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川军-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个问题,好在到西安就能换服装了。先前在川内,一则本来天气还不凉,二来在省内有刘总司令和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吃住行后勤一路都有保障,出川之后,弄不好就没先前那样方便了。好在翻过秦岭很快就能到宝鸡。到了宝鸡,我们就可以坐火车去西安换装备了。”张宣武说。
“如此说来,我们走在前面的比后面开拔的还好一点,能早点穿上秋衣。”王子云说。
“就是!也不晓得后来的人会不会冻出病来。”张进如说。
“这么多人,穿这么一点点在崇山峻岭中跋山涉水这么久,身体稍微有点不好、休息不好,就会水土不服,冻出病来。”张宣武说。
“张团长,我听王旅长说,火车神奇得很呢,是一些安在铁轮子上的铁洋房子,人坐在铁房子里头不用走路,不要劳动,坐着摆龙门阵、躺着睡大觉、抽大烟都可以,过两天,车子停下来,把铁房子的门一开,嘿,西安到了!比千里马又快又稳。这是不是真的啊?”张进如问。
“不劳动,还趟着抽大烟呢!连长,你莫乱吹牛,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哦?我们要是能像长官那样,都有马骑,就谢天谢地了。”坐在他旁边的潘玉印不相信。
“就是!有轿子更好!”赵强跟着说。
“胖娃儿,我看你娃爬山实在有点笨,恼火得很!你想找轿子,这还不好说,只要你愿意掏钱,我包管帮你找滑竿。”潘玉印抢着说。
“去去去,哪个跟你说哟。要是你出得起钱,我还可以帮你雇马,或者给你雇个鸡公车!”
“去你的!”赵强笑骂道,推了潘玉印一下。
“你就不能老实一小会儿,好好听张营长把火车牛皮吹完嗦?”潘玉印回敬道。
“哈哈哈哈!”张宣武开怀大笑。
“不骗你们,听王旅长说,先前邓司令给他讲的时候,他也不信。后来,他自己出差到西安去,亲自坐了一盘,嘿,真就那么神!不信,你问张团长。”张进如说。
“团长,张营长说的是不是真的哦?”赵强问到。
“火车当然比马强多了,它的肚皮里头可以一次装着几千人一起跑。”张宣武笑道。
“有这么大的马?那每天得喂它好多草啊?越说越神奇!”赵强问。
“胖娃儿,你就只晓得憨吃傻胀。”潘玉印笑他说。
“所以我才不像有些瘦烟灰那样怕冷啊。”赵强反驳说。
“哈哈哈!”张宣武没想到赵强会这样提问,更没料到赵强会这么回敬,见他俩拌嘴如此有趣,不禁大笑起来。他解释说:“胖娃儿,告诉你吧,火车只吃煤炭,不吃草。”
“吃煤炭?煤炭又不是月饼,有啥子吃头嘛?那还不如马吃草和烟灰儿抽烟呢。”赵强笑起来。
“去!烟灰儿抽烟,胖娃儿吃草!”潘玉印骂道。
“哈哈哈,你只晓得马,但是拿马给你作比喻不好,应该用汽车作比较。汽车,就是这次给我们运物资的大卡车,总晓得嘛?就是我们在过剑门关的时候抬过的那种。喏,那边那种。”张宣武说着指了指停在路边的一辆汽车。
“卡车,当然晓得。我还爬进去摸过方向盘呢。”潘玉印笑道。
“你们全营的人,都可以用一个火车一趟子全部运走。”张宣武说。
“有这么大的汽车?团长,你不是也在吹牛吧?”张进如也吃惊地问。
“火车可不是一个汽车,是把好多像五六个汽车那么长的车厢绑在一起,放在铁轨道上头跑。保路运动你们晓得吧?”
“晓得一点点,听说是为修铁路的事情闹事造反。”张进如说。
“对!是修川汉铁路,就是从成都、重庆直到武汉的铁路轨道。如果铁路修好了,只需用三四列大火车,就可以装上我们旅几千人在轨道上跑,从成都到重庆,只要一天一夜。从成都到宝鸡,也不用爬大半个月,只需要两天两夜。”[霸气 书库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铁路这么大能耐,我们四川怎么就不晓得修呢?要是修了,也省得我们步行着翻山越岭了。”赵强问。
“你以为修铁路那么容易啊,想修就修?告诉你吧,我听赵参谋长讲,国父孙中山在创建民国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名叫《建国方略》,里面就计划修成都到武汉和成都到宝鸡的铁路,直到现在,两个铁路都还没真正动工呢。修铁路可不容易哟,是件天大的工程。”
“还有,修这条川陕公路你们该晓得嘛?就是修德阳、绵阳到成都的那一段路,就修了好多年!从十多年前王师长最开始当川西北屯殖军师长到现在,都一直在指挥部队边打仗修路!断断续续十几年,才修成现在这个样子。有些地方,譬如我们前几天爬过的那一段山路,你们看到了,都还没完全修好,还得靠人来抬车。修铁路比修公路难多了,不单需要很多很多铁轨、上好木头,还要勘探地形,选择路线,还要找煤矿烧锅炉,这些,都要钱,很多很多的钱。本来,国父是想借洋款修铁路的,可是,他很快就去世了,以后就发生了大内战,一直打到现在。前几年刘主席刚统一四川的时候,也提出来修铁路的事,正打算开办,日本人又打进来了。”
“狗日的鬼子,害得我们爬这么远的山路。”赵强骂道。
“早点儿赶走鬼子,好修铁路,铁路修好路了,过舒服日子。”潘玉印跟着说。
“潘烟灰儿这句话说得好!”张宣武表扬道,“是啊,鬼子不赶走,铁路这样的城乡大建设、大工程就没法办理。眼前,抗战救国,是国家建设事业最当务之急的事情,我们的任务既艰巨又光荣。”
“团长,照你这样说,我们就是拼了命,也要把鬼子撵出去!”张进如认真地说。
“就是!我也愿意为抗战卖命!”潘玉印说。
“还有我!”赵强紧忙跟着说。
“好!张进如,你这个营斗志不错!”张宣武拍着潘玉印的肩膀,向坐在对面的张进如说。
这时,张宣武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斗,迎着月光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十点了,赶紧说:“哎哟,时候不晚了,都早点睡吧。我听赵参谋长讲,清朝的大帅左宗棠,率大军西征去收复甘肃和新疆的时候,特别强调,打仗首先要战士们吃得饱,只有‘士饱马腾’,才能杀敌有劲。大汉朝时候抵抗匈奴入侵的飞将军李广说,打仗还要睡得好。吃得饱、睡得好,是打胜仗的两大法宝。你们把草席铺到一起,旁边再多生几堆火,好好睡觉吧。”
当晚,潘玉印和赵强各做了一个关于火车梦。潘玉印梦中的坐火车,是骑马的感觉,赵强则梦到自己躺在汽车上架的坐滑竿中,潘玉印骑在鸡公车上。
两人醒来一说梦,大家都捧腹大笑。李、赵两个也天真地笑了,笑得是那么憨态可掬。
就在川军部队在崇山峻岭中长途的时候,抗战前线的形势急剧变化。
9月13日,板垣征四郎所部日本第五师团,协同日本关东军一部,从内蒙古、河北方向进攻山西东北角和正北面。中国第二战区总司令阎锡山和南京当局,都对日军的快速进攻准备不足,山西军队不堪日军飞机大炮轰炸,节节败退,其中李服膺军孤军奋战,苦守多日,被迫放弃天镇和阳高。当月18日,日军攻陷重要煤炭基地大同,阎锡山才做出日军将大举进攻山西的判断,向军委会紧急求援。
蒋介石见形势危急,不得不答应共产党方面在南京国防会议时提出的独立指挥所属部队到前方敌后抗战的要求,并迫不及待地让刚刚开始按议定方案进行改编的新编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也就是八路军,开赴山西增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随即派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部驰援晋东北平型关方面。
与此同时,蒋介石派出军事委员会作战部部长、湖北省主席黄绍竑,前往山西帮助阎锡山协调指挥军队。9月20日,黄绍竑抵达太原时,八路军先头部队已赶到山西,他在山西饭店碰到不少八路军高级将领。
黄绍竑随后又赶到晋北雁门关岭口,找到正在前线督防的阎锡山。阎锡山对他讲,日军的战略意图,是猛攻山西,然后沿铁路干线南下,渡过黄河,从潼关对郑州、西安和四川进行战略包围。眼下,日军正在沿平汉线南下,沿线守军卫立煌、孙连仲部正在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如果日军仅仅从大同方向进攻山西,还能够抵抗。一旦保定、石家庄失守,日军迅速南下,从晋东北的平型关或者太原东面的娘子关展开攻势,就麻烦了。他要黄绍竑请蒋介石急调装备精锐的中央军前往增援。
黄同意阎的看法,答应赶回南京去向蒋报告,随即取道石家庄返回太原。在石家庄,他碰到负责平汉线作战的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和徐永昌、林蔚等中央军高级将领和参谋官,得知中央军卫立煌部和西北军孙连仲部正在沿平汉路西侧败退,日军已进攻到保定附近,石家庄已在部署下一轮防线了。
正当黄绍竑为平汉线节节溃败、山西越来越危险感到忧心忡忡的时候,突然得到一个大好消息:9月25日,刚刚奔赴战场的八路军,在平型关首战告捷!
转眼之间,整个石家庄市沉浸在欢庆之中,军民街谈巷议,说刚刚开抵前线的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歼灭日军王牌部队坂垣师团的一个庞大运输部队,一举消灭上千个护送军火的鬼子兵,破坏了几十辆汽车,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装,还有很多高头大马。东西多得八路军自己都扛不动,还有不少周围的老乡去帮忙,抢在鬼子援军到达前把战利品运走。
也有人讲,听说八路军还缴获了日本鬼子偷偷绘制的中国地图。这些地图,比中国人自己画的还要细致,哪个地方有村庄,哪个地方可以通汽车,哪个地方可以降落飞机,哪个地方有条小路,哪个地方有条小河,甚至连一些水井,都标得清清楚楚。真不知道小鬼子存了多大的心要吞并中国,派了多少间谍到我国来偷偷测绘摸底。
张宣武所部先头部队,对前线局势一无所知,他们在崇山峻岭中又跋涉了十来天,于9月下旬到达宝鸡境内。按计划,川军将从这里乘火车北上,去西安换发装备。
张宣武派人跟宝鸡车站联系去西安的军列,站上说军运任务繁重,川军得在这里等一个星期。张宣武想着早点到西安给官兵们换装备,闻讯很着急,亲自前往交涉,还是必须等待,他只好下令部队就地休息,一边候车,一边等候大部队。
部队驻扎在车站附近,官兵们首先就是三五成群围着火车看稀奇。有人算了一下,按一趟车二十个车厢算,如果每个人都躺在里面,每一节车厢大约能装二三十个人,一次可以运差不多五百人左右,差不多一个营;如果都坐在里面,每节车厢大概可以装五十个人,一列车就能装一千多人,两个多营;如果多挂几节车厢,坐得满满的,一次最多可以挤整整一个团。
官兵们初来乍到宝鸡,开头两天觉得新奇,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时间一长,新鲜感就没了,就纷纷感到秦岭以北秋天的寒气、萧疏和无所事事,有的挤坐一堆赌博,有的坐在一堆抽烟摆龙门阵,有的因为怕冷挤在一起睡大觉,自称是冬眠。大家都唯愿早点乘车前往西安换发装备。
当王铭章率领122师师部抵达宝鸡时,已是10月初的中秋前后了。他一到宝鸡城,看到先头部队无所事事、军纪散漫,很是生气,当即叫通讯员去把王志远和张宣武找来。
通讯员刚走,赵渭宾赶过来告诉王铭章: “师长,好消息!中央社转发八路军通电,八路军在山西平型关成功伏击日寇,打了个大胜仗。”
“哦?”王铭章为之一振,赶紧看报纸,随即说:“这个伏击歼灭战打得很漂亮!八路军打仗确实很有一套。”
“就是!这一仗说明,日军并非不可战胜。即便是机械化装备的优势日军,只要我们训练有素、用兵得当,利用有利地形主动出击,以弱胜强还是能做到的。”赵渭宾跟着说。
“是的!你这个看法,对我部今后对敌作战也很重要。”王铭章赞同说。
“你看我们是否有必要利用剩下的几天等车时间整训一下部队?”赵渭宾建议道。
“好!我同意!在山上长途跋涉半个多月,人都拖散了,应该趁机休整一下。你看张宣武的团,整天无所事事,这样下去怎么得了?”王铭章说道。
“叫鲁文书和王建堂他们先用快报把平型关的消息印发全师,接着以此布置休整,你觉得怎么样?”赵渭宾建议说。
“好!你在快报上加点评论,把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强调一下。”王铭章当即同意。
“嗯!”赵渭宾说着就往临时办公室去了。
赵渭宾和鲁江平、王建堂等一班师部会写字作文的人员,只用了半天时间就编印好了快报,战士们看到后议论纷纷,一面被八路军的胜利振奋,一面对自己的自由散漫问心有愧。
王铭章随即把全师连以上干部召集起来训话,部署休整任务。他首先发动官兵对出川以来的军纪军风进行认真检查,处罚了违纪官兵,公布实施了和赵渭宾、鲁江平一起制定的六大纪律:
1、英勇杀敌,不当逃兵
2、公买公卖,借物要还
3、不拿民众东西,损物要赔偿
4、不拉民夫,不调戏妇女
5、整洁驻地,不乱拉屎尿
6、路遇友军要礼让
很快,122师营地周围出现了庆祝平型关大捷的标语:
“热烈祝贺我国军队战胜日军机械化部队,赢得平型关大捷!”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团结抗战,胜利在望!”
……
跟着,宝鸡街上也出现了民众庆祝游行活动。
王铭章师部抵达宝鸡的第四天,陈离率45军先头部队127师抵达。友军会师,又见到大捷标语,很是振奋。
就在122师、127师聚集宝鸡等车的时候,山西方面的战事急剧恶化。
日军见晋北和平型关方向的进攻不利,加大兵力投入,增加进攻路线。华北日军以寺内寿为统帅,由七个师团增加到十二个,约三十万人,向河北、山西同时进攻。进攻山西的日军,由晋北大同沿同蒲铁路南下。阎锡山把主要兵力集中在忻口战场。
黄绍竑见阎锡山在亲自部署忻口战役,自己插不上手,就提出前往娘子关方面了解情况。阎锡山对负责石家庄方向铁路正面战场的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集团军司令刘峙所部中央军主力部队寄予厚望。同时,他知道,在娘子关以北至龙泉关一线,已调陕军冯钦哉第27路军两个师和赵寿山一个师,其中赵寿山部是杨虎城直属师,很有战斗力。又调中央第3军曾万钟守娘子关以南九龙关、马岭关一线。虽然兵力不少,但各部互不统属,阎锡山对娘子关方面的防守并不担心,当即赞同黄绍竑前往视察。
黄绍竑刚离开,忻口战役就激烈爆发了,阎锡山指挥部队拼死抵抗,双方伤亡巨大,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不料10月中旬,陕西东面的石家庄战场被日军迅速攻陷,刘峙所部主力部队,未经激烈战斗便沿着铁路线避退过娘子关,到邯郸以南的安阳去了。刘峙所部中央军,在十余天内溃退千里,成为在中日两军中声名狼藉的“逃跑将军”。
日军没有往南追击刘峙,而是转向晋东娘子关进攻,企图突破关口,沿着正太铁路山西段,从东路包抄太原后路。
当时,黄绍竑对刘峙部队的大逃跑毫不知晓,他带着从南京带来的高级参谋陶钧、裘时杰、徐佛观等到了娘子关外井陉车站,由车站电话叫石家庄,叫不通;叫获鹿站,也不通,就登上车站南方的高地展望。只见车站附近到处都是正待上车转进忻口方面的孙连仲部队官兵和由石家庄、获鹿拥来避难的群众,局面混乱不堪。
这时,一群老乡把一个人扭送到他面前来,说这人形迹可疑,说话不是本地口音,装束也不像本地人,而是初学说的东北话,像是敌人便衣侦探。
黄绍竑叫徐佛观用日语审讯,果然是一个日本人化装的侦探,便将其就地枪决。
当晚,黄绍竑把他看到的娘子关情况电话告诉阎锡山。认为娘子关方面情况相当危险,第一是正面布置得太宽,北起龙泉关,南至马岭关,从地图上看直线距离就有一百五十余公里,只有五个师,其中陕西军三个师,第三军两个师,都是一线配备,没有重点,也没有机动部队,毫无纵深防御配置。敌人如突破一点,全线都要动摇。并且,更重要的是,整个漫长战线尚未指定统一指挥的人。
黄绍竑估计,石家庄方面的中央军南撤后,敌人必以少数兵力压迫南撤的我军,以主力向娘子关进攻,策应忻口的会战。我军在平汉线上屡次溃退,即使是少数敌人也很难对它进行反攻,难以牵制敌人主力向娘子关进攻,于是向阎锡山建议,把正在奉命向忻口方向调动的孙连仲部调回娘子关方面,作为预备队伍。阎锡山同意他的这意见,调孙部回娘子关作为机动部队。
黄绍竑还建议,由孙连仲负责东线战场的统一指挥。阎认为,冯钦哉、曾万钟两个都是老军务、老资格,孙连仲虽然资格也很老,但对冯、曾两人平时没有很多交道,指挥一定有困难,就请黄绍竑担任娘子关方面的总指挥。黄绍竑虽知有诸多困难,仍答应了下来。
黄绍竑当晚回到娘子关,找赵寿山师长了解情况。赵说正面尚未有敌情,他这个师加上补充团共有五个团,单守娘子关正面问题不大,可虑的是左右两翼。他目前与左翼冯钦哉指挥的27路军尚未取得联络,连右翼友军哪个部队都还不知道。
黄绍竑赶紧告诉他,右翼是中央第三军曾万钟部,已经把孙连仲部调了回来作总预备队。赵寿山大为放心。随即向黄绍竑报告自己方面的布防情形:以主力扼守关口外的制高点雪花山,其余则布置在铁路两侧高地。雪花山守得住,也就是娘子关守住了。万一雪花山守不住,关正面仍可扼守。
黄绍竑闻此,也稍微放心了。但是,他接着要无线电台向冯钦哉联络,但一直到娘子关失败,都未联络上。
10月21日上午,娘子关正面发现敌情。日军川岸兵团(由第20师团和一些特种部队组成)由井陉方面进攻娘子关,赵寿山师首当其冲。
赵部官兵作战勇敢,日军试探性冲锋几次,难以撼动,就以一部分兵力继续攻击娘子关正面,偷偷以主力转向娘子关右侧循微水、南漳城,进攻旧关。
旧关,也叫故关,是赵寿山师与第三军防线的接合点,在战线上是薄弱环节。两军都没有料到日军会这么快进攻旧关,并且动用精锐部队,挨了一个措手不及,日军先头部队一举即占领旧关。曾万钟赶紧增加兵力反攻,以图恢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