫崇荣直直看着卫昭,半晌方长长出了口气,卫昭能这样说,应该是很有把握了,可他心里的担忧,却是丝毫没法减少。

    见卫崇荣还是一脸凝重的表情,卫昭笑道:“至少还有两年才能开战呢,荣儿,你且不要想得太多了,我们先到情儿那里蹭饭去。”

    “我们要去昭阳侯府?为什么?”卫崇荣才不相信,卫昭是心血来潮突然想到要去昭阳侯府的。不过卫昭说得对,他们不打无准备之战,凡事皆有可能,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卫昭挑挑眉,反问道:“你不想见小猴子吗?前不久我还听到有人说,他亲手给小猴子削了把木剑还是什么的”

    卫崇荣嘻嘻一笑:“谁说我不想见了,我就是好奇,你是如何突然想到要去昭阳侯家蹭饭的?”再是两家关系好,也没不请自到的道理。

    卫昭再不逗他,解释道:“下朝的时候辛儿跟我说的,让我们过去吃晚饭。过两日是情儿的生辰,我们估计都不得空,因而提前聚聚。”

    哦,原来如此,卫崇荣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随即惊叫起来:“爹爹,昭阳侯的生辰,不就是你的生辰么?”果然是太久没见,差点把他爹的生辰给忘了,不孝啊。

    “是啊。”卫昭笑着点头,还问卫崇荣:“怎么?你要给我庆贺?”

    卫崇荣鼓了鼓脸,无奈道:“我倒是想啊,你有空回来吗?”卫昭进了东城大营,就跟扎了根似的。军营重地,他又不好进去,如何给他庆生。

    卫昭摇了摇头,老实回道:“没空。”庆贺生辰什么的,他并不在意,而且除了老人家和小孩子,其他人也不兴,不过儿子没忘了他的生辰,卫昭还是有点小小的开心的。

    出了白虎门,秦丨王府的马车早已在那里候着,那是接卫崇荣回家的,至于卫昭的马,直接就留在宫里了,没有带出来。

    上车后,卫昭倚窗坐着,卫崇荣却在榻上躺了下来,还把脑袋枕在卫昭腿上。

    马车晃晃悠悠地往昭阳侯府走去,卫崇荣百无聊赖,就问了卫昭一个他好奇已久的问题:“爹爹,你知道昭阳侯的母亲是谁吗?”

    君临之后,连续两代昭阳侯都是母不详,不可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不管人们如何好奇,两位侯夫人的身份,都不为人知晓,从而更显神秘。

    君华的身世,卫崇荣重生以后就知道了,可是君情的,他真的是毫无头绪,而且兴趣十足。

    卫昭低头看了儿子一眼,见他就是纯粹的好奇,不由失笑道:“我和情儿一般大,如何能知道他的身世?我出生那一年,君临表兄回老家琅琊探亲,回来时带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尚在襁褓中的情儿,另一个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就是太子内君。有关情儿母亲的事,表兄只字不提,旁人自然也就无从知晓了。”

    “你们从小一起长大,总该听说过什么吧?”卫崇荣话匣子一开,就有点收不住了,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卫昭无语摇头,把卫崇荣抱起来,放在自己腿上坐好,问他道:“荣儿,你知道我有几个姐姐吗?”

    卫崇荣掰掰手指头,回答道:“十三个。”他的皇祖父,真是天生的岳父命,添了卫昊和卫阳两个小儿子,儿子的数量才勉强超过闺女的一半。

    卫昭深吸口气,加重语气道:“我问你亲的,亲的有几个?”

    卫崇荣这回不掰手指头了,不假思索道:“三个。”皇帝女儿多,除了嫡长女元康公主,其余的普遍不受重视。

    卫昭揉揉他的脑袋,再问道:“你平时见过几个?”

    卫崇荣小声道:“我只见过大姑姑,没见过三姑姑和五姑姑。”

    “你知道她们都去哪里了吗?”话及两位不幸的姐姐,卫昭的语气不自觉变得沉重了些。

    卫崇荣咬着下唇道:“三姑姑死了,五姑姑嫁到了很远的地方。”宫里甚少提及遂宁公主和高昌公主,他不能表现出自己对她们的情况很了解的样子。

    卫昭叹气道:“三皇姐是引剑自刎的,在君临表兄去世当日。我曾听乳母说过,三皇姐对表兄有爱慕之心,父皇母后也都觉得他们很般配,欲把三皇姐许配给君临表兄,但是他拒绝了。”

    卫崇荣瞪大眼睛,看着卫昭不说话,心里却在想,君临真是太有性格了。皇帝赐婚公主,说不娶就不娶,半点不带犹豫的。

    卫昭顿了顿,继续道:“我的三个姐姐里头,三皇姐是性格最执拗的,表兄拒绝了她,她仍然不肯放弃。表兄不肯公布情儿母亲的身份,说不得就有她的原因在里头。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的感情出了问题,生下情儿就分开了,那样的话,也没必要昭告天下。虽然不是君临表兄的责任,可三皇姐的死,终究是为了他。母后心有芥蒂,从来不在我和情儿面前提起他们”

    说来说去,都是卫昭的猜测,卫崇荣不禁问道:“爹爹,昭阳侯有没有可能是桓侯亲生的儿子啊”自从知道君华的身世,他就有这个想法了。

    “亲生的?情儿当然是表兄的亲生儿子了!”卫昭下意识说道,随即明白了卫崇荣话里的意思,补充道:“这不可能,二十二年夏,舅父和表兄北击铁勒,和乌雅喇台进行了漠北大决战。情儿肯定是表兄在出征前就跟人有了的”发现话题有点少儿不宜,卫昭立即闭嘴,再不肯往下说了。

    卫崇荣见卫昭所知并不比自己多,也就不问了,在他身上蹭来蹭去,心里还在盘算着,再说没机会庆贺,爹爹生辰那日,他也得亲手给他准备个礼物才行。

    原先,卫崇荣还在想着,他和卫昭是否是今天唯二的两位客人。到了昭阳侯府才发现,还有虢国公孙舒和他的儿子孙俭。这两位坐在花厅里,正在逗着君华好玩呢。

    卫崇荣先是愣了下,然后醒悟过来,孙舒是君临同母异父的弟弟,君情的生辰他登门并不奇怪。不由感叹,君临弟弟真多,到处都能碰到,太子内君也是他弟弟,不过是同父异母的。

    君华已经两岁多了,长得珠圆玉润,粉嫩可爱,一双水汪汪的细长眸子,就跟会说话似的。更让卫崇荣高兴的是,他的双腿是完好无损的,跑起来可稳当了。

    “小猴子,你快过来,看看记不记得我是谁?”看到君华举着把小木剑满屋子乱跑,卫崇荣朝他招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跟前来。

    君华停下脚步,看着卫崇荣眨了眨眼,可能在想他是谁。过了片刻,许是认出了卫崇荣,君华提着剑朝他跑过来,两条小短腿蹬蹬蹬的,可带劲儿了。

    跑到卫崇荣面前,君华忽地一剑向他刺去,大声喊道:“看招!”

第051章 消弭() 
卫崇荣万没想到会有这样一出,一时惊呆了,在他的大脑作出反应之前,他的身体出于武者的本能往旁边一闪,避开了君华绵绵软软、毫无威胁的一剑。

    单是这样也就罢了,不过是小朋友学艺不精,刺空了一剑,算不得什么大事。谁知君华扑得太猛,根本收不住,直接把自己摔到地上去了。

    小家伙趴在地上,把剑一扔,“呜呜”地哭了起来,也不知是摔疼了,还是觉得没面子。

    卫崇荣最是疼爱君华的,见状赶紧冲过去,把他抱起来,搂在怀里轻声安慰:“小猴子,不哭哦,你是最勇敢的小猴子!快告诉我,哪里摔痛了?”

    君华不说话,仍是哭个不停,他的眼泪把卫崇荣给他擦脸的手帕都给打湿了。

    卫崇荣急了,怕他伤着嗓子,也怕他伤着眼睛,忙道:“小猴子,我重新陪你打过好不好?”

    谁知君华不领情,一把把他推开,自己哭自己的,越哭越伤心:“父王骗我,呜呜”

    恰在此时,有事暂时离开的君情和姬辛双双回到花厅。面对哭得惨兮兮的儿子,两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堪称冰与火两个极端。

    君情淡定道:“荣儿,你别管他,越哄越作,自己哭会儿就没事了。”

    姬辛要不是被君情拦着,肯定直接就扑过去了,他家小猴子哭得好伤心、好可怜

    卫崇荣汗颜,悄悄去问君华的乳母,姬辛到底骗他儿子什么了。乳母说,长宁王每次和小侯爷“练剑”,都会假装输给他,所以君华就误以为,自己的剑法很厉害。

    卫崇荣立即明白,他犯下什么错误了,可惜君华现在不给他机会,只能下回弥补了。

    常言道,知子莫若母,这话用在君情和君华身上也是很准确的。君华哭累了,见没人理他,果然自己收住了,还把木剑捡了回来,紧紧握在手里。

    看到君华不哭了,卫崇荣又去逗他,让他叫自己。谁知君华扭来扭去,就是不肯叫。卫昭见着好玩,也跟着逗,结果君华马上就喊了,还喊得脆生生的。

    然后是孙舒和孙俭,君华对他们也是亲亲热热的,只有卫崇荣,他坚决不喊他。

    卫崇荣好话说尽却不见效,改走“威胁”路线:“小猴子,你要再不喊我,我下回可就不给你削木剑了。”君华用来刺他的剑,还是他给削的呢。

    君华歪着脑袋想了想,黑琉璃似的眼珠子骨碌碌转个不停,软软糯糯地唤道:“荣哥哥,我还想要一把木刀”变脸速度之迅速,令人拍案称奇。

    众人哄堂大笑,敢情叫声“荣哥哥”还是有条件的,可问题是,卫崇荣不是“哥哥”啊,君华把他的辈分叫低了一辈。

    卫崇荣却不在意,管他“哥哥”还是“叔叔”,君华理他就成,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

    再说卫昭和君情一向是同辈论交的,他就从没听过,君情管卫昭叫表叔的,一次都没有。甚至他称呼君情和姬辛,都是直接叫的昭阳侯和长宁王,而不是依着辈分叫他们表兄。

    小朋友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也很好哄。卫崇荣进了宫学两年,身边什么类型的熊孩子没有,对于哄小朋友,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不多时就把君华哄得服服帖帖,追在他身后跑。

    距离开饭还有些时候,卫昭和姬辛讨论起早先在御书房没能讨论尽兴的话题,君情和孙舒站在各自的角度进行补充,孙俭没有发言资格,只能旁听。

    至于卫崇荣,他连旁听的份儿都没有,他的任务是带孩子。卫崇荣把君华领到花厅后面的小院子玩,握着他的手喂池子里的锦鲤,喂得好几条锦鲤都翻了肚皮。

    君华玩得可开心了,鱼食大把大把洒下去,眼看侯府的锦鲤就要全军覆没,卫崇荣急中生智,用玩捉迷藏吸引了君华的注意力,使得他不能再荼毒可怜的锦鲤们。

    卫崇荣起初觉得,只要自己适度放水,捉迷藏是可以玩下去的。毕竟,院子里有花有树,有假山,有鱼池,足够一个两岁的小娃娃把自己隐藏起来。

    卫崇荣做梦都不会想到的是,他背着身数完十个数,转过头来就看到君华了。他小人家压根儿就没躲,而是直愣愣地站在卫崇荣身边,让他想装作没看到他都不行。

    “小猴子,你怎么不藏起来?你藏好了,我才好来找你啊!”卫崇荣以为君华不懂规则,又给他解释了一遍。

    不想君华看着他,笑得眉眼弯弯:“荣哥哥,我怕你找不到我”

    卫崇荣哑然失笑,捉迷藏肯定是玩不下去了,好在侍女很快就来叫他们,让他们进屋吃饭。

    用过晚膳,君华死活不让卫崇荣走,扯着他的衣袖拼命把人往自己屋子拉。姬辛抱着儿子百般哄慰,卫崇荣也是软语相告,可君华就是不放人,谁说的话都不听。

    闹到后来,君情不高兴了,直接把君华抱过去,也不管他是不是在哭闹,对卫崇荣说道:“你先走吧,他哭一哭就没事了。”卫崇荣顿时觉得,他爹比君情温柔多了。

    卫崇荣是不敢劝君情的,只能用同情的眼神看着君华,朝他挥了挥手就转身走了。

    他刚迈出两步,君华就从小声抽泣变成了嚎啕大哭:“荣哥哥,你不要走啊!荣哥哥”

    卫崇荣不敢停留,落荒而逃。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他走得越是拖拉,君华哭得越是凄惨。

    回家路上,卫昭突然问卫崇荣:“荣儿,你是不是很喜欢弟弟?”看他每次和君华分开,都是不依不舍的,两个小毛孩子,搞得那么缠绵像什么话。

    卫崇荣闻言,脑子里警铃骤响。他们回到渝京三年了,皇后不知问过卫昭多少次他的婚事,最近卫夙也问上了,大有直接塞个王妃或者内君过来的意思。

    “荣儿,我问你是不是喜欢弟弟?”迟迟等不到卫崇荣的回答,卫昭又问了一遍。

    卫崇荣赶紧摇头,认真道:“我不喜欢弟弟,我只喜欢小猴子。”话一说完,他又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便不好意思地垂下了脑袋。

    卫昭还很年轻,就算姜澈已经娶了谢秀,他也有可能在未来的岁月中遇上某个爱上他并且他也爱着的人。无论那个人是谁,他们要生儿育女都是很正常的事,自己凭什么阻拦。

    “你是担心有了弟弟,爹爹就不疼你了吗?”卫昭见卫崇荣闷着不说话,便道:“荣儿,你不用担心,我以后不会成亲,你也不会有弟弟妹妹的。”

    卫崇荣赶紧辩白:“爹爹,我不是这个意思。只要你高兴,娶几个回家生几个孩子,我都无所谓的。”卫昭笑了笑,没有再说下去。

    春去秋来,花落花开,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

    在卫崇荣熟悉的前世记忆里,永嘉四十九年之于大衍皇朝,绝对算得上是黑暗的一年,仅次于更黑暗的永嘉五十年。

    年初,中书令顾尧病逝,卫夙以原左侍郎薛瑞接替他的位置,在朝上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薛瑞是何许人也,没落世族出身,通过察举入仕,在七品县令的位置上蹲了十余年,毫无进益。却因皇帝某次巡幸时,进献了一位得用的游方高人,进而得了皇帝青睐,从此一飞冲天。

    皇帝日益年迈,身体愈加衰败,他不信太医,反而信奉游方术士的话,薛瑞也因此步步高升。

    巫蛊之祸的起始,源自卫夙的一场重病,当太医的汤药不能缓解皇帝的病痛,而术士的丹药却能迅速见到成效时,皇帝心底的天平不自觉就朝着倾斜了。

    因此,听到有术士说,他的病是由于巫蛊作祟造成的,皇帝毫不犹豫就信了,顿时勃然大怒,他让薛瑞全权负责,将此事调查清楚。

    薛瑞手持尚方宝剑,与其说是查巫蛊案,不如说是铲除异己,有卫夙的支持,谁敢与他为敌。

    终于有一天,薛瑞带着人从东宫的花园里挖出了写有皇帝生辰八字的桐木偶人

    至此,巫蛊之祸的大幕,徐徐拉开

    今年的开始和卫崇荣的记忆是一致的,分毫不差。

    正月还没过完,陈院使就告诉皇帝,齐国公怕是快要不行了。

    因着秦王卫昭和齐国公世子顾毓曾是同学,卫崇荣和顾川现在也是同学,卫昭带着卫崇荣亲自到齐国公府看望了顾尧。

    看着两目通红的顾川,卫崇荣除了好言相劝也是无可奈何。生老病死,皆是定数,非人力所能挽回。纵然他能预知后事,可有些事,却是不能改变的。

    随后,皇帝亲自造访齐国公府,以示对顾家的恩宠

    顾尧病故,顾毓袭爵、丁忧

    卫夙以原尚书令孙舒为中书令,填补了顾尧留下的空缺,而尚书令的位置,则是给了守孝三年期满,刚刚起复的上官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