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余保两夫妇人品是没话说的,和老二定个娃娃亲也可以,只是这件事,你还是和父亲母亲汇报一下,免得两位老人心里有想法。”吴芬花思考的说道。
“我晓得,晚上我就和父亲好好说说,我相信他们会同意的,毕竟余家家规不错,而且大家是一个村的,知根知底的,这样以后大家都放心。”石有福慎重的点了点头道。
沉睡中的石沐并不知道,历史还是和前世一样,在父亲的一顿酒中,给自己定下了一段娃娃亲。
尽管这份娃娃亲,在往后花红酒绿的现实世界里,被淹没的一丝不剩,然而这个叫余明的小女孩,在童年里,曾经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笑容。
重生后的石沫,无法想象,这一世他和这个小女孩的纠葛,将会飘往何处?
余明长大后非常漂亮,被很多有钱男人看中,追求者络绎不绝,因此她前世并没有遵守,大人定下的娃娃亲。
初中刚毕业,就嫁给了市里一个有钱的老板,生下一儿一女,日子过得也很幸福。
石沫对此也没有太多想法,毕竟娃娃亲在往后的世界里,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没有谁会太在意,只是后来石沫大学毕业后,在社会又闯荡了五六年,自己开了公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回老家过年,才和余明有一次碰头。
那时候余明是过来找石沫,让他买保险,石沫热情的留下余明下来吃饭,两人喝了点酒,才知道原来余明过得并不幸福。
她和他老公很早就离婚了,当年两人结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领结婚证,只是有了孩子,就在农村办了一场婚礼。
多年前他老公做生意亏本,从此一蹶不振,而且天天吃喝嫖赌,弄得家里欠下巨额的债务,没有办法之下,两人只有分了。
现在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由于她前夫变得一无是处,弄的她还要照顾前夫的母亲,所以一直单身着。
自己靠卖保险生活,过的无比艰辛,石沫当时对她的遭遇,唏嘘不已。
第三章 满月抓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扬木檀村四月的今天,石沫的满月酒,柳绿花红鸟语花香春光灿烂,石沫家里宾客满堂,众人举杯畅饮,欢乐无限。
族里一些过来帮忙的婶婶阿姨,忙上忙下,洗菜的、做饭的、烧火的、洗碗的热闹无比。
这样的场景,让石沫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以前在农村,不管哪家有喜事,左邻右舍,总会一起去帮忙,在自家办起酒席,摆上八仙桌,亲戚朋友欢聚一堂,吃酒谈笑,好不热闹。
那时候的人,心思都比较朴实,没有太多的攀比,感情都很融洽,如果家里缺什么东西,到别家去借就行,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只要是办喜事,这些都会去邻家借来,用完了再还回去。
后来众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每家每户的攀比心理日渐浓烈,办喜事基本是去了酒店,或者农家乐,讲规格,讲排场,这种在自家办喜事的场面,在后来基本上是见不到了。
随着生活的改善,经济环境的提高,村里有钱的人都选择了,到市区去给子女买房子,家里环境困难些的人,拼命的外出打工,也会咬牙在市里或镇上买套房,反正是都想离开农村,往市里面跑,似乎只有这样,才显得自己不会低人一等。
石沫前世婚后每次回老家,在村里见不到一个青壮年,儿时的玩伴,除了过年回老家能碰碰头之外,平常基本是天各一方。
那年头还能安稳的呆在村里面的,不是老人就是儿童,有时候一整天,村里都碰不到一个人。
“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酒别嫌坏,多喝几杯啊!”石有福手拿着酒杯,频频向宾客敬酒,不时大声招呼道。
“这菜不差了,都是硬菜,一看阿福是用心了的,来来来,阿福,我敬你一杯,恭喜你喜得贵子啊!”扬木檀村的村长,在座位上站了起来,举起酒杯笑着说道。
“别介,别介,村长啊我今天喝大发了,你老就放过我吧!”石有福连忙摆手道。
“哎呦,阿福生了两个儿子,你就端起来了?村长敬酒你都敢不喝,我看你是不想好了,来来我也一起敬你一杯。”石文驻也跟着凑起热闹了。
“哪敢啊!那这样我干了,你们随意,就这一杯呀,再喝我就倒了。”石有福连忙赶紧说道,说完直接将手中的一杯白酒给干了。
“你干我们也干了,来,村长走一个。”石文驻见石有福一口闷了,不落人后的和村长走了一个。
“章名叔,你老事情忙完了,就别在那里躲着了,来来,快过来喝一杯。”
“小孩抓阄的东西还没有弄好,办完马上过来,陪大家喝个痛快,大家先好好喝。”石沫的爷爷朗声应道。
“你要快点啊……”
“来,我们大家喝……”
在酒席渐渐接近尾声的时候,吴芬花抱着石沫出来给众人打恭了。
打恭是扬木檀村这边的习俗,就是向亲戚要包一个红包给小孩,讨个吉利,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小孩长大后,会比较孝顺,尊敬长辈。
石沫在母亲的怀抱里,看着眼前一张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庞,心里感慨万千。
“我是回来了,这里有多少人,因为自己渐渐长大而离开了人世,时间就像一张催命符,无情的剥夺去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正坐在那里,拨红蛋的张奶奶,好像是在自己八岁的时候,摔了一跤就与世长辞了吧!”
无数曾经被自己遗忘的记忆,对着此时众人的脸庞,都纷纷显现出来。
大舅因为常年过量饮酒,导致伤腿萎缩,最后卧床不起,好像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
二舅妈帮二舅生下两个儿子,跟村里人去广冬打工,和安辉的一个男人跑了,导致二舅带着两个孩子孤苦一生。
三舅看上去如此稚嫩,恐怕还没有结婚呢!那个彪悍的三舅妈,应该还在娘家做姑娘。
“等等……外婆,外婆也活着?对了,外婆是在自己七岁的时候,喝农药去世的,现在自己才满月,外婆肯定还活着,这一次,自己一定要阻止外婆的自杀行为。”石沫看到自己外婆的时候一阵激动。
石沫的外婆,从小就疼爱他和他哥哥两人,只要石沫和他哥哥玩到外婆家,外婆总是将自己藏起来的好吃的,偷偷的给他们哥俩。
因为扬木檀村和外婆的吴竹灵村,就隔了一座小山丘,翻过山就到了,所以小时候的石沫,总喜欢跑的外婆家去,和外婆的感情也非常的好。
只是后来外婆因为喝农药自杀,石沫就很少去吴竹灵村,尽管只隔了一座小山丘。
“芬花,将小沫抱过来准备抓阄了。”石章名摆弄好抓阄的物品,朝石沫的母亲喊道。
只见八仙桌上摆着毛笔、秤杆、红鸡蛋、rmb(一分)、锅铲、小锄头、破瓷碗等等……
这些东西的寓意分别是:
毛笔:文人,当官坐办公室的,靠笔杆子吃饭。
秤杆:生意人。
红鸡蛋:懒人吃货。
rmb:有钱人。
锅铲:厨师。
小锄头:农民。
破瓷碗:讨饭的叫花子。等等……
石沫看着桌上的这些东西直皱眉,我怎么说也活了三十多年,这些骗小孩的玩意,让我选怎么选啊!
可惜这种事由不得他呀,吴芬花已经将他抱到了八仙桌的旁边,就等着他伸手了,不选也得选啊!
“奇怪了,这小孩怎么不伸手啊!”
“对呀!难道是看不上这些东西?我孙子满月的时候什么都抓呀!”
“别急,你看好像要动了,这娃子两只手都拿出来了。”
众人议论着说道。
作为有着成年人思想的婴儿,尽管石沫觉得这件事很无趣,但他还是很配合的行动起来。
毛笔,秤杆、rmb被他双手紧紧的抓住,嘴上发出“咯咯”的直笑,脸上露出天真无邪的笑。
“哎呀,你们看,他抓了三样东西,毛笔,秤杆、rmb,这小子,以后恐怕不得了啊!”
“这个小东西真聪明啊,抓的都是好东西啊,我儿子满月的时候,抓了个破瓷碗没差点把我气死。”
“是啊,这阿福生了个聪明娃。”
“我看以后恐怕是个大贪官,又想做官又想要钱。”
“去你的,你就不能指望别人点好啊!”
“我说笑的,我还不是希望村里能出个大官啊!到时候总能托点福不是!”
“别吵了,你看小孩在干嘛。”
“不是吧!难道真的是文曲星下凡?这也太聪明了吧!”
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石沫,趴在八仙桌旁边,正手握毛笔,在桌上歪歪斜斜地写着什么字。
第四章 我是神童()
八仙桌的桌面上,石沫用手上的毛笔,歪歪斜斜的写着四个大字,“我是神童”。
虽然是毛笔尖蘸着水写的,但字迹很清晰,并不影响大家的观看,字歪歪斜斜,谈不上好看,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但就是这几个字,将周围认识字的人震得目瞪口呆。
我的个天哪,这是刚刚满月的一个婴儿嘛?既然都能够写字了,他们家是什么样的风水,生出这样的妖孽呀!
众人丝毫不相信,这几个字是小孩胡乱拼凑起来的,让一个不识字的人随便乱画几下,就能写出“我是神童”这四个字,打死他们都不相信。
“难道此子真的是文曲星转世?”
“会不会是什么妖孽附身了?”
“这么小,还没有读书就能写字,绝非凡物啊!”
“如果是胡写瞎画也不奇怪,可是这么清清楚楚的写上字,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了,怪哉、怪哉!”
很多不认识字的人,见他人震惊不已的模样,不停地向身边的人打听缘由,一听之下,也是惊讶连连,直叹阿福家出来一个天才。
“嘿嘿,我家小子就是个天才,这十天来,晚上没事的时候我就拉着他的手,天天练习这几个字,没想到他今天竟然写出来了,哈哈哈!”石有福开始看到桌子上的这几个字,简直欢喜若狂,等他冷静下来,一想,身上惊出一身汗,赶忙打哈哈说道。
还没满月的小孩,谁没事天天拉着他的手练字啊,田里的农活都干不完,哪有这个闲心思,这完全是石有福为了掩盖真相,胡扯瞎捏造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小儿子如今这种表现,可不仅仅是木秀于林的问题了,被扣上一个妖邪,鬼怪上身,那都是轻的了,弄不好,恐怕是要沉河焚烧的。
“原来是这样,那就情有可原了。”
“就算这样,这小孩也是个天才呀!我家那儿子都七岁了,他的名字我整整教了他一个月,到现在都不会写,整天就知道玩,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是啊,这小子真聪明啊!我家那小子五岁了,别说写字了,连1+1等于多少,他都说不清楚啊!”
“此子长大后绝非池中之物啊!恐怕他们家这代要出个人中之龙了。”
酒席在众人的惊叹和羡慕中终于落幕了,而石沫满月就会写字的神童之名,也传遍了周围的七里八乡,听闻者无不称赞阿福小儿的聪慧。
82年农村的夜晚,尽管通了电,点上了灯泡,可是没有任何其他的电器,灯泡都是那种老式的挂钩或者罗口钨丝灯泡,灯光点起来红黄色,暗暗的并不是很亮,不像以后的灯泡要什么颜色有什么颜色,而且都刷亮刷亮的。
黑白电视剧也只有大队里面有一台,各家各户可没有闲钱购买如此昂贵的物品,就算有钱在那个年代没关系,你也买不到。
农民们在田里劳作了一天,晚上8点不到,都早早的关灯睡觉了,一来是节约用电,二来是没有什么供人消遣娱乐的东西,除了睡觉就没事可干了。
今晚已经9点了,石沫一家按理说也早早的上床睡觉了,明天大家还要上地里劳作,宾客都走了,该收拾的众人也帮忙收拾完了。
不过此时石沫的爷爷和他父亲,可没有睡觉的心思,石沫今天抓阄时候的表现,让他们心中始终装着一块石头,怎么也放不下来。
生一个天才的子孙自然是高兴的,但是一个平凡的家庭生出一个妖孽,那就不是高兴了,而是着急了。
石沫的爷爷读过两三年私塾,也认识一些字,为人比较迂腐,但也算得上通情达理,是一个剃头匠,整天背个剃头盒走村串巷,闲时在家里帮忙干农活,一辈子也是辛辛苦苦、勤勤恳恳。
石沫的父亲读了个初中,从小就帮家里务农,每天早晨上学前,都需要先收集几筐牛粪才能去,放学了,要帮家里洗衣煮饭,打扫卫生,再有时间就是弄猪草煮猪食,可没有过多的时间来学习。
石沫的奶奶母亲那就更不用说了,从来就没有进过学堂,从小就干着农活长大,牛眼大的字都不认识。
有一个姑姑,目前还在读初中,因为在学校寄读,石沫满月她并没有回来。
一家人都没有什么文化,典型的农村家庭,遇事只能关起门来,一家人讨论讨论。
石沫今天本来不想出这个风头,现如今整个家里面都是爷爷当家,如果自己表现和前世一样,那么自己将无法争取到一丝的话语权。
不说二十年,最起码十五年内,自己家里面将会和前世一模一样,不会因为自己的重生有一丁点改变。
他对自己爷爷的性格太了解了,一旦决定的事情,八匹马都拉不回来,为人又不喜欢向别人说好话。
别人的子女托关系到城里端起了铁饭碗,自己的父亲一辈子只能在田里挖泥巴,等到自己读大学,家里始终一贫如洗,大学的学费都是贷款读的,最后还是自己工作后慢慢还的。
要不了几年,有眼光的人都将自家田地,垒成了鱼塘,养起了鱼,随着国家经济的回升,鱼价也是越来越高,让不少人先富了起来。
可惜爷爷否定了父亲要垒鱼塘的决定,并且一再强调,种粮播麦是最重要的,不管国家怎么变化,我们自己种有粮食,就不怕饿死。
养鱼就一定能发财吗?如果将田地都垒鱼塘,养起来的鱼没人要,我们一家老小不得饿死。
就算养鱼能发财,我们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地主钱多吧,有一个好下场吗?我们只要饿不死就别动那些歪心思,这就是石沫爷爷的观念。
就因为爷爷的这种不会变通的观念,将父亲的养鱼计划推迟了十年,等十年后父亲垒鱼塘,养上鱼的时候,养鱼的好光景也彻底结束了。
面对这样的家庭环境,石沫只能冒充神童之名,希望通过自己,能改变爷爷的决定,加重自己在这个家里面的话语权,虽然这样做很冒险,甚至可能会毁掉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对石沫来讲,这样的冒险,他觉得很值得。
如果通过自己的重生,早早地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环境,父亲也就不会因为劳作过度,而早早离世了。
第五章 装神童的后果()
对于爷爷和父亲当晚的谈论结果如何,石沫并不清楚,他因为幼小的身体,无法承担过多的思考,早早就睡了。
而满月抓阄时的异样表现,给他带来的后果就是,在往后的一年,只要石沫有一点不正常的表现,都会换来家人的斥责和冷眼,弄的石沫郁闷不已。
在心里不知多少次的诽谤着,没文化真可怕啊。
石沫本来五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很流利的说话了,硬生生的被家里逼成了,一年零两个月才敢讲话。
“我这件事办得还是太急躁,看来让家庭变得富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啊,任道而重远,我还得慢慢努力啊!”
让石沫高兴不已的是,在自己两岁的时候,凭借满月抓阄神奇事迹的流传,竟然意外的获得了100点荣誉值,刚好让度娘搜索引擎浏览器升到一级。
虽然一级度娘,还是无法查询未来的事情,但是一些古诗词、当下的小学课本内容、试卷倒是可以很好地搜索出来了。
最让石沫满意的是,82年的英语书也被他都搜索了出来,英语是他读书的时候,成绩最差的一门,每次都是拖后腿的存在。
如果不是因为英语,石沫相信自己当年高考绝对可以上二本,不至于考个三本,最后没钱读了个专科。
两岁的石沫,每天没事,就是照着自己大脑里,度娘显示出来的英语课本,学习起来。
在家人眼里,都觉得这小子有些神神叨叨的,和正常的孩子完全不一样,从小不哭不闹,一副小大人模样,不知道在哪里捡来几句英语,天天在家人面前嚷嚷着自己无师自通,绝世神童。
石沫的哥哥大石沫两岁,今年已经四岁了,名叫石谦,从来不理石沫那一套,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玩就玩。
不知道是嫌弃石沫太小,还是觉得石沫太老成,就是不怎么爱搭理石沫,觉得他没什么意思,喜欢找别家的小孩玩。
石沫对这种情况,每每都报以无奈的苦笑,小时候和自家哥哥玩的是最多的,没想到重生了,反而弄得疏远了。
倒是自己姑姑石容,每次放假回来,总是带着自己,家人都去田里干农活了,也只剩下这个十七八岁的姑姑照顾自己,好像自己五岁的时候,姑姑也嫁人了。
后来自己姑姑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姑父是个民办教师,姑姑嫁过去没几年,学校拆了,他也就正式失业了,后来打过工,开过拖拉机,做过生意,都没有干出头,还落下一身病痛。
导致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生活过得异常艰难,育有一儿一女,石沫上世临死之前,他们家过得还是无比困难,以前每年回家过年,石沫总会给些钱自己姑姑,让她自己买点什么吃的。
石沫读书的时候,他姑姑对他非常好,最喜欢去的家,就是她姑姑家,每次去他姑姑总会偷偷塞些零用钱给他,从来没有一次落空过,哪怕家里再困难都一样。
石沫长大赚钱后,帮过他姑姑家里,只是他那个表弟太好赌,有多少输多少,娶了个媳妇,两个人在牌桌上不下来,弄的石沫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