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北宋末年-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城门已经成了寰州的标志,不是因为其高大,而是因为其变态的坚固。

    城造好后,唐十一在此特意做了一番试验。让一队军士用刀劈斧凿,甚至埋上炸药爆破,也丝毫不能撼动其分毫。

    试验的一幕直惊得众将士目瞪口呆,如何能让人相信,城门可以修得如此坚固。想着几天前,该府城门偏偏就是自己用火药武器给炸破后,才如此顺利的拿下整座城池的啊。可现在换了那种灰色的面面似的东西和成泥,竟象变戏法似的,坚如磐石,如何让人不震动。

    五千大军和战马及粮草大车完全出城,足足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

    大军出了城,按前中后三军阵形沿官道直往应州方向行军。

    抵达应州城外时,得知消息的应州众将在王机的带领下,已列队城外守候。

    唐十一和柴洪等人下马与众将一一告别。

    “唐将军,一路顺风”萧灼上前拱手一礼道。

    “谢萧将军吉言”唐十一客气地回道。

    “唐将军,听说你们这是要前往河北路,末将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唐将军准许。”萧灼再次抱拳一礼道。

    “萧将军不要客气,但说无妨”唐十一道。同时心中也有点疑惑起来,这黑大个要干什么。

    “现在萧某弃暗投明,身为大宋一名边防将领,自然应该为国效力,而辽天祚帝虽然无道,燕王耶律淳却也犯下了谋逆大罪,末将无论于大宋,还是于辽,理当出兵讨伐北辽。还请唐将准许,让末将率部与你们一同前往河北路。”萧灼言辞恳切道。

    这,唐十一纠结了,一是五千出征的将士已经凑齐,二是自己的得到军令是从攻取朔、寰两州的将士中挑选。而这萧灼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一降将。

    “唐将军,萧将军昨晚就向我们提及了此事,难得萧将军如此深名大义,唐将军,我看你就不如答应了吧。”王机在一旁帮着说道。

    唐十一不猜也知道王机的心思,其实想想也是,毕竟萧灼是辽将,而且其在应州的根基深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威望甚众,遭受一些猜忌也是难免的。

    想到这里,唐十一也意识到,萧灼主动提出前往河北路,恐怕不仅表面上如此简单,肯定也是顾忌到了自己现在身份处境什么。

    好吧,既然如此,带上萧灼,不但多了一份知已知彼的力量,而且又解除了河东路的顾虑,可谓是一举数得啊。不过,自己得到了军令是带五千兵马。

    唐十一思量一阵,下定决心,妈的不管了,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相信到时童老贼看自己多带了近两千兵,恐怕开心还来不及呢。

    “好,既然萧将军如此有心,那就请萧将军与我们一起,前往河北路共同建功立业吧”唐十一终于点头道。

    “萧某在此多谢唐将军了,萧某及各族勇士定不会负唐将军所望。我这就去将集结好的军士们带出来。”萧灼拱手道谢,说着跨上坐骑飞奔入了城。

    一旁王机也是暗自松了口气,确实,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有这个地头蛇在,自己总感觉放不开手脚。

    很快,萧灼率领早已披挂整齐的部下们驰出城来。

    看着这些勇武强悍的多民族联合队伍,全是一人三马,而且个个勇武,也是满有战斗力的样子。唐十一和众将也是看得直点头。

    萧灼部被安排随后军前行,因为计划好的在雁门关休整用餐,众将士立即上路了。

    过了应州,抵达雁门关时,已近午时。

    从朔州赶来的梅谷堡千骑已等候在此。

    早得到消息的王机和郭清等将也已在等在雁门关内。

    唐十一和柴洪等率五千将士入了关,就地休整用餐。

    “唉,唐兄弟,你也把哥哥带上吧,咱们一起去河北路”王机听说出兵河北的将士已经定了下来,直叹一口气道。

    (本章完)

第373章 开封府的反应() 
“王机兄弟,代州现在怎么能离开你啊,特别是应州,没有你可不行”唐十一说道。

    “不是兄弟我娇情,实在是想和唐兄弟一起并肩作战,兄弟还没打够呢,唉,希望以后咱们兄弟还有联手作战的机会”王机说着再次叹了口气。

    “会,肯定会的,王哥不知道吧,我和唐兄弟在京城时就曾相约有朝一日并肩杀敌,这不,转眼就真了,放心吧,以后咱们三兄弟有的是机会。”柴洪抢在唐十一之前很是肯定地说道。

    “好”王机点点头。想想不久前,自己身为代州防御使,连雁门关都出不得,可现在,雁门关的广阔区域就越可以横着走了。而且令自己甚至是令整个河东路的战马问题,早已不再是问题。

    现在唐十一突然走人,王机很想同往,也很是不舍,因为觉得换了任何人,都绝难搞出如此大的动静,更不要说十天内收复燕云三州了。

    坚决请求出战的萧灼,也很是钦佩唐十一的光明磊落和说到做到,觉得跟着此人,绝不用担心遭到暗算或吃亏什么的。

    其实萧灼之所以选择投靠大宋,并向唐十一提出随军东进,也是深知燕云地区的实情,这里是辽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各种矛盾可谓错综复杂,而且现在该地又是三国逐鹿的战场。自己主要是想使燕云地区少流血少遭战争的摧残,觉得攻取三州而又发布一系列保民安民措施的唐十一是这个地区的希望,自己跟着他,也许能改变一些什么。

    而就在唐十一率大军上路时,攻取辽应州的消息就传到了河北路,这让两路将士震撼的同时,也如同吃了一堆酸柠檬似的,很不是滋味。看看人家,再看看自个,人家河东路只是辅助战场,竟然在十天之内豪取辽三大州。而自己这边,可以说是集结了眼下大宋最精锐的力量,竟然被一群残兵败将给打得豪无反手之力,而眼看着燕京方向又有数万辽军向边境增援而来。这特么已不仅仅是脸面问题了,直接关乎脑袋的存留啊。

    手持战报的童贯也是再次给惊得说不出话来,良久,也是忍不住扼腕叹息,试想,如果自己这边战局顺利,而河东路打河东路的,如此一来,东西两路如两把尖刀般直插入燕云区域,象切肉似的一块块给割回来,那该是多么振奋人心之事。可眼下,随着自己这边一团糟的局势,如此大好局面和愿景转眼间烟消云散。

    显然,老贼深知,自己将唐十一火速调来,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唐十一率精兵来援,必然会影响到河东路接下来的军事行动,这一点是豪无疑问的。而且更关键的是,唐十一来到河北路,是不是能再象河东路一样续写辉煌,这是谁也不敢保证的事。老贼现在是深知,在这辽阔的河北大平原与西路多山的地势是不可同时而语的,会极大影响到军士们的战力发挥。若是唐十一到此也特么遭受挫折,那自己将无法向全军交待了啊。

    而攻取应州的消息在三天后就传到了京城,自然,以赵佶为首的高层又是一片喜气洋洋。特别是主战派,那更是兴高采烈。就连原来坚决反战的一些高官,也被河东路二连三的好消息给震得无言以对,更因为前期的反战而深感抬不起头来。

    郓王赵楷得知唐十一又攻下一州,连连击掌叫好,十天啊,仅仅只是十天时间,就连取三大州,不世之功,绝对是不世之功。暗叹,果然,有了唐十一那小子,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因为自己一直觉得,那小子天生就是为创造意外和奇迹的。

    郓王赵楷激动得久久不能平复,直恨不得也亲临一线,亲眼见证和参与收复燕云地区的伟业中来。

    于是,在得知唐十一又攻取了应州后,赵楷就从自家后花园的天桥上,连夜跑去了皇宫,向大官家请愿参战去了。

    自然,赵佶是不舍得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前往凶险异常的北方战场的。

    “爹爹,您就答应儿臣吧,儿臣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希望,再说收复燕云,是我们赵家多少代人的希望所在,儿臣若是亲自出征,也算是对咱们赵家先人有个交待,更是不负父皇的追殷殷教诲……”赵楷恳求道。

    “嗯”赵佶点点头,听着也是,不过打仗可是要死人地,如何能让宝贝三子只身犯险呢。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对三皇子还真是格外偏爱,听说已因此惹得太子有点不高兴了。不过自己的本意,还是想立才华最出众又与自己更有共同语言的三皇子当接班人。这若是三皇子前去北路,能立下不世之功……

    想到这里,赵佶终于狠狠心道:“楷儿,既然你执意前往,那爹爹也不阻挠你,但你要答应爹爹的是,一定不要亲临前线,留在大本营就好,另外,你不是与唐君私交不错吗,这是一个有才干的年轻人啊,不过他毕竟年轻,你要多关照关照他。”

    “啊,谢父皇,儿臣谨遵父皇指示,定不会负父皇所托”赵楷惊喜连连道。

    赵佶摆摆手,又有点头疼了,这以何名义让儿子前往啊,又不能直接让儿子去冲锋陷阵吧。思来想去,赵佶决定让儿子以监军的身份的前往。

    赵佶如此决定,也是刚刚听说蔡莜竟然还呆在真定府,给气得不行。当然,这事是童老贼暗中捅上去的,等于是背后给了蔡莜一刀子。

    话说蔡莜被童贯略施手段给留在大后方真定府后,整日美女如云,花天酒地的,那日子过得是一个逍遥自在。特别是听说前线战事吃紧,两路大军先后损兵折将后,更是倒出一口凉气,更为自己选择留在大后方而感到庆幸。

    所以,赵佶看宠臣也实在不知军,是一光会说大话的担小鬼后。干脆让宝贝儿子行使监军之职。反正名义上蔡莜只是副宣抚使,其其实际的监军身份自己并没当众公布。

    而且此行,赵佶还令郓王兼负一项特殊使命,那就是顺道押解军饷。除了一队两千人的精锐殿前军外,并特令其从宫廷内卫中挑选一批高手随从护卫。

    赵楷得令后,自然是欣喜异常。期望着此次北上能在收复燕云中立下功勋,为争储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同样,******第一时间得知郓王竟也要前往河北路后,明显对此事应备不足。

    太子赵桓也深知,自己现在虽然名为太子,是实至名归的储君,但也深知自己不过是占了个便宜老大的身份,知道爹爹最宠爱的是老三。而现在爆出老三突然前往河北一线,显然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可现在自己若是也提出前往河北路,不光是棋落一着,也显得自己意图太过明显。这让满朝文武如何看,人家郓王刚刚提出去河北,你这当太子的后脚跟着,不让人多想才怪。

    赵桓及一帮谋士在商议对策,如何划解此事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名朝中大臣突然神秘地低声道:“太子殿下,您大可不必担心,据微臣刚刚得到的小道消息,河北东西两路大军先后遭挫,已经完全落于下风,而且听说辽军正在大举增兵,就连童宣抚都朦生了退兵之意,这郓王前去,又能改变得了什么,到头来还不是……”

    这名大臣的话没说完,但在座的各位和太子都知道,若是伐辽失败,哼,到时郓王肯定是吃不上肉还惹得一身骚。

    “该消息当真?”赵桓眼睛一亮,想着这毕竟是小道消息,特么别不可靠了。

    “绝对可靠,大家都知道,那姓童的最善于干的就是瞒报军情,报喜不报忧就是那老家伙的拿手活,而且微臣还听说了一惊人的消息”该大臣再次神秘地道,完全将众人的胃口给吊了起来。

    “太子殿下,各位同僚,你们一定都知道正在河东路打得风生水起的唐君吧,听说童宣抚在河北快支撑不住了,已经密令唐君前往河北路增援。”

    卧槽,该消息一出,自然把众位惊得不轻。

    “这,听说唐君那将校挺能打的,十天之内连克三州,实在是前所未有之功啊”赵桓语气中透着焦虑道。显然,也是怕如此能打的唐君到了河北路,还真能改变得了不利的战局。

    “是啊,不过,那河北路绝不同于河东路,平原作战和山区作战是两个概念,特别是在河北大平原面对辽国铁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从十万精锐西军竟然在辽国残余面前受挫就可看出。而且唐君之所以能顺利的打下三州,也和金军大举进攻大同府牵涉到了辽军的主要神经有关,而且唐君他们也占了突袭和出其不意的优势,拿下防备相对较弱的三个州也说明不了什么。末将认为,河北路就算是多出一个唐君,也对总体战局影响不大。而且由此一来,定会影响到河东路的战局。”一名深知军务的将领分析道。

    赵桓听了这一番分析,丝毫没有为此人长他国志气灭自家威风而感到不快,反而稍稍宽了心。故作淡定道:

    “嗯,这燕云地区向来是我汉家故土,但愿此次将士们出征,能马到成功,立下不世伟业,好了,大家都散去吧。”

    众人当然听得出太子说的是反话,于是也没说什么,先后告辞而去。

    而赵楷得令后,马上从精锐中的精锐殿前军中抽调了两千兵力,然后又从后苑演武场和禁卫中挑选了百名精锐。最后乘船押解五百万军饷,沿汴河一路北上。

    得知三哥也要出征的柔福帝姬,感觉挺突然的同时,心里一亮,自从唐十一调出京城前往河东路,柔福帝姬一直就觉得小心脏空落落的,那小子淡淡的温暖笑容时常在眼前浮现,还有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大胆话语和举动,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一遍一遍的“柔福同学”的声音,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在殿前那小子为自己出头对金使动手的一幕,随着那几个金黄的大杏从那小子身上滚出来,柔福帝姬本有些湿润的美眸又泛起一丝笑意……

    “三哥,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啊”柔福帝姬在赵楷上船前,依依不舍道,只是眼神中透着欲言又止的纠结的光。

    “呵呵,小妹放心好了,咦,福儿,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敏感的赵楷发现了妹妹的反常之处。

    “奥”柔福帝姬面对哥哥询问的目光,一副心迹败露的娇羞模样,不过小嘴还是强硬道:“没有了,对了哥哥,我们马球队的教官,就是叫唐君的那个,他不也是在北方前线吗,你若是见了他,让他别忘了回来后还要当我们教官的事。”

    柔福帝姬狠狠心,终于说了出来。

    赵楷真听得疑惑地张大了嘴巴,小妹什么意思这是,看小妮子那小脸红的跟苹果似的。赵楷突然心里一个震动,心想不会吧,难道小妹对那小子有意思,再看小妹娇羞的神色。赵楷更加确定了,也不挑明,而是故作平静道:“是啊福儿,那小子就在河东路呢,听说他又刚刚打下了应州,而且在作战中,他……”

    赵楷说着故意停顿了下,暗中观察着妹妹的表情。

    “啊,他怎么了啊?他是不是作战受伤了,有没有事啊?”柔福帝姬紧张地连声问道。

    赵楷惊呆了,几乎可以完全确定妹妹心里有那小子,给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不过,这事自己一时也不好说什么,而且马上就要开船,于是淡淡一笑道:“福儿,你紧张什么啊,三哥是说那小子在作战中表现勇敢,立了大功,好了,你快回去吧,这就要开船了。”

    “奥”柔福帝姬一张俏脸象火烧,知道自己反应太过激了,想着三哥定是看出了自己的心迹,直羞得差点跳水里去。

    (本章完)

第374章 无巧不成书() 
柔福帝姬站在岸边,凝视着渐远的巨船,良久之后,才从怀中掏中出一封署名为赵媛的信,轻轻的将其撕成碎片,撒散在泛着波光的河水里。

    同样,春节后的短短十天,连续收复燕云三大州。如此惊天战讯,早已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大宋将士有如神助的突取燕云三州,直刺激得大宋京城上下象是打了一番鸡血,此事成为人民街头巷尾久久热议不休的话题。

    特别是大家得知这个唐君就是在去年元宵节扬威四国擂台赛的第一勇士后,现在唐十一简直成了战神和英雄的代名词。

    而且城内居民也多有得知,红红火火、别具一格的花满楼就是英雄开的店,这前去用餐捧场者更是络绎不绝。还有福隆家具厂,听说那些新式家具也是心中英雄亲手设计的,那抢购得是一个火爆。

    不过,最受震动的还是梅园和德氏集团上下。特别是几个小美女和一帮梁山好汉们,那给震惊兴奋的脚底象是踩在云端似的,特别是打打杀杀惯了的梁山好汉们,甚至都有点后悔退出军伍了,直羡慕起武松和时迁他们两个来。

    杨凌、唐诗诗、小红、映雪和李冰儿,还有王氏夫人,在为唐十一立下军功开心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是担忧不已。生怕他在前线出点什么意外。当然,王夫人也心里惦念的人还有她的武二哥。

    几个小美女现在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大相国寺,去那里烧香祈福,祈愿唐十一能平平安安,完好无损的归来。

    而此时,在遥运的江南,白峰岭下的隐秘山洞内,正有三名女子,其中一名挺着大肚子将要待产者,正是血使郑依依。自和唐十一有过阴差阳错的迷情一夜,郑依依幸运中枪,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转眼间已到临产之时。

    一直守候在血使左右的绿桃和红柳,在精心照顾血使的同时,也都为血使大人鸣不平,就是啊,凭什么让那小王八蛋白白占了便宜,他倒好,风流快活后撒腿走人,留下好姐妹一人受苦算怎么回事。这让姐姐以后怎么见人啊。

    每想到这些,特别是想起那小子曾占过自己便宜的绿桃和红柳,就恨得直牙痒。

    “姐姐,我看咱们就去京城,就让那小子负责好了”红柳又不甘心地劝郑依依道。

    “啊,你们俩过来听听,他又踢我了”郑依依轻抚着鼓鼓的肚皮,俏脸上带着淡淡的幸福微笑道。

    “啊”绿桃和红柳连忙上前,一左一右的趴在依依的肚皮上,两人小脸上闪着兴奋的光,“嘿嘿,就是,依依姐,踢得疼吗?”

    “不疼……哎哟,这小王八蛋,还真有力气呢”郑依依刚幸福地说不疼,肚子里的小家伙马上还以颜色。

    “哈哈,这家伙肯定是一个调皮捣鬼”绿桃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