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三国之天下诸侯-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上都走得很近,在地里位置上,都选择了益州为攻略目标,刘虞、张鲁成了我们共同的大敌,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们三家都只能团结一致、合则百利,两位以为呢?”

    王牧久呼应道:“岳兄所言,也正是我想想说的。因为犬子能力不足,王家天下前期发展得并不顺利,如今倒是被天下人小瞧了。感谢两位还能看得起我王家,希望以后大家能密切合作。”

    王牧久姿态摆得很低,让其他两位觉得他很谦虚、很好合作。

    李普紧接着道:“来之前,祖父告诉我,岳、王两位家主都是我的长辈,无论哪方面都比我强,以后多听两位的意见,我个人也深以为然,还请岳叔、王叔以后多多关照!”

    说完,还正儿八经地起身分别给两个老大鞠了一躬!搞得岳青云和王牧久惊讶地互视一眼:这跟传说中的不一样啊,难道吸取教训、改邪归正了?

    还是说,李家纨绔的素质其实还不错?

    岳青云的笑容更加亲切了:“既然两位都有如此亲善的意愿,那就再好不过!希望在今后的合作过程中,我们三家之间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接下来,请大家畅所欲言,就我们三家结盟的战略目标都说一说!”

    王牧久谦让了一下,李普却坚持让他先来。

    于是,王牧久不再客气,开口道:“在华夏区玩家势力之争中,很遗憾,我王家并未占得先机,空有华夏顶尖势力之名,却成了吊车尾的存在。

    “自接手王家天下在游戏中的势力后,我也只好面对现实,避开中原和江南,哪怕在西南的益州,也只是选择了一个面积仅有两县之地的郡国——犍为属国,如今也只是占领了其中的朱提县。

    “目标嘛,想必两位也看得出来,全据犍为属国以成就华夏最小的二级诸侯,站稳脚跟后,扩充势力、扩大地盘!”

    王牧久说完,看了一眼李普。

    李普自也不再客气:“神女峰在天下诸侯中,也一直受到某些敌对势力的针对,发展的不是很顺利,与王家天下差不多,想来想去,只能远避西南,潜心发展,争取将来再与他们争一日之长短。

    “如今,总算在永昌郡比苏县站稳了脚跟,成就三级诸侯。值得高兴的是,益州南部虽然一直被称为蛮荒之地,但其实汉民并不少,蛮族作为兵源,比汉族素质更高。

    “如今,比苏县下辖人口八百余万,统治已彻底稳固,下一步,准备攻略叶榆县、邪龙县。

    “只是,永昌地域辽阔,下辖不韦、嶲唐、比苏、叶榆、邪龙、云南、哀牢、博南等共八县,想要全据永昌,成就二级诸侯,就不如王叔只有两县之地的犍为属国了,这一点,我的眼光真不如王叔!”

    说完,笑着摇了摇头。看不出是苦笑还是自得。

    岳青云看两家说完,站起来,走到一面墙上的大地图前,手指不断在地图上划动,介绍道:

    “两位的永昌县、犍为属国、加上我上庸所在的汉中郡,我们三家刚好成鼎足之势,镶嵌在强大的益州牧刘焉治下。

    “王兄、李城主,如今天下形势基本明朗。霸刀盟、雪未央、天马城、颜家等的并州联盟,注定会全据并州、北控草原、东争冀州、虎视关中;

    “神州盟占据东北,将与刘虞在幽州争雄;

    “天山派、李氏王朝将与马腾韩遂争夺西凉霸主之位;

    “中华盟全控合浦、经略海南岛、北望交州;

    “新的轩辕盟、昆仑帮已经结盟,以地大物博的辽阔扬州为目标;

    “而青州、兖州、豫州、徐州等中原之地,有曹操、袁绍、陶谦、公孙瓒、刘备、孔融等人在其中争夺,眼看也是诸雄混战的局面;

    “孙坚则迟早在长沙向荆州牧刘表发起挑战,以争夺富庶的荆州之控制权;

    “虽然不愿承认,但事实就是,玉皇宫、王家天下、神女峰三家,在如今的华夏顶尖势力中,只能算中下游水平,既没能力也不值得跟比我们强大的势力在中原、江南打得头破血流。

    “如今,我们三方面对西南霸主刘焉,可谓敌强而我弱,现实逼得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守望相助!

    “但好消息也不是没有。纵观整个华夏,与刘焉父子、张鲁等争夺益州,风险最小、收益最大。按照历史记载,刘焉只能活到194年。刘焉去世之后,接任益州牧的刘璋和汉中太守张鲁只是平庸之辈。

    “而这,正好给了我们三年蓄积力量、厉兵秣马的时间,三年生聚、三年教训,刘焉去世之日,就是我们三家联手发起益州争夺战之时!若大事可成,将来未必不能全据益州、兵出长江!以三国时刘玄德称帝之资,与华夏群雄争锋!

    “所以,我提议,我们三方组建西南联盟,目标:全据益州,以成霸业!”

    岳青云说得热血沸腾,王牧久、李普禁不住起身鼓掌!

    接下去的谈判很顺利,三家的领土都没有接壤,面对庞然大物刘焉,自然以掀翻强敌为当前要务!

    至于攻下益州之后,将来以谁为主,以谁为辅,利益的蛋糕如何划分,此时分说,不是徒增烦恼吗?

第三八八章 山东诸侯() 
    山东、山西,不是后世的省份名称,而是一个与南方、北方一样的地域概念。

    从地理上讲,秦岭淮河以南称南方,反之称北方。

    在古代,崤山、函谷关以东称山东,以西称山西。

    当然,这指的是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不过是蛮荒之地,不算入山东山西的地域概念。

    诸侯讨董过程中,山东诸侯挂了九路,留下了大量的权力真空,给了曹操袁绍等进行重新政治洗牌、跑马圈地的空间。

    叶腾杀济北相鲍信、冀州刺史韩馥;颜若妤杀广陵太守张超;霸刀杀东郡太守乔瑁;沈玉央杀兖州刺史刘岱;罗瑞杀山阳太守袁遗;岳青云杀豫州刺史孔伷;河内郡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杨分别死于两个华夏一流玩家势力之手。

    诸侯讨董结束之后,除了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以及被杀得几乎只剩下光棍一条的陈留太守张邈,回到原来的地盘重新任职外,剩下的诸侯如曹操、袁绍、公孙瓒,在山东留下大量权力真空之时,玩起了互相举荐升官的把戏。

    首先,曹操举荐被龙啸天袭了老巢的公孙瓒任东郡太守,然后袁绍举荐骁骑校尉曹操任兖州刺史,曹操、公孙瓒共同举荐袁绍出任豫州牧。

    最后,连刘备都占到了便宜。

    虽然此时的刘备,在袁绍、曹操心中还上不了台面。但在其本人的垂泪恳请下,公孙瓒好歹看在同窗之谊的份上,举荐他出任秣陵县令。

    虽然一纸荐书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没关系,此时的扬州牧可是汉室宗亲刘繇!刘备登门之后,细叙同宗之谊,加上此时的扬州叛乱不断、蛮族时常下山骚扰,刘繇手中正好缺少一有力打手,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刘备很顺利地出任了实权的秣陵县令!

    ——————————

    曹操回到兖州之后,在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公孙瓒、以及曹家、夏侯家的支持下,很快坐稳了兖州刺史的位置。将山阳、济阴、泰山郡三郡太守,及东平、任城、济北三国国相都换成自己的亲信。荀彧、钟繇、毛玠、程昱、夏侯惇、曹仁等或实任、或兼职,纷纷成了郡守、国相级的高官。

    刺史不同于州牧,无权任命此等高官。但没关系,曹孟德非常人可比,只要在濮阳刺史府将这些荐书写好,一式两份,一份找信使送往长安的朝廷,一份交给升官的手下即可。

    你没看错,曹孟德依然将兖州刺史府设在东郡的濮阳。

    曹操从来没想过将东郡真的交给公孙瓒,之所以举荐公孙瓒为太守,仅仅是觉得公孙瓒是个不错的将领,也看上了他手上精锐的白马义从!

    公孙瓒来到东郡以后,发现政务上他一点也插不上手,曹操直接向朝廷举荐他为镇东将军,然后打发他与夏侯惇、曹洪等一起去泰山剿黄巾余孽去了。作为一支新来的客军,公孙瓒寄人篱下,屁都不敢放,只能乖乖地往泰山郡开去。

    对公孙瓒是不让他插手政务,对张邈是不让他插手军务,将公孙瓒打发走的同时,曹操任命乐进乐文谦出任陈留都尉,统领整个陈留郡的军权!

    至此,曹操完成了兖州名义上的政令、军令的统一。

    当然,之所以只是名义上的,是因为曹操其实只是梳理了人事关系,大部分新任命的太守、国相、都尉、县令等要做到名副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时的兖州,依然没有从黄巾之乱中恢复过来,民生凋敝、黄巾余孽纵横于野,甚至整个泰山郡都为黄巾军所占据!

    但是,没关系,曹操不介意将到手的江山重新打一遍,让它彻底化蛹为蝶,成为自己的大后方,为未来争夺天下奠定坚实的基础!

    ——————————

    相比曹操,袁绍的基础要雄厚得多。

    首先从家族的角度看,虽然同是官宦之后,曹家毕竟是太监之后,常受诟病;而袁家四世三公,海内人望,从曹操作为诸侯讨董的发起人,而盟主却让袁绍当可见一斑。

    在大汉天下中,不但豫州是袁家的传统地盘,而且冀州、青州也由袁氏门生韩馥、臧洪掌权,即使韩馥去世,袁绍依然不费一兵一卒,占据了冀州的大部分地盘。

    所以,诸侯讨董结束后,袁绍顺利登上豫州牧的高位,可以随意任命豫州各郡国的太守、国相、县令,是实打实的地方军阀。

    此时的豫州,无论哪个方面,都非曹操的兖州可比。

    豫州,又称中州。夏禹分九州时,以豫州为中心。一直以来,它都是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比起曹操的兖州来,更是全方位超过:

    军事更加强大。先不论下辖各郡的郡兵,单单袁家的私兵,都非一般诸侯可敌。

    社会更加稳定。豫州野外的黄巾余孽,相对于豫州强大的政府军来说,简直不值一提,适足以当做野怪拿来练兵刷等级!

    经济更加富庶。堪与黄巾之乱前的冀州、荆州相比,居于大汉十三州之首;

    人才更加鼎盛。著名的颍川书院就在豫州境内,同为出身世家,书院对袁绍的人才支援,没有任何障碍。

    支持更加有力。豫州境内无论是官吏,还是士绅,听说袁绍担任豫州牧,不但没有任何的不满,而且马上以钱粮、人才、资源表达支援之意。

    所以,袁绍登上豫州牧之位后,他只是直接任命沮授为別驾、颜良为都尉掌管文武之后,就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冀州、青州等地。

    可以说,如今的袁绍,是华夏区惟一的超级诸侯!

    其他的诸侯,如董卓占司隶、刘表占荆州、刘繇占扬州、刘焉占益州、刘虞占幽州、曹操占兖州,都只能算一级诸侯,而且境内还不乏挑战力量,不少的郡国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当然,超级诸侯也有超级诸侯的烦恼。

    比如,冀州的常山国,还被叶腾占着,对袁绍来说,如骨鲠在喉,加上袁氏坞堡被袭,让袁绍恨之入骨,随时随地想着报仇雪恨。

    更可恨地是,青州的袁氏门生臧洪好像也不那么听话,有脱离袁氏自立之意,简直忘恩负义嘛,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三八九章 鸿蒙书院() 
    天下大势,虽然必须关注,但叶腾深知,立足自身、提升实力、发展天马城、强大镇北军,才是根本!

    各家盟友离开之后,叶腾关注的目光,首先投向天马城的教育体系。

    陈宫刚刚就任常山国相没多久,才刚刚理顺常山国的军事安全、官吏系统、和民生供应,还来不及顾及投入大、收益缓的教育问题。

    所以,如今天马城势力教育的主管之責,落在身兼雁门郡长史与天马城县丞的林风身上。

    叶腾将陈宫、林风招来之后,不等他们坐稳,就抛出了会议的主题:

    “如今万事繁杂,我们直奔中心议题。此次找你们来,是为了我天马城的教育体系和文官培养问题。

    “公台参与了此次并州联盟的盟约签订,自然清楚,我们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拿下太原郡和上党郡,这两个都是并州核心大郡,从势力发展的角度出发,我恨不得明天就将它们纳入治下。

    “而且,凭我们的军事能力,和我个人所拥有的神石空间,攻下并守住它们,确实难度不大。

    “但是,我们不是去那里进行破坏性抢劫,而是要把它们治理成如雁门郡一般的稳定后方,使我天马城势力更加兵强马壮、底蕴丰厚,若无力治理,此两郡之地反成负担,攻之何益?

    “想要治理好新占之地,除了军事保障、以及前期投入足够的钱粮之外,最重要的是政治清明!而治政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官吏人才。

    “如今的大汉朝廷,已日渐成为历史名词,今后,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将成为常态,强者跨州连郡,弱者朝不保夕!天马城有地盘不断扩大的雄心,我的目标是将整个冀州纳入治下!

    “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一个县官吏不足,我们可以去挖、去抢,但是,一个郡呢?一个州呢?还有地方挖、抢吗?

    “所以,只要天马城势力还想立足于华夏北方,并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从现在起,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官吏培养系统。这才是官吏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我想,我要说的问题,表达得很清楚了。请公台、伯远就我天马城势力官吏培养体系的现状,和提升之道提出建议与对策!”

    陈宫与林风对视了一眼,在陈宫的示意下,林风开口道:

    “我天马城势力,当前虽然每个县都有私塾,但是发展不均衡,数量也不足。

    “以雁门郡为例,自主公担任太守以来,百姓的生活日渐富裕,如今许多民众都有让孩子读书识字的愿望,但我们没有那么多私塾,先生的数量也严重不足。

    “按正常需求,每一个县数百万人口,需要的私塾至少数十个,但如今多的县城有七八个,少的只有三四个。

    “学堂方面,天马城内的学堂比较健全,但雁门郡因为办的时间比较短,明显有一些差距。究其原因,还是高水平的教书先生数量不足。”

    其实叶腾重视教育,重视培养官吏,陈宫、林风并不是今天才知道,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书先生的数量就那么多,能有什么办法?

    林风说罢,陈宫也点头道:“常山国现有的私塾也很少,随着主公对常山国的大批钱粮投入,百姓的生活也会日渐富裕,读书识字的意愿肯定会提高,将来也会出现教书先生不足的问题。”

    叶腾沉声道:“在教育上,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得克服,无论多高的钱粮我们都得投入。

    “在教书先生的问题上,请你们与手下的官吏群策群力,多想办法。我这里给你们提几个建议:

    “教书先生的来源问题,首先要考虑自己培养,现在在学堂上学的孩子,只要毕业,就可以鼓励他们去当先生;

    “其次是提高待遇。教书先生的薪资待遇可以进一步提高,提到高于吏员的水准,提高到让其他势力的寒门士子都愿意来、一些不得志的世家旁支子弟也愿意来的地步,薪资高了,还可以请锦衣卫帮忙去华夏各地宣传宣传嘛,所谓栽得梧桐木、引得凤凰来。

    “最后,以前的私塾基本都是私办,但以后我们可以不用那么被动,要做到有一个先生,就开始一个班孩子的启蒙教育。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可以让教育场地、设施等人,不能让人等设施。”

    “是,主公!”陈宫、林风都躬身领命。

    叶腾点点头,接着道:“未来的天马城势力,不但要有充足的私塾,还要每个郡有一所公办学堂,学堂录用品学兼优的私塾毕业生继续深造。如此,对先生的文化素质自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还要有一所最高学堂,我的意思是请蔡邕先生主持,争取办成一个不弱于颍川书院、鹿门书院的知名书院!”

    陈宫道:“此法可行。蔡邕先生不但是神级大儒,而且名满天下,在整个华夏的儒生中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只要他愿意替主公主持天马城最高学堂,一定会有不少的儒生慕名而来。”

    叶腾笑道:“请蔡邕出山的事,由我来做!董卓当年用诛三族来威胁他出仕,他只好去了洛阳;我呢,自然是好言好语地劝、诚心诚意地请,绝不效仿董仲颖故事!”

    陈宫亦笑道:“主公出马,事必可成!只是考虑到未来还要共事,不可得罪过甚,否则我担心他以后都不愿跟您打招呼!”

    “多谢公台提醒!没其他事此议就此结束,你们都回去忙吧!”叶腾笑笑说完,然后着重强调道:“百年大业,教育为本!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舍得投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嘛!”

    “是,主公!”陈宫、林风躬身应诺,然后转身离去。

    ————————

    叶腾也没想到,邀请蔡邕出山之事进行得相当顺利。

    当他将自己对天马城势力教育体系的构想向蔡邕陈述了一遍,并且告诉他,想要办一所如鹿门书院、颍川书院那样的最高学堂时,蔡邕的眼睛顿时亮了。

    最后,在叶腾爽快地答应了他提出的四点要求后,蔡邕干脆利索地答应了出掌天马城的教育系统,并出任最高学堂的祭酒。

    这四点要求是:

    一、最高学堂命名为鸿蒙书院;

    二、充足的教育经费;

    三、各郡国学堂及鸿蒙书院的教员和管理层由他聘请、任命;

    四、鸿蒙书院要招收一半来自华夏其他地方的生源,而且毕业后,叶腾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他们出仕。

    事情谈完后,蔡琰忍不住从屏风后面转出来,提出她也要办学、只收女学生,来自后世的叶腾自然不会反对,还帮她说服了蔡邕。

    于是,华夏区第一所女子学堂——大汉女子学堂,华丽诞生!

第三九○章 联邦?邦联?() 
    第三天,叶腾在雁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