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院长看了一眼廖院长身后聊聊两三百人,打趣地说了一声:“老廖,你们学院也成立有好些年了,才来这么几个?”
廖院长本意是不想攀比,如果非要较真,那他们计算机学院还出了一个最杰出的校友呢。
“你工学院人多没办法啊,我听说,光是校车接送,都跑了整整1天?其他学院都抱怨你们太占公家资源了。”廖院长捧了一下对方,都是一个学校的,不惹事。
工学院的黄院长看见廖院长主动避战,自然不能得寸进尺。同样回捧了一下对方:“虽然我们来的人多,但是今年作为校友代表上台发言,工学院却落选了,没想到花落你计算机学院。”
廖院长这下是真的高兴地笑着说:“这也是杨校长亲自点的将。”
“不说了,我们人多,要过去招呼着,回头再聊。”黄院长估计也是心疼工学院没学上校友代表发言人。说了一句‘我人多’算是占了一点上风就走了。
知道老黄就这德行,有点成绩要炫耀一下,廖院长也不和他计较。带着计算机学院的校友嘉宾按照现场的安排,到了他们的嘉宾方队去坐着。
好在人不多,也好安排,廖院长也不用焦虑怎么管理这三百多号人。同时现场的工作人员,开始给到场的计算机学院校友嘉宾颁发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枚镀银的勋章,上面印着100华诞字样。希望大家都能佩戴在胸口上,因为等会儿要拍照摄像。
等所有嘉宾坐好之后,廖院长他和陈楚良的位置不在这里。而是整个庆典大会最前方黄金分割点位置,摆放着红色软凳的区域。
那里是特邀嘉宾席。
是给整个东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来,对国家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校友和老师还有邀请的领导准备的。
才刚刚走入特邀嘉宾区
里面负责接待特邀嘉宾的傅姨就已经看见了与廖院长一起过来的陈楚良。
同时,也看见了陈楚良身边,气质很出众的陈妈。
“楚艳红……”
傅姨明显是吃惊了。
连接待贵宾的工作都不做,交给另外的一个人,直接朝着陈楚良他们母子走过来。
前天陈楚良在电话里让傅姨在他位置旁边再安排一个位置,她以为是陈楚良的老爸陈华生要来。
没想到,来的人不是陈华生,而是楚艳红…。。
看到了突然出现在庆典现场的陈妈,傅姨的的却却是有些受伤,甚至更多的是一种失落。
她回来了,那个一直在蜀省的男人,这辈子肯定是要和她一起过完下半生啊。
那个自己在密云山庄打电话说要抱抱的男人,等了20年终究是成为眷属了。
而她呢。。。。
有种一辈子终究是输了的失落让傅姨心里面稍微有些低落。只是掩饰的很好,旁人没有看见而已。
不过傅姨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回国了?”
走过去迎接这对母子,傅姨直接撇开陈楚良,和陈妈对话。
两人当年在燕大校园里面就认识,而且还是要好的朋友。20年不见,样子没怎么变,但性格都内敛的多。
看着面前这位穿着黑色礼服的傅红霞,还是那么的有气质,当然也知道对方对陈华生的心意。陈妈笑了笑。一如老朋友见面的欣喜。““前天回来了。””
傅姨点头说:“我就说陈楚良这小子干嘛要让我准备一个位置,原来是给你留的。不过你能来现场,也是好事儿,至少能够看到自己的儿子现在万众瞩目。。。。”
“也是你的儿子啊,当年不是说好了,认你当干妈啊。”陈妈谦和地笑着,只能说她生了个好儿子了。
傅姨只能点头默认了,笑着说:“走吧,先入场吧,校庆大典等会儿就要开始了。”
老朋友相见,寒暄的机会就只有短短几分钟,毕竟今天重要的事还是校庆。傅姨在前面带路,把陈妈还有陈楚良,带到了特邀嘉宾座位第二排右边最边上,应该是等会儿方便陈楚良出来演讲,安排一个好进出的位置。
还要忙着招呼其他的人,傅姨只是和陈楚良说了一声,校庆结束后先别走…就离开了。
陈楚良和陈妈坐下来。
对于老妈傅姨还有老爸的事情,陈楚良就算是傻子都看的出来,两人都喜欢着老爸,但老爸只是和老妈在一起,而把傅姨给辜负了,但那个年代的爱情很和钻牛角尖,有时候就算是没有在一起,但也能让另外一个人一辈子不愿意接受别人。
不去想这么多,在陈楚良心里,傅姨算是对自己最好的人之一,同样会像是对待老妈一样尊敬她。
庆典还没开始,陈楚良坐下来后,开始四处打量。
廖院长的位置比他还要靠后,第四排去了。看来这种场合,排资论辈还是挺严重的。
有人在给廖院长发佩戴在胸口上的纪念章了。
同样的,陈楚良面前,一个笑容可亲的礼仪小姐,分别递给了他和陈妈一个精美的小盒子,里面放着的是一枚镀金的写着100年华诞,背后有东南大学校徽的纪念勋章。同时微笑着让他们戴在胸口…
陈楚良照着做了。
同时继续无聊地坐着。。。。。
等到校庆快开始了,现场也热闹了起来。而陈楚良自己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觉得身为这座学校的一员感到骄傲。
这大概就是母校情怀吧,你可以骂他一千万次,但别人要是骂一次,绝逼要论起袖子干一架。
陆陆续续的,前来参加校庆大典的嘉宾都已经入了会场。而特邀嘉宾这面,也开始有许多陈楚良并不认识,但是看起来年龄都很大的老一辈在傅姨和其他工作人员带领下入座。于此相比,稍显年轻的陈楚良,到显得有些不协调。
上午9点40左右。
一群阵容豪华的领导嘉宾。在东南大学杨校长的带队下,走单独的进场通道,朝着特邀嘉宾位置走来。
走在前面的是华夏中枢部门的一位副高官,然后是华夏教育部门的主管高官,接着就是省里面四大班子的高管,然后才是东南大学的杨校长以及其他副校长,以及汉州这座城市主政的高官,等等,十多人成了最后压轴出场的重要嘉宾。
为了欢迎领导到场,掌声和欢呼声很应景。就连广播里面的音乐也很合拍。
几乎是万人庆祝的声音中,看着领导入场,除了校长认得之外,和校长随行的领导,陈楚良大概就只认得胡春雷了。
不过胡春雷的位置也是排在末尾去了,可想而知他前面的大佬都是实打实的封疆甚至更高。
等这群重要的领导到场入座之后。
陈楚良发现,坐在他前面的嘉宾竟然是胡春雷。
这也太巧合了。当然,这个位置,很有可能是要发言?
两人虽然认识,但这种场合,还是不便多谈,而是点了点头,意思意思就行了,毕竟是大场合。私交太密切了不好。
很快就到了上午10点整。
现场,所有给各个学院划出来的区域都坐满了人,无一缺席,甚至连会场外面,学生会代表,学生代表,还有老师代表,都是井然有序地坐着。
空前热闹,空前的盛大。
就连用来扩音的喇叭,也是最好的状态,把今天作为东南大学100周年校庆大典,要说的话,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
随着主持人的宣布大会正式开始。东南大学100周年校庆庆典拉开了盛大的序幕。。。。。。
所有的庆典都一样,无非是主持人主持,然后一段应景的开场白、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杨校长作报告、接着就是各个代表致辞。
东南大学杨校长作大会报告,是大会的第一棒。
稿子写的很不错,用了许多优美的排比句,比如什么:斗转星移,岁月沧桑,百载岁月,如驹过隙,忆中华什么什么…。。奋斗什么什么……努力什么什么。。。。。
一篇报告,怕是有几万字,杨校长铿锵有力说了二十多分钟。
他稿子里面的每一个字,都通过很好的音响设备,传递给在场所有人。
如同让大家面前摆着一本有着一百年历史的老书,在杨校长的报告中,一页一页自动翻开,自动播放…。
杨校长激扬的报告之后。
第二位上台致辞的竟然是汉州这座城市的一把手胡春雷。
难怪他会坐在陈楚良前面,同样是为了方便上台说稿子啊,
胡春雷历来走实干路线。
稿子也是接地气。
比起杨校长多用古今典故。胡春雷的致辞,就很容易让人听懂,而且觉得有深度。
这便是那句越是浅显的道理越容易让人觉得务实的由来了。
胡春雷的致辞中:全部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四个祝福。
祝福过去的东南大学,如不朽的历史永远绽放。
祝福现在的东南大学,如孕育人才的沃土桃李满天下。
祝福未来的东南大学,如破浪的千帆激流勇进。
最后祝福百年来所有为了建设东南大学的所有人都应享受此刻的尊敬和荣誉。
胡春雷的致辞也就十多分钟。
但他全程脱稿说的生动有趣,也向大家展现了其个人魅力,就是不搞虚的那一套。
掌声热烈,送给了对东南大学校庆各种祝福的汉州主政高官。
这两位上台发言的人讲的都不错,而且也把大家的情绪也调动了起来,现场更是把掌声毫不吝啬的送出去。
发言还在继续…。
主持人介绍下一位上台发言的是教师代表…。。
洋洋洒洒二十多分钟的发言,比起两位领导,教师代表的稿子就普通多了。
教师代表发完言下台之后。
现场穿插了一段由主持人发起了的故事演讲。
话筒里,主持人先是说了一段东南大学到现在已经建校一百年风雨,可谓取得的成绩硕果累累。
同时点出了不少校友的名字,这些名字代表的都是杰出的校友,有抗战时期捐躯的英烈,有和平年代为了华夏的建设,投身到艰苦条件老三线以及西北边关当中的科学工作者,还有近代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给社会创造价值的杰出校友。
而这些校友,为国家的建设,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的时候,他们身上都有着东南大学的烙印,不管是今天有没有到现场参加校庆大典,不管是活着的还是长埋地下的。今天。。。。荣誉和掌声是属于他们。
话筒里面,主持人拉动情绪的本事不错。
把东南大学一百年的校史说的像是一部史诗级的校友光荣榜。
一段赞美之声过后,主持人便是开始穿插下一个环节的内容。就在话筒里,控制着自己激动的要落泪的情绪,于万众瞩目中,说出来: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校友代表上台发言……
主持人目光所像之处,正是特邀嘉宾席位置第二排最右边陈楚良所在的位置。
一瞬间,全场,几乎近万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这里。
校友才是东南大学的坚强后盾,才是东南大学桃李满天下的传播者。
而作为校友代表发言,这项殊荣,可以说,是上面主持人介绍的那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所有校友的代表。。。。。代表他们为母校诞生说上自己的祝福。。。。。
第830章校庆致辞。(求订阅)()
听到主持人说: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校友代表上台发言……
坐在特邀嘉宾席第二排最右边位置的陈楚良,哪怕先前很淡定的状态,此刻也有一点点的忐忑。
要知道,主持人可是把东南大学一百年来,各位校友做出的光荣事迹,都赋予到他自己一个人身上代表了。
这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这是所有校友的荣耀光环。
深吸一口气,算是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
陈楚良并没有立刻站起来。
因为,他知道,主持人还有话没说完。
刚才几位上台发言的人,主持人都要介绍一下对方的名字还有现在担任的职务或者工作,算是简单说一些个人简介,好让所有的嘉宾都清楚,为什么要选这么个人。
果然,台上的主持人说了有请校友代表上台后,就已经妙语连珠地补充着,为什么东南大学诞生100年,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要选这个校友代表发言。
话筒里,主持人幽默风趣地说:“容我很荣幸地给大家介绍即将上台的校友代表,同时也是学校04级学生陈楚良先生。陈楚良先生是我省知名互联网企业有为科技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东南6省商会会长、并且据我们母校知悉,就在前几天被华夏青年联合协会联合各大报刊媒体还有权威部门,高票当选为华夏第十一届杰出青年。在学校百年庆典之际,他以有为科技公司的名义,向母校捐赠一个亿,用于赞助学校科研经费…。希望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同时以个人名义,捐赠100万元,在学校设立了‘有为’奖学金…。。我相信,熟悉陈楚良先生的人,大概已经知道,他还在学校时,就创建最早的学生创业项目:便民单车,至今依旧给学校勤工俭学的学子提供了最大的帮助……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陈楚良校友,上台为大家致辞。”
主持人在介绍完他之后,自己也是鼓起掌来,欢迎校友陈楚良上台致辞。
万众瞩目中,陈楚良这才从特邀嘉宾席位置上站了起来。
他本来就很高大。
站起来就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顿时!
‘啪啪啪’的掌声,已经从他周围的特邀嘉宾,到旁边的校友嘉宾,再到外围的教师、学生嘉宾,像海浪一样一波推着一波传了开来。
跟着掌声的节拍,陈楚良慢慢走到了刚才校长和胡春雷都做了致辞的台上。
站在台上。
台下,第一排,就能看见学校的校长,还有省里面的高官,还有燕京来的大领导。
后面是学校特邀嘉宾,加上学校各大院长,七八十人的样子。
再往后的视线内,是学校各个学院校友嘉宾。
外围,是学生代表、老师代表‘社会各界代表,媒体代表。
这应该是陈楚良面对的最大的一个舞台了。
原本他在心中已经有了草稿,但是现在却是一片空白,都忘了怎么去说。
不过,掉链子的事情,陈楚良从来不做,哪怕是心里面的腹稿暂时忘记了,他依然能偶从容地即兴演讲。
话筒是立式的,陈楚良伸手扶了下。
台下,掌声暂停。
大概都是等着他发言。
陈楚良不负所望,慢慢说道:“其实,今天,站在台上,能够作为校友嘉宾代表,我特别想要感谢一个人…。。”
大家都以为,他是要感谢母校东南大学。
谁知道,陈楚良的目光却是望向了自己刚才所坐的位置。
他说:“我要感谢的人,便是我的母亲…。。”
万众瞩目中,陈楚良伸手指了指陈妈所在的位置。
一瞬间,原本坐在特邀嘉宾席的陈妈,就被投过来无数羡慕的眼神…。。连带着安静优雅雍容华贵的陈妈此刻也是泪光闪闪。
有这样万众瞩目的儿子谁能不高兴?
这就像家长去学校开家长会,看到自己孩子在全校师生面前得到表扬那样。作为母亲,一定是最自豪的。
台下,在沉静了一分钟之后,立刻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
一个连自己母亲都不感恩的人,又怎么能够称之为成功的人。
陈楚良又扶了下话筒,他觉得自己这个动作能够控制现场的掌声,还有能够让自己慢慢的想起心中的腹稿。
“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最大的感恩,要送给我的母亲。没有她冒着家里所有人反对在那个大学里谈恋爱都要悄悄的不让别人知道的年代,在燕京大学的校园里,和我爸相识相知相爱,然后不顾一切把我生下来,否则就没有现在的站在台上,作为母校诞辰校友代表发言的我。”
“所以,借着母校100年诞辰,我想说一句。”
“妈,你当年嫁给我爸那个穷小子,我为你感到骄傲。”
最后一句我为你感到骄傲说出来,陈楚良目光看向的是远处对着他的摄像机。
他这一句呐喊,是对楚家当年瞧不起老爸的打脸。
没有人一辈子都是穷小子。
只要肯努力就能改变现状。
这是陈楚良想通过老爸老妈的故事,还有他现在取得的成绩,最好的举例…。。
台下,陈妈泪流满面地笑着……
无数羡慕、祝福的眼光,让她感受到了世界的善意…。
儿子带着她来参加这个庆典,应该就是要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当年的不顾一切,如今看来都是值得的。
旁边,傅姨递过来纸巾:“羡慕你生了个好儿子啊……他这是为你和陈华生正名了…。”
为了不让台上的儿子看见她感动的落泪分心,陈妈拿着傅姨的纸巾把眼泪擦干。脸上带着疼爱的微笑,看着台上的陈楚良,那是她的儿子,那也是她的骄傲…。。
台上,陈楚良完成了自己在校庆大会上想要做的一件事。全校校友还有嘉宾,在听了他简单几句说出来的一个应该是最美的爱情故事,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迎着大家的掌声,陈楚良心中的腹稿也全部想起来了。
他扶着话筒继续说:“或许,对我了解的人,都知道,我除了工作需要之外,很少在公开场合讲话。这并不是我这个人内向、不善交谈。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今年才20岁,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思考并不是那么成熟,毕竟有句话叫做,人生没有重来,走错了路,或者说错了话,很可能就会绕一个大弯,尤其是稍微有点社会影响力的人。谨慎言行,正如大文豪苏东坡所言: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陈楚良接下来的开场白很普通,但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跨入社会有阅历的人,听完这普普通通的开场白,竟然觉得浅显易懂是真理不用那么多华丽辞藻,就能偶品味出做人的态度。
有多少人,在年少的时候,又何曾没有在意气风发时候的做错事说错话,原本可以走的更远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