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最后被各部在国务会议上否决修改的,就已经不下三、四次了。

    老爷应当知道,陛下搞出这个国务会议的目的,虽然不无牵制内阁权力过大的意思,但恐怕也无意让国务会议凌驾于内阁之上。毕竟能够参加国务会议的人员足有八、九十人,而内阁一共也不过才九人。老爷以为,陛下是说服这八、九十人容易呢?还是说服内阁中的九人简单呢?”

    钱谦益此时终于有些明白了过来,他的脸上也有些赫然,不由微微点头说道:“自然是说服后者简单一些,奥,我明白了。照你的说法看来,陛下这是嫌弃内阁这边处理政务过于软弱了,想要让我们表现的强硬一些。这样一来,就能杀一杀六部的傲气,重新把权力集中到内阁手中来…”

    柳如是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照我看,陛下恐怕还不止这点心思。就今年这种程度的大荒,地方上不思量着和中央同舟共济携手共度难关,还要把王韩如一事翻出来打朝廷的脸面,这不就是向陛下逼宫吗。”

    钱谦益心中突然豁然开朗,用手掌狠狠的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后说道:“我明白了,陛下这是想要内阁这边做一做恶人,把这些心术不正的声音都镇压下去啊。这么看来,内阁倒真是要摆出一个强硬的姿态了。

    可是,这又会不会适得其反?要是弄得下面群情激奋的话,我们今后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啊,毕竟我们日后还是要回家乡养老的。”

    钱谦益患得患失的样子终于激怒了柳如是,她霍的站了起来,竖起了眉毛狠狠的说道:“钱牧斋,你能不能像个男人的样子硬气一把。

    你哪是担心日后的养老,我看你是担心得罪的人太多,日后再无重回首辅位子的机会才是。该想到的东西,我也一一同你说明白了。至于你想要怎么做,你自己决定吧,妾身毕竟只是一介女流,终不能真的替你这大丈夫做主。”

    言罢之后,柳如是便丢下钱谦益一人,头也不回的向着室外走去了。钱谦益在她背后张了张嘴,但终究没敢叫住她。看着柳如是消失在棉帘之后,站在那里的钱谦益方才把双手负在背后,苦笑着小声说道:“卿卿的脾气可是日渐增长了,发起火来连老夫都有些心惊肉跳了。哎,这事岂能如此简单行事,我看还是再找起田、卓凡他们再商议商议好了…”

    不管这些京城中的高官如何殚精竭虑的为自己谋划,试图借助河南巡抚王琦一案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对于普通的京城百姓来说,这些事情最多也就是当做一个饭后谈资,毕竟他们可不是河南灾民,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怨气。

    随着崇祯十四年的正月来临,京中沸沸扬扬的关于王琦一案的舆论风潮终于稍稍平静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有些新年庆祝之类的新闻占据了京城百姓的生活。当然对于某些官员来说,知道眼下的欢乐祥和气氛不过是一种假象,等过完正月之后,朝堂上的斗争就会卷土重来,说不得就要进入图穷匕见的阶段了。

    不过这些朝堂中的暗潮涌动显然没有影响到宫内过年的气氛,和往年相比,今年宫内筹办的正月各式庆祝活动反而更为丰富了。当然这种丰富是基于京畿地区各式工坊提供的新奇玩意,而不是从全国各地寻求各种珍奇以供皇帝享用。

    考虑到刚刚过去的大荒之年,内务府筹办这些活动时倒是颇为低调,虽然也依然有些文人感到不满,但是京畿地区去年本就没怎么受到灾害的影响,因此京城百姓中的批评倒也不多。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只要自己的生活能够过的下去,皇帝、勋贵、官员们的骄奢淫逸生活,对于他们的感触就不怎么深刻了。

    只有当自己连饭都吃不上了,而皇帝、勋贵、官员们还依旧花天酒地的享用着,才会引发百姓们强烈的憎恨,再遇到什么突发事件时,就犹如干柴遇到了烈火,让这些普通人真正的行动起来。

    其实就崇祯自己而言,他也不愿意过于操办正月的各项庆祝。一是在于去年的灾害实在是破坏性大了些,他的案头堆积着大量的关于赈灾事务和灾区重建工作的报告,实在是没什么心情庆祝。

    二则是这个时代的各项庆祝活动中,皇帝都要遵守诸多琐碎的礼仪和规矩,就像是一个被操纵的木偶人似的,这令他极为反感。他此时也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万历和天启两位皇帝喜欢宅在宫内,不愿意同臣子们见面了。

    不过他也无法取消这些庆祝活动,因为这些庆祝活动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他同京城百姓的耳目,更重要的则是向海外各藩属国及友好邦国展示国力的一个场所。

    随着大明大力开展海外贸易之后,不仅仅加强了大明同东西洋和西域、中亚地区的商业往来,这些年大明的政治军事力量也在向外不断拓展。比如大明的海上势力向东达到美洲大陆,向北越过日本列岛,向南控制住马六甲海峡。而大明的陆上武力,向北控制了大部分草原地区,向西控制住了天山南北地区,向南则深入了缅甸和青藏高原。

    如此一来,大明周边的国家和部族联盟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精力关注到了大明身上。毕竟在永乐皇帝之后,大明就采取了收缩战略,对于海外各国及邻邦缺乏关注,一心想要关起国门过太平日子了。

    否则蒙古人也就难以返回漠南草原;越南也无法从中国独立出去;欧洲殖民者也难以侵入南洋诸岛,这个中国的传统势力地域。而当大明再次把目光转向周边,即便在其北方还未能收复被后金占据的辽东地区,但是日本、南洋、东南半岛及蒙古诸部、西域等地的政治格局就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也就让这些相邻地区的国家无法再如过去一般忽视大明内部的政治变化。

    在如今的形势下,大明朝堂上某些官员打个喷嚏,也许某些小国内部就要发生一场内战了。由是崇祯即便不想玩万国来朝的游戏,这些周边小国也不得不向北京派驻代表,好让本国第一时间了解大明的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虽说崇祯还没有达到“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的偏激状态,但是他心中倒是很清楚,同这些大明相邻的小国打交道,决不能露出什么虚弱的状态,否则某些人就会向海外的大明商民进行试探,从而增加大明对外经商办事的成本。

    今年大明的大灾荒是瞒不了别人的,但是他并不希望有人借此机会试探大明的国力究竟损耗了多少。举办这些正月庆祝活动,正是要在这些周边势力面前证明,今年大明虽然遭受了灾荒,但是我们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除此之外,正月的庆祝活动,也是他拉拢蒙古诸部及安抚迁居到京城藩王宗室的一个场所。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他才能够大批大批的接见蒙古诸部首领,而不至于为那些守旧官员阻拦,也不会过于刺激察哈尔及土默特两部的蒙古首领。毕竟在理论上而言,他们才是领导蒙古左、右两翼的领袖。

第802章 京华烟云十二() 
至于迁移到京城的宗室诸王,到了崇祯十三年末,也差不多有三、四十家之多,其中藩王八、九家,郡王二、三十家。能够被崇祯看上,然后强行从地方迁移上京的,自然不是宗室中的破落户,而是在地方上过的还算不错的几家。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些宗室在地方上过的不错,也就意味着他们都在本地聚敛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从而让别人过不下去了。由是这些宗室对于自家被强行迁移到京城一事,都是抱有不满情绪的。

    若是只有三、四家宗室对于崇祯不满,他自然也不会在意,不过当京城聚集的宗室达到了一定数量之后,量变也就引发了质变。这不仅仅在于这些藩王、郡王拖家带口的上京,使得京城的宗室子弟数量远远超过了往日,这些地方上横行霸道的宗室子弟虽然在京城有所收敛行迹,但是想要让他们循规蹈矩过日子,也是不太现实的事。于是往日还算平静的京城,最近几年倒是多了许多街头斗殴的事件。

    此外,崇祯将这些宗室迁移到京城,目的是为了收缴他们手中的土地。但即便他是大明天子,只要这些宗室听从了他的命令上京,他也不好无故强行夺取这些宗室手中的土地,只能用较为低廉的价格收购,虽然他用来支付地价的是纸币和债券,但这许多土地变现之后终究是一笔极大的财富,再加上这些藩王和郡王府上的积蓄,这也就是把一笔惊人的财富集中到了京城。

    崇祯当然不会任由这些宗室把这笔财富埋藏在地窖里,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毕竟现在的大明正努力发展生产,试图开启工业革命的进程,这个时候把社会积累转化为社会资本乃是再多也不为过的。

    而对于宗室来说,除了金、银之外的纸币和债券用来窖藏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有大明宝钞的先例在前,皇帝坑起宗室也是毫不手软的。以前宝钞都一文不值了,皇帝不照样拿这些废纸赏赐各王府,当做朝廷的例行恩赏的吗。天知道这些纸币和债券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宝钞呢,因此自然要早点花出去为妙。

    在内务府的穿针引线之下,这些宗室的财富基本都投资到了钢铁、矿山、铁路和造船等新兴的工矿业上去了,虽然这极大的补充了这些新兴行业的资本不足,但也同时扩大了这些宗室在皇帝面前的话语权。

    虽然在内务府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这些宗室各人手中握有的各行业股权也不算什么,可若是他们把股权都集中起来,倒也是能够给内务府制造一些麻烦了。因此崇祯也不愿意过于压迫这些愿意交出土地的宗室,免得他们抱团和自己作对,虽然他并不畏惧这些,可也不想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这些人身上。

    因此每逢年节的时候,还是愿意在宫内接待下这些亲戚,听一听他们的需求,也算是给他们一个面子。像正月这样的喜庆日子,崇祯自然是要在西苑设家宴招待在京的各家宗室的,只不过之前一向安分守己的在京宗室们,在这样的新年会见中,却有些蠢蠢欲动了。

    崇祯十四年正月初八,崇祯在西苑精舍会客厅接见在京各家宗室时,站在晋王朱审烜身后的阳曲王突然就向他哭诉,“…王韩如在河南如此欺凌宗室,臣听说之后,气郁于胸,几天都没睡好。可朝堂之上居然还有人维护于他,三、四个月过去了都没有一个说法,这朝中恐怕是出了奸臣了。所以臣今日就想问一问陛下,这大明朝可还姓朱吗?”

    这阳曲王不过20出头的年纪,看着他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朱由检都一时没能反应过来,这位究竟是真的单纯为开封各家宗室抱不平,还是另有所图了。

    不过捡这样的日子向自己逼宫,不管是什么缘由,崇祯都是难以忍受的。他顿时收敛起了笑容,冷冷的打量了一眼站在前排的各家藩王。原本房内还算融洽的气氛顿时变得肃穆了起来,房内的各位宗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登基逾十三年的崇祯,其执政能力早已获得上至朝堂下至平民的认可,特别是他从登基元年开始推动的改革,已经让他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其地位已经稳固不摇,不是区区几位宗室和官员能够撼动的了。

    由是当他拉下脸来的时候,哪怕是站在前排的几位藩王都不敢站出来替阳曲王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沉默着。至于那些站在阳曲王附近的几位宗室,更是悄悄移动了下脚步,让自己远离了阳曲王,以向崇祯表示他们并不支持阳曲王。

    看着这些宗室的表现,崇祯算是明白了过来,这位阳曲王不管是有心还是被人撺掇的,起码他面前的这些宗室还没达成一致。只不过在这样的时间和场合,他不管如何应对阳曲王的质问,最终都会被传出宫外去,成为他对王琦一案的表态,恐怕宫外有无数人正等着这个消息传回去呢。

    就在崇祯盯着阳曲王思考,看着这位年轻宗室面色发白时,晋王朱审烜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为阳曲王求情了,他这也是没有办法,毕竟阳曲王可是晋王一系的,更何况他也没觉得阳曲王说的不对。

    “咳,咳,阳曲王在这样的日子里胡说八道坏了陛下的兴致,的确有些不妥。不过他平日里在臣面前也是口无遮拦,想来今日也不是有意败坏陛下兴致的,还请陛下宽恕一二…”

    蜀王也顺势站了出来说道:“是啊,是啊,晋王说的不错,阳曲王到底是年轻了些,还请陛下看在自家亲戚的面上,就揭过此事吧。”

    有了两位藩王的开头,其他几位藩王互相对了对视线后,也打算说些什么时,朱由检的脸色却放松了下来,微笑着对众人说道:“这大好的日子说这些做什么,朕看时间也不早了,咱们先去昆明池,看一看歌舞,然后饮酒开宴吧。朕一年也见不到你们几次,总不能在这里浪费时间,走,都走了,王承恩你在前面带路…”

    听到崇祯把阳曲王的话语搁置不再追究,一干宗室大多松了口气,赶紧跟上了王承恩的脚步。事实上他们对于阳曲王今日所言并非一无所知,自从王琦在开封强行征用了周王在内等宗室的财产消息传来,这些宗室在私下聚会时就强烈表达了对于这位河南巡抚的不满。

    毕竟他们这些宗室过去在自家的封国中,只有他们欺负别人,还从来没有被人这样欺上门来。大明朝敢这么不把宗室当一回事的,2百多年来大约也只有张居正一人了,可起码当初张居正也是文官中的第一人,连神宗皇帝在其生前都不敢轻举妄动,再加上辽王和他有仇,张居正出手对付辽王也算是事出有因。

    可这王琦算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区区一个巡抚,而且他强征宗室财产的原因也难以让他们心服,说是为了赈济聚集在开封城外的灾民和稳定城内的秩序,可这些熟练庞大的灾民聚集在开封地区,不正是因为王琦没有遵从朝廷的命令,放开了通往开封的各处通道所至的吗。

    也就是说,开封这件事乃是王琦自己犯了错误,却拿宗室的财物去弥补。周王当时虽然惧于开封的形势忍住了这口气,但是这社会秩序好转之后,自然就咽不下这口气,直接联合开封地区的宗室和士绅大户向朝廷告状了。

    而对于大明的宗室来说,张居正对付辽王府乃是私仇,大家自然可以装聋作哑,但是王琦欺凌周王一系却是犯了众怒。如果区区一个巡抚就能这样随意征用宗室的财产,那么日后朝廷遇到了麻烦,会不会同样对他们这些宗室下手?

    毕竟崇祯当初对秦王等宗室下手的时候可没犹豫过,只不过当初崇祯还拿着谋逆的罪名说事,若是现在仅仅因为朝廷需要就能随意处置宗室的财物,大家今后岂不就成了养肥待宰的羔羊,这日子还怎么过的下去。他们这些宗室在地方上可也没少干过这等强取豪夺之事,自然难以容忍王琦的行为。

    只不过大家私下里聚会时无不义愤填膺,也能上书呼应周王的弹劾惩治王琦,但是敢跑到崇祯面前直接提起此事的,却是一个也没有。毕竟当今这位皇帝虽然姓朱,可是自从登基以来对于自家亲戚却并不怎么亲近。

    照常理而言,新皇登基之后总要对各家宗室加以封赏,可是崇祯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却是要收回各藩手中的土地,想要有所反抗的秦王和韩王被除国,蜀王被强行召入京城而不能归国,之后诸藩不是被迁移到京城,便是自愿迁居到海外,而靖江国和庆国更是被移封。

    面对如此强势的皇帝,被圈养了200余年的宗室们自然被吓倒了。在背后议论几句,或是和大家一起上书都不算什么,但是跑到崇祯面前对朝政指手画脚,那就是不爱惜自己的性命了。

    因此这些宗室还真没想过阳曲王会在这样的场合向皇帝发难,这不是把他们从摇旗呐喊的角色变成了同皇帝顶牛的主角了么。对于阳曲王这样捆绑众人的行为,大家心里是不满意的,但是也无法主动站出来为自己辩解,因为这无疑是让自己自绝于宗室。

    于是听到皇帝对阳曲王的话语暂且搁置的决定,大家还是相当支持的,起码眼下这关是过了。但是对于和皇帝相处的较久的几位藩王来说,他们的内心却是沉甸甸的,他们可不觉得皇帝会轻易的放过这件事,他们开始担心皇帝的反击会不会误伤到自己了。

第803章 京华烟云十三() 
这些藩王的担心并没有出错,虽然在昆明池内崇祯热情的招待了这些亲戚,也欣赏了半日歌舞,大家看起来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似乎大家早已经将早上的那点不快抛之脑后了。

    可是眼看着宴席将散时,朱由检挥手让女乐退下,举起了面前的酒杯向着坐在两侧的宗室们感慨道:“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朕与诸位叔伯兄弟们饮宴为乐,看着大家都在朕面前欢声笑语的,朕心中实在是开心的很。

    不过朕心中也颇为遗憾,在这么喜庆的日子里,唐王、靖江王和庆王他们居然远在海外,难以享受这样的节日气氛,也不知他们现在在做些什么呢?”

    坐在崇祯右方下手第一位的福王赶紧接过话头说道:“这几位藩王若是知道此刻陛下还惦记着他们,必定会对陛下感激不尽的。

    能够为陛下分忧,这本是臣子们应该尽到的义务,更别提他们还有着宗室身份,他们若是不为陛下出力,还有谁能为陛下出力?民间不是有着这样的俗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臣等同陛下之间,终究还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来的。”

    福王朱常洵之所以说上这番话,其实还是希望能够借此化解早上阳曲王那番言论对于崇祯的刺激,免得崇祯过了今日之后去找阳曲王的麻烦。

    作为崇祯的叔父,亲藩排行第一的福王,此时也是宗室之长。虽然皇室和民间的宗族不同,皇族的族长只会落在现任的皇帝身上,但是以福王的身份地位,加上这些年来担负着对于宗室的管理之责,现在也渐渐成为了宗室中说话最有分量的宗藩了。

    对于阳曲王等宗室在私下聚会中的言论,他自然是早有所闻。不过现在的福王一点都不想掺和这种事,只想着安安稳稳的享受着自己的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