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局促紧张,即便话说的再漂亮,给人的印象也是大打折扣。

    这时候,大家似乎已经遗忘了叶春秋的年龄,真正开始用心听起来。

    “若当真要总结春秋读书的心得,说出来让人笑话,其实本质上,这与家父息息相关,诸位可听说过孟母三迁的典故吗?孟圣人的母亲,为了让孟圣人好好读书,而三迁其家,这才使他得以满腹经纶,参悟世间的大道理家父为了让春秋读书,也是同理,使春秋得以有了安静舒适的环境,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这才能奋发而起,不使自己名落孙山。”

    许多人纷纷点头,叶春秋没有说自己如何刻苦,可是把所有的功劳都推到了自己的父亲身上,这正合孝道,况且谁没有爹娘,谁不能体会到父爱?这种父爱固然有的是严厉,有的是宠溺,可是无论是任何一种形式,都足以让人产生共鸣。

    杨学正方才听到叶春秋的话,都是板着脸,看不出喜怒,可是听到这儿,却是下巴点了点,表示了赞同。

    其他的学官,对于叶春秋也不再只是冷眼相看的态度了,最少最少,这个少年给大家留了一个懂事孝顺的印象。

    生员们则是觉得叶春秋没有之乎者也,而且触动了一些大家的心事,也就津津有味的听起来。

第一百二十七章 :意想不到() 
叶春秋感叹道:“诸位同窗,便是连那孟圣人,都难免会受到周遭的事所影响,起初他居住在墓地的附近,所以喜欢办理丧事的事之后搬迁到了市集,却效仿那些商贾与人讨价还价由此可见,连圣人都会遭受外界的影响,更遑论是你我?大学之中有言:心正而后身修,人有了一个好的环境,方才能正下心来,才能认真读圣人的书,去琢磨圣贤所遗留下来的道理。杨学正请我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春秋的心得说来可笑,无非是读书的时候,无丝竹之乐扰乱心志,也无案牍之事分了春秋的心神而已。”

    大家纷纷点头,连陈蓉似乎都觉得有道理,尼玛,谁觉得没道理谁就是王八蛋啊,人家考得好是因为平时没有受外界干扰,不是因为他本身就牛叉,以此来反推,大家没考上案首,那是因为受了环境影响,嗯嗯绝对是的,谁敢说不是就砸烂他的狗头。

    叶春秋继续道:“譬如我来了这宁波,见了这花花世界,心中不禁赞叹,这儿的繁华,是我读书之处的十倍、百倍,耳边有丝竹声声,眼前是行人接踵,春秋说句实在话,若是春秋在宁波读书,只怕早已被这世间百态所吸引,莫说读书,只怕早已沦为市井之徒了。”

    叶春秋说罢,故意在这里顿一顿:“杨学正认为诸位同窗没心思读书,其实在春秋看来,这并非是同窗们的缘故,说到底,无非是难以自持而已,我在宁波时,耳边总是听到有同窗相聚一起,要嘛是说起他们流连青楼的事,要嘛是沉溺于酒肆和赌坊,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读书呢?”

    这一下,许多生员心里有点发寒了,呃,说实话,谁没嫖过n哪,读书人嘛,乐一乐也没什么,至于酒肆和赌坊,虽然都不常去,可是多少也会流连的。

    叶春秋说到此处,突然微微一笑:“可见这环境对于读书息息相关,自然,这只是春秋的一点浅见,当不得真的,前些日子,我途径了秦淮楼,就曾见过几个秀才在那门前徘徊,有一个人,春秋还很面熟,不过呵”

    他这一笑,让人毛骨悚然啊。

    想想看,前些日子,何提学说要整肃学风,杀一杀风气,而如今,学正大人也是说学风不好现在叶春秋还说环境害人,转眼间,又说看到有人去了青楼,我去看到的不会是我吧?

    许多人把脖子缩起来,低垂着头,生怕被叶春秋看到。

    其实逛窑子乃是读书人必备的本领,这事儿和宋朝和晚明的士大夫们不同,是摆不上台面的,可是读书人嘛,风流一下也没什么。

    只是现在这么一提,就让人觉得脖子发凉。这就好似,春宫图在私下里一直受大家的追捧,有人甚至不吝重金,还有的读书人提笔就画,自个儿偷着乐,可是你若是全世界去嚷嚷,这就没法儿做人了。

    这个叶春秋,不过十二岁,这事儿多半是不懂的,他怎么能说出来呢,哎呀,多半上次是看到我了,这是要完啊。

    学官们脸上一个个凝重起来,一个个脸拉的比驴还长,似乎对于学生逛窑子的事大为不满,所以一个个都露出了肃杀之气,颇有一副叶春秋说瞧见了谁逛窑子,就当场像手撕鬼子一样将他们撕了,甚至还有裤裆里藏着弹,跟这种厚颜无耻的生员同归于尽的模样。

    在这一个个学官的严厉目光之下,更多人心里发毛。

    其实这些心理,叶春秋都是了然,学官就不荒唐吗?背地里多半也是有风流史的,只是现在既然提到这个,作为清贵的学官,当然要表现出和丑恶现象不共戴天的样子,没法儿呢,大家都是讨生活,学官本来就清贫,就靠这点儿名声过日子了,若是不表现出随时要划清界限、势不两立的样子,难免被人起疑,某学官,你是不是也去过?

    叶春秋顿了一顿之后:“不过这人是谁,春秋却是忘了。”

    呼大家都松了口气,忘了好好啊,春秋挺懂事的,嗯,最好永远不要记起来。

    叶春秋又说了片刻,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自己只是个秀才,其实是没资格在诸生面前侃侃而谈的,若是絮絮叨叨,会让人误以为是喜欢出风头,在这个恪守中庸,讲究谦虚的时代,这是大忌。

    所以叶春秋旋身,朝杨学正行礼:“大宗师,学生已经词穷,大宗师见谅。”

    杨学正一直旁听,叶春秋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他能感受到这个少年不急不迫的风采,不似寻常少年或者是书呆子那样的局促,他莞尔一笑,挥挥手:“退下。”

    叶春秋便躲进了生员堆里。

    杨学正站起:“叶生所言,发人深省,孟母三迁,可不就是如此吗?哎无奈何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叹、可叹。”大致说了一些警句,不过字字隐含着肃杀气,吓的大家大气不敢出。

    总算是杨学正见天色不早,诸生告退,众人这才告辞而出,

    杨学正站起:“叶生所言,发人深省,孟母三迁,可不就是如此吗?哎无奈何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叹、可叹。”大致说了一些警句,不过字字隐含着肃杀气,吓的大家大气不敢出。

    总算是杨学正见天色不早,诸生告退,众人这才告辞而出,

    生员们如蒙大赦,一窝蜂的从明伦堂里出来,叶春秋这小案首,大家闻名已久,如今听了他的训导,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是不以为然,不过人嘛,总喜欢看稀罕,除了像是陈蓉这种平时养尊处优、成绩又是名列前茅的人,大多数很满足于当下,所以对这个新案首也没有什么争强好胜的心思,反而觉得这十二岁的少年连中小三元很是新鲜,于是大家少不得将叶春秋围起来,七嘴八舌。

    “叶贤弟有没有兴致明日”

    叶春秋却只是抿着嘴,目光幽幽,因为他看到陈蓉和几个相熟的秀才正要走开,一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样子。

第一百二十八章 :字字珠玑() 
诸生话未落下,叶春秋突然道:“我想起来了。,”

    众人一听,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什么?这小案首的性子似乎蛮古怪的,连一些想要离开的生员也不禁驻足。

    叶春秋淡淡一笑道:“我想起来,上一次是谁在秦淮楼外徘徊了,陈蓉陈贤兄,好似那一看到的是你。”

    他声音可是不小,一下子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上百个秀才的目光都落在叶春秋的身上,一个个直吸冷气,我了个去啊,这位案首还真能折腾,方才当着诸位学官,说起这档子事,诸位学官们的脸拉得比驴都长,大有一副要杀人的样子,幸好他没有说出是谁,本来以为这事儿就算结束了,谁料这时候,叶案首突然把人给点了出来。

    陈蓉

    众人很是同情地看向陈蓉。

    以往的时候,其实就算是学官们耳闻了这种事,大抵也只是一笑而过,年轻人嘛,总有荒唐的时候,而且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些赶考的生员,就算是夜宿在青楼也没人会计较的。

    可是而今,不是说要整肃学风吗?而且众目睽睽把这事儿揭开了,诸位学官想不理都难了。

    当然,现在学官不在,可要是传进他们的耳朵里,这可不是小事,尤其是杨学正这个人近来摆出一副要杀一杀眼下歪风的样子,这若是闹得不好,说不准连纶巾都给你摘了。

    生员们可不是寻常老实巴交的百姓,一个个可都是贼精贼精的,固然也有一些书呆子,可毕竟是少数。

    这学里所谓的整肃学风,向来都是一阵风的,平时你做什么都没人搭理你,可是一旦这阵风一来,你若是一不小心落了什么把柄,那就极有可能杀鸡儆猴了。

    叶案首这家伙不地道啊,这不是坑人吗。

    陈蓉一听,顿时勃然大怒,逛窑子他偶尔也会去,可是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又在这风口浪尖上,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他恼怒道:“叶春秋,你胡说八道,你哪只眼睛看到了?”

    叶春秋却只是抿着嘴,好整以暇的样子,迎接着陈蓉那要喷出火来目光:“陈兄难道敢说自己没去过青楼吗?”

    呃

    这一句话,却是把陈蓉给问倒了。

    他真的没去过吗?当然是去过。

    可现在当着这么多人诘问,自己若是回答去过,不但面子挂不住,而且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到学官那儿,说不准真要杀鸡儆猴啊,杨学正不是一直都想整肃学风吗?风口浪尖的,这可是要革除学籍的。

    他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即矢口否认:“没有,我是什么人,我去青楼?我陈蓉是这样的人?胡说八道,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我是读书人,学的是孔孟之道,只听说过成仁取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我断然不会去那种乌七八糟的地方,叶春秋,你不要血口喷人,你若是再胡说八道,可别怪我不客气。”

    陈蓉捶胸跌足,就差赌咒发誓了,他心里早就一万头草泥马奔过。

    叶春秋脸色却是缓和下来:“哦,原来是如此啊,看来是另有其人了?”他目光在诸生的脸上扫过去。

    你妹啊

    被叶春秋目光扫视过的人一个个脸都僵硬了,别看我,别看我

    其实这里头多多少少的人,都有那么点儿风流的经历。现在所有人都在努力回想,自己最近一段时间什么时候去过秦淮楼,那叶春秋看到的人到底是谁,不会是自己吧。

    当叶春秋的目光在一个生员的身上逗留的时候,这个刚才元神出窍的生员一下子冷汗打湿了后襟,忙是脸色一正,朗声道:“叶案首,我清清白白的人家,那种乌七八糟的地方,想一想都觉得可怕,喝花酒?我是这样的人?我我”

    没说是你啊。

    叶春秋心里也苦笑,却是道:“想必这人不在这里。”

    大家都长长地松了口气,连那陈蓉都感觉自己似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这个小子

    其实大家为什么不喜欢跟书呆子和小秀才打成一片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这种人都是榆木脑袋啊,不懂得变通,现在这叶案首瞧着,不但是个小秀才,还是个十足的书呆子,两样都占全了,这样的人无法沟通。可是偏偏,眼下风声紧,这若是被这叶案首给坑了,可就当真见鬼了。

    “是啊,是啊。”大家都心照不宣,忙是附和道:“春秋啊,想必此人不在这里,我等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春秋肯定看错了,一定错了,这样的败类,不会出自”

    这小子得哄着才好,好让他少滋事。

    叶春秋突然又道:“莫不是那些没来听从训导的生员吧。”

    这一次被学里招来的生员有近两百人,可整个宁波府,可不只是两百人这样简单,秀才是分为三六九等的,一等廪膳生靠官府供养,一般很积极参与学里的活动,没办法,若是三天两头不见人,一旦降了等级,可就没待遇了。而二等的增广生还指望着进入一等的行列,同时许多人希望得到乡试的名额,所以也不敢不来。至于三等的附学生员就不同了,他们大多数难以参加乡试,官府又没有补贴,虽然也是秀才,可是继续进学前途无亮,自然也就不太热衷学里的事了,即便学正相召,许多人也都借口病了,或者是其他的缘由不来。

    听到叶春秋说那个去喝花酒的生员不在这儿,想必是没来的生员,大家不由自主地长出了一口气,可不就是吗,这人肯定没来,反正自己来了,既然是没来的人,那自己就排除了嫌疑了,众人纷纷道:“不错,不错,叶案首说的很对啊,可谓是字字珠玑,多半那人没来,这样的人,我等羞于他为伍。”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大家折腾了一天,也有点儿精疲力尽,已经没有太多的心思跟叶春秋纠缠,反正排除了自己的嫌疑,大家都是归心似箭。

第一百二十九章 :群情汹涌() 
叶春秋却是突然道:“不成,我左思右想,想到有同窗被人勾搭了去混账,不但坏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还荒废了学业,我心里的浩然正气便蠢蠢欲动,或者,现在那生员,还被那些狐媚子勾搭了去,依着我看,我们得把他找出来,不能再让他这样荒唐下去,害人害己了。”

    有人脑子没转过弯来:“找,去哪儿找?”

    叶春秋一脸正气凛然:“去秦淮楼,反正我不怕,我非要找出来不可,我行得正、坐得直。”

    这言外之意,是叶案首他要去秦淮楼捉奸。

    叶案首行得正、坐得直,所以去捉奸,这人神经病啊。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口气,倒像是若是不去的人,就行不正坐不直似得。

    绝大多数人是没多少兴趣的,现在还急着回家吃饭呢。

    可是这么多生员,总有那么几个好事者,捉奸啊,这似乎是挺有意思的事,而且去了就是行得正、坐得直,似乎也不坏。

    便有人道:“我也去看看,叶案首,我和你同去。”

    有人开了这个由头,其他人心里就暗骂:“赵生,你这是吃饱了撑着啊,你上辈子没去过秦淮楼吗?叶案首年纪小,脑子里一团浆糊,估摸着也不晓得什么叫变通,就是个脑子不清不楚的孩子,可是你这么大一个人,去凑什么热闹?”

    可也有人动了心,似乎也愿意凑这个热闹,有人道:“我也去。”

    果然只要人多,就不怕找到好事的人出来。

    一些人见有人踊跃要去,也动了心思,纷纷道:“我也去,我也去。”

    也有人道:“噢,家母已在家里准备了饭食,只怕去不得了”他话音落下,许多人的目光看着他,尤其是那大义凛然的叶春秋。

    嗯他们的眼神怎么怪怪的。

    猛地,这位他妈喊他回家吃饭的生员一下子悟了。

    冤枉啊我这是

    我真的是要回家吃饭,可是你们看我的眼神,怎么瞧着像是我做了什么亏心事似得,好似是我做贼心虚,我刘恩光是那样的人?

    于是,这位刘生左思右想,还是不要让人误会了才好,便道:“不过,吃饭事小,拯救同窗于水火之中却是大事,嗯,算我一个,我也去。”

    此时,那些想走的人心里就有点儿发寒了,瞧着这架势,这想不去都不成啊。

    陈蓉脸色发青,他是不愿意和叶春秋这小屁孩子为伍的,尤其是方才那家伙还污蔑了自己,差点让自己下不来台,可是现在他却知道自己非去不可,刚才还沾了嫌疑呢,若是不去,谁晓得叶春秋背后会说什么闲话?

    没准儿要说自己因为和秦淮楼相熟,所以不敢去。

    他咬咬牙:“我也去,大家都去,叶”他本来想跟别人一同叫叶案首,可是想到案首两个字,心里像刀割一样,最后改了口:“春秋说的没错,不能让同窗糊涂下去了。”

    到了这个份上,就等于是所有人都被裹挟起来。

    话又说回来,去了也好,去了就洗清了嫌疑,权当是凑个热闹吧rs;。

    于是众人轰然响应,叶春秋打头,一百七八十个生员浩浩荡荡的拥簇,这阵势在宁波城也算是空前绝口了。

    人多不算什么,可是这人人都戴着纶巾,穿着儒衫的涌上街头,这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这么多秀才啊。

    这可都是宁波城的精英,平时一个跳出来,都是受人尊敬,不太好招惹的。

    而如今,却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全给放了出来。

    现在天色晚了,大街上只留下了暗光,许多人已经结束了一日的奔波,本欲精疲力尽的回家休息。

    可是有的人却是走不动路了,怎么看着,似乎有乐子瞧。

    这个时代的生活,尤其是对于芸芸众生来说,绝大多数都是枯燥无味的,最大的娱乐,多半也只是赶一个庙会罢了。可是而今,遇到这么大的阵仗,许多人便忍不住跟上来围观了。

    百年一遇的事,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生员们回到一看,咦,后头竟有这么多人,也是吓了一跳,不过人心大抵是如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兴致也就渐渐的高昂起来,似乎挺有意思的,尤其是看到那些人指指点点,啧啧称奇的声音。

    众人浩浩荡荡的抵达了秦淮楼。

    此时的秦淮楼已经开门迎客,已到了生意最好的时候,于是花灯四起,丝竹声响,莺歌燕舞,很是热闹。

    门口几个龟奴都是人精,都有一副火眼金睛,在这楼外迎接着恩客,左一口恩公,右一口老爷,嘴巴似是抹了蜜饯一样。

    只是此时,他们却是目瞪口呆,以至于平时吃饭的家伙也是张的大大的,整个人像是僵硬了一样。

    这是什么阵仗。

    一百多个生员,后头还有数百个看客,就这么浩浩荡荡、这云蔽月的碾压而来,他们在外迎了这么多年的客,也有一些人呼朋唤友来玩耍的,十几个人凑在一起的也有,可是这么大的阵仗,他们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

    还没等他们反应,这些人已蜂拥着往秦淮楼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