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些都是擅长渔猎的女真人,都是在艰辛的环境下,努力活下来的人,故此人人骁勇,一听说有人渡河,顿时热血沸腾起来,无数人蜂拥地骑上马,呼喝着举起了武器。

    此时,就在那河的对岸,叶景披着一件披风,正思绪复杂地遥望着对面。

    叶景选择了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赶往了朝鲜港口,在那里,他的招募却是十分的顺利。

    那里的人,一听到巡抚大人要招募人手,顿时踊跃起来,这些自秦皇岛来的商队人员,说是商人和水手,倒不如说是一群恶棍,但是叶巡抚的含金量很高啊,这是镇国公的亲爹,没错,简直就是二十四k的纯金。

    许多人摩拳擦掌,就算他们不是人精,也足够知道这里头的好处是数不胜数的,而这些人敢出海做商贾,早就将性命置之度外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于是在利益的衡量下,众人纷纷投到了叶景的麾下。

    叶景很清楚,这一仗绝非是什么军事上的较量,而是一场心理上的对决。

    杨玉和女真人立足不稳,而此时,绝大多数反抗力量,还有那些忠于朝廷的人,虽然想要反抗,却是群龙无首,根本不敢揭竿而起,他们需要一面旗帜,需要有朝廷的名义,也需要有一队亡命之徒充当先锋,时间拖得越久,他们的耐心和希望就会被消磨得越多,所以叶景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因此他没有耽搁,几日之后,立即带人北上,另一面,则修书给朝鲜国王求援,很快,他就带着这一支拼凑的大军抵达了这里。

    手里持着望远镜,这是海商们的标准配备,叶景观察着对岸的稀稀拉拉出现的女真人,还有诸多先期渡河的人马。

    这是第一仗,冲过去,很快巡抚大人的威名就能传扬出去,他必须用一种闪亮的登场,来宣告自己这朝廷钦差回来的消息,从而振奋人心。

    对方的骑兵开始凝聚起来,有三百之多,还有数百步卒,看上去,似乎不是少数。

    叶景皱眉,犹豫地朝左右的人道:“刘游击,是否全数人渡河?”

    刘游击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因为这些跟随在他们身后的‘恶棍’实在不太像样子,章法不一,纯熟一群乌合之众,不过似乎绝大多数人又都还算彪悍,个个都不太怕死,他迟疑了一下,才道:“若是一次性渡河,等对方冲击,一旦不能战胜,对方的援兵也是源源不断,只怕……哎……卑下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卑下不是要长他人士气灭自己的威风,只是卑下害怕啊……”

    叶景沉默了一下,身后的披风被狂风卷起,他略略皱眉,却终究还是当机立断地道:“全数渡河吧,刘游击,我等自朝鲜入辽东,所靠的,只能是这匹夫之勇,需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若是瞻前顾后,如何杀回辽阳去?”

    说罢,他脸上露出决然之色,而后又道:“老夫先渡,传令下去,随老夫入了辽阳,老夫在此保证,朝廷的恩赏,镇国府的好处,都够他们享用不尽,对了,那几尊小炮,暂时不必渡河,就在此架设,我们将对方吸引到河对岸,便先行攻击。”

    叶景说出这番话,老脸不禁一红,他突然觉得自己不知什么时候也变得疯狂了,宛如一个赔上身家性命的赌徒,居然有如此孤注一掷的勇气。

    叶景当先,无数人随即呼喝着渡河。

    对面的女真人见状,顿时精神一震,半渡而击,这是一个机会。

    于是轰隆隆的铁骑蜂拥而来,步行的女真人也是一拥而上。

    待到了一半,炮声却是响了,火炮是从船上卸下来的,因为装载在船上,所以是威力不大的小炮,征用了许多匹马,直接让人拉来,可是别看个头小,威力却是不小,于是呼啸着的火炮带着尾焰,尖啸着砸入女真人队伍。

    女真人有些发懵了,只有一枚炮弹精准的命中,炮弹砸入了雪中,倒没有伤亡,正当他们略略吃惊的心放下时,轰隆一声,那大雪瞬间扬起漫天迷雾,火光亦是一闪,无数的弹片和铁钉溅射而出。

    十几个骑兵顿时倒下,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女真人的惊慌。

    “好啊,打得好。”

    “杀……”

    水手们看着女真人慌乱起来,不禁士气大震,一齐冲杀过去。

    那依靠渔猎而生的女真人,历来是瞧不起汉人的,认为汉人往往没有多少勇气,而他们在苦寒之中熬练出来的体魄和勇气却远超汉人,只是可惜,这一次他们真的是失算了。

    他们不明白,环境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正因为环境恶劣,所以女真人在这恶劣环境之下,唯有强者和拥有巨大的勇气的人才能存活,而他们去不知道,在那汪洋的大海,海中肆虐的海寇,还有无数暴风骤雨,以及异国他乡的熬练,却早就造就了一群比女真人更加狠的人。

    这些人疯了一般,居然朝骑兵发起冲锋,虽然没有队形,也没什么组织可言,却如开闸的洪水,正在女真人震惊的功夫,还没有适应这火炮的巨大威力,紧接着,冲上前的汉人,有的弯弓搭箭,有的已发射了骑枪,有的手中举着大刀,面目狰狞。

    在啪啪啪啪的骑枪响彻天际之后,猝不及防的女真人立足未稳,居然便被这群没有任何章法可言的疯子们如洪水猛兽一般地淹没了。(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7…02…02 01:28:42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不战而胜() 
渡过冰河后,开展了激烈的拼杀,而叶景带着他招募而来的‘军队’,开始横扫附近的女真部落,时不时地传出的枪声,必定伴来惨呼。

    叶景此时的想法尤其的明确,他要做的,就是搞出大动静,要的就是震撼所有人,要的就是告诉所有辽东人,朝廷是不好惹的,反叛朝廷的下场并不美妙,而勾结杨玉的结果,只会很惨。

    这里的消息,虽已与关内隔绝,想要传送消息,千难万难,可是在整个辽东以南,巡抚大人带兵平叛的消息还是传遍了诸军镇,而且据闻朝鲜国亦是出兵助阵,数万朝鲜官兵开始深入辽东。

    当然,唯有叶景十分清楚,朝鲜国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不过是数千朝鲜军入境。

    叶景对所出兵的朝鲜军并无太大的指望,他需要的,只是提振军心,要的就是告诉辽东诸镇,谁敢反叛,谁敢冒头,这位代表朝廷的叶巡抚就揍谁。

    消息传遍开来,接着便是无数的官军蜂拥而至,一路上倒是顺心顺意,只是当抵达镇江城,这镇江卫数千军马龟缩堡垒之中,叶景一时拿不定主意了。

    当地的指挥张茂的心里显然是犹豫的,一方面,他不愿意反叛朝廷,他乃是大明的命官,所以那杨玉反叛,他并没有响应,只是命人固守原地,进行观望;可另一方面,他也没有下定决心平叛,因为他很清楚,当初杨玉还是大明辽东总兵的时候,他曾没少巴结那位杨总兵,自己有不少的把柄落在他的手里呢。

    谁能保证,等到朝廷要剪除杨玉叛党党羽的时候,会不会牵连到自己呢?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当叶巡抚的‘大军’抵达的时候,张茂依然下定不了决心,最终只好选择龟缩在镇江城。

    这镇江,其实就是一出军事要塞,靠近建州女真诸部,因此张茂龟缩于此,严令所有人不得出塞,剑拔弩张,只希望那叶景带着人绕开镇江过去。

    张茂不希望和这位代表朝廷的钦差起冲突,可也不希望彻底与杨玉反目,事实上,杨玉一直都还在与他联络,希望他能够一起共襄大业,甚至连官职都已经分封好了,只是张茂一直犹豫不定。

    可是好巧不巧的,张茂的设想并不如愿,叶巡抚的大军偏要往镇江堡这儿来。

    当兵锋抵达堡外,几门火炮已经架设好,接着便是轰隆隆几枚火炮朝着堡子轰来。

    轰隆隆……

    大地在颤抖,城楼上的积压的皑皑白雪扑簌簌而下,城墙上的镇江军顿时心中骇然,这火炮的威力,竟是直接将城墙打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那上头冒着滚滚的浓烟。

    下头的‘王师’已经是跃跃欲试,一个个摩拳擦掌,连那素来谨慎的王游击,也不禁变得激动起来,这些日子的顺风顺水,连他都不禁自信心膨胀起来,想要立些功劳。

    王游击看着那还在冒烟的城墙,一脸振奋地道:“大人,进兵吧,卑下人等,只需一个时辰,便能将这里拿下,拿下了这镇江城,也能杀鸡儆猴。”

    叶景坐在马上,他面色冷酷,早不像从前那个温文儒雅之人了,他抿了抿嘴,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却是道:“且慢,我先上前去打话。”

    “什么?”刘游击讶异地看着叶景,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叶景则是正色道:“我们虽是兵临城下,但是他们并没有攻击之举,可见他们未必就想做叛贼,即便是本地镇守想要反叛,可是其下的官兵当真也是想要做乱党吗?他们的心里应是早有恐惧,只怕是比老夫更加害怕,他们尚且畏惧成如此,老夫还何惧之有?若是说服他们,不战而胜,何不更好?我先上前说几句话,再观其变吧。”

    说罢,叶景再不犹豫,已是打马上前。

    那城上的官军,先是被叶景他们的大炮吓了一跳,而后惊愕地看着对方单骑而来,到了城下,许多人只需看到叶景头顶上的乌纱,还有那大红的官袍,便已知晓叶景的身份了。

    城上一个紧张的武官却是厉声道:“放箭,放箭……”

    他话还未说完,城下的叶景便大声喝道:“你们要向天子的钦差放箭?”

    接着,城上城下,俱都陷入了死寂。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那之前要求放箭的武官,一时也有些慌了手脚。

    此时,叶景又道:“是谁?是谁下令要射本钦差的,本钦差就在这里,今日众目睽睽,尔但可一试。”

    终究还是读书人,头脑绝非寻常的丘八可比。

    叶景没有把所有人都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而是直接将这个要求射箭的人,与其他的官兵分化开。

    你来射啊。

    而不是你们来射啊。

    前者既是挑衅,同时又展现出了巡抚的气度,而后者,则是拉嘲讽。

    那武官哪里敢亲自射?人都是从众的,他本以为自己一声号令,大家射过之后,自己便是完成了指挥大人固守镇江堡的军令了。

    可是让他当真在众目睽睽之下朝这钦差射箭,他却是没有这个胆量的,这可就等于是向全天下人宣告,自己是死心塌地的反贼,那就是一丁点的转圜余地也都没有了。

    面对现在的情况,这武官自是惊慌失措,退了一步,便快步消失在城头,再难寻觅他的踪迹。

    其他官兵见状,便更加泄气了,一个个神情更加紧绷起来,却是不敢轻举妄动分毫。

    叶景那沉稳的声音再次响起:“总兵杨玉勾结女真谋反,十恶不赦,万死莫恕,陛下已下旨命本官钦命代天子平定叛乱,诛杀不臣,尽戮杨玉与女真余孽,你们……难道也要反吗?一炷香之后,我们便要攻城,抵抗者,便是叛党,自此之后,便是大明死敌,尔等尽都是我大明驻扎辽东的将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是本份,而今杨玉谋反,则杀杨玉一族,尔等何故要为虎作伥,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7…02…02 08:20:40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战无不胜() 
在叶景看来,这里的大部分人并不见得是真要与朝廷为敌,他们既有可能只是听从上级命令罢了,叶景的一番痛斥,其实用意很简单,不过是彻底将杨玉这个版贼和这些人分化开罢了。

    此时,叶景又道:“尔等是愿与本官平叛,还是要与杨贼为伍,皆都悉听尊便,若是尔等果真想反,本官就在城下,谁有本事敢来手刃本官,尽管来试。可若是愿意迷途知返,那便随本官平叛,平叛之后,本官自向朝廷上表尔等的功绩,使你们衣食无忧,死伤者,则可以得到抚恤。若是誓要做那不忠不义之徒,不但自身有杀身之祸,更是祸及妻儿和族人。而今反贼与女真已反,正是尔等忠心用命之时,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你们是要自取覆亡,或是把握时机,随本官诛杀乱党,给子孙谋一个恩荫,只在这一念之间。你们看看我手里的是什么?我身上带着的,便是一包火药,方才那火药的威力,你们是亲见的,你们要嘛射杀本官,要嘛,本官这就将这火药埋于城门,待本官引燃了火药,则城门破开,王师便顷刻杀入城中,你们的下场,与那女真诸部,不会有任何分别。”

    说罢,叶景便下了马,而后一步步地走向城门,接着道:“你们还有一个选择,便是立即开了城门,随本官一起杀贼,除此之外,别无出路,大明或许有亏欠你们的地方,可是本官许诺,绝不亏欠。”

    叶景一深一浅地踩在雪地上,瘦弱的身子,仿佛身子要应风而倒,可是步伐却很坚定,直直地朝着城门而去。

    城上的官兵们,已陷入了混乱之中。

    射杀钦差,这就是彻底地断绝了自己的后路,谁知道自己放了箭,别人会不会将自己绑了去向朝廷表功?这可是天子的钦差,如朕亲临,杀他,和杀大明天子没有任何分别,可是这样放任,那火药一旦炸开了城门,外头的军马就要杀进来,到了那时,他们说不定又是死路一条……

    混乱之中,突然有人高呼道:“我等哪里是反贼?我等是大明的官军,何来的作反?钦差就在这里,快开城门……”

    一道声音响起后,紧接着,无数人便轰然喊叫起来,他们大多人大字不识,尤其是这些军户,对朝廷未必有好的印象,可是在心理上,他们依旧还是将其视为依靠。

    所谓的顺天应运,某种程度来说,其实并没有错,以大明朝廷的名义,起先虽只是区区数千人入辽东,可是很快,这个队伍便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不日之间,辽阳已是遥遥在望,沿途阻击的叛军,早已慌了手脚,女真人听闻自己的巢穴被袭,自也是惊慌,在本部,都是些妇孺留守,而朝鲜和大明钦差皆是进兵,令他们完全没有料想到事情居然开始朝着他们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

    当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辽阳城下,城下连绵不绝的大军,竟是延伸十里之远,这时候,城上已经人心浮动了。

    女真人不知自己本部如何了,心里忧心留在那里的妻儿,而杨玉的部众,却更加惶恐不安,他们本以为一个小小的叶景,是绝不可能闹出什么动静的,可万万料不到,这个平时看似柔弱的读书人,竟做出了这番作为,而今成了埋葬他们的掘墓人。

    叛乱的根本就在于出其不意,并且迅速地断绝与朝廷之间的联系,使整个辽东封闭起来,然后徐徐地开始稳住脚跟,最后再将辽东收入囊中。

    可是现在,当有人挺身而出,自然就成了一面旗帜,这面旗帜所过之处,各镇纷纷依附,当大军抵达辽阳城外,城内之人不免惊慌,很快就陷入了混乱,于是三日不到,大军便已破城而入。

    叶景带着无数的官兵,步入了这座已被劫掠过许多日的城池,在这些已经被破坏得破旧不堪的街道上,还有一些女真人在负隅顽抗,他们确实英勇,可是在城里,面对着无数急着抢功的军马,却是于事无补,至于杨玉的余党,则是早就鸟兽作散了。

    叶景火速抵达了此前的巡抚衙门,在这里他坐定不久,那刘游击便急匆匆地赶来禀报:“大人,杨玉已经拿获了。”

    叶景感慨地看着这已物是人非的衙堂,心里还是松了口气,总算是将杨玉这个最大的叛贼捉住了,便道:“立即将其绑缚起来,随时准备解送京师,他的家人都拿住了吗?”

    刘游击道:“拿住了不少,还有一事,在这里,除了拿住了一些女真的部族首领,有一人身份特殊,乃是巴图蒙克的女婿,鞑靼的诺颜。”

    叶景的眼睛一张一合,诺颜……

    自从巴图蒙克一统草原之后,便废除了元朝遗留下来的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少师、平章、知院等官职。而代替以成吉思汗时代的济农、诺颜等官职。济农,相当于副汗,是大汗的助手,其职责是秉承大汗旨意管辖蒙古右翼政务。而诺颜,则相当于是宰相,蒙古的官职混乱,宰相也有多人,可不管如何,单单这个诺颜,在鞑靼部绝非是寻常人等,绝对算是一等一的贵族。

    “看来这一场叛乱,牵涉的人可不少。”叶景正色道:“这些人,都好生看押着,本官这就撰写捷报,这些叛贼,随时要准备解送京师,由朝廷处置。”

    刘游击喜滋滋地道:“是,卑下亲自看管,而今大人平叛功成,实在可喜可贺,不只如此,那鞑靼一直是朝廷心腹大患,而今拿获了巴图蒙克的女婿,鞑靼部的诺颜,更是大功一件……”

    叶景的脸色则是看不出喜怒,这一次的事,已令他对世界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他也渐渐练就了这沉稳的气度。

    此时,叶景忍不住朝向关内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里禁不住在想,不知春秋……现在可好?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捷报() 
平定了辽阳,各处还有一些散落的乱党,所以急需立即清除,一丁半点都不能怠慢。

    而杨玉等人叛乱的罪证,也需搜罗,牵涉到的女真诸部,到底是该安抚还是彻底的打击呢?

    叶景知道,这等大事,还需朝廷来做裁处,而自己能做的,就是暂时先稳住局面,肯请天子圣裁。

    虽然局势已经控制,可叶景心里并不觉得轻松。

    他现在最担心,最挂念的,只怕也是历经了大难之后,远在京师的儿子,叶春秋了。

    辽东大乱,消息封绝,想必这时候,春秋已经急成了热锅里的蚂蚁,悲痛欲绝了吧。

    可惜,自己虽是归心似箭,却是职责所在,必须留守于此。

    念到这里,叶景心里感叹唏嘘。

    接着,他抖擞了精神,开始奋笔疾书。

    趁着现在,必须火速将报捷的奏疏送到京师去,现在辽东还未彻底平定,人心也还在浮动,此时此刻,他急需要朝廷有恩旨来。

    只有朝廷在这个时候,火速回复,并且对有功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的恩赐,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