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礼监-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李成梁被弹劾归京,杨镐接替李炳复任辽抚后,什么也没做,就干了一件事,便是调麻贵出征土蛮,且一战而定。

    结果,倒霉的是,杨镐兴冲冲的向朝廷报捷后,都察院的御史们却跳出来,指责杨镐挑起事端。许是杨镐从前做援朝军务时讳败为胜的事影响太恶劣,御史们不分党派一致向他开火,群情汹涌。

    杨镐一气之下上书辩解,并根据惯例向皇帝请辞。然而,万历根本不在乎御史们的指责,所以不理会这事。按理,皇帝不理会,杨镐巡抚就继续做下去呗。可谁知他吃了什么错药,竟然直接学李廷机一样辞官归乡去了。

    这一走,又是九年。

    万历四十六年,奴尔哈赤以“七大恨”伐明,首战抚顺,守将李永芳投降,副将王命印等战死。

    时任辽东巡抚李维翰催促总兵官张承荫前往增援,结果张承荫和副总兵颇廷相等人却战败而死,消息传出,辽东震惊,京师震惊。最后内阁商讨,认为归乡的杨镐熟悉辽东的军事,便起用他为兵部右侍郎前往辽东担任经略。

    此后,便是萨尔浒之战了。

    若按原来历史,杨镐这次复任辽抚只有一年时间,因此,良臣想要从杨镐这里弄到好处,就得抓紧。

    打土蛮是肯定的了,这一仗也是打赢的,因而良臣想让叶赫参与进去,这样可以让叶赫和明军更亲近,也能使杨镐有借口扶持。

    另一方面,良臣也有自己的私人安排。

    帮他砍了洪太主的降倭以及张虎手里的那支飞虎军,也可以借此参战,尔后为他们在辽东谋个驻地。

    如此一来,也算是小千岁在辽东扎个钉子,不致于没有人手可用。

    不然,这么多人,他哪来钱粮地盘可以安置。

    东哥没有犹豫就答应了魏良臣的请求,土蛮部虽然有万余披甲人,但杨镐真要调动辽东明军全力对付他们,消灭不是难事。叶赫虽然兵不多,出一部分也没有问题,毕竟李成梁不在了,奴尔哈赤想要对叶赫动手,也得看杨镐答不答应。

    事情,皆大欢喜了。

    格格真要睡觉了,洛洛儿也撑不住。

    可是,舍人经此一闹,却是睡不着了。

    “你做什么?”

    “睡觉啊!”

    “睡觉你脱我裤子做什么!”

    “我们汉人说的睡觉,就是那个意思啊。”

    “你!…不要…洛洛儿看着呢。”

    “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舍人要玩反转,才不管格格愿不愿意。

    格格还指着他帮忙搭线,而且也有心酬谢他,假意推了几次,便由他去了。

    洛洛儿在边上见了,眼泪都急的掉了下来。

    舍人暂时顾不上她,忙着耕格格的田。耕了片刻,洛洛儿却一把将他拖下,尔后嘴唇就贴了上去。

    见状,舍人大喜过望。

    那边格格见了,也是不甘,赤身来抢。

    洛洛儿自是不让。

    舍人只好大喝一声:“且看你们谁本事大!”

    次日天亮,小田等人赫然便见天使大人脸色苍白,走路打飘。

    格格和侧福晋本事都大,就他舍人本事不大。

    ………

    有没有大佬打赏加更的,我这还有个本书最重要的女主等着出场呢,虽然,小了些。

第三百四十一章 智慧与英俊并重() 
    李成梁走了,辽东都指挥使司衙门却没有新的主人。

    朝廷,无意再委任新的辽东都司。

    这意味着,现在的辽东,巡抚杨镐就是天。

    老师是天,学生就是地。

    时来天地皆同力,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东哥满意的回了叶赫,按舍人的吩咐,她回去后得说服哥哥做好出兵助明的准备。

    舍人说的对,没有投入哪能有回报呢。

    临走时,回眸一笑,眼神似乎在问:郎君还能来几次?

    舍人大寒,连连摆手:小楼昨夜吃不消,一江春水还是向东流吧。

    在院里活动了下腰骨后,良臣叫来郑铎,命他派人去双山台,让张虎带人到沈阳来。

    郑铎有些犹豫,因为现在飞虎军名义上还是叛军,张公公若带人来沈阳,路上会不会有危险。

    良臣笑道:“不会有事的,我会和巡抚大人说清此事,你让张公公尽管前来,我还有事需他相助。”

    郑铎听后不再犹豫,忙道:“好,小的这就派人去双山台。”

    良臣点了点头,让郑铎同时派人去长胜堡,将那些委托胡三炮看管的降倭也都带到沈阳来。

    相对鱼龙混杂的飞虎军,良臣更看重单纯一些的倭降。

    草帽顶子山一战,降倭的表现十分不错,敢拼敢杀,只要稍加训练,装配优良武器,绝对是一支不弱于李家家丁的精锐部队。

    抗倭援朝之役,日本军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整体上,明军并未能压倒对方。如果丰臣不死,很难说这场战争会打到何种程度。

    有兵在手,腰杆子就直。

    便是将来为二叔谋个矿监的差事,这开矿护矿不同样得人手么。

    有现成的,干嘛不用?

    杨镐这任巡抚只有一年时间,良臣可得好好把握,把这位便宜老师的价值压的滴水不漏。

    郑铎当即就去派人,待他走后,良臣看了眼大清早就忠心守卫在院子外的一众降倭,想说什么,终是没有开口。

    这帮家伙工作不行,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魏舍人的安保工作有多么重要,所以不能怪他们。

    看在他们态度还算认真的份上,良臣就不训他们了。等回头杨镐那里落实之后,总要抽空编本安保特种手册出来,叫这帮土倭知道什么叫大内级的保镖。噢,武士道精神最好也要灌输一下,舍人觉得自己不比天皇大名们差。

    挥手要小田去备马,屋内洛洛儿走了出来,却是到厨房为舍人做早饭。

    瞧洛洛儿走路似的小媳妇样,良臣满意的摸了摸自己才长了几根胡子的下巴。

    洛洛儿到底是女人,手艺比帮粗糙的大男人要好的多。并且,做出来的饭菜尽量按汉人的做法,以合舍人的胃口。

    除此之外,洛洛儿还做了道女真点心,她称之为萨其马。这是一道面食,用糖混合成小块,色泽米黄,口感酥软,舍人吃了一口,就知道这玩意是“沙琪玛”,前世北京有名的小吃。

    吃了两碗粥外加三块萨其马后,良臣拍拍肚子让洛洛儿在家好生呆着,他办完事就回来。

    洛洛儿忙拿来热毛巾供良臣擦脸,尔后跟个妻子似的为他整理官袍,默默的倚在门框上注视着这个小男人离开。

    ……。。

    李成梁虽走,杨镐也没厚脸皮搬到他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里,再者,朝廷只是召回李成梁,让他不要再管辽东的事,可没说要定什么罪。因而,单一个宁远伯的爵位就得让杨镐掂量落井下石的后果了。

    杨镐还没回来,但蒋方印说他今天一定会回。所以良臣也不急,他现在去驿站是找蒋方印,目的是请对方帮忙,看看如何才能安排飞虎军和降倭。

    虽然名义上是师生关系,良臣不认为自己直接跟杨镐提这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而,通过蒋方印这幕僚之口转达才稳妥。这也是官场上的套路,要不然就算事情不成,双方也有个婉转的余地。

    杨镐还没回辽阳正式开衙,所以蒋方印现在也是挂着临时差遣的名义,等年后,或许就能在巡抚衙门谋个位置了。若是杨镐够意思,说不定还能为他向朝廷保举个官职。如此一来,蒋方印这个山人也不枉跟着杨镐蹉跎十年了。

    驿馆没有什么人,只有门口两个守卫。杨镐的随从大多随他去了陆河所,沈阳这里留守看家的就是蒋方印一人。由此也能看出,蒋方印还是很得杨镐器重的。

    “舍人这么早就来了?”

    良臣到的时候,蒋方印正拿着一摞公文往杨镐的公房走。良臣瞄了眼,发现这些公文都是辽东各地卫所将领的材料。用前世话说,就是辽东驻军将领的简历。

    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是良臣当了这辽东巡抚,也会重新安排各地驻军将领。要不然,一个个都是前任或前前任留下的人,识趣的还好,不识趣的,岂非都调不动么。做领导的,连手底下人都使不动,这领导,做了有鸟用。故而,就算为了稳定,徐徐图之,最差,也要给这些将领来个异地任职,岗位互换,确保他们不会给自己添乱才行。

    蒋方印显然是在做事先调研工作,杨镐回来后,这事肯定要上巡抚大人的议程。

    良臣上前笑着跟蒋方印打了招呼,随口说闲着也是闲着,不若过来侯着,万一老师提前回来了呢。

    “舍人真是有心了。噢,对了,昨天忘记跟舍人说了,舍人的小像传我已编出,等去给舍人看。舍人看着有什么不对的,或是不足的,但与我说便是。”蒋方印将公文送进公房后,便要良臣稍等,他去将《魏舍人小像传》取来。

    这是好事,人活着还有什么比歌功颂德,让自己傲人的事迹广为天下人知更快活、更自豪的事呢。

    良臣心里大热,迫切想要看看蒋方印在小像传中是如何夸赞自己的。要是夸的不到位,舍人不介意亲自下场。

    总之,高大威武、智慧与英俊并重,是缺一不可的。

    正想着,外面却来了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着像是个做买卖的生意人,手里还牵着个四五岁的女童。

    年轻人倒没让良臣觉得如何,那女童却让他眼前一亮。

    这女童长得极是可爱,梳着两个小辫子,圆嫩嫩的脸上有些婴儿肥,看着,活脱脱就是一个美人胚子。

第三百四十二章 此女日后,贵不可及() 
    这小囡囡长得不错,真可爱!

    舍人赞了一声,自家要是有这可爱的女儿多好,实在不行,有个这样的妹妹也不错。

    这人与人,真不能比。

    看看人家的女儿,再想想自家那两姐姐,良臣真是难以言表。

    一个大兰、一个春花,那两姐姐,典型的农村妇女。

    小时候,更是一个“土”字可以概括一切。

    老魏家要不是出了二叔和他这个小千岁,那真是往上寻八辈祖宗,清一水的厚道人,连个人挑子都没得。

    那年轻人可能是头一次进官员驻地,颇是紧张,看到一身青袍的魏良臣正盯着他看,不由踌躇了下,不知是上前的好,还是不上前的好。

    “爹爹”

    女童也有些害怕,缩到了父亲身后,小手拉的更紧。

    见状,良臣不由换了笑脸,做官固然要讲威仪,但是在群众面前,还是要保持微笑的好。尤其是,不能吓着那么可爱的小囡囡。

    “你们找谁?”

    良臣走了过去,守卫能把这父女俩放进来,说明这年轻人定是纳了名贴,并且和这里的人认识,要不然,守卫再失职,也不会将人放进来。

    此地,可是辽东巡抚的临时行辕,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的。

    不知道是舍人的官威太重,还是形象不够亲切,总之,那女童在父亲身后偷偷看了他一眼后,就再也不敢看第二眼。

    小小的人,躲在后面,看着十分有趣。

    “回这位大人的话,草民是找蒋先生的。”

    过来的官员看着这么年轻,让年轻人心下颇是诧异,不过那身官服骗不了人。他虽然是头次出关,可之前也是进过县衙的,故而慌张之后便定了心神,向着这少年官员躬身行了一礼。女童也被父亲轻轻拽了下,有些不情愿的向着良臣欠了欠身子,小脑袋晃点了两下。

    蒋先生?

    良臣反应过来,这人是找蒋方印的。他如此平易近人的人,自是不会刁难人父女俩,当下告诉年轻人,蒋方印人在,马上就过来。

    “我也在等他。”

    良臣又点了点头,朝那女童咧嘴一笑,想逗逗这小家伙。

    女童见了,却跟兔子一样,“吱溜”一下闪到了父亲身后。

    “让大人见笑了,小女顽劣的很”年轻人颇是抱歉。

    “没事没事,小孩子嘛,都这样。”良臣哈哈一笑,他怎么会跟一个小囡囡计较呢。随口问这年轻人找蒋方印有何事。

    年轻人正要开口,蒋方印已然拿着他花了数日功夫才编好的魏舍人小像传小步快跑的奔了过来。

    见到那年轻人,蒋方印不由一愣,旋即惊喜交加:“宪台,你总算是来了!”

    “大庆兄!”

    那年轻人也激动的叫了起来,顾不得身边的少年官员,拉着自己的女儿就迎了上去。

    看来,是故人相见了。

    良臣一脸笑意。

    蒋方印和这年轻人确是故人,且还是同乡,此刻相见,当真是欢喜万分。

    “宪台,你一个人过来就好了,怎么把宝珠带过来了?这关外天寒地冻的,宝珠这么小,哪里吃得消,要是冻出个好歹来,如何是好!”蒋方印抱着年轻人光顾着高兴,没注意到边上的女童,等发现时,顿时一脸埋怨。

    年轻人一脸苦涩:“大庆兄,自云娘走后,家里就没个妇人,灵儿还小,尚能托人照顾,可宝珠这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到哪她都要跟着。若不把她带上,我哪里能放心出关。”说完,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

    女童听了父亲的话,不由噘起小嘴嘟囔道:“爹爹为何说谎,明明是爹爹要宝珠来照顾爹爹的。”

    “呵呵,是了,宝珠来是要照顾你爹的。”

    蒋方印笑了起来,俯身将女童抱在怀中,逗弄了几句,方想起魏舍人还在,忙放下女童,拉着故友走了过来。

    “来,宪台,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文华殿魏舍人,别看他年纪不大,可是刚刚从建州出使回来的,真是年少有为的很。噢,对了,魏舍人也是巡抚大人新收的学生,我家大人对舍人可是赞不绝口呢。”

    蒋方印在故友面前很是吹捧了魏舍人一番,舍人则是谦虚一笑,勉强收下了这番吹捧。

    年轻人听着可是一惊,原以为这少年只是个寻常官员,不想竟然是巡抚大人的学生,着实震骇。忙上前再次行礼,唤了一声:“草民见过魏舍人!”

    “不必如此。”良臣拱手还礼,笑问蒋方印:“这位是?”

    蒋方印忙道:“这位是我同乡张国纪,家中生活困难,月前我写信给他,让他到关外来看看有什么买卖可做的。”

    说这话的时候,蒋方印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他的恩主如今做了辽东巡抚,他让同乡过来做买卖,当然是有钱大家一起赚的意思了。

    良臣当然不会有话,这事换他也这么干。有发财的机会,还不全家老小,知交好友,七大姑八大姨一起上么。

    可能是蒋方印的缘故,女童这会胆子稍大了些,侧脸歪着脑袋看着魏良臣,那样子比东哥的呆萌还要真。

    良臣见了,自是好笑,故意鼓起嘴巴作出不高兴的样子。女童见了,竟然瞪了他一眼,将头扭到一边。

    见状,张国纪赶紧扯了女儿一把,低声斥道:“嫣儿,莫要无礼。”

    “哎,没事”

    良臣一笑,正要说不打紧,目光却突然定了格,然后直愣愣的走到女童面前,蹲下身来死死盯着她看。

    张国纪和蒋方印都被良臣这一举动吓到,以为魏舍人真是恼宝珠无礼呢。

    “舍人?”

    蒋方印有些忐忑,想着如何圆场,可魏舍人却没理他,仍是直直的盯着宝珠看。

    女童也有些害怕了,吓的不敢动弹。

    “魏大人,我这女儿”

    张国纪心头发苦,不知道这魏舍人何以如此小气,跟个小孩子计较。

    片刻,却见魏舍人终是重新站了起来,脸上却不似先前那样吓人,而是笑了起来,然后转头对张国纪道:“张兄,我曾学过些相人之术,你这女儿,将来贵不可及啊。”

    老酒鬼姐夫来了,下章何时更,且看骨头法力有多少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干爹给我什么见面礼?() 
    事实证明,我修炼了三十多年的酒力,不堪一击。

    在高手面前,我只是个蝼蚁。

    ……

    舍人不说瞎话。

    相人的本事,放眼天下,舍人说他是老二,没人敢自称是老大。

    只要舍人用他那犀利的双眼一扫,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是透明的。

    他(她)的过去,他(她)的将来,都在舍人的心中。

    宋献策那种神棍和舍人比起来,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甚至都没有任何比较性。

    因为,舍人太高深莫测了。

    他的本事,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历史,超越了天地,超越了宇宙…

    他,是属于星辰大海的。

    有本事的人,当然擅于发掘一切。

    现在,站在舍人面前的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这个名叫张嫣的可爱小姑娘,将来,的确是贵不可及的。

    当然,这颗明星在舍人的心里还有另一个称呼——“大腿”。

    只是,这条大腿不属于舍人,甚至可以说,这条大腿是舍人的敌人。

    因为,这条“大腿”没事就喜欢给人讲赵高的故事。

    这个习惯很不好,妇人干政不是好事。

    自家二叔可不是赵高。

    不过,舍人对此也理解,毕竟小姑娘涉世未深,不知人世间的险恶。

    她还直白的停留在大臣都是好的,内侍都是坏的粗浅阶段。

    当然,舍人也承认屁股决定脑袋,他是老魏家的人,二叔在他心目中,当然是好的。

    如果他二叔不是九千岁,而是杨涟、左光斗,那么舍人肯定坚决、果绝的高举反阉党大旗了。

    与九千岁不死不休了。

    好在,小姑娘的丈夫还是比她强的。

    这个小姑娘就是十一年后的懿安皇后、天启帝朱由校的老婆。

    一个美貌的女人,也是一个悲苦的女人。

    甲申年,她为国殉节了。

    那一年,她三十九岁。

    舍人是一个心怀仁慈的人,小姑娘凄惨的命运曾让前世的他深深感动,所以,他当然不会让悲剧发生。

    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道德底线的人,因此,他决定加强一下双方彼此的感情,免得日后小姑娘再对他二叔有偏见。

    只是,他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