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技师-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地的矿产,石材,土质地貌等都有详尽的了解,有了吕郎中的帮助,修路必将事半功倍。”

    这事儿王珪还真就不了解,但他心里觉得有些不舒服,在他看来,修路是已经是自家的事情了,怎么李牧在这个时候,还要插手进来,他要干什么?

    “这最后一位嘛、”李泰指了指最后的一个中年人,笑眯眯道:“这位是我府上的账房,精研九章算术与最新的四则运算法,擅长记账。”

    “账房?”长孙无忌凝眉道:“越王殿下,您带账房来是什么意思?”

    “这是大哥的意思。”李泰笑眯眯解释道:“大哥说了,修路涉及到钱粮,二位容易因此遭到如王境泽等人的诟病,捕风捉影最为伤人,与其日后纠缠不清,不如一开始就算得清清楚楚。所以就让我出一个账房,二位再出一个账房,正式修路时,再由民部出一个账房,三家账房一起记账,对的上才能作数。这样统计出来的数字,可作为日后收取过路费的参考。”

    “大哥说了,他是被骂怕了。”

    长孙无忌脸上已有不悦之色,但他沉得住气,又问道:“那殿下参与其中,又是为何?”

    李泰不慌不忙,道:“舅父还不知道吧,我已在父皇的首肯之下,拜大哥为师了。大哥支持我编纂括地志,正好赶上修路,便让我参与其中,算是实践。”

    “括地志?”长孙无忌对于政治信息非常敏感,皇子修书,且还是地理图志,这算是什么意思?

    王珪也敏锐地发现了端倪,犹豫了一下,小心问道:“那太子对此事——”

    “皇兄跟大哥出城游猎去了,大哥说要传授皇兄一套演兵之法。”

    在场众人之中,多是武将出身,听到这话都不禁哑然失笑。你李牧在做生意方面算个奇才,但是带兵打仗岂是那么容易?你还教太子演兵,真真让人笑掉大牙。

    长孙无忌在心中思忖了一下,决定不能给李牧这个面子。修路之事,本来就有很多事情不能那么清楚。若让李牧这样参与进来,加上越王这颗钉子,以后操作起来定有诸多不便。这样想着,长孙无忌沉下了脸,道:“越王殿下,修路不是儿戏,当慎重行事。李牧不与我等商量,就派什么督工来——”

    “舅父的意思,外甥懂了。”李泰不等长孙无忌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心中暗暗惊讶,大哥果然是料事如神。

    长孙无忌被打断话,有些不悦,问道:“你懂什么了?”

    李泰仍然还是笑眯眯的样子,道:“舅父无非是不想工部插手,大哥早已料到了。大哥说,若舅父不想让工部插手,工部便不插手了,但是话要说在前面,若此时不让工部插手,此事的干系就此了断,日后出了任何问题,与他无干,与工部无干,舅父与王侍中自担待就是,他也乐得清闲。”

    “这叫什么话!”长孙无忌的脾气终于被撩拨了起来,怒道:“李牧也太狂妄了些,没了他,咱们便修不了路了?青雀,你便转告他,不用他——”

    “国舅!”王珪慌忙喊住长孙无忌,看着他转过来,小声道:“别把话说死啊,国舅,咱们没修过路啊。”

    “没修过怎么了,不就是修路么。有钱有粮,修就是了,还能修不成?”

    “若真的这么简单,凭李牧的聪明,他会说这样的话么?他这么说了,必定是有隐患。”王珪被李牧几番折磨,已经是怕了他了,拉着长孙无忌小声嘀咕:“辅机,忘了昨日你我说的事情了?这路,不修不行,修不好也不行,既然钱粮咱都肯出了,谁督工又有什么区别,让他来吧,咱们乐得清闲,可别日后出了事情,钱粮搭进去还惹得一身骚!”

    “可是这小子太狂妄!”

    “哎呀,狂妄就狂妄吧,受制于人,有什么办法?”王珪指了指自己的眼窝,道:“我还挨揍了呢,这刚消肿!”

    长孙无忌咬了咬牙,兀自还不甘心,道:“李牧现在也不是工部的官员,他说调派工部郎中虞部郎中就调派吗?”

    李泰嘻嘻笑道:“舅父何不去问问父皇。”

    长孙无忌被噎了个结实,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去问了会得到什么结果。李牧又给顶上十万贯,在李世民面前可谓是红得发紫,怎么可能说了不算。

    长孙冲忍不住道:“青雀,你不要忘了,咱们更亲近,李牧他终是外人。”

    李泰听到这话,正色道:“表哥,你也莫忘了,天地君亲师,你比我还早拜入大哥门下,却背后腹诽恩师,还有做人弟子的样子么?大哥天赋奇才,智慧浩如烟海,你不思侍奉左右,多学一些本事,整日参与这些蝇营狗苟,铜臭之事,以后的成就,我看也就是如此了,难堪大用!”

    “青雀,你!”

    “良言逆耳,表哥不要介怀。”

    长孙冲终是不敢跟李泰吵架,咬了咬牙,忍了下来,心中却愈发的不忿。但李泰的话,却提醒了长孙无忌。他恍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按照昨日跟王珪达成的协定,太原路所得利益归属太原王氏,与长孙氏关系不大,何必为了太原王氏得罪李牧呢?

    应该反过来,支持李牧,让他在太原王氏身上做试验,而自己则静观其变,分析利弊,等到修陇右路的时候,才能规避风险,占尽好处。

    这样一想,长孙无忌醒悟了,看了眼长孙冲,开口道:“青雀所言极是,你是李牧的弟子,当尊师重道,怎能背后腹诽恩师?你不要吃饭了,去郊外陪你师父游猎去,侍奉左右。”

    长孙冲有点懵:“父、父亲?”

    “还不快去!”长孙无忌狠狠一瞪眼,转过脸笑着对李泰道:“青雀长大了,见识不凡,舅父欣慰,来人,上酒!今日高兴,要痛饮!”

第423章 山谷游猎(打赏加更)() 
出城二十里,过灞水,有一处密林,沿密林小路抵达尽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掩映茂林之中,复入之,豁然开朗,乃是一座山谷。

    早晨出门,折腾到了这儿,也快中午了。但是一行人却一点儿也不觉累,李牧是因初次见到自己的山谷而兴奋,而李承乾与崇文馆众学子,则仿若一群出了笼子的小鸟,巴不得纵翅高飞,欢喜还来不及,哪里会觉得累。

    唯有一人,是真的累,他不但累,且已经快要散架了,此人姓孔名颖达,今日清晨被裹挟而来,颠簸一路,胆汁都要吐出来了。

    “李牧,你不是说要上课,怎么来了这种荒郊野岭?太子身份尊贵,这些学子也都非常人,万一出了意外,你担待得起吗?老夫不能再纵容于你,老夫定参你一本,我要参你——呕!!”

    李牧从马车上跳下来,拍了拍孔颖达的后背,道:“老孔啊,我要是你,现在就不说这种话,你也知道是荒山野岭的,万一我心情不好把你杀了,就地掩埋之——你猜会不会有人知道?”

    孔颖达脸都绿了,惊道:“你敢威胁老夫?”

    “我都敢绑架你了,还有什么不敢?”李牧轻笑一声,道:“再说了,老孔啊,我能把这些学子带到这里,与你也有干系啊。你若不答应,我怎么带得出来?”

    孔颖达咬牙切齿道:“我是受到了你的蒙蔽!”

    “那赖谁咯?你蠢呀。”李牧嘻嘻笑了声,回头冲学子们喊道:“每人一张弓,十支箭。今天的规矩就是,只能吃自己的猎物,打不到猎物就饿着,饿死活该,听懂了没有!”

    “懂了!”众学子跃跃欲试。

    李牧对李重义摆了摆手,李重义会意,去为学子们分发弓箭去了。孔颖达在旁边看着,心都揪起来了,喃喃自语道:“这要是伤了一个,可如何交代啊,这要是伤了太子,我该如何面对陛下——”

    李牧接过一把弓箭,递给孔颖达,道:“老孔,打猎去呀?”

    孔颖达推回去,怒道:“老夫不会弓箭!”

    “不对吧、”李牧揶揄道:“老孔,君子六艺之中,就有‘射’这一项,你竟不会,真是愧对祖先。”

    孔颖达瞪眼珠争辩道:“君子六艺,乃是礼。射曰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它是——”

    “行了行了,你可别跟我掉书袋了,不会就是不会,解释什么呀。”李牧把弓箭丢回给李重义,道:“反正规矩定下了,今日出来,只能吃自己猎到的猎物,你不会弓箭,拿个铲子去挖陷阱吧,不然就饿着。”

    “老夫宁可饿着!”

    “那你就饿着呗,吓唬谁啊。”李牧‘呿’了一声,把孔颖达丢下,又登上了马车。

    山谷之中,虽没有谷外寒冷,但也是冷风飒飒。孔颖达这一身衣服,乃是在宫中给学子们授课所穿,抵不了寒风,他又不像李牧,穿着一身寒暑不侵的虎皮裘,站了没一会儿,便有些瑟瑟发抖了。

    孔颖达看向了李牧的马车,有心要点骨气,但是又一想,跟李牧这等人要什么骨气,他也不会在乎。心中犹豫了一下,这点骨气便泄了,把手缩在袖子里,爬上了李牧的马车。

    李牧的马车宽大,别说多坐一个人,多做三四个人都没有问题。孔颖达上车来,本以为会遭到李牧的讥讽,但出乎他的意料,李牧见他上车来,只是看了一眼,便低头继续鼓捣手里的机括了。

    见李牧不住地鼓捣手里的东西,孔颖达也有些好奇,他盯着看了一会儿,蹙眉不确定道:“这是诸葛弩?”

    “哟!”李牧颇为意外,抬头道:“老孔你竟然认得?”

    “猜的,与书中记载颇相似。”孔颖达板着脸,没有因为李牧的夸奖而感到高兴,又瞅了两眼,道;“诸葛弩自魏晋以来便失传了,你做的这架弩行不行啊,可别徒有其表。”

    李牧把最后一个弹簧卡到位置,校准了一下弩臂,道:“老孔,你可以怀疑我任何东西,但是不能怀疑我的技术。我李牧做出来的东西,什么时候徒具其表过?”

    “老夫便是不信,你做的每一样东西都合用。”

    李牧笑了,道:“这倒是给你说对了,不一定每一样东西都合用,但是不合用的我不拿出来呀。”

    “”

    李牧把‘箭匣’扣上,十只短箭塞进箭匣之中,递过去给孔颖达,道:“老孔,拿着我这利器,你肯定能猎到东西,不试试?”

    “老夫不试!”孔颖达没好气道:“李牧,你今日便是故意的,你哪里是为了上课,你就是折腾老夫,你就是带着学子们胡闹。”

    李牧挑了挑眉,道:“老孔,若是我的教育方法被你看破了,师说就换你写了。”

    “你!”孔颖达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哼道:“那老夫拭目以待。”

    “看着就得了。”李牧说着,从马车跳了下去。正好,这时候已经有射完十支箭的学子们回来了,其中就有李承乾。

    此时的郊外,不像后世,连个鸟都看不着。这山谷之中,飞禽走兽俱全,若是那射箭的行家在此,十支箭怎么也能得三五个猎物,但是对于这些从小锦衣玉食的世子们来说就难了点。李牧看了看这些回返的人手里的东西,运气好的能猎个野鸡野兔,运气不好的,就像李承乾,毛都没得一根。

    “你们这群废物!”李牧来到垂头丧气的众人面前,不客气地骂道:“射得倒是很快,猎物呢?就这么几个野鸡野兔,够塞牙缝吗?还有你!”李牧看向李承乾,道:“口口声声要当大将军,我还以为你多少能有点本事,你的猎物呢?毛都没一根,就这样做将军?”

    “就差一点!要是再多一支箭,我定能射中那只野兔!”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你可知真正对垒之时,弓箭手能有十支箭已经非常好了,更多的时候,五支箭都没有!就算有,也没有你们用的这么好,箭羽俱全,很多都是秃的,箭簇都没有,用刀削一个尖儿就用了,不也杀敌了么?”

    李牧扫视众人,斥道:“你们的父辈,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哪一个不能拉弓射箭?你再看看你们,十支箭都射不到猎物,还有脸站在我面前?”

    范围攻击完毕,李牧又对准李承乾输出火力,道:“承乾,别人射不中也就罢了,或许是没有天赋,但你射不中,绝对是自己的问题!”

    “昔年窦皇后的父亲窦毅在北周是上柱国,他认为自己的女儿不是等闲之辈,不能嫁给平常人。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让人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几十人都没有射中,轮到太上皇试射,连着两箭都射中了。太上皇年轻时有百步穿杨的能力,陛下就更不必说了,十五岁领军出征,闭着眼睛都能挽弓杀敌,怎么到了你这儿,连个兔子都射不中,你有何面目啊李承乾!”

    李承乾羞愧地低下了头,紧紧握着拳头,道:“大哥,我一定会努力练习!”

    “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行。”李牧骂得过瘾了,拎起了诸葛弩,道:“跟我来,大哥给你们演示一下我的最新发明。”

    “什么最新发明啊,朕也想看看。”

    李牧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身体一僵,缓缓转回身,看到面沉似水的李世民,他身后跟着高公公,再往后看,一队玄甲禁军,虽隔着有些距离,但是看上去仍令人心悸。

    众人赶忙拜倒,李世民来到李牧跟前,怒道:“李牧,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不得到朕的允许,就把太子弄到这荒郊野岭来,你有几个脑袋?胆敢如此放肆!”

    “陛下,臣这是为了给太子授课呀。这是臣与孔祭酒商量好的事情,怎么,孔祭酒没有向您请示吗?这个老孔,真是老糊涂了!”

    “呵,把责任推给了孔颖达。”李世民早有准备,一伸手,高公公赶紧递上一个折叠好的纸条儿,李世民把纸条丢给李牧,上面正是孔颖达的字迹。

    李牧不禁恼怒,没想到老孔还有这一手。

    这时孔颖达也听到了声音从马车上下来,看到李世民,仿佛看到了救星一样,赶忙拜倒:“陛下,您看到臣的字条了么?李牧这厮胆大妄为,他竟然裹挟太子与崇文馆众学子,他罪责难逃!”

    “他说是为了授课、”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看着李牧,道:“小子,朕给你一个机会,你若是能教出点正经东西,朕便当你是在授课,否则你裹挟太子,罪责难逃,朕非得罚你不可。”

    “臣当然是在授课,臣要教太子一套演兵之法。”李牧硬着头皮说道,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慌得一批了。他今日带李承乾出来,其实主要是因为他要来看看这座山谷,顺带着试验一下诸葛弩的威力,同时也是可怜李承乾总在东宫憋着,带他出来放放风,顺带把他闲着没事刻的一套军棋送给他。

    李牧所说的‘演兵之法’,说的就是军棋。当然棋子略有改动,没了司令、军长、师长这些现代化的称呼,取而代之的是大将军,将军,郎将,校尉,队正,伙长,什长等更容易理解的称呼。炸弹和地雷也改了,改成‘天火’和‘陷坑’,作用是一致的。

    李牧自己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演兵之法,但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少年人来说,会觉得好玩是一定的。如今李世民问起来,李牧只好把军棋拿出来交差,没想到效果非凡,这套军棋不但吸引了李承乾等崇文馆学子的注意力,就连李世民也陷入其中,玩得不亦乐乎。有他在玩儿,其他孩子只能眼巴巴看着,李牧都有点瞧不过眼了,无奈小声提醒道:“陛下,差不多了,这是给太子准备的,用来学习演兵的,不是玩具呀。”

    “确实有趣。”李世民有些意犹未尽地把棋子放下,道:“此物虽不能透彻战场变幻,但对于初学来说,却是难得的好东西。尤其是‘暗棋’玩法,深合排兵布阵的精要,妙啊!李牧,你没带过兵,是如何想到的?”

    李牧轻咳了一声,谦虚道:“陛下,臣不过是通读了几遍孙膑兵法而已,还很粗糙,待有空的时候,臣再研究。”

    “已经很好了。”李世民摩挲着棋子,实在是没忍住,道:“你也刻一副送给朕,朕闲暇无事,也来研究研究,也许能让你这套棋更进一步也未可知。”

    李牧还能说什么,只好答应下来。李世民又玩了一把,暗棋把李牧杀得片甲不留,才满意地丢下棋子,让给李承乾和他的同学们。

    “这便是诸葛弩?”李世民早就注意到了李牧手里的弩箭,伸手接了过来,仔细查看。他戎马一生,几乎每一种军械都见过,但这诸葛弩,他却是头一次见到实物。构造之精细,令其叹为观止。

    “真能做到十连射?”

    “陛下不妨试试。”

    李世民点点头,左右看了一下,选中一棵不粗不细的小树,距离约莫五十步,伸直手臂对准了,问道:“扣动这个机括?”

    “对,这个东西叫做扳机。”李牧在旁边介绍道:“这里中间的缺口,臣称之为准星,陛下想射哪个目标,把这个缺口对准就行了。五十步的距离,几乎不用调整。”

    “如此神奇么?”李世民有些怀疑,但还是按照李牧所说去做,对准了缺口,扣动了扳机。

    咻!

    劲风疾矢!李世民吓了一跳,再看小树,铁箭已经刺入树干,若是一个人,必然已经是不活了。

    “威力这般大!”

    “陛下,连射。”

    李世民点点头,连续扣动扳机,弩箭一支接着一支,机括反震的力道,让他的手臂肌肉有些酸疼。坚持着把十箭射完,李世民的胳膊耷拉了下来,倒吸了口冷气,道:“这弩,反震的力道竟然这样大!”

    “陛下觉得威力如何?”

    李世民看向已经被射得千疮百孔的小树,赞叹道:“威力惊人,实乃利器!”

第424章 用人不疑() 
称赞过后,李世民也道出了其中的不足:“这弩箭虽威力惊人,却不是寻常士卒都可以使用的。每射一箭,反震的力道都不小,十箭连射,就连朕也受不住,握不得刀,杀不得敌了。若在两军阵前,岂不是十箭射完,沦为鱼肉?”

    “陛下所虑极是。”李牧把弩拿起来,展示给李世民看,道:“这架弩,是臣研究了诸葛弩的记载之后,按比例还原的,基本已经可以达到其记载的‘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