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头的三夫人生二子时难产,临终把夫君孩子一起托付给自己的亲妹妹。陈三夫人自嫁给自己姐夫后,一心抚养自己姐姐留下来的孩子。
因着是姨母的缘故,两个公子也对她亲近。三夫人跟陈氏一起长大,又分别做了继室,倒是际遇相同,只三夫人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性子,跟陈氏会时不时掐起来。家里嫂子们也就任由两人这样胡闹。
这次去庄子上的事情,除了小姐们的催促,又何尝不是三夫人为了找机会让陈氏出门松快松快呢?陈氏领情归领情,该打得嘴仗是一点都不会嘴软。
这不,刚见面,陈氏就开始了挑起战火。
“我就知道三嫂子镇压不住家里的皮猴子,还得劳烦我一个出门子的姑娘出马。知道的说咱们家疼姑娘,邀请姑娘去庄子上赏花;不知道的还指不定怎么背后编排三嫂呢。三嫂子还真下帖子相邀,真真是让人佩服。”
陈氏的话刚落,陈三夫人立刻白了她一眼,“姑娘好大的架子,出个门子就气性大的不行。莫不是陈府还请不动你了不成?惯会把人好心当歹意。再有下一次,我可不管你,我们自去玩去,你啊就抱着你的劳什子庶务烦去吧。”
三夫人也不多说,自吩咐家丁下人把行李往车上搬,一边指挥着姑娘们自去坐车。姑娘们无视了三婶子和四姑姑打机锋,直接拉着十娘去坐车。
陈氏被三夫人一顿损,也不生气,左右看着没她什么事儿,就去辞别母亲和大嫂。等她回来,发现十娘跟侄女们在一处,就自去寻三夫人坐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京郊北山附近的庄子出发。
陈家位于玉京近郊的北山有座温泉庄子,一到冬天,家里的姑娘都爱在庄子里过冬。庄子里温暖怡人,温泉泡着,美酒喝着,吟诗作对,跑马打球,又没有家中大人管着,不用上学不会学各种规矩,别提多惬意。
陈氏在家的时候,虽然性子沉静,但大家姑娘会的一点没落下的都学过,在闺中就素有美誉,不然杜家老夫人也不会亲自为十娘的父亲去陈家定下陈氏。
因着陈家也是军功起家,跟杜家也算是世交,只杜家因着爵位处处低调行事,近年来家中子弟竟无一人再入军营历练,阖家只余大老爷一人还领着武官的爵位,其余人全部转为文臣。家中姑娘更是按着世家淑女培养,功夫拳脚跑马打猎一样不会。
是以陈氏嫁入杜府后见到十娘单薄,很是惊诧。也就督促着十娘从食疗和功夫开始调理身体。陈家的姑娘倒是或多或少会点防身的功夫,跑马打球就更是不在话下。
陈家的温泉庄子在京里是出了名的,它的特殊不在于它地处京郊,泉眼众多,而在于温泉附近有建立小型的跑马场,可以供姑娘小姐们嬉戏玩耍。
十娘在家时就听过陈氏说到陈家的温泉庄子,对跑马场也很是向往。跟着陈氏学五禽戏的时候,陈氏就说过她身子有些单薄,有空要亲自教她骑马。
是以对这次出行,十娘是兴奋的。自从母亲亡去后,十娘一直在各种算计中生活,只有自己有谋算才能让自己再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继母入府后,十娘有种松口气的感觉,各方势力制衡下,她才能过些舒心的日子。陈氏不只是掌控了四房的后院,还在府内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连先头夫人的陪嫁庄铺也从老夫人手里收回交予十娘让十娘自由支配,并言明先头夫人的嫁妆一律让十娘自己打理,四房任何人不能染指,待到十娘出嫁,除了陆夫人的嫁妆外,她也会为十娘置办嫁妆。
十娘又一次受到了陈氏的庇护,只是嫁妆怕是拿不到了。自从知道自己必定要进宫开始,十娘对有些事情就不在那么执着。有时候看着陈氏对自己的在意,都想告诉她不会做无用功,自己将来未必会是她强有力的助力。但看着陈氏为着自己忙前忙后的样子,有些话就说不出口。罢了,眼下还是贪恋这点美好时光吧。
这边十娘放开这些烦心事,跟陈家表姐妹们聊天玩闹,那边厢陈氏和陈三夫人也在说些女人家的亲密话题。关于十娘是两个女人之间不可避免提及的话题。
“小四,怎么听着你为了十娘从你婆婆手里把先头夫人的陪嫁铺子给要回来了。这不是让人家说你图着继女的嫁妆么。你几个哥哥为着这事,可没少烦心。”
三夫人到底为着陈家着想忍不住数落起陈氏。
“这事是我动手快了,让那起子下人传出了闲话。明着我婆婆是管着十娘母亲留下的铺子,可年年亏损,这暗里,还不是那几位的手笔。我大嫂是个手长的,官中的银子都敢偷偷扣着,更别提十娘母亲留下的那些好东西了。你上次也看到我们家姑娘给咱们府里准备的绣品了,那些料子都是她母亲留下的。连着母亲都对她绣出的屏风赞不绝口,可没好料子她绣工再好,母亲能看得上?大嫂怕是想着侄女的嫁妆银子想了好几年了。”
陈氏倒是没想到自己家里的事情让兄长都受到人议论,倒是家里的下人又该敲打了,这才老实了多长时间。
“十娘上次拿出手的料子确实是好东西。只在怎么好,也是人家娘亲留给姑娘的,你大嫂还真是……只我怎么听说你大嫂当年也跟四房联手对付过二房,那位可没少在娘家抱怨。你知道我姨母跟她娘家嫂子有亲,这也不是什么说不得的事儿。怎么她转脸就开始针对你们四房了?”
“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有什么联手之说,不过是为了利益可取所需罢了。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你看我家三房,不是不出手,是时机不到;时机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一点不含糊。那位为了自己家的儿女,可是把府平衡好十几年的格局都打破了。不过我得谢她出手,不然我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我现下是挡了我大嫂的财路,她可不得恨我恨的牙痒痒么。”
陈氏倒是不避讳娘家嫂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三夫人闲聊。
“她管着家,我婆婆这几年年岁大了,精力不比早年,家里大大小小的管事都听我大嫂调遣,十娘母亲的铺子本是陆家的陪嫁打理,自我们姑娘为求去南山拿出铺子给婆婆代管后,铺子里也就换上了我婆婆的人。现在这些人明着还听我婆婆的,暗中都被我大嫂拿捏或是收买了。”
“我大嫂这个人是爱占个便宜,但这么大的事情没人在后面撺掇,她也不会轻易出手。十有□□就是我们后院那个给搅和的。我们家那前庭后院啊,可热闹的不行,真真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陈氏一时间也很是感慨。她虽生在世家大族,但自己家里母亲御下极严,后院更是管理的铁桶一般。
几个哥哥房中人对嫂子也是恭敬有加,倒也真是没见过像杜府这种阵仗的,乱成一团的后院,呵。
“你们家那个么?倒也胆子够大,心够狠。”
第18章 信马悠悠野兴长()
“你们家那个么?倒也胆子够大。心够狠。只是要我说,上一辈儿的人再怎么争斗,原也挨不着孩子什么事,都是她跟陆氏的事。十娘一个小孩子能碍着她什么,又不是嫡子挡了她儿子的路。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人。”
三夫人比起陈氏实则是幸运良多,陈家三老爷本就对这个妻妹照顾有佳,娶了她后也还是当她做姑娘时一样疼宠。后院的事情一向是三夫人做主,姨娘之类的从不敢自专。
“你还真说准了,我们家大姑娘确实出手了,还是老夫人后面给她抹去了痕迹。我听丫鬟打探,当年先头姐姐过世后,我们院子里那位就动手了,对着只有七岁的一个丫头。听说我婆婆看不过去要养着十娘,当然这事真假先不论,反正最后是十娘去了南山,打着为母守孝三年的旗号。”
“为了从杜府脱身,为着让我婆婆同意,还拿出她母亲所有的铺子给她祖母代管。你也知道代管这种事情,呵。我婆婆要说真没办法震慑住黎氏,那才是笑话呢,反正我是不信的。”
“我估摸着应该是当时形势让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该是不想轻易得罪宫里的那两位。当时黎氏的族姐跟陆氏的堂姐同时进宫承宠,我婆婆也有心了,怕到时候家族的女儿一入宫就先跟宫中的高位结仇,所以两不相帮呢。只苦了十娘,为了避祸只好拿出这些铺子。”
陈氏倒也念着十娘的好,说到往事时候多是为十娘抱不平。
“十娘看着沉稳懂礼,看不出来是个有壮士扼腕决心的人。”三夫人感叹一句,又问道“她倒是做了什么让你赞不绝口的?”
“我进府之前我们院那位就被我们老爷禁足了。连带着四房唯一的儿子也因着十娘的一番算计落得个不敬嫡母的名声。黎氏逼死人家母亲,暗中跟大夫人勾结管事谋取人家钱财,还在我们老爷面前装得一副贤惠的样子,可不是自作自受么。十娘不出手都对不起黎氏的一番算计。只她太小瞧这个平时不显山露水嫡姑娘了。被训斥后还不思笼络住老爷回头,竟然同时对着我和十娘出手。所以我这不是断了她一只爪子么。”
陈氏说起黎氏手里藏针暗害十娘的事,也是唏嘘不已。
“所以小四你才急着收回铺子,断她另一只手,让她不能作乱么?只你太心急,这些事情,十娘出面不是比你更名正言顺?”
三夫人听着陈氏一番解释,倒是理解她的做法。只到底与陈府有着牵连,该提醒的还是得出言。
“十娘出面到底不方便,没得好好的跟祖母讨要嫁妆的。只能我出面,但这事到底是我思虑不周,给娘家兄弟们添麻烦了。三嫂可得在母亲大嫂面前为我解释一二。”
“这个时候想起我是你三嫂啦,得了,母亲大嫂那里不需担心。话说回来,你们家的姑娘我看着就十娘和六娘还不错,对十娘你跟你家老爷是个什么主意?孩子可是一天大似一天,再过个两年也该说人家了。我看着大嫂对十娘还不错的样子,你看?”
三夫人想到了大夫人私下托她打听的事儿,慢慢把话题就转到了这上面。
“三嫂这时候说这话,还早。十娘毕竟还小,且她父亲和我是做不得主的,还得看她祖母。你知道我这个当继母的,这事上不能乱开口,且她祖母怕是有那个心思。大嫂如果问起,你就跟她说,让她给松哥儿另说人家吧,别得耽误了我侄子。”
大夫人的三子,小名儿松哥儿,比十娘大上个三四岁的样子,大夫人动了亲上加亲的念头,陈氏并不意外。如若十娘未被留牌子,倒也不失为一庄好亲事。只十娘是杜家必定要送进宫争宠的,这事儿再好也不能成。还不如说开了给大夫人听,省的心里留下疙瘩就不美了。
不说大夫人不知道杜家的打算,单她刚嫁入杜家时也对父兄的判断产生过怀疑,但杜家老夫人对十娘的紧张,对她的敲打,这种种举动都说明了十娘的重要性。直到十娘姊妹三人进学后,看到那个女先生,她才真正的确定,杜家真的如父兄分析的那样下一代必要送女入宫,自己的继女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人选之一。
“十娘的事情我知道怎么回大嫂了。倒是你,这出门也有快一年了。有没有消息啊?母亲可是要急了。”三夫人又问起了陈氏子嗣的事儿。
“这事儿,不急。我们后院的陆姨娘我看着像是有了,黎氏怕是不会善摆甘休的。我得保住陆氏的孩子,到时候再让她们两个斗去,我暂时不宜怀孕。不说我了,倒是你,这也嫁进来有两三年了,怎么还没有消息?”陈氏说到这不由得关心三夫人。
“我答应过我姐姐,把哥儿养大。其余的,我是不在意的。你三哥也是一样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孩子,难免顾此失彼,等哥儿们再大些吧。”
三夫人说到这,眼圈不由得红了。陈氏看她伤心,也不知道想到什么,皱眉不语。一时间两人无话沉默。
“夫人,四姑奶奶,庄子到了。小姐们要带杜小姐去跑马,奴婢拦不住。”车子停下来就听到丫鬟的声音,一时间打破了车厢内的沉默。
“让姑娘们小心着点,别让表小姐摔着了,让丫鬟们把小姐的东西送进庄子吧。”三夫人收拾好心情,打开车帘吩咐到。
“是。”丫鬟自去传话忙活。
“三嫂你先去休息吧,我还是去跑马场看看她们。十娘不会骑马,我有点担心。”陈氏说着跳下车来,也不用丫鬟搀扶,着人牵她的马来,径自去了跑马场。
陈氏到跑马场的时候,陈家的姑娘们各个都撒欢的在马场上骑马,只不见十娘的踪影。
“三丫头,十娘呢?”陈氏喝问。
“四姑姑,十娘妹妹跟着六哥去马厩选马了。”
陈家三姑娘边回答陈氏的话,边抢过随从手里的马鞭奔驰而去,“二姐,我就要追上你了,哈哈哈。”
“赢了大姐,我还怕你不成。驾。”二姑娘打马而过,带起一阵风,疾驰而去。三姑娘进随其后,大姑娘紧追不舍。陈氏看着三个侄女娴熟的马术,调转马头去马厩寻继女。
三姑娘嘴里的六哥就是大夫人三子,松哥儿,但愿不是她想多了。大嫂的提议本就想不通,现下两个孩子如果真的有什么,到时候痛苦的只能是他们自己。
等陈氏到马厩的时候,就看到松哥儿不知道说了什么,逗得十娘咯咯直笑。陈氏心里一突,还未开口,十娘就眼尖得看到她,立刻叫到“母亲快来,帮十娘选匹好马。六表哥逗十娘玩呢,都不好好帮十娘挑选。”
陈氏顺着十娘的话上前问道“这是跟你六表哥说什么呢,老远就听到你的笑声。”
“四姑姑。”松哥儿看到陈氏自然的行礼。
“得了,你一个哥儿就不要在我们脂粉堆里混了。跟你哥哥们喝酒去吧,我会照看好姑娘们的。”
陈氏也不多说,只支开他就罢,有些事情还是得跟大嫂说清楚。
“是,那四姑姑带着表妹选马,我就到庄子上去了。”松哥儿离去前飞快的瞟了眼十娘,脸红的离开了。
陈氏也只当不知道,帮着十娘选马,倒是十娘对着认真的陈氏低声道:“六表哥是个好人,但十娘知道自己的去处。”
陈氏深深的看着十娘,“管好自己,别的事不用你操心。骑马的时候想着别的事情,小心被马甩下来,有的你苦头吃。”
陈氏换来马官询问马的性情,帮十娘选了一匹白色的性情温顺的母马,牵着马带着十娘去了马场上。细细的教导了十娘骑马的注意事项。让十娘骑在马上,马官牵着马来回走的适应。
十娘骑在马上,紧张的望向陈氏,陈氏在一旁道“抓住缰绳,踩实脚镫,臀部微抬,在行动的过程中找马的运动规律,随着马的运动而运动。”
十娘按着陈氏说的去仔细揣摩那种感觉,慢慢的忘记了害怕,骑在马上,那种自由兴奋的心情,很难用语言来描述。陈氏看十娘不再害怕,就给马官一个放手的眼色。
“表小姐不用害怕,跟马交流好了,它明白您不会伤害它,会喜欢您的。”马官安慰道。
十娘点点头,抓紧缰绳,慢慢的适应着马儿的行走规律,一颠一颠的,任由马儿慢行在马场上,
有种自由地行走的兴致,且兴致悠长。陈家的姑娘们笑成一团,三姑娘对着十娘道“表妹,你可以再慢点的,放开缰绳啊,那才真真是‘信马悠悠野兴长’。”
十娘笑着回到:“可惜冬天没有菊花给马儿穿行呢,不然才真是‘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呢。”
“表妹别恼,三妹跟你闹着玩呢。我们姊妹第一次骑马也是害怕的。三丫头还不如你现下呢。”
二姑娘安抚道,“四姑姑帮表妹选的马,最适合初学者,表妹多跑几圈,也就不怕了。”
“二姐,刚你赢了我,我可不服,咱们再来赛过。”三姑娘对着二姑娘喊道。
“怕你不成,来战!表妹你先自个儿练习,我去把你三表姐拿下再来陪你。”二姑娘说着一阵风似的驶去。十娘笑着看表姐们在马场赛马笑闹。
姑娘们的笑闹省传出去老远,在这个冬天的情暖午后。
十娘后来再回想起当初的温泉庄子跑马岁月,不由得怀念不已。
怀念那个冬天的自由时光,怀念那段时光中的亲人朋友,怀念那段年少青葱的岁月。
第19章 为人父母天下善()
时光如水,弹指一挥间,又是两年过去了。
陈氏入府后的这三年,府内诡异的维持着一种平静。
第一年,陈氏在府内和三夫人联手跟大夫人、二夫人在府内三分天下。四房的后院中,陆姨娘异军突起,跟黎氏斗得旗鼓相当,陈氏只要稳坐钓鱼台即可。
第二年,三夫人在七娘出嫁后带着九娘去了三老爷任上。陈氏这时候在杜府也站稳了脚,再加上二夫人因着六娘的关系,向陈氏递出了橄榄枝。陈氏考虑过后,决定和二夫人合作,大房一时间被压制,还是老夫人出面敲打了二房四房,府内才维持了平静。
再转回后院,大房二房老爷因着子女依次成亲,姨娘侍妾没有再有孩子出生。四房倒是接二连三的有了动静,先是陆姨娘在五月里生下了十一娘,接着是黎氏在九月里再次有孕,十月初的时候陈氏也传出孕信。
老夫人当下大喜,连夸陈氏贤惠,并叫来四老爷吩咐照顾好陈氏,说不得这就是四房的嫡子。考虑到四房的女人怀孕的怀孕,照料幼子的照料幼子,一时间四老爷反而没人伺候,老夫人打算赐自己身边的大丫鬟伺候四老爷。
还是陈氏回禀了老夫人,给玉桂开了脸做过了明路的通房丫头,并言道只要玉桂生下孩子就提她为姨娘。下人们纷纷羡慕玉桂的好运道,一时间都改口称玉桂为玉姑娘。
玉桂成为四老爷房里人后,并未向其他姨娘通房一样常居后院。白日里还是跟在陈氏身边;夜里就睡在陈氏屋外的榻上,伺候陈氏夜里起身喝茶。陈氏倒是觉得在此事上亏待了她,在自己屋子旁收拾出一间房,让玉桂单独居住。
陈氏怀孕后,四老爷倒是常来后院看她,陪着陈氏给未出生的孩子念书,看陈氏给孩子做小衣服,一时间两口子倒是感情亲近不少。
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