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北宋末年-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空中那么一点,落地上跟磨盘似的,没想到黑雁这么大个,唐十一给惊得不轻,晚上可以美餐一顿了。

    “啊”校场上惊呼声一片,个个面带震撼之色,瞬间,很多第一次见到唐十一的军士,才意识到他就是这两天被疯传的那个一枪投死一辽兵的新头领啊,果然厉害,随手一扬,就射下来两只大雁,如何能让人信。

    唐十一面色淡然,稍一用力,剩余的两颗石子顿时在掌间化为粉末,从指间散落。

    卧槽,前几排目睹到这一幕军士直以为看花了眼。

    特别是就在跟前的孟魁,桀骜的神色早被震撼给取代了,震惊得大嘴巴都快变形了,久久说不出话来。反应过来后,低了下羞愧的头颅。

    “我认罚”孟魁突然低声道,说着甩掉上衣,光着脊背,露出垒垒肌肉块来,主动爬在了地上。这特么绝对的心服口服啊,跟着如此勇武的领导混,别说打十棍,特么打个半死也认了。

    这一来,刚刚还对被打颇有不服的数十军士,此时全都哑口无声了,他们看向唐十一的眼神,那简直是奉若神明的样子。

    不光这些参训将士,就连王机等一干指挥人员,又被唐十一露的这一手给震撼到了。城头甩枪杀辽骑,那可用非凡的臂力来解释,可这小小的石子,随手一甩,竟将飞得高不知几许的大雁给射下来,而且一出手还是一对,这就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啊。

    唐十一不是故意装逼,知道现在不是特么低调的时候,必须拿出点过硬的本事来,才能震得住这帮粗汉,特别是这些藩兵,大字不识一个,唯崇尚武力。指挥打仗眼下又不可能,只能显摆一下老和尚传给的逆天功力了。

    果然,反应过来的众将士,精气神变了个样,那眼神中多了几分敬畏和紧张。队列也严整了许多。

    唐十一缓步到军士们面前,朗声道:

    “一支铁军,仅仅善于防守是不成的,还要攻得出去打得赢才行,为了使我们代州军成为一支真正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军,自今日起,除了轮换防守的军士外,所有人都必须进行严酷的训练。”

    唐十一也不啰嗦,上来就直接道。

    “如果不想参加训练者,或受不了残酷的训练者,都可随时退出,在这里,我身为代州的防御使,只有一句话给你们:我们代州军不要软蛋,只有真正的勇士才可留下。”

    唐十一几句话一完,校场顿时是嚷嚷声四起,卧槽,咱领导讲话可真够直接的。只是很怀疑,不想训练,可以随时退出?这明显于军纪不附啊,想想刚才迟个到没披挂整齐都挨了棒子,这特么要受不了训练做逃兵,不可能想走就走吧。

    不过,大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汉,没怎么在意退不退出的问题。这些人之所以参军,本就是想冒一把险,拼得一份功名的,听到唐十一最后一句话时,不免热血起来。妈的,谁是软蛋啊,老子是响当当的好汉。

    “我们不是软蛋,我们是勇士”不少人激动的喊道。

    “是软蛋还是勇士,谁说了也不算,训练上见真章,现在,我宣布,一个月的魔鬼训练正式开始。”唐十一高声令道。随着一声令下,唐十一也不由感慨,卧槽,怎么象是回到了梅谷堡,重头开始的感觉。

    接下来,就是王虎出场了。王虎按提前议定的,将训练大体上分了三大块,一是体能训练,二是个人武艺训练,这方面主要针对军士们的特点,因人而宜;第三大块,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马上训练,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要做到人马合一,再就是一些技战术的配合演练。

    安排好训练,唐十一就和王机等人四处视察去了,必须要尽快对周边地形做到了若指掌,这样才有可能打好仗。

    随着转的地方增多,对代州的了解越发深入,唐十一也越感这代州地理位置之优越。地势总的说来是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南部和北部均为山区,分属五台山脉和恒山山系,而中部则是平原。

    代州作为边陲重镇,历史上有数不清的英雄在此建功立业,本朝最有名的当属杨家将了。在更早的东周战国时期,赵襄于诱杀其姐夫,吞并代国,就是发生在此地。赵国名将李牧,也是据代州险地保卫了赵国江山。汉高祖刘邦也是经过代州出雁门关后,被围困在了平城。隋杨帝杨广也曾被围代州。李自成也是在代州血战十数日后才挥兵直抵的京城。

    史书记载,围绕代州大大小小的战争达一千七百余次。

    对代州摸底之后,唐十一自然将目光瞄向了北方,站在高高的雁门关城楼上,两侧隐约乌云般的巨山,而面前却是一望无垠的开阔地。

    燕云十六州啊,近在眼前,却又如此遥远。

    燕云十六州自从并入辽国,不但对宋影响深远,对辽国的影响同样极其巨大,使辽国从一个纯游牧民族变成了一个半农半牧的封建王朝。

    燕云地区即是辽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一带的汉人,由于在五代时期就与此地的少数民族长期杂处,其后又在辽的直接统治下生活了将近二百年,他们也差不多被“胡化”了,身上已看不到多少汉族人的影子,无论是他们的民族性格还是生活习性,都几乎与辽人无疑。

    可是辽国统治者却始终将该地区的汉人视为“异类”,在“非我族类”的思想作祟下,辽国虽然也用了些拉拢手段,来让该地区的汉人为国效力,但同时又将该地区的汉人置于社会最底层。

    所以,虽然燕云地区的汉人对大宋感情淡漠,但对辽国的歧视政策也是深有不满。特别是现在辽天诈帝无道,苛捐杂税可谓多如牛毛,再加上女真人的疯狂进攻,很有土崩瓦解的势头,也使得该地区不少汉人开始心思浮动,特别是在边境地区,也有不少汉人投诚到了宋朝。

    同样,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这些“投诚者”从血脉上来说是汉人,可毕竟跟“胡人”混了几百年。所以,他们人虽然回到了大宋的怀抱,可生活习性什么的又与本地汉人相差巨大。他们又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歧视,从他们被称为“藩”、“虏”就可知一二。

    做亡国奴的滋味果然不爽,特么到哪里都受歧视。

    所以,真正的史实是,特别是到了北宋末年,燕云地区的汉人并非传统上所认为的那样“心向中原”,向往个屁啊,自五代以来,人家祖宗八辈都接受辽的统治了。

    不过,这个时期燕云地区的汉人对于未来的选择是十分迷惘的,他们在辽、宋、金之间徘徊不定。但有一点是绝对不用怀疑的,那就是他们只会做出使他们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也使他们在最初的时候与辽一起抵抗大宋,后来看辽要玩完,于是又想依附于宋,可紧接着更猛的女真人来了,该地区的汉人又果断投靠了金人。

    唐十一在宋夏边境生活多年,对那里的熟户藩兵也是十分了解的,自然对情况类似的该地区的汉人也是知情的。

    幽云十六州啊,我就在你面前。

    唐十一凝望着遥远的北方,心中自语。

    离的如此之近,又不能打马前去探视一番。

    唐十一展开随手携带的地图,就在自己所站位置西北约百里开外,就是辽国应州了,再往北就是武州,而在百里开外的西北向则是历史赫赫有名的朔州。

    (本章完)

第335章 潜入朔州() 
看到朔州,唐十一突然眼前一亮。

    就自己这一军事门外汉,也一眼看出了此地的重要性。

    单从图形上看,这朔州位于燕云十六州的最西南角,地处桑干河上游,南距太原仅四百里,北距云州大约二百五十里,这云州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云州也是十六个州中除幽州外最重要的一个州,这也是“幽云十六州”的由来。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内长城南称塞内,外长城北称塞外,内外长城之间称塞上。而朔州刚好处于内外长城的包围之中。外长城最著名的就是出塞西口——杀虎口。过雁门关,经朔州地区,出杀虎口,即为南北通商和军事战略要道。

    朔州正处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之要冲,反过来说,这里也是中原王朝出击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军事基地。北方游牧民族如占据朔州,可南下威胁山西乃至全国,而对中原王朝来说,则可以出朔州,直接攻击大漠一带的游牧民族。

    因此,朔州系京都藩卫、三晋门户、全晋巨防,兵家必争之地。

    唐十一比划了下,朔州几乎就在河东路的核心太原和燕云十六州核心云州的中间位置。

    对了,山西可是中国的煤炭基地,这大同煤炭更是天下闻名啊,光那些露天的,现在也特么挖不完啊。关键的一点是,山西四大富煤矿,好象有两个就在朔州。

    卧槽,想到了这里,唐十一也是忍不住一阵激动,看着这朔州象条毒蛇尾巴似的伸到河东路,妈的,老子就给你斩断,先拿下朔州再说。

    “王将军,这朔州什么情况?”唐十一问身旁的王机道。

    “奥”王机没想到唐十一会问这个问题,稍一沉思道:“朔州为辽顺义军节度,该地区藩汉杂居,大约有三五万人口,驻守的辽军大概有七八千人。从地形上看,该地三面环山,易守难攻,西部山峰主要有双华岭、大岭山;北部山地主要是黑驼山,南部,也就是紧领宁武的是紫金山,中间和东部倒是一马平川……”

    “宁武”唐十一自语道,盯着地图上与朔州隔山而望的宁武,对了,这宁武可是把兄弟柴洪的防区。若是打朔州的主意,少不得柴洪部的互应。

    不过,就眼下以代州的实力,再加上宁武,估计也撼不动朔州分豪,而且再说这也不是自己想打就能打的。

    唐十一暗暗打定了主意,打铁还需自身硬,军事训练得加强,但也深知这精兵绝不是练出来的,那更少不得血与火的洗礼锤炼。再者,现在练兵的时间也有限,这塞北的天气说冷就冷下来了。

    想想明年宋辽就要开打,不行,靠练一支精兵来硬碰硬的征讨燕云,绝对是来不及了。看样还是得打打那些火药的主意,而如此短的时间,也不可能再搞出什么新式武器,只能围绕那些“石头蛋”做文章了。

    想到这里,唐十一马上决定,还是要大量制造地雷,无论如何,有了足够多的地雷,运用得当的话,最少可以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一旁的武学生史玉胜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唐十一看在眼里,不由问道:“史指挥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听听。”

    史玉胜面色白净,一双大眼明亮有神,只是平时寡言少语的样子。听唐十一主动发问,客气的拱手一礼道:

    “唐指挥客气了,高见不敢当,据学生所知,这朔州不但军事地理位置重要,且当地居民的成分也极其复杂,有突厥、鲜卑、茹茹、契丹、汉等成份;另外,朔州也是辽国重要的牧马基地,千匹以上的大马场就有数百;朔州更设有榷场……”

    一旁的王机闻言也忍不住点了点头,心想这书生懂得还不少,自己竟一时忘了这朔州还是辽国的牧马基地呢。

    唐十一听到马场时,也是给惊了下。竟有数百个之多,而且动不动就千匹以上,这总数算下来最少也有十几二十万的了。想想整个河北路和河东路十二个马场,一年才能给军队提供几千匹战马,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难怪人家辽国全民皆兵,还能保证一兵一骑到两骑,而正兵则全是一人三骑,这就保证了高速机动能力。

    “朔州也有榷场?”唐十一震惊过后,不由问道。心想在宋夏边境的保安州和镇荣军的榷场可都是在宋境的啊。

    “是的,辽国在朔州、新城等地都设置有榷场,以利两国贸易往来。”一旁的王机点头道。

    “好啊,找时间咱们去榷场转转。”唐十一随口道。这特么总想着要和人家打仗了,一时竟忘了现在咱大宋和辽还是“兄弟之国”呢,改天扮作客商去朔州榷场逛逛,顺便侦察一下敌情地势什么的,岂不是很方便。

    王机等人闻此也是面面相觑,心说这小子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啊。

    不过,让代州几位核心高层无语和震惊的是,数天后,唐十一领上数人悄然装扮成大宋客商出发了。

    队伍中,一名面相敦厚的中年人,此人姓丁名茂,是王机心腹部下,本地土生土长的汉人,熟知当地风土人情,而且精通契丹语,就由他扮作瓷器商人。

    唐十一、二狗蛋和史玉胜三人扮作随从,此外还有五名军士扮成伙计赶着三辆装满瓷器的大板车。

    出了雁门关,往西北不远即进入了辽境,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番盘查。不过这些检查也是象征性的。

    唐十一没想到如此顺利,也是刚来第一天辽人就来找事,给留下阴影了,其实现在宋辽边境贸易往来是十分密集的。

    在双方贸易中,大宋输出的货物主要有茶、瓷器、药材、丝绸布帛、书籍等;辽国的则全是农副产品,如羊、马、骆驼、皮毛等。不过,辽政府曾三番五次下令,严禁河朔地区的战马输入南朝。

    “重峦迭峭雁门关,霞举云飞千仞山;昔日壮士今何在?黄土一杯化轻烟。”

    唐十一等人策马在雁门关外,只见树木成林,芳草萋萋。耳边呼啸的秋风仿佛夹裹着金戈战马的轰鸣声。

    经过一天旅行,已近黄昏,唐十一陡然感觉温度降低许多,苍茫边野中已隐约可见雄奇的朔州城。

    一阵秋风袭来,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虽然加了衣服,还是感觉这温度下降的厉害。

    正如“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形象道出了该地昼夜温差大的厉害。

    “丁老板,你老家哪的啊?听说是本地的。”唐十一看走在最前的丁茂穿着一身阔气的绸缎袍子,浑身不自在的样子,没话找话道。

    “奥,小的”丁茂恭敬的回答道,又马上意识到自己现在身份,改口道:“嗯,说起来,这朔州才是小的家乡呢。”

    “是吗?”唐十一惊奇道,难道此人也是投诚过来的?

    丁茂点点头,指着前方一条蜿蜒南向的河谷地道:“沿着桑乾河谷往南大约三四十里,就是陈家谷了,当年,我们就是通这条河谷回到了大宋。”

    “丁老板,这是啥时候的事了?”唐十一好奇道。

    “说来话长啊,百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是杨无敌杨将军率军护送着上万百姓走的此道,结果被辽国大军围追堵截,一路厮杀,直到陈家河谷,唉,杨将军父子和数千将士,全军站死,无一生还,百姓却大多安全的撤回了宋境。”丁茂摇摇头满脸痛惜道。

    原来杨业是在阵家河谷被辽人干掉的,离的竟如此之近,望着近在眼前的朔州城,唐十一兴又详细询问了下。

    “大宋老打败仗,也跟一群操蛋的监军分不开”唐十一想着那些英勇善战的猛士战死不可惜,可恨的是被自己的人给玩死,不由恨恨道。

    “唉,谁说不是呢,当年若不是监军王侁逼着杨将军从雁门关北大道出兵,如何会遭此惨败。”丁茂叹口气道。

    “对了丁老板,这杨将军的后人还有吗?”唐十一不由问道。

    “有的,后来,杨将军的后人转战河北,听闻在河北路还有杨家后人在,具体叫什么名字,就无从得知了。”丁茂答道。

    几人就这么有一句没一句的边说边往朔州城门而去。

    事实上,这杨业并不是潘美直接给搞死的,若说责任,当时逼杨业强自出兵的监军王侁责任更大,当然,身为主帅的藩美也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杨业被迫兵出雁门大道直接向朔州进军,临走前,他和主帅藩美约定,由潘美和王侁率领主力部队在陈家谷负责接应,然后共同奔袭朔州。

    果然,杨业的数千精兵刚出雁门不久,就被优势辽军给盯上并死死缠住。善战的杨业军虽然悍不畏死,奈何敌我力量太过悬殊,血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黄昏,最终,杨业仅率上百部下冲出了包围圈。

    当杨业一行赶到陈家谷口时,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本来约定守在此处的伏兵不见了踪影。凶猛追来的辽军趁势将杨业部全歼,并生擒了身受重伤的杨业,悲愤莫名的杨业绝食三天而死。

    原来,守在陈家谷口的王侁等了几个时辰后,一直没有杨业部的消息,也没见杨业将辽军引来。王侁又派随从到陈家谷最高点托罗台观察,也没见到杨业部的影子。于是,王侁据此认为杨业一定是打胜了,马上想到的是要和杨业争军功,于是不顾埋伏在另一侧的主帅藩美,自作主张,引兵直往朔州而去。

    另一侧的藩美得知消息后,急忙派人去追王侁,让他回来守在约定地点。但争功心切的王侁不为所动。

    如此一来,只有藩美部一支军队守在陈家谷口的一边山上,就失去了设伏的意义。于是,藩美也带着自己的部队开往了朔州。

    不过,当王侁和藩美兵近朔州时,得知朔州已为辽军所取。

    杨业冤死后不久,宋朝廷决定,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节度,并厚恤杨家。而对杨业之死负有主要责任的王侁则被流放到了金州。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潘美只是被削去了一些虚衔而已。

    文学作品的力量是巨大的,潘仁美奸恶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不过,历史上的藩美并非如此,此人平南汉、收南唐、灭北汉,可谓是所向披靡、功勋卓著。当然,在陈家谷口这一战,是其平生少有的一大污点。身为主帅,不能支持正确意见,放任监军王侁贸然出击,此其一也。更关键的一点是,违背约定,放弃接应,致使杨业全军覆没。但若说他故意搞死杨业,也有点说不过去。

    想起这些令人忧桑的过往,忍不住令人蛋疼啊。转眼到了朔州城下,唐十一收拾了下心情,与二狗蛋等人恭敬的跟在大老板丁茂之后。

    城门口,等着入城的宋人客商排起了长队。

    轮到唐十一等人时,天色已暗。

    丁茂上前与辽人叽哩咕噜的交涉着,同时上来七八名城门守卫对三辆大板车检查起来。

    唐十一注意到丁茂偷偷塞给那名头目一些银钱,几名守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