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方人传:江湖路-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呸!!你们自称名门正派,竟然与那金剑南为伍。此事若是传会中原,你们昆仑山上的两大门派,只怕要沦为江湖笑柄”。

    听着苏无轼极具嘲讽之意的话语,施无为的脑海中却是在回忆着当晚的情景。

    他记得自己在对敌之时,用余光扫过所有人。

    他也记得确实有那么两人,在围攻周姑娘的时候,出手并不狠毒,而且有言语上的交流。

    但由于当形式紧迫,自己又腹背受敌,所以他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而直到这两人一提起,施无为这才想起了那日的情形。

    于是,他便收起了眼中的敌意,但却依旧是不冷不热的说道“周姑娘的伤势已无大碍,两位也可以放心了”。

    之后,他便侧过了身,摆出一副送客的样子,继续道“若是周姑娘转醒,在下会通知两位的”。

    出于当晚对方这两人的行为,施无为对两人并没有多大的好感。

    所以,他也不想与这他们有任何的交集。

    而这两人见施无为已经发了话,心中纵有千不甘万不愿,也只能忍了。

    毕竟,他们两人确实理亏在先。

    于是,两人也只好灰溜溜的离开了。

    但是,苏无轼心头恨意已深,怎能放任他们离开。

    于是,他又是在后方威胁道“你们有种别走……。。”。

    然而,他这话还只说道一般,就见施无为皱着眉,沉声道“无轼,周姑娘伤势严重,你若再这般大吵大闹,很可能会加大其伤势”。

    此言一出,只见苏无轼瞬间就是浑身一抖,打了一个寒颤。

    随后,就见他全然不顾那离去的两人,紧拉着施无为,急道“周姑娘怎么了??伤势很重吗??”。

    此时,施无为只能是无奈的看了看对方,安慰道“并不性命之忧,你放心吧”。

    接着,木一一也是打开了周若楠所在的房门,轻声道“进来看看吧,若楠姐可是为了你才受伤的”。

    ………。

    片刻之后,只见苏无轼正一脸自责的凝望着周若楠那张苍白的面容。

    他依稀还记得周姑娘当时的眼神。

    那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温柔的眼神。

    仿佛融化后的雪山一般,柔情,似水。

    他终于知道,平日里两人之间的那股距离感,并不是对方刻意造成的。

    他也终于算是明白了对方的心。

    但是,那又如何呢。

    他已经亲自查看过周姑娘的伤势。

    他很清楚,小和尚说的那番话,只是在安慰自己,或是大家罢了。

    因为周姑娘心脉之间的伤势,即便是恢复了,也很可能会对其日后的修炼,造成一定的阻碍。

    而这样一种伤痛,对于一位修行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打击。

    “苏。。苏师侄…你也不用太过悲伤…。那卢堂主的掌力虽强,但只要我…。。”。

    小和尚见苏无轼有些灰心丧气之意,于是便向出声安慰。

    可哪知,还未等他说完,就见苏无轼猛的一抬头,怒视着窗外的蓝天,狠狠的道了一声“卢彦龙”这三字后,便直接闪身,冲出了房门。

    施无为先是一愣,随后再想到苏无轼那充满了杀意的话语后,当下也是闪身追去。

    然而,当他刚一冲出房门,就见苏无轼的身影,已是在走廊的尽头腾空跃起,正准备飞身下到甲板之上。

    “畜生!!拿命来!!”。

    观其模样,谁又能知道,苏无轼才刚刚从昏迷之中,转醒而已。

第六十章 银光() 
此时此刻,苏无轼正腾空于阁楼上三层的栏杆之上,而他的怒吼之声,正对着甲板上的一众,正在休闲谈论着的人群。

    他的吼声之大,气势之强,杀意之甚,瞬间就是引起了全场人的注意。

    他并没有在甲板上发现卢彦龙的身影,但这并没有打消他心中的怒火。

    因为他看到了另一个,他同样想杀之人。

    张汉卿原本只是想到甲板上吹吹海风,可不料,这才没过多久,自己的雅兴就已是被人扰乱了。

    他本是背对着阁楼,也就是背对着苏无轼。

    可当他听到后方的声音之时,他就已经知道对方是何人了。

    于是,就见他一边转身,一边将双手探至两腰上的双刀,随时准备拔刀应战。

    然而,就在他转身之际,他突然猛的发觉自己的双手竟然是被一股强的力量,定在了腰腹之间,距离他腰间的长刀,仅有三寸的距离。

    “这是…。。术法?

    十二道淡蓝色的光刃,分别定在了他双手的手腕处,令他动弹不得。

    他认出这门术法。

    他知道这是道宗的阴阳道术中的缚之道。

    但他却想不通,为何在当今武林,竟然还有人会去修炼术法。

    可是,也就在他这般迟疑之际,苏无轼其人以及其剑,都已是很近很近了。

    烈日下的那并亮银色的云水剑,正反射着无比刺眼的光芒,刺向了张汉卿的咽喉。

    此时此刻,苏无轼双眼中的杀意,已经透过了手中的长剑,直达对方的心神。

    这一时之间,张汉卿的心中突然生出了一股极为恐惧的感觉。

    双刀门乃是东北第一大帮,而他张汉卿年纪轻轻就已是双刀门的门主。

    虽然他这门主之位是靠着他父亲声望才得来的,但他能在弱冠之年达到二品中阶的修为,就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天赋了。

    如果不是苏无轼几人的话,他张汉卿绝对是年轻一代的第一人。

    在此之前,他并不觉得自己的修为会比苏无轼几人差。虽然当初在比武之时,败给了施无为。但他始终认为那是因为纵横诀这门功法,太过霸道的关系。他甚至觉得,如果他能习得纵横之术,那他的成就将绝对不会再施无为之下。

    但是,直到那个夜晚,在看到苏无轼竟然能够施展出那样的动静之后,他的心中才隐隐的察觉一丝丝的不对劲。

    他不想承认自己会弱于对方。

    因为他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同龄人之中,修为最高之人。

    所以,当他见到那样的苏无轼之后,他的心中并没有生出丝毫的敬意,反倒是有了无尽的仇恨。

    他恨这几人比他强。

    他更恨这几人夺走了原本应该属于他的光芒。

    事实上,这也是为何他几次三番,想要置施无为几人于死地的原因。

    然而,此时此刻的苏无轼,却又再一次证明了,两人之间的差距,是多么的巨大。

    大到张汉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苏无轼的剑,刺向自己的咽喉。

    可也就在苏无轼的剑,即将刺入对方的咽喉之时,只听他后方,突然传出了一阵巨响。

    “轰”

    响声过后,只见一道银光,突兀从后方阁楼的第二层中,破窗而出。

    其速之快,去势之强,都令此刻身在三楼的施无为感到了震惊。

    “这是…。?”。

    然而,正当他还处于惊讶的片刻之间,那道银光却已是在空中拖出了一道弧形的轨迹,并直接命中了苏无轼的左肋。

    此时此刻,云水剑的剑首距离张汉卿的咽喉,只有一寸的距离。

    他只需再过半息的时间,就能将这位卑鄙小人,给诛杀。

    但是,这生与死之间的距离,他今日,是注定突破不了了。

    银光如梭,直击苏无轼的左肋。

    “噗~”。

    他甚至连做任何反应的动作都没有,就已经是被左肋处传来的那股巨力,给击飞。

    不仅如此,口中喷出的鲜血,以及肋部断裂的两根肋骨,更是让他直接倒在了甲板的最边缘,无力起身。

    张汉卿见自己竟然大难不死,当下欣喜若狂。

    只见他立刻提起了全身的真气,冲破了双手上的束缚。

    紧接着,两柄不长不短的刀,便直接被其拔出。

    “苏无轼,我杀了你!!”。

    说完后,只见其刀锋直指苏无轼的面门,而其人,亦正冲向了倒地的对方。

    看其神情,似乎是非杀苏无轼不可。

    “滚开!!”。

    施无为一声怒吼,掌一股巨力便是隔空拍向了对方。

    张汉卿本想乘次机会,迅速杀死苏无轼。

    可哪知,空中传来的这一吼声,以及那道掌力,已是逼得他不得不防。

    于是乎,只见他侧身站立,双刀护于眼前,正面抗下了施无为隔空的一掌。

    “嘭”“嘭”“嘭”。

    张汉卿连退三步,才堪堪当下施无为的这一掌。

    然而,此时的施无为却也已是来到了苏无轼的身旁,将其护在身后。

    可是,施无为却并没有立刻俯身查看苏无轼的伤势,反倒是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眼前,那个正停留在空中的银色圆环。

    而这个圆环,正是方才击中苏无轼的罪魁祸首。

    “都给我住手!!!”。

    一声大喝,随之响起。

    施无为微微抬头,冷冷地看向了那位说话之人。

    此时此刻,阁楼第二层的走廊之上,独眼的卢彦龙喊完话后便紧跟在金剑南的身后,慢悠悠地从楼梯之上,往下走着。

    宽袍大袖,面慈目善。这就是金剑南给人的第一感觉。

    不得不说,当从外貌上来看,金剑南的确像是一位沉稳的宗师。

    但深知其为人的施无为却知道,此人的心,比蛇还毒,比狼还狠。

    金剑南的眉目之间,依旧像是带着善意的笑容。

    他就这般慢悠悠的想施无为靠近着。

    而当他走到了距离施无为还有三个身位之时,就见原先那停留在空中的银色飞环,却是突然窜进了他那宽大的左袖口,消失的无影无踪。

    其实,当这飞环冲破了木窗之时,施无为就已经感到了一丝丝的不安。

    因为他很清楚,那飞环发出的地点,正是金剑南所在的房间。

    随后,当他看到苏无轼竟然在这一击之下,直接身受重伤。他便知道,这肯定是金剑南在捣鬼。

    试问,有何人能够在一击之下,击伤当代道宗的大弟子呢?

    除非那人的修为,已是突破了三品。

    …。。

第六十一章 疑惑() 
此时此刻,施无为正冷冷地凝视着金剑南的双眼,神情十分戒备。

    由于方才起床之时并未携带佩剑,所以,他已是运气了全身的真气,随时准备与对方一战。

    然而,与他这般戒备的神情相比,这位金钱帮帮主却是一脸从容不迫,风轻云淡。

    自那银色的圆环收入了自己袖口之后,他便将双手交放于身后,微笑着看向了施无为。

    “皇上已下令,任何人不得在此船上动手。苏无轼,你竟然无视皇令?”。独眼龙伸手指向了依旧倒于甲板之上,嘴角流着鲜血的苏无轼,严声道。

    “你。。我…杀…。。”。

    苏无轼刚想狠声回话,可体内的伤势,以及嘴中的鲜血,却是硬生生的将他的话语打断。

    此时,小和尚也已从阁楼上飞身来到了苏无轼的身旁,并尝试着将他扶起。

    独眼龙见苏无轼竟然还敢嘴硬,当下便上前一步,狠道“苏无轼,信不信我…”。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就已是被金剑南所伸出了右手,给打断了。

    紧接着,金剑南便微笑道“习武之人,自然是需要切磋比试的。我相信就算皇上在此,亦不会对此多做计较”。

    他又略带深意地看了看施无为,道“施少侠,你说对吧”。

    俗话说,笑里藏刀,形容的就是此时的金剑南。

    施无为见对方非但没有对苏无轼做出相应的处罚,反倒是有意要小事化了的意思。

    “此人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他不明白,更不理解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

    金剑南见施无为并没有回话的意思,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不快的意思,反倒是微微侧身,看向了方才那位被袭击的张汉卿。

    “张少侠,我想苏少侠方才只是想与你讨教讨教武艺,所以,张少侠应该不会介意吧”。

    原先,张汉卿心中已是恼火,很想借此机会,除掉苏无轼。

    但此时此刻,他看得出来,这金剑南明显是不想多做计较的意思。

    所以,他就算在做多说,也于事无补。

    于是,他便只好死死的盯了一眼苏无轼后,才对着金剑南,恭敬道“金帮主说的是,我二位方才只是切磋切磋罢了”。

    金剑南见对方已是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又扫了几眼施无为几人。

    但见这几人似乎都是在用一种戒备的眼神看着自己,于是,他便随意的微笑道“我奉命任盟主之位,则需尽盟主之责。所以,还请苏少侠不要怀恨在心啊”。

    说完之后,他便对着四周围观的人群,笑道“各位都散去吧~”。

    但就在他说着这句话的同时,施无为的耳中却是听到了一丝丝极为细微的声音。

    “希望郑大人能一直护你周全”。

    此言一出,施无为的双目瞬间睁的巨大。

    他看向了已是转身离去的金剑南。

    他知道,他耳中响起的这句话,正是对方的传音所为。

    对于金剑南能够如此坦白的说出这番威胁之话,他虽然有些许的惊讶,但令他震惊的,却是话语之中的另一件事。

    “郑大人?护我周全”。

    心中一边喃喃着对方的话语,施无为脑海之中突然灵光一闪,恍然大悟。

    “难道是……。”。

    他终于想起了一件事,一件先前令他不解的事。

    他原先并没有仔细的去思考,为何前天夜里的黑衣人之中,他金剑南没有在场。

    因为如果对方也在场的话,那只怕他们这几人,很可能将会留在那边树林里。

    而根据对方方才言语之中的意思,似乎是郑大人有意阻止他入山,似乎是郑大人有意在保护自己几人。

    想到此处,他的心中却又是多出了另一个疑惑。

    他原先还对郑大人利用他们的行为,怀恨在心。

    但此时此刻,当听说了郑大人竟然是在保护几人之时,他却是更想之不通。

    他不明白,为何郑大人明知有人金剑南等人会杀他,但却唯独将金剑南留下,反倒是让他们手下来对自己动手。

    他不明白,他想不通。

    对于那位威严的郑大人,他有着太多的疑惑。

    然而,与之相比,此时已是踏上了阁楼楼梯的金剑南同样是不明白。

    他不明白,为何郑大人前夜会在众人临行前,唤自己前去帐下饮茶。

    他更不明白,为何对方要让他在其账下苦等一个时辰。

    而那一个时辰过后,其本人却并没有出现。

    只有那带着醉意的麻守一,与他云云了半个时辰而已。

    “郑大人为何要护他?”。金剑南的心里,喃喃道。

    但他的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沮丧的表情。

    依旧是从容不迫,依旧是风轻云淡。

    他似乎对于自己想做的事,已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

    …………。。

    午后,空中烈日正浓,海上风平浪静。

    早间苏无轼所闹出的那场动静,不知是朝廷刻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如何。

    总之,郑大人并没有追究苏无轼擅自动武的罪。

    此时此刻,由郑大人所在的那艘宝船之上,正在举办者一场盛大的册封大典。

    册封的对象,自然是这锡兰山国的国王,以及当晚那位领兵的锡兰王世子。

    册封的内容,亦与往常无异。

    无非就是让这锡兰山国,承认大明王朝,是天朝上国,是其宗主国。并且需要其年年进贡,以表忠心。

    但此次大典,有一处不同。

    那就是郑大人还特意重赏了那位领兵的王世子。

    赏其解救了大明子民,赏其驱逐了海盗。

    不仅如此,郑大人更是当众与这锡兰国国王达成共同抗击海盗的共识。

    事实上,盛产各种艳丽宝石的锡兰山国,早已是被海中的各类海盗们,抢掠了无数次。

    时而一伙海盗烧杀抢掠,时而另一波海盗再次光顾。

    最为夸张之时,一月之中,分别被五伙海盗,掠夺一通。

    因此,对于郑大人提议抗击海盗之事,这国王可以说是不做任何多想,当下便答应了一切事宜。

    而这其中,更是包括提供明军粮草供给之类的大问题。

    在此之后,锡兰国国王与那王世子,便携带了家眷,与明军一同前往此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

    古里。

第六十二章 始终() 
永乐四年,十一月初九。

    船队航行至此行的最终,也是最远目的地古里国。

    之后,古里国国王闻讯,携群臣,夹道欢迎,感谢天朝眷顾,感谢皇恩浩荡。

    朝廷之所以将此行的目的地定在古里国,不仅仅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位于极西之地,更是因为这古里国国王曾多次派遣使者,前来中原进贡,并向大明,俯首称臣。

    而早在洪武年间,太祖皇帝亦曾派遣使者,出使过古里国。

    所以,两国已可谓是相交已久的友邦。

    只不过,双方虽然时有来往,但碍于这古里国实在偏远。朝廷的册封诏书也就迟迟未能送达到国王的手中。

    因此,皇帝在船队出发前便已拟定了诏书,特意命郑和前去,以大明朝皇帝的名义,正式册封其首领,为古里国国王。

    在结束了册封仪式之后,郑大人更是亲手写下了一段话,作为此行的结束语,以示两国友好,并命人将此段话,刻于一块大石之上,供世人敬仰。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苦,熙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

    ……。

    二十日后的一个夜晚,师兄妹二人正倚靠阁楼三层的木栏之上,俯视着下方的甲板,遥望着后方的大海。

    七日。

    自从结束了古里之行,船队已是在返航之路上,航行了七日。

    事实上,这对于船上的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

    毕竟,众人已经阔别了师门,亲友,父母,将近有一年半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