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园。

    横批:岁岁平安

    写好了,李牧叫来小梅和小竹,让她们把这副春联贴到后门去。

    小竹和小梅不知道这是干嘛,支支吾吾不肯去,李牧有些恼了,叫道:“这家里还是我说了算不啊?我让你们去贴,你们贴就好了,磨磨叽叽的!”

    小竹胆子大些,道:“侯爷,您不能胡闹呀,大门两边是要挂桃符的,您这个是干嘛呀?”

    “桃符挂在大门上就好了啊,我这个是贴在门框上的。认字不?你看看这三句,多么的喜庆。本侯发明的,叫做春联。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都要贴,这是新的规矩。你别管别人贴不贴,咱家就我说了算,咱家就贴!”

    “好吧”小竹无奈,只好拿着春联同小梅一起去贴了。

    李牧看了看效果,满意得不得了,又写了一副,准备贴在店铺前面的大门口去,刚放下笔,就听旁边有人念道:“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富贵吉祥这是何物啊?”

    李牧顺着声音看去,吓了一跳:“陛下?您怎么来了!”

第616章 粮价() 
李牧说话的时候,稍稍偏了一点头,瞅了眼李世民身后的高公公,高公公微微颔首,李牧这才放心,脸上堆满笑,搁下笔,道:“陛下怎么来得这么早啊,用过早膳了么?若是没用过,想吃什么尽管说,我这儿的伙食还是比宫里要好一点的”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黑了下去,这叫人话么?你家里的伙食比宫里好一点,还让我随便点,怎么着,堂堂皇帝是吃不起饭了?

    跟李牧斗嘴从来就没赢过,李世民也学乖了,战术性失聪,根本不接他的茬儿,自顾地说自己的,道:“朕不来行吗?你可是堂堂的逐鹿侯啊,天上掉下来的神仙。朕请不动你这神仙,只好亲自来了?朕不来找你,你也是真不进宫啊。”

    这又是哪里来的邪风?

    李牧又偏头看向高公公,高公公还是颔首。李牧心道,不是找茬,那这是干嘛?阴阳怪气的,是听到什么了这是?

    没有头绪,只能是静观其变。

    李牧苦笑一声,道:“陛下啊,咱能不能讲点道理。是您不让我进宫的,您忘了么,四海赌坊开业那天,您不是说让我滚远么?我当时就滚了呀。其实今天早上,我就琢磨了。这赶着小年,是吧,作为晚辈,怎么也得去孝敬一下您老人家。可是不敢去啊,怕说哪句话不对了,惹您生气。大过年的给您添堵,我这罪过可就大了——”

    “少跟朕溜嘴皮子、”李世民没好气地打断李牧的话,道:“你是不是拿朕的话当幌子,你心里有数。朕今日来不是跟你绕这些没用的,朕问你,那副地图,真的是你画的?”

    “什么地图?”

    李世民把地图从怀里拿出来,铺在桌上,道:“就是这张地图,是你画出来的?”

    “对呀!”李牧瞅一眼便知是自己给李泰那副,也不意外会落入李世民手中,揣着明白装糊涂道:“陛下,这是我给徒儿教学用的,想让李泰好好研习,好好进步,不要画了一幅让人看不下眼的破图就好大喜功沾沾自喜——怎么到了陛下手中了,哎呀,这不过是随意画的,太拙劣了,恐污染陛下的眼睛,陛下还是还给我,等我细致描绘一番,在送给陛下御览”

    说着李牧便伸出手,要把地图拿回来。李世民一巴掌拍在桌上,道:“朕在问你,这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呃”李牧抿了下嘴唇,问道:“陛下您觉得脚下的大地是个球么?”

    “朕不知道,朕又没有飞到天上过啊!”李世民恍然想起来了,指着李牧道:“对了,你说过,你做的梦!”

    李牧一本正经地点头,道:“陛下,臣与陛下说过,臣常常做梦。在臣的梦中,有一种钢铁打造的巨大飞禽,人可以钻进飞禽腹中,翱翔于九天之上。这种飞禽,在臣的梦中,被称之为飞机。”

    “飞鸡?”高公公小声嘟哝:“真是没有见识,叫鸾凤、朱雀都好,叫什么飞鸡啊,听起来好像家禽一般。”

    李世民瞥了高公公一眼,高公公赶紧闭上了嘴巴。李世民问道:“你说脚下大地是个球,是因为你在梦中,曾在这飞鸡的腹中,翱翔于九天之上看到了?”

    李牧点头。

    李世民又道:“可是为何你对青雀说起时,没有提过半句?”

    李牧苦笑道:“陛下,臣是青雀的师父。为师者,当重威严。臣说这样光怪陆离的理由,以青雀的聪明才智,他会信吗?他只会以为臣是胡诌而已,若是留给徒弟这样的印象,臣以后还怎么教导他呀。陛下,您也理解理解臣吧!”

    这话情真意切,让人不得不信。更主要的是,无意中点出了,李牧承认李泰具有聪明才智。李泰是李世民最为中意的儿子,听了如何能不高兴?

    “说的也是,你这等无稽之谈,也就是跟朕说说了。”李世民仍旧眉头紧锁,他倒不是怀疑李牧骗他,只是觉得难以置信。他看向李牧,道:“李牧,你现在还经常做这种梦么?孙神医为你诊治的时候,你与他说过没有,他可有什么话留下?”

    李牧叹了口气,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子颓废的气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让人看了都心生怜悯:“臣哪能不说呢,但是孙神医也没遇到过臣这样的病人啊,他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不过吃了孙神医留下的药后,这个症状倒是缓解了不少。最近一段时间,上次做这样的梦,还是在一个月之前。臣也抓不准做梦的规律,而且近期做梦,也越来越记不住了。梦醒的时候,还能记住一点,若不拿笔记下来,眨眼就忘了。”

    “忘了——”李世民喃喃自语,高公公在旁边接话道:“陛下,这是正常的,老奴也经常做梦,也记不住。”

    李世民叹息一声,他也有一个梦境。却总也忘不了,而且每次想起了,都会更加清晰一点。那个血色的夜晚的记忆,估计是永远忘不掉了,带到棺材的那一天也忘不掉了。

    李牧瞅见李世民忽然也颓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小心翼翼道:“陛下,您怎么了?”

    “没事、”李世民岂能跟李牧细说这种事情,岔开话头,道:“朕没吃饭呢,不是伙食好么,让朕见识见识。”

    “哦。”李牧喊了一声,自有人来伺候,外头天冷,把桌子设置在了屋里。今日小年,按照规矩是要吃饺子的。昨天晚上,厨子们便调配好了馅儿,今天早上现包现煮,倒也不费事。

    饺子端上来,便遭到了李世民的耻笑:“朕还当是什么山珍海味,馄饨而已,谁家不吃啊?”

    “陛下您尝尝。”

    李世民夹起一个饺子放进嘴里,刚咬了一口,眼睛顿时瞪圆,一边吃一边怒道:“李牧,你敢杀牛?这馄饨是牛肉馅的!”

    李牧见李世民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也是觉得好笑。作为皇帝,喜欢吃牛肉都吃不到,当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啊?

    李牧示意高公公坐,也分了饺子给他,道:“陛下,这您可赖不上我,牛肉是程伯父送给我的。马球赛的事情您听说过么?臣帮他出了点主意,他为了感谢我,就送了牛肉过来。听说是这牛难产——”

    “放屁!”李世民又夹了个饺子塞进嘴里,一边吞一边道:“别人家的牛养十年也不见死,就他家的牛,哪个月不死几头?他就是故意宰杀来吃,能唬过谁?”

    “那臣就不知道了,反正臣没养过牛,臣也没杀过。”

    李世民吃的满嘴流油,也不好意思说什么。看着桌上有酒,也不用李牧客气,自斟自饮,喝了两杯,身体渐暖。李世民吧嗒吧嗒嘴,道:“你小子可不老实啊,同样是三杯倒,你这里的怎么比宫里要好一些?”

    “这是臣自己酿的啊,酒坊的伙计,如何能跟我的手艺比。而且这酒也沉淀有些日子了”李牧看了眼瓶口,道:“这是臣刚来到长安不久酿的,得有半年多了。最近也没酿,陛下要想喝,待会回宫时,剩下多少都带着。”

    “你倒是大方。”李世民又喝了一杯,喃喃道:“转眼你也来长安半年多了,日子过的还真是快啊。”

    感慨了一句,回到正题,李世民道:“朕今日来,不是为了这些闲杂的事情。一共有两件事,头一件是关于内务府的事情。朕今日接了一本奏折,你的继父唐俭递上来的。说临近过年,长安、洛阳一带,粮价上涨了三成。唐俭派人过问长安城的几大粮商,他们说与内务府有关。因内务府订购了大批的粮食,导致供不应求,因此才涨了价。所以朕来问你,可有此事么?”

    李牧点点头,道:“订购了大批粮食的事情是有的,臣跟陛下说起过。臣在定襄置了一万亩的地,还有臣的义弟思文,他主政定襄,收纳了不少流民,需要吃,也需要粮种。因此臣便通过内务府订购了一批粮食,约莫十几万担。不过这点粮食,应该不足以影响长安、洛阳的粮价才是,就算有影响,也达不到三成。此事必定是粮商借机涨价,其心可诛啊。”

    “可不可诛,朕不管。你认就行,怎么办是你的事情,朕要的是粮价稳定,能吃得起饭。”

    李牧一听又要干活,顿时叫苦道:“陛下,这事儿让民部去做就好了啊。这都快过年了,而且臣这不是已经被您免了职了么、”

    “哦,对哈,你已经罢官了。”李世民应了声,对高公公道:“记着点,回宫之后传旨,让逐鹿侯李牧‘暂领’内务府总管大臣一职。记好了,是暂领。”

    高公公忍着笑应下,李牧长叹一声,默然无语,好半天,才道:“还有一件事是什么?陛下您就一并说了吧,臣抓紧办了,省得过不好年。”

    “还有一件事,就是你之前说起的厂卫的事情。朕思前想后,还是——”

    李牧两眼放光:“陛下您答应了?太好了!”

    “不!”

第617章 角力() 
“能交到你手上!”

    这大喘气哟。

    李牧吓了一跳,还以为不答应组建,原来是不让自己管着。这倒是无所谓的事情,李牧已经与高公公沟通好了,本就是要让出去的。李牧瞥了高公公一眼,瞧见他笑意盈盈,心中便知晓,此事最终促成,他肯定是出了力的。

    看来这太监也有私心啊,本来他是离李世民最近的人,眼看着李世民的眼睛掌握在他人的手里,自然是不爽了。这时候有机会插手进去,当然是一拍即合,合作愉快了。

    李世民见李牧不言语,以为他是不高兴了,解释道:“朕这回不让你管着厂卫,非是怀疑你,只是不放心你——”

    李牧苦笑连连,道:“陛下,您都不放心臣了,臣该万死。”

    “死倒不至于、”李世民不理会李牧,继续道:“你说说你做的事情,你能让朕放心得了么?才给了你五百个人,你就假传圣旨了”见李牧要开口,李世民打断道:“且不论是不是为了社稷是不是为了朕,就单说这件事。假传圣旨还能活下来的,从古至今,也就唯有你李牧一人了。还不是朕舍不得?换了其他人,就算你有才气,也照杀不误了!”

    这倒是句实话,李牧没有反驳,低着头听着。

    “本来朕是打算,裁撤掉锦衣卫。但是想了又想,你的内务府若没有使唤的人,也着实是不方便。遂,就给你留着。至于厂卫这边,朕也不好再从屯卫调派人了。高干见朕烦恼,便主动请缨,说是宫中的太监有不少习武的,如今诸皇子公主渐渐长大,都在宫外开府了,宫中的使唤人也用不了原来那么多。他们都是残身,遣出宫去,日子也凄惨,就不如挑选好手去做厂卫。”

    “朕想也是这么回事,而且他们隶属在高干麾下,也算得上是朕的心腹之人,那些打工厂主意的人,多少也得掂量些。这事儿算是从你手里撬行,你的小心眼,朕是知道的。朕担忧你因此与高干结怨,便亲自来与你分说。高干是跟了我二十余年的旧人,我最信任的人之一。你是朕最看好的俊才,朕是要委以重任的,你们两个人,不管怎样,也不能结下冤仇,否则朕会很难办。”

    李世民滔滔不绝地说着,李牧却只是木然不语。李世民见他这个态度,以为没有说通,怒道:“李牧,朕都亲自来跟你说了,难道还不够么?朕在你这儿,连这点面子都没有?”

    “啊,臣哪敢。”李牧赶紧道:“臣与高公公的关系,不敢欺瞒陛下,那可谓是臭味相投——”

    高公公尴尬道:“侯爷,这个词儿,好像有点”

    “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李世民拍了下桌子,道:“能不能有点正经的了,说重点!”

    李牧赶紧正经起来,道:“虽然这事儿没落到臣的手里,稍微有点不便。但落在高公公手里,而不是国舅或者魏征等人手中,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何况我与高公公,一个是内务府的总管大臣,一个是内务府的总管太监,一个管外面的事儿,一个管里面的事儿,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跟别人相比,还是更亲近的。只是臣有一个事儿,得说在前面,还望陛下应允。”

    “你且说来,朕想想。”

    “陛下,臣想要明确一下,厂卫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工厂。但工厂做什么,怎么干,跟厂卫可就没有关系了。工厂的一切行动,都要听从工部的安排。这个必须得明确了,臣不是不信任高公公,而是为以后考量。现在定下的规矩,不是一年半年就撤了的,现在不说明白,以后扯不清楚。”

    “这是自然!”李世民爽快道:“朕觉得你是想多了,高干只是为朕分忧而已,又不是监视你的,但你既然说了,就依你!”

    李牧笑呵呵应下,心中却想,陛下啊,你是没见识过一千年以后的厂卫,你要是见识到了,就不会说我想多了。不过这样也好,什么都说在前面,也许出问题的时间会往后推不少。

    不过那就是后话了,李牧有信心,他活着的时候,绝对不会被厂卫凌驾到头上去。至于他死了之后,那就跟他没关系了,死人还管闲事儿啊,累不累啊!

    一大盘牛肉饺子,三分之二都进了李世民的肚子。李牧和高公公一人只吃到俩,就不敢伸筷子了,李世民把盘子拽自己面前了,谁敢从皇帝碗里抢?

    李牧也不敢说,也不敢问,眼睁睁看着李世民把饺子一扫而光,拍拍肚子走了。李牧送到门口,目送着马车消失在坊门,这才回到院里。

    “还有没有饺子啦,我饿呀!”

    今日魏征府上,与平日里截然相反,来了不少送礼的人。自郑经,卢浮宫等大儒被李世民下旨赶出长安后,长安的山东士族群龙无首,魏征这个原本的“编外人士”,如今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山东士族领袖。大事小情,俨然以他为尊了。

    而魏征现在的势力,却已大不如前。以前虽然他只是秘书监,但因常常能在李世民跟前晃悠,发表建议,李世民就算不想听他说话,也不得不听。但现在他升官了,成了御史大夫。官虽然升了,却不能常常见到李世民。沟通的渠道等于是堵死了,而且因为几次与李牧的冲突都没占到便宜,魏征的辩才也遭到了质疑。现在朝野之间公认的雄辩之才,李牧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御史中丞王境泽作为一匹黑马,已然成为第二,至于魏征已然是第三号人物了。

    王境泽经过几次与李牧的交手,虽然没有占到便宜,却也算是据理力争,挺住了李牧的报复。能做到这样,已经是与李牧交手的所有人中,最厉害的一个了。他还是山东士族的女婿,不少山东士族便动了心。打算培养王境泽成为新的代理人,魏征的臭脾气,不但对手受不了,山东士族内部也早就受不了了。

    但王境泽却拒绝了,他面对山东士族派来的说客,义正言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绝对不会投靠任何势力,只愿意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御史,做御史该做的事情,对得起陛下赐予的铁笏板。消息传到坊间,铁骨铮铮王境泽的大名再次响亮,说客们自惭形秽,不敢再登门了。

    因此,兜兜转转,魏征还是那个唯一的人选。今儿是小年,山东士族的主要人物,都派了代表来见魏征,拜年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商讨一下最近的事情。

    粮价上涨的事情,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山东一直是产粮的重地,差不多供应着大唐全国四成的粮食。需要指出的是,大唐时期的山东,指的不是一个省份。

    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势总体来说是以中原地带的诸侯国征伐为主线。它们最后演变成了六大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此六国大体分布在崤山以东,而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却单独的存在于崤山以西,独占关中八百里秦川之地。因此,在后来统一六国的秦朝眼中,所谓山东,指的就是崤山以东的六国之地。

    当然历史是不断前进的,而山东所指的地域范围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体来说它的变化趋势是在不断地缩小和东移。初唐时期,山东的山指的是太行山。山东,便是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了。范围也从秦汉时期的六国之地,变成了“三国之地”。管辖兖、徐、曹、青、郓、密、齐、济、沂、登、莱、单、濮、潍、淄十五个州,下辖八十一县。

    地盘虽然少了很多,但其产粮的占比却依然很高。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乃是平原地区,与秦川之地相比,更适合种植。而且这里的百姓,是千百年演变中一直都耕种作物为生的,他们的农业水平也要超过其他地区。且这些区域,都有陆路与长安洛阳等地相连,与逆流而上的水路相比,运输也更加方便。相比江南的粮食,同样运到长安,要节省约一半的损耗。

    隋末时候,山东群雄并起,靠的就是有人,有粮,支撑得起一个军队来。虽后来山东群雄,覆灭在李氏兄弟手中,但其根本,也就是门阀并未被灭,因此没有损伤根本,时至今日,已然缓过劲儿来了。

    眼下内务府风生水起,山东士族分析了各种利弊之后,发现了他们掌握的真正王牌,便是粮食。人可以不穿衣服,不用工具,但唯独不能不吃饭。逐鹿侯再神乎其神,他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