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建一个大汉朝-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为了证明自己不比伯符差。轻起大军,跨江而战,可是战败之后,他不思己过,反而将怨气全部撒到了我们娘俩身上。这让我们如何受得!”

    大乔越说越是痛苦,似有将最近这几年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全部掏出来一般,终于有一个男人可以哭诉,此时大乔的情感像是决堤的洪水,一倾而泄。

    “想想那孙翊,到底何德何能成为江东之主?此时不照样成为刘皇叔阶下之囚?我家绍儿,年少英雄,孙权如何不再还位给绍儿?他这分明是有私心!”

    大乔颇为气愤的喊了一句。

    当初孙翊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夺了周瑜的兵权。这一点时至今日,周瑜仍旧很是清楚,而在孙翊大败于刘备之手后。本就缺兵少将的东吴更加难堪!

    太史慈、甘宁降了刘备,陈武、吕蒙最终同样投降了刘备,一大批爱国的仁人志士死在刘备的屠刀之下,潘璋、谭熊、周泰、程普、黄盖、韩当、韩琮等等等等!

    “夫君!投降吧。”

    小乔恳切道:“江东孙氏气数已尽,只有投靠皇叔才能真正得享太平。”

    周瑜一怔,脸上颇有怒色。

    “叔叔!投降吧。”大乔同样劝谏道。

    对于大乔和孙绍二人。周瑜有的只是愧疚,深深的愧疚!

    “我周瑜宁肯死。也决不投降!”

    周瑜怒而喝道。

    大乔、小乔知道周瑜的脾气,看他的样子。应该是打定主意,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拦。

    此时,一旁的孙绍走了过来,凝神注视着周瑜,恳切道:“叔父!绍儿恳求你,投降吧!”

    周瑜闻言,不禁勃然大怒,挥手直接一巴掌摔在孙绍脸上,喝道:“绍儿!你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吗?你愧对你的父亲!”

    孙绍更是一个有脾气的主儿,挥袖拭去嘴角渗出的血迹,站起身来,眼神中充满了恨意,退了一步,使自己和周瑜离得稍远一些。

    “你以为你很英雄吗!?却连自己的女人和孩子都保护不了,你有什么资格称为英雄!?我没有那样的父亲,也没有你这样的叔父!”

    突然之间孙绍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直接咒骂周瑜,说罢,又指着自己的母亲大乔,对周瑜道:“你知道这几年我的母亲是怎么过来的吗?不!你不知道,可是我知道!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望着天边的月亮默默的流眼泪!在街道上看到旁人夫妇二人的时候,母亲总是莫名的伤感!

    这几年来,母亲从来没有笑过!每当我看到姨在得知你征战回来那幸福的笑容的时候,你知道我有多羡慕!难道你忍心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每日以泪洗面?为你一个冢中枯骨守活寡!就为了你一个忠义的虚名!?

    你们一个个的都太自私了!我恨你们!恨你们!!!”

    “绍儿,不要说了!”大乔呜咽道。

    孙绍一把抓住自己母亲的手,走到母亲大乔跟前,搂在怀里,不禁潸然泪下:“母亲,以后就让绍儿保护你!”

    周瑜震惊了,他从来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在他眼中甚至算不得大人的小儿,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很显然,这番话孙绍憋了很久,乃是肺腑之言。

    周瑜凝视着小乔,小乔同样凝视着他!

    就这么四目相对,没有一丝言语。

第八十四章 周瑜归心() 
ps:金秋十月!等你来战!双倍月票!秋风急求

    不仅仅汉朝时候女子地位低下,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普遍低下。

    若是换了任何一个其他的人,孙绍的那一番话很可能就是个屁,放了也就放了!

    可是周瑜不同,他可能是狮子座的,占有欲极强,根本就是一个大醋罐子,加之用情专一,又怎能舍得自己心爱的女人步大乔的后尘。

    ps:这里真的没有一丝挖苦狮子座的意思,其实秋风就是狮子男的,实际上秋风就是这样一个人,用情专一,醋劲够大!

    孙绍能说出那番话来的根本原因是大乔是他的母亲,人们总是对自己的母亲有一种特别的情愫,都知道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但总有一种人地位不可撼动,那便是自己的母亲。

    孙绍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母亲流泪,不舍得自己的母亲痛苦,常年的相依为命之下,才爆发出了今日这般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

    **********

    八角亭内,刘备、庞统二人对坐小酌。

    刘备端起茶杯,浅尝一口,轻声问道:“士元!这江东如此广袤,你何以在三个月内平定江东?”

    庞统则捧起酒葫芦,仰脖子饮了一大口,大笑一声:“主公!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破城!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才是善之善者!

    若是靠着一城一池的打法,再有三五年都未必能够一统江东。可若我等以攻心为上,辅以侵城掠地,必能威慑江东各士族。只有从内部瓦解江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占尽东吴!”

    刘备深以为然,抚掌称善,又问:“那士元可有何具体的策划,不妨说与我听。也让我长长见识。”

    庞统赶忙躬身一礼:“不敢不敢!在下这里不过有一个粗略计划而已,尚需雕琢。”

    刘备同样揖了一揖,兴奋道:“备洗耳恭听。”

    庞统吸了一口气,顿了顿,沉默须臾,道:“主要若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东吴非得周瑜、鲁肃二人相助不可!周瑜自不用说了。东吴大都督,在江东军队中威望甚重,有周瑜相助则事半功倍;

    鲁肃者,此人行军打仗不如周瑜;钱粮内政不如张昭;不过是江北来此避难者而已,但此人贵在平衡。周瑜平生仅推荐一人。便是他鲁子敬,可见二人关系不浅;再者鲁子敬和江北士人关系颇是密切,张昭、诸葛瑾等结和其有交情;最重要者,他和东吴士族力量颇为密切,陆家、顾家和鲁子敬关系最好,张家、朱家同样关系不错;

    而鲁肃本身又是孙权名义上的讲席,若依在下来看,周瑜之后。必是鲁子敬担任东吴第二任都督,唯有这样才能平衡这三股力量之间的矛盾,此人绝对不可小觑。”

    庞统的这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令人恍悟,之前文中曾经听过,东吴势力三大块,枪杆子、笔杆子和钱袋子,如今刘备终于明白,孙权当初为什么选择鲁肃当第二任大都督。为的就是江东局势的稳定!

    鲁肃在整个三国历史上实际上很不出彩,即便是在江东四任大都督里面也是垫底的存在。周瑜帮助孙策开疆扩土,打下了江东基业;吕蒙白衣渡江血洗了荆州之耻。斩杀了关羽;而陆逊其人,大败刘备七十万大军,火烧连营八百里,最后出将入相,位极人臣!

    而鲁肃呢?则是默默无闻的稳定孙刘联盟,看似没有任何作为,实际上假如东吴没有鲁肃,就没有之后的强盛!最初,是鲁肃这等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支持孙权抗曹,极力促成了孙刘联盟;在周瑜死后,江东局势动荡,又是鲁肃鞠躬尽瘁,耗尽精力勉强维持着,在其担任大都督任职期间,江东得到了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农事、军事所有的一切都超高速的发展,可以这么说,鲁肃承担了一个继往开来的角色,默默无闻却功震天下。

    庞统又是一礼,道:“整个江东某只敬佩一人,便是这鲁子敬!只有他是全心全意为东吴谋求发展,此人乃真豪杰也!主公务必将其收入麾下!”

    刘备双手作揖,郑重还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士元之言,备铭记于心!”

    刘备的态度很是恳切,这一刻他像是个学生一样认真和庞统交流着,二人越谈越开心,一时间竟忘记了时间匆匆流逝。

    少顷,周瑜引着孙绍、大乔、小乔三人走出来,在侍卫的带领下顺着廊庭一路走来,恰见庞统、刘备二人开怀畅谈,品评天下,那种场面振动了周瑜的心。

    周瑜何尝不希望抵足而眠,畅谈天下,傲视群雄,只不过一切早在孙权继位之后成了镜花水月,空谈而已。

    侍卫来到八角亭外,抱拳一礼:“主公!周都督来了。”

    “哦?在哪里?”

    刘备回头一瞥,恰好看到远处等待召见的周瑜,嘴角绽出一抹淡笑,站起身来,对庞统道:“士元,咱们出去迎一下。”

    看着皇叔刘备亲自出亭相迎,周瑜内心更是一怔,虽然已经决定投降了,但是他真的不敢奢求得到上宾的对待!可现在,作为一个降将,能得到如此的礼遇,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公瑾老弟!”

    周瑜未及行礼,刘备却率先开口称呼。

    周瑜心里咯噔一下,轻声问道:“皇叔,恕瑜直言,你我相距咫尺,难道皇叔就不怕我。。。。。。”

    周瑜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刘备却是很平静,淡然道:“我相信我的眼光,若你真的趁此机会杀了我,我也绝不会后悔。”

    周瑜默然。顿了顿,忙单膝下跪,尚未全部跪下,刘备的手已经将周瑜抻住,一把拽了起来。淡笑一声:“不必多礼!来,咱们里边聊。”

    周瑜还是一拱手:“常言皇叔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果真如此!罪臣周瑜,拜见主公!”

    此时此刻,周瑜才算是真正的表示归心!

    八角亭内。三人对饮,不过此时茶水已经换成了酒水。

    刘备对周瑜很是坦白,直接开门见山:“公瑾!我欲在三个月内平定江东,不知你可有何高见?”

    此时的周瑜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沉默须臾。拱手一礼:“主公!若要在三个月内平定江东,主公还需要一人相助,否则便是有三年主公都未必能安定江东。”

    刘备淡笑一声:“可是鲁子敬乎?”

    周瑜微怔:“正是鲁子敬。难不成主公也。。。。。。”

    刘备嗯的一声点点头,叹了一口气:“不瞒公瑾,在下又何尝不在寻找子敬,本以为子敬会在广济一战之后和你聚在一起,未曾想。。。。。。唉。”

    周瑜淡笑一声,一揖道:“主公放心。子敬虽然未曾寻我,但我却知晓子敬身在何处。”

    “哦?”刘备身子往前一探,焦急道:“那么公瑾可能将其招来?”

    周瑜沉默须臾。终于道:“瑜必将子敬招来共助主公一臂之力。”

    “好!真是太好了!”

    刘备很是兴奋,顿了顿,道:“现在人已经凑够了,那么士元、公瑾,你们准备怎么平定江东?需要多少人马?”

    周瑜一拱手,直接道:“主公!末将认为。攻心为主,攻城为辅!”

    刘备、庞统互视一番。脸上泛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刘备兴奋道:“这可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适才士元同样献给我一计,跟公瑾之计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甚至连人选都已经选好了。”

    周瑜不禁开始对眼前这个庞统有些好奇,在他看来,能够想出这一条计策的,整个江东不出两人,其一便是周瑜,其二便是鲁肃,未曾想眼前这个丑八怪竟然有如此谋略,真是不简单啊。

    “敢问士元兄觉得何人可当次重任?”周瑜眼神冷凝,略带一丝敌意。

    庞统没有言语,只是淡淡饮了一口酒。

    刘备嫣然一笑,道:“士元推荐的,正是公瑾你和子敬!”

    周瑜简直是不敢相信,平定江东,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功劳,一般人抢功劳还不够呢,他竟然把功劳让给了一个刚刚投靠的外人?

    可是当这句话从自家主公刘备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周瑜不得不信!

    周瑜深吸了一口气,强作镇静,实际上内心早已澎湃,不管刘备会不会委以周瑜这个重任,在周瑜心里已经对庞统刮目相看。

    “承蒙士元兄看得起,瑜不胜感激!”说罢,周瑜深深行了一礼。

    庞统赶忙一揖还礼:“公瑾兄客气。”

    “嗯。。。。。。”

    刘备低着头,不知在想着什么,忽然道:“江东孙氏必不肯束手就擒,那吴郡四大家族肯定会联手反抗,若是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持,想要收复江东简直就是一场空谈,而若要大战,必须要出其不意,给其以致命一击!不知二位在军事上,可有何良策?”

    周瑜淡笑一声,凝神望着庞统:“巧了,我这刚好有一策。”

    庞统同样饮了一口酒,注视着周瑜:“正好,统亦有一策!”

    刘备不禁大喜,问道:“何策?”

    周瑜笑了笑,道:“既然在下和士元兄皆有一策,不妨我二人同写在手中,何如?”

    庞统道:“妙哉!此议甚好。”

    “阿三!笔墨伺候!”刘备招呼了一声。

    二人旋即执笔,在手上书写一番,同时将掌视于刘备。

    秣陵!

    难不成这两个人是要打秣陵?

    秣陵县,隶属于丹阳郡。历史上秣陵并不出名,但是建业想必每一个熟悉三国的人都清楚,而建业的前身便是秣陵。

    周瑜、庞统意在秣陵,同样可以看得出二人的军事战略眼光很是强大,一旦占据秣陵,便可以俯瞰吴郡,进可攻,退可守!

第八十五章 割袍断义,削发明志() 
ps:金秋十月!双倍月票!来!砸我

    江东精锐力量集中在三个地方,其一便是被刘备攻打下来的柴桑,其二便在庐江郡与曹贼接壤的前线,其三便在孙权故土吴郡当中。

    这三者当中当属吴郡兵力最少,但却是最最精锐之士,也同样是最不能忽略的地方。

    刘备占领了柴桑之后,将周瑜大军打了个大败,此时基本上庐江郡已经没有了反抗之力,而之后刘备派沮授、张郃引军一千南下豫章郡,陈到、田丰引军一千东进鄱阳郡,这两支队伍靠以战养战,加之政察使发挥的作用从最开始的一千人已经发展到了每人三千人的大军。

    孔明、马良紧跟着在豫章、鄱阳两地实行改革屯田措施,打击顽劣土豪,拉拢亲近士族力量的措施,同样使得两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少两郡百姓对刘备的宽政爱民之态很是受用,颇为感激。

    此时,刘备麾下精兵已经达到了一万八千人之众,之后刘备下令在鄱阳、豫章两郡征兵,又得新兵一万余人,将其中一部分归入到工匠营、火头军等非战斗部队之后,刘备共获得新兵一万人整。

    这些新兵穿插在每个将军的部队之下,由老兵带新兵,同时集中由张郃、张飞、陈到三位将军训练,又分拨给太史慈、甘宁两千人马成立大汉水军,由甘宁亲自训练。

    在这短短的半月之内,江东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备大军虽然仅仅是不断的训练,一兵未出,可是吴郡东吴高层已经安奈不住了性子。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东吴战时由吴国老负责主持,他命朱治率领精兵一万由富春出发赶往新都一带,日夜戒备以防刘备大军偷袭;又命朱然率领精兵一万五千人赶往丹阳临城一带驻防,同时又命小将朱桓引军五千人定阳一带驻守。如此共计三万人马。

    此时整个东吴还算是比较团结,毕竟刘备虽然来势汹汹,但其总体实力相对弱于江东,虽然打了一些败仗,但是江东主战者仍旧占绝大多数,这其中世家当以朱家、张家为主。文人中当以张昭、顾雍为主。

    对此,刘备采取了田丰的建议,命关羽、张郃为主将,马良为参军率领精兵八千赶往鄱阳乐安一带驻防,因关羽素来傲慢。刘备特赐予马良临机独断之权,来节制关羽,这一点又让马良有些受宠若惊;同时命赵云、陈到为主将,沮授为参军率领精兵六千赶往凌阳一带与朱然针锋相对,此一处目的在于切断且遏制朱然、朱治二人联系,不宜主动出击,适合防守。

    而在这一切浩浩荡荡的进行当中时,刘备又命周瑜为主帅。庞统为督军,并大将甘宁、吕蒙引三千铁骑军从浔阳入庐江,沿着松滋、皖县、襄安、历阳一条线不分昼夜。急驰狂奔,准备突袭秣陵!

    柴桑城,左将军府,大殿之上。

    当这个命令传达下来的时候,几乎得到了柴桑城内的所有官员集体反对,甚至包括当时推荐周瑜、鲁肃的庞统。同样秉持反对意见!更甚者连周瑜都是大吃一惊。

    原因很简单,这三千铁骑军很是关键。虽然刘备大军在表面上浩浩荡荡,但是实际影响战决胜负的却是周瑜所率领的这一支铁骑军。刘备几乎是将身家性命寄托在了一个降将的身上,这样做是存在很大隐患的。

    此时周瑜的脸上很不是滋味,面对哗然一片的场面,周瑜不得已站出身来,抱拳道:“主公!末将定不负重望!”

    周瑜很是坚定,言语中透着一股冷冷的果决,一种愤恨!

    刘备忽然间颜色一转,站起身来,转入大殿,将周瑜搀起,轻声道:“公瑾!大家不相信你是正常的表现,若是大家全部相信你反倒是不正常了,但是我刘备相信你,相信你绝对不会叛我!但是你刚刚那样的神情却令我感到惴惴不安。”

    周瑜一愣,急问:“主公为何如此?”

    刘备轻拍周瑜的肩膀,笑了一声:“很简单,因为你是带着情绪作战的!这样对于战场局势的把控是很不利的,在我眼中的公瑾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帅才,而不是意气用事,被情绪左右的将才而已。看来我还是太着急了,你还不能当此重任。”

    周瑜闻言,深吸了一口气,刘备这句话中包含了太多的意思。

    什么是帅才?什么是将才?

    什么是所有人不相信你是对的?而什么又是独独我真的信任你?

    这些周瑜很是清楚,平复一番心情,周瑜再次拱手道:“主公!请把这重任交给末将,因为这任务只有末将一个人能完成。”

    刘备凝视着周瑜的眼睛,这一次刘备从周瑜的眼神中读出了镇定!

    “何以这么说?”刘备问道。

    周瑜转身面对殿中诸将,轻声道:“其一,庐江郡内尚有东吴精兵万余,若是全力硬闯,十死七伤,即便是到了秣陵都未必能够拿下秣陵,若不能拿下秣陵,关将军、赵将军即便是再善战,也必难逃一败!

    其二,末将祖籍庐江,又在庐江郡内经营许久,若由末将担任主帅,对这些曾经的部下多少有些威慑,甚至凭借主公之威加以某之劝说能兵不血刃地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