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的时间,也没有弄明白,苏天成为什么会选择广德州作为进攻的第一站,难道说广德州距离余杭最近吗,那也不多,宁国府距离余杭的距离还要近一些的。
  苏天成的动作,完全出乎朱由菘和秦三德两人的预料,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布置反击的事情了,苏天成攻打广德州,令他们非常的难受,若是广德州被占领了,二十余万大军就被分割为两块了,驻扎在常州府、苏州府和松江府的大军,将要遭遇到巨大的危险。
  想到了这一点之后,秦三德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几乎没有犹豫,就直接发出了指令,要求驻扎在宁国府的明军,迅速增援广德州,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配合驻扎在广德州的军士,牵制住苏天成,避免苏天成朝着常州方向进攻,至于说驻扎在常州的大军,密切关注苏州府和松江府的情况,随时准备增援。
  朱由菘是完全赞成这个决定的。
  剩下的就是驻扎在徽州府的五万大军了,暂时还没有派上用场,如何的使用这五万大军。能够发挥出来最大的作用,秦三德与朱由菘两人的意见不一样。
  秦三德认为,苏天成攻打广德州,首先需要突破苦岭关,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接下来需要攻打州城。同样需要时间,驻扎在宁国府的大军前去增援,必然会牵扯到苏天成的精力和注意力,就算是两路大军会合了,不能够抵抗江宁营,那也可以直接退向应天府的方向,准备全力保护南京城,而黄得功率领的五万大军,战斗力是很不错的。不弱于江宁营,完全是可以抵抗的,加上驻扎在常州府的大军的配合,至少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这中间的时间,就是一个空隙,驻扎在徽州府的大军完全可以调动,直接去攻打浙江,搅乱苏天成的大后方。令苏天成进退两难。
  再说了,若是宁国府、广德州、常州府、苏州府以及松江府保不住了。也就不要指望大军去坚守这些地方了,赶快退回到顺天府,准备依靠南京的坚固工事,抵御江宁营才是真正的大事情,只要保住了南京和凤阳府,就有反攻的机会。否则就算是丢失了整个的南直隶,包括南方所有的地带了。
  故而秦三德坚持,驻扎在徽州府的大军,必须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出击。攻打浙江的昌化、临安和余杭等地,直接威胁杭州,造成浙江的巨大震动。
  秦三德分析的很有道理,朱由菘无法反驳,从斥候和探子弄到的情报,驻扎在浙江的江宁营,是全体出动了,维持地方上治安的,不过是巡检司的军士,这些军士根本就不能形成巨大的战斗力,是无法抵御大军进攻的。
  可朱由菘总是觉得不合适,他的看法很简单,既然苏天成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准备,岂会不想到这样简单的防御事宜吗,那岂不是太可笑了,要知道苏天成率领江宁营,多年来都是凯旋而归的,每一次的战役部署,之后看来都是非常缜密的,几乎找不到破绽。
  但朱由菘这样的话语不能够说出来,说出来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了,而且秦三德非常的敏感,很注意这些事情,特别不愿意被他人伤及自尊心的。
  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朱由菘没有提出来反对的意见。
  作为大军的主帅,在原则性的问题上面,没有能够坚持己见,甚至不愿意说出来反对的意见,这是非常可悲的,更是昏头的表现。
  秦三德就更不用说了,仗着曾经在江宁营做过监军,想到来到南直隶之后,迅速解决了左良玉,掌控了几十万的大军,就有些飘飘然了,认为自己不会差于苏天成,一定能够打好南直隶的保卫战,甚至是全面展开反攻的。在这个过程之中,因为下面官吏的吹捧,以及朱由菘等人的迎合,令秦三德失去了冷静,甚至在大战即将展开的时候,都没有能够靠前指挥,依旧呆在南京的官驿。
  很多的命令开始迅速的发布下去了。
  驻守宁国府的大军,迅速增援遭到进攻的广德州的明军,而且要不惜代价,拖住进攻的江宁营军士,驻守广德州的明军,必须要坚持住,至少固守在州城里面,拖延江宁营进攻的步伐,驻守苏州府和松江府的大军,必须尽最大的力量抗击江宁营军士,驻守常州府的大军,必须密切关注苏州府和松江府的战况,一旦出现了危险,要毫不犹豫去救援,而且还要关注广德州的状况,做好预防,防止江宁营对常州府、苏州府和松江府展开合围。
  秦三德认为最为重要的命令,是下达给驻守徽州府的明军的,那就是要求徽州府的五万大军,接到命令之后,迅速出击,进攻的路线都很是明确的,从昌化到于潜,接着到余杭,最终直接威胁杭州。秦三德在这道命令里面,特别强调了,大军不要管昌化等小地方,首要的目标就是余杭,意思也就是说,必须要直接攻占余杭,伺机进攻杭州,要是能够拿下杭州,那将是巨大的胜利。
  这道命令,也是秦三德最为关注的命令。
  发布如此多的命令,朱由菘终于提出来了异议。
  应该说,虽然没有在军队之中的经历,但朱由菘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想到的问题还是很全面的,到了如今的地步,他认为彻底弄清楚江宁营的行踪,或者是作战的目的,才是最为重要的,一厢情愿的按照自身的要求去安排,甚至想着能够直接攻下杭州府城,这有些太离谱了,驻守在宁国府的大军前去增援,这方面朱由菘认为是可行的,不管怎么说,就算是广德州被江宁营拿下了,也要摆出救援的姿态,常州府、苏州府和松江府的安排,也没有多大的问题,还是在预定的范围之内,可要求驻扎在徽州府的大军去进攻余杭,剑指杭州,这就有些过于的大胆了,至少要弄清楚情况。
  可惜朱由菘的异议没有多大的作用,这是秦三德最为得意的安排,也算是谋划了,仅仅凭着朱由菘的几句异议,怎么可能推翻。
  在秦三德的坚持之下,朱由菘再次的退让了,这个退让,足以令他们后悔终生。
  朱由菘和秦三德关注的,不仅仅是驻扎在徽州府等地的二十五万大军,还有驻扎在南京的京营以及凤阳总督马士英手下的军士,还有各地卫所的军队,既然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开始进攻南直隶了,所有军队都要动员起来了。
  南京的守卫开始加强了,众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
  作为大明原来的京城,如今的陪都,南京已经有几百年的时间,没有遭遇过战争的威胁了,尽管说北边的京城,时常遭遇到后金鞑子的威胁,时常会出现宵禁和戒严的情况,可这等的氛围,从来没有在南京出现过的。
  南京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这里集中了太多的士大夫和读书人,作为大明最为繁华的地方,这里的灯红酒绿是非常出名的,读书人甚至以流连灯红酒绿之中为荣。
  骤然感受到战争的气氛,很多人是难以适应的,南京大大小小的酒楼和青楼,背后都是有着不小根基的,一旦遭遇到战斗的威胁,生意自然是要受到巨大影响的,这就令不少人不满意了,要提出来意见了。
  可惜秦三德不管这些,他背后是皇上,而且大敌当前,肯定是不能够顾及到众人的那些蝇头小利的,故而他的态度非常坚决,要求京营对南京城实行严格的控制。
  一系列的决定做出来之后,秦三德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在这个过程之中,他没有关注朱由菘的态度,甚至没有想过南直隶诸多官吏的想法,在他看来,做出来这些决定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说统帅南直隶作战的权力,毫无疑问都集中到他一个人的手里了。
  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特别是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之中,若是两者脱节了,带来的后果就是毁灭性的,秦三德忘记了这一点,如此规模宏大的战斗,在前期精心部署的同时,还应该集合众人的智慧,做出来最正确的决定,可惜他志得意满,力排众议,甚至是没有征求意见,就做出来了那么多重要的决定,只能够说是昏头了。
  一步步亲手将朝廷送向覆灭的道路,这恐怕就是秦三德最大的功劳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守株待兔'

  从谨慎的角度出发,卢象升还是想着给苏天成禀报的,毕竟做出来这样的安排,非同小可,进攻南直隶的每一场战斗,都牵涉到大局,牵涉到总体的部署,尽管卢象升内心里面相信,这场战斗最终是江宁营获得全胜,可能够加快时间进度,能够尽量的减少损失,才是最重要的目的,何况南直隶的战斗开始之后,辽东的局势如何,后金鞑子会不会趁机进攻,草原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苏天成非常注意的事情。
  可大军作战,特别是如此规模宏大的战役,也有着自身的规矩,那就是指挥官必须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不能够有依赖的想法,不能够所有的具体作战部署,都要求上面做出来决定,这样很容易失去战机,也容易养成一种惰性思想。
  卢象升很清楚,这是他难得的机会,也是绝佳的机会,若是这次能够独立做出来准确的判断,今后可能就与洪承畴一样了,能够去指挥大规模作战了,须知江宁营后面还有着太多的战斗,要是这次不能够顺利的完成苏天成交付的作战任务,今后可就不好说了,说不定沦落为参谋一类的人员了。
  做出来决定之后,卢象升没有继续多说,李定国迅速去布置去了。
  需要做的事情还是不少的,尽管说广德州城没有遭遇到战火的洗礼,但城内惊慌的气氛是一直都在蔓延的,必须要稳定城内的局面,不能够出现任何的意外,卢象升也没有呆在州衙里面了,亲自出来维持秩序,要求已经投降的知州暂时负责维持官府的运转。一切都等到苏天成来到州城之后,做出来决定。
  天快黑的时候,苏天成带领剩下的大军来到了州城。
  这个时候,大军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马上就要出发了。
  卢象升给苏天成行礼之后,准备禀报一切的事宜。包括自己做出来的判断,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是忐忑的,若是苏天成不同意这等的安排,那就证明自己可能是错了。
  谁知道苏天成挥挥手,没有让卢象升开口。
  “卢大人,一切的准备都就绪了,这个时候就不要禀报了,还是赶快行动。至于说战斗的情况,传令兵已经禀报了,无需多说了。”
  卢象升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为君者必须要有这样的气度,否则下面的官吏做事情,缩手缩脚,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苏天成的这种信任,也显得太过于了一些。甚至不听自己的禀报了,这该是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和信任度。
  “殿下,属下一定不辱使命。”
  卢象升带领大军出发之后,渠清泽有些好奇了。
  “殿下,卢大人禀报的事宜,属下看来是非常重要的。殿下为何不听听啊。”
  “老渠啊,卢象升也是身经百战了,他所要禀报的事宜,我已经知道了,何须再来听一遍。浪费时间不说,还要令卢象升内心忐忑,其实卢象升是有着不一般的能力的,可惜朝廷没有发现,没有给予人家充分的信任,卢象升预计明军增援的分析,是非常准确的,换做是我,还不一定能够做出来如此精准的分析。”
  “殿下,属下也认为卢大人的分析是非常准确的,关键是大军争取到了时间,李定国这次是立下大功了,属下也真的是想不到啊,左良玉率领的大军,说起来有二十万人,战斗力这般的孱弱,光有人数有什么作用啊。”
  “老渠,可不要有轻视之心啊,明军之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不过这都是为将帅的没有能够很好的把握,我们这边是比较顺利的,可洪承畴率领大军与黄得功交战,恐怕就没有那么顺利了,黄得功手下的军士,还是比较有战斗力的。”
  渠清泽低着头不再说话,其实他认为,洪承畴一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取得胜利,毕竟洪承畴率领的是六万大军,面对驻扎在苏州的三万大军,一倍以上的兵力优势,要说不能够取得胜利,那才是稀奇事情了。
  卢象升和军士一样,纵马驰骋,黑夜行军,有着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四万大军默默的赶路,没有人说话,更没有谁被落下,苦岭关和广德州城之外的战斗,激发了将士的最大斗志,参与厮杀的将士,想着获取更多的军功,没有能够参与厮杀的将士,更是想着能够立下军功。
  要知道从余杭出发之后,江宁营将士全部都是出于急行军之中,几乎没有多少的时间休整,连续长途奔波,加之要征伐厮杀,疲劳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在接到了出发的命令之后,没有将士抱怨,悉数按照要求出发。
  卢象升是下定决心了,若是因为自身的判断和预测出现失误,他将主动向苏天成请罪,从此之后不再认为自己是身经百战的,踏踏实实开始从小事情做起。
  天色梦梦亮的时候,大军抵达了广安。
  广安是属于广德州管辖的一个小镇,与宁国府交界,也与浙江所属的杭州府交界,因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故而这里的老百姓还是不少的。
  驻扎在宁国府的明军,并未在府城所在地,府城在宣城,这里距离浙江还是有些远的,所以明军驻扎在宁国县以及石口镇一带,这里距离广安是很近的,直线距离不超过百里地,就算是步卒行军,一天之内也能够轻松抵达。
  一直到了广安,卢象升才松了一口气,他很是担心,因为驻扎在宁国县的明军,若是动作迅速,提前抵达了广安,就很有可能从附近的百姓嘴里,或者是其他的渠道,得知广德州城的战斗情况,一旦知道驻扎在广德州的明军被全部歼灭了,明军绝对会迅速撤离,不会继续增援了,那样这场战斗,就变成了追击战,效果会大打折扣。
  好在广安还很是平静。
  斥候早就开始四处侦查了,重点是宁国县方向的明军。
  朱由菘和秦三德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下去,毕竟战斗已经打响了,诸多的传令兵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这个时候是绝对不敢耽误的。
  驻扎在宁国府的明军副总兵,在半夜的时候接到了命令。
  副总兵本来想着,等到天亮之后,命令大军出发前去增援广德州的,宁国县和石口镇留下一万左右的军士就足够了,但身边的幕僚建议,还是马上按照命令的要求,集合大军,吃过早饭之后,马上出发。
  想想半夜送来的军令,副总兵也觉得,不能够耽误了,要是因为贻误了时间,被大帅和监军追责了,那就太不划算了。
  军营设在县城之外,半夜里的时候,紧急的号声响起来了,熟睡的军士马上起身了。
  一个时辰之后,吃过早饭的大军出发了。
  就在这个过程之中,副总兵和幕僚以及手下的军官商议,做出来了决定,从广安进入广德州,接着直插广德州城,至于说苦岭关,是不需要增援的,恐怕江宁营已经占据了那个关口了,当然,朱由菘和秦三德的命令,同样是要求大军从广安进入到广德州,而且要求大军不惜一切的代价,必须要拖住江宁营,为接下来的行动争取到时间,至于说是什么行动,这位副总兵是不可能知道的。
  大军出发的时候,气势还是不错的,绝大部分的明军都驻扎在宁国县城之外,驻扎在石口镇的明军,不过五千人。
  行军的过程之中,副总兵还在和手下的军官探讨,为什么苏天成会命令江宁营从广德州方向开始进攻,按照上面的预计,最大的可能性是从徽州发动进攻,威胁到宁国府,或者是从徽州府和宁国府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
  有了上面的命令,这位副总兵就大胆很多了,命令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争取早点抵达广安,一旦进入到广安之后,就要加强对情报的侦查了,看看广德州究竟是什么样子,江宁营已经进攻到什么地方了。
  至于说在宁国县和广安这段路途之中,不需要耗费多大的精力去侦查,天尚未亮,就算是斥候出去侦查,也难以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江宁营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的确争取到了最好的效果,任何人都不会想到,前后不过一天多时间,驻扎在广德州的五万明军已经完全崩溃,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逃脱,在众人的理解能力之内,认为江宁营大军恐怕还在攻打苦岭关或者是刚刚占据苦岭关,能够在天亮之后攻打广德州城,就算是动作非常的迅猛了。
  大军长驱直入,赶赴广安,副总兵显得踌躇满志,只要他按照信函上面的要求做好了,得到提拔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说不定利用这次的机会,升任成为总兵,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了。
  至于说江宁营的骁勇,接下来的战斗厮杀可能造成的伤亡,副总兵还想不到那么多,打战总是要死人的,这没有多大的了不起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漂亮的围歼'

  刘铁汉禀报宁国县前往广安的道路上面,发现了大量的明军,而且行军的速度很快,按照时间计算,最多一个时辰左右,就可以抵达江宁营大军驻扎的地方了。
  听完刘铁汉的禀报,卢象升足足沉默了十分钟左右,继而他内心涌出来狂喜的情绪来了,这一次他的判断是完全准确的。
  刘铁汉没有准确的禀报有多少的明军前来增援,但卢象升早就做出来判断了,驻扎在宁国府的明军,总数也就是五万人,不可能全体出动,还要留下部分的军士守住宁国府,故而能够增援广德州的明军,最多也就是四万人左右。
  这也预示着,双方的兵力是旗鼓相当的。
  四万人对四万人,战斗的结果是不用考虑的,关键是如何做到全歼明军增援的四万大军,如何的设计好埋伏圈,让明军无路可逃,当然,这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毕竟江宁营的四万大军,全部都是精锐的骑兵,野外作战能力是独一无二的。
  在前往广安的时候,苏天成最后强调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拿下宁国府的事宜,虽然没有明确的说出来,但卢象升是明白的,全歼了增援的明军之后,四万大军是不可能回到广德州去的,接下来干什么,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进攻宁国府,彻底剿灭驻扎在宁国府的明军,一举拿下宁国府,做到了这样,征伐南直隶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