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案追踪-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呢?”

“如果李健体内的变异生物和保健品有关的话,那么这种保健品就未免太可怕了,一旦流入市场,那基本上可以和生化武器相媲美了。李健的公司只是研究和生产保健品,怎么可能生产这种对人体有着极大危险性的生物呢?”孟少辉思索了片刻后,继续说道:“据刘红红交代,李健在遇害前七天和遇害当晚都出现过胃疼的症状,虽然法医方面暂时无法确定李健是何时中毒的,但是他们通过尸体内的情况初步判断导致死者身亡的未知生物是通过口腔进入的。而中毒的方法也不外乎就几种,食物或者是注射,顺着这条线索,查清李健最近一段时间的活动详细,再查一下李健的身体情况,看能不能从这几方面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虽然孟少辉对接下来的调查工作布置得非常仔细,但是他心里很清楚,调查工作一定不会顺利,要查一个人一天之前的活动都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更何况是查七天的,而且在时间上又非常地模糊,甚至超过七天也都有可能,只要是法医方面还没有给出准确的验尸结论,那么对于未知的生物到底何时进入李健体内的天数的猜测都有可能无限地延长。

孟少辉不得不佩服凶手的聪明头脑,用这样的手法来行凶,除了可以远离案发现场,不在案发现场留下任何证据外,更是将行凶的时间延长,增加了警方调查的难度。

就在调查工作陷入僵局,一筹莫展之际,法医方面终于对李健体内的生物有了基本的定论,而孟少辉知道这一消息后,也第一时间赶到了法医办公室。

此时离案发已经过去了四天的时间。

“经过我们对死者体内的生物进行的分析,得出结论,那些生物的确就是蚕,它们的DNA排列和蚕完全一致。”法医将报告递给了孟少辉,并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闻言,孟少辉不解地问道:“可是为什么这些蚕会进入人体,而且还产生了致命的危害呢?”

“这也是我找你来的原因,这些蚕虽然和普通的蚕存在一定的区别。根据我们检验发现,死者体内的蚕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了基因变异。我们通常所知的蚕,吃桑叶,长大后吐丝结茧,孵化出蛾,再由蛾产出蚕卵,由此循环繁殖,但是死者体内的蚕却并非如此,你看到的死者体内最大的一只蚕,我们称它为‘母体’,因为我们检验发现,其余的那些小蚕都是通过这个母体繁殖出来的,而母体通过吞食进入人体内的食物以及人体内的器官摄取养分,到达一定时间后,不需要变成蛾,便可以直接从体内产出新的卵,继而孵化成蚕,而这样一个过程仅需要大约七天左右的时间,这种情况绝对不可能是由于自然界因素导致的变异,可以肯定是人为的因素导致的。”

“只是一只蚕而已,说实话,蚕的作用就是吐丝,如果是人为的,也应该是提高蚕吐丝的产量才是,到底是什么人无聊到把蚕的基因变得如此可怕?而且到底这种行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呢?”

面对如此意外的检验结果,孟少辉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感笼罩着自己,恐惧所产生的寒气游遍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他隐约感觉到,这次遇到的凶手绝非等闲之辈。

“从这种基因变异的专业性来分析,故意的可能性最大。”法医分析道,“孟队,你听说过‘蛊’这种东西吗?”

“蛊?”

孟少辉闭上眼,在脑海中搜寻着和这个文字相关的所有信息:“有听说过,电视上也有看过,好像是一种民间的巫术,专门用来诅咒人的。”

“没错,虽然说这下蛊是一种迷信,不过我对‘蛊’这种东西的态度却有所保留,我记得当年在学校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曾说过这个所谓的‘蛊’其实是存在的,只不过并没有影视剧里说得那么神奇罢了。”法医说道,“这个‘蛊’从字的形状上就能看出意思来了,就是把虫子放在一个器皿里,在民间一些地方,制蛊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些毒虫放进同一个器皿中,让它们自相残杀,吞食对方,最后剩下的那最毒的一只就是所谓的‘蛊’。”

闻言,孟少辉诧异道:“难道你是想说死者李健是中了蛊而死的?”

“没错,蛊有分很多种类,各有各的特点,而通过我翻查资料再结合死者死后的症状来分析,死者极可能中的是一种叫‘金蚕蛊’的蛊毒,而且这也是蛊毒中最毒的,据说这种蛊生命力非常强,水火不侵,刀枪不入,对于人体的危害极大,这种蛊会在人体内存活七天,之后中蛊的人便会七孔流血而死,死状和中剧毒无异,而后这些侵入人体内的蛊虫就会像尸虫一样,吞食人的肠胃。”

“居然真有这回事!”

孟少辉对法医检验的结果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凶杀案牵扯到“蛊”这种传说中的巫术还是他办案多年来头一回遇到。

“当然这种是民间的说法,很多内容都是夸张的。实际上根据我们对这种生物的研究发现,它的确是有金蚕蛊的特性,只不过还没到水火不侵、刀枪不入的夸张地步,只是它的表皮能够抵挡住人类胃酸的侵蚀,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存活于人体内的原因。再有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死者胃内的最大的一只蛊虫的生长期就在七天左右,而其余的小蛊虫生长期在两天左右,也就是在死者遇害的前一两天内才繁殖出来的。由于这种蛊虫的嘴比较小,所以刚开始吞食人的内脏时,感觉不会很明显,最多也就是有些痛感,但还不足以致命,可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由于繁殖数量巨大,自然就增加了吞食内脏的速度,最终导致中毒者身亡。”

“难道凶手是名巫师?”

“当然不是,我相信蛊的存在,并不等于相信巫术的存在。蛊其实也算是生物实验后形成的一种产物,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巫术就完全是迷信而已,毫无任何根据,大都是人们以讹传讹变得神奇玄幻罢了。”法医解释道,“我认为死者体内的金蚕蛊应该是什么人研究出来的,而且这个人肯定是在生物学以及遗传基因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甚至还极可能不止一个人。”

“不止一个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有点不明白了,这些人研究这样的生物出来到底有什么目的呢?难道只是为了杀人?”孟少辉疑惑不解道。

“初衷应该不是为了杀人,这或许是某种生物实验失败后的半成品。”

“实验失败后的半成品?”孟少辉思忖道,“难道是某个人利用这种失败的半成品来害人?”

“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我所能提供给你的都是我通过验尸所发现到的线索,至于凶手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我就无能为力了。”

“太感谢了,至少这也给我们的调查指明了方向。”孟少辉感谢道。

法医的验尸结果可以说让所有办案的侦查员都是大吃一惊,但同时也缩小了调查的范围。凶手用下蛊的方法远程控制行凶杀人,这不仅不会在凶案现场留下任何的蛛丝蚂迹,更能在时间上形成一定的跨度,给警方的调查制造麻烦。

当然,任何事物都没有完美的,正如同凶手用了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行凶手法,但是却暴露了他懂得生物学和遗传基因学的这条线索。

对出现的调查线索,孟少辉却是心存疑虑,从法医对金蚕蛊的研究来看,这种生物在人体内的存活时间是七天,凶手就是希望利用这个时间,给警方的调查增加难度,从而更好地隐藏自己的行踪,不难看出,凶手很有头脑,懂得如何进行反侦查,可是他难道没有想过他用的这种方法本身就利与弊共存吗?

首先,行凶的手法,虽然凶手是通过变异生物导致死者遇害,但是仍属于投毒的手法,如果是投毒,为什么有那么多种的有毒物质不用,偏偏选择了这么奇怪的一种方法呢?要知道,这一种变异生物可并非是谁都可以信手拈来用的。相信这种金蚕蛊的研究一定存在某种特殊的意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无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对于研究它的实验室而言,保存都是非常严密的,并非普通人能随便拿到的,就算被盗,以这实验品的危险程度来看,实验室也一定会在发现失窃后的第一时间报案的,可实际上警方却从未接到类似的报案,那也就只有一种可能,利用金蚕蛊行凶的凶手,如果不是所谓的巫师,那么就一定是研究这种生物的某间实验室的内部人员,这一点无疑是缩小了案件调查的范围。

其次,行凶动机,凶手用投毒的方法杀人,这无疑就是告诉了警方,行凶的动机就是仇杀或者是情杀,以死者私生活情况来看,虽然不排除情杀的可能,但可能性却比较低,因为和死者发生过关系的女性大都是夜总会的公关小姐,她们和死者只是一种单纯的金钱交易,她们没有充分的行凶动机。相比之下,仇杀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就这两点而言,孟少辉认为,凶手在行动前如果不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那就是凶手根本不在乎警方针对金蚕蛊的调查。两者相比较之下,他觉得后者的可性能最大,凶手的计划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因为就算投毒,既然凶手能拿到金蚕蛊这种奇怪的变异生物,那么想拿到更为常见毒药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况且用普通毒药更易隐藏自己的身份,可事实却是凶手用了非常奇怪,甚至是普通人根本用不到也想不到的行凶手法。而最主要的就是蚕在人体内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被死者提前发现,那么凶手的全盘计划就有可能彻底泡汤,既然凶手能想到用这种手法行凶,那么他一定是对金蚕这种生物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只是单纯的偷来后用以行凶,一定不会对有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都考虑周详,这也说明凶手应该不可能是因为一时冲动,而鲁莽犯案。

如果各种的猜测成立的话,那么凶手拥有高智商的头脑这一点将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让孟少辉感觉到压力巨大的原因。不过好在案件还有一些隐性的突破口。

第03章 神秘服务生

又经过了两天的认真细致地调查,一条线索的出现也让孟少辉看到了案件侦破的一丝曙光。

通过对死者李健在遇害前所有行动的走访调查,再结合司机和刘红红的口供,孟少辉发现,死者遇害前的七天时间里,由于新产品的开发上出现了一点问题,所以一直在公司加班,吃住都在公司,而唯一一次外出是在遇害前七天的晚上,那晚他参加了一场慈善晚宴,请柬是在几天前收到的。而侦查员也将当晚现场监控拍下的视频带回了警局。

孟少辉将视频反反复复研究了近十遍,生怕漏掉任何一个有可疑的细节,他之所以对这个视频有如此大的兴趣,除了因为这是死者在遇害前唯一一次外出的活动,还有就是时间上的巧合,根据法医提供的资料显示,金蚕蛊的成长期为七天,那么从李健遇害往前推算七天来看,正好和他出席这个慈善晚宴的时间相吻合,而在此前后的时间,他的吃住都在公司。

“李健参加慈善晚宴的视频相信大家都看过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呢?”

孟少辉在看完了第十一遍视频后,这才召集了侦查员。

“我们已经查过参加这个慈善晚宴的宾客,都是一些在市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的身份都没有可疑之处,而且以他们的身份,杀人的可能性不大。”

“是啊!而且在视频里,他们基本都有和李健打过招呼,但并没有哪个有做出投毒的行为。”〖Zei8。Com电子书下载:。 〗

“孟队,李健未必是在晚宴上中的毒吧!也有可能是在别处吃下了带有蛊毒的食物,为什么你就断定毒是在晚宴上中的呢?”

“原因很简单,法医的验尸结果显示那只死者体内最大的金蚕成长期在七天,以此推算,死者在参加慈善晚宴的这一天是最有可能中毒的,而在这天的白天以及前后两天时间里,死者吃住都在公司,甚至连家都没回过,而且根据其同事提供的情况,这段时间死者都是和他们在一起到公司外的餐馆用餐,而且每次所到的餐馆都不固定,如果凶手要在这期间下毒,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要如何保证让死者吃下有毒的食物,而其他人都安然无恙这首先就是一个难点,毕竟吃什么,在哪吃,根本就没有一个准,再就是吃饭时上桌的饭菜也根本无法保证就只有死者一个人吃,而且从案件发展至今的情况看,除死者以外,其余的那些当时和死者一同用餐的人都安然无恙,可见凶手下毒是有针对性的,大范围投毒的可能性很低。”孟少辉分析道。

“可是在宴会上的食物不也是随意选择的吗?”

“但有一样东西却不是。”

孟少辉把视频定格在了一个服务生端着酒的画面上。

“孟队,你是说这个服务生端的酒有问题?”

“没错,我反复研究过整个宴会的视频,其余的服务生都在视频内出现过至少四次以上,但唯独这名服务生,仅在视频中出现过一次,而且唯一的这一次就是端了酒瓶走到死者李健的身边,并且替李健倒了杯酒,之后这名服务生便迅速离开了,再没有在视频的画面中出现过。”孟少辉说完话的同时按下了播放键。

视频中的服务生身高大约在米左右,但是由于他始终背对着镜头,无法看到他的具体样貌,只是从唯一一个侧身的画面来看,他的脸型比较长,下巴略平。在李健手中的酒杯空了之后,这名服务生便端着放有酒瓶的托盘走到了李健的身边,在替李健斟满酒后,服务生便迅速低着头转身离开了,而且他在路过所有有摄像头的地方都会刻意地低下头,以至于始终无法拍到他具体样貌,由此可疑的行为不难看得出,这名服务生非常清楚摄像头架设的位置。

“怎么样,你们有什么看法?”孟少辉问道。

“很明显,服务生对宴会现场的情况非常熟悉,对摄像探头的位置了如指掌。”

“而且他非常刻意地在摄像头前低下头,就是为了躲开摄像头的拍摄。”

“在这种宴会的场合,有服务生在场并不奇怪,而且我也相信在那里工作的服务生大多都会对摄像探头的位置有了解,但可疑的一点是,为什么只有这一名服务生在摄像探头前会刻意去避开拍摄,而且他在给李健斟完酒后,就迅速离开,并且再也没有在画面里出现过?所有这一切的举动让我不得不对他产生怀疑。”孟少辉说道。

“孟队,你的意思是想说这名服务生托盘里的酒被投入了金蚕蛊的毒?”

“应该是这样的,所以他才会在斟完酒后迅速离开,应该是担心酒别的宾客要他倒酒,从而伤及无辜。”

“这么说服务生就是凶手?”

“是不是凶手现在暂时还无法下定论,不过他的身份绝对有可疑。马上通过酒店以及当晚参加宴会的宾客调查视频里的服务生,让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辨认,尽最大的努力查出他的下落。”孟少辉吩咐道。

新线索的出现无疑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不过调查的脚步始终跟不上凶手犯案的步伐,针对服务生的调查才刚展开,凶手却又制造了新的案件。

死者吴立凯,42岁,生物学博士学位,任职于鸿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职位是项目研发主管。

孟少辉赶到现场时,吴立凯的尸体已经被法医放入了装尸袋中,不过在之前陈尸的床上遗留下许多仍在血液中蠕动的类似蛆虫的生物,孟少辉凑近仔细观察了一番,这些生物和之前李健体内的金蚕形态完全一致。

“又是金蚕蛊?”孟少辉向法医询问道。

“基本可以认定了,死者的死状和上一起凶案的死者死状完全一致,同样是七孔流血,而且有大量的蛊虫从死者的七孔中爬出。”

“谁先发现的尸体?”孟少辉转而向侦查员询问道。

“死者的妻子先发现了尸体,不过由于受惊过度,已经被送到医院去了,报案的是其邻居,说是睡到半夜,听到了列者吴立凯妻子的求救,就跑来看看,结果就发现吴立凯七孔流血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随后便报了警。”

“同样的行凶手法,两名死者又都是从事生物研究,到底这其中有些什么关联呢?凶手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孟少辉皱眉沉思着,随即他迅速吩咐道:“马上给我调查李健和吴立凯的关系。”

法医通过对吴立凯的尸体进行了详细地检验,证实了其死因和李健的完全一致,都是中了金蚕蛊的毒。

而通过对吴立凯妻子赵菁菁的询问得知,睡到半夜时,她突然听到了丈夫的呻吟声,以为是他胃病又犯了,就催促他下床吃药,可吴立凯不仅没有任何回应,反而是猛地挣扎着抽动了几下,此时她时觉得事情不妙,于是开灯查看情况,结果就发现丈夫七孔流血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而就在事发前一周开始,吴立凯也出现了胃疼的症状,只是没有太过在意罢了,因为在此之前,他的身体都非常健康,也没有患过胃病。

从吴立凯的死因以及生前出现的不适症状来看,下毒的凶手极有可能和杀害李健的是同一个人,基本可以认定这是一起连环凶杀案,所以两起案件很快就并案进行调查。

而李健和吴立凯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很快便有了结果。两个人在六年前都曾经任职于新星世纪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当时吴立凯和李健都是该公司实验室的研究员。

“新星世纪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孟少辉在记忆中搜寻着和这个名字有关的线索,因为这个名字他似曾相识。

“是的,根据资料显示,这间公司在三年前曾发生过一起案件,一位名叫陈海涛的副董事长被人杀害后扔下了山崖,但案件至今悬而未绝。”

“哦!我想起来了。”

侦查员的提醒让孟少辉立刻在记忆中搜寻到了答案,因为这起案件是由他的老师在退休前负责侦办的最后一起案件,所以当时他还有关注过。

陈海涛,任职于新星世纪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职位是副董事长,三年前出事时正负责研发一种抗癌新药,但不知是何原因突然失踪,在其失踪后第三天,下了一场暴雨,之后有人在半山腰发现了他的尸体,死因是被人用器敲击后脑,导致颅骨粉碎性骨折,身上的财物并没有遗失。由于案发时间深夜,而且案发地点位于山上较为偏僻的一处角落,没有任何的目击者,再加上连日暴雨破坏了案发现场,使得案件至今悬而未决。

“李健和吴立凯跟这个陈海涛之间是什么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