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广庭自然是赵小雅的老爸,陈楚良上辈子的准老丈人了。
他好歹也是去准岳父家蹭饭蹭了很多年,对于准岳父家的事都比较清楚。
随口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谎言,说:“是啊,我是从苏南过来到汉州读大学的。家里爸妈说,有一个远房亲戚嫁到这里,夫家叫赵广庭,住在新南门这儿,叫我有空就过来拜访他们。”
陈楚良成功的把自己变成了准岳父的远方亲戚。
老板娘一听苏南。就知道这年轻人是赵广庭的亲戚没错了。
赵广庭的老婆沈云就是地地道道的苏南人。
“原来你是赵叔家亲戚。”
老板娘的戒备心一下子就消失了。
这年代,还不会有那种随便一查就把你七大姑八大姨关系都了如指掌的大数据。
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比较让人相信的理由,就没有谁怀疑你是骗子。
老板娘说:“他们家是在这儿没错。但是两个月前就搬去江北区那面了。”
陈楚良原本以为马上就能见到上辈子熟悉的准岳父岳母还有那个最熟悉的赵小雅。
一听老板娘这句话,心里面就凉了。
更戏剧的是,自己准岳父岳母家刚搬家,就两个月前?
感觉想要找到赵小雅也是一波三折,或者说是老天爷在逗他玩儿。陈楚良问:“搬走了?他们家不是一直住在这儿的吗?”
陈楚良上辈子认识赵小雅是在05年之后。
所以,05年之前,赵小雅一家的情况,他都不了解。
老板娘说:“是啊。两个月前就搬过去了。主要是我叔的工作调到江北那面,南门中学拆迁后我婶也要跟着去新校区,他们的女儿又不在家,家里就两口人,干脆搬到那面的职工宿舍里面住,方便上下班。不过,前几天,新南门拆迁办通知签字,回来过一次。”
老板娘一五一十说着。这年轻人要是早几天来,赵广庭家还住在这儿。
赵广庭两口子,一个是国家公职人员,一个是学校教师。新南门棚改搬迁将他们的工作打乱了,夫妻两人都调到江北那面,江北区和南门区隔着一条汉江,在汉州没有通地铁前,上下班差不多要一个多小时,能理解两口儿搬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方便。
陈楚良认认真真听着。
生怕漏过一个字!
准岳父两口子,现在不住在新南门。现在搬到江北区那面,后来棚改完成后,加上又通了地铁,从新南门到江北区,也就是20分钟的事情。这应该是,05年后陈楚良认识赵小雅一家人之前的情况。
很快就想通了,陈楚良说:“谢谢了老板娘,对了,你知道他们家现在搬到江北那个地方?”
老板娘说:“新南门中学的职工公寓。具体哪儿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有他们家座机电话。”
老板娘放下自己的女儿赵然然,在收银台的抽屉里找了一会儿。
“上次我婶搬家的时候,给我留了电话。说这面拆迁需要他们回来签字,就给她打电话。”
找到一张纸条。老板娘报出一个座机号码,让陈楚良记一下。
陈楚良拿出手机,把未来准岳父岳母的电话号码记下来。又问道:“他们有个女儿,老板娘你知道吗?”
岳父母家现在的具体位置,陈楚良算是问清楚了。
现在,他开始问赵小雅的情况。
陈楚良心里面一直想不通。
赵小雅原本是在东南大学高她一届读法律系专业。
但不知道为什么。
在东南大学找不到她。
“你是问我那小姑子赵小雅啊?”老板娘说话的时候,明显是带着一种自豪的表情。
也倒是,在新南门这片区域,有谁不知道,他们这里出了一个高考省状元啊。
说到赵小雅三个字,就连老板娘8岁的女儿赵然然都在旁边:“我小雅姑姑读书超厉害的。”
陈楚良笑笑?赵小雅读书厉害吗?自己可不那么认为,上辈子这妞儿,智商在他面前被完败,这辈子估计也差不多。
老板娘给女儿说:“然然要学你小雅姑姑,以后好好读书。”完了之后,回头对着陈楚良笑了笑:“听我叔和婶说,我这小姑子今年本科毕业后就去国外深造去了!”
at?
陈楚良懵了!
赵小雅去国外念书了?
等等?
本科毕业?
赵小雅不是比他高一届吗?
怎么就毕业了?
陈楚良思绪都是乱的。
感觉重生后的蝴蝶效应已经很严重了!
他又仔仔细细回忆了一遍,自己认识的赵小雅。
上辈子,赵小雅是98年到东南大学法律系读书。
但是,赵小雅曾经和他说过。
她其实复读了一年。
也就是说97年,赵小雅就参加过一次高考了。
陈楚良做了一个假设。
如果他重生回来这一世。
赵小雅97年参加高考,并且如愿考上大学。
自己当然就不能在东南大学遇见赵小雅了。
说到底,还是重生后的蝴蝶效应将赵小雅影响了。
陈楚良问老板娘,道:“没想到我这表妹读书还挺厉害的,都出国深造了。”
表妹成为媳妇在苏南那面很常见,陈楚良这样称呼赵小雅也没错,而且更能拉进关系。
记忆中想起上辈子赵小雅就给他说过,特别想去国外留学,也特别羡慕他们这些能够从水木那样的超一流高校毕业的学霸。只是智商不够用,考不起水木、燕大,申请公费留学也被刷下来。
没想到这辈子赵小雅倒是实现了她这个心愿。
陈楚良替她感到高兴。
很想问,赵小雅本科在哪儿读的书。
但是想了想,觉得她都出国去了,也没那么个必要。
等自己成功的找到岳父岳母家,有目的的接近这两位,赵小雅不管走到那里,都是自己的媳妇跑不了。
陈楚良不想问。但是并不代表,老板娘不会逢人就炫耀她们赵家这位读书很牛的人。
老板娘已经在说:“我这小姑子读书是挺厉害的。可是我们新南门棚户区考出来的第一个全省状元。听说在燕京的水木大学,年年拿最高的奖学金。出国深造的费用一分都不花,国外的学校还倒拿钱请她过去。啧啧,她可是我们的骄傲啊!!”
老板娘越说越起劲,就像是在夸自己的孩子一样。
她完全没发现,站在她对面的陈楚良,整个人都有一种想要骂天的冲动。
赵小雅去了水木大学?
真是日了狗了啊!
自己不去水木跑到东南大学找赵小雅。
这辈子的赵小雅却是化身一个学霸在水木读书。
电视剧都没有那么曲折离奇好吧。
当初自己要是考燕京的水木大学,说不定还能遇到赵小雅呢。
不说了,老子想静静!
陈楚良现在有点小郁闷!心想着,等到见到了赵小雅那妞儿,一定要抓着她屁股打两下。
第427章苏南来的亲戚来头不小。(求订阅,感谢Chrisyep打赏)()
没想到重生这一世,赵小雅俨然变成了学霸。
也算是实现了她上辈子想要读华夏一流高校,想要出国留学的心愿,弥补了她的遗憾。
这样想,陈楚良就释然了。
也好。
他这次重生,能影响身边所有人都弥补遗憾,这蝴蝶效应还真是往好处煽动!
听了超市老板娘的话。确认了这个世界赵小雅没有因为他重生的蝴蝶效应直接变没了。他以前没找到对方产生的所有担心都不复存在,接下来就等着和赵小雅相见吧。
这一天也不会太远,至少陈楚良现在比重生那会儿,知道赵小雅的确切消息更多。
甚至,有些期待这一世自己熟悉的那个女人,会不会和上辈子不太一样。
也就不继续问关于赵小雅的事情。
知道了未来岳父母现在住江北区新南门中学教职工宿舍,知道赵小雅今年水木毕业。这些消息已经足够找到她了。
陈楚良就换了另外的话题,问老板娘,道:“我看你们这儿好像是要拆迁啊?”
这话就是痛点了。老板娘叹气道:“是啊,拆迁工作都启动了。也通知我们去签字,不过,达成搬迁协议的人只有40%,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哟。下学期孩子们都要去江北区新学校上学,还得专门送她过去,放学又去接她。真想搬到江北区那面。但是,政府又没有在那里修安置房,只有先在那面租房了。”
先搬迁再安置的办法,真是让棚户区一些家里面有读书的小孩,恨不得那些不同意的人马上签字同意搬迁。
不管怎么说,这样大家才能拿到一点过度费,在安置房没分下来前,可以选择在外面租房,比如就在江北那面,孩子上学也方便。但是搬迁政策不执行,过度费就没有,租房就是一笔多余的支出。
陈楚良顺着她的话说:“我们苏南那面的拆迁政策,都是先安置再拆迁,大家有房子住了,也就没有心思阻拦,没想就隔着一条汉江,政策就不一样。”
老板娘说:“汉州怎么可以和苏南比。苏南好歹是江南地区。如果和苏南一样先安置后拆迁,新南门棚户区居民立刻全都同意搬迁了。毕竟这地方,的确不适合未来城市化建设。”
好歹也是每晚看汉州电视台的老板娘。说一点城市建设的话也属正常。
陈楚良说:“政府也有难处吧。毕竟新南门棚户区有一万户居民。把这一万户居民全都安顿好了,再拆迁新南门,这个口子没有谁敢放开。”
“那是政府的事儿,我们小老百姓那里管的了那么多。”小超市老板娘觉得是这个理儿。但还是要站在自己立场说事儿。
拆迁政策出台后,附近的居民也都讨论过这事儿。
新南门这片棚户区的确太大了。大家都给政府算了一笔账,每家平均赔偿五十万,至少都是五十亿。
当然如果是修建安置房,其他各种政策落实,少说也得上百亿的资金启动这么大的拆迁工程。
而且,汉州不止新南门这一个棚户区。
其他东西北,几个区域都有大大小小的棚户区。
这些地方,要是一律实行这个政策。
几百亿的投入。
政府也不敢开这个口子啊。
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包括南门区的政府领导,都不止一次给所有人解释过。
不是政府不愿意先安置,是不敢开先例,以后会没办法收回来。
想了会儿,老板娘又说诉苦说:“我们老百姓只是想要一个住的地方以及拆迁后怎么生存下去。政府既然要加快城市建设,就得为我们老百姓考虑。如果政府不为我们买单,我们找谁买单,谁来管我们的死活?”
“不是怪我们要求太高,而是政府没有出台更好的政策,考虑不周而已!”
超市老板娘也是个懂得时势的人,估计是经常看新闻联播或者民生方面的新闻,说话也是头头是道的。
对于政策问题,陈楚良没办法解释。
他正想说一切都会解决的!
旁边,却是有一道低沉而带着几分威严的声音,传过来!
“说的不错,政府不为老百姓买单,又怎么能让老百姓放心?”
远处,大概是五十米距离那么远。
刚才和老板娘聊得火热。
并没有发现从巷道里走出来的胡春雷和高秘书二人。
先前那一句有点儿像是夏天打雷‘咔擦’一声巨响的声音,正是胡春雷说出来的。
这位空降汉州的大佬,居然亲自跑来新南门棚户区来调研来了。
果然是一位实干家!
空降汉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新南门这块历史遗留的骨头给啃了!
这样也好。
证明在胡春雷心中,新南门的重要性,应该是他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要真是这样,陈楚良心中就有十足的把握说动这位大佬,直接拍板将康华集团冻结的地产项目放出来。
要知道,陈楚良对这位大佬非常的熟悉。
敢想、敢做、敢闯、敢顶住压力。
就是这位大佬的为官形象。
上辈子,在他上任汉州几年时间,将DP往上抬高一倍。整个汉州所有的市民,都会称呼他‘拼命书记’。
随便一个街头采访,对政府的公信力评价,绝对都是越做越好了,胡书记是市民的好书记,多次亲临现场,多次为汉州市民办实事,希望胡书记身体健康!
胡春雷在汉州创下的政绩太多了!
在他汉州担任一把手期间。
汉州的地铁、城市新区,市政建设,高铁路网,几乎都在与苏南乃至北上广接洽。
他上任的几年,正是汉州经济腾飞的几年。
后来他也凭着在汉州的出色政绩,调任北方一省出任封疆大吏。已经说明他是一位敢拍板说做就做的大佬!
对于胡春雷的执政性格,陈楚良最清楚不过了。
就在陈楚良回忆,自己上辈子回到汉州创业,亲历胡春雷治下汉州的经济盛况。
胡春雷已经走了过来,他的秘书就跟在身后。
超市的老板娘显然不知道,眼前这位看起来五十多岁,气度颇有些让他们这些升斗小民感觉压抑的男人,会在几周后频繁出现在汉州所有的电视频道以及报纸上疯狂报道。
她下意识地问了句:“要买什么东西吗?先生?”
先生两个字也是说的极快,老板娘感觉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先生,应该是一位高官!气场让不敢多说话了。
刚才从这位超市个体经营户口中说出:政府不为老百姓买单,谁来管老百姓死活,真应该让汉州大小领导干部听听。
胡春雷今天让老百姓给上了一堂课,欣然接受,说:“给我来三瓶‘沁泉’矿泉水。”
沁泉矿泉水的制造商是汉州本土企业,胡春雷这是支持治下产品了。
老板娘并没有考虑胡春雷和高秘书明明是两个人,却要买三瓶矿泉水,立刻从冰柜里面给他拿了三瓶。
胡春雷站在离收银台有一段距离,老板娘递不了给他。
正想着走出来!陈楚良直接就从老板娘手里面接过来,当了传递手!
陈楚良如何不明白,胡书记买三瓶矿泉水是何意思。
这是要把他叫上一起走走!
高秘书上前,拿了一张十元面币给老板娘,老板娘低头就在抽屉里找钱。
旁边她女儿赵然然却说:“妈妈,妈妈,刚才那位大哥哥和那位爷爷一起走了!”
老板娘抬头,果然看见刚才还和她聊天的年轻人和那个气度不凡的领导一起向对面的南门中学走去。老板娘心想,赵叔家从苏南来的亲戚来头不小啊!
第428章野心(求订阅, 110伙同120老铁万赏)()
不知道胡春雷为什么要走进正在拆迁的南门中学。
陈楚良跟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并排走着。高秘书跟在后面,像个随时听候吩咐的侍从。
高秘书虽然没见过陈楚良。
但好歹是大佬身边的秘书,没点儿知识储备怎么能够当大佬的移动智囊。
高秘书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位能够跟胡书记并肩而行的年轻人,有很多光环在头上顶着。
这位年轻人名下有两家企业!
一家是互联网科技公司:有为科技。
一家是汉州老牌实业公司:康华集团!
这两家公司的资产加起来,差不多接近80亿。
毫无疑问,眼前的年轻人是继徐耀星之后,汉州最快崛起的首富!
要知道,对方不过才二十岁。
两年时间,就能够做到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一个高度。
这种人,别说是汉州的一把手,哪怕是整个省的一把手,甚至是燕京,早就已经关注对方了。
而且,看胡书记和对方亲切的就像是长辈和后辈。
政治嗅觉很灵敏的高秘书立刻想到,胡书记和对方应该私交不错。
或者说,这个年轻人的背景很强大!
远远地跟在后面,看着走在前面的大佬和那位年轻人。
羡慕啊!
这是多少人在这个年龄,永远都不曾有过和一位副省级大佬一起谈话的机会?
。。。。。。。。。
挖掘机开过的路面坑坑洼洼不太好走,有的地方还有一些水坑,走向南门中学的时候,陈楚良提醒着说:“胡书记,你慢点,路不太好走!”
算是把话匣子打开。
陈楚良知道,胡春雷肯定是有话要对他说。
毕竟,他早就给孙凯旋打过招呼,希望孙凯旋能协调私下见一见这位大佬。
没想到,没等到和对方单独约见,今天倒是在新南门棚户区偶遇了!
也是运气!
人生真是一命二运!
胡春雷迈着稳沉的步伐,总是要踏实了再迈出第二步,绝对不会没站稳就走。
如此小心谨慎,是胡春雷的性格!
胡春雷出生寒门,进入体制后,幸遇孙家老爷子赏识,从基层干到了省组部大佬,又从组织部空降汉州当一把手,多岗位锻炼。
用一句话形容。
就是吃过苦日子,熬过艰苦的岁月,身子骨肯定是铮铮铁骨。
这点儿烂路,还算不得什么。
倒是因为陈家小子像晚辈一样在他耳边提醒,让胡春雷觉得很舒服。
一边走,一边说:“凯旋给我说过,你很早就想和我见一见了。”
胡春雷一句话就已经告诉了陈楚良,后面的谈话就围绕要见他的事情说吧。其实胡春雷都已经猜到了身边的陈家小子要说什么。
那就不来虚的,陈楚良直接说:“我找胡书记,其实就是想把康华集团被政府查封的三个在建楼盘项目给放出来!”
“呵呵,年轻人口气不小啊,一来就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
胡春雷笑了笑。就知道陈家小子找他一定是为了康华集团的事情。
但是,饶是如此,他还是在听了之后吃惊不少!
在他看来,眼前的年轻人真是一个可以翻江倒海把海龙王都给揪起来暴打一顿的哪吒三太子。
翻天覆地的气魄倒是够了,后果却没有考虑充分。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