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8章 再见静姝()
(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票票吧,冲榜就靠你们了。)
这时,忽觉一人手掌按在身后,一缕纯正的阴属真气由灵台穴缓缓送入。在此关键时刻,有人雪中送炭,肖逸自是幸喜不已。阴属真气虽也经过炼化,但是毕竟非自身所有,与自身真气又有一定差别,须得再经过淬炼,才可与自身真气融为一体。而且,外来真气越是纯正,淬炼越是耗费功夫。于是,肖逸也顾不上去想到底是何人相助,忙按着华阴术功法修炼起来。
这般,一前一后,一送一吸,不觉又是十日。身后之人的阴属真气雄厚无比,绵延不断,直到肖逸体内的混杂真气重新达到平衡,这才停止输送。
肖逸将最后的外来真气炼化收功后,急忙回头寻望,可哪里还有人影。再环顾洞中,那些截教弟子的遗骸也全部不见踪影,唯有几件破袍子凌乱地落在地面上。肖逸先是一惊,不过细细一想,便明白过来。定是因自己吸收阴属灵气,造成洞内产生穴风,将这些上千年的骨骸给吹散了。
肖逸一阵内疚,朝着这些衣物深深一拜。他再仔细找寻一遍,并未见到什么通天剑,于是苦涩一笑,心道:“梦中之言,怎可当真。”只好作罢。
此时洞中温度骤升,再不像过去般阴冷。肖逸左右看看,心道只怕今后再也用不上此地了,于是捡起些石块,将廖无尘刻字之处遮挡了起来,然后匆匆走出石洞。
刚走到洞口,便见一人背立在洞外岩石上,眺望着远方。长发飘飘,月袍曳曳,宛若仙子。肖逸顿时愣在洞口,结结巴巴道:“你,你怎么来了?”
静姝却道:“我不是说过,要叫我师姐的吗?”
肖逸微微一笑,并未答话。
静姝问道:“怎么?突然消失一个多月,不准备解释一下?”
肖逸道:“你早已来了,又何必再问。”他认为先前相助之人必然是静姝无疑,至于静姝为何练有纯阴真气,就不得而知了。
静姝喝问道:“弟子未出师之前,凡事务需禀明师长。你这般无故失踪一个多月,心中可还有我这个师长吗?”
肖逸完全不理会其怒火,笑道:“你又不是我的师父。”
静姝道:“长清师叔不在,我可待他行使师长之职。你如果再这般不知高低,我可要依教规处置于你。”
肖逸依旧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既然行使师长之职,你先教给我吐纳之法如何?完了我有事就向你禀报。”
静姝当即道:“以你现在的情形,不可枉学吐纳之法。”肖逸早料到会被拒绝,可还是有些失望。静姝顿了顿,又道:“再过两个月,是崇真教五年一度的比武论道大会。今日起,你好生研习道法,届时或可推举你参会。”
肖逸道:“比武论道大会?我又不会道术,比什么武去?论道还可说上一二。”
静姝道:“既是比武论道,自然要分比武、论道两部分。随后我会一一说与你明白。这两个月内,你若再敢无故失踪,我绝不袒护。”话罢,身随风动,飘然下山而去。
至始至终,静姝都没有回头。肖逸看着她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树木之间,无奈的摇摇头,心想这种感觉和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不过能够经常见到,该当知足才是。
连续修炼一个半月,待平静下来后,突然感觉又饿又困。回到朝阳峰,先到厨房寻了些干粮,饱吃一顿,然后赶回屋中,倒头即睡。
连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立觉神清气爽,精神百倍,体内的真气也更加平和凝实。封印的纯阳真气未见明显减少,可混杂真气却成倍增长,速度之快令人骇然。
但是,接下来要如何修炼,令肖逸苦恼不已。在阳属灵气如此浓郁的地方,却要寻思如何吸收阴属灵气,这可是愁煞人也。吸收不到阴属灵气,华阴术再无效用,进而也无法再吸收阳属灵气。可以说,修炼将就此停止。
静思了半日,苦无良策。是夜,肖逸来到院中,对着明月端坐。,潜运华阴术,欲吸取月之精华。
月凉如水,清冷的月华落在手背上,瞬间被吸入体内。苏苏的,麻麻的,感觉异常美妙。肖逸心头微动,过去常恨夜之长,尚不知月光令人如此舒服。
肖逸运转华阴术,但觉果然有月华顺着手脚阴脉徐徐进去体内,但是数量少得可怜。他神明默运,将华阴术运转之极致,可是并无多大改观。肖逸心生无奈,不过想道:“奉道法者,逐日抽添,积金实腹。此量虽少,亦胜于无。”也就继续练将下去。
苦练一夜,到月落日出后,又开始打坐,平衡混杂真气。因阳属灵气充裕,不到半个时辰,即功行圆满。运神内视,真气增长微乎其微,不过修真练道贵在坚持,他也知足了。
如此,肖逸晚上修炼,白天又开始重新修习道法。空闲时间,他也到广场上转转,看别人做早、午、晚三课。虽然众弟子都谨言慎行,不透露半句口诀,但是从他们的动作上也能有所参悟。
一日,肖逸正在广场边缘观看时,静姝却从后而来,道:“比武论道大会已然临近,你不去研习道法,在此作甚?”
肖逸回头望去,但觉静姝比上次憔悴了许多,面色有些发黄,便问道:“你可是不舒服?”
静姝柳眉一蹙,怒道:“我问你为何不去研习道法?”
肖逸无奈地笑笑,仍未作答,只是把头偏向他处。
静姝无法,遂道:“长清师叔回山了,你且来见过,补了拜师仪式。”
肖逸一听,登时机灵起来,道:“长清道者回山了?什么时候的事?”可静姝已然走的远了,他只好赶忙从后跟上。
第49章 拜师()
道德殿内,长清道者正襟端坐,受了肖逸三拜,算是补全了拜师之礼。从即日起,肖逸终于成了崇真弟子。
长清道者对于突然多出来的这一弟子,并未有多大反应,不喜不怒。而肖逸竟然也对拜入崇真无甚欢喜,只是感念长清道者收留之恩,由衷地磕了几个头。
殿内尚有数人,皆是长清道者的弟子。这些弟子中有三人头生华发,面露皱纹,看上去倒比长清道者大了几十岁。相互见礼后才知,这些弟子全部专修道法,不懂丝毫道术,再加上无日无夜地研习,衰老速度比普通人还要快些。
礼罢,长清道者屏退左右,对肖逸说道:“我知你修习了一些道术。道术可强身健体,原也不是坏事,但是修习道法最忌一心二用。你既沾惹了道术,在道法修习一途上便会有重重心障。我当年便是一时贪心,修炼了道术,导致筑基之心不稳。等到明白过来时,已然晚了,又白白浪费几十年光阴,才平息了心中贪念,重新筑基。然则,如此耽搁,今生在道法上很难再有精进。是以,我这些年走遍名山大川,体悟自然,想有所突破,可是,哎”
说到此,长清道者说不尽的惆怅,停顿片刻,才道:“其实,道教之精髓在于道法,而非道术。道术不过是盗窃天地威能的小把戏罢了。唯有以心向道,领悟自然,修道养德,感怀天地,才能真正地得道飞升,与天地同寿。”
胖厨师也曾一再强调道法之重要,两人所言如出一辙。肖逸顿时对长清道者有了新的认识。
只听长清道者教导道:“凡人讲究安身立命,身为道家弟子却需终身向道,至死不懈。以你的年龄和资质,若仍对道术和道法两不相舍,莫说有所建树,只怕在崇真立足也是困难。”
肖逸只觉得心中凉飕飕一片,过去的那些愿望都变得如此的渺茫。
长清道者似也知其所想,道:“你也莫要灰心丧气,我听闻你在龙印石壁上刻字留典,道法根基已然不俗,只要你能摆脱追捧道术之念,沉心悟道,成就一个法门真人,也不无可能。”
肖逸微微苦笑,心道:“成为真人,谈何容易?”
长清道者走到门口,拉开了门,道:“论道大会在即,希望你能在此之前有所突破。我要忙于大会事宜,恐无空闲,你有疑问之处就向几位师兄请教吧。”顿了顿,又道:“不过听人家的道,终究是人家的,只有亲身感悟,方是自身的道。”
在肖逸品味其话中深意时,长清道者出门而去。一个名叫吕为道的师兄等在门口,说道:“师父让带师弟道藏经殿取几本经书修习。”便领着肖逸往藏经殿而来。
吕为道三十岁左右年纪,长的身高马大,但是走路时肩晃身摇,一看就是体质不佳。肖逸心下疑惑道:“修炼道术强身健体,活百年不老,修炼道法却要承受凡人的痛苦。同是道家弟子,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吕为道边走边道:“听闻师弟已然学了几年道法,想必精通的很,日后愚兄若有不解之处,说不准还得向师弟请教呢。”肖逸慌忙摆手,连称不敢。
这吕为道也算热心之人,一路上为肖逸讲解了不少长清道者之事。只听他言道,长清道者本是主修道术,突然一次被人点化,就毅然决然放弃道术,一心专修道法。彼时的崇真教,已然是重道术轻道法,只有那些体质不佳,悟性尚可的弟子才会不得已修习道法。长清道者此举,当时确实令不少人费解。但是,没过多久,长清道者就在论道大会上脱颖而出,担起了崇真教布道传教的重任。
神州九大门派明争暗斗自古有之,相互争夺信民,扩张地域。因无知百姓很容易被别教迷惑,所以各教各派不得不培养一些专修论理之人,定期给百姓讲经论法,一边巩固地盘,一边又游说其他的百姓。长清道者讲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各教争斗,尤其是九州论道上,屡屡为崇真教争光。长清道者以道法渊博成名,渐渐赢得了众多弟子尊重。但是,在当前重道术轻道法的大势之下,更多的人还是仰慕那些道术高深之人,所以,多数弟子在见到长清道者时,表里恭敬,心里却不以为然。
肖逸见脚下的道路甚是宽敞,不亚于主道路,但是路石破碎,路基受损严重,甚是颓败。再回顾刚才的道德殿,也是规模庞大,年久失修。从此可推测,道法也曾颇受重视,只是后来没落了。
二人熟络后,肖逸不禁问道:“师兄为何还是俗家本名,没有起道号呢?”
吕为道赧颜道:“唉,道号岂是随便取的。对于资质俱佳的弟子来说,被真人选作弟子,道号自然就有了。可是对于我们这些体质平庸,不适合修炼道术的人,只有在论道大会上夺得前三名的成绩,才能获准赐于道号。”
肖逸奇道:“崇真教还有如此不公之事?”吕为道无奈笑笑,没有应答。肖逸想了想,问道:“除了咱们之外,还有多少专修道法的?”
吕为道道:“那可多了,不算那些声名不显的师伯师叔们,就是各个真人门下,也都有不少研习道法的弟子。在他们看来,专修道法虽然无用,可是修炼道术又必须由道法做支撑,不然连高深的练功口诀都参悟不透,所以必须培养一些道法弟子为道术弟子做注解。”
肖逸不禁为这些道法弟子感到不平,勤勤恳恳一辈子全为他人做垫脚石。停了一会,道:“如果咱们一直拿不到前三名,道号也没有,还算是崇真弟子吗?”
吕为道苦涩道:“四十岁之前若还取不上道号,就只有离开崇真,到道衙中谋差事了。这次论道大会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
肖逸这时才明白了长清道者为何会说在崇真立足也有困难,同时也明白了衙司为何会是那副嘴脸,原来都是些道法未学到家之人,不过口中却道:“在道衙中当差,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吕为道微微摇了摇头,未再说话。
ps:排名落后了,大家投票支持啊,拜托!拜托!
第50章 藏经殿()
藏经殿建在一块向外凸出的巨岩之上,临风伫立,险峻而恢宏。肖逸看过去第一眼,就被其气势所震撼。听吕为道说,建在此处,是为了保证干爽,利于藏书。
藏经殿虽显陈旧,却未有丝毫颓败,反而给人以沧桑古朴之感,令人心生敬畏。
临近门槛,吕为道就脱掉鞋子,放在门外,只穿着袜子迈了进去。肖逸见状,也有学有样。吕为道又从怀中取出几道符来,安顿道:“所有藏书上都施了道术,不可触摸。你若想看哪本经书,我可替你取来。”
肖逸左右望了望,问道:“这里随时都可以来吗?”
吕为道道:“一人一年一次。若是随时都能来,地板都要踏破了,还怎么藏书?我们也是沾了师父的光。藏经殿由师父掌管,我们每个月轮休打扫,三四个月就能来一次。”
但见两侧的书架上琳琅满目,各类道经目不暇接。长清道者屋中那些藏书,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过这些道经多是些浅显易懂的入门道法,其珍贵程度颇有不如。整个大殿纵深十余丈,每个书架上都摆满了书,足见藏书之丰。
吕为道在前带路,一边为肖逸简单介绍,一边观察肖逸反应,见其每过一排书架,只是左右看上两眼,就继续往前走,毫无停步的意思,心中不禁想道:“这位师弟深藏不露,道法修为不俗啊。”便又带着他上了二楼。
二楼不过方圆四五丈,书架不足二十,上面的书目少了许多,不过比起一楼藏书来,明显高深许多,本本堪称经典。
又浏览了几个书架,吕为道见肖逸依旧没有兴趣,不禁怀疑起来。这时,见肖逸走到一本云笈七签之前,心道:“这本经书可是名副其实的道藏,我研读了两年时间,尚不能通解,最后还是在师父的指点之下,才得以参悟。量你小小年纪,能有多大能耐,云笈七签足以让你止步了吧?”不料,肖逸对其视若无睹,又走了开来。吕为道见状,先是一惊,接着心中自笑道:“我还道这个师弟有多深道行,原来是个门外汉。”
越往里走,藏书越经典,吕为道也越肯定肖逸只是来看热闹了,于是口中也不再作介绍。再到后来,也懒得带路,任由肖逸自行观看。
二楼看完之后,肖逸仍然一书未取。吕为道也有心想上三楼,便又带他再上了一层。
三楼只有三丈见方,空空荡荡,不见一个书架,唯有四周墙壁上挂满了拓片。走近一看,竟全是龙印石壁上的道法。这里已经是藏经殿的顶层,此中道法可谓崇真的最深奥道法。吕为道赶紧上前,硬背了几句,以待回去后参悟。待回头再看肖逸,见其飘了两眼,就又转身走开,不禁暗自摇头道:“当真是无知啊!”岂不知肖逸早已背的滚瓜烂熟了。
所谓万法相通,一法精,万法通。肖逸一看书目,也猜出了一个大概,实无精读的兴趣。再者,多数藏书,都是某某经详解,高深有余却新意不足,也难怪肖逸看不上眼。
入宝山而空回,肖逸颇有些失望。正没奈何处,忽见西北角上还立着两个小型书柜。因此处背光,书柜又呈灰黑之色,若非走到近处,倒看不真切。
肖逸走上前去,但见两个书柜并排而立。书柜上方墙壁上,大大地写了一个“禁”字。刚看到这一“禁”字,肖逸就立感血脉贲张,双眼生晕。他心中一惊,忙潜运真气,平息血脉,又默念心经,保持头脑清醒,这才成功摆脱出来。与此同时,两个书柜之上,亦有一股吸力,搅动着体内真气。肖逸暗暗心惊,忙向后退出一步,这才细细打量起两个书柜来。
第一个书柜分上中下三层,每一层又分左中右三格,每一格上又各挂一个标签。但见第一格上挂着一个“道”字,格中并无藏书;第二格上挂着一个“儒”字,里面摞着近十本书,最上面一本赫然是中庸;第三格上挂着“释”字,也摞着近十本书,第一本名为金刚经。第二层格子里都只有两三本书,分别挂着“墨”、“杂”、“阴阳”等字。第三层格子又依次挂着“名”、“妖”、“鬼”三字,“名”、“妖”二格各盛放一本,“鬼”字格却空空如也,一本也欠奉。
肖逸想起林月河、玉临风等人来,心道:“难道这就是九州的九大门派?果然是大道殊途,五花八门,所在多有,道家之法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再看向第二个书柜。
这一书柜只分了上中下三层,但是除了中层摆着一枚木牍外,再无他物。肖逸又忍不住向前一步,忍受着书柜传来的压力,终于看清木牍上的文字“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
区区十二个字,顿时令肖逸思绪飞转起来。修真炼道,无非是想长命百岁,得道成仙。道家讲究顺应自然,无为行之。可这句话却道“顺成人逆成仙”,与道家宗旨全然相反。而且不论道家还是其他门派,都是以修炼阳属真气为主,又哪来的“阴阳颠倒颠”?
既然这片木牍被郑而重之地存放在此处,那么这句经言就不会是无稽之谈。肖逸满腹疑云,正想的入神,突觉后背被人拉了一把,身不由己向后退出数步。回头看去,但见吕为道惊慌地看着他,问道:“你没事吧?”
肖逸摇摇头,道:“多谢师兄。”吕为道心有余悸道:“没事就好,那上面施了很强的道术,千万碰不得。”肖逸问道:“这些书可以借阅吗?”吕为道骇然地看着肖逸,道:“师弟可是开玩笑?这些都是歪门邪道,你借这些书干什么?再说这些都是**,是不准崇真弟子翻阅的。”
最终,肖逸取了太上感应篇和通玄真经二书。在听到肖逸要取这两本书时,吕为道一阵惊讶,心想这两本书艰涩难懂,岂是初入门者所能学的,不禁反复问道:“你确定要取这两本书?来一次不易,要珍惜机会才是。”肖逸微笑以对,坚持让其帮忙取了这两本书出来。
第51章 阴阳颠倒颠()
回返途中,肖逸满脑子都在思考着木牍上的文字。他隐约感觉,该木牍应是截教所留。截教以截取一线生机为要旨,其行径就是逆天。同时,他也更加肯定了自己过去对崇真教的一些认识,肯定了以无为导有为的思想境界。生老病死本来就是自然规律,修真练道却要摆脱生死,长生不老,这本身就在逆天而行,可偏偏又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无异于披着善意的外衣而行自私之道,言行不一,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