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素问虽然不是那种心善的人,却也并非完全的冷血无情。既然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多救一些人,她又何乐而不为?只要有一个人能把这番话听进去,她就满族了。这种山雨欲来的情况下,能救一个就算一个。
用了半日的时间,素问就将所有据点都视察了一遍。有之前的训练在,这些学徒表现的都十分出色,并没有遇到太复杂的问题。
第一轮巡视完毕后,素问并没有紧接着进行第二轮的巡视。除了接种牛痘外,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段时间则被拿来处理这些同样重要的事情。若是天花真的爆发,整个京城必然会进入紧张状态,到时候各种医疗资源都会变得稀缺。
趁着这段时间,素问去对太子手下采买来的药材进行了验收。这些药材都人命关天,决不能混入任何假冒伪劣,因此她必须亲自逐一进行检查。
到了黄昏时分,素问终于完成了药材的验收。她并没有来得急休息,便直奔学徒们聚集的营地而去。一天工作下来,她需要听取一下他们的汇报,并将已经接种过牛痘的人数纪录下来,以作为预防疫情的参考。
等素问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专人把这一天接种的人数统计了出来。她看了一下,这一天竟然只有几万人进行了接种,连十分之二的比例都不到。
知道了这样的比例,素问有些犯难。若是接种率始终无法提升的话,那防御的效果必将会大打折扣。这样一来,京城百姓的伤亡便无法被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身为这一次防疫工作的负责人,她实在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想了一下,素问就问起了学徒们的感受,企图从他们的回答中寻出问题的症结。她听了他们的介绍,心中不由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听这些学徒所说,能有现在这么多人接种还算是不错。如果没有素问交代他们记住的那段话,接种比例肯定会比呈现在眼前的还要低。(未完待续。。)
第408章 强制
从学徒这里,素问没有得到有价值的线索,只是更清楚的了解了当前的困境。直到这时候,她才对那番谣言的破坏性有了切身的体会,心中对造谣者越发恼恨。
鼓励了一番辛苦了一天的学徒们,素问便解散了这次总结会议。他们忙碌了一天,虽没有预想中那么繁重的工作,却也并不轻松,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只有休息好了,他们第二天才能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
结束了这边的会议,素问转头就去了太子和洪迁办公的衙门。她现在也是有官职在身的人了,尽出衙门要比以前方便的多。
见到两人后,素问直接把今日接种牛痘遇到的困难叙述了一遍。她介绍完了实际困难,紧接着还没忘分析低接种率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按照手头的数据推断,若是想要干脆利落的战胜这次天花瘟疫,他们至少要把接种率提高到六成才行。
六成与不到两成之间的差距,想缩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最糟糕的是,他们现在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必须速战速决解决这种困难。
轻轻敲打着桌面,洪迁马上就一脸严肃的说道:“要想把接种率提高到六成,若是还按照之前劝说的办法,肯定行不通。眼下情况特殊,我们也只能用些非常手段了。既然来软的不行,那就直接来硬的,反正最后的赢家只会是我们。”
面对洪迁的提议,太子迟疑了片刻。然后终于下定决心,一脸决绝的答道:“行,现在情况危急,就按太傅所说的办。”
素问听了,心中一动,马上就面带好奇的追问道:“先生,来硬的怎么讲?有昨天那条谣言作祟,寻常百姓现在都对接种牛痘十分抗拒。若是我们在这时候强逼着他们接种牛痘,会不会反而引起什么不良反应?”
洪迁听了,思考了片刻。然后才一副胸有成竹的说道:“这个简单。我们可以采用威逼与利诱相结合的办法,一定能将接种率提升到六成以上。”
见两个学生都一脸期待的望着自己,洪迁轻咳一声,这才不慌不忙的开口说道:“殿下下一道旨意。命所有人都必须接种牛痘。若有违者。每人罚铜钱二十个。反之接种的则奖励铜钱二十个。一边是罚钱,另一边却能领钱,百姓们必然会做出接种的选择。”
闻听此言。素问马上就一脸担心的问道:“先生,这样一来,倘若接种的人一下子多起来,朝廷岂不是要赔钱了?”
见素问竟然担心朝廷的经济状况,洪迁心中不由莞尔一笑,然后才好心情的出言解释道:“丫头,你这可就想差了。就算所有人都愿意接种牛痘,一共也花不了多少钱。相反,这些人只要能熬过天花瘟疫,将来能为朝廷交的税绝不止二十个铜钱。”
素问听了,脸上立刻露出恍然之色。她刚才思维受限了,所以才没能在第一时间想清楚这些人能为朝廷带来的巨额税收。
得到了一个好主意,太子马上就隐含兴奋的说道:“太傅这个主意极好,孤现在立刻就下旨。莫说以后还能收回成本,即便这次注定赔钱,只要能将尽可能多的百姓救下来,花些银两也是值得的。这样吧,这回要用到的银钱就从孤的俸禄中出。”
知道了太子要为这次接种买单,素问心中暗暗的点了点头。关键时刻能分清轻重,这样的储君将来应该也能做好一个皇帝的角色。
商议好了应对之策,太子马上就草拟了一份旨意。他现在主管应对瘟疫的差事,下旨意完全是小菜一碟。他手下的人马办事效率挺高,一夜之间就将这道旨意传达到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做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面对交罚款或者接种牛痘的选择,京城大部分百姓都做出了接种牛痘的决定。选择接种牛痘不仅能避免交纳罚款,还可以领赏钱,这样的好事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尽管心中仍然对接种牛痘有所疑虑,但太子的旨意摆在那里,由不得他们不答应。除非他们愿意交纳每个人二十铜钱的罚款,否则谁都跑不了。平心而论,二十铜钱对寻常百姓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大部分人家都没办法拿出来,结果就只能去接种牛痘了。
第二天一早,素问匆匆的用过早膳就出去进行视察。她先去了离洪府最近的一个据点,惊喜的发现了那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匆匆的数了一下,素问发现今日的人数明显比昨天多出许多。她估算了一下,觉得按照现在的趋势进行下去,明天应该就能完成这一次的牛痘接种工作。别的她不管,只要接种率能达到六成以上就行,当然越多越好。
对排队的人数做到了心中有数,素问便进据点内进行视察。由于今日忽然增多的人数,学徒们一个个正忙得不可开交。
见众人都在忙,素问便没有随意打断他们手头的工作,而是转身去了另一个据点。与昨天一样,她把京城几乎所有据点都挨个检查了一遍,喜人的发现等候的队伍都变得比昨天长了不少。
一切都在好转,她的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
搞定了这边的事情,素问就先去了衙门一趟,准备将好消息告诉洪迁。她到了衙门之后,却听说洪迁与太子去了御书房。
没等她问起原因,就有人主动说了出来。他们之所以去御书房,原来是有朝臣往皇帝那里递了告状的折子,给他们定了一个威逼利诱百姓的罪名。细一打听,她就知道了告状的人都有哪些,听说都是寒冰一党的官员。
知道了这条消息以后,素问并不担心,反而对那些告状的朝臣幸灾乐祸起来。之前他们没什么举动,她这边还犹豫着是不是也要给他们接种牛痘,现在看来是不需要了。
既然敢站出来反对给百姓接种牛痘,他们身为朝廷命官,怎么能说一套干一套?就算他们想这么做,她也不会答应的。做人一定要言行一致,尤其是朝廷命官,这方面就更是不能含糊了。
想到这里,素问马上就派人给下面人发去了一条通知:从现在开始,他们只能给百姓接种牛痘,未经批准不得替官员极其家眷接种。
通知发下去不久,太子和洪迁就从御书房回来了。看他们俩满面春风的样子,料想肯定没在御书房吃亏。她好奇的打听了一下,发现事实果然如此。他们铁了心要用事实说话,因此对朝臣们的弹劾完全置之不理。
当然,能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这与皇帝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正有皇帝背书,不管寒冰一派的朝臣说什么,他们始终沉默以对。
等那些人说的口干舌燥,皇帝就直接解散了会议,一点责怪太子的意思都没有表现出来。在会议结束时,他还凉凉的丢下一句话,说太子是这次应对瘟疫的钦差,只要能对防疫工作有利,可以下达任何命令。
听了皇帝的表态,朝臣们还有话想说,可惜朝会已经结束了。没等他们发表意见,皇帝就已经潇洒的出了御书房,没带走一片云彩。
见皇帝走了,洪迁这边的臣子马上就满血复活。他们毒蛇功力全开,对寒冰一党进行全方位的嘲讽。他们刚刚已经积累了一肚子怨言,这时候终于等到了找回场子的时候,因此各个都表现的犀利而麻辣。
狠狠的嘲讽了一番后,洪迁一派的朝臣直接就转身离开了,并没有与寒冰一党纠缠的意思。他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应对天花瘟疫,小小的发泄一下不满就好了,没必要与对方纠缠。
了解了御书房发生的事情后,素问便直接把自己下达的通知告诉了洪迁和太子。她知道两人肯定不是那种心慈手软的人,绝不会责怪她把事情做得太绝。事实果然如此,她讲述完之后,当即就收到了两人的交口称赞。
在他们俩看来,寒冰一党既然能干出散播流言的事情,企图干扰应对瘟疫工作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付出一些代价。
因为他们的原因,有许多百姓本来想接种的,最后却放弃了这次机会,最终极有可能导致死亡。即便是为了这些个无辜百姓,他们也必须受到惩罚。毫无疑问,拒绝他们接种牛痘,这就是目前最好的惩罚。
想一想就觉得爽,等天花真正来临的时候,他们眼睁睁看着接种了牛痘的人安然无恙,自己和家眷却身染天花,心中一定会追悔莫及。
见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太子心情大好,便想着把种牛痘的技术推广到全天下,于是开口建议道:“师妹,等京城的危机解除了,孤想把这些学徒派遣到其他受疫情威胁的地方。你对这方面比较了解,不知怎么看?有何建议,师妹大可直说。”(未完待续。。)
第409章 首例
知晓了太子的打算,素问不由眼前一亮,马上就一脸跃跃欲试的答道:“殿下,您这个点子太好了,实在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壮举。”
作为一个后来人,素问自然明白太子这个举动将会带来多大的变化。倘若接种牛痘的技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那中华必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消灭天花的文明。凭借这一壮举,太子以及主要功臣的她一定会千古留名。
见素问一副兴奋期待的神情,太子眼中露出点点笑意,语带戏谑的说道:“这么说,你是同意把种牛痘的技术推广开了?你可要想好了,这一技术乃是你们家的祖传秘方。”
听了太子这番话,素问表面没什么异常反应,但心中却暗暗翻了一个白眼。什么祖传秘方,这种话她也信。她用的这些技术可不是祖传的,而是从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带来的。华家真正的秘方现在都隐藏了起来,她才不会轻易拿出来示人。
心中暗暗腹诽,素问表面却一脸正色道:“殿下,素问虽是女子,却同样心怀天下。若是殿下真的有志于将我朝土地上的天花彻底消灭,这样的技术公诸天下又有何妨?”
见到素问一脸凛然的神情,太子不由心生动容。他自幼生长在天家,见过的优秀女子不计其数,却还是第一次见到气势堪比士大夫的女子。不得不说,自从素问出现以来,他对女子的固有概念正遭遇着颠覆性的冲击。
在认识素问之前。他无论如何不会相信一个女子能比男人还要有本事,但这个观念如今早已被彻底颠覆。
放眼天下,他竟然寻不出任何一个男人能有素问这般本事。不管是诗词还是见识,无论是医术还是谋略,素问都将许多须眉远远甩在了身后。他相信若是允许女子参加科举,素问一定能将众多青年才俊踩在脚下,问鼎读书人魂牵梦萦的状元宝座。
想到这里,太子心中不由心生惋惜。倘若素问是个男儿就好了,那样便可以封将拜相,为天下贡献更多的力量。
遗憾的是。素问并不知道太子的想法。倘若她知道了。肯定会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封疆败象有什么了不起,武则天在唐朝就已经称王称霸了。若是她当初穿越到一个乱世,说不定还真会聚集一批人干出一番事业来,过把号令天下的瘾。
朝素问投去一个欣赏的眼神。洪迁这才一脸满意的说道:“好。丫头能有这份心意。为师实在是欣慰,但眼下却还要把心思都花在京城的疫情上。”
见洪迁出言提醒,素问脸上闪过一抹尴尬。她刚才光顾着畅想美好未来了。却忘了理想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对于她来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应对京城的天花威胁。只有把京城这一次的危机平安度过,消灭天花的工作才能正式提上日程。
接下来的时间,素问并没有继续在衙门呆着,而是去了防疫的前沿。她的工作要冲在第一线,天花的幽灵随时可能降临,所以必须把准备工作做到位。
面对素问下达的拒绝给他们接种牛痘的通知,韩冰一党的官员表现的颇为不屑。在他们看来,素问这属于歪门邪道,压根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与其接种什么牛痘,他们还不如去庙里烧香拜菩萨,或许这样更靠谱。
知道了韩冰一党的看法,素问心中极为不屑。她可是从几千年后的世界穿过来的,种牛痘到底有没有用,难道这世上还有人比她清楚?
不愿意接种拉倒,她还懒得给他们接种呢。等天花真正爆发之后,他们就知道厉害了,到时候后悔死他们。唯一遗憾的是,他们之前就把家眷送了出去,这回的天花疫情八成没办法波及到他们的家眷了。
尽管心中觉得遗憾,素问却也没太当回事。家眷能逃过一难,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他们本人可都还呆在随时可能遭受疫情侵袭的京城。
与大部分依靠男人的人家一样,这些留在京城的官吏都是各自家庭乃至家族的顶梁柱。他们倘若有个意外,那一家无异于遭受一场天塌地陷般的冲击。真要是到了那时候,活着的家眷将会承受加倍的痛苦与折磨。
在许多时候,死亡往往是一种解脱,活着才是一种另类的惩罚。能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到底还都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不该追随韩冰这样的主子。
用了大概三四天的时间,京城寻常百姓的牛痘接种工作终于告于段落。在威逼利诱之下,这一次的接种率达到了七成多,大大超出了素问的预想。别的不好说,至少这七成接种了牛痘的百姓基本上都能熬过天花的侵袭。
等最后一批百姓接种完,素问就开始暗暗在心中祈祷。抗体产生需要时间,她希望在这段时间内天花千万别爆发。
不得不说,素问的运气还算不错。直到最后一批接种者的症状开始好转,京城始终都没有发现天花病例。她算着时间差不多了,觉得这些人体内都应该已经产生了抗体,心中这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事到如今,素问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若是天花的爆发在所难免的话,她可以确定损失必将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
心中刚刚松了一口气,素问就收到了一条加急情报,京城首例天花病例出现了。根据情报里提供的信息,这个被发现的天花病人乃是从衡州府偷渡过来的。他一直隐瞒身份,混迹在京城的下层圈子,迄今已有好几天的时间。
知晓了这条情报,素问心中咯噔一下。她知道这条消息意味着什么,平静了多日的京城终于要正面与天花交锋,胜败就在此一战。
没有任何犹豫,素问就带人直接去了收治天花病人的临时据点。她知道天花的扩散难以杜绝,提前就安排好了收治这一类病人的地点。她拿出了安和堂积累的经验,对临时据点进行了改造,更是对那一批学徒进行了应对传染病的全面培训。
在首个病例被发现的第一时间,临时据点的学徒就派出了简易救护车,将病人运到了这里。他们穿着素问专门设计的防护服,样子看起来与寻常大夫完全不同。
一赶到临时收治据点,素问马上就换上了一身防护服。在一群助手的陪同下,她直奔收治病患的临时病房而去。这是真正的天花病人,她活了两辈子却还是第一次碰见。既然有这样的机会,她又岂肯错过。
为了近距离的观察天花病人,素问决定担负起首个病例的主治医生的角色。她虽然没真正接触过天花病人,却是这世上最了解这种疾病的大夫。
走进临时病房,素问立刻就抢步到病床前。她认真打量了一下躺在床上的患者,第一眼就看见了患者颜面部的皮疹。她瞳孔不由收缩了一下,心中有一瞬间的恼怒。根据她前世学来的知识,这个病人如今已经到了发疹期。
按照病程的进展,天花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驱期、发疹期和结痂期。要想取得尽量好的治疗效果,当然越早进行干预越好。
素问一边继续检查病人的情况,一边一脸严肃的开口问道:“之前我是怎么交代的,要注意有发热症状的人,但为何他刚发病时没被发现?直到现在都出疹子了,他才被送过来。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早期干预非常重要,你们难道都忘了我当初是如何交代的?”
面对素问的质问,一个负责人硬着头皮答道:“华大夫,这回是下官们的疏忽。这个人一直混迹于市井,一天到晚居无定所,追查起来实在是有些困难。”
素问听了,心中不由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她之前还觉得自己运气好,现在才发现那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