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方人传:江湖路-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不仅仅是发现了海岸上的异样,他更是想通了一切的困惑。

    他终于明白自己昨夜,为何会难以将一切的线索联系在一起。

    因为他却一根线,一根连接所有信息的线。

    如果说我军的伤亡,爪哇国的战乱,以及一切昨日所发现的信息,是一颗颗还未相串的珍珠的话。那施无为此刻的发现,便是那根能将所有信息,尽数相连的线。

    而这个根线,就在此刻的海岸之上…。。

    他记得,昨日船队靠岸之时,岸边已是停靠着几艘来自中原的商船。

    他也记得,明军那两百余位船员在入山之前,郑大人曾派人去这几艘商船之上,询问过一些关于这爪哇国的事宜。

    而明军就是因为从商船上的船上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后,才会派遣那些船员,入山的。

    然而,这其中的问题,便是我军的船员在入山之前,并不知晓爪哇境内,正处于战乱之中。

    如果郑大人早知道此处有战事,那他绝对不会仅仅只派两百余位,未穿战甲,未持刀枪的船员进山的。

    所以,也就是说,商船上的人,是刻意的向我军的人员,隐瞒了爪哇国的战事。

    而且,我军的伤亡,还很有可能是商船上的人,故意挑起的。

    说不定,他们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商人。

    商船上的旗帜,很可能只是他们掩人耳目的手法而已。

    因为,倘若这些人真的只是单纯的商人。那常年与爪哇国贸易的他们,又怎会不知道爪哇境内的这场,持续了数年之久的战乱呢?

    所以,他们没有将此事告知明军的原因,就已经很明显了。

    随后,施无为在理顺了整件事的脉络后,便随手拉住了一位正走向他的船员,问道“昨日停靠在此处的商船,是何时离开的?”。

    船员见对方的语气,很是急切。于是便认真答道“额,我记得是在你们三位离开了船队不久后,他们就扬帆起航了”。

    果然,施无为猜得没有错。

    这些商船,果然是在自己三人进入了爪哇国之后,才离开了。

    因为他们怕自己的阴谋被人发现,怕施无为几人回来后,会将爪哇国的战事,告诉郑和。

    而如果一旦郑和发现了爪哇国原来正处于战乱,那他一定会发现是这些商船上的人,在作祟。一定会将他们尽数关押,或是严刑逼供。

    所以,他们才会立刻离岸。

    “难道这些商船上的人,是先帝派来的?。。。。。难道是先帝刻意要挑起明军与南海诸国的战乱?”

    然而,就在施无为的心中正在震惊着自己的想法之时,苏无轼的一声叫唤,却是打断了他的思绪。

    “诶,我说你怎么在这啊,我都找了你老半天了!!”。

    于是,他便回过了头,看向了甲板上的苏无轼。

    但此时,苏无轼并非只有一个人。

    他身边还跟这一位小和尚,与另一位身穿战甲的我军将士。

    “恩?”。施无为疑惑道。

    “快走快走,郑大人唤我们三人前去账下议事!”。苏无轼急道。

    随后,施无为便看向了那位身穿战甲,气宇轩昂的将士,恭敬道“有劳带路了”。

    ……。

    片刻之后。

    在为首的那艘体型最为巨大的宝船之上,那位带路的将士,正推开了房门,恭敬的将施无为三人,迎入了议事殿后,便告了退。

    这处气势磅礴的大殿,施无为曾经来过。

    那时的他,是与师妹,一同前来的。

    而当时的大殿之中,仅仅只有郑大人,和他们两人,而已。

    可此时此刻,这大殿之中,可是有着十数人。

    “郑大人!”

    “郑大人”

    “郑。。郑大人”。小和尚恭敬道。

    虽然这大殿之中,气氛有些怪异,但三人还是向着为首的郑大人,恭敬的称呼道。

    郑和见这三位初出茅庐的江湖少年,向自己行礼,也是笑呵呵地说道“几位侠士,不必多礼”。

    他的话语,并不严肃,不带半点威慑之意。反倒像是一位长者,在同晚辈说笑着。

    随后,郑和并未直接开口,询问昨夜之事。而是将手伸向了三人的左侧方,介绍起了在座的几人。

    “这麻将军就不容我介绍了吧,相信你们几位也早已相识”。

    麻守一将郑大人伸手介绍着自己,也是笑道“哈哈哈,郑大人,这几位可是我的老熟人了”。

    随后,三人也是向麻将军点头示意,比较尊敬。

    “这位则是我军神箭营的统帅,曹翎”。郑和将手伸向了麻守一下方的那为中年人,介绍到。

    “曹将军”

    “曹将军”

    “曹…曹将军”。

    “这位则是我明军三千营的统帅,巴图,巴将军”。当郑和介绍到这位名叫巴图的男子是,脸上却是露出了笑容。

    “别看巴将军的年纪不大,可其账下的一千黑骑,各个都是以一挡十的军中猛将”。

    郑和指对方年纪不大,指的自然自己是和对方比。

    因为这巴图,也只有三十七八岁而已。

    “多谢郑大人夸奖!”。巴图见郑大人夸赞,于是便拱手恭敬道。

    只不过,他说话之时的口音,有些奇怪,很是低沉,不是汉人应有的口音。

    而当施无为听说了这人的名字之后,就已经知道,对方其实是位蒙古人。

    但他并没有因为明军账下会有蒙古将领,而感到惊讶。

    虽然汉蒙之间,战乱不断,但还是有部分蒙古人,是亲汉的。

    不仅如此,这三千营的名号,施无为也是早有耳闻。

    堪堪三千人,能挡十万军。

    为杀敌军一将,三千人一夜怒袭八百里的故事,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只不过,此次出海的三千营,仅仅只是来了一千人,而已。

    …。。

第三十四章 恍然大悟() 
当郑和介绍完自己右手边这一排的将领之后,就见他回过了头,看向了自己左手旁的另外三人。

    但此时的他,脸上却是渐渐的收起了笑容,露出了一丝丝莫名的神情。

    而其实从两排人的着装来看,就能够清楚地分辨出其中的关系。

    以麻将军为首的这三位将领,全都是一身的戎装,各个都有无上的军功在身。

    可他们对面坐着的三个人,却只是穿着一身普通的便衣。

    “这位是汉王麾下之都尉,王双林,王都尉”。郑和将手伸向了左侧的一位魁梧男子,正声道。

    此时,这位身着一身黑色的劲装,眉目冷峻的魁梧壮汉正用他那双铜铃般大小的眼睛,观察着苏无轼。

    “…。。这个人干嘛总盯着我看?”。苏无轼打了一哆嗦,心中想道。

    他发现这个人,不仅体型壮实,那块头硕大的肌肉,几乎是要撑破了他那衣裳。而且,这人长的应是极高。因为对方即便是坐着,那也是要比身旁坐着那几位,要高上许多。

    此刻,不仅是苏无轼注意到了这位壮汉,就连施无为也是露出了一丝丝的不解。

    他的疑惑,并不是因为对方所散发出的气势,而是因为对方的身份。

    “汉王?…。。二皇子派人来…所谓何事?”。

    他知道汉王是二皇子的封号,但他并不明白,为何二皇子会派人出海。

    “这位是赵王麾下之都尉,唐席灯,唐都尉”。

    就在施无为还在思索之时,郑和那浑厚的嗓音,却又是响起。

    随后,三人的目光,便会汇聚到了一位身穿宽袍大袖,神情儒雅的长须中年人身上。

    而这人见郑大人介绍到自己,于是便微笑着看向了施无为三人,但也并未说话。

    “这位是锦衣卫镇抚使,刘锦,刘大人”。

    郑大人此刻介绍的这位锦衣卫,便是这入座的最后一人了。

    然而这位刘大人,施无为却早已见过。

    此时,他的目光正毫无畏惧与对方对视着。

    他知道对方随船而来,是奔着他来的,或者说是奔着他身上的纵横诀来的。否则的话,当初对方也不会一上船,就向他动手了。

    事实上,通过了郑大人的这般介绍,施无为也已经发现了一丝丝耐人寻味的意思。

    因为单看这座位的排序,就已经能看出很多事了。

    麻将军身为郑大人麾下的副将,又是三军统帅,自然是要左第一位的。

    神箭营的曹翎,与三千营的巴图,仅是一军之将,所以次之。

    而根据右为主,左为次的排座方式就可以看出,郑大人似乎并没有把两位皇子的都尉,太放在心上。

    汉王是赵王兄长,所以王双林拍在唐席灯之前。

    而锦衣卫刘锦,若不是其修为以达三品,那他是绝对没有资格坐在这个大殿之上的。

    …………

    “好了,三位,说说昨夜的所见吧”。

    在介绍完殿内的人员之后,郑和这才出了声,询问起了昨夜之事。

    只不过,这大殿之中也并非仅有这么几人。因为郑大人并没有介绍他身后站着的四位,色目人。

    “郑大人,据我们三人昨夜的了解,我军将士们的死因应该是爪哇军方所谓”。苏无轼上前道。

    随后,他又详细的将爪哇过境内的情况描述了一遍。包括那东西二王,以及西王战胜了东王,还有自己三人大闹王宫一事。

    只不过,他当然省略了自己几人偷盗财物一事,毕竟这件小插曲,并不是什么见得光的事。

    而这整个过程中,施无为都是在一旁听着,以及观察着郑大人的脸色。

    可是,他却并没有发现对方的脸上,有任何的变化。即便是苏无轼提到了爪哇国境内的战事,或是言及西王的修为。

    “难道郑大人还没有察觉此时的蹊跷?…不可能啊。。连我都发现了不对劲,郑大人没有理由毫无反应”。施无为心中困惑道。

    他不认为这位英明神武的将军,会忽略其中的细节。

    可他又的的确确没有看到对方,有任何的表示。

    而目前的情况却是,他虽然心中有数,但他却不能将这其中的蹊跷,禀报于对方。

    因为那些商船若真是先帝派出的人,那他若是告诉了郑大人,这岂不是会打乱先帝的部署。

    所以,他最终还是打算静观其变,不做说明。

    然而,就在苏无轼的那一番话,一经说完。麻守一便猛的一拍他边上的桌子,大声道“好啊,郑大人猜得果然没错。果然是那些人搞的鬼!!”。

    “啊?那些人?。。。哪些人?”。苏无轼愣愣地看着麻守一,不解道。

    “哼,你昨日可有注意到,我们的船队在靠岸前,这岸边已是停有几艘来自中原的商船?”。麻守一气愤道。

    苏无轼仔细的回忆了一番后,发现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于是便道“难道是那些商船搞的鬼?”。

    “对啊。他们常年来此贸易,又怎会不知爪哇境内有战事发生呢?但本将军昨日派人前去询问,他们却跟我的人说,爪哇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我去他奶奶的”。麻守一又是怒道。

    此言一出,苏无轼瞬间就是开了窍。于是,就见他恍然大悟道“卧槽!!!我怎么没想到!!”。

    然而,就在苏无轼正准备破口大骂之时,施无为却是上了前,对着郑和,拱手恭敬道“在下有一事不明,还请郑大人解答”。

    “但说无妨”。郑和只是微笑着,对着施无为,说道。

    “大人既然早就知晓这商船有蹊跷,为何不当机立断,直接将对方扣押?”。

    施无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麻将军方才的话语中,他已经听出了这位郑大人,其实早就知道了那些商船的阴谋。

    而他自己仅仅只是在得知了爪哇境内的战事后,才察觉到商船的不对劲。

    也就是说,郑大人早在自己几人前去爪哇境内探查之前,就已经发觉了对方的阴谋。

    因此,他不明白。既然郑大人心中已有数,那他为何不早些动手。若是那样的话,我军的船员,也就不会无辜的身亡了。

    事实上,施无为本来还想问对方,为何不早些行动,为何不下令船员披甲持刀入境。

    但之后,他又想到。

    既然对方已经知晓了商船的意图,却还是主动跳进了坑中。这就意味着,对方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打算。

    ?

第三十五章 陈祖义() 
大殿之内,由于施无为方才提出的那个问题,也是让这气氛,开始变得凝重。

    而此时,郑和的脸上也已收起了笑意,变得有些严肃。

    “仅仅只是猜测而已,并无真凭实据。否则的话,又岂能让我军的将士,无辜送死?”。

    施无为不知道为何,身为太监的郑大人,他的声音竟然如此的雄厚,低沉。低沉到令人无法怀疑他的话语。

    然而,就在郑大人说完之后,就在施无为还在思索之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却是打乱了所有人的思绪。

    “咚咚咚”,“咚咚”。

    三声长,两声短,这敲门之声,意味着有要事禀报。

    “请进~”。郑和身后的一位色目人,高声道。

    随后,就见一位身穿轻甲的兵卒,急匆匆的上了前,对着郑大人,躬身拱手道“郑大人,底下有位自称爪哇国西王的人,求见”。

    此言一出,郑和却并未露出丝毫吃惊的表情。

    显然,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事。

    “准~”。郑和正声道。

    随后,他便看向了有些不解,也有些惶恐的施无为三人,微笑道“三位昨夜既然与这西王交过手,所以此刻已是不便相见。还请入屏风,避上一避”。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伸向了右后方的一处屏风。

    而方才,当施无为听说了西王竟要来此求见,心中其实也已是感到不妙。因为自己几人毕竟是以海盗的身份,大闹的王宫。而若是让这西王知道了自己几人其实是明军派去的,那这定会成为两国交好的阻碍,徒增些祸事。

    于是,他们三人便听从了郑大人的意见,藏匿在了屏风的后方。

    由于这屏风是有五扇黄花梨制的木板相互拼接而成。因此,这木板于木板之间,也是留有一些小缝隙。

    而此时的施无为三人,便是各自守着一处缝隙,观察着殿内的动静。

    ………。

    片刻之后,开门的‘吱呀’之声,又是响起。

    可是,还未等那名带路的士卒向为首的郑大人禀报,就见一位身穿白色长袍,腰系棕色长带的卷发厚唇长者,已是哭喊着,小跑上前。

    随后,他更是直接跪在了大殿之中,嘴中还哭诉着一些殿中人都是听之不懂的话语。

    但这长者并不是一人前来,他的身旁还跟着一位汉人。

    而这汉人见长者已是下了跪,也只好随其一同跪下。

    “切~真是没用的家伙!!”。屏风后头的苏无轼,见这昨日还血气方刚的一国之君此刻竟然下了跪,便极小声的不齿道。

    施无为也认出了这两人。

    那位长者就是那所谓的刚统一了爪哇国的西王。他身旁的那位汉人,便是他的右护法,马德忠。

    “看来昨夜那群来去匆匆,神情慌张的人马,应该就是这西王派去查看死者以及海岸边的情况的”。他见着西王一上来,便是一顿哭天喊地的叫唤着,心中也是想起了昨夜的一些细节。

    而就在施无为还在奇怪,为何郑大人迟迟都未做反应之时。就见郑和身旁的一位色目老者,口吐着天竺语,说了一句话。

    然而,此话一出,非但没有令这西王安静,反倒是令他的哭喊声,更甚了几分。

    随后,面色有些难看的郑和见对方已是露出这般低下的态度,便只是看向了西王身旁的那位汉人,沉声道“为何滥杀我朝的将士?”

    浓重的威压,以及磅礴无比的气势,便是突兀的从这大殿之内喷发而出。

    这股气势,不仅令施无为几人为之动容,就连那在座的其余六人,都是心生震动。

    “这内力!!!!难怪陛下会将出使万国的大任交于他手…”。身穿儒袍的唐席灯,见对方的气势如此之强,心中更是震惊道。

    锦衣卫刘锦见此,心中的却生出了一丝丝的幸灾乐祸。

    “只怕郑大人示威的对象,并不仅仅是殿中跪着的两人吧”。

    之后,他又是侧过了头,看向了他右手旁的两位皇子派来的都尉,心想道“二皇子与三皇子的心思,郑大人又怎会不知?”。

    身兼锦衣卫要职的他又怎会不知道二皇子与三皇子,派这两人随船出海的目的。

    虽然为争佛道而宗的归属,看似为主。但这两人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为他们的主子,拉拢大殿之上的这位,曾经救过陛下性命的将军。

    ………。

    此时此刻,那位名叫马德忠的右护法,已是被郑和的气势给惊出了一阵冷汗。于是,就见他战战兢兢地开口道“禀…禀报大人…这都是陈。。陈祖义使。。使的诈!!…否则的话…就算给我们一万个胆,也不敢与明军,起冲突啊”。

    “陈祖义?”。当施无为再一次听到了这个名字之时,他的心中却是生出了一丝丝不详的预感。

    因为这个名字,他作夜就曾听对方说起过。他记当时的这位右护法在与自己几人动手前,还问过他们是不是陈祖义派来的人。

    只不过,当时的他从未听说过这一名号,所以也就没有多加理会。

    可此时再听到这个名字,以及对方口中的话语,施无为却是有些疑惑。

    “这陈祖义究竟是何方神圣?难道真的是他在从中作梗?”。

    然而,相比起施无为几人的莫名其妙,郑和的脸上却还是没有露出任何异样的表情,他似乎早已知道了陈祖义这个人。

    又或者说,他可能早已知道了是对方捣的鬼。

    于是,就见他顿了一顿,方道“此事,与陈祖义何干?”。

    “大人。。您有所不知。这陈祖义于年前,就击杀了渤林邦国的国王,并聚集一众海盗,自立为王。他在坐上了王位之后,便更加放肆的纵容自己的手下,抢掠南海诸国的财物。而昨日午时,陈祖义便是派人前来,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