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声么,整体还是好的。因为李牧撒币、啊不,是撒钱的举动,让他博得了不少好感。而且他有一条,别人若不惹他,他也不会欺负别人。光这一点,他的品行就要超过长安城百分之九十的纨绔子弟了。更不要说,他还有真本事。这一点是没得黑的,他发明的东西,无一不让人津津乐道。
除名声之外,所有人对他的共同印象便是‘惹不起’这三个字了。平头百姓自不必说,李牧是三品军侯,又深得圣眷,自然是惹不起的。却说那有身份的人,勋贵和门阀,也都自觉惹不起李牧。原因无他,除了圣眷之外,便是这大唐盐业和大唐矿业的牵扯。他们的家族,多是入了股的。几十万贯的钱财还在工部的冰窖里面存着,受制于人,如何敢惹呀?
那些自命清高的山东士族也不敢惹他,那一轮斗法,虽然明面上,魏征升官李牧罢官。但是山东士族在朝中的势力几乎折损殆尽,李牧随后的手段,也让他们吃尽了苦头,以至于现在魏征都要为了修路的事情豁出脸皮登门求助,他们如何敢惹?
因此长安城中的几大势力,都多多少少对自家的子弟提及过,惹谁都不要惹李牧,否则他发起性子来,弄死到不至于,一顿毒打是免不了的,打了也是白打,你还敢打回去么?
至于长安城的泼皮无赖——现在都快被白闹儿和二狗收编了,仗着李牧的势力,和手里的钱财,收编些泼皮还不是玩儿一样。那些不服气的,有一些已经把家搬到灞桥底下了,沿着灞水顺流而下,不知道已经溜达到哪里去了。
这些事儿,李牧是一点也不知道的。白闹儿和二狗也没提起过,是人都有野心,白闹儿和二狗虽然算不得大丈夫,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野心。以京东集为根基,统一长安的‘黑道’,便是他们的野心,宁可小心翼翼、偷偷摸摸,也要去做的。
独孤九余光瞧着李牧盯着肉片上的调料发怔,却没吃几口,心里疑惑。他瞧了眼左右,附近没人,才开口道:“大哥,你怎么不吃呀?”
没了‘变声面具’的帮忙,独孤九的声音又回到了女孩儿的样子。李牧好久没听到他的原声了,愣了一下,才道:“我在想,这个调料是什么,没见过呀。”
“哦,这个呀。”独孤九笑了一下,虽在李牧的角度只能看到他的嘴巴,却也不禁心惊肉跳了一下。这小子长得是太妖孽了,明明是个男人,却愣是没有喉结。若他活在前世,穿上女装扮个伪娘,不知道要掰弯多少不明真相的二次元少男
李牧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顿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是安息茴香,盛产于西域,中原是比较少。”
“安息茴香?”李牧没听过这个名字,凝眉道:“这是谁取得名字,恁地晦气呢,怎么,吃了它便要死么?”
独孤九莞尔一笑,李牧赶紧别过头,不行,受不了。
“大哥有所不知,相传西域的西边有一个安息国,这种茴香是从那里传过来的,所以才叫安息茴香。我家在西域也有不少生意,见过这种调料,因为十分稀少金贵,也没吃过几回。”
第451章 西突厥()
“稀少金贵么?”
李牧蹙起眉头,应该是这样了,他来到长安也半年了,而且还特意研究过吃食,若这安息茴香常见,也不会头一次见着了。但同时,他心里也升起了疑惑,他看了看眼前的肉片,又看了眼在烤架旁忙活的两个胡人,暗自琢磨,既然是稀少金贵的调料,这两个胡人为何会有?他们直接拿这调料去卖,岂不是获利更多么?
而且,这两个胡人也非常古怪。他们竟听不懂汉话,来长安做买卖的胡人,不会说汉话的也有,但通常都会雇佣一个通译,这俩人倒好,通译没有,却在做买卖,难道不怕被骗么?
再看二人的容貌,也有颇多的可疑之处。这俩人的样子,不像是商人,倒像是行伍之人。
李牧招了招手,独孤九会意,凑过头来。周围瞄着看热闹的人见了,纷纷窃窃私语,没想到逐鹿侯这么急色,看到没有,光天化日之下,就要亲嘴儿了。
李牧没有察觉周遭异样的目光,对独孤九吩咐完了,便道:“去吧,快去快回。”
独孤九没动,担心道:“大哥,我走了,你只一人,若这俩胡人暴起,你如何是对手?”
“放心,我是客人,他对我动手做什么?再说了,我是大唐军侯,周围都是唐人,他若想对我动手,我振臂一呼,还愁没人帮衬么?他俩再凶恶,也架不住人多。你快去快回,不会有事。”
初唐的风气可与李牧前世不同,李牧的前世,若看见打架的,除非是傻子、愣头青,才会过去掺和,大部分的人远远瞧见了,就有多远躲多远了。李牧前世便做过一回愣头青,他见一对夫妇吵架,那男人抬手就打,浑然不顾周围人的侧目。李牧正好下班,瞧见了,刚开始也没想管,但见那女人被打得满嘴是血,实在是不忍心,就上去拦着。结果被当成了‘奸夫’,也挨了一拳。
李牧的脾气也撩拨上来了,立刻还手,那男人身材矮小,不是他的对手,几下就被他打倒在地了。
这时,神奇的事情出现了。那女人报了警,对警察说有人打她丈夫。警察来了,把三人带到派出所。口口声声维护她的丈夫,把责任全推到了李牧身上,甚至她自己被打,也说是李牧打的。若不是有监控视频,李牧那次免不了破财了。
从那之后,李牧再看到这种事情也不管了。他不是新闻里的好青年,可以铿锵有力地说出,就算我被冤枉一百次,我仍然会如何如何——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稍微不普通的一点,他还是一个孤儿。内心本就敏感,被冤枉了一次,当了一回愣头青,他就记住了,跟自己无干的事情,千万不要管。
不是心思坏了,而是自己的能力太弱了。就说这对夫妇的事情,若没有监控视频,他一张嘴怎么说得过人家两张嘴,何况对方俩人都带伤,而他却毫发无损。这种情况下,十有八九,他是要赔钱的。
他那时刚上班不久,一个月的薪水不过三千,又是个孤儿,没有家人倚靠。赔这一回,一个月的薪水都够呛能够,他承担不起这种被污蔑的代价。
那些口口声声说,就算被冤枉一万次也仍然会如何如何的人。要么是撒谎,要么是有底气,李牧不想撒谎,也没底气,自然就不做了。
这种事情,莫说谁对谁错,社会风气使然。
初唐就不是这样,这时的风气,敬重孝义之士。路见不平一声吼,可不是说说而已,真的有人这么做。面对的又是两个胡人,李牧一点都不担心。
大唐建国之后,几场大仗都是胜了的。只有对突厥人,忍辱负重了几年。但今年李靖灭了突厥之后,这份耻辱也就不在了。以前在长安,大家或许还会惧怕胡人一点。现在么——不欺负你,已经是有礼数了。
不多时,独孤九带着一班差役回来,随行还有一个通译。通译屋里哇啦一通,差役一拥而上,把两个凶恶的胡人绑了,扭送到长安县衙。
围观众人一瞧,又窃窃私语了起来。他们只当李牧在欺负人,否则为何吃烤肉吃得好好的,忽然就叫差役来抓人呢?
虽然抓的是胡人,李牧又是大唐的侯爷,但这种不平的事情,还是有人不忿。
李牧也听到了窃窃私语之声,朗声道:“众位不要误会了,这两个胡人有很多可疑之处。本侯怀疑他们是细作,所以才通知长安县抓人,绝非欺负他们。”
有一个胡人客商忍不住道:“侯爷,您为何说他们是细作,有何凭据?”
李牧笑了一下,拿起两个胡人未用完的装着安息茴香的小袋,展示给众人看,对说话的胡人客商道:“你是胡人,应该认得此物。”
胡人客商走近了一点,仔细辨认,惊讶道:“安息茴香?”
“你既然认得此物,当知道此物的金贵。而这两个胡人却在这里摆摊卖烤羊,难道不奇怪么?”
胡人客商不再质疑了,弯腰行了个胡礼,退到了人群之中。
李牧对差役们示意了一下,差役们一起动手,把这摊位给拆了。烤架和剩下的半只羊不知该如何处理,询问李牧,李牧想起了李重义,这烤羊的味道非常好,他肯定喜欢吃。便雇了一辆车,让差役帮忙,把烤架和烤羊等物,一起送到逐鹿侯府。
而他则来到长安县衙,等待审问的结果。
王仲远今日坐堂,眼皮一直的跳。心里暗想,近日也没什么值得眼皮跳的事情啊,正琢磨着,班头来报,说是逐鹿侯派人来,要县衙出人帮忙抓胡人细作。
王仲远听到‘逐鹿侯’三个字,心里咯噔一声。上一回因为崔玉言的事情,他差点就丢了乌纱帽。从此对李牧敬而远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没想到还是没躲了,他不向山走去,山向他走来了,人家找上门了,还说是抓胡人细作,这个忙,能不帮么?
王仲远不敢怠慢,立刻派出去一班衙役。县衙距离西市不远,没到一炷香的时候,派出去的人就回来了。果然带来了两个胡人,王仲远不懂胡语,便让师爷带着通译询问,他则来到了衙门口,等候李牧的到来。
远远地看到李牧的马车,王仲远努力挤出来笑脸,道:“侯爷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
嘴上虽这样说,心里却难免心酸。他是武德年间科举的探花,当年也曾肆意昂扬过,如今却不得不讨好一个后生晚辈,此中的酸楚,旁人怎知。
不过他也没有办法,过了这几个月,李牧已经不是当初的李牧了。他如今的威势,俨然是与长孙无忌、王珪等人相当的人物了。朝野之间最近隐隐有议论说,朝堂本有四股势力,陇右勋贵,太原门阀,山东士族,寒门官员,如今怕是要加上一个李牧了。
他虽无正经的官职在身,却管着陛下的内帑,又牢牢控制着六部之一的工部。大唐盐业、大唐矿业等公司也缺他不可,各方势力都不敢得罪他。听说他因与王珪之间发生矛盾,竟在太极殿外打了王珪一拳,把老侍中打了个捂眼青。虽然没人亲眼见到,却也传得头头是道。
无风不起浪,这事儿王仲远是信的。因为他觉得李牧干得出来,也敢!
面对着一个连侍中都敢打的人,王仲远小小县令,如何敢惹?他现在只盼着李牧能大人不记小人过,把之前的一点龌龊淡忘了,否则惹了这一尊神,怕是升迁无望,一辈子都要蹲在县令这个坑里了。
马车停下,李牧从马车上下来,看到撅着行礼的王仲远,自然想起了崔玉言的事情来,不过他也没有那么小气,这事儿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崔玉言也不知道发落哪儿去了,他的气也消了,自然不会再计较。
伸手把王仲远扶起来,道:“县令为何如此大礼啊,我现在身无官职,只是一个闲散的侯爷,可当不起你这长安县父母官的大礼。”
“侯爷说笑了。”王仲远听到李牧的语气,心稍稍放了下来,看样子,这位爷没有为难的意思,他自然也不会主动提起令人不悦的过往,只当之前的事情不存在,把李牧迎到了后衙,陪着小心道:“事情差役已经禀报过了,下官钦佩不已啊。侯爷慧眼如炬,能在闹市之中,一眼看出两个细作的身份来,不但显出侯爷的本事,也显出侯爷时刻不忘——”
“这些客套话就不必说了。”李牧笑着打断王仲远的话,道:“我来这儿,也不是为了听奉承。王县令,实不相瞒,这俩人到底是不是细作,我也不得而知。只是他们的身份,我非常好奇。还请你告诉审问的人,不必动刑,问清事情就好,我在这等着。”
“下官明白。”王仲远见李牧颇为急切,也就不再陪着,命人泡了壶茶伺候,他则去了前衙。
过了约莫两炷香的时间,王仲远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份画了押的供词。
“侯爷!却有发现,这两个胡人,是西突厥的人!”
第452章 危机感()
“西突厥?”
李牧对这个词很是陌生,但他就是这点好,不会不懂装懂,问道:“王县令,这突厥不是被咱们大唐灭掉了么?怎么还有一个突厥?这是怎么回事?”
“侯爷不知么?”王仲远一脸惊讶,心中却舒爽无比。人皆言这逐鹿侯乃是天星下凡,有宿慧的人,多知多懂。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呐。他连西突厥都没听过,啧啧,算什么多知多懂?
李牧岂知王仲远心里想了这么多,他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也没必要装:“正要像王县令讨教。”
“这事下官确实略知一二。”王仲远心中腹诽归腹诽,李牧问起来,他却不敢不答:“突厥汗国在佗钵可汗时,疆域广大,不得不分封了一些小可汗,小可汗听命于大可汗,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前隋开皇元年,沙略继承突厥大可汗位,但西部的达头可汗不服,拒不承认沙略的地位。”
“开皇二年,沙略可汗命阿波可汗南侵,但被隋军击败。沙略可汗藉口阿波可汗先退,攻击阿波可汗。阿波可汗不是对手,只好投奔西部达头可汗,达头联合阿波与沙略对立,双方相互攻击,于是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两汗国。东突厥沙略可汗在隋北境,西突厥达头可汗则在隋之西北。”
王仲远考状元的时候,正值渭水之盟不远,大唐上下饱受突厥之辱,夙夜寻找报仇之法。当年进士科的策论,便是这突厥汗国为题,王仲远能考中探花,自然研究得很深,因此滔滔不绝。
“因沙略继承的是突厥汗国大可汗位,故此一直视为是突厥正统。而且西突厥分裂出去之时,势力要比东突厥小得多,只好一直向西逃窜,与我大唐接壤不多。双方也没有什么侵扰,提及不多。倒是东突厥与我大唐接壤区域广大,自便桥之盟以来,更是与我大唐结下死仇。故此提及突厥,多指的是东突厥这一支,鲜少提及西突厥。”
“原来如此。”李牧又问道:“这西突厥与我大唐的关系怎样?”
“这个么”王仲远到底是真材实料的探花,宏观方面还是有一定见解的,想了想道:“东突厥在时,双方有共同的敌人,关系还是不错的。其中有一位阿史那泥熟,是达头可汗曾孙,世为莫贺设。武德年间曾来到长安,与当时还是秦王的陛下相交莫逆,二人还结成了兄弟之谊。但李靖大将军灭掉东突厥后,关系还能不能保持下去,就未可知了。”
李牧点点头,他倒是听懂了。这个道理很简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但是敌人没了呢?朋友就可能变成敌人。
“世为莫贺设是什么意思?”
王仲远解释道:“大体等同于我大唐的侯爵,世袭罔替。”
李牧笑了,道:“想不到阿史那跟我是一样的爵位,真是有趣。”
“呃侯爷,阿史那是姓氏,泥熟才是名字。”
“是么?”李牧脸皮厚,但是也多少有些尴尬,岔开话题道:“说说这俩胡人吧,他们是什么来头。”
“要说这两个胡人,与刚刚说起的那个阿史那泥熟有些关系。”王仲远把刚刚问到的东西讲了出来:“据这两个胡人说,前年,莫贺咄暗杀西突厥大可汗叶护可汗,自立为可汗,他自称大可汗后,西突厥十姓不服。弩失毕部共同推举泥孰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统叶护可汗子阿史那咥力特勤为可汗,称为肆叶护可汗。去年,莫贺咄兵败,被泥孰趁机杀死,西突厥诸部共推肆叶护为西突厥大可汗。但肆叶护疑心却拥立他的泥孰,阴谋杀害他,泥孰得知消息逃往焉耆。”
“这两个胡人是亲兄弟,原本都是泥熟帐下的亲兵。肆叶护攻来的时候,见泥熟跑了,他们二人趁乱拿了些细软和香料等物逃了出来。由于向西是肆叶护的地盘,他们只好一路向东,抵达了高昌。在高昌把东西买了,得了些钱。西突厥是他们是回不去了,便想着在高昌开始新生活。正赶上这时高昌国主鞠文泰要来长安朝见,他们听泥熟多次提起过长安,心中也非常向往,于是就跟着朝见的队伍来了。”
“胡说!”李牧皱眉道:“那朝见的队伍如今还没到,他们怎么就先到了?”
“这点他们倒也解释了。”王仲远道:“他们说,他们是跟着高昌世子提前一步来的。因为他们俩认得高昌世子的随从乌斯满,所以就扮做了随从一起来了。可是昨日他们失去了联络,这俩兄弟就按照原计划,在西市租赁下一个摊位,开始摆摊了。”
“他们不知道安息茴香的金贵?”
“他们是这样说的,这安息茴香在西突厥并不是非常罕见的东西。虽然不是人人都吃得起,但是也不是特别金贵。作为泥熟的亲兵,他们平常烤肉的时候,就是用安息茴香调味。”
李牧想了一会儿,倒也没发现什么破绽。他颇为意外地看了王仲远一眼,本来因为崔玉言的事情,他只当王仲远是一个官官相护的蠢才,没想到这家伙确实是有点能耐的。
他对突厥汗国非常了解,也熟知突厥文化,同时审讯也是一把好手。短短时间问出这么多东西,还是在语言不通需要通译的情况下,没点本事是做不到的。
李牧喜欢有本事的人,对王仲远不禁高看了一眼。
“王县令,实不相瞒,我对这安息茴香非常感兴趣。刚才听你说,大唐的西边是高昌,高昌的西边是西突厥,这安息国在哪呢,是还要往西么?”
“呃”王仲远咧咧嘴,道:“侯爷,安息国已经灭国几百年了。”
“啊?”
“这安息国是汉朝时候的称呼,大致在三国时代,它就已经灭亡了。他的国土,现在就包含在西突厥的境内。这安息茴香的名字是咱们汉人起的,因此一直流传至今。”
“啊!”李牧一副恍然的样子,拱了拱手,道:“受教了,受教了,王县令果然是见多识广。”
王仲远连道不敢,心里却有些飘然了。
李牧从袖子里拿出两根‘大金鱼儿’,刚到了旁边的桌案上。王仲远见状,慌忙道:“侯爷这是做什么,快收回去,下官不敢要,不敢——”
“咋呼什么,又不是给你的。”李牧指了指两根‘大金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