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倒是笑了,道:“这不是我们担心的事,现在是他们该去担心。”
正说着,却见叶老太公此时急匆匆地冲进来,大叫道:“你你们”
一见到叶老太公,叶春秋连忙站了起来,叶松叫了一声爹。
便见叶老太公拄着拐杖上气不接下气地道:“还还坐在这里做什么?生生了啊生了啊”
“啊?”叶春秋惊讶地大叫一声:“生了,什么时候生的?”
叶春秋不是糊涂虫,在叶府里,能在这个时候说到生了的,当然就是王静初肚子里的孩子了。
叶春秋喜出望外,可又有些狐疑,这生孩子理应没有这样快的啊。
事实上,这段时间,王静初临盆在即,所以叶家阖府都很紧张,稳婆和乳母也早早就准备妥当,就等着临盆。
掐指算一算,现在大抵也正是时候了。
“不不不。”老太公气喘吁吁地接着道:“是快要生了,方才我在家里散步经过你们那院子,正碰上走出来的秋月说静初的肚子疼,说是羊水也破了,曼玉和青霞已去照看了,也让家里的下人去叫那已经住在府上的接稳婆过去了,要生了,要生了,老天保佑,咱们叶家啊要添新丁了。”
叶春秋二话不说,忙往卧房跑去。
到了卧房外头,果然见到许多人,只见丫鬟们进进出出的,一会儿往里面送热水,一会儿往里面送汤羹。
那些人见了叶春秋,纷纷行礼,叶春秋一改从前的彬彬有礼,却不予理会,冒冒失失地冲进去,便见王静初大汗淋漓地躺在榻上,是不是地叫着痛,青霞和曼玉则是在榻沿照看,给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还有多久。”叶春秋不禁问。
曼玉带着几分焦急地道:“这却是不知了”
青霞和曼玉都是懂医理的,却还没有过接生孩子的经验。
叶春秋也是一脸郁闷,觉得自己多此一举,这还没开始呢!
他蹲在王静初的身边,捉住了她的手,一副鼓舞的样子朝她点头。
王静初便恬然朝他一笑,亦是握紧了叶春秋的手,叶春秋却是从她握紧的手紧,和喘着气儿的嘴,便知道这生孩子给女人的是什么。
叶春秋又怎么不知道在这个时代生产,其实就是鬼门关里走一遭呢,或许下一刻,可能就是生离死别。
虽然很是焦急和担心,却还是朝王静初笑了笑道:“不会有事的,今儿在这里给你接生的都是同济堂的女医,比寻常的接生婆都要可靠一些的。”
“我不担心。”王静初秀眉紧紧地拧着,显然是在努力地忍着痛,却还是对叶春秋微微一笑,显然不想叶春秋为她太忧心。
叶春秋发现自己手心都是汗,这时同济堂的稳婆终于来了,是个老嬷嬷,见了叶春秋在这里,不由皱了皱眉头,道:“请公爷回避。”
“嗯,等一会,我就出去。”叶春秋多少知道,孩子还没有这么快出来,不避讳那老嬷嬷的目光,只看着王静初,笑道:“这里这么多人,都看着我们,可是想赶她们走,却又怕待会儿肚子更加疼的时候没人照料了,哎,有些话想说,好像也是不便。”
曼玉不由道:“少爷要说什么,无妨的,我们不会四处说的。”
叶春秋与王静初相视一笑,曼玉便道:“那我们捂着耳朵,少爷快说,快说。”
“别闹。”青霞低声掐了一下曼玉的蛮腰。
曼玉便咋舌:“我可没闹姐姐”
曼玉抬眸一看,却见青霞的脸上带着几分幽暗,她顿时想到了纳妾之事,可是这些时日,叶家一直再没有动静,可又见叶春秋与夫人相敬如宾,感情深厚,自家姐姐全然成了局外人,曼玉便吁了口气,不敢继续胡说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六章:权威()
叶春秋又怎么不了解,其实魏国公也不可能继续查下去,若是真是要查到底,这牵涉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只怕有不少人还是陛下的老相识。
这一点,叶春秋也不得不佩服起魏国公,在这件事上,他拿捏得极好,既给人留了一线生机,又利好了镇国府。
朱厚照却道:“朕想不明白,那些私商,哪里来的这样多的船?据说有的私船,竟不比福船要装载的货物,价值数万纹银。这还只是一条船啊,朕仔细思量了你的话,你说的一丁点也没错这些私商,分明就是抢朕的银子,实在可恨。”
数万纹银吗?叶春秋心里想,数万纹银,只是大明的行情而已,运到了外头,还不知要翻多少倍呢,这便是暴利的行业,也正因为是暴利,所以才有这样多的人铤而走险,也才能雇佣这么多人,经营出这么大的人脉。
朱厚照道:“朕定要禁绝走私不可,你的水师,得赶紧练出来,到时专门抓这些私船,且看看,谁要和朕争利。”
发了一通牢骚,时间渐渐地过去,而卧房那边,还是不断地传来吃痛的叫喊声,倒是经过朱厚照岔开话题,叶春秋的神色也放松了一些,至少没有再浑身紧绷着了。
倒是刘瑾此时在旁道:“陛下该回宫了。”
朱厚照瞪了刘瑾一眼,摇摇头道:“朕不回去,今夜就住在这里。”
刘瑾一脸的苦色,朱厚照却是不耐烦地挥挥手道:“你要走,走就是。”
刘瑾便不敢说话了,吞了吞口水,看了叶春秋一眼,叶春秋只是莞尔一笑,此时道:“陛下有没有想过,若是私商不肯就范呢?”
“嗯?”朱厚照看着叶春秋,道:“他们敢?”
叶春秋认真地道:“这是十倍之利,足以让任何人铤而走险,臣觉得,接下来不会这样简单。”
朱厚照便皱着眉,一时无语。
倒是这时,一个小丫鬟急匆匆来道:“禀公爷,外头门子说,王参事来了。”
叶春秋当叶老太公已经命人去了给跟叶家关系亲近的各式人物说了王静初要生的事,所以王守仁得了消息,才深夜赶来的,便连忙叫人领他来。
可是等王守仁进来,却见王守仁皱着眉,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见朱厚照竟也在此,不由震惊,连忙向朱厚照行礼,朱厚照摆摆手:“不必多礼了,你妹子要生了,何以这个样子。”
王守仁听罢,喜出望外,其实他刚才进来这院子的时候,就听到了卧房那边的动静,此时听到朱厚照的话,便更确认了。
王守仁看向叶春秋道:“恭喜,恭喜。”
叶春秋便朝他回礼道:“同喜。”
随即王守仁却又道:“秦皇岛那儿出了点事故,是最新的消息,招商局的孙大掌柜接到了消息,便托我来禀告,他现在还要在那儿处理。”
“什么事?”叶春秋皱起了眉道。
王守仁道:“秦皇岛已经开设了码头,现在源源不断的匠人和苦力已经入驻,开始修筑各种设施,镇国府总计租用了七百多艘大小船只,专门用来给岛上运输补给和货物,岛上的人已有七八千人,在那儿,现在已经修了谷仓,不过就在今天入夜,火药的仓库却是炸了,死了九十多人,也酿成了火灾,烧掉了不少临时搭建的屋宇,幸好是在夜里,又因为火药的仓库距离其他仓库较远,虽然损失不却没有波及的太大,只是”
叶春秋和朱厚照的脸色都拉了下来。
叶春秋道:“是人为,还是事故?”
王守仁看着叶春秋和朱厚照难看的脸色,道:“火药的仓库,一向是慎之又慎的,决计不敢有什么疏忽,而且事后发现有几个招募来的守仓护卫不知所踪,既没有找到他们的尸骨,也不见人影,后来听人说,他们是连夜乘船走了,不知往何处去了。”
人为
叶春秋已经在心里说出了答案,眼眸不由眯了起来,显得很是凝重。
岛上的火药是用来开山炸石的,毕竟要对一座孤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单凭人力进度太慢,所以无论是修建道路或是其他,火药都必不可少。
现在有人明显想要破坏秦皇岛的开发,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不希望秦皇岛修成一个巨大的港口,也不希望镇国府的水师搭建起来。
又或者是,某些人想要示威。
这些尽都有可能。
朱厚照则已是暴怒,道:“是谁?几个护卫有这样的胆子?查了那几个人的底细没有?”
王守仁无奈地摇头道:“查不出,本来这种护卫,都是小心甄选的,大多都是良家子,不过现在来看,他们的身份应当都是假身份,甚至有几个,早就在镇国府里办差,可能很早之前,就已被人安插进去了。”
镇国府家大业大,有人安插进去,可谓是防不胜防,叶春秋甚至觉得,可能在水师的内部,怕也有人安插了人手,叶春秋看向朱厚照,凝重地道:“陛下,看来有人不喜欢镇国府的水师。”
朱厚照点头道:“朕知道,朕也知道那些该死的私商是嫌疑最大的,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示威!”叶春秋脱口而出,接着道:“陛下开始严查私船的时候,他们已经损失惨重,现在这样做,其实是要给我们一点颜色看看。”
朱厚照冷笑一声,而后道:“是吗?”
过了半响,朱厚照道:“刘伴伴”
刘瑾连忙上前道:“奴婢在。”
朱厚照这时候已经火了,他从未想过有人敢借着这个来挑衅他的权威,原以为轻轻松松的一道旨意下去,私商们就灰飞烟灭,可实际上,这些人非但没有噤若寒蝉,反而居然还敢做这些小动作。
朱厚照接着道:“厂卫立即调拨人手,给朕狠狠地查,从京师到秦皇岛,从秦皇岛到宁波、泉州、松江,一个个的给朕查清楚,到底是什么人有这样的本事,有这样的胆子。”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七章:喜得麟儿()
刘瑾是一直在旁听着朱厚照他们三人所说的话的,自也是知道这件事不简单,忙道:“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去传命。”
见龙颜震怒,刘瑾可不敢有半分怠慢,火速地去安排了。
刘瑾一走,叶春秋反而冷静下来,看着朱厚照道:“陛下,这一次我们的敌人不在明处,而是在暗处,这却是最难办的,陛下现在闹个鸡飞狗跳也好,且看看他们下一步怎么做。至于秦皇岛,非但建设慢不得,反而要加紧,臣弟打算,为了加紧工程,镇国府再筹措出三十万两银子至秦皇岛,陛下能与臣弟保持一致立场吗?”
只要朱厚照支持,莫说是三十万两,就算是一百万两,叶春秋也完全可以在股东会上强力通过这个方案。
有人闹得越是凶,叶春秋就更加狠地朝里头砸银子。
朱厚照正在气头上,便道:“你自己拿主意,朕全力支持就是,只是三十万两,是不是太多了些?”
叶春秋却是深深地看了朱厚照一眼,道:“水师的问题在于敌人就在暗处,而且他们已经经营多年,人脉甚广,说句实在话,到现在为止,陛下与臣都寻不到谁是我们的敌人,陛下与臣弟终究还是势单力薄,可是镇国府却不是陛下和臣弟两个人的,有人分享了利益,自然也要出力,可要让人出力,该怎么办呢?”
叶春秋如此一说,朱厚照不由恍然大悟,禁不住道:“春秋,你真的越来越阴险了。”
叶春秋正气昂扬地道:“这不是阴险,实在是迫不得已。”
砸银子,不只是加快工期,而且在镇国府树立了一个威胁,这个威胁呢,是一个看不到的敌人。
敌人越是猖獗,叶春秋的办法很简单,他和朱厚照联手,借着压倒性的股权去通过给秦皇岛注资的决议,这银子注入水师,可都是股东们的分红啊,可以想想,那些股东,会怎样的不安?这等于是说,只要有人给水师为难,他们的分红就越底,三十万两银子之后呢,谁晓得下一次会不会再来个五十万两,钱啊。
这就迫使所有的股东,不得不同仇敌忾起来,会竭尽全力地为水师保驾护航。
每一个股东的能耐都不会比某些江南的豪族要低,他们既然无法事不关己,就不得不动用自己扎根在各地的影响力,暗中去和那些私商们斗法。
这等于是叶春秋发布了总,所有股东,不分爵位官职,不分地域南北,尽都投入到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去。
正在这时,一个丫鬟匆匆进来道:“要临盆了,要临盆了,稳婆嬷嬷说快了。”
一听到要临盆了,朱厚照立即从沙发上起来,激动地道“走,去看看去,看看朕的侄儿是什么样子的。”
他显得兴致勃勃,似乎已将方才的纠结事儿忘得一干二净,倒是叶春秋慢了一步,落在朱厚照的后头。
于是朱厚照、叶春秋和王守仁快步来到王静初的卧房外头,此时从里面进出的丫鬟更频繁了,而从里面传出的王静初的喊声更显得撕心裂肺了。
叶春秋听着比刚才喊得更激烈的叫痛绳,急得在房门外来回踱步,想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想到和父亲相依为命,想到而今自己即将会有一个活在这世界的最好证明,叶春秋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哪里还有刚才和朱厚照商议政务时的冷静,他绷着脸,显得焦躁又不安,生怕传出什么糟糕的消息。
此时,却听朱厚照在念叨:“必定是个侄子,是侄子,朕有赏,重重有赏。”他口里不停地念着,反反复复的,如祥林嫂一般。
这时已到了三更,月朗星稀,叶春秋只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听着王静初那撕心裂肺的声音,心里狠狠地揪了一把。
正在此时,叶老太公估计也得了通传,来了,显然也是一宿未睡,所以神色很是疲惫,站在长廊下,身子有些微微颤颤的。
叶春秋只好上前搀住他道:“大父,还是再回去睡一睡吧。”
叶老太公摇着头,叹口气,道:“哎,不能,不能的,我要等我的曾孙子出来。”他口里嚅嗫着,也不知说什么好。
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终于,一声嘹亮的苦喊声传来,接着一道响亮的婴儿哭声响起,叶春秋的心里先是猛地抽了一下,而后犹如像是一块沉重的大石落地。
此时,门被重重地打开来,却是曼玉急匆匆地出来,对着叶春秋道:“恭喜公爷,贺喜公爷,是个小小少爷,是个小小少爷,生得很俊很俊”
“胡说。”朱厚照皱着眉头上前怒斥道:“刚生下来的孩子,都是皱巴巴、丑兮兮的,哪里来的俊。”
曼玉吓了一跳,便咋舌,带着几分惧意地低垂着头。
叶春秋晓得朱厚照是个较真的人,喜出望外之余,对着朱厚照道:“陛下,这是吉利话。”
“呀”朱厚照此时醒悟,不由不好意思地抚额道:“朕真是混账极了,你看,哈,果然是个侄子,朕说的总没有错吧,快,快,抱来给朕看看。”
小家伙在襁褓之中,众人则进入了房里,房里有个小偏厅,那青霞便抱着孩子过来。
叶春秋倒是心急地先冲进去了床榻那边看王静初去了,看着王静初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像是熟睡过去的样子,又听了旁侧的稳婆说王静初是因为体力透支才睡过去的,倒是放心了许多。
轻轻地将王静初额前那因为汗水打湿的头发拨开,又为她理了理被子,吩咐了秋月好生照看,才转身离开。
叶春秋走回到卧房的偏厅,只见朱厚照已经把孩子抢到了自己的手上,正仔细地端详着,甚至朝这孩子做了个鬼脸,孩子顿时哇哇大哭起来。
朱厚照笑嘻嘻地道:“居然敢和朕闹脾气,倒是很有你爹的风格,来来来,亲一口。”他狠狠地亲了一口,突然呸呸道:“羊水的味道?可算是知道这羊水是甜是苦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八章:赐名()
叶春秋倒是心疼起在朱厚照手上的儿子,忙将儿子抱了过来。网
看着襁褓中,微微张着眼睛的小子,叶春秋不禁乐了。
小孩子的五官还有些皱皱的,分不清好坏,双腿却是不停地蹬着,一旁的朱厚照道:“朕给孩子取个名儿吧?”
叶春秋稍稍有些犹豫。
朱厚照便道:“垚儿的名是你取的,现在这孩子,朕非要赐名不可。好吧,朕取个小名,将来长大一些,朕再赐大名。”
叶春秋拗不过他,只好道:“还请陛下赐名。”
朱厚照沉吟片刻,便道:“这孩子一看就和朕有些眼缘,朕乃万岛之王,听说那秦皇岛是以秦皇求仙药而得名,嗯……嗯……秦汉时,为访仙人,许多人则扬帆出海,不妨……就叫小海吧。”
小海……
这也太没有难度了吧……
叶春秋有些不太苟同,正待要说话,一旁正伸着头逗弄孩子的叶老太公打起了精神,朝朱厚照一拜道:“谢陛下赐名,草民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
朱厚照顿时得意非凡起来。
叶春秋无声地叹息了一声,想着这只是小名,倒是还好,以后取大名的时候,再讲究一些好了。
跟着大家后头进来的王守仁,本也担心自家妹子,却是不好进去探望,倒是听叶春秋说是安好,也就放心,也跟着大家围着孩子看,倒是孩子哭了起来,朱厚照却是一脸经验老道的样子说是孩子饿了,才是把孩子交给了乳母喂食。
叶春秋知道王静初安然睡去,孩子也交给乳母照看了,便陪着朱厚照等人退了出去。
朱厚照显然是困了,现在孩子已经出生,他便也心满意足地摆驾回宫了。
只是叶家现在却是忙活了起来,而今喜得贵子,不少人得到消息,一大早就来道贺了。
正所谓,贫在闹市无人问,远在深山无人知,叶家毕竟不再是从前的叶家了,因此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叶老太公一宿未睡,又是年纪老迈,已经疲累至极,便歇息去了,这迎来往送的事,便交代给了叶松和叶东,而叶春秋则回到了书房里,给远在宁夏的父亲写信报喜。
这个挂职的大理寺少卿,而今坐掌宁夏,那宁夏已经有了些起色,据说老父在宁夏威望很高,前些日子,还剿了一伙马贼。
叶春秋命人将家书快马送出去,也是乏了,将就着在书房的沙上打了个盹儿,醒来后,得知王静初依旧还未起,便想去看看孩子,却见叶松小步而来道:“春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