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前面三铁我明白,但后面一铁好像有点”
“今天之前,你有没有和别人一起尿过尿?”国诚知道自己改得不好,但为了稳住阿检,完成逃跑大计,只好尽量忽悠他了。
“没有。”皇宫里有小鸟的人不多,谁会和他一起尿啊。;;
“那不结了,没有一起尿尿,怎么知道尿出的感情有多深啊。你看哪,今天我们一起尿过尿,也算是铁哥们了。”国诚拍拍阿检的肩膀。
阿检深深地看着国诚,仿佛要看到他心里去。国诚感觉被他灼灼的目光烫着了,不改对视,转头望天。
朱由检好像知道了答案,轻叹了一声,问道:“国诚哥,我觉得一起分赃不太好啊。我听先生说过。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一起分赃不是君子的行为呀。”
国诚暗道,朱由检同志好早熟啊,记得不少名言啊,理解能力和说话口气都不像6岁的小孩。不过,这是哪来的腐儒教的东东呀,你是未来的皇帝,霸道才是你的那盘菜,温良恭检让怎么干得过建奴呢?忽然,他心里一动,如果自己和崇祯成为好友,慢慢地引导他走上王霸之路,是不是可以避免通古斯野猪皮入关,保住汉家江山呢,让中华民族在这一刻跟上历史的末班车呢?国诚收回望天的目光,审视地看着阿检。阿检的脸色苍白,总是带着一点若有若无的哀伤。这不是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矫情,而是一种举目无亲的悲凉。看到这表情,国诚心中一痛。他想起了他的弟弟――国忠。当年他第一次看到国忠时,国忠也正是这种表情。一瞬间,国忠和朱由检合二为一,保护弟弟的责任感在此刻穿越时空,来到他身上。他不禁抱住朱由检小小的身体,把他的头按在自己肩膀上。;;
国诚轻声说:“不走了,真的不走了。我会留下来陪着你的,不管是风雨雷电,还是酷暑严寒,只要你需要我,我就会在你身边。”
“死就死吧,大不了我在南直隶置下一份产业,实在撑不下去了,就带着阿检去南方。”国诚心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不说话。
国诚有点奇怪,怎么这回阿检这么相信自己,不再追问“真的假的”了?国诚放下朱由检,奇怪地问道:“怎么这回你不问‘真的,假的’了?”
朱由检眼圈红红地说:“我听到了你心里的声音。”
“夜风挺凉的,我们进去吧。”;
两人进了屋,坐在床沿。王承恩挑亮油灯,退出房间,轻轻地合上门。这家伙倒是真有眼力劲儿,知道二人要谈谈心,不打扰他们。
历史上对朱由检的评价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国诚想,朱由检刚愎自用的原因大概在于朝堂之上扯皮之风日盛,党争严重,迫使他不得不乾纲独断。而刻薄寡恩原因有二点,一是朱由检很穷,很穷,国库和内库(皇帝的私家仓库)都空空如也;二是那些所谓的名臣良将,除了拼命挖大明墙角之外,似乎也没有做出什么贡献。至于生性多疑,除了所谓的“袁崇焕冤案”之外,似乎没有什么佐证。退一步说,即使崇祯生性多疑,也是儿时险恶的环境造就的。有我国诚陪伴他,一定能扫除他童年的阴影,培养健全的人格。不过当前首要的问题是清除那些东林党徒灌输的错误思想。;;
“国诚哥。。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回答你的问题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财神吗?”
“知道,赵公明呀,骑黑虎的那个黑大个。”
“其实,财神有两个,一个是文财神,供的是春秋越国的陶朱,一个是武财神,供的是兴周。 平板电子书年的赵公明。”
“我都不知道有文财神耶!”朱由检啧啧称奇。
“为什么武财神大行其道,而文财神却默默无闻呢?很简单,因为首先,财富需要武力守卫。咱们大明地大物博,物产丰饶,所以总有异族寇边,没有大明军队保境卫边,大明的财富会随时化为乌有。其次,战争是带来财富的最好途径,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咱们打败了敌人,缴获了辎重,是送还敌人。还是留给自己呢?”说完,国诚有点后悔,这个问题对6岁的幼儿来说有点深,他听得懂吗?
“当然不能还给敌人喽,怎么能资敌呢。”想不到朱由检居然听懂了,真是个早熟的儿童啊。
“对呀,辎重就是脏物,你说能不能分呢?”;;
“哦,这个肯定可以分的,这是战利品呀。”
“咱们大明周围的敌人很多,一个敌人接一个敌人地消灭,就可以把他们的财富全部抢过来,让他们听到大明两个字就发抖。”
“不过异族很穷,从他们那里可以抢到些什么呢?”
“首先是人。”
“人有什么用,只会浪费粮食。”
“不,不,”国诚竖起食指摇了摇。“人有大用。大明有很多矿藏,需要人去挖;大明有很多路,需要人去修;大明有很多事,需要人去做。把异族人变成奴隶,增加这么多免费劳力,大明会富成什么样子。还有,大明有许多人娶不上媳妇,异族女子虽然丑,总归是女子,卖给他们,一来可以赚点零花钱,二来光棍少了,社会就和谐了――历朝历代造反大多数可是光棍汉哦。”
朱由检点了点头,朝廷的一些工程因为缺少人力而无法进行的事情他也略有耳闻。国诚暗道,和早熟的小孩谈天就是愉快啊。
“其次是粮食。”
“哈哈,这一次国诚哥说错了,异族不产粮食。”朱由检很高兴抓住了国诚的错。;;
“牛、羊不是粮食吗?”
“也对哦。”
“再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草原上的牛羊,因为是放养的,所以肉质细腻鲜美,比咱大明的羊好多了。”;
“是大明的羊比草原的羊好。”想不到朱由检还是个小愤青。
“如果把大草原抢过来,那草原的羊也是大明的羊了。”
朱由检暗暗地捏紧了拳头,看来霸道已经悄悄在他心中发芽了。
“还有土地。”
朱由检对这点没有异议,看来开疆后拓土是每个皇帝的理想,虽然边疆的土地相对中原来说有点贫瘠。
国诚看出了朱由检的心思,说道:“边境的土地并不贫瘠,只是因为异族懒惰成性,才导致物产不丰。在国境线外,大明的南边,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大明的东北,是一片广袤的黑土地,虽然气候寒冷,但可以种植水稻。。尽管一年一熟,可口感颇佳;大明的西北,虽然是沙漠戈壁,但下面埋藏着含量惊人的火油(按,即是后世所说的石油);大明的北边,一片茫茫的大草原,不但可以放牛牧马,而且下面蕴藏着大量的煤碳。”;;
朱由检嘴张得大大的,几乎可以装下一个鸡蛋了,但只听说大明地大物博,想不到境外的财富不逊于大明啊。
“最后是安全,自从英宗皇帝断送了50万大军后,咱们的边境线不断萎缩,北京离边境也越来越近。英宗之后,北京有好几次被围,这可是大明的国都啊。”
朱由检点头:“给我讲课的老先生也讲了围困北京的鞑子的残酷凶暴。他说。鞑子最喜欢把小孩挑在刀尖上玩,他昌平的亲戚家都被杀绝了,那可是二百六十四口人哪。不过,老先生说,只要大明内修文德,就会四夷宾服。”
“安全不是求来的,是打出来的。”国诚都快气笑了,“仁义道德不会把敌人说死,按他的说法,南宋可以打败蒙元了。”
“我也觉得老先生说得不对,可我说不赢他。”
“以后你说不赢谁,我就帮你说;你打不过谁,我就帮你打!”
朱由检的两只眼睛冒出了星星:“国诚哥,谢谢你。”
“除了边境的敌寇。还有内地的土匪、海上的强盗都等着我们去欺负呢,告诉你,欺负坏人可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哦。”;;
“对,对。”朱由检听到高兴处,不由得手舞足蹈,不过转念一想,他神色一下子黯然了,“大明祖制,蕃王不得蓄养军队,不得离开封地。我恐怕看不到敌人跪倒在日月旗下磕头求饶的场面了。”
“不,有贤者说,一切皆有可能。昨天,你能想到你会遇到我吗?”
“对对,你是光,你是电”
国诚一听,差点没乐出声来,心说:“我还superstar呢。”
朱由检挥挥手说:“你是上天赐给我的妙人,大明第一妙人。”
;;
第七章 黑导游的北京半日游()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王承恩就过来敲门。国诚睁着蒙胧的睡眼起床,打开门对他说:“嘘,皇孙还没醒,你不要喊醒他。6岁的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多睡会儿,有好处的。”
王承恩急道:“可是今天皇上召见呀。”
“什么时候?”
王承恩抓了抓头皮:“这倒没说,只是说上午。”
“着啊,”国诚说,“皇上有30年没上早朝了,肯定没那么早起来。再说,有郑贵妃陪着皇上,我们再怎么早去,也得在外面乖乖候着。不如等皇孙睡足了再去。”
王承恩想了想,点点头,退出去了。国诚被这一闹,彻底清醒了。他想,反正睡不着,不如逛逛这间古寺吧,毕竟是百年古寺了。国诚所在的后世,非常热衷于拆旧盖新和伪造古迹,连50年的建筑都很难找到,所以他对这百年传承下来的古建筑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他信步走出寮房(寺院接待来访客人的屋子)。。发现外面有好些人,一个个训练有素的样子,看样子都是皇孙的随从和保镖。他不禁想起“浮生半日闲”的典故来。传说古代有位大官去佛寺游玩,临别时说,偷得浮生半日闲。方丈苦笑着对他说,你是半日闲,我是半日忙。为了迎接他,寺院上下忙乎了半天。这里也是一样,因为皇孙留宿宫外,所以这些随从也不能回去。;;
看到国诚出来,这些人虽然惊讶,却也没有拦。因为他们的责任是阻拦外面的人进去,至于里面的人是谁出来,为什么出来,就和他们无关了。
寮房在天王殿侧,所以国诚先游览天王殿。天王殿供的自然是四大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国诚正在观察持国天王手中的琵琶时,一个老和尚走了过来:“施主。你来礼佛了。”
国诚有点奇怪:“你认识我吗?”
“同是天涯逆旅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大师,语带禅机,不知找小可有何贵干。”
“公子清晨即来拜佛,足见诚心,不知你可听过长春真人的西游记啊?”
(按西游记一度被讹传为长春真人丘处机所著,直到某个爱较真的人查了县志才确定吴承恩的作品。)
“西游释厄传我倒是看过,只是长春真人西游记没看过。”
“公子说笑了,这两本书其实就是一本书啦。公子可知唐僧最后求取真经时,把紫金钵盂给了阿傩和迦叶才换取得有字真经吗。所以说拜佛诚心很重要,但香火钱也很重要。公子清晨来寺,必定有求,如果有礼,那佛就必应了。”;;
这几话如同闪电照亮地面。国诚一下子被老和尚点醒:礼,对,就是礼。郑贵妃不待见阿检,但阿检可不能不待见郑贵妃。她是万历最宠爱的妃子,虽说不能一言九鼎,但七鼎八鼎总是有的吧。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多的艰难阻隔让郑贵妃也渐渐息了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雄心,只想过得舒心一点,这点可以从万历死后,郑贵妃送给朱常洛的八个美女可以看出来――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朱常洛死在这件事上。如果让阿检送礼给郑贵妃,虽说不能让她一下子喜欢上阿检,但至少可以缓和一下关系,让阿检在宫里的生活不致于太过艰难。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郑贵妃不缺金不缺银,送什么好呢?记忆中郑贵妃是北京大兴人,对了,送些老北京的特产应该可以吧。比如说早点,像什么豆汁呀、焦圈呀、薄脆呀,这些东西不贵,宫廷里应该没有吧。送这些吃食,既不贵,又能勾起郑贵妃儿时的回忆,还不会显得很刻意,对,就送这个。;
回头看看老和尚,正闭着眼睛装高僧呢。国诚伸手过去,握着老和尚的手使尽地摇了摇:“谢谢你,你可帮了我大忙啦。”;;
老和尚闭目微笑,这回可赚翻了。看这个小童衣着华贵,一定是有钱人家的小儿,虽然不知道怎么帮了他一个大忙,但好处一定是少不了的,他要和我握手,准是送东西给我,这小家伙真是个妙人啊,知道明送不好,用这个法子。收回手,老和尚捻了捻手心,没东西呀,难道是错觉?睁看眼睛一看,真没东西。过分哪,帮了忙还不给钱,真是叔可忍,婶子也不可忍哪。
国诚哪知道这些,他要赶回去叫醒朱由检去买东西。刚走到寮房门口,就被一群便衣侍卫拦住了:“进去的不行!”
“我刚从里面出来的”
“进去的不行!”
“我是皇孙的好朋友。”
“进去的不行!”
国诚见侍卫油盐不进。。心里倒也佩服他们铁面无私,中国的事情坏就坏在人情上面了:“那我就在外面等一等吧。”
“进去的不行!”
“合着你们就会这一句呀!”国诚都快气乐了。
少顷,听到寮房里闹将起来。
“国诚哥,国诚哥去哪里了。你们这群人,连我的国诚哥都看不住”;;
接着就听到王承恩的低声劝慰,再下来是一声脆响,大概是摔了一个茶壶。再后来看到王承恩冲出寮房,应该来找自己吧。
王承恩一到门口就愣住了:“小祖宗哎,你怎么跑出来了,你看把皇孙急得要急出个好歹怎么办呀。”
国诚指指门口的侍卫,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王承恩瞪了一眼侍卫,正要开口训斥他们之时,朱由检出来了,他一见国诚就哽咽道:“国诚哥,你不是说不走吗,怎么又要走。”
国诚劝慰道:“男子汉大丈夫说不走。就不走。早晨我起得早,怕吵醒你,就到这寺里走一走。听说我大明忠臣于谦以前也常到这里礼佛,我这是在追寻先贤的脚步呢。”
这大话听得侍卫和王承恩一阵翻白眼:“你就拉倒吧,玩就玩吧,还拉出先贤做幌子,让人还说不得你贪玩。”
朱由检自然也听过于谦,他喜道:“那我和你一起去逛逛吧。”
国诚道:“没时间了,我们要赶去皇宫,迟到了皇爷爷可要怪你的。”;;
“坐马车到宫里很快的。”
“谁说坐马车的?”国诚奇道,“好不容易出宫一趟,车来车往,怎么看得到百姓疾苦。再说皇孙你的病还没痊愈,步行回宫也是治病的妙法之一呀。”
这番话终于让侍卫和王承恩认识到国诚的说话技巧,原来玩也是可以找到如此充分的借口。让人完全无法反驳。
国诚不认识去紫禁城的路,领路的自然是王承恩,但在哪里停,买什么东西全听国诚做主,这让王承恩好生为难。因为在他看来,国诚有点太随心所欲了,有些地方人少,国诚偏偏拉着朱由检去闲逛,而有些地方人多,国诚又偏偏不去凑热闹。有心让国诚在前面带路吧,他又偏偏不认识路。王承恩一边看着前面的路,一边又得留心后面的两位小祖宗,别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王承恩此时恨不得长四只眼睛,前面两只看路,后面一对盯紧国诚和朱由检。
国诚当然不是随心所欲,他正在带着朱由检搜罗北京特产呢。凡是风景独特的地方,一律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只有那些卖吃食的小店小铺才是他们停下脚步的理由。走了一段路,国诚忽然觉得自己很像一个黑导游,专带游客购物。幸亏这时没有旅游局,要不然要罚到自己破产的。这不,才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俩的手上就多了山里红、糖葫芦、瓜子等等。不过可惜,到现在国诚还没发现哪里有豆汁卖。;
;;
忽然,国诚闻到一股馊中略带一点甜香的怪味,他大喜,这应该就是豆汁摊吧,忙拉着朱由检寻味而去。嗯,这个词怎么让感觉国诚变成四条腿的那个啦?
王承恩赶忙拦住两位:“皇孙、国公子,这是豆汁摊。豆汁是下等人的粗粝食物,怎么入得您二位尊贵的口呢?”
国诚道:“哎,太祖爷就是布衣出身,连珍珠翡翠白玉汤都吃过,怎么我们就吃不得大家都爱吃的豆汁呢?”
朱由检奇道:“宫中好像没有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一道菜呀?”
“来,你坐这里。我们边喝豆汁边讲。”
国诚拉朱由检在一个角落坐下,当然在坐下之前,王承恩找了张手帕把凳子擦得干干净净。
店主端上两碗豆汁,一盘焦圈,一碟切得极细的咸菜。
国诚上当啦。。喝了一大口,觉得又酸又臭,忍受不住,全部吐了出来。朱由检好像还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豆汁,这种从来没有沾过的味道让他胃口大开。
国诚暗道:“难怪大家都说,喝不喝豆汁就可以看得出一个人是不是北京人,看人家阿检,喝得多香,正宗的北京人。”;;
国诚看着豆汁,摇摇头,再也没有勇气下口了,拈起一个焦圈吃了起来。
“国诚哥,讲讲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
国诚清了清嗓子,说道:“话说太祖文皇帝”
他讲的是后世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说过的段子,说的是朱元璋在一次征战中昏倒在破庙里,被两个叫花子救醒,给他吃了一顿剩饭馊菜煮出来的杂合饭。朱元璋问这两个人。这饭叫什么名字,两人胡编说,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定鼎天下后,山珍海味吃厌了,想起年青吃过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来,于是请来两人做这道菜,并大宴群臣。
等国诚把故事讲完,一阵雷鸣也似的喝彩声在周围响起。原来,不知不觉间,旁边已经围满了听故事的人,大家都在屏息凝神地听着故事,直到此刻才大声叫好起来,有些人还大喊到:“再来一个,再来一个。”铜板像下雨一般掉到国诚的桌子上。国诚定睛一看,里面居然还有散碎的银子。
国诚暗暗得意,自己的相声水平还不错哩,居然有粉丝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