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那史进不满封赏,再次出兵的话,那
赵佶想到这,他脸色赤红,双手紧握着。
史进这该死的,养不熟的恶贼!
蔡京偷偷瞄了一眼赵佶,看到他没有暴走,忙松了一口气说:“再者,连年用兵,现在国库空虚,用度紧缺。山东有鱼盐之利,人口众多,自故就是税赋重地。要是能收回四州,这朝廷用度也能大大缓解。圣上,爵位不过是虚名。而且这破辽将军终究大败辽军,解了朝廷的边境之危。现在更是攻占了辽国的东京,大涨大宋士气。可算是有功劳,按例也当嘉奖。以免世人不明,以为圣上苛待有功之臣!”
道君皇帝赵佶不善地喊道:“难道真的要顺了这厮的心意,封他为燕王乎?如此,如何平息朝廷上下的议论!”
破辽将军史进大败辽军,攻占辽东京,当然得嘉善。要是晋升太尉、枢密使,甚至封公侯,赵佶二话不说就准了。可这封燕王可不是小事情,要是一旦公布出去,立马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蔡京说道:“一字王自然是不行,微臣觉得郡王更合适,也免得日后赏无可赏。圣上,破辽将军攻占辽东京。辽国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定会起大军征讨。辽国可是有七十万大军,就算破辽将军手下有一帮虎狼之师,只怕倒是胜负难料。要是万一破辽将军不幸战死,圣上也可顺势赐封燕王,以示圣上宽厚之心。然后等铲平方腊逆贼,大辽又顺势惨重的时候,一举派兵收复燕云。完成历代先皇还没有达成的千秋功业!”
辽军英勇善战的形象已经深入大宋上下的民心,蔡京也好,赵佶也好。
他们都觉得史进是趁着大辽不重视,击败辽军的。要是大辽派了大军前去围剿,他们都不认为史进区区十万大军能战胜辽国的七十万大军。
在他们看来最好的结果,就是他们打的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大辽。
道君皇帝赵佶沉思了一会儿说,“就照爱卿之意办,册封史进郡王,让他尽快将四州之地交出来!”
蔡京忙欠身拱手喊道:“微臣遵旨!”
第422章 定襄郡王()
蔡府正厅,蔡京看着吴用,面无表情地说道:“经过老夫的规劝,圣上已经同意册封破辽将军为广阳郡王!”
吴用生气的喊道:“我们早前说的可是燕王,是一字王。可不是什么郡王!”
蔡京脸色不善地说道:“你不要不知道好歹,郡王已经是朝廷最大的宽容了。要是册封为燕王,圣上如何向满朝文武交代,一字王你们是不用痴心妄想了!”
吴用盯着蔡京,一言不发。蔡京端起茶碗,也不说话。一时间厅内气氛异常沉重。
许久,吴用终于开口说道:“我们要定襄郡王的称号!”
尊号可不是一件小事,表示封地是在何处。定襄可比广阳大的多,要是大宋城池,说不定还需要争论一番。
不过对大宋来说,不管是广阳还是定襄都是辽国的城池,封广阳也好,封定襄也好,区别不大。
蔡京沉思了一下说:“这个问题不大,我可以劝说圣上!但是你们几时将四州交给朝廷?”
吴用摇着羽毛扇说道:“交接四州政务不是小事,只要圣旨下达后,三个月内,朝廷就可以派兵驻守了!”
蔡京点头说:“那好,我等下就会进宫面见圣上,让他尽快下达旨意!”
吴用从衣兜里取出一张纸,说:“破辽将军册封郡王,有开府建牙的权利。这是他拟定的王府官吏名单,还请太师到时一请圣上下圣旨册封!”
蔡京接过看了一眼,不过是王府例行的长史、丞、参军、主簿等官职罢了。虽然里面有几个人的名字,蔡京看的眼熟。但郡王都封了,这些小官完全不在意。
蔡京收进衣兜里,点头说:“可!”
吴用忙站起来拱手说道:“谢太师,下官这就回去静候佳音!”
吴用怀里兜着圣旨,骑着快马,在百来个侍卫的护卫下,快马加鞭地赶回济州了。
济州府衙正堂,吴用坐下喝着茶,歇了口气。
没多久,听到消息的林冲就赶了过来。
一走进,林冲忙抱拳说道:“好久不见,加亮先生。不知道今日先生前来,莫非是元帅有任务?”
吴用没有回答,他将怀中的圣旨取出,递给了林冲。
林冲看到,忙接过打开。看到大宋皇帝册封元帅为定襄郡王,林冲眼睛睁大,一脸不敢相信地说:“先生,这圣旨是真的!”
吴用点头说:“当然是真的!”
听到肯定的答复,林冲一脸激动地喊道,“太好了,元帅已经被册封为郡王了!哈哈哈想不到那昏君还算明智,知道元帅劳苦功高,特意册封元帅为郡王了!”
吴用摇摇头说:“林将军不要多想。这定襄郡王可是元帅用济州、沂州、兖州、密州四州之地和那昏君换来的。不然你以为那昏君会那么好好心,册封元帅为郡王吗?”
听到吴用说这郡王竟然是要用四州换来的,林冲大吃一惊。他愤怒地喊道:“加亮先生,这四州可是众多将军拿性命换来的,怎么能轻易就丢弃!”
吴用忙说道:“林将军,我知道这四州夺取不容易。但是你要知道,元帅攻克辽阳府,夺取了辽东京。辽国上下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派大军前来围剿。下一战辽国将有可能倾国之力来攻,到时只怕我军将要面对的是七八十万的辽军。我军面对这将近百万的大军,本来就吃力,要是再将兵马分散在两地,同时盯防两国,稍有不慎就有覆灭之危。有鉴于此,元帅才决定要林将军领兵赶去辽阳,集全军之力和辽国一决雌雄。正因为如此,元帅才会将四州之地交还给大宋,换取一个尊号!”
林冲听到,愤怒的心情冷静了下来。他有些不甘心地说:“就算要调集大军和辽军决战,也大可不必将四州交出来。”
吴用摇头说:“我军要和辽国决战,需要大量的物资粮草,这些都需要从大宋这边筹备。要是大宋知道元帅将大军都调走了,你觉得大宋会无动于衷吗?一旦派兵攻打这四州,这等于是大宋和我军公开撕破脸。到时我军再想从大宋这里获取物资就难了。而且剩下的一点兵马要驻守几州,林将军觉得我军能坚守下来吗?”
本来驻守山东就只有三万兵马,要和辽军决战,必然是越多越好。不然打赢了辽国大军,要攻城略地了,拿什么兵马去驻守城池。
可是这三万兵马都调走了,单靠两三千兵马,怎么可能守地住四州。
“这”林冲沉默了。
吴用看到林冲还有些不甘,他劝说道:“林将军,不用担心,这四州不过是暂时交给大宋管理罢了。只要我军战胜了辽军,策底击溃了对方的势力。到时我军就可以占领辽国疆土了。和辽国广阔疆土相比,四州之地算的了什么。等我军彻底平定辽国以后,以元帅的雄心,以我军的势力,莫说这四州了,只怕大江南北都将会是元帅的疆土了!孰轻孰重,林将军要分的清!”
听到吴用的劝说,林冲这才彻底明白元帅为什么要放弃这四州了。
聚集力量,和辽国一决雌雄,然后霸占辽国,然后吞并大宋!
林冲想到日后要是元帅问鼎九州,这怕自己要管辖的疆土将可能更大。再说了,元帅调集大军前去辽阳,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不也是来了。也省的自己一直坐镇后方,浪费了一身本事。
想明白过来,林冲忙拱手说道:“要不是先生提醒,林冲差点自误!我这就调集兵马,准备渡海去辽阳!”
吴用忙伸手制止道:“慢,林将军。不说辽国要想集拢几十万,必然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而且我们将这四州交换给大宋,也不能这样白白便宜了大宋。我已经和大宋商议后,三个月后才将这四州交换给大宋。林将军可趁这段时间将四州城池的库房、税银等通通带走!”
林冲听到忙笑着说:“先生放心,林冲省的!”
吴用拱手说道:“如此,这运送物资之事就拜托了林将军。加亮还有事,先告辞了!”
林冲忙拱手说道:“送先生!”
四月二十七日,吴用赶回了登州。
离登州府衙不远的一间三进间宅院的房中,张叔夜、宗泽二人对面而座手谈。
虽然身为俘虏,至今不肯归顺。但张叔夜、宗泽两人还是受到了史进的礼遇。
他们都被安置在登州一庭院中,可以在城内自由行动,只是会有侍卫跟随罢了!
自由被限制,再加上没有事可做,自从被俘虏后,张叔夜和宗泽两个人时常下棋打发时间。
两个人都是真君子,对弈中,双方均需默不作声。房间一片寂静,只有棋子落盘时才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当他们两人认真思索这下一步的落子时,房外突然传来声音。
“张兄、宗兄,吴用前来拜访!”
第423章 信念()
宗泽、张叔夜听到声音,顿时眉头直皱。他们倒不是因为有人打扰了他们下棋。
只是自从被软禁在登州城里,不管是史进还是这吴用都三翻四次来劝说他们归顺。
不过张叔夜、吴用两个人都是心志坚定的人,不管怎样威逼利诱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两人相视,眼神中都透露着无奈的神色。没想到这吴用还是不肯死心,又来了。
虽然不待见吴用,宗泽、张夜叔这两人也知道史进现在被招安了。这吴用也做了登州知州,可以说是大宋官员了。
而且自己两人虽说是被软禁了,但是在吃穿上没有亏待自己,不好将吴用拒之门外!
片刻后,张叔夜起身,上前打开房门。
吴用在门外拱手施了一礼,和声说道:“吴用拜见张兄,宗兄!”
宗泽坐在椅子上,没有起身,他不耐烦地喊道:“吴知州,要是劝降的话就不用说了。省的多费口舌!”
吴用笑着说:“哈哈,宗兄不用担心,今日吴用不是来劝降的。而是想请两位看一份圣旨!”
圣旨!
宗泽、张叔夜听到同时脸色一变,张叔夜忙说道:“什么圣旨?谁的圣旨?”
“当然是当今天子道君皇帝的圣旨!”吴用从一旁下人双手捧着的木盒中取出圣旨,说:“张兄,宗兄这是圣上的圣旨。请看!”
张叔夜、宗泽对视了一下,张夜叔双手有点颤抖着接过圣旨,展开。
看到圣旨当中册封史进为定襄郡王,张夜叔大吃一惊。
想到破辽将军大败辽军,攻占辽阳府,这封郡王也能说得过去。
张叔夜虽然有些吃惊,但还是能接受。
他继续看下去,等到他看到自己竟然被任命为定襄郡王府主薄时。
张叔夜一下子惊恐、彷徨了,连圣旨都抓不住,直接掉在地上。
宗泽看到张叔夜这样惊慌失措的样子,还以为这史进反叛,攻打大宋了。
他忙从地上捡起圣旨,翻看起来。
这一看,他的反应并不张叔夜好上多少。他看到自己竟然被任命为定襄郡王府的兵曹。
宗泽失魂落魄地说:“圣上糊涂啊!圣上糊涂”
看到史进要求任命张叔夜、宗泽为王府的主薄、兵曹,吴用暗暗叫绝。
你们不是忠臣吗?你们不是誓死不降吗?
好啊,现在请了圣旨下来。你们是忠臣,胆敢违抗圣旨吗?
不违抗的话,就乖乖担任定襄王的手下。要是违抗的话,你们就不是忠臣,那何必顽固不化呢?
看着这两个人的表现,吴用微笑着说:“张兄、宗兄,我知道两位都是忠臣,想必不会违抗圣旨吧!吴用不才,被任命为王府长史。以后大家就是同僚了,可喜可贺啊!”
张叔夜听到回过神,大声喊道:“你这是伪诏!这一定是你伪造的,想欺骗我们的!”
吴用依旧微笑着说:“两位在朝廷上都有同窗旧友的,要是不相信的。大可亲自去问清。对了,定襄王说了,从今天将不会再限制两位了。你们要是奉旨的话,定襄王会在辽阳扫榻相迎。要是不把这圣旨当一回事的话,也由得你们去哪里。何去何从,由你们决定!吴用还有要事在身,告辞了!”
说完,吴用一拱手,转身就走。一同离开的还有府邸负责监视的士兵。
张叔夜,宗泽看着吴用离去的背影,相互对望了一下,无声叹了口气。
这个时候,他们哪里还有心情下棋,相互一行礼各自回房间思考了。
虽然门口已经没有监视的士兵,恢复了自由,但是宗泽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想到自己竟然被任命为定襄郡王府的兵曹,这比杀了宗泽还要让他难受。
自己若是遵旨去担任王府兵曹的话,就好似为虎作伥,这是他万万不想的。
可若是不去的话,就是抗旨不尊,就是对圣上不忠。要是这样的话,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到底算什么?
宗泽心里焦虑无比,却又无可奈何,此时倒真想一死了之了!
关在房间里,宗泽一边狂饮美酒,越喝心里越苦,越苦越要喝。
宗泽也不知道是想用酒来麻醉自己,还是想大醉一场,醒来的时候,发现一切都是梦。
不知不觉中,泪水悄悄沾湿了衣裳。
宗泽重重地将酒壶砸在桌子上,放声大笑。哈哈哈
自战败以来,一直秉承着忠义,誓死不降。可没有想到到头来,这一副丹心却是直接被效忠的圣上漠视,竟然委任自己担任那贼寇的兵曹。
人世间荒诞之事莫过于此!
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就如同一个笑话!
哈哈哈
太阳落下了,又重新升起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看着窗外的阳光,宗泽双眼满是血丝。他想醉,但是哪里醉的下。
一夜没有睡的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整夜几乎都没有移动过,双脚都已经麻木了。
宗泽没有站稳,差点摔倒。他忙手撑着桌子,稳住了自己的身体。
苦笑了一下,宗泽活动了双脚一会儿,打开房门,坚定地走了出去。
大概是听到了门开的声响,不一会儿隔壁张夜叔的房门也打开了。宗泽看到他一脸疲态,眼圈红肿。看的出来他也是一夜没有睡。
张夜叔看到宗泽,犹豫了一下问道:“宗兄,决定了!”
宗泽痛苦地点了点头说:“我决定遵旨!要是不遵旨的话,我一直以来的坚守的信念就会崩塌。到哪个时候,我也不过是一个假仁假义的小人罢了!”
张夜叔听到仰天长叹:“有心报国,奈何圣上被人蒙蔽,不识我两一腔热血丹心!叹息哉!叹息哉!”
登州府衙内,吴用正在整理四州要搬走的物资清单时,听到士兵禀告张夜叔、宗泽求见。
吴用急忙喊道,“快,请他们到正厅候坐!”
吴用放下书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这才走向正厅。
看到张夜叔、宗泽,吴用忙拱手说:“张兄、宗兄,今日前来。可是已经决定好了吗?”
宗泽面无表情地说:“备船,我们要去辽阳!”
吴用听到,顿时心花怒放地喊道:“好,吴用这就叫人备船,一定会用最好最快的船护送两位去辽阳。定襄王要是知道两位到来,定会欣喜不已的!”
宗泽淡淡地说道:“我去辽阳担任王府兵曹一职,不过是忠于皇事罢了!要是哪天圣上下旨,将下官调走,下官立马就走!”
吴用依旧微笑着说:“跟随了定襄王后,宗兄说不定会改变想法也一定!”
第424章 大公鼎()
大公鼎,渤海族人,今年已经是72岁高龄了,是前辽国的长宁军节度使,东京留守大臣。
大公鼎清正爱民,多有惠政,百姓信服,在辽国广有贤名。
辽阳城破时,他被俘,强硬不肯归顺,史进爱惜他人才,不忍杀害,而是将他软禁在一处民房。
自从攻克辽阳后,就俘虏了大量的渤海兵,对于这些渤海兵,史进也是一阵头疼。
语言之间的沟通就是一大麻烦事不说,这些俘虏中有不少顽固不化,敌视史进,敌视汉人的人。
攻克辽阳府,辽天祚帝势必会调遣大军征讨我军的。
在和辽军决战前必须平稳好后方。
可要想短时间内平定,就必须得到如大公鼎这样的贤才投效。
如果得到他的投效,不但有助于收编渤海兵,还能迅速稳定辽东局势,对自己的大业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这天,史进带着吕方等人,又前来扣门。“鼎公,史进求见!”
过了一会儿,看到房门打开,史进面色愕然,楞了片刻后,才看清开门的是高清臣。
在被俘虏的当天,史进见过高清臣,这人也是不肯归顺的。
“史进见过二位贤者!”史进在门外拱手施了一礼,和声说道。
高清臣将史进迎入房内,分宾主入座之后,史进说道:“鼎公、高兄都是贤明正直之士,史进恳请两位相助,好让百姓有个安稳日子过!”
“虚名而已,怎能当破辽将军称赞!”大公鼎面无表情地说道。
史进正色说道:“两位当不知道,就在今日,又有几起汉人和渤海人的斗殴事件发生。如果不是衙役及时去制止,只怕后果不敢设想。两位都是大才,当知道汉人和渤海人会闹成今天这样僵的关系,完全都是因为契丹狗贼为了稳固他们的统治,挑拨离间造成的。现在契丹狗贼已经被驱赶走了,正是两族和好,携手共进,共创和谐安康的日子时候。又怎么再为小事而斗个头破血流!两位说是不是”
大公鼎冷淡地说:“相信以史将军之威名定能威压各族,让百信安稳过日子!”
史进面色怅然,长叹说道,“能马上得天下,焉能马上治天下。我史进愿意公平公正对待各族,但奈何我初夺辽东,汉人还好,渤海人却是对我了解不深,对我甚是抵触,让我空怀仁政却是根本无处施展!”
顿了顿,史进恳切地对大公鼎、高清臣二人说道,“二公都是在辽东京光有贤明的国士,在渤海人光有威望。史进要是能得两公的相助。则安稳百姓,实行仁政,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有望,还两位为了百姓,不要推辞!”
说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