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来,炮弹落到了城墙上面,城里面,巨大的灰尘升腾起来,这样的阵势,足以令人胆寒。
  孙传庭没有发起进攻,火炮的发射,持续了十来分钟。
  火炮停下来之后,盖州城池上面,出现了白旗。
  一名汉军军官从城门出来,迅速被将士带到了孙传庭的面前。
  这么汉军的军官,居然提出了要求,说是想着看看所得到的消息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驻守城池的汉军,就开城投降。
  孙传庭气的七窍生烟,毫不客气的对着这个汉军军官开口了,大军等候半个时辰的时间,若是驻守城池的汉军依旧不投降,那就要展开攻击了,一旦攻击开始了,江宁营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了,一定要拿下盖州城。
  汉军军官黯然失色的回去了。
  眼看着时间就要到了,这个时候,孙传庭已经下定了决心,准备要攻城了。
  就在孙传庭准备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盖州城的城门打开了。
  驻守城池的汉军列队走出来了,放下了武器,站在了城墙外面的空地上。
  孙传庭看见这一幕,大叫晦气,准备好好打一战的,可惜没有机会了,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孙传庭才明白了,苏天成为什么一再推迟进攻的时间。
  进入盖州城之前,孙传庭告诫所有军官,进入城池之后,秋毫无犯,若是违背了军令,不管是谁,都要行军法的。
  大军入城的时候,孙传庭一点都不高兴,完全没有胜利的喜悦,如此轻易的拿下了盖州城,不是他所希望的,毕竟孙传庭不是主帅,不可能有苏天成那样的想法,能够减少伤亡,是主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进入城池之后,孙传庭没有耽误时间,立马开始准备了,等候苏天成率领大军,来到盖州城。(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圣旨'

  多铎的尸首,包括被生擒的汉八旗旗主金砺,迅速被送到京城去,这一切的任务,都是水师来完成的,从连云岛出发,到达山海关外的码头,就可以直接抵达京城了。
  苏天成专门写了信函,大致的意思,是期盼朝廷厚葬多铎,人已经死了,就不要过多的计较了,至于说金砺,肯定是会被斩首的。
  这一次的大战,江宁营通过伏击和主动进攻等办法,剿灭了三万多后金鞑子,其中包括生擒了六千的汉军,不过江宁营的损也很大,阵亡六千余人,重伤一千余人,诸多的后事也需要处理,在这个过程之中,苏天成已经察觉到了问题,江宁营将士骁勇是不用说的,但若是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老是这样的损耗下去,每一次的战斗之后,都有可能大量的减员,到最后要彻底剿灭后金鞑子的时候,江宁营恐怕也打的差不多了。
  一般的大型战役,部队都是直接从俘获的俘虏之中,直接扩充军士,可江宁营面临的情况很是特殊,后金鞑子是不可能直接招募的,不管是满八旗还是汉八旗的军士,至于说汉军,战斗力过于的孱弱了,就算是招募进来了,也没有多大的作用,相反可能成为负担,而且这些汉军的军纪不行,普遍缺乏约束,打战不行,好勇斗狠倒是一套一套的。
  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苏天成想到了,必须继续从登州、莱州、青州甚至是福建等地,招募军士,进入江宁营,机会是非常合适的,被招募的军士。进入江宁营之后,就面临战场上的厮杀,面对面的厮杀,就是最好的磨砺,比平日里训练管用,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一定就是优秀的将士。
  后金鞑子虽然损失了三万多人,也仅仅是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远没有出现溃败的局面,恐怕这次战斗最大的收获,就是斩杀了多铎,多铎是后金的一员猛将,也是优秀的指挥官。
  在占领了盖州之后,苏天成开始巩固连云岛,休整大军。没有采取继续进攻的态势,尽管说驻守耀州的李国翰,带领的军士人数不多,若是大举进攻,很大的可能拿下耀州。
  其实苏天成也在等候,看看后金的皇太极,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是不是会改变整体的作战部署。将后金的主力大军,悉数调到海州方向来。
  京城。紫禁城,养心殿。
  朱由检再次看着苏天成的奏折,脸上没有出现激动的表情,这样的胜利,在他的预料之中,时间长了。朱由检甚至感觉到,只要是苏天成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
  朱由检最为不满意的,还是这个奏折之中提到的战术布置,原来苏天成进攻的重点在于海州。辽东方向就是最好防御,这个部署,就连朱由检都是不知道的。
  朱由检能够理解苏天成的谨慎,害怕战役部署泄露出去了,也正是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好,才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进攻后金鞑子的第一战,居然剿灭了三万多的后金鞑子,斩杀了后金的豫亲王、镶白旗旗主多铎,生擒了汉八旗所属正蓝旗旗主金砺。
  可朱由检还是感觉到不舒服,关键是苏天成不该隐瞒他的,难道说他这个大明皇帝,还有可能泄露出去战役部署吗。
  杨嗣昌带着所有的内阁大臣,包括六部的尚书、都察院都御使,都在养心殿。
  众人的脸上带着笑容,多铎的尸首被送到了京城,金砺也被押解来了,苏天成带领大军的第一战,就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朱由检终于开口了。
  “苏爱卿带领大军,征缴后金鞑子,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朕非常的欣慰啊,苏爱卿来信了,恳请朕厚葬多铎,诸位是什么意见啊。”
  按照规矩,朱由检开口之后,首先回答的是内阁首辅杨嗣昌,接下来其他人若还有补充的,可以继续发言,没有补充的,朱由检同意之后,就算是定下来了。
  苏天成的奏折,杨嗣昌也看过了,知道里面所有的内容,在杨嗣昌看来,奏折里面说到的情况,都是合情合理的,没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地方,想不到皇上还是提出来问题了。
  “皇上,臣以为,苏大人所提要求,不算是过分的,多铎虽然是后金的王爷,可已经被斩杀了,厚葬多铎,也显得我大明王朝的气度,显示出来皇上的仁慈。至于说汉八旗所属正蓝旗固山额真金砺,臣的意思,斩首示众。”
  朱由检微微点头,看着其他人。
  没有人继续发言,看样子众人都是赞同的,可朱由检明白,其实有人提出来了反对的意见,多铎是后金鞑子,本来就是叛贼,大明朝廷凭什么厚葬多铎,不仅不应该厚葬,还要五马分尸,以惩戒那些敢于反抗大明朝廷的异族。
  朱由检当然不会赞同这样的意见,这也显得过于小家子气了,就连朱由检这个不是很大度的人,都认为如此做过分了。
  “杨爱卿所言甚是啊,苏爱卿考虑到了这一点,朕很是赞同,后金鞑子是异族,战场上是我大明将士的对手,可我大明王朝要尊重对手,只有这样,才愈发显得我大明的强大,传旨下去,厚葬多铎,朕看就葬在煤山附近吧,至于说金砺,本是大明的武进士,认贼作父,投降后金鞑子,的确不能够饶恕,内阁拟出条陈,斩了吧。”
  苏天成奏折里面说到的事情,也就是这一件事情需要讨论,其余就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赏赐还显得过早,征伐后金鞑子的战役刚刚开始,苏天成也没有说到赏赐的事情,在杨嗣昌等人看来,是没有什么值得商议的事情了。
  结果却不是这样,朱由检再次开口了。
  “苏爱卿率领大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是值得庆贺的事宜,不过苏爱卿在奏折里面也说到了,战役才刚刚开始,只有在彻底剿灭后金鞑子、生擒皇太极之后,才是值得庆贺的时候,朕是同意的苏爱卿谋划得当,取得了如此的大胜,此乃是我大明王朝的幸事,不过朕以为,苏爱卿应该是再接再厉,继续发起进攻,占领耀州和海州,扩大胜利的战果啊,可苏爱卿却暂时停止进攻了,不知道诸位爱卿有什么建议啊。”
  朱由检说出来这层意思之后,大殿里面很是安静。
  苏天成在决定征伐之前,意见就非常的明确,独立指挥这场战斗,独立做出来所有的安排,不希望朝廷插手,毕竟众人不清楚前线的情况,贸然说出来意见,恐怕不符合实际情况,杨嗣昌等人,是指挥过战斗的,清楚这里面的奥妙,可皇上却忍不住了,想着对苏天成的部署指手画脚,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的。
  看见众人暂时没有开口,朱由检有些不高兴了。
  苏天成带领大军,取得了重大胜利,这肯定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朱由检并非那么高兴,他感觉到,苏天成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显然超过他这个皇帝了,这可不是好现象,不管怎么说,剿灭后金鞑子的重大战役,他这个皇帝,也要显露出来英明,而且要盖过苏天成,再说了,随着江宁营日益的壮大,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啊。
  朱由检看着朱审烜,想着朱审烜表态,如此棘手的事宜,让朱审烜表态,一举两得。
  朱审烜低着头,本来是不准备发言的,苏天成在盖州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他是非常高兴的,这愈发的证明了,苏天成的能力是不一般的,真真正正的是大明第一人。
  旁边的杨嗣昌碰了一下朱审烜,朱审烜抬起头,看见皇上看着自己,周围人的眼光,也看着他,朱审烜很是无奈,硬着头皮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苏大人取得了胜利,证明其作战部署是合适的,后金鞑子被剿灭了三万多人,皇太极肯定是大怒,会有着相关的部署的,为今之计,皇上可以了解后金鞑子下一步的动向,有针对性的做出来部署。”
  众人都微微点头,认为朱审烜说的是很合适的。
  朱由检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接着开口了。
  “晋王说的是啊,皇太极一定是寝食难安啊,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多铎是皇太极的弟弟,也是后金的亲王,横死沙场,皇太极一定是愤怒到了极点,也是要想着为多铎报仇的,朕看,就请晋王了解皇太极下一步的动向,朕等着你的消息,至于说苏爱卿那里,朕看还是要督促一下的,即刻下旨,对苏爱卿取得的胜利,表示赞赏,督促苏爱卿做好一切的准备,一个月之内,拿下耀州,今年之内,拿下海州。”
  从养心殿出来之后,朱审烜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皇上下达的这个任务,他有些茫然无措,从什么地方能够活得后金的情报啊,皇上如此的安排,还不是要求他借助苏天成的力量,掌握后金鞑子的情况,包括皇太极的情报。
  朱审烜感觉到日子越来越不舒服了,恐怕随着苏天成取得更大的胜利,自己在京城的日子会更加的不好过,必须要想办法离开京城了,至少从现在开始,要谋划这件事情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缜密的运筹'

  皇太极这次是真的有些无法支撑了,接踵而来的坏消息,令他难以承受了,不过生性顽强的皇太极,在众人面前的表现,还是神采奕奕,比较前段时间,精神还要好一些的。
  多铎带领的三万大军,被江宁营剿灭了,逃回来的将士寥寥无几,多铎也被斩杀了,汉八旗所属正蓝旗固山额真金砺被生擒,接着盖州也丢掉了,驻守盖州的汉军全部投降。
  这些消息,每一个都是令人胆战心惊的,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就连豪格,都发了几次脾气了,甚至直接教训了下人,显然是控制不住怒火了。
  皇太极非常的冷静,事已至此,发脾气是没有作用的,那是懦弱的表现,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的弥补,如何的稳固海州方向的防御,或者说从海州方向发动进攻,与苏天成展开决战。
  皇太极恨不得撕碎苏天成,可惜他也只能够这样想想,从海州方向发动进攻,显然是有着极大困难的,凭着如今驻扎在海州的军士,根本无法与苏天成决战,就算是调集驻扎在辽阳的满八旗之中的镶黄旗和正蓝旗,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打败苏天成,唯有调集驻扎在辽东的大军,才能够保证击败苏天成,可有那么多的时间吗,辽东和大同的明军,会眼看着厮杀无动于衷吗,到时候,明军从辽东大举进攻沈阳,大清国就将陷入到万劫不复之地了。
  走错一步棋的后果,就是需要承担一切,但这个后果太惨烈了,多铎丧命,这是难以承受的损失。
  私下里的时候,皇太极想着多铎的往事。毕竟是自己的弟弟,毕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勇士,皇太极几次泪流满面,这是因为他判断的失误,导致了此等情况的出现。尽管多铎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人已经死了。说那些都没有什么作用了。
  皇太极确立的下一步的战役部署,还是他和豪格说到的思路,那就是从草原上找寻突破口,利用蒙八旗来牵制辽东和大同的明军,满八旗和汉八旗的主力,调到海州,与苏天成展开决战,只要打败了苏天成和江宁营,一切都好说了。至于说从辽东方向展开进攻,那是不现实的事情,大清国的军队,从来都没有能够攻破关宁锦防线,以前不能够做到,现在更是不要异想天开了。
  还有范文程正在联系的日本人,协议已经签署了,由范文程代表大清国与日本的代表签署的。九月份日本就要出兵攻打朝鲜。皇太极不敢肯定,日本人真的会那样做。近几十年来,日本人几次与大明朝廷作对,换来的都是惨败,嘉靖年间倭寇在浙江等沿海地带作乱,结果被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打败,万历年间。日本倭寇入侵朝鲜,结果被明军打败,损失惨重,不得不逃回日本,也就是从那以后。日本人就没有过海挑衅了。
  皇太极的部署是三个方面的,除开草原上的部署,辽东的部署,剩下就是海州方向部署的调整了,日本人那边,皇太极没有认为是单独的部署。
  海州方向,苏天成占领盖州之后,暂时停止了进攻。苏天成做出来的这个决定,再次让皇太极感觉到了恼火,多铎捐躯、金砺被生擒的消息,传到沈阳之后,满人权贵之中,出现了巨大的波澜,很多人都要求从海州方向发动进攻,与苏天成进行决战,彻底打败苏天成,这种呼声占据了绝大多数,但也有冷静的人,包括众人都不可能想到的多尔衮。
  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三人,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阿济格的年纪最大,多尔衮其次,多铎的年纪最小,其中多尔衮和多铎两人的感情是最深的,而且两人也是政治上绝对的联盟,按说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多尔衮是绝对要求给多铎报仇的。
  在如何处理海州方向的战役部署方面,多尔衮与阿济格之间,产生了直接的冲突。
  阿济格坚决支持从海州方向发动总攻,打败苏天成,为多铎报仇,而且还主动请缨,赶赴海州作战,坚决要斩杀苏天成,阿济格的意见,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甚至正黄旗里面的鳌拜,都是同意这个意见的。
  但多尔衮不同意,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行的。
  多铎战败被杀之后,除开驻扎在海州的济尔哈朗,其余的满人权贵,几乎都回到了沈阳,大家都清楚,皇太极肯定要做出来新的部署了。
  所以说,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包括代善,都在沈阳。
  多尔衮的意见非常明确,不能够因为一次的失败,毫无顾忌的将整个的大清国都压上去,这是赌气的做法,不是明智的选择,驻扎在辽东的大军,悉数调到海州,辽东的广宁和西平堡,恐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会失守,这样明军就可以渡过辽河,展开对沈阳的进攻,到时候,海州方向的大军,又要抽调回来,保护沈阳,这完全是自我折腾。
  多尔衮也认为,事情到了这一步,海州的局面,被辽东更加的重要,适当抽调大军,赶赴海州是有必要的,盖州已经丢失了,绝不能够丢失耀州和海州,那样辽阳也危险了,若是辽阳失守,沈阳肯定是守不住的。
  多尔衮的建议之中,同样提到了蒙八旗,提到了蒙古的力量。
  这令皇太极再一次的对多尔衮刮目相看了,皇太极清楚的知道,多尔衮的能力是强于豪格的,若是自己走了,将大清国托付给多尔衮,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皇太极不能够这样做,多尔衮能力是不用说的,可权力**过于的强烈,心狠手辣,可以预见的是,多尔衮一旦掌握了大权,豪格等人都不得好死,包括自己的诸多儿子,还有代善和济尔哈朗等人,一旦多尔衮稳固了局面,就会有清洗异己的动作。
  皇太极想到的,还是让豪格能够笼络多尔衮,尽管这样做的难度很大。
  不得不说的是,多铎的丧命,让多尔衮的力量更加的单薄,失去了与豪格竞争的机会,多铎是镶白旗的旗主,手握兵权,有着很大的话语权,也是多尔衮最为有力的支持者,如今多铎丧命了,多尔衮的政治同盟也就不存在了。
  可还有一件事情,也是皇太极头疼的,那就是镶白旗的旗主。
  多铎尚没有年岁大的儿子,如此的情况下,能够掌控镶白旗的最佳人选,就是多尔衮了,这也是大清国的惯例,譬如说正红旗与镶红旗,都是代善直接掌管的,只不过皇太极想了一些办法,才暂时管着镶红旗,后来代善彻底归心了,皇太极才将镶红旗交给代善。
  若是多尔衮掌管了正白旗和镶白旗,力量将更为强大。
  满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下五旗为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分在于,上三旗由皇上直接担任旗主,皇宫里面的护卫,都是从上三旗之中挑选的,下五旗由亲王和郡王担任旗主。后来流传的上三旗为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那是多尔衮掌握权力之后,将正蓝旗排挤出去,让正白旗成为了上三旗。
  也就是说,豪格继承皇位之后,直接掌管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力量是不错的,但多尔衮掌管的正白旗和镶白旗,属于最能够打战的军队,作战能力方面,甚至超过了上三旗,如此的情况下,多尔衮只要找准时机,联合其他旗的旗主,就能够夺豪格的权。
  这是皇太极最为担心的地方,以前皇太极甚至有过极端的想法,那就是干掉多尔衮,但从事态的发展来看,大清国恐怕还离不开多尔衮。
  处于两难之中的皇太极,艰难的找寻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