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在获得了大批辎重后,去卑迅速恢复了势力,并且有意识的收缩兵力,屯扎于弹汗山和受降城一线。而去卑原先占居的申屠泽,被那支鲜卑部落掌控。

如此一来,刘豹就不得不两面受敌。

正北面,是去卑十万控弦;而西面,则有鲜卑近五万兵马,虎视眈眈。

从占居了绝对的优势,到如今持平……刘豹如今的状况算不得太好,甚至隐隐处于下风。也幸亏是河北战事告以段落,高干虽然在河东失利,却并未收到太大的打击。相反,他在袁熙的协助下,趁机吞并了柯最的乌丸部落,一下子壮大起来。

与袁熙联手后,高干又主动和刘豹结盟,并提供了大批辎重,帮助刘豹站稳脚跟。

如此一来,南匈奴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至少在和去卑的对抗中,刘豹挽回了劣势。可是,要等到刘豹完全掌控局势,形成助力,还需要时间。刘光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他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多久,或者说汉室还能坚持多久……特别是凉州大捷传来后,刘光这种危机感,越发强烈,甚至隐隐感到了恐惧!

为何,我汉室宗亲之中,没有曹朋这等人物?

刘光拿起书,却无心翻阅。

马腾一死,衣带诏中署名者,只剩下刘备一人。

可刘备现在仍自身难保,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只能寄人篱下。虽说刘备在新野,和曹军数次交锋,也颇有胜绩。但总体而言,他那些胜利,都是小打小闹。

相比曹朋这次凉州大捷,刘备的成绩也就显得微不足道。

曹朋杀了马腾,曹操西北之患,也将随之消减。接下来,只看曹操如何迅速夺取凉州,把凉州完全掌控。

“临沂侯!”

刘光蓦地警醒过来,抬头看去,伏完已走进了房间。

他身着一身黑色长袍,大袖飘飘,将残缺的手臂藏于大袖之中。走进屋子,伏完朝刘光一礼,“临沂侯,先前呼唤良久,却不见回答,莫非有什么心事吗?”

伏完的精神挺好,看上去红光满面,比以前胖了不少。

在经历了那断手之难后,伏完渐渐从朝堂上淡出众人视线,变得清心寡欲,每日在家中诵道德经,显得非常自在。可刘光却知道,伏完一直没有停止动作。

在他那副风轻云淡之下,却藏着一颗炽烈的心……

伏均,死了!

让伏完对曹氏的恨意,越发强烈。

他表面上退出了政治舞台,可是私下里,仍在努力的为汉帝拉拢人才。这一点,从伏完家中激增的门客便能看出端倪。过往一年,伏完门下食客逾千人,大都是一些不得志的清流书生。每日高谈阔论,抨击时政,指点江山,已成为许都一道风景。而这些人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令许都街头巷尾,多出许多流言蜚语。

比如,曹操要谋朝篡位啊……

屯田之法,过于苛刻啊!

亦或者有人直接说,曹操如今所推行的律法,颇有暴秦味道,必然祸乱江山。

不过,这只是流言蜚语,也无法巡查出源头。

刘光一摆手,“国丈,请坐。”

哪知道伏完眉头一蹙,看着厅堂里摆放的那些家具,沉声道:“临沂侯乃当朝太仆,又是皇亲国戚,当谨守礼制才是,何故也效仿他人,置办这些奇淫巧计?”

伏完所说的奇淫巧计,是指刘光书房里的圈椅,书案……

刘光一笑,“国丈,礼在心中,何必拘泥。”

祖宗的礼法,藏在我心里面,我不需要告诉别人。一句话,让伏完顿时露出笑容。

“我欲派人前往关中。”

“呃?”

“马腾无能,被那小贼所杀。

如今凉州局势,已朝着曹老儿靠拢,不可以坐视。关中素有豪门望族,且利益纠葛,牵连甚深。我准备借关中之力,助韦端坐稳凉州,使曹老儿空欢喜一场,如何?”

刘光一怔,手指轻轻敲击书案。

这是曹朋的习惯,却不知为何,被刘光学会。

伏完的意思非常清楚,就是坚决不能让曹操完全控制住凉州地区。

关中有豪门世族,在凉州的利益极为深厚。比如韦端,就借助凉州通路,向羌氐贩卖违禁品,以牟取惊人利益。这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关中的豪族,丝毫不比中原少。比如平陵窦氏,京兆韦氏,还有弘农杨氏……诸如此类的家族甚多。

虽然如今的关中豪门,远比不上中原世族那么强势,但其底蕴犹存,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关中豪门,多忠于汉室。

比如弘农杨氏,临泾皇甫等家族,对汉室忠心耿耿。

刘光不禁轻轻点头!

这恐怕是伏完牵制曹操的最后一招……

“那韦端,可愿意配合?”

“我已命人前去和韦端联络,同时我准备在许都放出谣言,替韦端制造声势,助他取得凉州兵权。”

言下之意,他想要让韦端做凉州牧。

韦端虽然是凉州刺史,但相较而言,还是逊色于州牧的职位。

刘光想了想,“国丈既有此意,还要妥善安排。为韦端制造声势,还需要谨慎一些,以免被曹操觉察。我这边,会尽量为国丈清除障碍,令陛下提出朝议。”

“如此,伏完告辞!”

伏完如今做事,雷厉风行。

一旦商议完毕,就立刻告辞离去。

对于他这种行事作风,刘光倒是非常满意。

至少,比之那断手之前,做事总是犹豫不决,蛇鼠两端的辅国将军,强上百倍。

曹友学,咱们的博弈,还没结束……

……

“主公此次返回狄道,还需与曹太守多些友善。

今曹太守连取三郡,声势正大,到时候难免会有些言语得罪。少年得志,大多如此……主公若想要尽快将陇西收回,还是放低一些。想来,他也不会为难。”

韦端耳边,回响着杨阜的嘱托。

随着陇西战事平息,他返回狄道,收复陇西的事务,已变得迫在眉睫。

陇西,必须要尽快拿回来。

还有金城郡,也要从速取回。韦端非常清楚,陇西和金城的重要性。只有将这两郡掌控在手里,才算是高枕无忧。可问题是,曹朋会心甘情愿的交还给他吗?

车轮转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崩碎的冰屑向两边飞溅出去,散落一地。

对于杨阜这位老部下,韦端是非常信任。

可他心里面,却感觉到很不安稳,同时也有些不太舒服。

马腾,夺走了陇西,把他韦端从陇西赶到了汉阳;而曹朋,却在短短时间内夺回了陇西,甚至还把金城郡一同抢走。这分明是说他韦端无能,好响亮的一记耳光,打得韦端心里难受。要知道,他当初可是听信了马腾的话,才丢了陇西。

用力搓揉了一下面庞,韦端突然掀起车帘。

“元将!”

“父亲……”

韦康听到韦端的呼唤声,连忙策马上前,“父亲,怎么了?”

“到哪里了?”

“已过白石山。”

韦端犹豫了一下,轻声道:“传令下去,今夜驻扎白石山,待天亮之后,再启程。”

“啊?”

“我心里,不太安稳。”

韦端轻声解释,又好像是自言自语。

韦康是个孝子,既然老爹这么说了,他也不好拒绝,便点头应下。

于是,车队便驻留在白石山下!

这白石山,在安故县和首阳县之间。

原本,这里是马腾的地盘,由大将成宜和梁兴二人驻守。不过,马腾死后,安故和首阳也就变得岌岌可危。这两人原本是韩遂手下八部将,但由于韩遂死了,两人便归顺了马腾。算不得马腾的亲信,却又属于贰臣,多少有一些尴尬。

自归顺曹朋以来,除了在夺取狄道时,立下些许功勋的马玩,便主动向曹朋提出,愿意来说降成宜梁兴二人。狄道大战,马玩寸功未立,基本上是站在城里看热闹。如今这大战将歇,马上就要论功行赏,马玩自然希望为自己增添一笔功劳。

他和成宜梁兴,原本同属八部将,关系一直不差。

所以自告奋勇来到安故,与成宜梁兴一说,两人立刻顺水推舟,表示愿意臣服。

所以,安故和首阳,如今为曹朋所占领。

本来韦端是想要让他的两个部将,襄武孔信,还有漳县王灵出手,夺取安故首阳两县。毕竟,如果两县被他拿下,多多少少能挽回一点当初被马腾赶走的尴尬。

可没想到,曹朋根本不给他喝汤的机会,直接拿下了两县。

同时,又命阎行驻守首阳,马玩镇守安故。马玩还好说一些,可阎行却是一员悍将。王灵孔信二人虽说也善战骁勇,却不敢去碰触阎行的锋芒。更不要说,狄道还坐着一个曹朋,手下精兵悍将无数。而临洮又被甘宁郝昭拿下……这两人,一个出自曹朋门下,如今自立门户,另一个还在曹朋帐下效力,非同等闲。

再加上大散关的曹洪,以及西县的陈群。

孔信王灵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招惹曹朋。弄不好,就会被曹朋连根拔起……

天,已经暗了!

乌云翻滚……

韦端心神不宁,在大帐里徘徊,显得格外焦躁。

“父亲,您这是……”

“元将,你说那曹友学,真的会把陇西交还过来吗?”

韦康搔搔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事实上,这个问题真的说不清楚。反正在韦康看来,如果换做是他,费尽心思夺取了陇西之后,决不可能轻易交出去。但这些话,他又如何与韦端说明呢?

“他应该会交还。

父亲毕竟是凉州刺史,曹朋不过河西太守而已。如今他占据了武威郡,已经是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再霸占陇西,恐怕会招人是非。依我看,他肯定会交出来,只是父亲到时候,难免会付出一些代价。曹友学不是傻子,他以一下郡太守身份,霸占整个凉州,莫说别的,只怕杨义山他们都不会答应,更不要说关中那些家族,在凉州颇有利益……父亲放心,他会交出来陇西,但要费些周折……”

“嗯!”

韦端不由得精神一振。

没错,我才是凉州刺史,他曹朋不过是一个下郡的太守。

义山说的不错,他年少得志,到时候我只要把姿态放低一些,自然能讨要回来。

等我稳定了陇西,哼哼……

可心里,又有一层顾虑。

当初王猛被马腾围攻,我见死不救,造成王猛之死。若是被曹朋知晓,会如何?

好在,这件事知晓的人并不多。

除了他父子之外,也只有石韬清楚。

当时石韬曾到狄道,恳请韦端出兵相助,但是被韦端拒绝……好在,石韬如今下落不明,多半是在救援王猛的时候,被马腾杀了。恩,死得好石韬若还活着,那必然又是一桩麻烦。他如今死了,想来曹朋也不太可能知晓其中真相……

韦端突然有些后悔!

他后悔当初,为何要听信马腾的谎言,坐视王猛战死白石。

虽说王猛这个人耿直,不懂得变通。可整体而言,对韦端还是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尊重。

如果王猛没死的话,说不定这次回去,还能为自己美言几句,少许多麻烦……可再一想,如果王猛没死,他未必会丢失陇西,被马腾打得好像丧家之犬一样。

“父亲,父亲?”

韦康的呼唤声,把韦端从沉思中唤醒。

“啊?”

韦端猛然醒悟过,强作笑容道:“元将莫担心,为父没事。

只是这一路奔波,有些乏了……你也辛苦了,早点休息。明日一早,还要赶路。”

韦康点点头,告辞离去。

和儿子聊了这么一会儿,韦端的心里,好像舒服了很多。

他坐下来,捧起一卷书册,在灯光下翻阅。书,是蔡邕当年所著的东观汉纪。蔡邕死后,这本书也随之丢失。好在蔡邕之女蔡琰,读过此书,所以默记出来。

后韦端派人拓印一卷,时常捧读。

以前,他每逢心乱,一读书便会平静下来。

可今天却不知怎地,一直无法平静……忽然间,风卷帐帘,拂动灯火摇曳,忽暗忽明。韦端心烦意乱,于是披衣而起,迈步走出了帐篷。却见漆黑如墨的苍穹,风云色变。大风起,呼啸肆虐。营中的几座小帐被狂风吹倒,军卒们狼狈跑出。

一杆大,轰隆倒地。

使得韦端心里,不由得一颤……

鹅毛大的雪花,呈六角星的形状,纷纷扬扬飘落。

一眨眼的功夫,天地变成了一片雪白,令人心中顿生一种莫名的寂寥感慨……

好大的雪!

韦端负手而立:这,恐怕是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吧……

……

翌日,风止。

雪扔在下,地上厚厚的积雪,足可以抹过脚踝。

车仗再次启程,碾压着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由于雪势很大,道路也变得极为难行。原本从白石山到狄道,只需要半天的时间,韦端一行人,却足足走了快一天。

当天色将晚,大雪停息的时候,终于看到了狄道城墙的轮廓。

落日下,巍峨的狄道城墙,在洮水河畔,透着古老雄浑的气息……

韦端长出了一口气,心神也变得平静下来。眯着眼,眺望狄道,他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

我,终于又回来了!

“传令下去,命车队加快速度。”

韦端吩咐罢,刚准备放下车帘……却见韦康纵马而来,在车前停下,翻身下马。

“父亲,河西太守曹朋,率狄道大小官吏,已至十里亭相迎。”

“啊?”

韦端心里一颤,脸上顿时流露出一抹喜色。

曹朋亲自出城相迎,说明他把自己当成了上司。换而言之,曹朋定会交出陇西郡。

既然曹朋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出身望族的韦端,自然也不能失礼。

他从车上走下来,整了整衣衫,而后下令道:“打出旗号,元将随我一同前往。”

第505章 愿为马前卒

雪,停了。

但风却未止……

风不大,从雪原上掠过,卷起一道道雪窝旋流,旋即又消散无踪。

曹朋负手站在十里亭,神色显得安详宁静。至少从他的脸上,看不出半点喜怒哀乐,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只有那不断闪动的眸光,显示出他内心中的激荡。

风掠过,扬起他身上的黑袍,猎猎而动。

曹朋一言不发,静静的站在那里,看似恭敬,可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汹涌的气势。

庞统站在他身后,轻轻叹息一声。

友学,似乎已经下定决心了!

庞统是在狄道之战结束的第四天,匆匆赶来。

原本,他和徐庶打算,让曹朋坚持十日,待兵马整顿之后,再往狄道援救。毕竟,曹军自西凉一路打过来,虽然没有经历什么惨烈战斗,却也是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当大军抵达允吾的时候,军卒们已筋疲力尽。这种疲乏不仅仅是肉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哪怕明知道已经获胜,但是在没有确认之前,谁又敢放松警惕。近十天的路程,只有了不到五天,便打过来,是何等的疲乏。

可没想到,曹朋居然胜了!

而且是胜得干净利索,胜得极为漂亮。

以数千人之众,大胜三万西凉兵,堪称奇迹。徐庶得知消息后,也是大吃一惊。他原本也想要过来,可是允吾的事务太多,太过繁杂,根本容不得徐庶抽身。

费沃非常聪明,在得知狄道大胜后,便彻底放手,将允吾交给了徐庶。

他如今就在家坐等,等待前往张掖赴任的命令……同时,他又把费龙从洛都谷召回,千叮咛,万嘱咐。徐庶抽不出身来,只能让庞统一人前来。毕竟在处理政务上,庞统也颇有才学,足矣令曹朋轻松下来。只是,庞统却没有想到……

数日前的一场争执,也是庞统和曹朋相识以来,最激烈的一场争执。

当曹朋得知,王猛之死另有原因的时候,顿时暴跳如雷。也就是这时候,从临洮传来了消息,甘宁已经收复了临洮县,而王买并未死去,令曹朋多少冷静下来。

“友学,冲动不得啊!”

庞统劝说曹朋道:“如今你好不容易创立下了大好基业,若这时候冲动,只怕会前功尽弃。一旦你不在凉州,谁可承担偌大场面?你做的那些计划,你做的各种准备,谁又能妥善执行?友学,切不可为了一时冲动,而丢掉了大好机会。”

灯光下,曹朋在钢刀上扑了些刀粉,而后认真的擦拭。

半晌后他抬起头来,沉声问道:“士元,你说我所做的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啊?”

“为荣华富贵吗?”

曹朋一笑,露出不屑之色,“我今之情形,何止荣华富贵?过往几年,我在海西的收益,达数亿金。若只是为了荣华富贵,我又何必把那些钱财丢去河西?

我待在家里,坐享其成。

单靠银楼,每个月就能有十万钱收益,又何苦在河西,受两载苦寒,呕心沥血?”

说着话,他站起身来,将钢刀入鞘。

“我曾以为,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想要尽快结束这个乱世,可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实在太微薄。如果我告诉你,这场战乱会持续很久,甚至百年。到时候中原十不存一,而异族长驱直入,会是什么样子?有时候,我不敢想……我们算计来算计去,其实到头来算计的是自己。我们自以为很聪明,可实际上呢?最愚蠢的人,就是我们这些人……”

庞统懵了!

他有点听不太明白曹朋的意思。

曹朋回身坐下,沉声道:“要想尽快平定这乱世,就要尽快解决那些个国贼。

这不是你坐拥一城一地便能够成功。

当今天下大势,业已分明。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公之于袁绍,名微众寡,然曹公遂能克绍,此天时人和。今曹公坐拥河之南,攻取河之北,屯兵关中,攫取凉州,一统北方之势,已无人可以阻止……

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居大义之名,无人可与之争锋。

孙权居于江东,三世之泽。有大江天堑,又有贤能为之所用,可徐徐图之……然,终究偏安一隅,早晚被灭,难以成事。待曹公平定北方,必马踏荆襄。若曹公得荆襄之地,北据汉水沔水之利,得南海之利;东临吴会,西通巴蜀,可一举平定江山。此天下雄主,必成就大业。刘璋张鲁,坐拥天府之地,民殷国富,却不足以守成。我有一策,可令天府之地哀鸿遍野,必早晚归降。唯一变数,便是那寄居荆州的刘备。此人亦枭雄也,只可惜金麟岂是池中物,未遇风云难成龙……

我,才谋不若曹公;坚忍不比刘备;恩泽不似孙权。

若强为诸侯,其结果……

我所愿者,便是能早日结束这中原大战,为这天下留一分元气;我愿永驻北疆,为我中原屏障。大丈夫当扬威域外,建立功勋。我实不愿继续消耗九州元气。”

庞统,目瞪口呆。

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