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猛人-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俘虏不懂汉话,看到一群身着汉服的年轻人走过来,还以为是把他们安置到俘虏营里。等到被揪到夷人百姓中间,他们才发现大事不妙,又是哀求,又是磕头,但已经为时已晚。被他们祸害得家破人亡的百姓冲了上来,既也不用刀,也不用枪,直接用牙齿生生地把三个俘虏咬死了。等百姓散去,现郴留下一滩血迹和三个不成人形的残骸。百姓们写满悲愤的脸上,多了一丝大仇得报的欣慰。

    由诚没有出门,他并不太喜欢血腥的复仇,但情势如此,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大明不亮出獠牙进行血腥报复,敌人就会得寸进尺。

    他和诸将在帅帐里商议如何应付即将来到的两万大军。锦衣卫这次只出动五千精兵,还得分出五百人守卫营帐,保没有战斗力的医护人员和战略物资,兵力捉襟见肘。

    由诚道:“敌人的先锋部队与主力部队相距20里,也就是说,还有两个时辰左右,我们将遭遇两万人的部队。这是我们入黔以来的第一战,所以我们不但要赢,而且要赢得漂亮。你们说说看,应该该如何打好这一仗?,。x。”

    将眉头紧锁,如果天气晴朗,后装膛线火铳能用,他们倒不怕来多少敌人。觉华岛大战的时候,五千枝火铳可是挡住了四万建奴骑兵的冲击。但是现在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火铳根本没法用。五千对两万,众将心里有些没底。

    陈国齐道:“大人,以锦衣卫军队的战斗力。打赢四倍于己的敌人,是不成问题的。但要赢得漂亮,就要发挥骑兵的机动能力。”

    “对,大人,我们带来的骑兵,虽然骑术比建奴有所不及。但毕竟是骑兵人。如果下马步战,未免有点浪费。”吴虎平参加了追击建奴的行动,对骑兵战也略有心得。

    冯双平道:“骑兵当然是威力无穷,别说打,就算是纵马践踏,也能踩死不少人。只是这一带都是山地,马行艰难,不利于骑兵冲击呀。”

    禇良道:“后退四十里是一片平原,不如我们暂时撤退。等到平原处再与他们决战?”

    “大人,不能撤啊。这里有三百多百姓,你们一撤,他们就遭秧了。”夷人青年处理完俘虏,回来交令。他们听到禇良的提议,大喊了起来。

    由诚摆摆手,示意夷人青年少安毋躁。他说道:“我们这次的主要目的是解救被围困在贵阳的信王,所谓救兵如救火。我们晚一天到达,信王就多一分危险。连退四十里。我们至少得耽误两天的时间,所以能不退,就不退。”

    一位机灵一点的夷人青年询问蒋庭,为什么要退兵。蒋庭把刚才的对话悄声告诉他。他想了一会儿,大声说道:“朱大人,无须退兵。翻越前面这座小山。下面就是一片面积非常大的平原,骑兵在那里应该能发挥作用。”

    ′他夷人青年也纷纷附和,把山前平原的形状、大清楚楚。朱由诚仔细倾听,发现他们说得严丝合缝,不像临时编出来的。大喜道:“如此甚好,陈国齐,你带一千骑兵作为先锋,先去侦察地形,主力部队随后就到。”

    陈国齐行了一个军礼,领命出去。

    朱由诚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夷人青年答道:“小人,不,属下甲日而都。”

    “甲,算了,夷人名字太难记,要不,我给你取个汉名?”朱由诚有点迟疑地问道。姓名代表血统传承,大明百姓没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肯改名换姓。有句话说得好,头可断,血可流,姓名不可动。

    谁知甲日而都大喜过望,跪下来磕头道:“谢朱大人赐名!”

    其他夷人青年也跪了下来,齐声恳求道:“请朱大人赐名!”

    朱由诚有些奇怪,这些夷人青年为什么那么喜欢汉人名字。他不知道,夷人仰慕汉人文化,常常说汉话,着汉服,他们本来也喜欢取汉人名字,但土司老爷垄断了取名权力,规定只有他的亲信才能用汉姓、取汉名。如果朱由诚能赐给他们姓名,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可以光宗耀祖,他们能不兴奋吗?

    朱由诚本是随口提议,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夷人青年的强烈反响。不过,深度汉化夷族,把他们融入大明,原本就是朱由诚的一个设想。取汉名,就是汉化夷族的一个方法,既然夷人并不反对,那就顺水推舟吧。

    朱由诚豪爽地一挥手,道:“好,全部赐名。来人,拿一本百家姓来。”

    百家姓是一本识字的启蒙教材,百户们的手里都有,锦衣卫规定,空闲时间,百户必须教授士兵文化知识,百家姓便成了百户们必备的书籍。

    侍卫们下去,片刻后便带来了一本百家姓。

    这本书的主人平时一定很爱学习,因为书已经破破烂烂。朱由诚提起毛笔,涂掉了两个姓,一个“朱”字,一个“国”字。

    涂掉“朱”的原因不言而喻,当今天子姓朱,朱即为国姓。未立寸功,而想要国姓,哪有那么便宜的事。而“国”姓,是他原来的姓,在他心中也是至高无尚的姓,不是亲信中的亲信,是不会随便赏赐这个姓的。

    顺便说一句,初来大明时,他以为男生姓“国”,女生姓“党”,是当年孤儿院院长的任性,生造出两个旁门外姓,后来学百字姓的时候才知道,“国”、“党”两个姓在百家姓里都有,不由得感叹中国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

    朱由诚道:“赐姓赐名的事,本官答应了。不过,汉人的姓名取了以后。将伴随一生,不能再行变更。所以,本官不会给你们指定姓氏,以免你们不满。大明百姓的姓氏皆出自这本百家姓,你们自由在上面挑选喜欢的姓,然后交给客千户。她会把你们的名字记录在战士名册里,之后这个姓名就算是你们的。你们可以和汉人一样,把姓氏一直沿用下去,证明你们血脉的传承。”

    夷人青年欢天喜地地去找客青青,朱由诚率领着吴虎平、蒋庭、褚良、冯定邦等将,带着主力骑兵,向后面的山丘走去。

    他不担心遇到伏击,刚才已经让陈国齐去探路,如果情况不对。陈国齐一定会回来报信。而到现在没有来报信,说明前方没有问题。

    至于那些夷人青年,那是他有意留在大营的。倒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现在是骑兵作战,那四五十个夷人青年又没有练过骑术,参战的话,只会拖锦衣卫的后腿。再说,这些夷人青年还是朱由诚特意树立的榜样。证明归附大明,什么都好说。而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战场上刀枪无眼,万一死上几个,以后到哪里去找主动投靠的百姓?

    贵州的山路果然难走,上坡的一段路只有羊肠小道,坡度也非常陡。骑马根本上不去,只能下马牵行。而马看到这么陡的路,吓得四蹄颤抖,动也不敢动,士兵们只能拖着马走。幸好朱由诚的黄膘马大黄的胆量不小。朱由诚倒没有太费力。大黄走到山项,回头看看还在半山腰发抖的马,居然人立而起,发出“咴咴”几声长嘶,好像在嘲笑那些不敢上山的马。

    朱由诚居高临下,观察下方地形。

    和夷人青年说的一样,半山腰是一个缓坡,接下来是一片平原。从半山腰到平原的尽头,已经被人开垦好,似乎以前是农田。不过因为奢安之乱的缘故,百姓或逃或死,田地没有人管理,已经变成荒地。果然,这是骑兵攻击的好地方。

    正查看地形的时候,他忽然听见旁边的树林传来“唏唏嗦嗦”的响声,不由得握紧钢枪,大喝一声:“什么人?”

    树林里探出一张憨厚的脸,说道:“大人,我是甲不,属下是古龙。我们已经取好名字了,现在赶来帮忙。幸好我们走惯了山路,这才能够赶上大人。”

    古龙大概就是甲日而都给自己取的汉文名字。

    朱由诚一愣,问道:“你怎么会取这个名字?”

    “古,夷人和汉人都是古老的民族,所以我就以古为姓,而龙是吉祥的神兽,所以我就取名叫古龙。”

    “好吧,”朱由诚心道,“我承认古大侠的名字很普通,这算是穿越时空的巧合吧。”

    另一个夷人青年挤出来,说道:“大人,大人,我是金庸!”

    啊,刚出来一个古龙,又跑出来一个金庸,喂喂,你们两个不会也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吧?

    “你怎么会起这个名字?”

    “金子,很值钱的,大家都喜欢,所以我就以金为姓。而我们夷人常说,平平常常容易长命百岁,所以我一开始就想起名叫金平,可是念着念着,就念成了金瓶,太难听了。多亏客千户,她帮我改成了金庸。”

    朱由诚觉得有点头疼,揉了揉太阳穴,问道:“该不会有梁羽生和温瑞安吧。”

    “大人,我叫梁羽生!”

    “大人,我叫温瑞安!”

    “还真有啊。说说看,你们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我的爸爸曾经做过道士,他的梦想就是羽化登仙,那我当然就叫梁羽生喽。”

    “瑞字的意思是吉祥,安字的意思是平安,又吉祥又平安,所以我就叫温瑞安。”

    古龙敬佩地说道:“大人真有通天彻地的本领,我们还没有报名字出来,大人就猜到我们四个的名字,真了不起。”

    古龙、金庸、梁羽生、温瑞安,四大侠客的名字都出现了,看来,这次在夷人中推行汉人姓名会出现不少有趣的事情呢。

    ps:  (昨天写到零点,结果写着写着睡着了,实在不好意思,先补上昨天的那份。)

第二百五十一章 横扫千军() 
所有部队翻过山岭,集结在山坡的密林,这已经是两个时辰后的事情了。按照朱由诚的估计,叛军应该同期抵达,可是对面却踪迹全无。

    不会是不来了吧?斥候王风汇报,敌人正在八里之外休整,大概还有一段时间才来。朱由诚松了一口气,命令士兵们先吃点东西,养精蓄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苦战。

    当然不能生火做饭,五千人同时做饭,冒出的炊烟蔚为壮观,就好比告诉叛军,喂,我们在这里埋伏着呢,快点来吧。

    兵们都是就着凉水啃锅盔。锅盔是关中面点,特点是硬,但是耐储藏,所以成为锦衣卫指定军粮之一。

    由诚虽然身为锦衣卫指挥同知,但这时没条件搞特殊化,同样是凉水和硬得能硌掉牙的锅盔。

    由诚暗自道,吃什么军粮其实和心态有关系,如果心情愉悦,那么锅盔也能吃出烤山鸡味。瞧,眼前这块锅盔就散发着浓郁的烤山鸡的香味,越来越浓,越来越浓

    由诚环顾四周,靠,真的有人在烤山鸡,正是以四大侠客为首的夷人青年。

    见他们也不知从哪里打来几只野山鸡,拾掇干净了,放在火上烤。现在正在下着小雨,找不到干柴,那火就是用湿柴烧的,一10长10风10文10学,。x。股黑烟冲天而起。

    由诚怒从心头起,就不知道战场隐蔽吗?他冲上前,一脚把架上烤得焦黄冒油的烤鸡踢飞。侍卫们赶紧上前把火拨熄,又加了几把土把火彻底盖灭。

    夷人青年惶恐不安地站起来,不知道什么地方触怒了这位年轻的将军。

    由诚把怒火往下压了压,问道:“你们为什么在战场点火?不知道这样会给敌军通风报信吗?”

    古龙一下子反应过来,脸色变得煞白。结结巴巴地说道:“朱大人,我们不是有意的。我看到你们人人都有吃的,就是我们没有,所以打了几只山鸡,想着吃饱了以后帮大人打仗”

    由诚叹了口气,把许炎叫来。让他管理这四十几个夷人青年,不求别的,只要这四十几位大爷不要再出些什么幺蛾子就行。

    炎分了一些锅盔给这些夷人。锦衣卫的锅盔实在不好吃,他们把锅盔的两个特点做到了极致,一个是硬,另一个是咸。别说,这两个特点大大地延长了锅盔的储存时间。

    夷人们有一口,没一口地啃着锅盔,看着锦衣卫香甜地吃着锅盔。不由心底暗赞,锦衣卫果然是特殊的人,只有这么特殊的人,才能吃下这么特殊的饭。

    又休息了大约一个时辰,叛军姗姗来迟。

    陈国齐急吼吼地跑过来说道:“大人,出战吧。”

    由诚放下望远镜道:“再等等。我们得到信息,敌军这次出动两万多人,眼前不过五千人左右。后面一定还有大部队。我们的目标是全歼敌军,如果现在出去。只不过消灭他们的前锋,而他们的大部队见势不妙,一定会逃跑,山地又不适合骑兵追击,战果太小,不划算。”

    夷人青年听得大惊。这位年轻的将军还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手里只有五千兵力,却想全歼两万敌军。

    又过了半个时辰,叛军全部到达平原上,朱由诚大喝一声:“出发!”

    锦衣卫翻身上马。一声呼哨,向着叛军的中军冲去。五千匹骏马奔驰的马蹄声犹如闷雷滚动,惊天动地。

    叛军见到铺天盖地的骑兵向自己冲来,吓得一个个脸色发白,魂不附体。

    没有见过骑兵的人很难想象骑兵高速冲锋的恐怖。朱由诚带领士兵接受自军骑兵的冲锋考验时,明知骑兵会拐弯,但在骑兵逼近自己的时候,他依然是双腿发抖,而且事后裤子上有可疑的水渍。

    所以,朱由诚一到觉华岛上就拼命地修筑围墙,原因无它,就是因为他知道,无论多么强大的步兵,面对骑兵都有一种天然的恐惧。事实证明,正是这道不高的围墙给了锦衣卫士兵信心,最终扛住了四万建奴骑兵的攻击。

    步兵并不一定拿骑兵没辙,大明的偏厢车、强弩硬弓就是骑兵的恶梦,而布置好长枪阵的步兵也可以硬扛骑兵的冲击。不过这群叛军,从来就没有见过骑兵的冲击,当然想不出克制骑兵的方式。朱由诚带着骑兵,不欺负他们,欺负谁呢。

    最近一段时间阴雨连绵,锦衣卫的火铳固然是不能用,但叛军的弓弩也没法用。因为弓箭的弦都用动物的筋做成的,潮湿的天气会使筋的弹性变小,射程变短。而且雨天使用会对弓箭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所以叛军的弓箭全部都收起来了,有些经验丰富的神射手甚至把弓弦都从弓箭上拆了下来,这么一来,叛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骑兵的向自己这边冲来。

    弓弩手这时也顾不得军官的斥责了,拿出弓箭就往骑兵的身上招呼。可惜雨天弓箭的射程和准头大减,许多箭支都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一点杀伤力也没有。也有少数羽箭射在锦衣卫的身上。不过除了正中面门的,有些威力之外,其他的箭的威力都不大。你看那边锦衣卫的身上挂满了箭支,看起来活像只刺猥,但行动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还在生龙活虎地骑马狂奔。

    锦衣卫当然不是超人,这全赖朱由诚的事先布置。自从发现锦衣卫的火铳失灵之后,朱由诚明白短兵相接必不可免,而减少士兵伤亡的重要一点就是抵抗敌军弓箭的伤害。于是锦衣卫一路走一路买,把沿路所有商铺里的绸缎全部都买光了。朱由诚又让医护千户里的女兵一起动手,给士兵做了许多丝绸内|衣。而朱由诚这个胆小鬼,身上居然套了三件丝绸内|衣。如果不是天气太热,估计他还会再穿上几件。

    朱由诚依稀记得丝绸能够有效地抵抗羽箭的伤害,即使羽箭射进体内,也很容易把箭头取出。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所以朱由诚就自掏腰包,给士兵做了防羽箭内|衣。士兵们一向信服朱由诚,虽然天气转热,但还是穿上了丝绸内衣。因此那些锦衣卫虽然身中数箭,看起来十分恐怖,但羽箭都被丝绸内|衣挡住了。他们没有受重伤。

    锦衣卫的服饰与大明其他军队的服饰截然不同,每个人都是金光闪闪,犹如天神下凡。再加上叛军见锦衣卫中箭以后还能行动自如,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以为夷人大英雄支格阿尔复活,带领军队来讨伐他们这些叛逆,吓得腿都软了,有些夷人士兵干脆跪在地上向他们的神求饶。

    不过锦衣卫可没有妇人之仁,看到夷人跪地求饶。想到被他们祸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贵州百姓,他们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纵马就踩了过去。

    这么一来,夷人士兵就倒了大霉,被巨大的马蹄踩得头破血流,肠穿肚烂。

    叛军发现锦衣卫并没有饶恕他们的心思,便哭喊着向后退去。叛军主帅安效良见士兵向后退却。急忙命令督战队上前,把胆敢后退的士兵当场格杀。一直砍了二十七颗头颅之后。士兵的后退之势这才勉强再止住。

    夷人士兵中毕竟有聪明的,他们发现锦衣卫的目标是中军,对两翼不是特别在意,便灵机一动,纷纷往两边躲闪。安效良的督战队只是防范士兵后退,哪里知道他们会往两边退让。结果原来被护得严严实实的中军就直接暴露在锦衣卫的面前。

    朱由诚见状大喜,高声喝道:“弟兄们,跟我冲,活捉安效良!”

    锦衣卫见朱由诚冲锋在前,士气大振。奋勇杀敌。开玩笑,主将冲锋在前,士兵跟在后面,那不是丢锦衣卫士兵的脸吗?按说朱由诚的马是黄膘马,是宝马良驹,速度很快,士兵们只有跟在后面吃灰的。可是今天大黄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居然被一匹又一匹普通的马反超。

    这当然是朱由诚这个胆小鬼的高超表演。斗将那是三国演义的神话,如果事事主将在前,那还要士兵做什么?朱由诚冲在前面,提提士气还可以,如果真的冲锋陷阵,即使他武艺高超,也挡不住飞来的暗箭哪。万一受伤,那谁来指挥军队呢?

    黄膘马非常神骏,天性高傲,见自己被一匹匹驽马赶超,气得是摇头又摆尾,仰天长嘶。而朱由诚却在马上端坐,安之若素,可见某人的脸皮比马皮厚实多了。

    安效良开始还稳坐中军,可是开战没多久,他就看见前军忽然往左右一分,让出中间一条大道,摆出一副欢迎敌军的架式。安效良慌了,欢迎锦衣卫干什么?来取自己的脑袋吗?

    他命令督战队把士兵往中间赶,可是士兵们刚刚找到一个安全所在,哪里舍得放弃,逼急了,还和督战队打了起来。

    安效良见势不妙,做了一个任何人都会做的决定逃跑,也正是这个决定,彻底葬送了这两万多人。

    安效良让亲兵断后,自己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