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乱世出枭雄-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在虎牢关前,数个一般将领被华雄斩于马下,而华雄却被关羽一刀斩杀。在这之后,董卓有派出他的义子吕布,吕布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英勇无比。方悦,潘凤,刘三刀等人皆备吕布轻松斩杀。最后,刘关张三兄弟合力击退吕布,诸侯联军顺势压上,才把董卓打败。而董卓军刚刚败退,周弘派去的斥候便连夜奔至宛城报告。

太守府中,董枫和周弘还在商议对策。

听到消息,周弘立即道:“董卓败了,我们也该行动了。”

“扬泽此言怎讲?”

“现在诸侯联军声势浩大,父亲看似无法无天,实际上胆子却小得很。他会放弃洛阳,逃向长安,而我们则要趁此机会把洛阳的控制权拿到手,大哥,要想保全洛阳,这就是唯一的机会了!”

董枫稍作思考,恍然道:“扬泽的意思是说,父亲一旦要走,便定不会把洛阳留给诸侯,其定会火烧京师。”

“方法我已经想好了。”周弘笑道:“大哥即日赶往京师找到父亲,宛城留给荀攸管理。到时候,大哥只要向父亲要求帮他守住洛阳,保证洛阳不会有失,如果他不信,你便说就算失败,你也会在破城前烧毁洛阳,不会给诸侯留下任何东西,并让父亲把一半的百姓撤走,这样对父亲有利无害,父亲又不傻,一定会答应的。”

“可是,我们又怎么抵挡那三十万诸侯联军呢?”董枫疑惑道。

“这个交给我。大哥走后我便去兵营点兵四万在随后赶到,那十八镇诸侯看似齐心,其实谁都想削弱对方的势力,只要再生一把火,不必我们出手,他们就会不欢而散。也只是父亲愚钝,贾师不受重用,而姐夫李儒才不会把心思费在如何保住洛阳上。”

“事不宜迟,现在就走!”

一天一夜的功夫,董枫驾着宝马来到了洛阳皇宫,正值凌晨,他赶上了早朝。不出周弘所料,董卓果然正在商议迁都之事,与其说是商议,还不如说是已经决定了,谁反对就把刀架在谁的脖子上。

就在董卓把刀抵在王允的脖子上的时候,守卫的声音打破了这紧张的场面。

“南阳侯董枫到!”

“枫儿到了?”董卓惊讶道:“快快有请。”

董枫一进宫,便走到大堂中央,拱手一礼,道:“董枫拜见父亲,拜见陛下。”先拜董卓,后拜天子,其讨好之意昭然若揭,董卓听得却是十分顺耳,架在王允脖子前的朴刀也拿了下来。他笑道:“枫儿今日来此可是有何事啊?”

“不瞒父亲,孩儿此行是听闻父亲想要迁都——”

“枫儿要是说迁都的事情,我意已决,勿要再提。”董卓的脸立即沉了下来。

“父亲误会了,孩儿并非阻止父亲的迁都大计,只是希望父亲不要烧掉洛阳。”

“不烧?难道留给那帮诸侯?”董卓笑道。“那帮诸侯进了洛阳,也必定会洗劫一番,与其留给他们,还不如自己带走。”

“父亲,孩儿与周兄弟可替父亲镇守洛阳,父亲可带走一半百姓,并把想要带走的财宝尽数带至长安,孩儿与周兄弟自有破敌之策。就算守不住洛阳,到那时候再一把火烧掉洛阳,父亲也没吃亏。”

“丞相大人,董将军所言有理啊!”

朝中大臣纷纷表示同意,任谁也不希望洛阳被一把火烧成灰。董卓也不是土匪,如果能不烧城,他也不想烧,他随即道:“若枫儿能守住洛阳,自是最好,不过我们可没多少时间了。”

“在孩儿离开宛城时,周兄弟已经点兵四万向此地开进。只要父亲答应,五天之内我们便接管洛阳,而据探子报道,诸侯联军行动不统一,现在连谁是前锋还没有商量好,五天以内绝对不会攻到城下。”

“好,那就依枫儿说的办吧。”董卓大手一挥,便做了决定,朝中大臣也终于松了口气,虽然不知道董枫有什么办法以四万抵挡三十万,但洛阳至少有了不被烧的机会。

下朝后,董枫索性向自己的府邸走去。出去了一段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家里变成什么样了,他打开房门,在屋内却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枫弟弟,你来了啊。”

“媛姐姐!?”董枫惊讶道,要说小时候他和谁最亲,除了周弘,就是董媛了。董枫一直没有母亲,董媛会像母亲一样照顾他,而周弘来了以后就照顾他们两个。现在想起当初三人在一起玩的那些时光,犹是回味无穷,看到董媛,他情不自禁的拿了坐垫坐到了董媛的身边。

“枫弟弟长大了,比我都高了。”

“媛姐姐也更成熟了。”

两人寒暄了两句,董媛抑郁的神色便显露了出来。“本来因为夫君来到这里,所以我才借此机会想来看看你和弘弟弟,没想到你们已经先走了,我便知道是父亲又做错了。当我看到那个被父亲收为义子的吕布的时候,我又知道父亲错的不是一点半点,当我看到枫弟弟从南阳赶回洛阳,我只能说,父亲已经错得不可救药了。”

“既然如此,媛姐姐就留在洛阳吧,我可不放心把你放在父亲身边。”

董媛却摇了摇头,她柔声道:“我不光是枫弟弟的姐姐,也是李儒的妻子,我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枫弟弟可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嗯,我会的。”

这天,姐弟两人住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五年以前。但是第二天,因为董卓的迁都命令,董媛也必须随李儒回长安。看着远去的董媛,董枫的心里空牢牢的。“媛姐姐,你,还是留下来吧。”

董媛回过头来,对董枫笑了笑,随即又转身离去了,她留下的,只有那阳光下的一抹,令人难以发觉的泪水。

第十六章 巧扔玉玺散诸侯

第十六章巧扔玉玺散诸侯

几天后,董卓率领近二十万大军与洛阳一半的百姓一路前往长安。同时周弘率四万大军入驻洛阳,虽说洛阳没被烧,但大量的钱粮和人口都被董卓带走,就连现在招兵也招不上了。

不过诸侯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但行动不统一。他们才不想立功,一个个都希望别人冲上去打仗,等打赢的时候,没打的也吵着上去分好处。本来倒是有个无私为国的孙坚,但怎奈别人总克扣他,袁绍派他做先锋却迟迟不让后续部队上前,让他损伤惨重。再加上袁术又克扣他的粮草,让这个没有私心的人,也起了争一争天下的心思。只是相比于别的诸侯,他还是最老实的。墨迹了一周之后,孙坚还是被袁绍和袁术连威逼带利诱,让他打了前锋。不过这却耽误了最佳战机,等他把营扎到城下时,董枫已经把百姓安置妥当,防御工事也早已完备。

董枫周弘二人站在城墙上看着孙坚刚刚驻下的大营,董枫问道:“这么久前锋才到,诸侯联军真是濒临瓦解啊,只是扬泽打算如何让他们真的崩溃呢?”

“这个我已经想好了。”之见周弘解开自己的随身的布袋,从里面拿出了一块宝玉,仔细一看,正是传国玉玺。“那孙坚本来就不情愿来,对诸侯联军怨恨颇深。那袁绍虽为盟主,却一点也不公正。我们把玉玺放到外面,让孙坚的斥候发现它并将其带给孙坚,同时再让人散播孙坚得到玉玺的消息。以袁绍袁术两人的性子,必定会要求孙坚交出玉玺,若是以前,孙坚可能就交出来了,可是现在孙坚虽还在联盟中,却早已对袁绍颇为忌恨,所以他必不会交出玉玺。其他诸侯,要么会妒忌得到玉玺的孙坚而向他索要,要么同样对袁绍的作风不满,斥责袁绍,矛盾一旦激化,联盟也自然会瓦解。”

解释了这么久,董枫却一直盯着那玉玺看,他问道:“在十常侍之乱时玉玺应该丢失了,怎么跑到你手里了?”

周弘沉吟片刻,心想若是之前告诉董枫他藏了玉玺,他可能会让他把玉玺还给天子,而现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便道:“实际上当我让十常侍杀掉何进后,就早已把那些宦官的退路全部封堵,在何进死后我便杀了他们,还得了个救驾的好名声。只是因为你我身居高位,所以只得到了物质的奖赏。我知道这么做对十常侍是不义的,而且又不想把玉玺交给动乱在即的朝廷,所以就藏了下来,谁也没告诉。”

董枫笑道:“扬泽还真是把这不义的事情都自己做了,若是我在场的话,想必不会让你杀十常侍的,而这个玉玺按当时的情况,确实不该还给天子。”

“哦?大哥不是忠臣么,却不反对我私藏玉玺?”

董枫笑道:“不私藏难道留给父亲?这玉玺不过是块特殊的石头罢了,能用他救下洛阳很值。若是有一天父亲不再把持朝政,只要天子下一道召回玉玺的诏令,到时候谁藏玉玺我们就讨伐谁,再把玉玺还给天子不就得了。”

“大哥所言甚是,那么我就按计划行动了。”

“去吧。”

当天夜里,孙坚的斥候在营寨附近找到了一个小木匣,斥候便把这个木匣拿回去献给了孙坚,孙坚打开一看,竟是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旁边程普见此玉玺,笑道:“此传国玺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宫,为董枫,周弘二人所救,然玉玺不负得也。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孙坚一听,顿时眼前一亮,他根本没想到这一切是周弘的计谋。要说这也是袁绍和袁术种下的恶果,这两人肆意克扣其他各路诸侯,总是让孙坚在最前面打最艰苦的仗,把孙坚带来的兵力打没了大半。这下他得到了玉玺,心想自己被克扣了一路,上天终于长眼,把玉玺送给了他。但他转眼又想到,袁氏兄弟肯定连这玉玺都不愿留给他,凭什么有好处都是他们的,要死人就死我的兄弟?一想到这孙坚就生气,他即可命令道:“传我命令,全军撤军!”

第二天一早,董枫再次来到城墙上,却看到孙坚军已经远去了,他不禁叹道:“孙坚如此忠臣,最后竟也因为袁氏兄弟的不断打压而为了利益而放弃国贼,放眼望去,诸侯忠于大汉者还有几人?”

“至少还有大哥。”不知什么时候,周弘已经出现在了董枫身后,道:“大哥,现在洛阳的世家大族大都不是被父亲处死,就是逃窜到别的地方,正好让我们引入商贾,以补充父亲带走的物资,同时还需要吸纳流民,广屯田,以备不时之需,加固城墙也是当务之急。诸侯若退,父亲必欲图洛阳,大哥仁义,岂能把司隶之地拱手让于父亲?到时我们难免与父亲反目,所以还需要加紧加固城池,修建防御工事,以抵挡可能来攻城的西凉军。”

“我知道,朝中大臣应该都不同意连续迁都,只是父亲那样的国贼,心情好的时候会听别人意见,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听。”董枫笑道。

在董枫与周弘的治理下,钱粮和人口都十分匮乏的洛阳渐渐恢复了些许生气,而那些诸侯则正如周弘所料,正打得不可开交。

孙坚率军撤退,向袁绍请辞回扬州,而袁绍早就得到了孙坚获得玉玺的消息。

“孙坚啊,我看你不是有病,你是私藏了玉玺不想交出来吧!”袁绍沉声道:“私藏玉玺是重罪,你应该把玉玺交给我这个盟主,我们消灭董卓后,再还给天子。”

“谁信你会还给天子?只是想要玉玺的托词罢了。”孙坚心里骂着,嘴上却道:“袁绍,我什么时候藏过玉玺了?你和你兄弟袁术,一个让我打前锋自己却停滞不前,让我江东儿郎死了大半,另一个克扣粮草,延误我军战机,结果到现在还堂而皇之的说我孙坚私藏玉玺,你们到底是何居心!”

孙坚一句话,顿时引起其他诸侯的响应。

“袁术,你答应我的四万石粮草还没有兑现呢!”王匡质问道。

“袁绍,就因为你害我白马义从孤军作战,死伤过多,你表面上是讨伐董卓,实际上是想回去讨伐我吧!”公孙瓒也拍案而起,随后诸侯们便陷入了争吵之中,连公孙瓒身后的刘备等人也表示袁绍答应的杀死华雄的奖励没有兑现。

结果,公元一九零年四月,反董卓联盟瓦解,诸侯们看似大出风头的三十万联军根本没有攻打洛阳就因为一块玉玺而退走,周弘不费一兵一卒,仅用一块石头就瓦解反董卓联盟,董枫则借此机会得到了洛阳的控制权。

在此之后,玉玺是董枫军故意扔出的消息逐渐传了出来,但反董卓联盟却已不可能再恢复了。

自认为受命于天的孙坚回到长沙时,刘表派人向他索要玉玺,孙坚不给,于是刘表派人劫掠,反被孙坚击败,孙坚回到长沙后,袁术命令他攻击刘表,孙坚本也与刘表有仇,遂引兵击之。孤军深入,度过汉水,中黄祖伏击被射死,孙策带孙坚残部投奔袁术。

反董卓联盟解散后,董枫便率领三千骑兵去接管已经无人看守的虎牢关,并留杨奉守关,洛阳和南阳在董枫和周弘的治理下,逐渐变得繁荣,但他们还是没有选择把他们那红颜知己接回洛阳。经过这么多事情,他们岂能不明白?他们那个父亲只要在一天,大汉就不安宁一天,没过两个月,董卓的毛病就犯了。

第十七章 乱下诏父子反目

第十七章乱下诏父子反目

公元一九一年六月,反董卓联军撤去后的两个月,董枫已经完全在洛阳安顿了下来,他自表为洛阳太守,在皇宫外不远处,又修了太守府,他不是董卓,把皇宫当自己家。

这天在太守府中,董枫坐在桌前品着淡茶,周弘已经对政事处理的得心应手,董枫留黄忠守南阳,赵云,典韦,徐晃皆回到洛阳练兵,一切安置妥当,董枫这个管理者终于可以清闲一下了。就在这时,周弘突然走进屋内。

“大哥,父亲又惹事了!”周弘匆匆走进屋内,手中还拿着一卷竹筒,道:“父亲,非要改大汉惯用的五铢钱为小钱,强迫商人们把铜重新打造。”

“哎,这父亲,亏我们还叫他父亲,我真想骂他!”董枫骂道:“他倒是不缺钱,把洛阳的钱粮都运走了,现在改货币,必定影响经济,商税可是我们府库的主要来源,他这是逼我!”

周弘没有说话,他坐在董枫旁边,等着董枫拿主意。

董枫沉吟片刻,一拍桌子喝道:“传令,在洛阳,南阳宣布董卓为国贼,其诏令为矫诏,继续使用五铢钱!”

“是!”守卫立刻跑出去传话。

“大哥真是果决,终于决定要和父亲翻脸了。”周弘笑道。

“以后叫他董卓,”董枫道。“我做了这个决定后,以后应该就再也不会叫他父亲了。”

“商人们自然不爱改换钱币,他们必然会更喜欢在使用五铢钱的地方进行交易。这样,长安的商人就会涌入洛阳,其他诸侯看到我们得了好处,必定会纷纷效仿,最后谁也不听董卓的,只是——”周弘紧皱眉头道。“大哥这么做,董卓可能会打过来。”

“打过来我们就防,虽然我们只有四万兵马,他们有二十万,但是他们要防备背后的马腾。再者洛阳是几百年的大城,我们又重修了一次,扬泽比李儒精明的多,董卓多半会败,就是胜了,也会胜得极惨,不管哪种结果他都接受不了,董卓就算不明白,李儒也应该明白。”

“大哥所言甚是。”

几日后,洛阳南阳通报董卓为国贼,不实行其换钱的诏令,此举得到了天下诸侯的响应。大量商人从雍州涌入凉,司隶,益三州,董卓本是自恃有钱,想通过此举削弱天下诸侯的经济以削弱其他诸侯,结果连他的儿子都不买他帐,反倒令自己这里经济大跌。

“真是反了!”董卓在自己的寝宫大骂道。“这逆子,我把洛阳给了他,他竟然反我!吕布!你立刻给我率十万大军,把洛阳给我平了!”

“孩儿领命。”

“且慢!”李儒叫住吕布,对董卓道:“主公,现在洛阳四万守军,百姓齐心,再加上洛阳为大汉京城,坚固异常,就算倾兵而出,攻下洛阳亦是元气大损,曹操以及西凉马腾等诸侯必会趁虚而入,我军那时便失去兵力上的优势,主公的大事就遥遥无期了。”

董卓转念一想,现在跟董枫硬碰硬只能让其他诸侯收渔翁之利罢了,他问李儒道:“那你觉得该如何是好?”

“现在诏令已经发出,却没人遵旨,如此一来,天子威信大失。我们应该故作调动大军的样子,让董枫在名义上表示臣服,只要董枫表示臣服,这次诏令就这么算了,董枫忠于汉室,如果对他没有坏处,他自然不会主动破坏天子的威信。而我们待兵马休整完备,再伺机吞并洛阳即可。”

“好,那就按你说的办。”

李儒叹了口气,他想来想去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挽回天子的威信,弥补大量的经济损失,只是亡羊补牢之策。他也不想这样,只是因为董卓当初不顾劝阻的实行这一诏令。他这个主公,不碰一鼻子灰都不知道天子的诏令不是随便下的。

结果李儒就在长安和洛阳之间跑了好几趟。一开始董卓十分霸道,想让董枫公开道歉,甚至要求让出一部分洛阳的指挥权,但是周弘根本不买他帐。

只听周弘在太守府中对李儒道:“董卓若攻我洛阳,在军略上我胜于你,你占不到便宜。同时,我军掌管虎牢关,若董卓执意强攻,我大可联合中原诸侯,再次结成反董卓联盟,诸侯的确都趋利,我们以雍州的人口,财富加以利诱,还给了他们讨贼的美名,诸侯必定派兵。别忘了,先帝生前敛的财宝,可都被董卓带去了雍州。”

周弘一席话,明确了董枫军并不怕董卓发兵洛阳,之所以谈判只是董枫忠于大汉而在乎天子威严罢了、随后李儒便只能跟周弘商量如何平复这次‘天下皆不遵旨’事件,必须公布告示给各诸侯以及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这布告怎么写,就成了争论的话题。当然,周弘也表示不会给董卓任何实质性的利益。

李儒又两边跑了好几趟后,董枫与董卓达成了妥协,在名义上依旧臣服于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