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车顶上,前头有两匹马来拉动。

    叶春秋知道,这是车坊专门为朱厚照定制的车,想不到已经完工,多半是孙琦命人直接送来宫中的。

    “这车好,大气、舒服。”朱厚照得意洋洋地道。

    他的评价确实没有什么吹嘘之处,事实上这辆车不但外观惊艳,彰显了尊贵,便连里头的内饰,也是奢华到了极致,车厢里的每一处都蒙了一层特殊处理过的虎皮,由于车子宽大,所以里头的沙发也是厚实无比,前头的几子有一米长,五寸宽,完全可以在里头办公,玻璃窗很是宽大,只要拉开帘子,车子便宽敞明亮,因为车大,所以车辆减震和平稳性更是惊人,坐在其间,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的颠簸。

    朱厚照现在出入,都用这辆龙车,因为这是现下车坊的技术结晶。

    其实制造龙车,既是车坊的政治任务,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叶春秋刻意为之的手段。

    龙车虽是车坊打制,实际上却是研究院的机械所进行专门的设计,几乎不计任何成本,而为了供应宫中,龙车三年一换,这就意味着,每三年的时间,研究所都要拿出浑身解数,来对新一代的龙车进行各种提升,如何做到更加舒适,如何减少阻力,如何加强车身的结构,如何做到更加奢华,这就意味着,每一次的提升,都会出现很多小心思,或者是新的设计,甚至是提高技术和工艺的水平,某些技术,在减少成本的情况下,又可以下放到新一代的仙鹤车中去。

    故步自封是不可行的,因为仙鹤车的出现,虽然有跨时代的意义,可问题就在于,再如何跨越时代,迟早还是有人可以模仿出来,想要真正打造成精品,永远保持领先的地位,不断地进行技术储备,和不断的改进制造的工艺,可谓是必不可少的。

    这龙车,倒是颇有些像是后世不计成本的所谓概念车,是叶春秋培养研究人员的重要手段。

    朱厚照舒舒服服地坐上车,却是朝叶春秋招呼,想让叶春秋同车而行,叶春秋在这点上却是显得极为谨慎,他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愿意步行。

    朱厚照也没有坚持,便很惬意地坐在车中厚实的沙发上,整个人几乎陷了下去,这车子虽然动了,可是坐在这宽大的车厢里,竟没有一丝感觉,他现在心情格外的好,自然觉得什么都好,拉开车帘子,那巨大的玻璃悬窗便出现了,外头有阳光照射进来,暖洋洋的,叶春秋则在外步行,朱厚照便索性让车夫故意放慢了车子的速度,省得叶春秋走得急。

    数百个侍卫相伴,少不得又让京师鸡飞狗跳一番,尤其是这龙车车厢宽大,几乎占了半条街,因此龙车所行之处,车辆统统避让。

    如此扰民,叶春秋是不喜欢的,却也没什么可劝谏的,待到了叶家,他归心似箭,便朝朱厚照行礼道:“陛下,臣先去看看。”

    “去吧,去吧。”朱厚照唇边浮着笑意,很理解地挥挥手。

    叶春秋这才小跑着到了叶家门口,门子早就听到一些风声,晓得少爷已经回京了,所以一直在外张望,一看到叶春秋回来,立即大喜,朝里头招呼了一声什么,叶春秋刚刚跨入门槛,便见叶老太公带着一家子人站在这儿,似是久候多时了。

    还是那满满的套路,以叶东为首,几十个家人一齐行礼:“恭候少爷大驾。”

    叶春秋不禁吐舌,接着便见叶老太公捶胸跌足道:“春秋啊,你这是要老夫的命啊,哎,你好端端的,跑去宁夏做什么,你还要不要命了?哎可算是回来了,总算还活着,若是当真有什么意外,这个家还维持德下去吗,你不为老夫想,也该为静初想一想,你现在是成家立业了,都是快要做爹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会想事,气死人了,真是气死人了啊。”

    叶春秋忙是朝老太公作揖诚心认错。

    这叶老太公还要抱怨,却听有人道:“说的不错,确实是气死人了,他还打朕呢,朕不让他去,他居然拳脚相向,这样的人,非要好好教一教他什么叫君君臣臣不可。”

    叶老太公本来见到叶春秋平安回来,其实心里是很欢喜的,刚才那么骂一通,也不过是履行以下程序罢了,毕竟那事儿,他也略知一二,现在想来,实在是害怕得很,生怕叶春秋再做什么冒险的事,可是当他听到一句朕,再看叶春秋身后,有几个宦官拥簇着一个人进来,叶老太公顿时之间,眼睛都直了。

    是是陛下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60929100109

第九百三十八章:忠孝无双(第六更)() 
叶老太公见到了朱厚照,如同见了鬼似的,他万万料不到,天子竟与叶春秋一同来,也是忙不迭地行礼,道:“草民见过陛下。”

    朱厚照笑脸迎人地搀叶老太公起来道:“朕就喜欢你,朕和你是感同身受啊,这叶春秋,当真可恶”

    “陛下”

    朱厚照自觉得自己寻到了同道中人,正待要和叶老太公一道狠狠将地叶春秋批判一番,谁料到他才刚开口,叶老太公便连忙打断道:“陛下,这话从何说起?春秋自幼就听话的,刻苦,做人忠厚,最重要的是,他还很有孝心,陛下若是不信,便寻人去河西打听打听,谁不晓得我家春秋乃是少年俊杰?且不论他的文章,单说这品德,却是高洁无比的,陛下啊,草民所说,句句属实,若有一句不对,便天打雷劈,万箭穿心,春秋好啊,绝没有陛下说的这样坏,哈哈哈哈他是最晓得君君臣臣的道理的,拳脚相向陛下一定是误会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他是忠良之后,还请陛下明鉴啊,这其间一定会有什么误会。”

    朱厚照瞪大了眼睛,脑子有点发蒙,还以为找了个志同道合的盟友的,谁料这叶老太公翻脸比翻书还快,似乎还生怕朱厚照不信,这说话的时候,叶老太红竟还伸出食指和中指伸向天空赌咒发誓,大有一副绝无此事,若当真有,自己愿意割的凛然姿态。

    朱厚照郁闷地道:“可是朕方才听到你说春秋气死人了。”

    叶老太公抿了一下嘴,而后露出高深莫测的微笑,接着很认真地道:“陛下一定听错了,草民说的是,春秋是个好孩子。”

    朱厚照是个较真的人,一听,顿时有些恼火,道:“谁说的,朕明明听见了,这么多双耳朵呢。”

    叶老太公依然很肯定地道:“陛下,草民所言,句句属实。春秋对陛下的忠心,可昭日月。”

    叶春秋也是醉了,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朱厚照和自己的大父竟然争执起来,而且这争执的话头

    这两个人一个较真,一个急于要遮掩,叶春秋便道:“好了,大父,不知”

    “且慢。”朱厚照不肯罢休,道:“先让朕理论完了再说,叶太公,你是不是年纪大了”后头的话没有说,朱厚照还是带着几分敬意的,总算没说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接着便道:“来,朕进来的时候,你是不是说春秋总算回来了,若真有什么好歹,可教人怎么活是不是?”

    “对,草民是说过这句话,草民不敢妄言。”叶老太公老脸有些发红,他眼珠子转着,心里有些害怕,可是一想方才朱厚照说到君君臣臣,他便吓了一跳,春秋这是犯了什么天条啊,陛下让他学一学君君臣臣,这不是说他不忠心吗?于是他犹如古之谏臣一样,仰面忍着心中的畏惧凛然面对:“这话,草民认。”

    朱厚照便继续道:“然后你又说,叶春秋就算不为叶太公想,也该为他的夫人想是不是?”

    “没错的。”叶老太公颌首,活了一大把年纪,都差不多成精了,什么叫做虚虚实实,什么叫做避重就轻,叶老太公是信手捏来。

    朱厚照松口气,看来不是老糊涂,他便乘胜追击道:“此后你又说,他气死了人,已经成家立业,都快要做爹的人了,还不懂事,这话难道还是朕冤枉了他?”

    “陛下,草民没有说,草民冤枉。”叶老太公红着脸,满肚子委屈:“草民分明说的是,春秋忠孝两全,是个好孩子。陛下不信,草民宁愿请陛下把草民的心剖开来看看,草民不敢欺瞒啊,草民冤枉哪。”

    一大把年纪,居然开始抹泪了,眼泪毕竟是煽情的作用。

    朱厚照突然感觉自己竟被打败了,都说讲道理,可是遇到这么个叶太公,却是半分道理都没有,换做别人,朱厚照早就掀桌子翻脸了,可是见叶老太公开始抹泪,他只好道:“好了,好了,不追究了,先进去坐坐,乏了,要喝茶。”

    叶老太公一听,喜上眉梢,自觉得自己为叶春秋办了一件大事,忙是将朱厚照迎入了厅中,亲自给朱厚照斟茶,或许是觉得方才有些无礼了,少不得陪坐一边,说了许多好话:“陛下高额宽面,一看就是福相呢,这是有福之人哪,哎呀,陛下方才那一句妙语,实是教草民佩服,草民是乡下人,没见过什么世面,能一见天颜,实是三生有幸,祖宗积德了。”

    叶春秋怎么看他们,都觉得这两个人真真是活宝,也懒得理他们了,心里挂念着王静初,便匆匆地赶去后院。

    刚到自己的卧房门前,恰好王静初的近身婢女从里面出来。

    一看到叶春秋,秋香便惊喜道:“哎呀,少爷回来了。”

    她这样一叫,厢房里的小窗便推了开来,那刚刚就在窗边的王静初,一张俏脸便从窗里露了出来,直直地看向叶春秋,娇媚的美目顿时如夜空中的繁星般璀璨,那两边脸上的酒窝逐渐加深,从樱桃小嘴里轻柔柔地吐出两字:“夫君”

    “我回来了。”叶春秋看着那张一直在自己心里如太阳般温暖的小脸,努力地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进房间里。

    只见站在窗边,任由轻风吹着耳边碎发的王静初,唇边依然带着温暖如春的笑意,那笑意直达眼底,连眼眸也像是在诉说着她的柔情,她身上所穿的衣裙显得有些宽松,却依旧显得亭亭玉立。

    叶春秋可以想现在肚中的孩子还所以还不见王静初的腹部隆起,只是显然的,王静初比从前的面容上多了几分光彩,她挽着高鬓,面上带着少妇特有的恬然,一见叶春秋进来,她便急急地走向叶春秋。

    叶春秋却是吓了一跳,怕她摔倒,连忙一个箭步上前,一把将她搂住:“小心一些,莫要摔了。”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九章:鲤鱼跃豪门(第七更)() 
叶春秋轻轻地搂住王静初,想到妻子怀了自己的孩子,心里既是欢喜,又是显得小心翼翼,甚至连搂着王静初的手也不敢太用劲儿,生怕会让王静初不适。

    “好呢。”听着叶春秋的叮嘱,王静初喜滋滋地应着,沉溺地将脸抵在叶春秋的肩上,恋恋不舍地倚着,才接着道:“他们都说你去了宁夏,也不知几时回,这几日可奇怪了,父亲登门了一趟,只问了孩子,没有问你就走了还有太公,也不知”

    叶春秋不由在心里感念岳父的用心良苦,便抿嘴笑道:“泰山想必是公务繁忙吧,大父嗯他总是这样的,习惯了就好。”

    王静初幽幽地道:“可我觉得他有些不喜的样子,总是说心绞得痛,我想请大夫来,他又不肯。”

    叶春秋便想,多半是宁夏的事搅得他心痛,哎倒是真难为了他,叶春秋便道:“大父没事的,你先坐下说话,莫要动了胎气。”

    边安抚着王静初,边搀着王静初侧卧在榻上,叶春秋不免嘘寒问暖一番,这可是孕妇,尤其是收到书信时,居然隐隐还有腹痛,叶春秋知道若是不好,可能会有小产的危险。

    来到这个世界,从一无所有到而今大富大贵,从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到身边有了许许多多值得自己去关怀和保护的人,想到自己即将要有个孩子,叶春秋便感到自己的人生满是色彩,一切的辛苦和努力,在眼下对叶春秋来说,都是再值得不过的。

    叶春秋的目光变得越加柔和,不免又叮嘱道:“你现下是两个人的身子了,往后要小心些,之前大父书信里说你身子不适,这些日子就该更好好歇着,有什么事情都吩咐家里的人就行了!”

    叶春秋眼中和话里都是关切和在乎,令王静初感觉心里甜滋滋的,喜笑颜开地道:“已是好了,宫里来了御医,随时候命呢,是陛下亲自吩咐的,要在咱们叶家常住,直到分娩了才能回去复命。还有舅父那儿,也亲自来了,女医馆的那两位女大夫都来了伺候,青霞和曼玉二人,医术都很老道,无时无刻地诊视,便连吃什么菜,什么时辰该喝什么,她们都是要亲自过问的,据说她们是女神医的高徒,是舅父亲自叫来的,说这是天大的事”

    “呀,青霞和曼玉来了?”叶春秋不禁觉得惊喜,自己当初还是个落魄小秀才的时候,将她们买下来,从来没有将她们当做奴婢看待,更觉得她们是自己青梅竹马的朋友,当然,青梅竹马四字不太恰当,说是叶春秋将他们视为妹妹那般看待也不为过,故而他偶尔也会惦念起她们,只是彼此殊途,天各一方,却不料她们也进京了。

    王静初笑盈盈地道:“我就知道夫君认识,那曼玉总是提到你,嗯,说什么来着,让我想想看。”她面上带着促狭,倒是让叶春秋不禁有些不安了,便道:“曼玉是最爱搞怪的,不过她性子烂漫一些,青霞更稳重,现在有她们照料,我心里也就好受多了,静初,你面上越光洁了,嗯,根据我的理论,这面上光洁的,必定生的是女儿。”

    “是吗?”王静初嘟着嘴儿道:“我却觉得是儿子,儿子好呢。”

    叶春秋便讪讪然的笑了,突然想起了后世的一句话:“生男生女都一样。”

    细细说了几句话,叶春秋猛地想起:“是了,陛下还在前堂。”

    王静初柳眉微沉道:“那为何不早说?我是命妇,理应去拜谒的。”

    叶春秋便小心翼翼地搀她起来,与她一道到了前堂厅中,王静初行了礼,朱厚照一见到王静初,立即不和叶老太公说话了,却是笑嘻嘻地道:“弟妇,朕送来的一些膳食可吃了吗?那赵太医可还高明吧?若是不成,朕这就给你再换一个,无妨的,朕高兴哪,哈哈春秋嗯,帮着朕生了六个孩子,现在弟妇有喜,朕真愿你们赶紧将孩子生下来,朕想看看,是不是第二个春秋。”

    叶春秋在旁咂咂舌,谦虚地道:“陛下的孩子是自己生的,臣不敢居功。”

    朱厚照刚才说的时候倒没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问题,可是听叶春秋这么一说,顿然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混乱了,似乎总觉得哪里不对了。

    王静初毕竟是出自王家,举止得体,行礼如仪,嫣然笑道:“多谢陛下好意,臣女的身子已是好了,亏得那位赵太医呢。”

    “这样就好。”朱厚照颌首,呷了口茶,才道:“看着没什么岔子,朕也就放心了。噢,春秋刚回来,朕本不该扰了你们的,其实朕也就是来看看,嗯其实是透透气,哈哈你们现在是公族了,将来迟早会体会朕现在的处境的,好啦,话不多说,朕这就回宫了。”

    说罢,朱厚照长身而起,于是叶家诸人纷纷来送行,到了中门,朱厚照坐上他那拉风的龙车,旋即带着众侍卫扬长而去。

    叶春秋看着那龙车远去,轻轻地吐了口气,回头搀住了王静初,正想回府里去,却发现叶老太公在一旁深深地皱着眉头,一直站着不动了。

    叶春秋便道:“大父,外头风大,咱们进里坐吧。”

    “不对。”叶老太公眯着眼,显得高深莫测的样子。

    “大父,这是怎么了?”叶春秋略带担心地看着叶老太公。

    叶老太公脸色凝重地看着叶春秋,肃然地道:“方才陛下说什么来着?”

    叶春秋愕然,小皇帝说了这么多话,自己哪里知道叶老太公问的事那句话。

    叶老太公看着叶春秋愣愣的样子,连忙又道:“公族公族是什么意思?”

    这叶老太公的敏锐,实在让叶春秋佩服得五体投地,叶春秋不敢隐瞒,便道:“孙儿今日回来,朝廷给孙儿钦赐镇为国公爵,连父亲,也钦赐为大理寺少卿”

    叶老太公的身躯猛地一震,他显然是怎么也想不到这叶家好端端的,就成了公族。

    今天的内容比较不好写,更得有些晚了,老虎抱歉,等会还有第八更,大家要是累了,早些睡,明天再看,天气凉了,大家也多注意身体!

    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60929115157

第九百四十章:名门世家(第八更)() 
公爵?

    公族意味着什么?这几乎是异姓王啊,不不不,大明没有异姓王,而这公爵的含金量,却足以秒杀那多如狗的王爷们了。

    在那宁波,莫说是公爵,便是侯爵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可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侯爵虽好,却并不是不能争取,而这国公,虽和侯爵只差了一个等级,却犹如不可逾越的天堑。

    封侯容易,封国公呵大明开国也就六个公爵呢,靖难之役也不过是加了三个公爵,满打满算,一只手都数的过来,等到了文皇帝之后,近百年来,却从来没有封过任何国公,除了追封之外,即便是追封,都是普通人家可遇不可求的待遇,这意思是,朝廷享受好处的异姓实在太多,养五个国公已经很费劲了,所以啊,知道你功劳大,不打紧,给你加一个追封,等你死了到阴间去做国公吧,反正增加不了朝廷的负担,就算有负担,那也是阎王爷的事。

    叶老太公虽是久居乡下,可哪里不知道这封为国公是何其的不易?甚至可以说,这是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百年才出这么一个啊。

    所以叶老太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哆嗦着嘴唇道:“你的意思是拜为公卿?噢,不会是太子少傅,或是少师吧?”

    叶老太公的问题是很有道理的,这少师、少傅什么的,其实也算是公,当然,这是文官的虚职,一般到了部堂这个级别,大抵就会有这么个荣誉职位了。

    至少在老太公的心里,这少师什么的,对于叶春秋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而至于国公,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叶春秋却是苦笑道:“孙儿哪里有做少傅的资格,是国公,镇国公”

    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