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礼监-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话真是起效果了,一众军官也算是明白了,海军一建就要打仗,一旦打仗,嘿嘿…

    众军官看着魏公公的目光都不一样了,便是那几个仍对峙着的徽州籍军官心思也活跃起来。

    水师不比陆师,也不比九边,没有战事时也能被朝廷喂的饱饱。这水师啊,只有用上了上面才肯大方拨银子,不用的时候也就是将就养着,发下来的钱粮还得按规矩层层漂没一些。这直接导致水师上下,尤其是打朝鲜归来的两广水师将士们穷的叮当响。

    水师各方面的建设也是停滞,要是懂行的将领带着,争取着,还能勉强维持,换个不懂行的,真就是太平无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种了。

    自打前任总兵邓显武将军病逝,游击姜良栋管营以来,水师的经费便节节下降,港口的战船也是以每年五艘的速度下降,不少船只根本得不到有效维修,怕是出了海就能进水。当兵的除了少部分还能保持正常的训练,其余的都是懒散状态,那千总王大力赌的叫人家上门讨债便是最好的写照。

    甭管哪朝哪代,当兵的只有仗打时才能过的好。

    魏公公现在就是来带大家好的,敌人都叫指出来了喽!

    众军官哪个不热乎。

    “咱家该说的都说了,说的唾沫星子都干了,大家伙倒是给咱家句话啊。”魏公公一脸慈祥的看着一众军官,而他脚下就是游击姜某的尸体。

    想到什么,又一拍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了,咱家差点忘了,内廷诸公对咱家此次南来可是寄予了厚望,为此,司礼监的金、张二位公公,还有御马监的刘提督都发话了,只要海军办成了,办好了,以后,这海军就归内廷直接提调…这意味着,你们从此再也不用受这地方文官的节制,而是属陛下的亲军了!”

    亲军?!

    众军官包括那都司程某也是一惊,水师能成亲军,这可是国朝两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大事,好事啊!

    “这亲军的荣誉可是咱家费了好大劲才为诸位争取来的,诸位总不至于不要这个荣誉吧?”

    魏公公的声音很振奋,情绪也很激动。

第六百八十五章 愿为公公效死!() 
是亲军,没错。

    魏公公不是忽悠群众。

    别说有钦命提督海事太监这个吓唬人的牌子,就魏公公如今扛的那块御马监武骧右卫后营旗军的牌子,也是含金量十足,至少18k。

    在外人眼里,魏公公手下的人马就是禁军。至少,苏州的应天抚臣就是这么认为的,而在南都的内守备刘公公觉得大概也是这样。

    虽然,内廷诸位大珰和御马监的刘提督可能不这么看,但这不影响魏公公将这块招牌做的震天响,随时随地以自家乃是亲军太监为荣。

    更何况,大明皇家海军这个称号是当今皇帝认可了的。不管你皇帝有没有将这事当一回事,到了魏公公这里,就是铁打的招牌。

    凡事,沾上“皇家”二字,那逼格和身价岂还是从前能比的?

    魏公公要是不把这“皇家”当一回,管保皇帝第一个不答应。

    皇帝陛下虽然怕惹麻烦,不肯白纸黑纸替下面办事的背书,但陛下也没有下旨把魏公公训上一顿,斥他胡来吧。

    “朕很忙”这三个字,其实也是一种态度。

    对厅内这众水营军官来说,大明亲军,上值二十二位,那可是他们做梦也不敢想的。

    因为,这亲军不但但是荣耀,更是传承和继承!

    想要当上亲军,那都得是父祖拿命搏,子孙才有资格当的。亲军中,哪怕一个小小的校尉、力士,在五军都督府都是有册可寻的。只要大明不亡,这荣耀就是与国一体,与国同休的。

    哪像他们现在这样,唯有拼成了游击、参将、总兵大人,才能有资格荫庇一二后人,不然,狗屁的福荫。要是死了伤了,更是拿点抚恤银子了事。当官的或许好点,那兵则是惨的不能再惨。

    现如今,在魏公公的竭力争取下,皇帝大手一挥便将皇家海军集体转为皇室亲军,这等于就是说从今天起,凡在海军效力的哪怕就是一个普通士兵,将来都有朝廷养你,并且你的后人还能继承你的军职,你说,这海军上下欠了魏公公多大的情义!

    魏公公也用这个事实在告诉一众军官,他老人家对他们真是发自肺腑的好。

    他老人家不求别的,只求你们大家伙也对他好。

    人心都是肉长的。

    就跟贵妃娘娘用的马应龙一样,效果立时就显现了。

    倍清凉。

    “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公公效死!”

    王大力振臂高呼,声音都哽咽了。

    千总大人不哽咽不行啊,魏公公给了他那么大的好处,就算已经分了十多万出来给同僚和下面的士兵,他也净得一万多两落了腰包。更不提魏公公还许了他首任大明皇家海军总兵官的荣衔,于公于私,他都得把力气出足了。要不然叫魏公公不待见了,往后海军还能有他的立足之地么。

    “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公公效死!”

    一众早叫王大力联络妥了,也得了好处的原广东水师的军官们也轰然响应,有钱拿,有官升,还有亲军的荣耀,将来还有仗打,有功劳捞,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人死还要争取个鸟朝天呢,这些年,他们够窝囊了,再不努力一把,一帮子全成老梆子,还有屁的指望。

    魏公公猴赛雷,大家伙瞎了才不跟他干呢!

    顶你!

    顶你个肺!

    十分有默契的,一众广东军官连呼了三声,气势很足,情感也到位。

    接下来,又有呼声传出,却是方才那帮“中立”的军官们。

    一人得了一袋银锭的扬州和松江籍军官这会不能再沉默了,都上了“贼船”了,凡事也不能尽叫广东佬们抢了头彩去。

    他们起初的呼喊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自在,但几声呼下来,无论是表情还是心理都是十分适应的了。

    一个个通过声嘶力竭的呼喊声,向魏公公传达到了他们心中的激动之情,以及百分百的敬重。

    魏公公没说的,您老讲话乒乓响,办事有嘘头,我们大家伙跟定您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需要魏公公再说多少废话了。

    真金白银,货真价实的好处实实在在的摆在众人眼前,要是还要他老人家再啰嗦几句,就实在是没的劲了。

    其实这个时候,魏公公也根本不再需要都司程某等人有所表态了,于他而言,掌握了水营的大多数就是掌握了吴淞水营,都司程某等少部分人要与不要,没有多大区别。

    据王大力称,吴淞水营现有官兵三千七百余人,其中广东水师占了约一半,有官兵一千六百余,其余则是扬州兵五百多,松江兵七百多,游击姜某从徽州带来的标兵四百余,另还有两三百杂兵。

    单以现在的票数讲,魏公公已经拥有近三千水营官兵,大势早就定了。再加上他自个的后营旗军五营,皇家海军连同陆战队全妥了,压根用不着姜某这几百亲信兵马。

    放眼整个江南,甚至南直隶,也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不把他魏公公当个人物,也没有任何一支兵马敢在他魏公公眼皮底下出没。

    就算南都的三位大人物顶着皇帝也要收拾掉他魏公公,至少也得一个月时间才能凑出并调拨到位的军队让魏公公抖上那么三抖。

    一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区区应天抚臣,更是靠边站去了。

    金好银好,不如枪杆子好啊。

    魏公公很自豪,他重金买到了枪杆子。

    于都司程某他们,魏公公还是要争取一下的。他不怕人多,就怕人不够。已经在碗里的肉要吃下,锅里边的也要吞进去。

    另外,还得想办法再弄些人来。

    魏公公计划收拢吴淞水营后,马上派兵把附近府县的囚犯全打包上船,另外重金招募沿海渔民与他一起合伙,进行伟大的开海大计。

    有钦命提督海事太监的名头在手,魏公公私下偷偷印制的委任状可是装了一箱子。

    压箱底的那张要是面世的话,大东亚都为之震三震啊。

    至于地方和刑部对此有什么看法,魏公公就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们管得着么。不服,去告咱家就是。

第六百八十六章 咱家有多少家当?() 
感谢王维栋大佬的百元打赏!

    另已经到家,根据投资额度估算,估计小店开不了,只能老实写书了。

    ………

    以人为本的原则下,魏公公双臂微抬,示意众人安静,然后看向都司程某及身后几人,询问中带了几分期待:“这个咧,你们几位愿不愿意做亲军,跟咱家干呢?”

    不待这帮子人开口,又一指地上的银袋,很是亲和道:“咱家这人仁义当先,厚道办事,只要你们愿意跟咱家干,咱家一视同仁,都有赏。”

    “这…”

    一众徽州籍军官很是迟疑,迟疑的原因是管营游击毕竟惨死面前,他们不比广东佬他们,一个个都是管营游击一手提拔出来的,游击尸骨未寒他们就变换门墙,实在是忘恩负义的很。

    再者,程都司那边也没有发话,他们也不好冒然开口。

    几个亲兵这会也没什么好说,他们唯程都司马首是瞻。

    要是这会程都司说跟了这太监,几个亲兵也未必不肯。毕竟,魏太监给出的好处和光明的前程还是挺打动人的。

    游击大人已死,死人不能复活,他们就算再忠义,也得考虑下个人前程以及和魏太监做对的下场。

    程庆脸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但他看魏公公的目光令得后者十分的不喜欢。所以,魏公公决定给对方点厉害瞧瞧,他把脸一冷,淡淡道:“这样吧,咱家也不为难你们,你们要不跟咱家走,就跟他走好了。”说完,故作不经心的看了眼地上尸体尚未冷透的游击姜某的尸体。

    与此同时,厅内数十魏太监手下的红衣军士都按住了刀,王大力等广东军官稍微犹豫了下,陆陆续续也将佩刀抽了出来。

    这是要献投名状了。

    魏公公给了他们这么多好处,这帮人没理由不帮魏公公办点事。至于事后会怎样,却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

    他们也看的明白,魏公公敢把管营游击说杀就杀,这背后定然是有依仗的。能让一个游击将军白死的依仗,又岂是应天抚臣等人能抗衡的。更何况,海军组建之后,可是归内廷提调,苏州的抚台大人管不了他们了。

    可以说,魏公公把什么事都给他们料理到位了,现在,就看这帮人是不是真心要替魏公公办事了。

    圈子外那帮军官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几个人互相看了下,默默向前近了几步。有人拔了刀,也有人没拔。

    徽州籍军官们顿感压力,他们紧张的看着四周的同僚,更紧张的看着魏太监,一个个心肝直跳。

    魏太监没有再进逼,而是平静的看着他们。他老人家还是可以给对方个三两分钟思考时间的。

    但越是如此,越叫这众军官头皮发麻。

    程庆忽的吐出口气,他内心其实也很煎熬。

    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很明显,真动起手来他们这帮人肯定讨不了好。唯一能扳回局面的只有外面的标下亲兵营冲入,可是大门叫魏太监的人堵着,外面的亲兵营不知里面情况,肯定无法及时救援,这使得程庆即便一心想为管营游击讨个公道,也不敢真横下心和这魏太监火拼。

    可若不再决断,恐怕火拼无法避免。

    程庆有些艰难的看了眼身边的人,他知道自己马上要做出的决定或许就会让这些人将命搭上。

    不过,有个人似乎不愿意自己的性命被别人掌控,这个人就是先前开口询问皇帝陛下题词的把总。

    他从程庆的脸上判断出不妙的信号,于是果断推开前面的人,一个箭步上前跪在了魏太监面前,颤抖着说道:“卑职许大有愿跟公公走!”

    魏公公眼前一亮,很是赞赏的看着跪在管营姜某血泊中的许大有,这个把总必将是千里长堤的溃破口啊。

    许大有的懦弱让程庆不由恼怒,他想喝骂对方,但嘴皮动了下,却一个字没有出口。

    “我也愿意跟公公走!”

    另一个徽州籍军官在压力之下,在许大有做出榜样之后,也迅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没有理由替已死的管营陪葬。

    “我…标下愿跟公公走。”

    几名徽州籍军官一个接一个径直上前,齐致跪在了魏公公面前。他们并没有看都司程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这样做很没脸。

    魏公公对此表示足够理解。

    程庆面无表情,几个姜某的亲兵拿着长刀,倒是真的不知所措了。

    要说对游击大人的忠义,这些反水的军官不比他们差,可这些人都不替游击大人报仇了,他们还有必要再替游击大人报仇吗?

    魏公公的目光看向了这几个不知所措的亲兵,仅仅扫了下,领头的那个终是叹了一声,将刀丢在了地上,然后上前也跪了下去。

    最后,只剩程庆一人。

    魏公公摇了摇头,他不想多杀人,但程某这架势,却是逼得他不得不将之诛杀了。

    程庆也似乎做好了被杀的心理准备,耳畔却传来了震耳的欢呼声。

    “谢魏公公赏!”

    “谢魏公公赏!”

    “……”

    声浪由远及近,一波接一波,数千人的欢呼声让整个吴淞水营为之沸腾,更叫水营附近的居民和小贩们惊愕,不知道水营发生了什么好事,叫这些丘八们激动的不成样子。

    外界的欢呼声感染到了魏公公,他脸上笑容满满,内心却无比酸涩。

    这一声声“谢魏公公赏”的背后,是魏公公又当了一回“散财童子”。

    财去人安乐,风吹鸡蛋壳。小钱不去,大钱不来。

    魏公公只能用未来的庞大收益安慰自己只不过是做了先期投资而矣。

    他没有耐性了,吩咐真田将海军旗帜捧到了程庆面前。

    “程都司若愿跟咱家干咧,就到外面把这面旗帜给咱家升起来。若不愿干咧,咱家也不为难你,你自个了断吧。”

    魏公公原以为程庆会自我了断,但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这个从一开始就坚持要为姜某报仇的都司,在最后关头却选择了放弃。

    在真田等人的看押下,程庆捧着那面绣有“大明皇家海军”的龙旗缓缓走了出去。

    尘埃总算落定,旗帜升起来后,水营中的官兵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从今日起他们将由吴淞水营改编为皇家海军,由宫里的魏公公提调,从此属皇帝亲军。

    魏公公做事讲究个快字,未几,一道道命令便颁了下去。以王大力为首的广东水师官兵迅速接管整个水营,原各官各职事皆等侯新的任命。

    “公公,现在怎么办?”

    郑铎很高兴就这么接管了吴淞水营,原先他还以为要杀上一批才行,没想只死了个管营,这水营上下就服服帖帖了。

    “怎么办?”

    正看水营花名册的魏公公头也没抬,没好气的说了句,“当然是给我去盘点了,咱家花了这么多钱,总得知道我现在有多少家当吧。”

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公公的家当() 
感谢新贵公子大佬的200元打赏,今天保底更新六章。

    ……

    魏公公花了钱,想要知道自个弄了多少家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管怎么说,二十万两银子砸了进去,魏公公说不肉疼肯定是假的。

    现在,他老人家也没别的想法,就是要听个响。

    撒泡尿还有个嘘嘘声咧,这物啊,要有所值才对得住魏公公这些天来的呕心沥血。

    在王大力等人的配合之下,郑铎奉命对吴淞水营的船只、军械和人员进行了统一清点。

    花名册显示,吴淞水营有官兵4652人,经实际清点,在营人员为265人,其中外出126人,余者只在册中显示,实际并不存在。

    魏公公对此有数,大明朝到了如今,陆师也好,水师也好,吃空饷算是将领的基本操作。就是朝廷每年砸了大银子的九边,吃空饷、喝兵血现象也是常态。

    好在,如今这个现象还没有发展到后期,也就是天启、崇祯年间的极致——即将领养兵均为私兵家丁,一营之中,只百分之五左右的家丁可战,余者皆为炮灰。

    崇祯年间,一营兵在额五千,实有两千便是难得。而这两千之中,能有两百能战,就是精兵强将了。

    亲兵家丁成了将领赖以保命及升官的根本,其余的兵不过是当乞丐养,战时驱为炮灰使用而矣。

    而其时,不管名臣还是能将,对此状态也都麻木。

    皇帝也没办法,因为,没钱。

    不管哪支兵马,能战与否,不能战与否,上下养兵也都是此例。那不是家丁的兵装备差也就罢了,连吃饱都成问题,又如何能战,最后,也就兵不如匪了,甚至直接就是匪了。

    崇祯年间的各路“大王”麾下能打仗的,大半其实就是从前的官兵。

    毕竟,当兵的也是人,是人就得直面最起码的温饱问题,温饱问题不解决,就指着人卖命打仗,当官的也不把兵当人看,那这兵自也就不是兵了。

    最有名的当属左良玉等人,号数十万大军,实能堪用的不到两万。左良玉之子左梦庚降清之后,清廷点算他的兵马,最终驱用的不过万余人,其余根本看不上。

    独例外的就是五省总理卢象升练的天雄军了,这支军队也就是魏公公模仿的榜样,本质上和后世的湘军团练如出一撤。

    可惜的是,一个卢象升,几千天雄军,难以回天。

    魏公公应该庆幸,他是来到了万历年间,哪怕是万历末期,也是盛世的尾巴。这个尾巴的好处就是,一切还像个样子。

    刚刚经历三大征的大明军队,在一个重视军事武功的皇帝监督下,烂是烂了些,但并没有烂透。

    水师这边,情况明显比陆师好。

    说起来,吴淞水营历任总兵和管营还算是地道的了,不过吃了百分之二十的空饷兵员,换作其它地方,吃一半才是正常。

    这可能和吴淞水营是嘉靖末年才正式组建有关,并且大部分将士都参加了十几年前的抗倭援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