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何为太极之力,肖逸苦思良久,终不得其法,最后灵光一闪,想起道德经中曾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太极就是所谓的道,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威力。正如五行之道,木生土、土生金,自行流转,没有理由。
五行真气何以威力无穷,正是暗合了道。(。)
第178章 易经洗髓()
求推荐票、月票
…
肖逸抬起左手,忽然按在奔来的白色灵气流上。
但闻肖逸轻哼了一声,庞大的灵气流中,竟分出一股灵气顺着其左臂而上,从肾脉入、肺脉出,五行流转后,途经右腿足三阳脉络到达地面,再次汇入那离去的灵气流中。
在场有识之人一见之下,登时吃了一惊,道:“他要改变灵气流动路径。”冰雀冷艳的面孔上,也露出一丝惊愕。
肖逸推测,门内定然还有一处封印,与此石门上的太极轮盘相对应,共同驱使着这两道灵气,形成一个因循。
破除封印,唯有切断灵气流动。但是这两道灵气太过浑厚,根本非人力所能阻断。思索良久之后,唯有兵行险招,以自身为引道,使灵气绕开太极轮盘,这样石门自然就可以打开。
此等思路虽然可行,但是让如此庞大的灵气流经过自身经脉,即使不被灵气撑爆经脉而死,也极有可能使经脉大损,致终身残废。肖逸此法,等同自杀无异。
众人皆道:“此子疯了不成?”自问经不起此等灵气冲击,也无此胆量尝试。不过,即便他人有此胆量,没有五行之道也是枉然。
五行调阴阳,阴阳和太极。太极轮盘的流转之道与五行流转之道同宗同理,肖逸就是利用此点,想将自身作为门心,让灵气流绕开石门。但是灵气流太过强大,只有循序渐进,慢慢增量。
青白二气原本相等,此时白色灵气被肖逸摄走少量,太极之内登时难以平衡,开始波动。
太极图案发出耀眼光芒,石门亦轰隆隆巨响。仿佛要炸裂开来。众人见状,忙向后退开数步,心想:“若是石门炸裂也不失为破解之法。”众人只想着破门,无人关心肖逸在破门之后是否能够幸免。
肖逸早料到此节。神情笃定,忙将右手伸出,又按在青色灵气流上。如法炮制,心神引导之下,一股青色气流经五行循环之后。进入左腿足三阴脉络,汇入地下,再由石门而上,与青色气流聚合而去。
被肖逸摄取的二气相等,太极图案登时稳定下来。众人见方法奏效,都是脸上一喜。与众人不同,妖王冰雀却面显惊愕之色,因为她发现,阴阳二气经肖逸身体流出后,竟弱了几分。
五行循环。生生不息。一部分阴阳二气在不知不觉间已被肖逸吸收入体内,转化为自身真气。只因灵气流过于庞大,这才不及全部转化,白白流失出去。
如此这般,肖逸不断增加摄入的灵气量,不到半个时辰,已有过半的灵气流改道,从其身上经过。
但是此后,肖逸增摄的速度开始减慢。众人皆知,人体经脉承受力有限。肖逸遇到了瓶颈。此时,肖逸是破解封印的唯一希望,众人显出了极大耐心,静静相候。呼吸可闻。
肖逸紧闭双目,神情笃定,但是脸上肌肉时不时地抖动一下,可见其体内之痛苦。
他体内经脉容量早已到达了极限,尤其是手足经脉之内,一半至阳。灼热欲焚;一半至阴,森寒将裂。其中痛处,委实非常人所能抵御。他也只有遁入天人之境,抱元守一,将诸痛排之于脑外,不管不理。
不过所幸,在五行真气快速流转之时,经脉伤势亦在急速恢复。其经脉裂了再生、断了再续,不断修复,生生不息。而且,经脉新生之后,其承受能力便增加三分。肖逸待其稳固后,便再摄入部分灵气。
留在石门上的灵气流越来越少,两个时辰之后,太极图案彻底黯然,再无灵气流入。众人皆上前一步,知道石门即将打开。
肖逸忽然大喝一声,双臂微抬,青白二气竟然从石门上脱出,在空中形成气带。气河荡漾,蔚为壮观。诸派弟子何曾见过此等异景,啧啧称奇。
这时,石门咯吱一声,终于向内打开。
众人心中一惊,忙全神戒备,唯恐门后出现什么凶恶的妖兽。然而,一切风平浪静,并未发现异状。在众人透过耀眼的气带,看向石门之后时,却被眼前的景色惊的呆了,感到难以置信。
但见门后光亮如白昼,视野十分开阔,好似回到洞外一般。迎面是一个大广场,之后是一座形似道观的庞大宅院,正是雍州惯用的房屋模式。
众人小心翼翼地从肖逸身边经过,唯恐被灵气流损伤。过门后,才发现广场中央绘着一个更大的太极图案,图案中心处端坐着一名道者。两股灵气正是汇入其身下太极,再奔流而出,与肖逸身体形成一个循环。
那道者须发洁白如雪,神情淡定,双目低垂,一掌竖于胸前,好似正在诵着经文。
众人皆感大惊,心中忐忑,不敢再进一步。忽然不知谁惊叫了一声:“玄悟真人?”众人更惊,无不感到心惊肉跳,心道:“难道玄悟还活着?”
那道者不动,众人也人敢动。如若玄悟真人果真还活着,今日之事只怕难以善了。已有人打起了退堂鼓。
忽然间,道者的长须飘动了一下,众人大惊失色,皆向后退了一步,惊恐之极。
此时,却听一人冷笑道:“一具死尸而已,竟吓成这样?”一个火红身影飞入场中,举掌一挥。一股劲风打出,正中那道者。
众人见状,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唯恐惹怒了那道者。然而劲风过处,道者突然化为灰烬,飘散开来,连衣物也未留下。众人怔了一怔,总算放下心来。
但见广场上的太极图案忽然从正中破裂,青白二气没了去处,顺着地面四散开来。至此,再无灵气流向肖逸,待肖逸将最后一丝灵气送出体外后,这太极封印才算彻底破了。
肖逸微微喘了口气,内审体内状况,竟大感惊喜。此次破解封印虽然受尽了苦痛,但是收获也颇丰。但觉体内经脉宽广通透,顺畅无比,真气流转速度比之先前快了十倍不止。
然而,他不曾想到的是,误打误撞之下,竟然易经洗髓,为日后修炼扫平了诸多障碍。(。)
第179章 冷漠()
求推荐票、月票
……
下丹田乃藏精之府,常人修炼,无论多么浑厚的真气,皆可轻松存于其中,无须多虑。
肖逸修炼之道与人不同,他的所有真气皆在经脉之中,时刻流转不息。经脉通道毕竟有限,此时他道力尚浅,还未感受到经脉阻塞的瓶颈,也从未想过会有这等情形出现。
可是经过今日之洗礼,诸身经脉得以蜕变新生。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命运使然,肖逸竟在无意间突破了此瓶颈。
他未想如此长远,对于现下真气更为流畅,已然欣喜不已。刚要跟着众人进门时,忽觉头脑一阵眩晕,才知心神消耗过度。他也无心探宝,就在门边坐倒,闭目养神。
此时,众人已大多站在广场上。抬头仰望,但见高高的洞顶之上镶嵌着无数夜明珠,多如繁星,如梦似幻。
广场之外的洞壁上,长满了绿色藤蔓,清新沁人,完全消除了生在洞府中的压抑之感。众人心中惊叹,方知仙家洞府,的确不同凡响。
然而,众人从广场上走过,却谁也未提刚才那道者之事,似乎忘记了一般。
道家弟子行在后面,铭轩悄悄地问道:“铭浩师兄,那道者可是玄悟师祖吗?”
铭浩道:“离山前,我已看过师祖画像,应是师祖不假。”
铭轩张大了嘴,半晌道:“那师祖法身,就让他们这样破坏了?”
铭浩道:“破坏了又能怎样,难道你和冰主拼命吗?”
铭轩一愣,无言以对,支吾道:“可是可是我们此行不就是要取回师祖法身吗?”
铭浩道:“他们一个个装傻充愣,摆明了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也最好低调一下,保命要紧。若有机缘,我们能抢到一些师祖的遗物,也算尽心了。”
铭轩顿了一下。总觉得事情不应该这样做,但又不知应该怎么做。再看静灵和铭成二人神情淡然,丝毫不以为然,更感费解。
但见名家之人已进了宅院大门。铭浩道:“我们快走。”铭轩摇了摇头,忙小跑跟上。
就在此时,一声痛喝声自后传来。众人本来就神经紧绷,闻声登时大惊,忙循声来看。那行在最前的名家诸人也停了下来。阻足回望。
只见杂家诸人堵在石门口,尸仓手中握剑,剑尖犹在滴血,脸上露出狰狞笑意。在杂家之前,肖逸踉跄而站,后背衣衫上印出大片血迹。
众人一看之下,知杂家卸磨杀驴,皆想到:“杂家定不会让我等轻易离开,需小心提防才是。”戒心更甚。
妖家诸人与铭浩等人离的不远,万天蛟忽道:“道家弟子被害。你们不管吗?”
铭轩已伸手抓住背后剑柄,准备出鞘。铭浩却按住其手,凌然正气道:“肖逸戕害同门,已被逐出崇真教。目前,我教也正在通缉他。此子伏诛,我还要感谢杂家才是。”
众人闻言,为之一愣,而后神情各异。万天蛟冷笑道:“好个道家。”双手抱胸,觑眼相看。
名家以公孙辩为首,无不面露讥笑。幸灾乐祸。
阴阳家邹宇虽对肖逸有所好感,但见众人模样,他也叹了一声,没有出声。
铭轩惊骇地张大了嘴。半天才反驳道:“肖逸何时被”话未说话,但见后背一紧,被人封了穴道。听静灵冷声道:“看着就是,不可多事。”
尸仓见无人上前阻拦,心中大喜,对肖逸道:“小子。今日你是插翅也难飞,还是乖乖受死吧。”
肖逸怒视着尸仓,不觉又退了一步。刚才他养神之时,一时大意,被尸仓自后刺了一剑。
所幸五行真气及时护佑,抵住对方剑气,刺之不深,未伤及心脏。对他来说,伤势并不严重,可是正如尸仓所说,在杂家围堵之下,他手无寸铁,确实插翅也难飞。
他扭过头来,挨个看向众人。待看到众人脸上那种漠然冷笑的神情时,心中竟没来由地一痛,一股悲苦涌上心头。
这等眼神在他记忆中,是何其熟悉。过去本已遗忘的场景一幕幕涌上心头。
还记得,第一次离开大山,到达山中小村讨饭时,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是怎样被世人愚弄取乐,被同龄孩童殴打嘲笑。那眼神和现在差相仿佛。
随着一天天长大,他懂得如何为村中大爷大娘干活,知道如何在孩提打闹中保护自己,才逐渐得到村中人的欢喜。但是他知道,那仅是欢喜而已,旁人看儿女的眼神和看他的眼神,截然不同。
十年的孩提时代,就是村外山洞中度过。饥寒交迫中,已不奢望有人能用真心真意的眼神看他,他只求一顿饱饭而已。
村中曾经愚弄他的百姓成了衣食父母,成了他最依赖的人。岁月的消磨中,父亲临终时的谆谆教诲已然淡忘。一切该忘的,不该忘的,全然忘了。他整日无思无想,就准备做个乞儿浪荡度日。
静姝的出现,让他忽然感受到与人相处的快乐。最让他难忘的是,静姝的眼神,清澈、无邪,没有丝毫嫌弃他的意思。
想到此处,内心猛地一跳,他终于明白了,为何会如此思念这样一个相处时日并不多的女子。
尤其是到了崇真之后,他的境遇并未改观,除了胖厨师之外,别人看他的眼光依旧冷漠、嘲讽。胖厨师虽对他关爱有加,但是他在胖厨师眼中看到的是出世的淡然,而非情感。所以,他愈发思念静姝。
俗话说,人之将死,必思今生之前因后果。肖逸从众人脸上逐个扫过时,面露凄楚之色,思绪翻飞,将过往的种种都过了一遍。最后,他想到了南宫逍礼和申亦柔二人,心中终于感到一丝温暖。
细想自己这一生,竟然只有这三人值得回忆,当真可悲可笑。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幻境中,终于忆起父亲的教诲。可是“活人真难啊”,他禁不住一声长叹。
那尸仓见肖逸神态数变,也不管他在想些什么,冷笑道:“小子,要怪就怪你懂的太多了吧。受死吧!”飞剑祭起,向肖逸刺来。(。)
第180章 玄悟手记()
求推荐票、月票
……
肖逸见长剑飞来,忽然畅然一笑,眼神变得犀利,心道:“这等招式也想杀我,太也小看我肖逸了。”当下拔剑出鞘,便要反击。
可就在这时,那长剑突然停在半空中,动也不动。肖逸一愣,那尸仓也是一愣。仔细一看,才发现长剑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寒冰,凝在半空。
“尸仓,做事不要太绝!”冰雀寒着脸,走到二人中间。伸手一碰,尸仓佩剑即碎成齑粉。
这柄佩剑虽非仙剑神器,但也跟随尸仓多年,炼化已久,非凡铁所能比。众人见了这等手段,尽皆骇然。
佩剑碎裂,尸仓登感到心神如受重击,脸色大变,后退了一步。
冰雀怒视尸仓一眼,走到肖逸身前,伸手给他一枚丹药,道:“这药可助你尽快恢复伤势,吃了吧。”
肖逸一见丹药,即想起尸仓所给的九转大还丹,下意识地就想拒绝,但是碰到对方那清朗的眼神时,突然一怔,便接了过来,张口吞入腹中,道:“多谢了。”
丹药刚入腹中,就觉一阵温热之感传开,药效之快,与那九转大还丹也不差几分。
冰雀却莞尔一笑,道:“是本王该说声抱歉,没为你护好法。”
肖逸感到一阵温暖,道:“冰主并没有为小子护法的职责,是小子僭越了。”
尸仓见杀肖逸不成,又毁了佩剑,心中大怒,却也无可奈何,但见诸派之人已入门而去,怒哼一声,道:“我们走!”也不管门主吕尚,当先急走。
吕尚眼神中转过一丝怒色。刚要自后跟上,冰雀却喝道:“等一下!”
尸仓微怒道:“冰主,我杂家平白引你到洞中来,你还要作甚?”
冰雀轻笑道:“引我到洞中来的。是道家弟子,可并非你杂家啊。”说话口气,与尸仓在蝙蝠窟下爽约时一般无二。
尸仓怒哼了一声,没有答话。吕尚刚想打个圆场,却见冰雀伸手一招。将他和尸仓挂在腰间的百宝囊摄了过去。
二人大惊,忙动手来抢。可眼前晶光一闪,已结出一面冰墙,挡在身前,只听冰雀道:“此地之下有用不竭的阴阳灵气,你们不是我对手。”
二人一愣,想起封锁石门的阴阳二气,知其所言不假,便不敢再攻。
冰雀道:“本王要去办一件要事,可能会用到你们私藏的一些法宝。等我回来。自会还你们。”
二人面面相觑,这可是他们半生的积蓄,要外借于人,如何舍得。
冰雀又道:“放心,本王不会白用你们的法宝。”说着,已将二人的百宝囊挂在自己腰间。火红披风之下,挂着两个黑色袋子,颇有些不伦不类。
二人纵有万般不愿,可在妖王威严之下,又能如何。尸仓道:“我们走吧。莫让他们把里面宝物抢完了。”心想此行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唯有在前方宅院中尽量挽回损失。
转眼之间,广场上就只剩下冰雀和肖逸二人。肖逸见众人都进了宅院,便道:“冰主。你不赶快进去,只怕所有宝物都被他们抢完了。”
冰雀不屑道:“我可不是为了这些俗物而来。”说着,走到广场中央的太极图案前,一掌按在那断裂之处,只听轰隆声响,那太极图案向两侧退开。露出一个大洞来。
肖逸大惊,想不到此间还有玄妙之处。一阵混沌之风从洞中吹出,弥漫开来。感受到混沌灵气的气息,肖逸竟觉得十分亲切。凡接近他的混沌灵气,呼吸之间全被五行真气吸入体内。
冰雀回头看着他,道:“我欲到洞中一探,你自己保重。不过,我劝你还是和其他门派一道离开,洞外的埋伏可不是你一人所能应付的。”说罢,跳入洞中不见。
肖逸怔了一怔,他本想趁机向冰雀讨回通天剑,但是又想冰雀既然抢了袋子去,定然是有大用。自己此时讨要袋中之物,颇有些不够意思,只好忍住了。与冰雀这一别,不知今生能否再相见,要讨回通天剑可谓遥遥无期。不过,他对身外之物看的甚轻,也未放在心上。
广场上一片寂静,仅剩下自己一人,颇感寂寥。他本欲转身而去,可是听了冰雀之言,又觉还是等候他人一起离开,比较妥当。而且他看清了杂家之人的嘴脸,心知杂家绝不会轻易放他人离开,他虽自身难保,可也决不能眼看着此事发生。当下,也向宅院走去。
门后是一处庭院,院中摆着一座偌大的鼎炉。炉中灰烬尚在,却早已冰冷了。鼎炉后面,是一个敞开的庙堂,其内一应事物皆可从外看得清清楚楚。
但见正中摆着一尊伯阳老祖的神像,地上摆着一个蒲团,两侧空空荡荡,再无他物。
庭院两侧各有五间厢房,门扇已开,已被人翻看过了。庙堂两侧各有一道月门,通向后院。在此,亦能听到后面翻箱倒柜的声音。
肖逸叹息一声,见左手边有一间独立的厢房,便信步走了进去。房中只有一桌、一椅、一书柜而已,书柜上空空如也,也不知是原本就空着,还是被人抢空了。
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想来此间是玄悟真人的书房。道家之人并不像儒家那般经常吟诗作对,书房格局便小了许多,位置也甚偏。
但见书桌上尚敞开着一本手札,打开的一面空白无字,可能是主人欲在其上写字,又因其他事情离开,再未返回,便一直摆在这里。而诸派之人急着抢夺宝物,对这等手札自然不感兴趣。
肖逸走过去,拿起手札,翻开来一看,但见前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扉页上赫然写着“玄悟手记”四字。至此,肖逸终于肯定,此地的确是玄悟羽化洞府了。
他在崇真教多年,常听其他弟子提起玄悟之名,对其事迹已然耳熟能详。但想一代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