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礼监-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魏公公说自己这法子不错,李炎昭不由如释重负。

    “人家都说隔行如隔山,话是这么说不假,可这定量装药的事,咱家这外行一听就觉得好,你们身为海军的高级将领,怎么一个个就想不出来,弄不出来,非要让炮手自己估量?小事可见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啊。”

    公公语重心长,他对海军是寄予厚望的。

    “不单是海军,你们陆军也是这样。药子定量定装配发的事,要马上搞起来。记住,不要把这事当成小事,只有永远比别人快,你们才能活着!只有活着,才能升官发财。”

    公公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让众将领感受颇深。

    “嗯,法子是你想的,这件事就交给你做,最迟七天咱家要看到成效,需要什么,列个单子,要多少钱,咱家给。总之,你必须把这件事办好。办好了,咱家保你个百户,办不好,继续当你的小旗。”

    魏公公说完,朝惊喜交加的李炎昭点了点头,然后走到船前,下令进行第二轮炮击。

    第二轮炮击也是信号,早已上岸潜在镇江几段城墙外侧的信字标听到信号后,就会立即实施爆破。

    “扒了他们的皮,咱家不信他们不捂裤裆!”

    王大力立即吩咐旗手打旗语通知各船开炮。旗语是水师原本就有的,相较后世的旗语要简单许多。

    见到总兵大人座舰打出旗语后,各船立即下令炮手就位,很快,第二轮炮击打响。

    参加这次联合军事演习的海军机动支队一共有4艘福船,2艘三桅炮船,8艘楼船,7艘苍船,10艘海防,其余杂船5艘。

    各船计携带火炮(含佛郎机)185门,各式轻重铜铁炮210门,虎蹲炮120余门,参演兵力1720人,几乎是机动支队四分之三的力量。

    第二轮炮击将持续一柱香时辰,为此消耗的药子弹丸是笔不小的开支。因而,行动之前,王大力等将领曾劝说魏公公缩减炮击时辰,以节省火药。

    但魏公公大手一挥,说道不把镇江城打服了,他就是有再多的药子炮弹又有何用。打,可劲打,不必替他老人家省钱。

    提督内臣都这么说了,海军还有什么好说的。

    随着第一声炮响,金山寺上空乃至镇江城便再次响彻起轰隆隆的炮击声。

第七百九十章 墙塌了,人呆了() 
“除了金山寺,别处不曾遭到炮击?”

    城墙上,镇江知府王应麟不住询问一拨拨赶来复命的衙役兵丁们。等确认除了金山方向,江上魏阉船队不曾炮击镇江余处时,他不禁松了口气,同时也是大为诧异,不明白魏阉为何要炮打金山寺。

    “府尊,依我看,这魏太监多半是在警告我们。”

    说话的是镇江同知余学度,镇江乃中府,知府为正四品官,故他这同知为从四品官,比下府同知要高一品。同知为知府副职,掌地方捕盗、盐铁、河工等事。

    因镇江乃江防要镇,故余学度也兼江防及清理府下军籍事。镇江城内能够调用的官差及巡检、弓马步手都归余学度的同知厅调度,与府内卫所及南都兵部的联络也皆由同知厅负责。因而,亦有人称这位余同知为厅长。

    同知厅既常年与军籍、兵备、捕盗交道,余学度自有几分眼力,稍加分析就知道那魏阉是在借炮击金山恐吓镇江,想让知府大人服软,以便威逼勒索。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原来是这个意思。”

    王应麟冷哼一声,他是断然不会被魏阉的“淫威”屈服的。不过内心里其实也是有些庆幸的,魏阉虽说无法无天,跋扈异常,但总归不敢真个炮击镇江城,若那样的话,只怕自己也阻止不了下面人开门。

    镇江城内,眼下并无守军,只是靠些衙役官差维持,这帮人哪里真守得住城。此时也没法求援,更没到动员全城青壮守城那一步。

    因为,今天所发生的事,实在是荒诞!

    真计较起来,魏阉固然无理,他王知府同样也无理。一个明目张胆炮击佛门净地,恐吓地方官吏。一个则是堂而皇之将天子亲军和皇帝内臣拒于门外,拒不承认对方的身份。

    双方,都有错。

    官司打起来,这板子最后恐怕都得一人一半。

    若因此引发更大的冲突,真的造成百姓死伤,魏阉难辞其咎,他王知府的前途必然也会到头。

    所以,魏阉只敢炮击金山这一举动,多少让王知府心中定当一些。只要对方不敢朝城中打炮,他便有足够的底气坚持到底。

    镇江可是南都门户,南都那边反应再迟,也终归会有动作。只要南都出面,镇江便不虞叫那魏阉祸害了。

    如此一来,王应麟便是声名大振,一个“强项令”的名声是断然跑不掉的。

    当今朝堂重科道清流,对官声尤其看重,若是运气使然,很难说王知府会不会借此一跃而为布政、督抚大员。

    同王应麟的“强硬”不同,余学度倒是想劝知府大人不必把事做的这么绝,魏阉此举意图恐吓是确证的,不过此人所贪不过钱财,所图也不过是城中富商能与他合作,镇江犯不着和他硬碰。毕竟,这事和他们官府有什么关系。

    有关魏阉在北固山召集商人商议海事的事,余学度事后问过城中去北固山的那几家,前因后果都是清楚的。

    那日魏阉领着兵马在城外耀武扬威,弄一块“到此一游”的牌子来讥讽镇江文武,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知府大人不把他魏阉放在眼里,当贼似的不给进城么。

    这就是结了梁子了。

    做太监的性格阴暗,睚眦必报,今日炮击,因果使然也。

    照余学度看,这怨仇不宜结的过狠,对方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单论和宫中联系也比知府大人上疏快。说句难听点的,怕是知府大人的奏疏尚在半道时,那魏阉倒打一耙的题本就摆在了皇爷案桌上。

    一为家奴,一为外臣,谁亲谁远?

    况,当今这位天子是出了名的不待见外朝。

    告了御状,结果多半也是于那魏阉有利。

    就看今日这炮击金山的胆大之举,若没有凭仗,没有底气,魏阉他敢下令开炮?

    便是不说今日这事,就说常州府无锡城那桩民变,结果又如何的?

    死伤上百人,东林书院叫一把火给烧了,以景逸先生高攀龙为首的上百东林弟子被绑走,这么大的事,按理魏阉早就应该被缇骑锁拿归京砍头了,可人这会却在江上活蹦乱跳,还到江北祸害了一阵。

    这说明什么?

    人家上面有人呐。

    可惜,咱们这位府尊看不透,只道人家是个太监,就容不下。

    知府为主官,同知乃副职,城中事务不归余学度做主,他多说也无益,只能腹诽一二,你府尊为了扬名不惜结下这么大一仇人,不惜将镇江全城百姓和你捆绑一起,真要出了事,你府尊就是玩火。

    能用钱解决的事,何必非要置气呢。

    反正,出钱的又不是府里。

    常州府不出头,苏州府不出头,扬州府不出头,就你镇江府能!

    倒要看看这事,你府尊大人如何收场。

    王应麟不知自个的副职对他一肚子意见,挥挥袖子道:“此间暂由你主持,本府去金山寺查看损失,若僧人多有死伤,本府便是上京告御状,也不饶他魏阉!”

    说完,见城中一众士绅富户聚在城下议论纷纷,不少人面有慌色,显是叫这突入而来的炮击吓倒。故而,王应麟又特意过去安抚众人,让众人莫慌,镇江但有他王应麟在,便绝不容那阉贼欺了。有他在,这镇江城的大门也绝对不会给他魏阉开。

    见知府大人如此硬气,一众富户士绅都感振奋。尔后见知府大人要去受炮击的金山寺,当下就有人说金山法寺受此无枉之灾,寺中损失必严重,说不得还有僧人遇难受伤。寺中建筑损坏了,也当集资重修,且马上就要天寒地冻,大家当慷慨解囊,不使出家人受风雪之冻。

    此提议立时得到众富户士绅一致拥护,当下就推出几人与知府大人一同前往金山寺看望“受灾”僧人。

    内中,就有那个罪魁祸首,在城中经营天丰货行的胡仕海。

    众士绅对金山寺如此关切的原因不但但是该寺乃禅宗正宗,江南诸寺之首,更在于那寺中主持德心法师乃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各家平日有什么法事,德心法师但凡是能亲自来的,就绝不叫弟子过来。各家女眷上山拜佛,也多得法师照顾。现在法师有难,这难一定程度上还是他们引出来的,自是无论如何也要去表示一下心意的。

    对士绅富户们的心意,知府大人自不会拒绝,于是要人备车马,一行轻车简从匆匆赶到金山。

    上山之后,就见金山寺的僧人都聚在山门处,不少人指着山下的长江怒骂连连。

    德心法师这会是身心俱疲,几个弟子正在照顾他,低声安慰什么。

    见着赶来的知府大人和城中士绅,德心法师是痛不欲生,在弟子的搀扶下艰难迎上前,痛骂江中那帮胆大妄为,损毁佛门圣地的官兵。

    老和尚这会可不知炮打他金山寺的是个太监,只道是哪支官兵误击。

    王应麟一边安慰德心,一边询问具体寺中具体损失,待听说建筑损坏不少,但却没有僧人遇难,不由心慰,说道毕竟是佛门之地,有佛祖保护云云什么。

    “我金山寺立寺上千年,还不曾有过今日之难,请知府大人一定为我全寺上下做主!”

    德心法师老脸铁青,他这会最关心的是他的损失怎么办!不管是官兵还是土匪,坏了他金山寺就得赔。若这位镇江府不给他主持公道,讨还损失,他就请太后她老人家出面。要知道,德心法师上月可是刚刚收到宫中请贴,邀他下月进京为太后庆寿的。

    当今太后敬重佛祖,礼遇高僧,可是天下皆知的。

    “方丈且放心,今日之事,实是国朝二百余年来从未有过之事,本府定为为方丈讨回公道!”

    知府大人说的不是场面话,他是一定要做到的。只是,他的话音刚落,耳畔却又传来一阵轰隆声。

    又打炮了?

    德心法师也是面色一紧,和知府大人不约而同向半空看去,这一看,老方丈脸色大变,知府大人也是心猛的一揪。

    “大人小心!”

    一个随从上前用力将知府大人扑倒在地。倒地之时,知府大人愕然发现年过七旬的德心法师身手竟然比他还要灵活,此刻早已趴在那。

    大小和尚们动作飞快,要么就是躲到山石处,要么就是趴下,看来,倒是有经验了。跟着知府大人上山的士绅们见状,有样学样,也一个个就地卧倒。

    这个场景要是叫魏公公见到了,肯定要感慨一下的。

    要明白,这和尚和士绅们就地卧倒可是标准的躲炮动作,不管是实心弹还是开花弹,这个动作都能将伤亡降到最低。

    德心法师这会可是认定绝不是什么误击,而是有意而为的了,否则,怎么可能打完之后接着打呢。

    一声佛号过后,法师不远处就有一颗大铁球落下,把好大一块地砖都给砸毁了,砸出一个深深的凹坑,然后反弹撞向一处山石,卡在了当中。

    一颗又一颗的大铁球从江上飞来,在金山上空不住落下。这一回落下的炮弹比先前要多,单是金山寺上空就落下怕不止百枚,把个寺庙里面砸的可谓是稀巴烂。

    好在,僧人都跑到了山门处,此处空旷,又有斜坡,众人躲避在那,倒是没人叫炮弹打中。

    僧人和知府大人一行耳朵都快给震聋了,一个个趴在那不知这炮弹几时打完,没人敢起身,那炮子可真是不长眼的。要叫那大铁球砸在身上,后果可想而知。

    终于,耳畔没有呼啸声,也没有轰隆声了,四周也没有铁球落下。

    众人还是等了片刻,确认安全后,才一一起身。

    王应麟有些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抬头看向寺中,这一看,吓了一大跳。原来那高高几层的慈寿塔的塔尖竟然歪了下来,却一时半会没掉下,看着好不吓人。

    见德心法师正挣扎起身,王应麟忙要扶他,不待他伸出双手,突然又是一声巨响传来,紧接着就感觉地面一震。

    之后又响了几声。

    这几声巨响比先前的炮击声还要响,震得一帮人脑瓜子嗡嗡的。

    天公打雷?!

    几个小和尚下意识的抬头朝天上看,却是什么也没有。

    “山下,山下!”

    胡仕海叫了起来,众人随之看去,发现山脚下升腾起黑烟,看着好像是和山脚连接的城墙那边。

    烟雾阻挡了人的视线,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王应麟惊的张大了嘴巴,他不是被山脚下的黑烟吓到,而是叫其余几个方向升腾起的黑烟吓到。

    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升腾黑烟的地方应该都是府城城墙所在。

    “大…大人…城墙塌了,城墙塌了!”

    知府大人的一个随从如见鬼似的尖叫起来,他的视线中,山脚那段原先连绵的城墙好像被神仙硬生生搬走一段,露出了一个宽约数十尺的巨大豁口。

    这!

    知府大人和住持法师,还有一众士绅富户们都叫眼前景象惊呆了。

    半空中,只有一团团升腾的黑烟,可四野里却是一片寂静。

    发生了什么?

    同样的疑问也困扰着城墙上的余厅长和一众差役捕手,他们的眼神同样也是一片茫然。他们呆呆的看着突然消失的城墙,看着那升腾到半空的黑烟。

    “这…城墙是叫…炸塌了?”

    以知府大人的见识,眼前发生的一幕,他是难以置信的。也正因为难以置信,所以他的上下牙关不自主的哆嗦起来。

    不但知府大人无法想象,见到这一幕的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在他们印象中,府城经历过几次大修,可谓固若金汤,当年倭寇见了都绕道远避,就是万炮齐发都不定能炸塌。

    可就这么一声巨响,城墙就倒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知府大人眼前有点发黑,城墙倒了意味着城门失去了原有的防守意义,那么也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进城。

    再进一步的话…

    王应麟呆呆的将他有些发僵的脖子朝长江上看去。

    长江上,提督内臣魏某正卷着袖子兴冲冲的对他的部下喊道:“瞅见没,这就是咱家的王炸!镇江城现在就是没穿衣服的娘们,等咱家去干咧!”

第七百九十一章 空手来?不见!() 
公公的王炸是真的厉害,不但镇江城的地主受了惊,海军那帮农民也是惊掉了下巴。

    “这就是爆破?”

    海军一帮将领望着那升腾半空的黑烟,内心的震骇不比镇江城内那帮人少。

    这爆破的效果可比他们两轮炮击都要来的厉害,来的让人目瞪口呆。

    海军这帮人虽说如今吃的是水上的饭,但严格意义上他们并不是什么“水军”,因为大明军制上没有水师一说。

    在参加援朝抗倭之役前,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两广各地的卫所兵,所经历的阵仗也几乎都是陆战。只因随邓子龙北上抗倭,这才成了水师官兵。

    因而,这些海军将领也可以说是海陆两栖人材,那么对于曾经历过攻城拔寨、亲眼目睹多少同僚付出生命的他们,眼前发生的这一幕让他们有着比普通人更加震骇的感受。

    有了这个爆破法,这天下还有什么城池敢称固若金汤呢!

    有了这个爆破法,再坚固再高大的城墙都失去了存在意义!

    只要这个法子普及开,对于大明朝的军队乃至朝堂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以往守城所依仗的手段,朝堂边镇据此做出的各种部署,都将被废弃。

    毫不夸张说,魏公公所称的这种“王炸”只要在军中大规模普及,放眼天下,还有哪个狂贼敢据城反叛,敢据寨裂土称王呢。

    这爆破,真是天雷滚滚啊。

    公公的脑袋瓜子也不知昨长的,真是奇谋妙计五福星啊!

    “能炸得了镇江,应该也能炸得了南都吧?”

    许大有的喃喃自语虽带着些许疑问,但看其表情显然是肯定的。他身边的几个军官也有同感,镇江为南都门户,三重城防体系,府城虽修建最晚,但却是用时最久,且经历数次大修,为三道城防体系最坚固。

    说句大逆不道的,魏公公真发起疯来让海军和陆军强攻镇江,哪怕城中没有什么守军,单单想拿下府城一座城门,恐怕就得付出上千人的死伤。

    可现在,就轰隆一声,城墙便塌了。

    这让海军上下在震惊之余,对魏公公简直是惊为天人。

    如公公这等天人,几百年,不,几千年才出一个啊!

    公公他老人家沉浸在成功扒光镇江姑娘衣服的喜悦之中,也沉浸在周围人对自己敬佩的目光之中。

    不就是定点爆破嘛,吊虫小技而矣,你们公公我,是可以凭借一人之力创建的伟大人物!

    ……

    城墙都没了,知府大人在山上肯定是呆不下去了,扔下一众傻傻的和尚,急匆匆的就赶了回去。

    在实地查看被炸塌的城墙之后,知府大人的态度明显有些软化,虽然从头到尾他都是黑着脸,不时还咬牙切齿,但最终,他还是让余同知出城和魏阉谈一谈。

    魏公公很快就得知此事,叫小田将千里镜递给他,镜头里,十来个人站在江边正朝自己的座船大东亚号张望。

    嗯?

    空手来的!

    公公将镜头左看右看,发现除了那个余厅长和随从外,地上并没有摆满箱子,不由微哼一声,吩咐左右:“传咱家的令,登陆演习开始!”

    “公公不见见?”

    郑铎有些诧异,城中派个同知过来,显然是那知府大人叫炮击和爆破吓住了,心生怯意,想找公公谈判来了。

    这不正合公公心思,他老人家搞这么多,为的不就是让那个知府服软么。怎的人家服了软,公公还不依呢。

    “不见!”

    公公一万个不开心,一点诚意也没有,就算是坐地还价,你好歹也先带点东西来犒劳一下啊。

    这么大的阵势,这么大的投入,你镇江城就一点逼数没有!

    公公说不见,那就不见吧,各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