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义德饭庄上半年净利润收益76万元。
至教学楼竣工,去除大的项目与工资和日常开销,和义德集团账面上资金数额为339万元。
这与江海宁财务管理报表的数目相差不大。江海宁点了点头。“许正扬,近来生产压力大吗?”
“那是相当的大!尤其是来自你爸的压力。”
“你说的是我爸催促回延城开发区建厂的事吧!”
“正是!海宁,我琢磨了,现在集团公司用于延城建厂的首期投入资金是没有问题的,具体操作尚需明确。我们在隶属于市西区经管会管辖范围内撤走资金,用于别处建厂,是不是先与有关部门打好招呼才行啊!”
许正扬认为,在某一个地方经营企业,必须与当地的上级部门的关系处理好,否则,一些事上将比较难办。
“这个好办,我给我爸如实反映咱们这里的情况,让我爸跟县里领导反映,想办法解决。建厂后,产品结构及人事安排,许正扬,你想过了吗?”
“当前,格瑞德与远大相安无事。咱们公司采取了‘常规产品战略防御’和‘新型产品主动进攻’的战术,将一些常规模具用户的订单让与远大,同时把技术含量高、利润空间大的热流道模具用户的订单尽全力收入囊中。等延城的分厂建成之后,利用价格优势,再把常规模具市场夺回来,达到回师平津,将远大聚而歼之的战略意图。”
“嚯,许正扬,你也够狠的啊,远大怎么着你了,这么痛下杀手!”江海宁对许正扬大转折、大迂回的战略战术很是惊叹。
“商场如战场,历来如此!但远大并不是我们手中的玩偶,诸伟腾老谋深算,不可等闲视之。只有把对方想象地十分强大,才可以让自己打有备之仗,遇强则强。”
无论做任何事,许正扬都会把假想的困难一个一个摆出来,做最充足的准备。
江海宁又问,“许正扬,那延城建厂注册用啥名号啊?”
“用格瑞德延城分公司的名称不行吗?因为分公司的业务与津城格瑞德的业务是承上启下的关系,用分公司的名号是顺理成章的事。”许正扬认为用格瑞德分公司的名称是比较妥当的。
江海宁摆摆手。“许正扬,这你就是外行了吧!就咱们和义德集团的架构来看,格瑞德应该是和义德集团的子公司,将延城分公司的名字定为子公司的分公司,隶属关系上比较混乱,并且按照财务独立核算的原则,这样归属,不利于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
“哎哟,还是科班出身的江总知识面渊博啊!恕在下许正扬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啦!”许正扬冲着江海宁拱手作揖。
“行了许正扬,关于企业方面的事,你实际管理经验可谓丰富,但理论方面的学文有待于提高哈!延城和义德子公司组织架构及人事安排如何,愿闻其详!”
“江总是集团公司的一把手,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你让谁干啥就干啥!”许正扬一个太极推手,把江海宁的问题挡了回去。
“许正扬,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滑头了。要是换做第二个人,我非得收拾收拾他不可!就别跟我绕圈子了,我知道你已经有了打算,唯恐与我的想法不一样,想方设法地探听我的心声,之后再加以比较,视我的表现来迎合我,是不是啊,许正扬,你这点儿小把戏还过得了我的眼,快说!”江海宁假装嗔怒地瞪起了眼。
这个江海宁,真是软硬不吃。“我说,我投降!”许正扬举起了双手。
“行了,许正扬,别出洋相了。真的,许正扬,在回老家办厂的事儿上,人事安排的确让我比较头疼。在这里,你是我最亲近的人,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江海宁拉着许正扬的手说。
打一巴掌,再给个蜜枣吃,这就是江海宁高明所在。
“要是你回去兼一把手,依你江海宁的性格,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爸在县里身兼要职,女儿再回来开公司,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利用职权谋私利的嫌疑的。同理,我也不能担任这个角色。乡里乡亲的,裙带关系难缠啊!只有让一个跟延城毫无关系的人来担当,我们只能做幕后主持。”许正扬分析道。
第七十二章 任用考虑需周全()
“和我想的基本一致。那你的人选是谁呢?”江海宁直盯着许正扬。“是谁给你醍醐灌顶,又是谁给你启发制定了如此高深的战略意图的呢?”
“张晓波?你说的是张晓波!”许正扬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对,就是张晓波!许正扬,你不觉得张晓波具有担任子公司领导的能力吗?”
“可她只是个刚满20岁的女孩子啊!”许正扬觉得江海宁的决定有些不太实际。
“嗯?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江海宁创建和义德,谁说女子不如男!”江海宁竟然把自己也抬出来了。
“是啊,谁说女子不如男,可谁又说女人离开了男人就能独闯天下呢!”许正扬反驳道。
“许正扬,别扯得那么远好不好,我说张晓波呢,又没说咱俩个。我江海宁离不开你许正扬行了吧,切!这个也吃味儿!”江海宁瞟了许正扬一眼。
“这个还差不多。不过张晓波这小姑娘的头脑比张晓峰还要聪明,就是学历低一点,如果不是中途辍学,也是个大学生的苗子。哎?江海宁,张晓波在处理一些事的习惯与方式上,和你江海宁有许多相似之处哩!不过,请不要感情用事,管理企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许正扬知道江海宁很欣赏张晓波,但总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吧!
“许正扬,我让张晓波担任延城和义德子公司总经理是有原因的。第一,掩人耳目的同时又令人耳目一新。你我及你的许氏家族的任何一个人担任子公司总经理的角色,都会带来管理上的诸多不便。我们不能自己创造滋生腐败的土壤,如靠关系进入公司,靠关系谋得职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让一个与延城人毫不认识的年轻人,尤其是年纪轻轻的女孩子担任此职务,更会让人对我们的企业产生新奇,模具企业在老家当地就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而一个女生来领导这个企业,将更会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第二,女人担任一把手,在有些事上,比你们男人在处理问题上有许多便捷之处。如与人交际,你们男人除了喝酒、玩乐、送礼之外,还有什么手段呢?而女人说话的本领天生就比你们男人强,容易唤起人的亲情与同情之感。张晓波在这方面是刚柔相济,拿捏的比较准的。”
“第三,张晓波之所以能说出让你许正扬眼前一亮的见解,足以说明她在某些事儿的预见性上有过人之处。第四,这对张晓波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和提升的机会。”
江海宁进一步详细地阐述了她任用张晓波的原因。
“海宁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有一点加以补充,那就是张晓波在领会和执行公司决策方面是比较全面和坚定的。另外,她对和义德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大的框架下,尚需你我的幕后主持。”
“许正扬,你算说到点子上了。让张晓波担当子公司总经理,可以让公司在一些事的处理上有一个很好的缓冲,为董事会做出正确的决策赢得时间。”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正视,那就是操作这件事的公开透明程度。我认为,在确定延城和义德子公司总经理的人选上,应进行严格的考核,以此证明张晓波的能力。”许正扬在选拔人才方面仍然比较慎重。
纵观整个和义德集团的发展史,公司虽经历多次波折而不败,许正扬和江海宁内在的性格的互补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许正扬打小就品尝了世间冷暖,少年老成,考虑事情比较理性,往往时刻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且具有坚定的执行力。
而江海宁生长于条件优越的干部家庭,接受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教育较为深厚,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对人的驾驭感。这种性格也就决定了,江海宁适合于担任董事长的角色,凡事出奇招,大事做决定。
由许正扬担任总经理的职位,只要是董事会决定了的事,他就会排除万难地去执行,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而现在有些企业一个人又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大权汇聚一身的集权制,往往会形成独裁管理,从长远看,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
第七十三章 具体细节详考虑()
“许正扬,延城子公司的首期投入你认为该为多少,人员具体如何配置啊!”
“根据集团公司现有财力,在不影响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首期投入150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机构设置可以设总经理副总经理各一人,下设生产科、技术设备科、后勤保障科,主管各一人,科员数量可视工作量大小而定,生产一线员工主力可从格瑞德抽调精英若干,普通员工可在当地招募,技校生毕业后可根据就近就业的原则,充实于各部。”许正扬规划出了子公司的建制雏形。
“总经理由张晓波担任,副总经理由许志清担任。我看许志清对张晓波是俯首听耳的,张晓波也能拿得住许志清,不会出什么事的。另外,让许志清兼管生产。技术设备科和后勤保障科主管,许正扬,你认为谁担任比较合适呢?”
“按说这两个部门一开始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也是相当重要的。须委派得力干将前往,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局。”
“在外部关系沟通协调上,许正扬,你你认为谁能胜任啊!”江海宁把格瑞德的高层考虑了一个遍,也没有确定下来。
“李凯和徐瑞娟家在延城,按说有其便利条件。但二人是新型模具的设计开发主力,津城格瑞德离不了他们。据我所知,车间一班长辛利和三班长戈芷辉家是禹王市的,离延城不远,应该是不错的人选。”
“二人关系咋样,合作能力如何?”江海宁又问道。
许正扬知道,江海宁是比较重视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协调的。他们如果配合地比较默契,就省却了公司高层的许多不必要的精力牵扯。
“海宁,我就知道你比较关心这个,据项云说,辛利和戈芷辉正在处对象。只要抓住了其中的关键人物,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我在公司的时间比较少,车间的一些员工的性格脾气不是很了解。许正扬你一定要好好考察一下。我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毕业了,学习任务很重。这期间正是延城子公司筹建的关键时刻,许正扬,你必须亲自回延城,帮助主管人员操持这些事儿。格瑞德这边可以把工作分下去,时刻保持沟通,确保总部工作不出纰漏,子公司的筹建顺利进行。”
江海宁再三叮嘱许正扬。“许正扬,这段时间你就受累了!”
“海宁,你上学这几年,正是集团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也生就了一个受累的命。行了,毕业后,你就坐地收钱,坐享其成吧!”许正扬不住地诉苦。
“许正扬,我都快把终身托付给你了,你还这么你我分的这么清楚啊!”江海宁站起身来,搂住了许正扬的脖子,亲热地说道。
“行了,江海宁,注意形象。要是别人看见了,成何体统啊!”
“切!许正扬,在我屋里,谁看见啊!哎,许正扬,你说有的人吧,人家往他嘴里抹蜜,他却咬人家的手指头。什么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来着?”江海宁把许正扬的脑袋扳到面前。
“江海宁,你这话真够损的。那好,我就认识一下你这个好人的心!”许正扬双手伸到江海宁的胳膊窝里,轻轻地搔着。
江海宁痒痒地乐个不停。
格瑞德公司机加车间一班班长辛利是一位24岁的小伙子,浓眉大眼,血气方刚。四年之前,家在禹王市十三旺铺高中毕业的辛利,经津城龙芝村远房表姨夫介绍,进入龙芝村村办机械加工厂,成了一名车床操作工。后来厂子倒闭,和义德承包了该企业,辛利凭高超的操作技能和肯于吃苦、不怕受累的敬业精神,被许正扬相中,在车床班担任班长至今。
1996年春节前夕,格瑞德公司由于业务量进一步加大,许正扬在市西区人才市场招收了几个数控机床操作专业的年轻人,戈芷辉就是其中之一。戈芷辉毕业于禹王市技工学校,因本市干机械加工的企业都不怎么景气,毅然辞去了分配于市机械厂的工作,来津城打工,竟被格瑞德选中。同是老乡的辛利和戈芷辉,通过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断交往,相互倾心爱慕,慢慢地确定了恋爱关系。
第七十四章 初步选定管理层()
戈芷辉工作仔细认真,数控操作基本功扎实,一开始,许正扬安排她操作数控车床,因在完成“国美一批”外协任务中表现出色,公司将戈芷辉调到铣床班操作数控铣床。后来,戈芷辉独立完成了“国美二批”及“光纤缠绕机”的关键部件,又因工作成绩突出,升任为铣床班班长。
此次和义德挥师南下,意欲在延城开发区建立格瑞德分公司,技术设备科与后勤保障科主管的职位,许正扬想到了辛利与戈芷辉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根据二人平常的表现和家在禹王市的便利条件,许正扬认为这两个人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许正扬跟辛利、戈芷辉私下里沟通了一下。辛立说戈芷辉比他小一岁,而且他们已经订了婚,打算明年结婚。在津城安家需要买房,家中条件又不太好,正为这件事发愁。
许正扬高兴地拍了一下手掌。“正好啊,延城离你两个人的老家不太远,并且县城的房价不高,你俩在公司里好好工作,买房应该不成问题。”
辛利和戈芷辉连连摆手。“许总,我们操作机床干活还可以,从事管理岗位,恐怕能力不行啊!”
“技术设备科与后勤保障科的工作需要会操作并懂机床性能与构造,平常床子出了问题,你们自己都能修好,干这个活还不是小菜一碟啊!再有,子公司的工作,一开始我会协助你俩个,没必要担心。不过,为显示公平合理,公司需要进行公开的选拔考试,不要紧张,回去多看看本岗位业务方面的书,把平时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就足够了,但愿你们能够不负重托!另外,这事尽量不要让别人知道。”许正扬给辛利与戈芷辉打气。
“我们明白许总的意思。行,要不我们就试试!”辛利和戈芷辉去了。
在与许正扬沟通了筹建延城子公司诸多事宜的当天晚上,江海宁就让张晓波开着公司的那辆桑塔纳,在津河边上的凤都酒楼门前停下。
“哟,江大姐,今晚咱要宴请谁啊,扬哥咋没来!”张晓波问江海宁。
“哦,每次吃饭我都得叫着你扬哥啊,切!”江海宁和张晓波下了车,把车门锁好。
“那好,你们家的事儿我就不问了。真的,江大姐,今晚有什么贵宾啊?”
“晓波,你这个嘴现在可了不得了。再说,没什么贵宾,我就不能跟你吃顿饭了!今晚我有事要跟你谈!”
江海宁和张晓波二人上了楼,江海宁让张晓波点了几个爱吃的菜,要了一瓶哇哈哈饮料和一瓶豪门啤酒。
“给,晓波,哇哈哈是你的,豪门是我的。”
江海宁把哇哈哈放到张晓波面前。张晓波把饮料和啤酒打开,倒上。
“晓波,有个事情我和许正扬没跟你们说,你们可能还不知道。”
“嘛事儿啊,江大姐!”张晓波有些纳闷地问道。
“咱们和义德打算在外地开公司。”江海宁端起酒杯,“喝,晓波!”
“啊?在外地开公司?”张晓波睁大了她那双美丽的杏眼,端着饮料,停在那里。“在哪儿啊?”
“好!晓波,我以为我一跟你说这件事情,你会说咱和义德为啥开公司之类的话,而你直接问在什么地方,说明你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江海宁很善于察言观色,并根据反应揣摸人的心理。
“因为异地办厂的事,在现代的企业里已经较为常见,根据现在咱们集团公司的实力,再建个厂子是绰绰有余的。”
张晓波把杯子跟江海宁的酒杯轻轻地碰了一下,“姐,我敬你!”
“谢谢!”江海宁和张晓波喝了一大口。
“行,晓波,对咱和义德集团了解地挺透彻嘛,办事肯定儿有料理!”
江海宁拿起筷子,“晓波,夹菜,吃你喜欢的东坡肘子。”
“谢谢。江大姐,快说在哪儿啊!”
“在许志清的老家延城县城的开发区。”江海宁夹了一个葱拌海参。
第七十五章 年少有为张晓波()
“哟,姐,你直接说在你老家不得了吗,扯上许志清干嘛!”
“因为啊,我说的这个事儿与许志清有关系。”江海宁把东坡肘子端到张晓波脸前。“爱吃就多吃点,没别人,就咱姐妹俩,还拿捏着。”
“行,姐,我够得着。不过姐,你又把我弄糊涂了,我和许志清与在延城开厂子有啥关系啊!”张晓波细细地品着东坡肘子。
“开厂子那得有人管理啊!哎,晓波,你觉得谁最合适当这个延城和义德子公司的总经理啊!”江海宁试探性地问张晓波。
“哦!这个厂子感情是集团的子公司哈!要说这个总经理嘛,你和许总最合适,但那又是不可能的。你们要掌整个集团公司的舵呢!云姐、蔺佑项他们技术部的人,干技术的好像又不太合适。王利发王老好像年龄大了一些。我堂哥张晓峰,我看比较合适!对,应该选他!”张晓波端起饮料。“姐,我大点口,你适量。”
“请说明理由!”江海宁把剩下的啤酒一饮而尽。
“我堂哥他与人沟通交流、交际应酬方面都挺拿手的,再就是头脑灵光的很,应变能力也强。”张晓波把饮料也喝干了,接着又倒上。
“他走了之后,津城格瑞德这边销售工作怎么办,和义德饭庄的婚庆公司也得再找当头儿的,不行,影响面太广,张晓峰不能动。晓波,你想不想离你婆婆家近一点儿?”
“嚯——,江大姐,你该不会让我去吧?”张晓波刚刚拿起螃蟹的右手停在了空中。
“就是让你张晓波担任子公司的总经理一职,许志清做你的副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