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夫卡 地狱里的温柔-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另一方面,理解世界,理解自我和他人,却意味着艺术创作上的自明性。关于这一点,天才的文化和艺术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在尚未得到第一手资料时,便作出了精彩的评论,可见这种自明性给他留下的印象之深。他说:〃卡夫卡不知疲倦地分析、回想一个人的仪态,他总是十分惊奇地回想那些事情;从一个人的仪态中,他找到了自己思想的依据,那些依据是前世遗传下来的,他还从中得到了无穷无尽的思考对象。〃据卡夫卡后来的终生朋友马克斯·布洛德回忆,卡夫卡曾经跟他谈到〃真实、简单的事情〃。卡夫卡只喜欢真实、简单的事情,他认为其中充满了魅力,并为此而赞叹。相反,他对一切人为的、杜撰的东西都不屑一顾,无论其手法有多么高明、表面有多么漂亮。〃为了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他还引用了霍夫曼斯塔尔的一句话:'屋里面,走廊上的湿石块散发出阵阵气味。'卡夫卡说完这句话,沉默了好久,没有作任何解释和补充,好像这个句子中的深奥涵义是不言而喻的、用不上做任何解释。〃参见瓦根巴赫:《卡夫卡传》,第43、44页等处。
  与〃自明性〃相应,在布伦塔诺的思想特征和卡夫卡的气质之间存在着另一种同样重要的对应,那就是引人注目的真诚和明彻。布伦塔诺本身就是一位知识渊博、逻辑明彻的思想家,他的研究内容虽然高度抽象,但思想追根溯源,思路清晰明快,同时具体的语言表达又非常简洁而准确,毫无暧昧不明之处。众所周知,卡夫卡的人生和创作中都鲜明地具有着类似的特点:无论其实质是如何令人费解,给人的感觉都是非凡的清晰、简洁和准确,就像他好几张照片中那深深打动人的眼神一样。
  也许正因为如此,后来,卡夫卡的艺术创作表现出深刻而细腻的心理穿透力,往往在梦境般的氛围中,达到惊人的逼真程度,并因此而形成震撼性的艺术力量。在这方面,卡夫卡自己认可的代表作之一《变形记》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深刻而细腻的艺术穿透力,使加缪这样的艺术和思想大师也为之感叹不已,并正确地评价为〃一部明察秋毫的伦理学的惊人的画卷〃。究其原因,人们自然会想到〃设身处地〃的布伦塔诺哲学,想到布伦塔诺心理学明察秋毫的当代性力量。也许正因为如此,卡夫卡的创作极为难能可贵地接近了存在本身。这使得他成为人类文学和精神史上如此令人关注的现象。到后期,卡夫卡在生活和创作中更是成熟地体现出不少引人注目的特征,令人想到布伦塔诺可能对他产生的影响。在人生问题上,他明确表达出这样一些观点:〃一切取决于自愿和欢乐〃,〃人终生奋斗,锲而不舍,所执着的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对自己以及对世界的态度,……这是人自由的条件。〃而他的艺术意象更是令人想到一种布伦塔诺式的精神之眼及其投射。例如,在著名的《城堡》中,人们读到这样一些平易然而不朽的描写:城堡还像往常那样静静地屹立着,它的轮廓已经开始消失了;K还从未见到那儿有一丝生命的迹象,也许从那么远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看出什么东西来,可是眼睛总希望看到点什么,它受不了这种寂静。每当K凝视城堡的时候,有时他觉得仿佛在观察一个人,此人静静地坐着,眼睛愣愣地出神,但并不是因为陷入沉思而对一切不闻不问,而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仿佛他是独自一人,并没有人在观察他。可是他肯定知道,有人在观察他,但他依然安静如故,纹丝不动,果然,观察者的目光无法一直盯着他,随后就移开了,不知这是安静的原因还是安静的结果。今天,在刚刚降临的夜色中,他的这种印象更加强了,他看得越久,就越看不出,周围的一切就更深地沉入暮色之中。卡夫卡:《城堡·变形记》,韩耀成、李文俊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93页。 
 
 
第三节 〃读书与讲演之家〃和克莱斯特
 
  在费迪南…卡尔德文大学校园内,除了〃布伦塔诺沙龙〃,另一个学生组织〃读书与讲演之家〃也是卡夫卡经受文学和思想洗礼的重要场合。这是一个以日耳曼学生为主的德语学生组织,其目的是要以德意志精神教化参加者,给人以当时杰出的科学和艺术思想的薰陶。当时,这一组织气氛尚较为自由开放,允许犹太人参加,其成员一律平等享受诸多优厚待遇。卡夫卡和某些犹太同学一进校园就参加了这个组织,而没有参加犹太学生组织,显然主要表明试图与日耳曼人同化的努力;但是,至少对卡夫卡来说,对德国文学和思想以及更广阔的文学和思想天地的心仪,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1902年,〃读书与讲演之家〃出现了一位新成员,他就是比卡夫卡低一年级的法律系新生马克斯·布洛德,一位性格活跃的文学爱好者。10月23日,刚入校门不久的布洛德在该组织发表了一篇锋芒毕露的演说《叔本华哲学的命运与未来》,对叔本华作出高度评价,而对卡夫卡当时所崇拜的尼采却予以严厉的批评。这促使卡夫卡一反平时的羞怯和迟疑,散会后坚持要陪同这位并不相识的人回家,以便给予相应的批评和反击。谁知道,这场冲突反而成了他与布洛德终生友谊的开端。
  结识布洛德这样一位活跃分子,对卡夫卡的文学活动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一年后,卡夫卡在〃读书与讲演之家〃已不再仅仅是旁听,而成为有关艺术问题的报告人。随后三个学期布洛德成为文学艺术部负责人,由于他出色的文学和组织才能,有关的活动开展得极为丰富多采。在这些过程中,卡夫卡的文学视野得到极大的开拓。在大学时代,卡夫卡阅读研究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黑贝尔、海涅、马尔摩斯·奥勒利乌斯、格奥尔格、克莱斯特、凯勒、施蒂弗特、托马斯·曼、梅特林克、爱默生、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高尔基、狄更斯、拜仑、福楼拜、左拉、斯汤达、儒勒·凡尔勒、斯特林堡、汉姆生等等,其范围从德国到比利时,从美国到俄国,从英国、法国到瑞典、挪威,不一而足。值得强调的是,卡夫卡特别注意阅读自传体文学作品,如歌德的《日记》、《旅行日记》、《诗与真》、《伊菲革尼亚》以及《歌德谈话录》,格里尔帕策、黑贝尔和斯汤达等人的《日记》,拜仑的《日记与书信选》,马尔摩斯·奥勒利乌斯的《冥想录》,福楼拜、叔本华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传记,等等。大概,生活的不幸赋予他一种直觉、一种关注,使他想要透过文化现象,进一步了解人性深处那些隐晦朦胧的东西,以及与之相应的存在本相。一次,在一口气读完近1800页的黑贝尔日记后,他向朋友写信谈了自己所受到的强烈震动:
  ……就好像我成了穴居人。刚开始时为了好玩把一块大石头在洞口翻来翻去,但当这块石头挡住了洞内的光线,堵住了空气时,不禁慌了,使出奇怪的狠劲,想要把这大石头推开。但这时大石头重了十倍,而这个人必须在恐惧中集中全身力量,才有可能重见阳光,重新呼吸新鲜空气。这些天我根本无力拿笔,因为看着这么一种生活天衣无缝地不断向上高耸,高得用望远镜几乎都看不见顶,良心就平静不下来。可是良心上如果有了一个很大的伤口,倒是有益的,这样它对每挨一口咬都会更加敏感。我认为,只应该去读那些咬人和刺人的书。如果我们所读的一本书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使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或者像你信中所说的,读了能使我们愉快?上帝,没有书,我们也未必不愉快,而那种使我们愉快的书必要时我们自己都能写出来。我们需要的书是那种对我们产生的效果有如遭到一种不幸,这种不幸要能使我们非常痛苦,就像一个我们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人的死亡一样,就像我们被躯赶到了大森林里,远离所有的人一样,就像一种自杀一样,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卡夫卡书信日记选》,第139…140页。
  显然,在那些显赫的文化现象的背后,在人群、光荣和鲜花的一旁,卡夫卡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化人物们进行着某种实质性的会面和交流。和常人相比,他更关注的是这些文化人物的血肉之躯,以及他们在孤独中、在不幸中、或者在不为常人所知的时空中那些更真实的状态。与其说他在阅读,不如说他在寻找、在发现。用走投无路的眼光、用与众不同的视线,他找到了真正与自己哀惋伤痛的生活发生撞击的东西。
  大学时代的阅读和研究是一个平台,它为卡夫卡一生的精神生活奠定重要的基础。一些作家当即与他发生碰撞,一些作家他将终生研究和阅读,一些作家后来把他引向另一些相关的作家。卡夫卡后来的发展表明,某些作家和作品将对他产生重要影响,如狄更斯:〃他对事物的掌握,他在外界和内心之间保持的平衡,他对世界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出色而又简明的描写,他的非常自然的匀称。〃如斯特林堡:〃我不是为了读他而读他,而是为了躺在他的胸口。他将我像孩子一般抱在左臂上。〃如福楼拜,他对于卡夫卡就像斯特林堡对于卡夫卡一样:〃人只有闭上眼睛,从自己血液的流动中感受教育〃。福楼拜曾经希望〃写一本与一切无关的书,一本与外部世界只有最小联系的书,它只是由自身风格的内在力量而得到统一〃。对于卡夫卡,福楼拜不仅意味着艺术风格的典范,而且更是生存意义上的良师益友,他和福楼拜一样,把艺术创作看作唯一赖以生存的〃海上绝壁〃。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自己的〃死屋〃人生,他笔下人物的〃地下室手记〃,对于生来就身陷囹圄的卡夫卡,无疑会有着〃教科书〃般的意义。此外,对尼采、帕斯卡、弗洛伊德这样一些人的兴趣,将使卡夫卡日后的艺术创作具有深刻而强烈的思想性。弗洛伊德父辈发家史与卡夫卡父辈发家史几乎完全一样,他的理论就像卡夫卡的人生一样,正是世纪之交奥地利社会状况、经济状况和道德状况的一种典型产物。而对于帕斯卡这样一位病弱而早夭的天才,这样一位〃宇宙间最脆弱然而有思想的芦苇〃,卡夫卡曾以极大的兴趣加以研读。他不一定无条件地赞成各位作者的思想,但却至少从中受到宝贵的锤炼和砥砺。
  有趣的是,在那些日子里,卡夫卡还以很大的兴趣关注过中国文学艺术,尤其是中国诗歌。他阅读了德国作家汉斯·海尔曼编译的《中国的抒情诗选——从公元前十二世纪至今》,其中李白、杜甫、苏东坡、杨万里等人的诗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使他领悟到中国文学艺术对诗意和象征的强调,感受到中国文学艺术巨大的吸引力。早在《一场斗争的描写》中,卡夫卡就已涉及到中国诗歌,在后来致恋人或友人的书信中,他甚至反复引证了中国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这是他最喜爱的中国古诗之一。在这些书信中,他还不止一次谈及中国诗歌。在他重要的作品《中国长城建造时》(包括著名的《皇帝的圣旨》)中,也能看到中国文学艺术向他提供的背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中国绘画、中国木刻艺术将成为他赞叹的对象,而孔子的《论语》和《中庸》、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以及《列子》等将列入他最钟爱的书籍。
  但是,在星汉灿烂的作家群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悲剧性的德国诗人、剧作家海因里希·封·克莱斯特。克莱斯特于1777年出生在一个古老的普鲁士贵族军官家庭。16岁时便为遵循家风而入伍,6年后因无法忍受军营生活而退伍。随后便投入了漫无目的然而狂热的学习和研究中。对康德和费希特的研究破灭了启蒙主义时代给他树立的世界观,使他在24岁那年陷入精神危机。他深感人类生活为不稳定、不确定的未知因素主宰,在接下来的10年之间,在担心成为〃命运之傀儡〃的恐惧中,他努力想去把握自身命运,实施自己的〃人生计划〃,但由于行为随意和散漫,由于心态和感情的瞀乱,他始终在神秘而不可知的命运中颠沛流离,并在34岁那年与情人一道自杀。
  在艺术创作上,克莱斯特与由歌德所代表的古典人文精神形成极端的对照,他向后者的价值观念中引入了阴森的怀疑。他的文学创作常常都是病理和心理因素的突发性产物,往往事先没有任何迹象,便直接涌现于潜意识深处。他的作品总是倾向于表现灾难性的结局,而他所揭示的原因则是经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伦理-人际关系的脆弱,心理动机的深不可测,以及命运对〃人类生活〃造成的袭扰和不安。正因为如此,歌德把克莱斯特斥之为〃病态的心灵〃,〃就像一个本来天生丽质的肉体患了不治之症〃,让人即便想表示诚恳的同情,仍不由自主感到〃恐怖和嫌恶〃。
  令人注意的是,在卡夫卡和克莱斯特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和对应之处。他们都在严厉的家庭环境长大成人,都面对家庭对他们的现实期望,然而都相对地缺乏处理现实生活事务的能力和兴趣;他们的伦理-人际关系都显得极为紧张;他们都对爱情表现出难以缓解的需要,都陷于旷日持久的订婚状态,而结果都不了了之;他们在爱情上都表现那么强烈,但作为天生的艺术家,他们自我保全的本能也都更为强烈;他们都执着于艺术创造,都拒绝迎合时代的标准和期望值,并因而使他们自己不被世人理解,久久得不到承认;他们都倾向于执迷,无论他们所关注的事物是多么细小,他们都会以强烈的热情执迷其中;尤其对于他们所关注的基本道德和哲学问题,只要条件允许,他们都会沉浸于忘我的思考之中;克莱斯特在34岁死于自杀,而后面我们将看到,卡夫卡在34岁也终于染上〃自杀性〃的肺结核;他们都各自有着程度不同的死亡冲动和自杀倾向;他们都那么珍视男子气、珍视决断和性格的统一,但也都那么多变、分裂和病态;他们都永远绝望,永远摇摆于执着的努力和彻底的放弃之间……
  两个人生存状态上这样一种高度的对应并非偶然,它既显示了不同命运之间的共性,也暗示了文化人格之间的认同和影响。在卡夫卡最后的岁月中,他的青年朋友雅努施曾向他谈起当时红极一时的超现实主义先躯诗人阿波利奈尔,卡夫卡却以高度的教养,含蓄地表示了断然的否定。他认为真正的艺术是痛苦的分娩而不是技巧的造作。只有骗子才会对技巧的造作感兴趣,真正的艺术家总是避之唯恐不及。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克莱斯特小说集:〃这才是真正的创作。语言非常清楚。您在这里找不到矫饰的语言,看不到装腔作势。克莱斯特不是骗子,也不是逗趣者。他的一生是在人和命运之间……[梦幻]似的紧张关系的压力下度过的,他用明确无误的、大家普遍理解的语言照亮并记述了这种紧张关系。他要让他的……[梦幻]变成大家都能达到的经验财富。他为此而努力,却不耍言语游戏,不作评论,不施用诱惑。在克莱斯特身上,谦虚、理解和耐心变成任何一次分娩的成功所需要的力量。因此,我反复阅读克莱斯特的作品。艺术不是瞬即消逝的惊愕,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典范。〃雅努施:《卡夫卡对我说》,第186页。
  克莱斯特把生活看作敞开的伤口,暴露在每日的生活面前,不断受到新的刺激、污染或斫损,永远难以愈合。卡夫卡也是这样。〃伤口〃成为卡夫卡人生和艺术的一道寓言,〃正握着生命的痛处〃。在他的文字中不断出现伤口的意象和隐喻:〃可是良心上如果有了一个很大的伤口,倒是有益的,这样它对每挨一口咬都会更加敏感。〃〃但是,我像一个遍体鳞伤的人,只要不碰不磕,我就能在百般痛苦中苟延残喘下去……〃
  〃……这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创伤渠道。在渠道内,每一阵疼痛都在来回游动……〃〃这场风波对我说:……你的头像正在溃烂的伤口……〃〃我蒙受着如此巨大的疼痛,这是因为伤口已经有好久了,积重难返啊!我有这种疼痛,并不是因为伤口很深,也不是因为伤口在溃烂。〃〃当然这里还存在着创伤,其象征只是肺部创伤。〃〃如果真如你所断言,肺部的伤口[卡夫卡后来所患的肺结核]只是一个象征,伤口的象征,F[卡夫卡后来的未婚妻菲莉斯]是它的炎症,辩护是它的深处,那么医生的建议(光线、空气、太阳、安静)也就是象征了。正视这个象征吧。〃〃血并非咯自我的肺,而是咯自……一道致命暗伤。〃而在难得被他自己认可的极少几篇作品之一《乡村医生》中,〃伤口〃这一隐喻的运用更令人不寒而栗:——此时我发现:这孩子确实有病。在他身体右侧靠近胯骨的地方,有个手掌那么大的溃烂伤口。玫瑰红色,……蛆虫……从伤口深处蠕动着爬向亮处。可怜的孩子,你是无药可救的了。我已经找出了你致命的伤口;你身上这朵鲜花正在使你毁灭。见《卡夫卡小说选》,下同。
  接下来发生的关于〃伤口〃的事情就更为恐怖而神秘了,有关的描写是卡夫卡问题中最令人关注的文字之一,它们是卡夫卡对人类和自己所下的一个诊断:〃你要救我吗?〃这孩子抽噎着轻轻地说,他因为被伤口中蠕动着的生命而弄得头眩眼花。
  ……于是这家人和村子里的长者一同来了,他们脱掉我的衣服……把我放在朝墙的一面,靠近孩子的伤口。……〃你知道,〃我听到有人在我耳边说:〃我对你很少信任。……你不但没有帮助我,还缩小我死亡时睡床的面积。我恨不得把你的眼睛挖出来。〃〃你说得对,〃我说:〃这的确是一种耻辱。但我是个医生。那我怎么办呢?……〃〃你以为这几句道歉的话就会使我满足吗?哎,我也只能这样,我对一切都很满足。我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来到世界上;这是我的全部陪嫁。〃〃年轻的朋友,〃我说:〃你的错误在于:你对全面的情况不了解。我曾经去过远远近近的许多病房,可以告诉你:你的伤口还不算严重。只是被斧子砍了两下,有了这么一个很深的口子。许多人都自愿把半个身子呈献出来,而几乎听不到树林中斧子的声音,更不用说斧子靠近他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